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長壽化工碼頭

長壽化工碼頭

發布時間:2023-02-11 00:16:28

㈠ 請問重慶的碼頭有哪些請主要說說是貨運碼頭

1、寸灘集裝箱碼頭

寸灘港區地處長江上游,位於重慶市江北區寸灘鎮,重慶朝天門下游約6公里的長江北岸。

與重慶市內環高速公路、海爾一級公路及金渝大道相連,連接成渝、渝黔、渝遂、渝鄰、渝宜等多條高速公路,緊鄰渝懷鐵路唐家沱鐵路貨運站,距重慶空港約10公里,背靠北部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港城工業園區和海爾工業園。

2、重慶港

重慶港位於中國中西結合部,水路可直達長江八省二市,陸路與成渝、襄渝、渝黔、渝懷鐵路和成渝、渝黔、重慶至武漢、重慶至長沙等高速公路相連,是長江上游最大的內河主樞紐港,現為全國內河主要港口。

3、武隆港區白馬貨運碼頭

白馬貨運碼頭為武隆縣2016年重點項目工程,位於白馬鎮烏江「大角邦-曲石子」河段左岸,擬建為二類港口,包括建設2個1000噸級(兼顧3000噸級)件雜泊位及相應的配套設施,設計吞吐量為每年94萬噸。

(1)長壽化工碼頭擴展閱讀

2018年11月13日,重慶市交通局發布消息稱,重慶市全面啟動「兩江四岸」停泊船舶和貨運碼頭專項治理。

按照治理方案,停泊船舶治理工作的目標為:嚴格按照「四個一批」即拆解一批、遷移一批、更新一批、美化一批分類進行處置,消除防洪、航運安全和水污染隱患,建立健全管理長效機制,嚴格規范停泊行為,實現停泊船舶垃圾、污水「零排放」,確保長江、嘉陵江主城段水域防洪、航運、生態安全。

貨運碼頭專項治理工作的目標為:嚴格按照「關閉貨運、整合搬遷、轉型升級」原則,逐步關閉治理范圍內貨運碼頭的貨運功能,禁止新增貨運碼頭。在此基礎上對具備條件且符合規劃、環保、安全等要求的部分碼頭實施整合搬遷、轉型升級,優化碼頭結構及港口岸線布局,為「兩江四岸」治理提升騰出更多岸線空間。

「主城區『兩江四岸』停泊船舶和貨運碼頭治理,是我市城市提升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著力提升『兩江四岸』城市形象的重要舉措。」

