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上師長壽灌頂

上師長壽灌頂

發布時間:2023-02-13 01:41:04

1. 簡介佛教密宗四灌頂是指哪四種

佛教密宗四灌頂分別為:

第一種灌頂:光明灌頂。放光照佛子的頭頂。

第二種灌頂:甘露灌頂。用甘露水給佛子灌頂。

第三種灌頂:種子灌頂。觀想一個種子密咒,觀想到行人的心裡去。

第四種灌頂:執印灌頂。手結印契,加持於行人的五個地方。

第四灌頂只是形式,未必是真正的大手印;結個手印、修個法,也未必是真正的大手印。

(1)上師長壽灌頂擴展閱讀

灌頂的原因

灌頂是藏傳佛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宗教儀式,也是每個相當層次的僧人所必須履行的過程,它帶有強烈的密宗色彩。

藏傳佛教認為,佛教僧人的修行,是一個不間斷的傳承,而這個傳承必須來自一位德高望重上師,才能夠信任;而且,這份體驗必須由沒有間斷的修證者傳達給下一代,從而得到證悟。因此每個佛教徒都必須與這個重要的傳承接觸,這項接觸就是透過灌頂來實現的。

藏傳佛教還認為,接受灌頂能夠喚醒修行者心中的特別能量,讓弟子與上師之間建立起一種溝通,啟發弟子內在的潛能,走上良好的修行道路,直到圓滿成就。接受灌頂需要上師和門徒親自參加,一般在寺院里指定的地點,在特定的時間舉行。

2. 佛教中的「灌頂」是怎麼回事

文/希熱多吉居士 一位網友給我留言:居士,我看到一位大德說,藏傳佛教的灌頂就是給人洗頭,灌腳就是給人洗腳,真有這樣的事情嗎? 我看後不禁啞然失笑。佛教里只有灌頂,哪裡來的灌腳?現今對藏傳佛教抱有甚深偏見的一類人,常常引述某位大德的話,以此來說明藏傳佛教並非清凈的佛教。這顯然是一種未經觀察的偏執之詞。對藏傳佛教稍有了解的人,哪怕不知道灌頂意義的人都知道,藏傳佛教里只有「灌頂」,沒有「灌腳」。這種以訛傳訛的謬論可以休矣,再傳下去,就有傷這位大德的威儀了。 灌頂並非藏傳佛教所獨有,而是佛教本有的傳法儀軌。後魏三藏菩提流支翻譯的《十地經論》中記載:十地菩薩最後獲得十方諸佛的大光明灌頂而證正等覺。《集密意經》也說道:「若證佛陀之密意,復次明示於他眾,此乃一切勝灌頂,彼得三有諸灌頂。」漢地廣為流傳的《大乘無量壽經》在開篇介紹預會的十六大菩薩的功德時,也有 「升灌頂階,授菩提記」之說。而漢傳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經《楞伽經》雲:「一切佛剎,所有如來,皆舒其手,如轉輪王子灌頂之法而灌其頂,超佛子地獲自證法,成就如來自證法身。」 歷史上第一位給人灌頂傳法的就是釋迦牟尼佛本人。在釋迦牟尼的傳記中記載,釋迦牟尼佛給恩扎布德國王灌頂後,使其立即證悟本性,獲得佛的果位。 有不少人認為「灌頂」就是由法師在頭頂上倒上一些水,用手在頭頂上摸一摸,用佛像在頭頂上放一下,就是灌頂了。這些其實都是對「灌頂」望文生義式的誤解。 所謂的 「灌頂」,其主要意義並不是在「頭頂」上做什麼文章,而是一種名詞的借用,是一種比喻。灌頂是佛法借用印度王位繼承的一種儀式。古印度時,太子在繼承王位時都要舉行一個儀式:取四大海的海水放於一個寶瓶內,澆洗於太子的頭頂,於此儀式之後太子便正式成為國王。這就是灌頂的原意,是代表君權天授、君臨天下、正式登基的一種儀式。 佛教當中藉此來比喻,表示受灌頂的人正式獲得佛法的傳承,並將證得佛的果位。通俗的來講,灌頂是一種授權,是由傳承清凈的出家師父給予佛教弟子修持某一法門的授權。進一步說,灌頂也是一個高層次的授戒。 學佛法為什麼要接受灌頂?有一個比喻很好的形容了灌頂。出家師父好比一個陶師,我們好比一塊泥巴,經過師父的手把不堪成器的泥巴作成一個寶瓶,然後放入爐中燒煉,如此才能成為一個可以盛水的容器。佛教中,通過灌頂的儀軌,師父加持弟子的身口意,驅除無量的罪業種下無量的善根,使弟子的心接受於諸佛的見解,開解相應的脈輪等等。 接受一次真正的灌頂其功德不可思議的大。真正如法的灌頂之後,我們修法的業障和障礙都將大幅度減輕甚至清除,修法就可以很快的成就了。所以灌頂是修法的先決條件。這個就是從功德方面來講的簡要意義。 正確認識密宗的「灌頂」 修習密法的人都知道「灌頂」,而且很多人非常熱衷於到處跑來跑去打聽哪裡有灌頂法會,然後跑去接受灌頂。很多人以為接受了某個灌頂,就學到了某個法,所以到處找上師去灌頂,這其實是一個認識上的絕大誤區。 那麼什麼是灌頂呢?我的上師嘎瑪仁波切用另外兩個漢字解釋了灌頂的含義,這兩個字就是「授權」!灌頂就是授權弟子可以修這個法,如果弟子接受了灌頂,卻不修這個法,等於沒灌。所以那些到處跑來跑去接受灌頂的人要好好想一想了,你都接受過哪些法的修習授權,你用這些授權去修法了嗎? 具德上師不會輕易給人灌頂,即便你去求灌頂,上師也會看你的基礎打牢了沒有?平時的功課做到位了沒有?是否具備了修這個法的因緣?來決定是否要給你這個修法的灌頂(授權)。 所以只有當你想要修這個法,而且修這個法的因緣與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去接受上師的灌頂,這樣才是比較如法的。否則灌頂就是在浪費你的時間。

