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康熙一生操心勞力,為何還能活到69歲呢
說起歷史上的長壽皇帝,大家可能都會想到清朝的康熙帝和乾隆帝:康熙8歲登基,在位61年,享年69歲;乾隆25歲登基,在位60年,當了三年多的太上皇,終年89歲。康熙帝在位期間總是勤於政務,平定三藩之亂,收復台灣,親征准噶爾叛亂,抵抗沙俄的侵略,簽署《尼布楚條約》等等,可以說他為國家大事操心勞力,但其身體卻一直很健康,倘若不是在其晚年時期皇子爭奪皇位的事情令他心力交瘁,可能他還能活得更久一些!
當然了,作為他的孫子,乾隆帝也是一個長壽的皇帝,福氣也大。本文我們就暫時拋開乾隆帝,僅討論一下康熙帝為何會如此長壽!他的養生秘訣究竟是什麼!
康熙帝——劇照
綜上便是康熙帝長壽秘訣的簡單概述了,其實總的看下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都屬於一些基本的養生方法,人人皆可完成。但話雖如此,想要長期堅持下去卻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⑵ 康熙君王為什麼能夠長壽,差一點百歲,他有什麼長壽秘訣
康熙大帝為何長壽,就在於他的飲食方面,他雖然是一國君主,但是極其有自律性,一般膳食主要還是以素食為主,加上從來不會吃得太飽,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並且他生活有規律,不熬夜,不沉迷女色,這也是很關鍵的。
最後那就是康熙從來不會沉迷於酒色,這也是很多君主最容易犯的錯誤,有時候沉迷於這方面了,就容易荒廢自己的國家大業,最後甚至會被推翻而滅國,康熙很注意這一點,所以他的生活作息方面也是很有規律,每天也是早睡早起,也可以說是君主中的模範了。
⑶ 康熙和乾隆為何能做到長壽
實際上,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長壽之謎,是很難用醫學去說明的,但是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基因和生活習慣中,找到促使他們長壽的一些秘密,其一是不迷煉丹葯,其二是生活比較規律。
最後,有史學家認為乾隆皇帝的長壽跟他的母親有關,乾隆皇帝的母親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活到了84歲才去世,所以乾隆皇帝的長壽基因,很有可能就是繼承了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實際的依據。
⑷ 康熙和乾隆為何那麼長壽他們有何秘訣
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之所以那麼長壽,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1、乾隆皇帝的基因比較好;2、他們都不相信靈丹妙葯;3、這兩位都不是工作狂。
最後,雖然乾隆皇帝和康熙皇帝在位年份是最長的,但是這兩位都不是工作狂,平時是懂得“勞逸結合”的,而且根據史料記載來看,這兩位皇帝經常強身健體,這或許也是讓他們長壽的原因之一,反倒是雍正皇帝天天工作,結果在位十年就生病去世了。
⑸ 康熙作為史上最長壽皇帝,都是如何養生的
康熙帝說過:「人之養身,飲食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康熙帝經常喝的是北京西山玉泉山的泉水。他平日飲茶,沏茶的水也是玉泉山的泉水。
康熙皇帝在飲食上認為每日進膳即便遇到喜食之物也不得多食。用現在的話就是說不要暴飲暴食,吃飯七分飽就可以了。同時在起居上也很有規律,每天處理完政務後,都會7點左右准時就寢,早上4點鍾左右按時起床,作息時間的規律,也是康熙皇帝保持良好的體魄的重要因素之一。
⑹ 康熙和乾隆皇帝為什麼能活那麼久他們有什麼長生之道
皇帝是封建社會地位最高的人。每個人都夢想得到這個職位。這個職位權力大,待遇好,自由,美食,美貌,享受當時最好的物質生活和最先進的醫療條件。
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煉金術士編造的故事都是為了尋求金錢。否則,如果你真的有這種葯,你就不能自己吃了。康熙乾隆能破除前人對丹葯的迷信,坦然面對生死,這就是他們長壽的秘訣。
⑺ 康熙被稱為長壽之君,他能夠長壽究竟有什麼秘訣
康熙帝的壽命是68歲。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
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後先後平定三藩、收復台灣(鄭氏台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
(7)康熙長壽秘訣擴展閱讀:
康熙帝的生平
康熙8歲喪父(存疑),10歲喪母。母親重病時,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葯,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病故後,玄燁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康熙親政不久後,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還著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騙,康熙還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
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此舉極大的促進了康熙對民情的了解,他還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並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晚年倦勤,導致官吏貪污,吏治敗壞。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參劾戶部堂官希福納等侵貪戶部內倉銀六十四萬余兩,牽連的官吏多達一百一十二人。
康熙說「朕反復思之,終夜不寐,若將伊等審問,獲罪之人甚多矣」。最後只把希福納革職,其餘官吏則勒限賠款。
康熙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台灣的漢族政權,顯示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
康熙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玄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