㈡ 2022年的春朝考長壽的試題比2021年長壽區的學校春朝難

PVA材料包裝的鮮榨果汁,不加防腐劑竟能保質一年;MDI鋪設的塑膠跑道,沒有異味,使用多年也不硬化;氣凝膠填充於雙層玻璃之間,防火隔音,效果俱佳……
你可能想不到,這些「長壽造」新材料,憑性能優勢,已應用到高品質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想不到的是,作為傳統工業基地,長壽換道超車,將新材料產值做到了重慶市四分之一。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材料高地這一新目標,點燃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常言道,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各種新材料,如何造出一座想不到的新長壽!
想不到的百億開局
以世界格局眼光 再攀一座高山
翻開今年一季度招商項目薄,長壽集中簽約的18個重大項目中,新材料相關占據一半,合同引資高達163.8億元。
投資百億的重慶渝化新材料項目,十億級的鋰電池電解液項目,5.5億的電子新材料項目……讓這份開局成績單相當亮眼。
這些項目投產後,將為長壽打造新材料高地提供強勁動能。
事實上,自去年底召開的長壽第十四次黨代會,首提「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材料高地、世界級運動康養旅遊目的地、中國長壽生命科學城」以來,長壽全區上下各部門,就在為梳理重點產業鏈圖譜、倒排計劃任務表而緊張忙碌。已開展多場專題調研和現場辦公,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局面。
△今年一季度長壽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現場。
尤其是虎年開工第三天,長壽就召開了「3113」項目攻堅行動計劃動員大會。由黨政一把手,對謀劃新動能作出再部署再動員,提出具體要求。
沒有穿靴戴帽的套話,各專項指揮部指揮長、工作督察總督察長、行業主管部門代表區發改委、重大項目服務專員等輪流發言,立下軍令狀。
開局即戰的攻堅態勢,體現了奮進攀高的決心。
二次創業,換道超車,長壽為什麼錨定新材料?
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當地主政者,「把長壽放在世界城市的格局中去看」。
在世界范圍內,新材料已是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
當前,我國新材料行業供給側稀缺,部分高端新材料依賴進口,國產化需求迫切。而重慶要構建全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要求新材料產業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長壽『5+1』產業集群產值已突破千億大關,3個百億級、78個十億級以上項目落地生根。」該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依託自身產業及技術優勢,可以以新能源材料為切入點,順理成章地進行賽道切換,打開長期發展空間。
想不到的技術嫁接
一通越洋感謝電話 道出「長壽造」超級IP
天然氣可以制出什麼產品?通過高新技術嫁接改造,其下游新材料產品形態多樣、性能高效。
國內最大的天然氣化工企業、落地長壽的中國石化集團重慶川維化工有限公司(簡稱:川維化工),就是率先換道超車的行業巨頭之一。
△川維化工。
「謝謝,這是我收到最棒的新年禮物!」今年新春,川維化工黨群工作部負責人,意外接到一通來自大洋彼岸的感謝電話。
電話另一頭,來道謝的客戶,是歐洲最大的PVB(聚乙烯醇縮丁醛酯)生產商。
PVA(聚乙烯醇)是組成PVB的原料。去年底,一輛滿載優質中國石化PVA產品的中歐班列(渝新歐)專列,發往德國杜伊斯堡。這是當地企業首次開通專列向歐洲客戶運輸精細化工產品,對方不僅給予高度贊賞,還追加了千噸訂單。
這種新材料,有何魅力?
「PVA是天然氣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下游產品。就像我們炒菜用的『味精』,它可以與不同元素產生化學反應,演變成各種形態,廣泛用於醫療、汽等領域。」川維化工研發中心PVA研究室主任胡臘梅捧起一把透明無味的顆粒狀材料,向記者展示。
口罩包裝、果汁瓶身、洗衣凝珠……都有PVA應用的身影。
△川維化工生產的中國石化PVA產品。
在該領域,川維化工相關技術已躋身世界一流,成為國家行業標准起草者。中國出口歐洲的高端PVA份額,川維占據八成。
事實上,除了川維這個「超級IP」,近年來,長壽挺進全國新材料第一方陣進程中,已集聚一批世界級巨頭。
全球最大的化工新材料企業巴斯夫、全球最大超臨界法氣凝膠生產基地中化學華陸新材料、全球最大鋰離電池隔膜生產商上海恩捷等,都陸續布局長壽。
這些「長壽造」新材料,以想不到的高性能優勢,應用到了品質生活的方方面面,像「萬能的味精」一樣,為美好生活賦能添彩。
其產業保障能力,更成為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21年,長壽經開區規模上工業產值突破1100億元,其中新材料產值超過700億元。
想不到的跨界合作
繪制一張「全景圖」 朋友圈越做越大
「想不到半年不到,我們的『朋友圈』就變得這么大。」中國建築節能與裝飾材料主板上市第一股——亞士創能,在長壽的西南製造基地正在火熱建設。
