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是什麼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是:
第一,老年人口迎來總量高峰,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出現兩個增長高峰,第一個增長高峰是在2018年—2022年,主要是由於新中國的首個「嬰兒潮」出生人口,在這個時段進入了老齡化時期;第二個增長高峰是在2027年—2038年,是「大飢荒」之後的「嬰兒潮」出生人口進入老齡化階段。
第二,老齡人口結構轉變,高齡化現象日益凸顯。
老齡人口分為80歲以下的低齡老人和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2019年—2038年主要為低齡老人的增長,低齡老人大約占老齡人口的2/3。從2041年開始,高齡老人的數量迅速增長,佔比也將快速增大。
第三,勞動年齡人口持續縮減,年齡結構趨於老化。
勞動年齡人口分為三類:15歲—24歲、25歲—54歲和55歲—64歲。
勞動年齡人口在2012年高峰之後開始下降,但同時還會發生勞動年齡人口中大齡勞動年齡人口(55歲—64歲)的比例快速增長。到2049年這個比例接近27%,即勞動年齡人口當中55歲以上人數佔27%。
第四,人口總撫養比大幅提升,養老負擔超過撫幼負擔。老年撫養比和兒童撫養比之間的差距會迅速拉大,撫養負擔主要體現在養老上。
第五,家庭規模向小型化發展,空巢老人規模快速擴大。
1982年家庭人數平均4.41人,到2050年只有2.51人。在這當中農村地區下降更加明顯,主要是因為農村原本子女多,如今子女數下降快,同時伴隨子女流動到城市中去。
家庭規模小型化的同時,空巢老人規模在擴大。空巢老人指只有一位老人住,或者只跟配偶住。2050年,有大約10%的家庭是空巢老人獨自居住。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與挑戰:
老齡人口的擴張,加上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和老化,直接影響勞動力的供給水平。勞動年齡人口當中很大比例是55歲—64歲部分,按照現行的退休政策,這部分群體大部分要退休。
老齡化加劇老年照料與贍養的負擔,身體和認知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加,會帶來對老年照料巨大的需求,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傳統上依賴家庭的養老方式,現在由於「空巢」家庭的擴大,照料模式很難持續,未來很難依賴子女進行養老。
⑵ 電腦,手機,電視,輻射
電視>電腦
電視的電磁輻射是電腦的10倍,看電視時應離電視機3米遠以上,看完後應洗臉。電腦屏幕會放射出陰離子,操作時應離30厘米以上,開機瞬間電磁輻射最大,應避開,上機後最好每隔一小時休息活動一會兒。
手機的輻射視手機種類而異,cdma輻射較輕。總體說手機輻射最小,但由於手機使用攜帶時離人體過近,而且開機時間長,因此對人的損害不比電腦小。
手機:每次通話時間不宜過長,晚上最好關機。充電時不應置於有人處或卧室中。
現在啊,這些很嚴重!!!
電磁污染已被公認為是在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噪音污染之後的第四大公害。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已將電磁輻射列入必須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電磁輻射無色無味無形,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人體如果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的輻射劑量下,細胞就會被大面積殺傷或殺死,並產生多種疾病。
事件:電磁污染之爭訴諸法院近日,5位百旺家苑業主將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起訴至海淀法院,請求法院撤銷市規委為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北京電力公司核發的(2003)規建市政字0721號《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據介紹,北京電力公司所建的1號塔位於百旺家苑小區南門外公共道路邊,4號塔位於小區北門外公共道路邊,2號、3號塔位於小區西側綠地上,該綠地上建有小區人行道、籃球場、兒童活動場,是小區居民的公共活動場所。
北京電力公司所架設的是220KV高壓輸電線路,業主稱,根據電學常識,高壓輸電線導線周圍的工頻電場會產生強大的電磁輻射,並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5位業主在訴狀中稱,國內外的眾多專業機構和專家通過幾十年的調查研究已證實:「220KV高壓線周圍300米地段內的人群患白血病、癌症的幾率是其他地區的數倍,電磁輻射也會導致孕婦流產、胎兒畸形和心血管疾病。在高溫、大風、大雪、陰雨、雷電等氣象條件下容易斷裂和發生其他危害事故。」220KV高壓輸電線路能否架在社區?電磁污染到底怎樣?這一事件使電磁污染的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解惑:電磁輻射的危害到底怎樣其實人類一直生活在電磁環境里。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其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此外,太陽及其他星球也自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但天然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是沒有損害的,對人體構成威脅、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是人工產生的電磁輻射。
