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鳥類對人類有哪些好處
鳥類對人類的好處概括為以下方面:
十、雌雄體重相差最大的鳥--大鴇
是鶴形目鴇科的大型地棲鳥類。廣布於歐亞大陸,從歐洲的伊比利亞半島向東到亞洲的土耳其、蒙古、俄羅斯、中國和朝鮮半島。是匈牙利的國鳥。大鴇棲息於廣闊草原、半荒漠地帶及農田草地。通常成群活動,善於奔跑,大它們既吃野草,又吃甲蟲、蝗蟲、毛蟲等,大草原的保護神。
大鴇是世界上最大的飛行鳥類之一,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身高背寬,雄鳥體長可達1米,體重10公斤,雌鳥比雄鳥相對要小得多,平均體重3.5公斤,是世界上雄鳥和雌鳥體重相差最大的鳥類。
十一、最復雜鳥巢的築造者--織布鳥
織布鳥屬雀形目,織布鳥科,有70個不同的品種,主要分布於非洲熱帶和亞洲,以植物種子和昆蟲為食。
織布鳥是鳥類乃至動物中最優秀的紡織工。常常活動於草灌叢中,營群集生活,常結成數十以至數百上千隻的大群。非洲織布鳥的巢,也是最大和結構最復雜的公共巢,有300多個巢室。
十二、每窩產卵最多的鳥--灰山鶉
是一種中等體型的灰褐色鶉。分布范圍幾乎遍及整個歐洲,從英倫三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等向東經歐洲中部、東部到亞洲中部、伊朗北部等地。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枝、嫩葉、芽、花、果實、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
灰山鶉營巢於富有灌叢和蒿草的平原溝谷、溪流、乾草地,草原幼林和山區疏林、樹叢地區。雄鳥和雌鳥往往共同營巢。巢的結構甚為簡單,主要是在松軟的地上凹處刨一個淺坑,墊以乾草、苔蘚和羽毛等即成。每窩產卵10—20枚,最多達26枚。為單窩產卵最多的鳥類。
十三、飛行體重最大的鳥--灰頸鷺鴇
灰頸鷺鴇又名柯利鳥,分布於非洲東部和安哥拉、南非等地。棲息於草原等環境中,成小群活動,以植物的老樹皮,樹枝等為食。
灰頸鷺鴇為少數能夠吃下老樹皮和枯枝敗葉的鳥類,它的胃十分強壯,裡面可以容納4~4.5公斤草料,灰頸鷺鴇胃中的草料從被胃液泡軟到發酵完成通常需要25~27天,然後還需要10~15天的營養吸收過程後才會將消化完的草料排出體外。
十四、最小的猛禽--婆羅洲隼
婆羅洲隼屬於鳥綱,隼形目,隼科,體長15厘米,體重約35克,僅比麻雀稍大。是世界上最小的猛禽。
婆羅洲隼為肉食猛禽。體形矯健,飛行迅捷;翅稍長而狹尖,飛行快速,善於在飛行中追捕獵物。為農林業的益鳥,在抑制害鼠、害蟲方面起重要作用。
十五、羽毛最長的林鳥--天堂大麗鵑
天堂大麗鵑一般指格查爾鳥,號稱南美洲的「極樂鳥」,是瓜地馬拉的國鳥。格查爾鳥又稱彩咬鵑、鳳尾綠咬鵑、長尾冠咬鵑。雄鳥拖著一米多長中黑邊白的尾羽,形態奇特。
天堂大麗鵑亮綠的尾羽是比黃金還珍貴的物品。在古代瑪雅和阿芝台克文明中,只有國王和高級祭司才佩戴有這種翡翠般的尾羽。天堂大麗鵑的尾羽最長可超過1米,是林鳥中尾羽最長的鳥。
十六、游水最快的鳥--巴布亞企鵝
又名白眉企鵝、金圖企鵝,體形較大,身長約60-80厘米,重約6公斤,因其模樣憨態有趣,有如紳士一般,十分可愛,因而俗稱「紳士企鵝」。棲息於南極半島和南大洋中的島嶼上。生活在較南地區的巴布亞企鵝以吃磷蝦為主,生活在較北的則較多以魚類為食。
巴布亞企鵝是企鵝家族中最快速的泳手,游泳的時速可達36公里,也是游水最快的鳥。在水中,海獅、海豹和殺人鯨均是巴布亞企鵝的天敵。在陸上,成年的巴布亞企鵝並不會受到威脅,但其他鳥類會偷食它們的蛋和幼企鵝。
十七、振翅頻率最慢的鳥--大禿鷲
大禿鷲是大型猛禽,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與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緣地帶,常單獨活動,偶爾也成小群,特別在食物豐富的地方。我國多省份都有分布。新疆西部、青海南部及東部、甘肅、寧夏、內蒙西部、四川北部繁殖,其他地區零星分布。
大禿鷲主要以大型動物的屍體為食,常在開闊而較裸露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窺視動物屍體。偶爾也沿山地低空飛行,主動攻擊中小型獸類、兩棲類、爬行類和鳥類,有時也襲擊家畜。在猛禽中,大禿鷲的飛翔能力是比較弱的,它會一種節省能量的飛行方式-滑翔。滑翔數小時不拍翅膀,為振翅頻率最慢的鳥。
十八、最擅長效鳴的鳥--濕地葦鶯
濕地葦鶯是葦塘及沼澤地區內常見的食蟲鳥類,體色以褐為主,嘴細尖;體型纖長,性活躍,在草莖間穿飛及跳躍尋捕昆蟲。葦鶯的種屬甚至連最有經驗的賞鳥人也難用肉眼識別。區別不同種屬的葦鶯及鶯科鳥類的最佳方法是它們的鳴聲。這或許也是它們彼此識別同族的主要方法。葦
鶯棲居在歐亞大陸的沼地蘆葦中。在中國台灣的淡水河和高雄,也常發現它們的蹤跡。
中國最常見的種類為大葦鶯是鶯類中體型最大的。混淆視聽,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此鳥是世界上模仿能力最強的鳥,能模仿60多種動物叫聲。
十九、飛行速度最快的鳥--尖尾雨燕
尖尾雨燕別稱:觀音燕、燕子、拙燕。主要分布在英國東部和南部地區。某些亞種繁殖於中國西北,多數冬季往南遷徙,但部分鳥留在雲南南部、海南島及台灣越冬。
尖尾雨燕以食魚為生,但它「人為挑食」,絕不吃淺海魚!尖尾雨燕有一對剪刀尾。這可以為它避開空氣所帶來的阻力,它的頭圓圓的,活像一個乒乓球。身子長長的,在空中飛行時,像一支箭一樣快。它的速度可達180km/小時,為飛行速度最快的鳥。
二十、巢穴最大的鳥--白頭海雕
白頭海雕又稱為美洲雕、白頭鷹、禿頭雕、禿頭鷹、美洲雕、禿鷹 。是大型猛禽,成年海雕體長可達1米,翼展2米多長。主要棲息在海岸、湖沼和河流附近,以大馬哈魚、鱒魚等大型魚類和野鴨、海鷗等水鳥以及生活在水邊的小型哺乳動物等為食,飛行能力很強。是北美洲所特有物種。
1782年6月20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立法,選定白頭海雕為美國國鳥。
白頭海雕為終生配偶制。築巢的材料主要是樹枝,裡面也鋪墊一些鳥羽和獸毛。白頭海雕和其他鷹類一樣,也喜歡利用舊巢,並且在繁殖期間不斷地進行修補,使巢變得越來越龐大,一般直徑可達2.8米,厚可達6米,重量可達2000千克。為鳥類當中最大的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