「我們新進長壽經開區時,很多原材料都是從廣東、四川等地采購。管委會知曉此事後,主動協調園區內上下游產業鏈,加強園區資源整合,實現原材料本地化供應。」亞士西南供應大區總監蔣振偉做了一筆測算。
△亞士創能西南綜合智能製造基地項目。
2021年,亞士創能和長壽本地的巴斯夫、西南水泥、昊翔包裝、鈣石科技等開展了跨界合作,僅在建設過程中就節約成本約50萬元。
今年,公司還計劃與攀鋼釩鈦、川維、化工碼頭等園區企業牽手,打造可持續發展生態圈。
為了打造生態圈,圍繞落地的超級IP,長壽繪制出一張產業鏈「全景圖」。
例如,依託亞士創能,大力發展建築裝飾塗料、保溫裝飾板、防火保溫材料、防水材料等綠色建築材料;
依託恩捷項目,發展壯大鋰電隔膜、光電膜、反滲透膜等功能性膜材料產業,輻射帶動西部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家電和智能終端等產業發展;
依託中化學華陸,大力發展氣凝膠復合材料、氣凝膠玻璃等高附加值產品,建設碳化硅、高純石英、硅微粉等硅基材料產業集群……
各類跨界企業、各種化學元素集聚長壽,實現共創共享,不斷聚合反應,造出新材料,也點燃了地區轉型的強勁引擎。
△中化學華陸新材料工廠。
去年長壽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410億元、增長27.6%,增速全市第二。今年,預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500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300億元。
這也給了當地培育全球天然氣化工新材料領先者、國際知名的硅基新材料供應商、世界級新能源材料及裝備集成應用示範地,三大超級品牌的底氣。
想不到的推進力度
自上而下轉思路 助企業落地更長壽
鳳凰不落無寶之地。
長壽聚商選資,培育在全球、全國具有話語權的世界一流產業。除了硬實力,更厚植軟環境。
恩捷鋰電池隔膜生產車間內,一條紅色橫幅洋溢著提前投產的喜慶。
一旁的生產線上,聚乙烯粉末等原材料,經過多道工序被拉伸成以微米計量的潔白薄膜。這種具有微孔結構的薄膜,是鋰電池的四大關鍵材料之一。「雙碳」背景下,其下游市場需求不斷增大。
今年16條基膜產線全線投產後,這里預計年產鋰離子電池隔膜16.2億平方米,成為西部最大的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基地。
得益於長壽在全市率先推行工業投資項目告知承諾制,該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用時9個月,跑出了令企業主體驚喜的「加速度」。
△恩捷投產的第一卷鋰電池隔膜。
而針對類似重大項目,長壽持續深化行政審批首席代表制、重大項目「一卡通」制等機制改革,成立工作督查組、專項指揮部等,對建設進度倒排工期、打表推進,以周督察、月通報的方式,約談不作為、慢作為的單位負責人。
「壓力很大,我們都在學習摸索,轉變思路。同時也覺得很振奮!」對接服務中化學華陸新材料項目的長壽經開區經貿局招商三局副局長朱文龍感嘆到。
他口中的思路,指的是,從招商引資到聚商選資,對人才要素和園區建設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沒想到園區工作做得這么扎實!」華陸新材料在落地前,選址工程師團隊到長壽調研近十次,每次都帶著一份厚厚的問題清單,共涉及項目用地、規劃、公用工程配套、政策支持等54個方面。
長壽為其形成「一個項目、一名區級領導、一名服務專員、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全流程要素保障,事無巨細,都會在兩天內完善反饋。
「壓力,振奮。」這兩個詞,也是記者在長壽采訪時,從黨政幹部、項目專員口中,聽得最多的兩個詞。
可以看到,全區上下正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所有要素,向新發展目標傾斜。
事實上,在傳統賽道上,過去的長壽步伐一度很重。如今,插上新材料的翅膀,鯤鵬振翅,長壽全力承載中心城區重大城市功能布局,積極參與成渝先進製造業和高端創新分工,產城未來正不斷刷新人們的想像……
記者手記:
我國「十四五」新材料產業規劃目標明確,「十四五」末,化工新材料的自給率要達到75%。
重慶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跨越新關口,培育新優勢是關鍵。
圍繞一個「新」字,長壽讓發展更加健康長壽,也為其他老工業基地轉型,提供了參考範例。
接下來,這里將與渝北、巴南協同發展,成為中心城區產業鏈、創新鏈上的重要節點。全力承載中心城區產業功能布局,融入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聯動發展。
當然,攀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材料高地的雄關漫道,既要有拼的魄力,也要有守的耐力。
一流環境引來一流企業、項目,更需要一流園區承載。在研發轉換、運用投融資杠桿等方面,同樣任重道遠。通過實地走訪園區企業,我們高興地看到,長壽已經籌劃產業研究院建設、穩慎開展投融資模式創新,在換道超車的路上繼續先行先試。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這是新材料行業的形象詮釋,也成了工業重鎮長壽轉型的現實寫照。
圖片:長壽區委宣傳部
來源:華龍網