3. 佛教密宗的傳承或灌頂具體是怎樣一個程序需要多長時間

時間沒准。 問:為什麼要受灌頂? 答:是為了要修金剛乘佛法,俗稱密宗。 問:為什麼要修金剛乘? 答:依大悲心想即生成就速得度生大能力,所以發心修金剛乘佛法。 問:即生可能成就的金剛乘修行,修法前先須受灌頂的重要性何在? 答:修可能即生成就的金剛乘(密宗)解脫道,灌頂很重要,修前需如法由具不斷傳承上師處受「1.灌頂(藏音「旺」)」使心相續成熟、「2.口傳(藏音「嚨」)」得傳承助修持、3.教授(藏音「切」)得解脫」。在修行前應先受灌頂,使自己身語意受佛菩薩身語意的加持,能使修行無障礙,證悟易增長,迅速得結果。受灌頂能在起修前最快得到某佛菩薩身口意的完全加持,得到起修的入處。 凡夫雖說自性無始是佛,一切眾生,真如自性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真如體、相、用的法、報、化三身本自具足,不必向外馳求。但人道眾生五毒遮五智,五蘊遮五身,業及污染遮蔽原本境界,不識實相。俱生智和俱生無明無始混合在一起,所以不得解脫。 如未受到某本尊佛的灌頂傳法而去修持,未接通該本尊佛的加持,不明白為何即身即佛、即心即佛,不能有效進入自觀本尊佛的修持,不算修金剛乘解脫道。因業力肉身不凈,無法馬上轉成清凈本尊身,接受灌頂,好像初步凈化五毒五蘊、凡身凡心,凈除化、報、法、體性四身開顯的障礙,就像種下四身成熟的種子。受灌後再修持,就能有效的使佛四身發芽結果,由隱而顯。 此外灌頂時也授以各乘戒律,知道如想即生成就,應有所為有所不為,若無此基礎,不墮惡道就不錯,談不到起正修。 問:什麼是金剛乘的「灌頂」? 答:金剛乘修行所需要的「灌頂」,外在一般人所曉得,傳遞傳承,得修持本尊的授權許可。「身」得許可自觀本尊,「語」得許可持咒,「意」得引導契究竟法性。究竟而言灌頂在「引見自性本尊」,成熟心相續,認識凡夫身語意的實相是智慧身語意。指出自心外相的本來真正面目,使心中佛性種子由隱而顯,指出歸家之路,使潛力趨向成熟。 受灌最好能悟得智慧意義,如不能起碼真誠、虔信,打開自心。 壇城是究竟智慧的表徵,灌頂由觸、嘗等得法味,種下解脫種子。 「灌頂」梵文是「授權」的意思,如古印度王子登基時,以寶瓶水沐灌太子頂,表示授權承認是未來王。灌頂開許受法者是未來佛,並得到起修相關次第的許可及指示。 「灌頂」嘗弟子身語意業障及道障,並授各乘戒律,凈化為能盛佛法甘露加持,轉成本尊佛身的正法器。 「灌頂」使弟子得到本尊佛身、語、意、事業、功德的完全「加持」。 「灌頂」使求法者了解金剛乘修習次第和內容大綱。密三乘的「三瑜珈」,分別配以「四級灌頂」-初灌「寶瓶」灌頂、二灌「秘密」灌頂、三灌「智慧」灌頂、四灌「名詞」灌頂,以攝取各級證量和果位方便。四級灌頂具足叫「大灌頂」,以別於只加持、許可、息災、長壽、賜福的「小灌頂」。 受初灌「寶瓶灌頂」,除「身」及「脈」障,道上授權修「生起」次第,能證取「化身」成就。受二灌「秘密灌頂」、除「語」及「氣」障,道上授權修「圓滿」次第,能證取「報身」成就。 受三灌「智慧灌頂」、除「意」及「明點」障,道上授權修「方便道」,能證取「法身」成就。 受四灌「名詞灌頂」、除「身、語、意」和「氣、脈、明點」的一切「細微」障,道上授權修「大圓滿」次第,能證取「體性身」成就。 (這些名相都有甚深不同層次意義,此處限於篇幅無法詳述,應依師參學) 這四灌頂配合四階段的修持過程,大約如下: 1.修「本尊瑜珈」都攝六根,自凈其意,達專一定境;以凈相代妄相,契入實相。 2.修體內的「氣、脈、明點(內分泌)」,凈化體內各部位會引起煩惱妄念的情緒業力能量。 3.學習如何自在運用「氣、脈、明點」,達心氣不二,引發離念真智,並起妙用。 4.立斷頓悟的高層次心法(對普通根器也有漸次導入的方便,頓漸普攝),由有相進入實相,由有為進入無為,返樸歸真,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親見本來面目,大徹大悟,再由體起用。如「大圓滿」或「大手印」等。 完全如法修完這四次第的人並不多,近代很多人由第一階段的基礎,直接進入第四階段。也有依止專修「大圓滿心髓」上師的少數人,直接修完大圓滿前行就直接進入第四階段。 如得灌頂應守戒律,如有違犯當懺悔還凈。如努力守戒不違根本戒,即使現在未能勤修,來生定得善因緣能再逢師法,繼續修習,數生內可成就。 《由里點醒》 「真如實相」無相,離言離戲論,但金剛乘的特色在方便具足,利用「灌頂」的引導,借事相、儀軌、表徵,以手指月,引導你看到外相內心的本來面目,指出超越言語文字的實相-「汝自性原本是本尊,自身四大五蘊的本性原本清凈」、「萬象萬法是法爾圓成的本尊壇城」。以上指出「本凈本性」,就是所謂在心相續種下種子的灌頂,這樣得到傳承,有個入處才能起修,由「始覺」善自參悟保任,以證「本覺」。 《由外引進,雙管齊下》 第四灌時如上師有證量,弟子因緣具足,依上師引佛智慧身入弟子身內的加持,剎那暫時息滅各輪業力能量,使自性無遮開顯,如當下識得就得灌。借上師證量和傳承加持,將本尊佛智慧引入受法者身心,這是由外向里,配上以上開顯內在種子的由里向外。弟子真身如瓶外空氣,妄心如被妄身瓶子束縛的瓶內空氣,這樣雙管齊下,幫弟子在瓶上鑽洞,使瓶內外空氣交流融合,得灌得到入處後,弟子再修持以打破瓶子,使瓶內外空氣合一,證三身佛果。 受灌後修持的方便就是「本尊瑜珈」,以求達到「三密相應」,並且得灌者氣脈中會種下生起空樂的種子,終能證得離念真智,依果為道,速證菩提。以上是生起次第的簡單說明,「圓滿次第」和「大圓滿」又有其自己的方法。 問:什麼是「根、道、果」灌頂? 答:初受上師親自灌頂是「根灌頂」。每日修「上師相應法」儀軌中的「四灌頂」是「道灌頂」。證悟時就是得到「果灌頂」。再深入的解釋須受灌頂時由上師開示。 問:「灌頂」儀式大概如何? 答:簡而言之,儀軌程序上,在阿奢黎前行完成,弟子入壇後,有凈障、驅魔、結界、求灌、開示灌頂源流、授戒、入壇城、四級灌頂正行、結行迴向等等儀式。 問:灌頂時為什麼要受戒? 答:在灌頂的過程中,授以各乘戒律,告訴你如想依某乘的見地與方法實修,以達到即生證悟,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有這基礎才能進一步談到如何修持。 問:灌頂時受些什麼戒律? 答:首先授小乘的「皈依戒」-意義在以佛為師、以法為道、以僧為師友,出離輪回求解脫。「別解脫戒」-不再傷害眾生,「諸惡莫做」。