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慶長壽地理位置--經緯度
長壽區位於東經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緯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間。轄區南北長56.5公里,東西距57.5公里,總面積回1423.62平方公里。地處重答慶市中部,東南接壤涪陵區,西南與渝北、巴南區為鄰,東北接墊江縣,西北與四川省鄰水縣相接。東部黃草山稱東山,海拔600米—700米。西部明月山,稱西山,境長約80公里,海拔600米—700米,全區最高峰白雲山1034.2米。銅鑼山位西北,海拔500米—600米。南部五堡山、與涪陵、巴南區交織,長江、龍溪河、大洪河、御臨河分別流經區境。
氣候
區境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受副熱帶東亞季風環流控制范圍,氣候溫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具有冬暖、春早、初夏多雨、盛夏炎熱多伏旱、秋多陰雨、無霜期長、濕度大、雲霧多、日照少等特點。全年氣壓、溫度、濕度、降水、日照等氣象要素和天氣特點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全年性天氣多有伏旱、寒潮、冰雹、暴雨襲擊等自然災害。
⑵ 重慶長壽有什麼旅遊景點
重慶長壽的旅遊景區還是不少現在把我辦你網上查到的都列出來看你滿意不.巴鄉谷
白塔風景區
長壽湖風景區
龍山寨風景區
東林寺
鳳山游樂公園
黃草山森林公園
羅山森林公園
楠木院森林公園
菩提山
三道拐古街
三洞溝城市峽谷
天台寺
五華山原始森林
西岩觀森林公園
大洪湖 參考網站 懶熊網 重慶旅遊 http://www.lx597.com/web/place/Default.html?&Area3=500115
⑶ 重慶市的長壽湖和大洪湖誰的面積更大
重慶市的長壽湖和大洪湖相比較長壽湖的面積更大。
大洪湖的面積約40km,總庫容3.43億m;長壽湖的面積約65.5平方公里,有大小島嶼203個,是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流域縱橫10億立方米。
大洪湖湖區長約20km,平均寬約1.5km,最深達25m,水面呈枝葉狀,正常蓄水位294m,年徑流量6.91億m,為大二型水庫。
(3)重慶長壽氣侯擴展閱讀:
長壽湖景區可提供水上遊船觀光、陸地親湖觀光、水上游樂三大特色產品組群服務,自行車、觀光車、無軌小火車、T25帆船、豪華畫舫、快艇、摩托艇、水上飛魚、水上飛機等各種特色體驗項。
長壽湖氣候濕潤,景區內常年平均氣溫為17.7℃。月均氣溫8月份最高,8月歷年平均氣溫28.4℃,極端溫度最高40℃.月均氣溫1月份最低,1月歷年平均氣溫為6.7℃,最低零下1℃。
大洪湖湖中大小島嶼近千個,其風景秀美,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豐富,是規劃的濕地自然保護區,極具旅遊潛力。
⑷ 重慶的年平均氣溫
重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18℃,長江河谷的巴南、綦江、雲陽等地達18.5℃以上,東南部的黔江、酉陽等地14~16℃,東北部海拔較高的城口僅13.7℃,最熱月份平均氣溫26~29℃,最冷月平均氣溫4~8℃,採用候溫法可以明顯地劃分四季。
年平均降水量較豐富,大部分地區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佔全年總降水量的70%左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說。
重慶年平均相對濕度多在70%~80%,在中國屬高濕區。年日照時數1000~1400小時,日照百分率僅為25%~35%,為中國年日照最少的地區之一,冬、春季日照更少,僅佔全年的35%左右。
主要氣候特點可以概括為: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空氣濕潤,降水豐沛;太陽輻射弱,日照時間短;多雲霧,少霜雪;光溫水同季,立體氣候顯著,氣候資源豐富,氣象災難頻繁。
重慶在地形和氣候雙重作用下,多霧,素有「霧重慶」「霧都」之稱。年平均霧日是104天,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年平均霧日只有94天,遠東霧都的日本東京也只有55天。壁山區的雲霧山全年霧日多達204天,堪稱「世界之最」。
主要特點是:夏熱冬暖春早,熱量資源豐富;降水充沛,時空分布不均;秋多陰雨,冬多雲霧,光能資源少;地域差異大,立體氣候明顯。
(4)重慶長壽氣侯擴展閱讀:
重慶市大部分地區盛夏7、8月份均溫在27.5-28.5℃ 之間(見圖1)。嘉陵江、長江沿岸地區是夏季氣候最炎熱的地區,如沙坪壩、綦江、涪陵、豐都、忠縣、開縣、雲陽、巫山等地,最熱月均溫高達28.5-29.0℃。東北部大巴山、東南部山地是夏季氣溫較低的地區。
區內四分之三的區、縣(市)極端最高氣溫達40℃以上,其中,沙坪壩、北碚、綦江、涪陵、豐都、彭水、忠縣、開縣等地極端最高氣溫超過42℃ 。
重慶市位於四川盆地的東部,冬季,盆地的高空流場受西風環流控制,由於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西風氣流繞行分成南北兩支,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匯合。而四川盆地處於「死水區」,風力微弱,氣流穩定。
在低層,四川盆地受西伯利亞冷高壓控制,盛行來自西伯利亞寒冷、乾燥的偏北風,這是冬季降溫的主要因素。由於四川盆地北有秦巴山地,使偏北氣流在南侵過程中受阻,冷空氣勢力遭到削弱,因而冬季較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暖和。