㈢ 重慶有幾個化工園區

一、重慶城口工業園

城口礦產資源十分富集,享有「西部礦都」之美譽,擁有錳、鋇、煤、大理石、古生物化石等20餘種礦產資源,其中錳礦藏量達2500萬噸,屬全國五大礦區之一;鋇礦藏量達6500萬噸,居亞洲之首。2008年12月,城口正式啟動工業園區建設,其規劃面積為450公頃。根據城口地理條件、資源儲備和工業發展基礎,採取「一區多園」模式分組團分批次予以建設。首批園區建設面積為112公頃,分為「高燕組團」和「廟壩組團」,主要分別發展錳礦高端產品和農林特色產品精深加工骨幹產業。

二、重慶彭水工業園

彭水工業園區於2006年1月獲市特色工業園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設立(渝園區領導小組[2006]1號)。園區總規劃面積6.4平方公里,首期啟動面積1.98平方公里。規劃地域從保家三江口水電站至保家鎮西南部,東靠319國道,西臨鬱江,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貫穿園區,園區至縣城18公里,至重慶300公里。

三、重慶雙橋工業園

重慶雙橋工業園區是重慶市政府2003年3月批準的市(省)級特色工業園區之一,規劃建設面積5平方公里,是雙橋區新城區的重要組團,是渝西工業經濟走廊的發展高地。目前,雙橋工業園區正著力打造全國重型汽車生產基地,中國西部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區。

四、重慶酉陽工業園

酉陽工業園區是由重工業園區與輕工業園區組成的復合型園區,總佔地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重工業園佔地6.46平方公里,輕工業園佔地5.25平方公里。

酉陽工業園區的前身是酉陽工業規劃區。即現在的龍江重工業園范圍。

以龍江組團的重工業園於2003年開始籌建,2004年開始吸納企業入駐,以礦產品加工、冶煉、化工為主,以建材、機械製造為輔,現有企業24戶,規模以上企業18戶,已投產企業21戶。 2007年,園區工業總產值8.4億元,實現增加值2.4億元。

以板溪組團的輕工業園已開始基礎設施和3萬平方米標准廠房等建設,擬以食品、葯品、服裝加工、電子產品生產為主。

五、重慶巫山工業園

2007年縣委、縣府在認真分析縣情、立足資源優勢的基礎上,決定大力實施「工業富縣、工業強縣」戰略,著眼於解決城鄉移民就業,結合打造勞務經濟,以職教中心人才、技術優勢為依託,組建巫山職教工業園。著力發展以電子信息、輕紡服裝、小型機械加工、農副產品加工、旅遊產品加工等為重點的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和製造業。

六、重慶奉節工業園

奉節縣工業園區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分安坪、蘋堂和朱衣3個片區。其中:安坪組團規劃佔地面積8平方公里,先期啟動4平方公里:草堂組團規劃佔地面積6平方公里;朱衣組團規劃佔地面積2平方公里。

七、重慶巫溪工業園

巫溪縣按照「一園三組團」格局,積極推進移民生態工業園建設,2008年被列入全市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近年來工業園區按照「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准,發展高速度,產業高積聚」的要求,不斷開拓創新,園區各項工作得到較快發展。

八、重慶秀山工業園

重慶秀山工業園區是重慶市特色工業園區領導小組2006年批準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位於我縣中和鎮轄區內,交通方便,區位優越。該園區緊鄰國道319線,距渝懷鐵路秀山火車站約3公里,渝湘高速公路約5公里,國道326線穿園區而過。工業園區總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面積1.6平方公里,拓展區8.4公里。

