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壓 低壓54 高壓110 正常嗎
血壓類別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理想血壓 120 -----------------------80
正常血壓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85 ~ 89
輕度高血壓(1級) 140~159----------90 ~ 99
亞組(臨界高血壓) 140~149---------90 ~ 94
中度高血壓(2級) 160~179---------100 ~ 109
重度高血壓(3級) ≥180---------------≥ 110
單純收縮性高血壓 ≥140--------------< 90
要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比較正確。
是低血壓,要多運動,勤鍛煉,加強營養,要開朗呀!
低血壓症狀
1、輕微症狀
頭暈、頭昏、頭痛、食慾不振、易疲勞、臉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船等。
2、嚴重症狀
直立性眩暈、四肢厥冷、心悸、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發間含糊、甚至暈厥、抽搐、需長期卧床。
低血壓危害
低血壓病人由於血管內壓力過低,導致血液循環緩慢,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的排泄。由於血壓下降影響了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因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工作和生活質量隨之降低。
主要危害
眩暈、乏力、易疲勞、工作能力下降
易發生暈厥、跌倒、骨折等事故。
引發心情壓抑、憂鬱症等精神障礙
誘發短暫性腦缺血、腦梗塞、心肌缺血
聽力損害、視力障礙
(一)按摩
1、用筆桿點按雙手手背食指根部下面的「血壓反應區」3~5分鍾,每天1~3次。
2、用拇指按壓雙手掌心中央的「心包區」3~5分鍾,每天1~3次。
3、每天早晨起床後,用橡皮筋在雙手中指與無名指第1關節上各繞3圈,1分鍾後除去,每天1~3次。
4、用橡皮膏貼在雙手掌心「感情線」(又名:「天紋」,即上面的一條紋線)、「頭腦線」(又名:「人紋」,即中間的一條紋線)及「生命線」(又名「地紋」,即下面的一條紋線),每天更換一次。
5、用拇指分別按壓雙手「神門穴」(掌心「手腕線」下小指側)、「大陵穴」(掌心「手腕線」下面中央)、「血海穴」(膝部髕內上緣上2寸)與「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各3~5分鍾,每天1~3次。
6、用鍵身錘輕輕地叩擊雙腳腳底中央的「腎臟反射區」與左腳腳底「腎臟反射區」斜上方的「心臟反射區」各5分鍾。
(二)食療
治療低血壓病,飲食療法也是治療本病的有力措施之 一,可逐漸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臟排血量,提高動脈管壁緊張度,從而逐步使血壓上升並穩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症狀。低血壓病人的飲食選擇包括下列幾點:
1、暈素兼吃,合理搭配飲食,不要偏食,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 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斗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 12~15 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物,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6、肉桂、桂枝各5克,洗凈後切薄片,與炙甘草5克同放入茶杯中,注入沸水200毫升,加蓋燜15分鍾,當茶頻飲。
7、紅棗20枚、母雞1隻,先煸炒後燜熟,分幾次食用,每日1劑。
8、酸棗仁、茯神各15克,遠志6克,豬心1隻,燉熟,稍加調味品,每日1劑。
9、粳米50克,清水800毫升,文火煮至半熟,倒出米湯,加入牛奶500毫升與白糖適量,共煮粥,分1~2次空腹服用。
10、太子參15克,淮山葯10克,薏苡仁20克,蓮肉15克,紅棗10枚,糯米50克,白糖適量,共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
11、常吃生薑,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薑末撒於菜湯中或用薑末泡水代茶。
12、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子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2. 高血壓中醫怎麼解釋與診斷[是血病還是氣病]
中醫原本沒有血壓的概念,也沒有針對高血壓病的理論解釋,高血壓病的一些症狀分屬於眩暈、頭痛、中風等疾病中。現代中醫把高血壓病分為肝陽上亢型、陰虛陽亢型、陰陽兩虛型、痰濕中阻型等多種證型,診斷治療方法復雜,並且受西醫的影響較重,大部分是針對該病的症狀的治療,難以發揮中醫治本的優勢。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與肝、腎有關。體質的陰陽偏盛或偏虛、氣血功能失調是發病的內在因素。其發病機理為上實下虛,上實為肝氣郁結,肝火、肝風上猶,氣血並走於上。下虛為腎陰虛報,水不涵木,肝失滋養,而致肝陽偏盛。日久陰損及陽,又導致陰陽兩虛,出現相應的徵候。一般情況下早期多為肝陽偏盛,中期多屬肝腎陰虛,晚期多屬陰陽兩虛。