次授大乘的「菩薩戒」,內容大約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及「饒益有情戒」-積極圓修六度,廣行利生。只發此「願菩提心」不夠,也需「行菩提心」精進求法,修行得證,才能得到普度眾生的大能力,並證到「勝義菩提心」,證入空性解脫了自己的輪回現象。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覺行圓滿,才能登入聖位。金剛乘的戒律,又稱「三昧耶誓句(或誓戒)」,由不同密續,細節可能略有不同,並且有些不適合為未受灌受戒者說,故此處無法詳論,但其一般精神以「自凈其意」為主,並且勿做有礙修行的事,多做有益修行的事。 問:什麼是「三昧耶誓戒」? 答:密宗戒通稱「三昧耶誓戒」,四級灌頂各有其戒律,灌頂上師應開示清楚。一般而言,「三昧耶誓戒」的精神是有助修行的事應盡力做,有礙修行的事勿做,師兄弟應保持和諧,對上師應保持良好關系等。如受了某本尊灌頂,應盡力修持。此處篇幅有限,並有些不宜公開給未受灌受戒者,什麼是「三昧耶誓戒」,在明心精舍受灌頂者,會發《金剛乘戒本》並詳細解說,每月會供也有「布薩」誦戒懺悔還凈的方便。 問:密宗戒為何叫「三昧耶誓句」? 答:自己父母所生的血肉身稱「誓句身」,因過去依菩提心發願要修密法成佛,一世未修成必須再得人身,依願力再來繼續修。受灌頂受戒後,有自己願力、佛加持、護法護持的彼此「三重誓句」。如自己持戒不違誓句,佛菩薩須應誓加持不使此人墮落,加持你再得人身,再逢師聞法,逢道侶同修,能繼續前世願力修持,護法也須應誓護持,這樣修持易得成就,即使一生未成,只要誓句清凈,在數生也能得成就。 問:守戒有什麼重要性? 答:得灌頂後想修持成就的關鍵就在守戒,不違「三昧耶誓句」。以因果來說,持戒消極不遭惡報墮下三道,積極能得定、開慧成就三學。如多犯戒而不懺凈補救,破了自己的誓言,佛菩薩不來護持,則依業力墮三惡道久受苦不得出,即使修持也不易成就。因此「三昧耶誓句」是解脫成就的命根,必須嚴格遵守不能破,犯而不懺還凈就生大業障,除墮落外別無他途。蓮華生大士有雲:「如蛇在竹,一為上升,一為下墮,別無其他途徑可走」 問:如前世今生破過戒生出業障,凈化業障的重要性? 答:以修行道障而言,過去世作過破三乘誓戒惡業,今生修持外本尊不降,護法不臨,世間法息、增、懷、誅不得成就;內自性不顯,不得究竟成就。勤修而無果,並因惡業增長會墮惡道。如能凈化這些業障,則稍作善業,善果即來(例如作火供,一修即所求滿願),修行得佛菩薩護法加持,易得世間法成就;自性遮障也剝落,易得究竟成就。這業障就像體內中毒,不解必生後患,故修行首要為凈化業障。 問:怎麼知道自己業障重不重? 答:我們自覺或不自覺,經常作一些惡業,幾乎一切惡業都與破戒有關,你讀讀戒本就知道。試撿驗自心一天中的善惡思想及行為就能明白,如未特別留意,很容易善業日減,惡業不斷增加。流轉輪回無數世,每次都累積了很多惡業,如此不墮惡道就不錯,還談什麼證悟?必須有方法能有效凈化這些累積的業障。 問:已破戒業障重怎麼辦? 答:怎麼作呢?多處密續所述,最大力有效的消業障法就是金剛薩綞懺罪法,依「凈障四力-依止力、懺悔力、防護力、行願力」,經常性的修金剛薩綞和「百字明咒」。因此在密宗起修的「四加行」中,金剛薩綞是主要的必修法。得到金剛薩綞灌頂及修法,有如滿願寶和保險,能消累劫業障,不墮惡道,速證菩提。對有些不知金剛薩綞本尊佛的來歷、願力和威德力,以及其法門殊勝內義的人來說,以上說法聽來有些誇張,教人難信,但事實上確是如此。在「息災懺罪法要」和「金剛薩綞」灌頂教授會詳細開示來龍去脈。此外還有「布薩」(即聚眾誦戒懺悔)、會供等懺悔還凈的許多方法,應依師受教求法。 問:聽來有些害怕,是否應避免受灌頂和受戒? 答:不是。由於不明白這個問題,有人由不知而大發謬論,說灌頂後易犯戒,教別人不要參加灌頂,誤導眾生。不灌頂連起修都不成,只能瞎子摸象。如自己並未實修密宗,用凡心來研究密宗教相,或只抱定一派的一部著作,則不免依文解字,大作摸象之語,片面論斷,以盲引盲,自誤誤人。 但另一方面來說,受了灌頂就和賜灌上師及同壇同修彼此有「三昧耶誓句」,犯戒不還凈將有不良後果。所以和自己修持無關,並不了解的上師,也不要濫受灌頂。 如你做了惡行,不論有沒有受灌頂或受戒都要遭惡報。受戒有甚大功德,能得龍天護持。受了如有所違犯,可依金剛薩陀法及「凈障四力-依止力、懺悔力、防護力、行願力」,布薩、會供等懺悔還凈,在懺悔改過中漸能離過,戒行逐漸圓滿,終至「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比怕犯而不敢受戒功德大得多。想修行出輪回,不敢承擔,避免受戒,連起修都無門,這種情形只有在輪回中不斷流轉。某些戒律如瓦器,破壞就不可補救。密乘三昧耶則可懺悔還凈,特別是依上述金剛薩陀法及「凈障四力」,但需警覺隨犯隨懺,並且不再犯。 問:我受了很多灌頂,怎麼可能通通修?一般原則如何能守護「三昧耶誓戒」無犯? 答:很多人問這個問題。舉個例子,每位上師喇嘛都受過許多灌頂教授,他們怎麼維持這所有的三昧耶誓戒? 總而言之,小乘見地「觀受是苦」;一般顯教見地「諸法如幻」,如《金剛經》所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仍行六度萬行以修福,同時離四相以修慧,福慧圓滿則證入聖位。 金剛乘的特色,心凈則土凈,「所見皆本尊壇城,有受皆本尊空樂」,這能見實相的「清凈見」就是修咒乘最根本的三昧耶戒,在未悟入證入前需有信心,並且朝這個方向努力。 首先要了解,究竟而言,「本尊」並非外在某大神,你拜他,他便保佑你。究竟本尊是你自性原本「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之處,這真如法身乃自己、諸佛、眾生的本來面目。一切本尊的真身是「法身」,所謂「法身清凈廣無邊,報化非真了妄緣」。能證入這法身境,常覺不迷,就什麼法都不必修,因法身已自動包括了一切三身本尊,十方三世諸佛。「色空不二本尊金剛身、聲空不二本尊金剛語、覺空不二本尊金剛意」,能悟入自性真如本體,並保任色、聲、意念都是自性本體的功用,任其自起自解脫,則同時滿足一切本尊的三昧耶誓戒。你會說我做不到,凡夫當然不能一下做到,但有這三昧耶,鼓勵你去做,終於可成。三昧耶的本意不在束縛你,而是給你一個取捨的方向,積福慧資糧並不再造業,督促你實修得證,這樣才容易成就。你努力依以上去作,不足處再懺悔還凈,就是守三昧耶誓戒。