九、重慶石柱工業園

重慶石柱工業園區是2006年1月經市政府批准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主要包括「一區三園」,即南賓工業園區,臨港工業園、有色金屬園、非金屬礦業園。核心區——南賓工業園區總體規劃12平方公里;三大延伸區包括:5平方公里的臨港工業園、1平方公里的有色金屬園和2平方公里的非金屬礦業園。

十、重慶空港工業園

重慶市空港工業園區是重慶市政府首批批準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之一,於2002年1月正式動工建設。園區位於重慶市渝北區雙鳳橋,總體規劃建設面積達54平方公里。包括空港工業園和空港工業園B區(原重慶市兩路工業園)。

十一、重慶龍橋工業園

地處長江、烏江交匯處的涪陵,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景觀矗立於長江之濱,區內有小田溪巴國遺址、點易園、「水下碑林」白鶴梁等名勝古跡,以盛產「涪陵榨菜」而享譽中外,歷史上作為烏江流域最大的物資集散地,曾享有「川東第一重鎮」的美譽。改革開放以來,涪陵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近六年國民經濟平均保持16.5%的增速,工業生產平均保持21.7%的增速,已逐步成為一個工業門類齊全、基礎設施完善、第三產業較發達的涪經濟強區。

十二、重慶南川工業園

重慶市南川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特色工業園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審批的重慶市級特色工業園區。

園區所在地交通便捷,渝湘高速公路,南涪鐵路貫穿南川全境。園區距離重慶主城45分鍾車程,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和重慶寸灘深水港碼頭一小時車程,融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成為渝南黔北通往重慶主城及我國中,東部的重要接點。園區水、電、氣、道路、光線,通訊等「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完善。入園企業除可享受《南川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外,對重大項目還可按照《一企一策、特事特辦》的方式,對其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以最大的優惠支持入園企業發展。

十三、重慶綦江工業園

重慶綦江工業園區是重慶市政府特色園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2006年批准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

十四、重慶璧山工業園

璧城工業園區是重慶市人民政府首批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位於璧山縣璧城街道、青杠街道、大路鎮內。

十五、重慶雲陽工業園

重慶雲陽工業園原名重慶市人和工業園,是重慶市人民政府 2003 年 7 月批准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規劃面積 8.3 平方公里,首期啟動 1.2 平方公里。位於三峽庫區腹心地帶雲陽縣境內,與雲陽新縣城相連。園區按照高起點、高標准、生態型、花園式的現代工業城進行規劃建設,已實現水、電、路、氣、訊、電視六通。

十六、重慶白濤化工園

地處長江、烏江交匯處的涪陵,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景觀矗立於長江之濱,區內有小田溪巴國遺址、點易園、「水下碑林」白鶴梁等名勝古跡,以盛產「涪陵榨菜」而享譽中外,歷史上作為烏江流域最大的物資集散地,曾享有「川東第一重鎮」的美譽。改革開放以來,涪陵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近六年國民經濟平均保持16.5%的增速,工業生產平均保持21.7%的增速,已逐步成為一個工業門類齊全、基礎設施完善、第三產業較發達的涪經濟強區。

十七、重慶涪陵工業園

涪陵工業園區屬重慶市級工業園區,處在重慶 「 一小時經濟圈 」 內。從涪陵經渝涪高速公路,四十分鍾左右便到達重慶主城區。

十八、重慶江津工業園

重慶江津工業園區是重慶市人民政府2002年(渝府[2002]210號文件)首批批準的16個特色工業園區之一,並通過審核,公布於國家發改委2006年第8號《公告》。2005年園區位居重慶市特色工業園區第七位。

十九、重慶合川工業園

合川工業園區成立於 2002年12月,是重慶市政府批準的30個特色工業園區之一;位於合川南城新區,是合川市建設大城市的重要組團,規劃面積22.3平方公里,轄4個村、2個居委會,約2.8萬人。2003年,合川工業園區在重慶30個特色工業園區中,招商引資數量排名第三位,土地平整排名第四位,綜合評比名列第七位。