春季是冬季環流形勢向夏季環流形勢轉換的時期。此時西風帶北移並風力減退,西伯利亞高壓減弱並逐漸西撤,西太平洋副高開始加強發展。由於太陽直射點北移,氣溫逐漸回升。
其次,因地處內陸和封閉的盆地地形,使本區受海洋影響較小,而且白天增暖的空氣也難以向外擴散,導致春溫回升較快,故春季較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到得早。
夏季風主要由東南向西北推進,因而東南部受夏季暖濕氣流控制時間長,加之地形的影響,是本市的多雨區之一。酉陽、秀山年降水量超過1300mm,黔江、彭水為1200mm。
中部地區降水量有所減少,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為1100mm左右,如沙坪壩、巴南、渝北、長壽、涪陵、豐都、石柱等地。西北部是夏季風最遲到達的地區,受暖濕氣流影響的時間最短,因而年降水量最少,是本市的少雨中心。潼南縣年降水量僅為975.1mm。
⑸ 重慶長壽迎來2017年以來最強降雨目前情況如何
9月1日20時至2日13時,重慶長壽迎來今年以來最強降雨天氣過程。轄區內有13個街鎮達100mm以上,其餘6個街鎮雨量均在80~100mm。
長壽區氣象台提醒,陰雨天氣將維持至5日,受上流降雨影響,轄區內河流局部可能出現過境洪水,需注意防範。
⑹ 重慶市長壽區有多大
長壽區位於東經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緯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間。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冬暖春早、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常年平均氣候17.7℃,最高年20.4℃,最低年16.7℃。常年平均降水量1165.2毫米。常年日照時數1245.1小時。
轄區南北長56.5公里,東西距57.5公里。總面積1423.62平方公里。地處重慶市中部,東南接壤涪陵區,西南與渝北、巴南區為鄰,東北接墊江縣,西北與四川省鄰水縣相接。
域內江河縱橫,峰巒疊翠。東部黃草山稱東山,海拔600米—700米。西部明月山,稱西山,境長約80公里,海拔600米—700米,全區最高峰白雲山 1034.2米。銅鑼山位西北,海拔500米—600米。南部五堡山、與涪陵、巴南區交紜?BR> 長江、龍溪河、大洪河、御臨河分別流經區境,積雨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3條。長江流經20.9公里,年經流量3600多億立方米。龍溪河全長 170公里,區內78.2公里。因建獅子灘水力發電廠,而成長壽湖,有「川東明珠」之譽。控制流域長140公里,水面積65.5平方公里,總庫容10. 27億立方米,島嶼200多個。
長壽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全區土地面積212.32萬畝。其中陸地195.6萬畝,佔92.13%,水域16.72萬畝,佔7.87%。土壤為水稻土、沖積土、紫色土、黃泥土。有珍貴樹種水杉、銀杏、月桂、沙田柚、夏橙等,有一類保護動物中華鱘、白鱘、胭脂魚,二類豹,三類長江鱘、紅腹錦雞、靈貓、獐子等。
天然氣探明儲量3000億立方米,煤炭4598萬噸,優質白雲岩10億噸,特優級石灰石20億噸,厚層岩鹽數十億噸,沙金、硫鐵礦、黃鐵礦、鋁土礦、鉀礦、石膏等儲量頗豐;江河水能蘊藏量18萬千瓦,可開發量達95%;有古代遺址18處,古墓葬66處,古建築85處,石刻及石佛寺2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6處,旅遊點30餘處。
長壽區幅員面積1423.62平方公里,總人口874949人。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鳳城街道辦事處、晏家街道辦事處),16個鎮(江南鎮、但渡鎮、鄰封鎮、長壽湖鎮、雲集鎮、雙龍鎮、龍河鎮、海棠鎮、雲台鎮、石堰鎮、葛蘭鎮、新市鎮、渡舟鎮、八顆鎮、洪湖鎮、萬順鎮),228個村,2512個村民小組, 19個居委會,152個居民小組。
長壽區主要以漢族人口為主,占總人口的99.97%以上。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白族、土家族、傣族,全區2004年末總戶數288792戶。全區總人口87494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7606人,農業人口697343人,戶均3.03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14.55人。
2004年末,全區已婚育齡婦女186323人,占戶籍人口21.3%,全區出生人數7745人,人口出生率為8.85‰,死亡人口5974人,死亡率為6.83‰,自然增長率為2.02‰。男女性別比例為106.7:100,新生嬰兒性別比為108.6:100。
長壽是重慶市長壽人口較多的區(市)縣之一。2004年末,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到14.1萬人,占總人口的12.8%,已超過國際通用人口老齡化起點(7%)的標准線。
⑺ 重慶市長壽湖氣候分析
重慶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氣候在回18℃左右,冬季最低氣答溫平均在6-8℃,夏季較熱,七月八月日最高氣溫均在35度以上。極端氣溫最高41.9℃,最低-1.7℃,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有山水園林之風光。重慶多霧,素有「霧重慶」之稱。重慶霧多,是由於重慶地理環境形成的。重慶年平均霧日是104天,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年平均霧日只有94天,遠東霧都的日本東京也只有55天。重慶是名符其實的「霧都」,而重慶璧山縣的雲霧山全年霧日多達204天,堪稱「世界之最」。