4. 佛教中的「灌頂」是什麼意思

梵語的意譯:原為古印度帝王即位的儀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門或繼承阿闍梨位時,必須先經本師以水或醍醐灌灑頭頂。灌謂灌持,表示諸佛的護念、慈悲;頂謂頭頂,代表佛行的崇高。

在本尊壇城中,依次透過用寶瓶的甘露水、咒幔、本尊法相、鈴杵及水晶等具有不同意義的法器,配合修持儀軌,用以驅散行者的所知障及煩惱障,或清凈身口意之罪業,並注入智能之力,讓受灌者透過不同的觀想,及咒力的加持。

覺悟自己心性本質的訣竅,達到內在身口意、氣脈明點當下凈化,成為佛的身語意三門金剛。灌頂使受灌者成熟為修密之容器,猶如世間之授權,從此可聽聞修習殊勝之金剛乘。

(4)上師長壽灌頂擴展閱讀

灌頂是藏傳佛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宗教儀式,也是每個相當層次的僧人所必須履行的過程,它帶有強烈的密宗色彩。

藏傳佛教認為,佛教僧人的修行,是一個不間斷的傳承,而這個傳承必須來自一位德高望重上師,才能夠信任;而且,這份體驗必須由沒有間斷的修證者傳達給下一代,從而得到證悟。因此每個佛教徒都必須與這個重要的傳承接觸,這項接觸就是透過灌頂來實現的。