二十、重慶巴南經濟園區

重慶市巴南區經濟園區是由花溪工業園區、鹿角工業園區、金竹工業園區等工業園區整合而成的新型工業園區。處於重慶市「1小時經濟圈」的核心層,是重慶南部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布在內環高速公路巴南段兩側,屬巴南區主城核心區范圍。

二十一、重慶萬盛工業園

萬盛資源型特色產業園區,地處渝南,距重慶市主城區73公里,是地區資源型經濟結構轉型和城市轉軌的核心載體,是重慶渝南、黔北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的轉化基地,是重慶市重點支持的市級園區。

二十二、重慶同興工業園

重慶市同興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2]210號文)首期批准成立的16個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之一。園區規劃面積5.27平方公里, 其中啟動區面積1.55平方公里。園區規劃結合地形條件及產業布局特點,共分為A、B、C三區,其中A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主要以布局機械製造、生物制葯企業為主;B、C區規劃面積3.77平方公里,主要以布局儀器儀表、機械製造、包裝等產業為主

二十三、重慶潼南工業園

潼南位於重慶西北部,地處巴蜀腹心,東鄰合川,南接大足,西連安岳,北靠遂寧,是川渝兩地的經濟結合部,是重慶對外開放的渝西北窗口,全縣幅員面積 1594平方公里,總人口92萬,境內地面貌屬盆地淺丘,沖積平壩較多,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9℃。

二十四、重慶武隆工業園

又名重慶市白馬工業園區,位於重慶市十佳旅遊區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西部地質之鄉的武隆縣,全縣鋁礦儲量大,白馬工業園區地理位置優越,開發條件好,投資政策優惠,交通十分便利。園區以鋁業為主,主要從事氧化鋁、金屬鋁及其深度產品和配套產品的生產。氧化鋁規模為30萬噸/年,金屬鋁規模為10萬噸/年。

二十五、重慶榮昌工業園

重慶市榮昌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首批特色工業園區,規劃面積15.5平方公里,已建成3.5平方公里,已入駐企業100餘家,是榮昌工業經濟的核心增長極。 「十一五」期間,園區 按照「合理布局產業,聚集產業集群」的原則,重點完善「一區三園」工業體系。預計到2010年,園區將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12億元,建成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板橋工業6平方公里,杜家壩工業園1平方公里,廣順工業園1平方公里,工業增加值 30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2萬個以上。板橋工業園位於重慶市西大門-----榮昌城區內,規劃面積11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間將規劃拓展3平方公里,主要發展機械加工,生物醫葯(獸葯)、飼料、食品加工、照明燈飾等產業。

二十六、重慶開縣工業園

重慶開縣工業園區是重慶市人民政府2003年批準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按照「一區多園」布局,園區分為:白鶴能源建材產業園、趙家食品輕工產業園、平橋高新技術產業園(平橋移民生態工業園)、開州港精品陶瓷物流園。

二十七、重慶市萬州工業園

萬州工業園區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市級特色園區,是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重點聯系和扶持的光彩事業園區,是萬州區委區政府為破解產業空虛而全力打造的招商引資發展大工業的重要載體和平台。園區按「一區三園」布局,規劃面積30平方,已實施開發建設面積10平方公里,包括天子園、鹽氣化工園、五橋園三個分園。重點發展鹽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食品葯業等五大產業。

二十八、重慶市井口工業園區

重慶市進口工業園區是重慶市政府批準的特色工業園區之一,位於重慶市主城區入口處,距沙坪壩區主城區12公里,距江北國際機場約需40分鍾,至火車站約需20分鍾,建設中的渝懷、渝遂鐵路貫穿園區中部,並設有客貨站,渝合、渝遂高速公路、嘉陵江二塘碼頭緊鄰園區,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方便,產業化條件十分理想。

二十九、 重慶西彭工業園區

2003年7月由重慶市政府批準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之一,由重慶市九龍坡區政府負責開發建設。園區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首期啟動區為4.9平方公里,主要依託坐落於西彭境內處於亞洲鋁業加工前列的中國西南鋁業集團公司的信息、科技、人才和產品等優勢,大力發展以鋁業深精度加工為特色的現代化新型工業園區。

