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人摔倒爬不起來是什麼原因
老人摔倒爬不起來是什麼原因
老人摔倒爬不起來是什麼原因,意外總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我們生活中常常看見一些老人摔倒後身體無力站不起來,跌倒往往會造成身體功能的下降,以下分析老人摔倒爬不起來是什麼原因?
一、什麼原因導致老年人摔倒再也起不來?
很多老年人都存在運動突然摔倒,再也很難站起來的情況。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的各項機能在逐漸減弱。再加上一些基礎疾病,就會誘發此類現象。另一方面以下5點原因也會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
1.腦出血
由於突發性的摔倒會對腦部造成較大沖擊,很容易誘發腦出血的發生。這時患者就會出現摔倒起不來的情況。腦出血是因為腦血管發生了粥樣硬化,血管壁較為薄弱,一旦受到外力撞擊很容易發生破裂。
2.腦梗塞
腦梗塞也是老年人常見的病。形成的原因是腦部大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栓,這會使腦部血管的外壓增加。摔倒會引起腦部震動,就會迫使血管發生破裂。
3.心梗
心梗也會成為老年人摔倒起不來的原因。心梗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管存在較大的內外壓。承受不住身體帶來的震動,一旦摔倒就會有血管破裂的風險導致患者出現昏迷的症狀。
4.頭部受傷
大部分老年人摔倒都是突發性的,患者沒有任何的防備。這就會致使頭部受到較大的沖擊力,而頭部又是身體較為脆弱的地方。一旦頭部受到較大損害,例如腦震盪,也會誘發患者出現短暫性的昏迷。
5.粉碎性骨折
部分老年人存在鈣質流失的跡象。這會致使他們的骨骼更加的脆弱,就會發生摔倒時出現粉碎性骨折。這時患者受到身體的損害較為嚴重,也會出現摔倒起不來的情況。
綜上所述這五種原因都會造成老年人摔倒起不來。所以在平時老年人樹立較高的防護意識非常的重要,只有這樣才不會因意外的發生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下面就來了解下如何防護摔倒的發生?
二、如何預防老年人摔倒不起?
1. 佩戴防護工具
老年人運動要佩戴護膝護肘的專業工具。這樣會減緩突然摔倒帶給身體的沖擊力,不會導致骨折等情況的發生。很大程度上能夠緩解運動帶來的損傷。
2.合理運動
運動要適量。過量的運動會加重老年人的身體負荷,一旦身體承受不住較大的運動量。就會產生疲勞感,這種狀態下會增加老年人摔倒的風險。
3.飲食均衡
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老年人來講非常重要。建議平時減少吃油膩、腌制的食品,這些都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可以保持飲食的清淡,多吃含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
相信做到以上三點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減緩老年人受到的身體損害。當然在真的遇見老年人摔倒的情況下,也不要慌張。做好及時的挽救措施會減輕二次的傷害,接下來就來進一步了解下。
三、老年人摔倒的應急措施
1. 判別意識
可以根據情況輕拍老年人的肩部,並適當地呼喊。進而判別此刻患者有無意識,如果意識清醒可以詢問是否存在頭暈、惡心等不良的症狀。一旦發現意識減弱,不要挪動患者的身體。
2.檢查身體
可以適當地檢查下患者是否存在外傷。這時建議輕觸患者的`衣物,檢查四肢是否可以自主地進行活動,有無明顯的觸痛等症狀。
3.及時就醫
在了解相應的症狀下,要及時地撥打120。並且可以將患者的情況和醫生做簡要的表述,使患者盡量保持平穩的狀態。和醫生進行溝通後,根據醫生的建議再進行必要的處理。
1、髖關節骨折或脫位:老人容易出現骨質疏鬆,髖關節骨質疏鬆尤為嚴重,在摔倒後容易發生髖關節骨折或者髖關節脫位,會出現身體無力,髖關節疼痛無法站起的臨床症狀,即可表現為老人摔倒後身體無力站不起來。
確診後可以採用下肢持續骨牽引進行固定,促進骨折癒合;也可以採用手術方法促進骨折復位,如內固定螺釘、PFNA(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以及人工髖關節置換等,均可以促進骨折的順利癒合,幫助恢復站立、行走;
2、腰椎間盤突出:如果老人有腰椎間盤突出,摔倒時腰部受力,髓核組織完全脫落進入椎管形成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會有下肢無力症狀,通常無法站起,並有劇烈的腰部疼痛,也可表現為老人摔倒後身體無力站不起來。
確診後應立即考慮手術治療,通過手術將髓核組織完全取出,快速恢復脊髓神經的血液供應,避免神經發生變性、壞死等後果,老人在術後需要配合小燕飛訓練恢復腰背肌力量;
3、腦出血:在摔倒時發生腦出血,會造成腦組織損傷,運動中樞遭到破壞後,也會出現老人摔倒後身體無力站不起來的現象,同時容易出現偏癱表現。需立即呼叫120急救,並對頭部進行冷敷,使腦部血管收縮減少出血量。如果出血量較大,則需要採用手術清除血腫,去除神經壓迫,盡量恢復站立行走能力;