藏傳佛教還認為,接受灌頂能夠喚醒修行者心中的特別能量,讓弟子與上師之間建立起一種溝通,啟發弟子內在的潛能,走上良好的修行道路,直到圓滿成就。

接受灌頂需要上師和門徒親自參加,一般在寺院里指定的地點,在特定的時間舉行。在舉行儀式時,還要有專門的僧人誦經奏樂,宗教氣氛十分濃厚而神秘。

5. 色登寺的色登寺聖物

大圓滿傳承祖師西日森哈大師用過的這副鈴杵,由大師傳給其弟子,一直保存在遼西寺。在特殊年代中,遼西寺龍多活佛師徒被迫離開寺院,所有法寶被收繳。遼西寺的一名年輕堪布,被責令將收繳的這些法寶運往白玉縣城。該堪布在遼西寺修學已久,深知此鈴杵的珍貴,於是冒著生命危險,故意趕著氂牛慢慢走在押運者的後面,途中悄悄將此鈴杵取出,同時將一個金鈸帶出,把這三件寶物埋藏在青稞地里。堪布被押獄三年,出獄後帶著三件寶物回到色登寺暫存。
宗教政策落實後,松吉澤仁仁波切第二次到色登寺時,堪布將這三件寶物交還仁波切。仁波切十分歡喜,說緣起很好,鈴杵與色登寺有緣,應留在色登寺,金鈸則帶回遼西寺。 此托巴(轉載註:托巴漢譯為天靈蓋,指密乘教法使用人的頂骨製作的一種法器,也稱顱碗或顱器。)上清晰地顯現一個藏文的「阿」字,是色登寺第三世活佛仲親普尊者的頭蓋骨。凡夫的骨頭日久會變成白色,但成就者的骨頭總是保持黃色,歷久彌新。
色登寺第三世活佛仲親普尊者:第三世活佛為噶陀仲氏十三尊之一的仲親普尊者,他一生未收弟子,獨自一人在離達崗旺慶山洞修習無上光明大圓滿,得到了最高成就,了悟萬法實相,具足神通,能如飛鳥般在空中自由飛行,能將堅硬的岩石塑成各種形狀。 此托巴上顯現馬頭金剛像,是第九世活佛根噶諾布尊者的頭蓋骨。馬頭金剛為第九世活佛的本尊。
色登寺第九世活佛根噶諾布尊者:根噶諾布活佛生於貢覺拉突地區的一個叫巴薩的家中,出生時出現了各種神奇的瑞象,按前世的遺言,嚴格按傳承方式認定。活佛從小學習十明,講辯著有極深造詣。
清嘉慶皇帝在位時,一將軍到芒康地區治理所有的寺院,將軍為人正直,信奉佛法,與根噶諾布活佛關系很好。將軍回京後,對嘉慶皇帝說起活佛的功德,於是嘉慶皇帝邀請活佛赴京傳法。活佛傳法後,嘉慶皇帝十分高興,封活佛為國師,並賜予印章、鈴杵、鑲有寶石的純金白度母像、帽子及刺綉綢緞墊子、八套跳金剛舞的服飾等物,此後每年都賜予茶葉等諸多供養。活佛從此聲名遠揚,到色登寺跟隨活佛修習佛法的人不斷增多,芒康、扎拉及薩安等很多地方都歸於色登寺,此時為色登寺的鼎盛時期。
嘉慶皇帝送給色登寺第九世活佛的茶葉,外麵包的是松吉澤仁仁波切的法衣。
依怙主松吉澤仁仁波切:依照阿格旺波仁波切自己轉世授記,及蔣楊欽哲*曲吉羅珠授記所應化的地點、種族、父母名稱及功德,木猴年四月十五日,大遍知者阿格旺波喇嘛的轉世靈童吉祥誕生。
木雞年,夏扎仁波切等僧眾前往貢波認定轉世靈童。舉行了沐浴、穿法衣等儀禮。熱振仁波切賜名並撰寫了長壽祈禱文和簡要功德記。五歲的時候,土鼠年(1948),按照寧瑪巴的主寺噶陀金剛寶座上的欽哲*曲吉羅珠仁波切、格則*久美丹巴朗傑仁波切的安排,於初十法會吉祥日,在三界鎮壓的大雄寶殿中獅子寶座上,舉行了座床盛典。
之後,仁波切在綽巴爾神山閉關修持。後來在阿瑞仁波切處求得大圓滿。觀修金剛薩垛的時:金剛薩垛放光融入自身,自身變成了真實的金剛薩垛,光明瑩徹、無執無著有如水晶一般。」在修持上師相應法時,親見夏扎仁波切與鄔金蓮花生大士無二無別,並賜予長壽灌頂,領受到了上師加持的證相。
木鼠年,應洛嘎仁波切和江澤俄熱堪布仁波切的請求,在噶陀陽寺傳授了《大寶伏藏》的全部灌頂,整個過程中沒有一點違緣,灌頂圓滿。
噶陀信雄仁波切開千聖法會時,仁波切為法會的首席金剛阿闍黎。仁波切是當今密乘大圓滿光明心髓法要的堪能弘揚者!傳授正行時,有時標記傳,有時經驗講授,因此,凡得到正行的所有弟子都能親見大圓滿本性。具大福報、大善根的人,才能依止他,並成為他的弟子。
這是寧瑪派北傳伏藏之祖師仁增郭登尊者用過的法本。
仁增郭登(1337-1409),取出北伏藏的大伏藏師,是蓮花生大師二十五大弟子之一多傑杜炯的轉世,其身化身是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仁波切,語化身是年龍佛父,意化身是多吉扎仁波切。 此像乃五世觀音喇嘛在拉姆拉措聖湖取出的伏藏,賜給了四川巴塘縣的曲登寺,特殊時期中從寺院流出下落不明。上世紀八十年代,色登寺的一名僧人在巴塘看到有人在街頭叫賣此像,就用一雙解放鞋換回。有一年的藏歷四月十五寺院開法會,這尊佛像自己從佛堂里跑到門口去了。1989年丹真絨布上師坐床時,這名僧人將該像供養給了上師。