三十、重慶茶園工業園

茶園新區位於重慶市南大門,是重慶市規劃的離主城區最近的外圍中心組團之一,是重慶市新世紀重點發展的綜合新城區。茶園新區處於重慶市都市發達經濟圈、渝西經濟走廊和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及渝湛高速公路輻射范圍經濟圈等多層經濟圈疊交的中央。在迎接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性機遇中,茶園新區在重慶市經濟發展戰略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開發建設前景對新重慶的發展有著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三十一、重慶永川工業園

重慶永川工業園區是2002年經重慶市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特色工業園區,原名重慶市大安工業園區, 2005年12月,經重慶市政府批准更名為重慶永川工業園區,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公里。

三十二、重慶豐都工業園

重慶豐都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渝府〔2003〕169號),位於豐都縣新縣城龍河東。園區遠景規劃10平方公里,控制性詳細規劃5.26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面積2平方公里。

三十三、重慶市晏家工業園區

位於重慶市長壽區,離重慶市主城50公里,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於2003年3月啟動建設,2008年在全市47個特色工業園區中綜合排名第四名,連續5年成為重慶市「五個示範工業園區」之一。

三十四、重慶忠縣工業園

忠縣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是我縣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重要載體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是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增長極。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園區規模基本形成,工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正在向「工業園區化,園區城鎮化」的建設目標逐步邁進。截至目前,忠縣工業園區建成面積達5平方公里,建成標准廠房8萬平方米,入駐了年產1000萬噸干法水泥的安徽海螺集團、浙江一勝特工模具、浙江金龍船業、長江軸承鍛造、川江汽車、乾皓汽車零部件、華亞農業機械、巨琪諾美製葯、星博化工、天地葯業等二十多戶企業。2008年度被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評為渝東北優秀工業園區。

三十五、重慶正陽工業園

2004年,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渝府發[2003]169號)、國家發改委確認成立了渝東南首家市級特色工業園區,園區規劃面積A區(正陽)4.15平方公里, B區(青杠拓展區)6平方公里,(物流園區)1.32平方公里。

三十六、重慶大足工業園

重慶市大足工業園區,是經市人民政府於2003年7月批准設立的省(市)級特色工業園區,由大足(龍水)工業園區和大足(郵亭)工業園區兩部分組成。園區自成立以來,嚴格按照「規劃高起點、設計高標准、建設高質量、運作高效能」的原則,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投資環境,不斷提升園區承載力和吸引力。截止目前,園區累計引進企業210戶,1-9月實現工業總產值811600萬元,同比增長73.7%;工業增加值227200萬元,同比增長21.6%;主營業務收入795430萬元,同比增長73.1%;利潤39770萬元,同比下降3.9%;稅金19025萬元,同比增長19%;出口交貨值22658萬元,同比增長5.0%。

三十七、重慶梁平工業園區

梁平工業園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市級工業園區之一。園區位於重慶市東北部的梁平縣梁山鎮。園區規劃面積5.06平方公里,啟動區面積1.38平方公里。園區依託縣內豐富的資源優勢和便捷的交通網路,重點發展以食品和醫葯業為主的產業。

三十八、重慶港城工業園

重慶市港城工業園區是重慶市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位於重慶市主城區的江北區境內,南鄰長江黃金水道,北臨重慶出口加工區,東接鐵山坪森林公園,西至大佛寺長江大橋;分別距重慶空港、重慶中央商務區、重慶市委市政府所在地15公里、3公里、8公里。園區總體規劃建設面積11平方公里,分為A、B、C、D四個片區,其中:A片區6.18平方公里、B片區2.15平方公里、C片區1平方公里、D片區1.67平方公里。A、C、D片區用於工業生產,B片區依託重慶寸灘深水港、重慶鐵路貨運編組站等大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定位於提供倉儲物流服務。

三十九、重慶建橋工業園

建橋工業園區是2003年重慶市政府批准設立的市級工業園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由A、B、C三個分區組成,同年6月18日破土動工。園區重點發展先進製造業、新材料產業、醫葯食品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和現代物流業。突出大項目,突出產業鏈,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四十、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

