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裡有爺爺奶奶那爸爸60歲可以做壽的嗎
不建議,年齡太小了,人到七十古來稀,七十以上才可以,不過做壽主要就是為了體現下輩版人對長輩權的尊敬和養育之恩的報答,更是直接體現了長輩的功德,所以就出現了有老人在不能做壽的說法,其實還是考慮老人的想法。不建議你給父母做壽。可以改為生日大聚會。有做壽的意思又不觸犯爺爺奶奶的隱藏心理。兩全其美!
⑵ 六十該不該做壽
我覺得這個60歲可以過大壽啦,但是這個年紀如果自己喜歡過就可以過,要是不喜歡就可以不過,所以看自己意願吧
⑶ 60歲生日可以過嗎乛
每個生日都是可以過的,因為生日的話,我覺得吃一些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然後自己開心就好,這些是最主要的,還有一家人平平安安。
⑷ 60歲生日可以過嗎乛
可以過60歲生日,祝福生日快樂,萬事如意!
⑸ 六十歲生日是不是應該過
六十歲生日應該過。
生日(birthday),既指一個人出生的日子,也指一個人的出生日紀念日。傳統中國人以農歷計算生日,小孩子一周歲的生日稱為「周歲」,有各種習俗。
老年人的生日稱為壽日,在50歲以上逢十可稱為大壽。在中國的傳統中,生日吃長壽面和雞蛋。現代西風漸進,不少人以陽歷計算生日,慶祝方式也改為蛋糕和蠟燭。
壽慶形式
慶壽之家發出請柬,同時布置壽堂,堂前正中掛金色「壽」字,或掛「百壽徒」,兩邊掛賀連「福如東海大,壽比南山高」。先擺好壽堂,壽辰前一天晚上,紅燭高照,壽翁焚香拜告天地祖先後,端坐上座,受子孫和幼輩叩拜禮,俗稱「拜壽」。
壽誕日為正日,清晨,鳴放鞭炮,親族好友登門祝賀,俗稱「拜生日」。至時,壽翁迴避,堂上虛設空座,賀客向虛座行禮,兒孫侍立一旁答禮。
⑹ 60歲應不應該過壽日
當然要過60大壽啦,這可是重大的日子。父母辛苦一輩子,這種重要日子怎麼可能不做壽呢。如果是個孝順的兒女,就應該給你做。
⑺ 60歲該不該辦生日宴
這個要尊重老人意見,如果老人比較節約的話擺宴席老人反而會不高興,不過個人認為還是有必要的。
在希臘文化里,希臘人相信人人都有一個精靈保護。精靈在人出生時已在旁侍候,並且看顧他的一生。這個精靈跟某個神有神秘的關系, 而精靈所看顧的人正是在這個神的生辰出生的。羅馬人也有同樣的看法。這個觀念一直流傳下來, 至今還可見於有關守護神、仙母和主保聖人的信仰里。
在蛋糕上點燃蠟燭的習俗源於希臘人。希臘人在圓月般的蜜餅上點燃小蠟燭,然後放在阿耳特彌斯神的廟壇上,以供奉這個月神。根據民間的傳統信仰,在生日點燃的蠟燭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使願望實現。自人類開始設壇祭神以來,點著小蠟燭或燃起祭火已有神秘的特殊意義。
中國
幾千年來,中國人的生日記錄方法跟西方大相逕庭。中國人新的一歲開始於農歷新年的大年初一,也就是說除夕過後,每個人就長了一歲。所以新年「辭舊迎新」的意味裡面還有歲數的一定含義。而一般過生日還是習慣使用農歷。
所以自民國以來每個人可以有兩個生日,一個農歷一個公歷。因為中國農歷紀年法是一種經過修訂的月歷,與月亮的公轉周期有關,所以每一年農歷生日對應的公歷日期皆不相同。
一般來說,每個人的19、38、57、76和95歲的生日中,總有幾次陽歷和陰歷是和出生那一年相吻合,但並不是每個人的19歲生日都是陽歷陰歷同一天,而是在前後一天,更有可能一生也不會重疊。