⑻ 重慶的空氣好還是長壽的空氣好
大氣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是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粘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
比如,1952年12月5~8日英國倫敦發生的煤煙霧事件死亡4000人。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據分析,這是因為那幾天倫敦無風有霧,工廠煙囪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廢氣煙塵彌漫在倫敦市區經久不散,煙塵最高濃度達4.46毫克/米3,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濃度竟達到3.83毫升/米3。二氧化硫經過某種化學反應,生成硫酸液沫附著在煙塵上或凝聚在霧滴上,隨呼吸進入器官,使人發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這也就是所謂的光化學污染。
由上例可知,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其實,即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2)對植物的危害: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麼危害症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3)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大氣污染物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①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從工廠、發電站、汽車、家庭取暖設備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煙塵微粒,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據觀測統計,在大工業城市煙霧不散的日子裡,太陽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沒有煙霧的日子減少近40%。大氣污染嚴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會導致人和動植物因缺乏陽光而生長發育不好。
②增加大氣降水量:從大工業城市排出來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氣凝結核的作用。因此,當大氣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條件與之配合的時候,就會出現降水天氣。在大工業城市的下風地區,降水量更多。
③下酸雨:有時候,從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這種酸雨是大氣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經過氧化形成硫酸,隨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塗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築物。
④增高大氣溫度:在大工業城市上空,由於有大量廢熱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氣的溫度比四周郊區要高一些。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中稱做"熱島效應"。
⑤對全球氣候的影響:近年來,人們逐漸注意到大氣污染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問題。經過研究,人們認為在有可能引起氣候變化的各種大氣污染物質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從地球上無數煙囪和其他種種廢氣管道排放到大氣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約有50%留在大氣里。二氧化碳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使近地面層空氣溫度增高,這叫做"溫室效應"。經粗略估算,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氣溫可以增加0.5~2℃。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溫度可以增高1.5~6℃。有的專家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現在的速度增加下去,若干年後會使得南北極的冰熔化,導致全球的氣候異常。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⑼ 重慶市,長壽區,空氣污染,是不是,特別嚴重 適合居住嗎
不是,長壽區的空氣還可以,我在那裡的親戚家玩了2個月。感覺空氣質量還可以,
⑽ 重慶長壽湖地質特點
長壽湖
長壽區地質構造屬於壓應構造形跡,具有背斜緊閉、向斜開闊和陡傾縱橫張裂隙發育的特徵,風景區內地貌類型多樣,以丘陵、何故地貌和構造剝蝕地貌為主。
長壽湖風景區湖岸四周丘陵、低山所圍成的狹長的半封閉式地形谷地,形成了特殊的微氣候。主要為構造剝蝕丘陵及水庫坡地貌,局部見低山,地質環境條件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