19世紀80年代,人們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發電站。從此,人類大步邁進了電磁輻射的應用時代。在充分享受電磁輻射帶來的方便舒適的同時,人們也日漸感受到它的負面效應。中國電子學會電磁專業委員趙玉峰教授說,任何帶電體都有電磁輻射,當電磁輻射超過一定強度(即安全衛生標准限值),就會產生負面效應,引起人體的不同病變和危害,這部分超過標準的電磁場強度的輻射叫電磁輻射污染。
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中哪些地方的電磁輻射容易超標?(1)電腦0.6至1.5米的距離內;(2)居室中電視機、音響等家電比較集中的地方;(3)工、科、醫電氣設備及視屏顯示終端周圍;(4)廣播電視發射塔周圍;(5)各種微波塔周圍;(6)雷達周圍;(7)高壓輸變電線路及設備周圍。
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五大影響:1.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2.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3.電磁輻射是造成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4.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大腦組織發育,骨髓發育,視力下降,肝病,造血功能下降,嚴重者可導致視網膜脫落;5.電磁輻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專家:對電磁輻射不必過分恐慌。趙玉峰教授說,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雖普遍存在,卻並不可怕。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齡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即使在超標環境下,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草木皆兵」。當然,對老人、兒童、孕婦和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對電磁輻射敏感人群及長期在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的人應採取防範措施。
在我們的生活中,能製造電磁輻射污染的污染源無處不在,我們如何防護呢?專家說,一些城市建有電視塔,因為電視塔有幾百米高,輻射的區域已經超越了居民住宅的高度,基本不會對市民的健康產生影響。
有些高樓架設有天線,像拋物面天線、手機基站及傳呼台天線,這些天線功率有限,而且受當地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的控制,對居民影響不大。
至於我們在生活中使用的微波爐、電磁灶等家用電器,正規廠家生產的品牌產品一般都符合規定,電磁輻射不會超標,不會帶來危害。
中國電子學會電磁輻射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文魁建議,當前要盡快制定一個綜合性的電磁輻射標准,對各種電磁輻射的強度做出明確的規定,嚴格禁止那些超標的電器進入市場,危害消費者。
⑶ 為什麼上了年紀的人害怕摔倒
每個人都會有變老的時候,當上了年紀,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身體不如以前了,很多方面都需要別人的照顧,行走困難,體弱多病等等,一般在老人外出的時候,特別是身體比較虛弱的時候,都會考慮現在的身體還支撐的起一次外出嗎?
所以不要讓任何的一個老人因為摔倒而一直倒在那裡,如果一直倒在那裡,也就意味著這方面的道德底線一直倒下了,遇到一個老人倒下,應該勇敢的去扶,特別是周圍有人的情況,其他人都可以作證,自己的行為沒有錯。當然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老人昏迷,或者是摔骨折了要怎麼去扶,這方面不會可以通過尋求幫助的方法來給予摔倒的老人更多的幫助。
⑷ 「骨髓纖維化」可能轉成血癌!1年內死亡率達4成
阿梅剛過60歲生日,容易疲勞的她一直以為自己是「老人家沒體力」,但最近又同時感覺食慾不振,還發現自己左邊的肚子越來越大,腫得像是懷孕一樣,還伴隨疼痛,讓她身體越來越虛弱、出不了門,最後才發現是骨髓纖維化。骨髓纖維化
骨髓纖維化(myelofibrosis, MF)是一種骨髓慢性增生性疾病,分為原發性、次發性,原發性骨髓組織因為基因突變,導致不正常增生纖維細胞,導致造血細胞無法正常工作, 只能跑到脾臟寄生,讓脾臟負擔造血功能,引發腫大、壓迫到其他器官,引起食慾不振等現象。
次發性骨髓纖維化則是不同原因引起,可能是甲苯、苯等化學物品的感染、輻射污染,或是本身有甲狀腺疾病、免疫疾病等;患有其他血液疾病的人,如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也很容易因為沒有固定檢查,並發骨髓纖維化而不自知。
台灣每年大概有150個骨髓纖維化的新增病例,雖然以流行病學來說發生率不高,但好發於50~80歲以上的老年人,容易被忽略成老年的正常退化現象, 約有10~20%的人因此延誤治療、惡化成血癌。
骨髓纖維化怎麼辦?