6. 請懂密宗的聊聊灌頂

初學密
宗,建議暫時不要去受什麼灌頂,先在出離心、菩提心以及集資凈障方面好好下功夫,否則任何所謂高深的修法也起不到應該有的作用。

○有人說修密法會很快成就,這是真的嗎?
◎如果具備出離心、菩提心及空性正見等顯乘的基礎,再如法求受灌頂、口傳及傳承導修開示的話,修密法的確可以較快地成就。這里所說的'密法',尤指摩詞無上瑜伽密部的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教法,並不是指聽受一兩課開示、比手印或念一兩句咒的層面之修持。如果沒有顯乘教法的證悟或基礎,妄想一步登天而馬上修學上述的密法,不單不是迅速成就之道,反而是直墮三惡道的最快快捷方式。密法是極為殊勝的珍貴教法,必須是有基礎的上根行者才可以修持。可悲的是,現在有很多人把密法當作商品地公開售賣,不論求者資格就隨便授予。在這些情況下,授者得到了眼前的名利等蠅頭小利,受者則高興自己成為了'密法行者',晉身'上根'之流。但這種買賣,就似是授受雙方相約手牽手地在未來直墮地獄。 '上根'的人只以為是'下根'並不太要緊,'下根'的人洋洋自得地自以為是 '上根'則後果堪虞。現在的人,都以為自己是'上根'。這樣的密法授受方式及在未具備基礎前就修學密法的人,不單不可能迅速成就,而且是在毀壞佛法,令佛法加速衰落及滅亡。密法就如一頭野性的駿馬,懂駕御者能把它馴服而得大利。把一個三歲小孩放上馬背的話,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有些人公開傳授密法,為的是財名,但卻以'為悲心故而公開普傳'之幼稚借口來辯護。把密法胡亂托予未有基礎或根器的行者,就像把利刀送予小孩,不但沒有利益,反而只會帶來傷害,歷代祖師並不是因為缺乏悲心而不把密法公開亂傳。如果密法是不論根器基礎都可以修學的話,歷代祖師早就把它大弘於世了。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問答選錄》

7. 佛教灌頂

一、

灌頂即以水灌於頭頂,受灌者即獲晉升一定地位之儀式。原為古代印度帝王即位及立太子之一種儀式,國師以四大海之水灌其頭頂,表示祝福。

據舊華嚴經卷二十七『十地品』載,菩薩於十地中之第九地入第十法雲地時,諸佛以智水灌其頂,以為受法王職之證明,此稱受職灌頂,或稱授職灌頂。又據舊華嚴經卷八菩薩十住品、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等,十住之第十位,稱為灌頂住。或據大事(記述釋尊之事跡及本生等)所說,菩薩十地之第十地,名為灌頂地,灌頂位則特指十地以上之等覺階位而言。

二、

漢傳密教真言宗所行之灌頂(即今日本東密真言宗),總稱為秘密灌頂(略稱密灌)。佛教諸宗中,以真言密教特重灌頂,其作法系由阿闍梨以五瓶水(象徵如來五智)灌弟子頂,顯示繼承佛位之意義。灌頂作法之種類繁多,主要為結緣灌頂、學法灌頂、傳法灌頂三種。

(一)結緣灌頂,不論僧俗、機根等,為廣結佛緣之灌頂。受者投花於壇上諸尊佛像,選定有緣之佛(投華得佛)為本尊,而後唱佛名號,由上師三度灌以瓶水,授一印(印契)、一明(陀羅尼)。

(二)學法灌頂,又稱受明灌頂、弟子灌頂、許可灌頂。對於欲學密教之弟子,先選定人、時、處,並准備作法,再授以有緣一尊之儀軌明法。

(三)傳法灌頂,又稱傳教灌頂、付法灌頂、阿闍梨灌頂。如法修行之人,欲為人師,或欲得阿闍梨位者,則授以大日如來之儀軌明法。此種灌頂為傳真言之最極奧秘,又可分印法灌頂、事業灌頂、以心灌頂三種。
(1)印法灌頂,又作秘印灌頂、手印灌頂、離作業灌頂。弟子誠心求真言行,但以資財短缺,無法整備一切所需,此時師以慈心觀其心行,可略去諸作業,授以本尊秘印,行灌頂儀式。
(2)事業灌頂,又作作業灌頂、具支灌頂。弟子於灌頂七日前誠心禮拜懺悔,師亦於七日間持誦,然後設壇、供諸種香花果物,授以秘印。此種灌頂須財力豐足者方能行之。
(3)以心灌頂,又稱心授灌頂、秘密灌頂、瑜祗灌頂。用於師與弟子俱成就三昧耶戒之情況。即不於心外另設壇場,而在阿闍梨內心建立曼荼羅,入其心壇而授以灌頂。

又行灌頂所在之室,稱為灌室。接受灌頂,稱為受灌。設曼陀羅之道場以行灌頂儀式,則稱密壇灌頂。灌頂之際所授之印契與陀羅尼,即稱灌頂印明。

密教之受戒,皆須行灌頂,故受真言三昧耶戒,稱為授戒灌頂。又於灌頂之際,若受者欲由灌頂消除災障、成就悉地,則燒香花、乳木等種種供物,修護摩法,此即灌頂護摩。其修法之次數或供物種類有種種不同,今日本東密在金剛界修法終了後,於初夜、後夜中間同行此修法,稱為中間護摩。此外,為利益水中之魚類,密教以灌頂幡或塔婆流入河海,此種行事稱流灌頂,或稱流水灌頂。