⑻ 60歲的老人過生日應該大辦嗎
我們這邊60歲基本上都不辦了,只是過一個平常的生日,也不會請很多人。我個人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以前人們的平均壽命比現在的短,那時候活到70歲就算壽命長的了,所以到了60歲人們都想辦一辦,而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身邊80歲以上的老人太多了,60歲都不夠退休年齡,我們這邊辦60歲大壽的就很少了。
但是,地域文化不同,人們的想法也不同,也許你們那邊流行辦60歲大壽,而別人都辦,你婆婆這不辦,會讓婆婆心裡不舒服,她很可能會怕別人說三道四,導致心裡委屈。所以我認為婆婆想辦就辦一場,過生日本來就是一件高興的事情,請的人多了,熱熱鬧鬧的更有氣氛。婆婆高興了,也有利於促進婆媳之間的關系。
而且還有一點,要辦60歲大壽是婆婆提出來的,這點很重要,如果自己不給辦,勢必會引起兩人之間的矛盾!如果你本人到了60歲,不想辦大壽,可以,但是得要你本人提出來。
大家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歡迎評論點贊。
不知道,反正我外公,從60-70-80每個節點都辦了。人很是越來越少了。記得60大壽的時候,吃兩輪,總共80多桌。村裡,八九個對,家家戶戶都來,一家來一桌。熱鬧了好幾天,真的很熱鬧,晚上放鞭炮,都放出了影視劇,抗戰的效果。
70那年忘了。
80大壽的時候,就是去年,2018年,人少了,就20多桌。
他們同輩的人,沒了很多,剩下幾個了,他們兒女那輩的,留下的也不多,都在城裡帶孫輩,或者外面生活了,我們這輩年輕人,都上有老,下有小,都城裡生活居多。
也就趕上是正月,人還多些,若是平常,估計人更少。大部分都是正兒八經的親戚。那些鄉里的人,長輩沒了的,或者不在家的,都不會來了。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對我這個80後的人來說,深有體會。
我們這個姓氏是個大姓氏,族裡的老人都不過60大壽,就連70,80都不過。具體原因小的時候不清楚,等長大些了,媽媽囑咐我們,她跟爸爸都不過生日。平時的家庭聚餐就可以了。
原來很久很久以前有這么個說法,只要到了六十大壽大擺宴席的話,壽星就會折壽。雖說是個半迷信的說法,但聽老一輩說確實是有不少人過了大壽後很多都活不過一兩年。所以久而久之很少有老人過大壽了。
60大壽,也就是花甲之年。而現在辦60大壽的,也要看兒孫們的孝心以及其本人的心態。
60歲頭發花白,人生已經過了一甲子了
這是天乾地支演算法,規定60年是一個甲子
「花甲」是「花甲子」的簡稱,這一名稱的來歷和我國古代的干支紀年法密不可分。 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本稱「干」,地支本稱「支」,是上古時代就已出現的一種計數、計時符號。
天干有十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十二個,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個天乾和十二個地支(組合時單數配單數,雙數配雙數,如甲子、乙丑,而不能是甲丑、乙子)組合為六十對不重復的計數單位。組合時,以十干為主,自「甲」開始,依次與十二地支相配合。到第十支時,十干已全部配完,那麼再從第一干開始與第十一支相配,依次類推下去,共得六十組,稱為「六十甲子」。六十年周而復始,所以六十歲是「花甲」之年。