骨髓纖維化的症狀都比較常見,像是疲勞、盜汗、吃東西很快就飽、食慾下降、變瘦、慢性貧血、不正常出血、發燒、脾臟腫大、骨頭痛等,也可能是老化、不同疾病導致,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不過骨髓纖維化引起的骨頭痛是廣泛性的,不是單純關節的疼痛,這就可以跟關節炎等骨骼疾病區隔。
基本上骨髓纖維化只能靠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癒, 但骨髓移植對高齡患者有極大風險,而如果沒有骨髓移植,平均存活率只有3~5年; 患者同時也可以用輸血、血液激素改善血液功能,或是用放射線、手術切除脾臟來緩解症狀 ,但有40%病人會在確診的第一年就因為大量出血、急性白血病而死亡。
目前骨髓纖維化也已經開發了標靶口服葯可以緩解症狀,但有強烈貧血的副作用,患者要不斷調整用葯的劑量,免得引發其他的疾病。 但健保只給付中重度患者的用葯,輕度患者只能自費或選擇其他療法來舒緩。
由於骨髓纖維化仍是個不好治療的疾病,建議進入50歲之後,還是要進行詳細血液功能的檢查,並留意跟以往不同的身體狀況,尤其是食慾、精神狀態等部分,及早發現,才能有更好的預後。
⑸ 為什麼有的老人摔一跤,一般不久就去世了
老人們上了年紀身體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不過有些老人的身體還是很硬朗,在子女或者老伴照看下,身體都還行動自如,但即使身體很好的老人,如果不小心摔了一跤,過不多久就會去世,這是為什麼呢?
我村裡有個李大爺,今年都80多了,平時和老伴一起生活,雖然年紀大了身體很好,不抽煙不喝酒很會養生,但是我回去前幾天就發現李大爺倒在床上起不來了,原來是李大爺一個人去院子里的井邊打水,眼睛有點老花踩在青苔上滑到了,摔的是大腿都骨折了,然後小編就聽到老人們說李大爺可能要起不來了,老人家啥都不怕就是怕摔。
後來小編也請教了許多醫生,他們也說出了幾個原因,解開了小編心中的疑惑,今天小編也給大家講講這其中的原由。
老人們年紀大了骨骼也疏鬆了,老人如果摔跤了比較容易造成骨折,那是非常的嚴重,一般年輕人都還受不了這個疼痛,老人們如果傷著了盆骨或者下肢骨就會面臨癱瘓,有的受傷了還會引起大量的出血,有的還會因為失血過多導致休克,這是很嚴重的,即使造成小量的出血對老人來說也不是件小事,年紀大了造血功能也退化了,如果發生供血不足就會導致器官衰竭,所以家裡有老人的一定好生看管。
還有一點,如果老人們因為摔倒引起的癱瘓在床,如果情況好的話通過修養還能重新站起來,如果情況不樂觀導致疼痛睡不著,沒有了好的睡眠就會再次引起很多並發症,如果再沒有人照顧的話,老人是非常可憐的,長期的癱瘓加上心裡遠離很容易有輕生念頭,所以我們對待生病的老人一定要細心看管。
也許多人覺得小編說這話是杞人憂天,也有很多老人也摔倒過,但是身體一點毛病都沒有,照樣和以前一樣啊,其實這樣的情況真的是一種福氣,這樣的老人也要記住千萬不要摔倒了,老人們上了年紀就會覺得自己是子女的累贅,如果生病了的話更覺得是子女的負擔,導致他們的心情也不好,如果子女稍有嫌棄的話這更令老人們難過,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對待老人,每個人都有老得一天,對待他們多點耐心和關心,讓他們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⑹ 80多歲老人的心理特點
衰老是人生必經之路,心理活動的衰退是個積累的過程。及時了解老人心理特點,有利於正確處理家庭生活。那麼80多歲老人的心理特點是什麼?下面我帶你一一了解!