8. 密勒日巴傳中提到桑傑依喜大師是哪個傳承所傳之法是不是大威德之光的修法

是桑傑耶喜大師 將近十歲的時候,在成為顯密經教寶藏的善知識雲敦桑波(義為功德賢)的座前,受全具優婆塞戒,命名為卻交多傑(義為法護金剛)。繼後,在壩索倫珠鄧清寺中延請善知識雲敦桑波為作親教師,先正式受了沙彌戒。這位幼年佛子換掉俗相,披上出家法衣,為與迅速成佛的緣起相應,命名桑傑耶喜(義為佛慧),儼然如手捧缽器,成為人天眾生供養田的釋迦能仁再來此世。上師雲敦桑波座前,聽受能怖金剛、密集、不動金剛等所有四種灌頂,以及長壽灌頂、貢波護法隨賜灌頂等許多隨賜灌頂,與《噶當法笈》傳經等許多正法。他意樂在眾多善巧人士聚會的當中,研習大車軌(無著、龍樹)諸經論。他年滿十五歲時,在癸亥年冬季法會期間,去到了學法大寺院扎什倫布寺,依止聞思洲寺師智王准珠絳稱(義為精進幢)座前,聽受性相、名相的安立等辯論方式,並其他想學的經教。桑傑耶喜大德專修能怖金剛圓滿出關後,繼在溫薩巴大師前,請求傳授了貢波護法十三大法的隨許灌頂,以及貢波法要珍本傳經等所有貢波護法法門,閻摩法王內、外、密三法修法隨許灌頂等整個法門。密集、勝樂、能怖三尊四種灌頂及所有導修講義、作規等共與不共殊勝教授等。菩提道次第廣略兩論傳承誦授及精講等,共與不共兩種長壽灌頂及導修講授等。宗喀巴大師修法門類不共諸法要。聖十一面觀音隨許灌頂、觀音法三要、村布師傳觀音法導修剖釋等所有觀世音菩薩法門。節崗師傳馬頭金剛隨許灌頂修法等及傳經、二十一字經教念誦傳授。
親自著有《至尊上師洛桑鄧珠行傳及祈禱文》、《甚深道上師本尊瑜伽修法依宗喀巴大師而修之內、外、密三種上師瑜伽法》、《菩提道次第啟請與上師瑜伽合修法》、《依多尊本尊修多尊上師瑜伽法》、《菩提道次第下士道所緣法門》、《修「覺」法門》、《會供輪》、《宗喀巴大師修法》、《貢波護法師傳啟請》、《贊師次第》、《供養上師儀軌》、《大乘共道上師瑜伽門中三士道次第導修講授》、《上師瑜伽門中此生有義修法》、《修心七義論不僅講說務令心中起生法》、《水施所緣法門》、《如來四尊所緣法門》、《問答嘉言心要日光吉祥論》、《見、修、行心要》、《甚深教授口訣十一種》、《基道果中難義問答》、《中觀筆記》、《答扎喜仁波切書》、《大乘長凈齋戒取受法》、《大悲觀音修法)、《供本尊寶蓋寄託所願》、《書翰》、《住嘉師傳長壽灌頂法》、《威猛五金翅隨賜灌頂》、《傑崗師傳馬頭金剛隨賜灌頂》、《貢波護法隨賜灌頂法》、《能怖金剛修法勝伏諸魔念誦次第》、《馬頭金剛瑜伽修法》、《觀音齋戒儀軌一切悉地生源》、《上師本尊怙主明王護法聖會中供養施食次第》、《具誓法王修法消滅魔軍四種事業悉地》、《施食儀軌次第一切悉地生源)、《上師本尊文殊修法》、《上師能怖金剛瑜伽修法》等著作。

9. 活佛灌頂有什麼好處

第一種,「受職灌頂,於如法積行之士」,積是累積,行是修行,這真正修行,修行有成就,「傳授秘法,而作灌頂。得灌頂已,堪受師位,於密法中作阿闍黎,是為受職(或傳教)灌頂」。這個灌頂就等於接受畢業典禮的儀式,你在學校念書,你的科目念完,你得到個學位。譬如博士學位,校長把博士學位頒贈給你,這個典禮叫受職灌頂。這個灌頂是真的,不是假的,肯定你修學的成就,傳授密法做這個儀式。這個儀式告訴你,也告訴大眾,你可以作阿闍梨,阿闍梨就是老師,就是學校裡面講的教授,你有資格擔任教授,你有能力教導學生,這叫受職灌頂,這是你拿到學位。如果沒有拿到這個學位,你沒有資格擔任教授。所以密宗傳法的這些阿闍梨,都要通過受職灌頂,也才肯定你。

現在在這個時代,真正高僧大德都不在了,現在整個世界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混亂的一個時代,我們真的是生於亂世,亂世造孽的人多,行善的人少。諸佛菩薩住不住世?在理上講,眾生愈苦菩薩愈要來,菩薩住世是救度苦難眾生,他總不能說見死不救,一定要來。但是來,我們都不會認識,他不以佛身分來,也不是以菩薩身分來,甚至於也不是以阿闍梨的身分來,他示現跟我們一般凡人一樣,你也看不出來。為什麼?真正示現佛菩薩、阿闍梨,你不相信。示現在民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所表現的,你細細觀察,他的存心、他的言論、他的行為肯定不是造惡的。細心觀察,他遠離十惡,他所表現的肯定是與性德相應、與十善相應,中國人講與倫理道德相應,我們講這是個好人。這個時代里還有好人,那個好人很多是佛菩薩應化的,是大聖大賢再來的,他們來與眾生和光同塵。他所居住的所在,這個地方災難會比較輕,災難的時間會比較短,我們大眾沾他的光,這么一回事情。佛菩薩不需要你恭敬他,也不需要你贊嘆他,他什麼都不要,過很普通的日子,你無法覺察。要沒有這些人,這個世間的災難就不得了!他來緩和,不是做別的事情。