在西南地區,會過61歲大壽,而不是60歲整壽,為何?因為「花甲」過一年,長壽一籌。而外區暫時還沒有看過,請各位恕本人無知。咱們暫且說說西南地區。
本人從小到大,參加61大壽不下十幾起,敲鑼打鼓,過仙橋,迎喜糧(壯族應該最懂),扎紅繩,跪拜禮,折騰至凌晨一兩點。第二天還需要趕早,迎客,伺候老人家,陪道家。算鋪張浪費,但是卻也是兒孫一番心意,每到此時,幾乎兒孫滿堂,親朋好友喝彩。
但是後來我自己想了想,有些折騰老人家。有時候,作為兒孫的自己,寧願老人家睡一晚清夢,可是也看到老人家見到兒孫滿堂,臉上一直掛著笑容,我也開心。
但是諸位看官,60大壽,只是為了盡孝心,而不是為了斂財。在這里批判巧立名目為了收禮金的人,只要老人開心,這個生日,老人怎麼開心老人怎麼說咱們怎麼過。
說到這里,我就想起我奶奶,61大壽,73大壽,她最疼我這個孫子。96年,紅糖在西南山區算是難得,當年豬肉1.5塊一斤(咱們家一斤肉可以吃一個月)。但是,我清楚明白的記得,當年,我奶奶,兩碗玉米粥,她給我加了紅糖,她自己沒放,我問「奶奶,您怎麼不加」,她回答道「奶奶呀,不喜歡吃紅糖,給你吃」。
當時年少不懂事,笑得很開心,真的。也許你們能夠體會到。
我奶奶有些耳背,也喜歡喝酒,她老人家去世那一年,83歲。我沒哭,一滴眼淚沒流,隔壁家叔叔說,我堅強。可是我後來,無論是學校放假,工作放假,我就喜歡回到小山村裡,清凈,兩間大屋子,就我一個人,晚上,我就想起我奶奶,然後我就偷偷的掉眼淚,想起以前,想起跟奶奶的各種發生的事情,甚至於哽咽,也就是在這里我可以用文字打出來。
再回到60大壽這問題,如果老人家身體允許,也問問老人家。作為兒孫的我們,無論何時何地,多惦記,多回家看看,其實,只要兒孫們節日都到家,估計對於老人家來講,那就是他們過的大壽,無論你們覺得老人家是不是老頑固或者老頑童,因為他們就剩下我們了。
還有,在這里嚴重批評那些說不該辦60大壽的人,如果你們已經家裡沒有老人,請不要對家裡還有老人的人指手畫腳。每個人的一生總要有該做的事情,該完成的任務,該報的恩。
文末,也祝願天下所有已經進入60大壽的爺爺奶奶們,身體 健康 ,家和萬事興。
(本文由自身感悟所得,如果有同感,感謝點贊與轉發)
支持你的這個想法,把走的比較近的人請來吃頓飯熱鬧熱鬧,這才是真正的請客。
現在除了結婚、生子、老人這三樣紅白喜事請客之外,辦壽宴的不是很多。
大部份人過生日祝壽,都是走的比較近的親戚朋友在一起聚聚,如果是請客收禮,別人會說閑話。
祝壽祝壽,意思就是希望得到祝福,曾經聽到過一個喜歡請客的被人詛咒,他們家的人從四十歲開始,逢整十歲都要請客做壽,老的做完小的做,別人都在背後說這家人要是早點被閻王收了就好了,要是活到七老八十那得花多少份子錢。
份子錢其實是一種零和 游戲 ,你隨我份子錢,到時候我也要還給你,在國外請客是不收份子錢的,去參加朋友的宴請,你可以空手去,也可以帶一束花,或者帶瓶酒,送個小禮物都可以。
請客不收禮才是真正的請客,現在居住距離越來越遠,你請客的時候還要朋友千里迢迢要趕過來,份子錢也水漲船高,已經讓很多人變成了一種負擔,用份子錢做紐帶維系的 社會 關系,遲早會有一天會斷掉。
現在辦的也有啊,可能沒以前那麼多了。
本人是四川的,我們這邊給我的感覺就是為了收禮錢,好多人把生日改在正月里辦酒,以前都很少,這幾年特別多。為啥?