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是重慶市政府為優化和提升全市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規劃建設的電子信息產業專業化園區,是重慶市「十一五」期間實施電子信息產業的主要基地。園區於2005年8月成立,是西部地區首家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的微電子產業園區。

園區位於重慶市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的西永組團,毗鄰重慶大學城東側。園區以重慶大學城、重慶現代物流園、生態旅遊區及城市中心區為依託,著力打造教育、產業和物流三大高地,共同構築科教領先、產業發達、物流暢通、功能完善、生態優美、最具核心競爭力和人居環境價值的國際化研發新城。

四十一、重慶長壽化工園區

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市級工業園區。規劃控制面積約31.3平方公里。園區規劃為建成區、發展區和拓展區,主要發展天然氣化工、氯鹼化工、石油化工等產業。園區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網路、豐富的資源、雄厚的產業基礎、完善的配套設施,規劃合理,布局科學。至2020年,園區將建設成為長江上游最大的綜合性化工基地、中國新能源產品基地和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

四十二、重慶九龍工業園

九龍園區是國家科技部和重慶市政府批准設立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重慶市特色工業園區,由九龍坡區人民政府負責開發建設。園區分為 A、B、C區,開發面積36.08平方公里。目前,A區形象日新月異,入駐企業蓬勃發展;B區建設路暢燈明,簽約項目紛紛啟動;C區規劃拉開帷幕,設計水準國際一流。2003年,九龍園區綜合經濟指標位居重慶市市級工業園區第一名,被評為2003年度全市特色工業園區先進單位。

四十三、重慶銅梁工業園

重慶銅梁工業園區又名重慶市金龍工業園區,它位於重慶近郊的全國人居環境城市銅梁縣,地處國家西部開發的重慶產業發展帶。距重慶市 區80公里,國道319公路、銅合公路、渝遂高速公路橫貫園區,交通極其方便。園區總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其中商貿區7平 方公里,工業發展區11平方公里。

四十四、重慶墊江工業園

墊江工業園是國家發改委公告確認的重慶市級特色工業園,是市政府授牌的全市16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基地之一。園區已引進19家入駐企業,8家投產,2008年實現產值近30億元,工業增加值6.9億元,出口創匯3500萬美元,解決近8000人就業。

㈣ 重慶長壽化工產業園區的介紹

重慶(長壽)化工園區是2001年1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工業園區。是重慶市集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生物質化工、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於一體的綜合性化工園區,是重慶市資源加工業的重要平台。園區園區首期規劃面積31.3平方公里,分為天然氣化工片區、石油化工片區、精細化工片區及化工材料片區,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網路、豐富的自然資源、雄厚的產業基礎、完善的配套設施,規劃合理,布局科學,預計至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人民幣,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1500億人民幣。屆時園區將建設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綜合性化工基地、化工新材料基地和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

閱讀全文

與長壽化工碼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民政養老院政策 瀏覽:49
長壽街到黃金洞怎麼去 瀏覽:28
退休按什麼發工資 瀏覽:739
重慶銀湖敬老院 瀏覽:95
保險基數對退休金的影響 瀏覽:998
煙台退休工資計算辦法 瀏覽:454
湖南60歲老人有多少養老錢 瀏覽:475
自由職業養老金統籌基金 瀏覽:822
新村十字哪個醫院做駕校體檢呢 瀏覽:830
拉薩養老保險簡報 瀏覽:193
國企的養老金怎麼樣 瀏覽:684
老人肝性腦病癱瘓三年能活多久 瀏覽:194
最長壽吉尼斯記錄 瀏覽:683
威海市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 瀏覽:370
江蘇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特點 瀏覽:249
怎麼勸父母給帶手機回學校 瀏覽:876
中國未來發不出養老金 瀏覽:601
對孝順父母有關的成語 瀏覽:774
60歲養生吃什麼 瀏覽:980
寫社會關系時父母已故怎麼寫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