1、80多歲老人腦功能下降,記憶力衰退
這是老年期最常見的症狀,精神易興奮和易疲勞交織。易興奮主要表現為聯想與回憶增多,思維內容雜亂無意義,感到苦惱;注意力不集中,易受無關因素的干擾;對外界的聲光等刺激反應敏感,情緒易激動。精神疲勞是腦功能衰弱的主要表現,有時還伴有軀體疲勞。
2、80多歲老人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
經常被負面情緒控制,易激怒,動不動便大發雷霆,或易哭泣,經常產生抑鬱、焦慮、孤獨感、自閉和對死亡的恐懼等心理。對外界的人和事漠不關心,不易被環境激發熱情,還經常出現消極言行。
3、80多歲老人趨向保守,固執己見
許多老年人在多年的社會實踐中,養成了一定的生活作風和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作風和習慣不斷受到強化。因此,他們在評價和處理事物時,往往容易堅持自己的意見,不願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經常以自我為中心,很難正確認識和適應生活現狀。常常沉湎於舊事,悔恨無法挽回的美好的過去。
4、80多歲老人易孤獨和依賴
孤獨是指老年人不能自覺適應周圍環境,缺少或不能進行有意義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孤獨心理最易產生憂郁感,長期憂郁就會焦慮不安,心神不定。依賴是指老人做事信心不足,被動順從,感情脆弱,猶豫不決,畏縮不前等,事事依賴別人去做,行動依靠別人決定。長期的依賴心理,就會導致情緒不穩,感覺退化。
5、80多歲老人易抑鬱和焦慮
抑鬱是常見的情緒表現,症狀是壓抑、沮喪、悲觀、厭世等,這與老年人腦內生物胺代謝改變有關。長期存在焦慮心理會使老年人變得心胸狹窄、吝嗇、固執、急躁,久則會引起神經內分泌失調,促使疾病發生。
6、80多歲老人易有睡眠障礙
老年人由於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能力低下,造成睡眠減少,睡眠淺、多夢、早醒等睡眠障礙。
1、80多歲老人健康長壽的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與體力都有下降,機體各種功能逐漸地衰退,也會有許多慢性、難以治癒的疾病,如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等等。老年人會產生一種恐病、怕死的心理。他們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希望社會加強老年的醫療保健。實現有醫方便,病有所醫。
2、80多歲老人娛樂的需求
老年人退休在家脫離了原來的人際交往生活圈子,容易產生孤獨感。因此,他們希望有更多的娛樂環境和條件,使自己能夠精神愉快,有所寄託。如果老人長期不出門,不參加體育娛樂活動,會漸漸變得孤僻、焦慮,甚至積郁成疾。
3、80多歲老人和睦的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有個和睦的家庭與融洽的環境。不管經濟條件如何,家庭人口多少,只要家庭和睦,鄰里關系融洽,老年人就會感到幸福。
4、80多歲老人受尊敬的需求
老人在家中希望受子女的關心,在社會上希望受到周圍人的尊敬和照顧,離退休的老年人還希望受到原單位的重視和尊敬。否則,就會產生“老而無用”的自卑感,情緒消沉,患上心理疾病。
1、80歲老人要適當運動
老人的身體並不太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進行適當的運動。80歲及以上的老人最好的運動方式那就是散步,其中散步時間不超過30分鍾,以免太過勞累,反而影響身體健康。
2、80歲老人盡量做自己喜歡的事
當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會處在高興的精神狀態,好的精神狀態其實也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老人退休後一般在家無所事事,時間久了就會憋出病來。所以老人可以適當培養的愛好,比如養花、練書法、下棋等等,每天做著喜歡的事,不僅打發了無聊的時間,而且多走動對身體也有好處。
3、80歲老人膳食要均衡
平衡膳食,就是膳食中營養素的種類和數量的搭配比較平衡、合理,適合用膳者機體的生理需要。因此老年人應選用那些易於消化,外觀能引起食慾的,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營養素的比例適當的食物。在配製和烹調上應照顧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同時需要注意進食要定時定量,一日以3~4餐為佳。另外,老年人應多吃含果糖、維生素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