再給大傢伙講個 搞笑 的事,外公講的,說他們鄰居有一家,有個單身漢,五六十歲了自己一個人過,然後呢,因為村上人還是挺多的嘛,要不了多久就會辦喜事(壽宴,小孩當兵,結婚的等等),所以每年隨的禮錢都要好多。然而,他自己一個人,無兒無女又沒什麼喜事啥的,送那麼多禮錢,覺得虧了,心裡不平衡。
怎麼辦呢。過了沒多久,家裡養的母豬下崽了,點子這就來了,結果就叫上全村人擺了十幾二十桌,把禮錢賺回來了。哈哈,外公前段時間說的,應該是真的哈。
我看自己想買哪種衣服或做個愛吃的飯菜過過就行,不必張揚,就和老伴靜靜的度過。六十歲,比僅又增歲了。
六十還大壽啊,我還覺得我不老呢,生日老公,孩子給買個禮物,一家人一起吃飯就行了。
老人也可以有童心啊,我覺得60大壽還是一個蠻有意義的一個日子。我爺爺已經不在了,他如果在的話應該要80歲了,現在老人家都沒有,每年都過生日又一年多一年他們的日子就少一年,一般來說人家都是做壽,所以60 70 80都是大壽,當然要過生日了。
辦得多呀,六十大壽,作為子女,應該陪老人好好開心過生日。希望老人長命百歲。
⑼ 六十大壽能不能過
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生辰 商洛人對生辰甚為重視。嬰兒有看三天、過十天、過滿月、過百天、過周歲。中年人講究過三十六、四十九,俗稱「門檻子」。到這一天,家人用紅布做成紅褲帶系在腰間,或用紅布做成內衣穿上,意在消災滅難;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過生辰日,窮苦人,無甚講究,有錢人,大操大辦,設大宴,前去祝賀的叫「吃生日」,送厚禮。給娃「過歲」,外婆家給送疆繩、銀鐲、銀鎖、銀項圈。
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親朋好友送來賀禮,並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容以富貴長壽為主。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面線」這一道菜。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
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
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作大壽前要
向至親好友發請柬,發放日期一般在作壽的前三日,否則為失禮。民
諺日:「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親友接到請柬,便准
備壽禮屆時前往,俗稱「拜壽」。主人還要大擺壽宴,賓客痛飲,有
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
拜壽也稱「祝壽」。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禮物多為
壽桃、壽面、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布匹俗稱「壽帳」,均掛在院中
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壽帳上寫些吉祥語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
給男子常用「仁者有壽」、「貴壽無極」,送女子則用「蓬島春藹」、
「壽域開祥」等。
壽堂一般設在堂屋,正面掛壽簾,兩旁配有對聯書些如「福如東
海」、「壽比南山」等古語。八仙桌上擺有香爐、蠟千、壽蠟、「本
命延年壽星君」神碼兒,以及黃錢、紙元寶、千張,使之下垂供案兩
旁。條案上擺壽桃、壽面等寓意長壽的食品。八仙桌正前方地上放置
一塊紅墊子,供拜壽者跪拜時用,平輩以上者拱手,以下者叩頭。
送燈花兒燈花用彩色燈花紙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燈花的數目比
作壽者的歲數要多兩個,一個為「本命年」,一個為「增壽年」。晚
間由作壽者上香點燃,由其子女每人托一燈盤,列隊至大門外與神碼、
敬神錢等共焚之。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
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
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
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
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
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
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送篇祝壽主持詞
祝壽主持詞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大家中午好:
又是一個萬物爭榮的盛夏,也到了五月花季盛開的時候,在公元2005年5月14日這個美好的日子裡,我們歡聚一堂,在這里為陳喬壽老壽星舉行七十大壽儀式。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老壽星及其家屬,向在座的各位至以最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掌聲)