3. 我媽媽68歲了,患有高血壓,低壓110,高壓160,平時頭昏,我想帶她到浙江普陀山去旅遊,圓老人坐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種情況屬於高血壓的症狀,比較高,及時的保養休息為主,合理的葯物葯物降壓為好,盡量的不要坐飛機,我認為是不適宜的啊。盡量避免。
4. 腎虛算是什麼病
腎虛是中醫概念,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人活著,每天都在消耗,消耗最多的就是腎精腎氣。腎氣充盛,人就生機勃勃;腎氣虛衰,人就體弱多病,甚至未老先衰。一旦腎虛,就會累及全身,出現視力模糊、聽力下降、牙齒松動、頭發發白、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夜尿頻多、性功能減退、腰膝酸軟、四肢無力等症狀。因此古語有「腎虛是百病之源」。在中國漢字中「腎」的最初意義是指人體津液系統的總閥門。因此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如果把人比作一盞燈,腎就是燈油,油盡燈枯。腎不好,身體就不會好,因此養生以養腎為本。
5. 關於高血壓
屬於重度高血壓。高脂血症。建議去醫院做全面檢查。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異常升高為主要特徵的心血管疾病。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大多數人認為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膳食因素、肥胖、精神過度緊張、虛損內傷、久病、高齡、高血脂、內分泌功能失調、中樞神經、交感神經等因素有關。長期高血壓可導致動脈硬化,各臟器發生繼發性病理改變,以心、腦、肝、腎最為主要。
高血壓分為三期:一、輕度高血壓。無器官損害客觀表現。二、中度高血壓。至少有一項器官損害的表現,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左心室肥厚等。三、重度高血壓。出現器官損害的臨床表現,心梗、心衰、心絞痛、腦缺血暫短發作、腦卒中、視網膜出血、腎衰竭等。隨著血壓明顯的不斷升高會出現頭暈、頭疼、眼花、耳鳴、失眠等症狀,危險因素、器官損害程度越來越高。
高血壓病屬於中醫「眩暈」、「頭疼」、「肝風」等范疇。發病的主要原因是肝腎陰陽失調,肝陰不足可致肝陽上亢,腎陰不足也可引起陰虛陽亢,肝或腎陰虛常互相影響,形成肝腎陰虛,肝腎陰虛導致陽虛,會出現陰陽兩虛。「怒傷肝」、「恐傷腎」長期惱怒、驚恐、情緒緊張也可損傷肝、腎。臨床表現可分為肝陽上亢、肝腎陰虛、陰陽兩虛等症型。
高血壓病的治療包括口服西葯、限制鈉鹽攝入、減輕體重、適當運動、戒煙戒酒、提高應急能力、保持樂觀心態。中葯治療必須仔細辯證施治。
證治
一、肝陽上亢型(心肝陽盛)
主證:頭暈頭疼、目眩面赤、心悸、眼花、煩躁易怒、睡不安寧、失眠多夢、口苦咽干、或安靜時無症狀,每因精神緊張或惱怒而使血壓升高、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法:平肝潛陽、養心安神
方葯:天麻鉤藤飲加減
天麻10克、鉤藤12克、石決明25克、野菊花15克、黃芩10克、牛膝10克、杜仲12克、益母草30克、夜交藤15克、白芍10克、茯神10克、梔子10克、桑寄生10克。
二、肝腎陰虛型
主證:頭暈頭疼、視物模糊、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腰酸腿軟、手足心熱、兩顴有紅暈、口燥咽干、煩躁易怒、甚至四肢麻木、肌肉跳動、或耳鳴遺精、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細。
治法:滋養肝腎、佐以鎮靜
方葯:杞菊地黃湯加減
枸杞10克、野菊花15克、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葯15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石決明30克、夏枯草15克。
三、陰陽兩虛型
主證:眩暈頭疼、心悸氣短、失眠多夢、視物模糊、耳鳴、腰酸腿軟、畏寒肢冷、肢體麻木、夜尿頻多、遺精陽痿、重者頭痛劇而持久、舌質暗苔少、脈沉細。
治法:補陽益陰
方葯:濟生腎氣丸
熟地15克、山葯30克、山萸肉30克、澤瀉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肉桂3克、熟附子10克、車前子10克、牛膝10克。
1、常服降壓葯,穩定血壓。定期量血壓。服西葯應聯合用葯,服兩種以上降壓葯。如培哚普利與吲達帕胺;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呋塞米等。
2、預防心臟病發生。
3、調整好心態,保持樂觀心態。
4、預防動脈硬化、降血脂、降膽固醇、防血栓。
5、做好飲食調理,高血壓禁忌,食療很重要。
6、常服一些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葯物。中葯或針灸調理。
7、加強鍛煉身體,適當運動,減輕體重。生命在於運動。
8、防應激,防出血性中風。
6. 我30歲現在血壓110-130正常嗎前兩天檢查彩超有左側椎動脈血流速度減低
你好,根據您的情況分析,收縮壓130正常,舒張壓110偏高,如超過3次以上,舒張壓均大於90,即可診斷為高血壓。彩超檢查左側椎動脈血流速度減小,可能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會有頭暈,可能發生短暫性腦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