下面說,「上乃粗分。若詳論之,則在上述二者之間,尚有常行之四種灌頂」。這是屬於常識附帶的說說,這四種灌頂,第一種,「瓶灌,得修習生起次第之自在」。這形式,凈水瓶,像觀世音菩薩一個手拿的是凈瓶,右手拿的是楊枝,這是用凈瓶來灌。通常都有修習生起次第,學人,這個修行人在佛法里的術語叫行人,就是修行人,他有階段。像《華嚴經》上講的十住,到最高的第十住叫灌頂住,就行這個禮。十信位到灌頂位的時候,上去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每一個階層最高的,這就是修習生起次第。就好像我們學校念書小學畢業、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大學畢業,大學畢業有學位,這是沒有學位的,小學、初中、高中都沒有學位,這瓶灌。

第二種,「密灌,得修氣脈明點之自在」。功夫比前面深了,這是以密咒,密咒它的性質很多,並不相同,有些密咒幫助你斷煩惱,有些密咒幫助你解除疾病,恢復身體的健康。在深山、在高原,一定要修這些法門,為什麼?居住在那些地方醫療非常不方便,這是用自己的能量,來幫助自己的身心健康。這個密咒是用一種音聲,把我們身體裡面的穴道讓它暢通無阻。病是什麼?氣血不通他就生病了。在中國多半用按摩的方法,讓它疏通;用針灸的方法,哪個地方阻塞了把它疏通,病就好了,是這么個道理。最高明的方法,不需要用針灸,也不需要用按摩,用音聲。什麼地方出了毛病,用這一個咒語,我們稱它作咒語,實際上就是音聲,這個音聲發出來,把阻塞的地方振動,這一振動它就開了、就通了,就這么個道理。所以《大藏經》里,用密咒治病的很多咒語,現在我們拿咒語來念能不能治病?不能。什麼原因?我們念的音不準,那個音要很准確,它音還有長短強弱,振動在某一個部位。很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可惜失傳了,現在知道的人不多了。在中國歷史上記載,唐朝時候,經典裡面講的這些治病的咒語都非常有效。在那個時候出家、在家學習都很道地,應用起來非常方便。它能夠叫自己的能量集中而不散開,所以身體健康長壽。能夠抵禦外面的風寒,冬天穿很薄的衣服,他不冷;夏天穿很厚的衣服,他不熱,他有這種能量。學這個也得有相當功夫。

第三,「慧灌,得具菩提心訣之修持自在」。這是智慧灌頂,也是上師對學生的加持。中國禪宗,祖師大德幫助學生大徹大悟所用的那些方法,在密宗裡面講就是慧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能看到這個學生現在功夫到了什麼時候,純熟了,就差那一點點。我們常常聽說禪堂裡面的棒喝,那就是一種手段。這個人在將開悟還沒開悟這個時候,就差那麼一點,老師高明,一棒一喝他好像一驚,他就驚醒了,他問題就解決,不需要言說,讓他在這里豁然大悟。這個例子,宗門語錄裡面記載得很多,有大悟、有大徹大悟。

第四是「大手印灌,得修大手印道之自在。密教重傳承,未經灌頂,不得擅自修習,經軌亦不得擅閱」。這是密宗里頭,所以它稱之為密,這個密不是神秘、不是秘密,而是深密,它這個道理很深。一定要有老師承傳,沒有老師承傳,你就拿到這些經典,你也不會學習,你也學不到,必須有人指點。這個跟顯教不一樣,顯教可以無師自通,密教不行,密教一定要有上師。而且修學沒有成就不能離開上師,離開上師就不會成就,它是非常重視師承的。我跟章嘉大師三年,他老人家圓寂,所以我佛法的基礎是在這三年當中奠定的,非常難得。如果沒有這三年基礎,我跟李老師學教十年也學不成就。這個三年基礎,所以在李老師那裡學教十年才奠下根基,才有這么一點小成就,很不容易。想一想再遇到像這樣的老師,到哪裡去找?找不到了。找不到怎麼辦法?我常常勸勉同學,做古聖先賢、諸佛菩薩的私淑弟子,學孟子、學蕅益大師,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還是有指望。那就是德行的基礎不能不奠定,沒有德行就不會有學問,這肯定的。換句話說,人都做不好,你怎麼能作佛、作菩薩?哪有這種道理?要想學聖、學賢、學佛、學菩薩,先把人做好。

閱讀全文

與上師長壽灌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民政養老院政策 瀏覽:49
長壽街到黃金洞怎麼去 瀏覽:28
退休按什麼發工資 瀏覽:739
重慶銀湖敬老院 瀏覽:95
保險基數對退休金的影響 瀏覽:998
煙台退休工資計算辦法 瀏覽:454
湖南60歲老人有多少養老錢 瀏覽:475
自由職業養老金統籌基金 瀏覽:822
新村十字哪個醫院做駕校體檢呢 瀏覽:830
拉薩養老保險簡報 瀏覽:193
國企的養老金怎麼樣 瀏覽:684
老人肝性腦病癱瘓三年能活多久 瀏覽:194
最長壽吉尼斯記錄 瀏覽:683
威海市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 瀏覽:370
江蘇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特點 瀏覽:249
怎麼勸父母給帶手機回學校 瀏覽:876
中國未來發不出養老金 瀏覽:601
對孝順父母有關的成語 瀏覽:774
60歲養生吃什麼 瀏覽:980
寫社會關系時父母已故怎麼寫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