今天我受老人兒子的委託,做此次壽宴的主持人。說句實在話,我並沒有播音員那磁性的嗓音,但為了表達我對老人的一片祝福心情,我滿臉微笑地登上這主持的舞台,還希望大家能給我以掌聲鼓勵。(謝謝)
在這里我謹代表所有的嘉賓,祝願老人家增福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
諸位朋友、各位來賓,今天真是群賢畢至,鼓舞歡欣。前來祝賀的有老朋友、老鄉親,還有不少放下農忙趕來的親屬們,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赴宴、祝福。這正是:親朋共享天倫樂,歡聲笑語壽滿堂。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老壽星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是「壽」字,寓意就是福壽滿堂、歡樂遠長。在這里讓我們共同祝願老壽星壽比南山、天倫永享。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七十年的風雨中老人家寒心茹苦地將六子二女扶養成人。七十年風風雨雨,七十載生活蒼桑。歲月的淚痕消消地爬上了他的額頭,將老人家的雙鬢染成白霜。大千世界裡,孩子們把心中的話語都灑向老人那寬厚慈愛的胸膛。「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認真工作,發奮圖強」簡單的話語,讓兒女鐫刻在心,永記不忘。老人的辛苦並沒有白費,在他的教育下,子女們都已經長大成人,為老人贏得了無尚的榮光。現如今老壽星一家是五世同堂,正可為兒子孝,兒媳能,女兒賢,女婿強。就連在校學習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們也是聰明伶俐,成績優異,捷報平傳,後繼有人。(掌聲)
讓我們一起恭祝老壽星,福如東海,日月昌明。松鶴長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歡樂遠長。同時也祝願在場嘉賓的每一位來賓都幸福安康!最後祝各位來嘉賓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讓我們共同渡過這美好的時光,下面我宣布壽慶正式開始。
首先,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請老壽星的家人把老壽星扶上壽堂。(請放鞭炮)
下面舉行拜壽儀式。
首先請老壽星的兒子輩代表獻祝壽詞。
請老壽星的孫子代表輩獻祝壽詞。
1、請老壽星的兒子、兒媳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二拜,祝老壽星日月昌明、松鶴長春;
三拜,祝老壽星笑口常開、天倫永享。
(請老壽星的兒子、兒媳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兒子、兒媳們回贈祝願詞
2、請老壽星的女兒、女婿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二拜,祝老壽星萬事如意、晚年幸福;
三拜,祝老壽星生日快樂、後福無疆。
(請老壽星的女兒、女婿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女兒、女婿們回贈祝願詞
3、請老壽星的孫子、孫女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吉祥如意、富貴安康;
二拜,祝老壽星事事順心、幸福長伴;
三拜,祝老壽星笑口常開、身體安康。
(請老壽星的孫子、孫女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孫子、孫女們回贈祝願詞
4、請老壽星的外孫子、外孫女上堂
一拜,祝老壽星壽比天高、福比海深;
二拜,祝老壽星日月同輝、春秋不老;
三拜,祝老壽星生日快樂、福星高照。
(請老壽星的外孫子、外孫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外孫子、外孫回贈祝願詞
這正是喜看兒女站堂前,只願家風代代傳。讓我們一起點燃生日蠟燭,唱起生日歌,共同祝願老壽星增富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一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共創美好未來。
請攝像師為老壽星全家照張全家福。(照完後)
現在有請老壽星吹滅生日蠟燭,分享生日蛋糕。(奏生日快樂)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壽慶到此就結束了,有請老壽星起駕入席,同大家共進壽宴。壽宴後有陸良縣工人文化宮管樂藝術團為大家帶來精彩文藝節目。
⑽ 62年屬虎的今年可以做六十歲生日嗎
您好!
1.可以的,因為通常是在尾數是9過大生日。
2.你可以馬上過生日,但是不要到酒店去聚餐,因為疫情關系,友情提醒。
3.你可以買大紅色衣服褲子襪子、內衣內褲。
4.你可以在家裡請親戚來熱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