4、腦血栓:如果老人摔倒後發生腦血栓,也會影響運動中樞的血液供應,從而導致老人摔倒後身體無力站不起來,影響正常生活。在急性期可以進行溶栓治療,如使用尿激酶,符合手術條件可以採用介入手術方法取出血栓恢復腦組織供血。
一、預防跌倒的重要性
隨著老化的來臨,身體機能的退化會使得意外跌倒的風險增加。而老人跌倒後產生的並發症又較年輕人嚴重許多。數據統計,65歲以上老人跌倒的發生率為20.5%,這意味每5個老年人,就有一個發生跌倒,並深受相關的傷害。
根據另一項數據統計,每年老人跌倒的發生率約為15~40%,並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而跌倒亦是65歲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嚴重性不容忽視。一般來說,老年人跌倒的意外如果發生在家中,多半是在浴室;若是在公眾場合,則多半會從樓梯摔落;假如老年人在跌倒時撞擊腦部,可能造成重傷或死亡。因此,老年人學會預防跌倒十分重要。
在現實生活之中,很多老年人發生跌倒意外時,並不一定能於第一時間就獲得治療,其主要原因為許多老年人常獨自居住或在家、獨自外出、或夜裡起床上廁所等,直到局部產生紅腫、疼痛、無法活動時才由家屬送醫救治。
因此,作為家屬,我們在平日里應多觀察老年人,當其有活動量減少、卧床時間增加、食慾減低、不願別人觸碰或當他人慾觸碰時突然煩躁易怒時,應盡速將其躺於床上進行全身性初步檢查。
首先,與其交談以了解是否有頭部受創意識改變,接著檢查其呼吸是否平順,再將其衣袖及褲管捲起查看是否有淤青、擦傷、腫脹及疼痛等。若老年人尚可表達,應詢問最近幾天身體任何部位是否有碰撞到任何物品,或是某個動作後覺得肢體疼痛或不適的情形發生。當有任何懷疑時,應盡速送至醫院由專業醫師為其做評估與治療。
二、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原因在於神經系統、骨骼肌肉系統與心血管系統等問題皆會造成平衡功能的退化,若再加上環境因素(如照明不良或地面濕滑),則常使老年人容易跌倒。
影響老人平衡功能的生理因素
神經系統退化:一般健康成年人在60歲後平衡感便開始減退。而老化後神經傳導速度變慢,感覺常較遲鈍,且反應時間延長。此外,像視神經退化會影響視覺,前庭神經、小腦、腦干及基底核的病灶,比如腦中風、巴金森氏症等皆會影響老年人的平衡功能。
骨骼肌肉系統的退化:如下肢或脊椎的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疼痛或變形、攣縮,會影響老年人步態的生物力學,造成行走的穩定度下降,而使老年人更容易跌倒。此外,老年人的肌肉總量與肌纖維數目與年輕人相比呈明顯下降,造成肌肉萎縮。研究顯示從60歲到90歲約有20~30%的肌力降低。上述原因皆使老年人跌倒的發生率增加。
葯物:在很多時候,絕大多數老年人患有多種慢性疾病,這也導致老年人會服用多種葯物。一般來說,使用易造成跌倒風險的葯物,比如鎮靜安眠葯、降血壓葯、降血糖葯、抗組織胺等,皆可影響平衡而使老年人易發生跌倒。
環境因素:老年人發生跌倒以獨居者較多,而且時段以夜間最多。其中4成發生在家中,最常見的地點包括客廳、卧室、浴室或廁所。確實,現在家庭的地面都是採用地面磚,明亮、光明十分干凈,但是一旦上面存在水分,就很容易濕滑,一不小心就會摔跤。有時候,我們踢到家中地面上的雜物或夜間照明不良、也會導致老年人跌倒的發生。
⑵ 把人撞重傷,腦出血,大概賠多少錢
輕要陪500元到2000元嚴重要陪2000元到5000元比較嚴重大概賠5000到10000導致他人死亡要賠10000元以上的處罰
⑶ 腦出血80毫升
出血量超過30ml就應該考慮准備手術了。80ml已經是很大量了,腦出血一般認為是由於高血壓或者腦血管畸形,導致腦組織的出血,出血量多可以引起腦疝等並發症危機生命,但71歲都算是高齡了,我奶奶當初也是這樣,做好心理准備。
⑷ 腦出血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1.高血壓性腦出血常發生於50~70歲,男性略多,冬春季易發。通常在活動和情緒激動時發病,出血前多無預兆,50%的病人出現頭痛並很劇烈,常見嘔吐,出血後血壓明顯升高。臨床症狀常在數分鍾至數小時達到高峰,臨床症狀體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異,基底核、丘腦與內囊出血引起輕偏癱是常見的早期症狀;約10%的病例出現癇性發作,常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轉入意識模糊或昏迷。
2.常見臨床類型及特點
(1)基底核區出血:殼核和丘腦是高血壓性腦出血的兩個最常見部位。它們被內囊後肢所分隔,下行運動纖維、上行感覺纖維以及視輻射穿行其中。
外側(殼核)或內側(丘腦)擴張血腫壓迫這些纖維產生對側運動、感覺功能障礙,典型可見三偏體征(病灶對側偏癱、偏身感覺缺失和偏盲等);大量出血可出現意識障礙;也可穿破腦組織進入腦室,出現血性CSF,直接穿破皮質者不常見。
①殼核出血:主要是豆紋動脈外側支破裂,通常引起較嚴重運動功能缺損,持續性同向性偏盲,可出現雙眼向病灶對側凝視不能,主側半球可有失語。
②丘腦出血:由丘腦膝狀體動脈和丘腦穿通動脈破裂所致,產生較明顯感覺障礙,短暫的同向性偏盲;出血灶壓迫皮質語言中樞可產生失語症,丘腦局灶性出血可出現獨立的失語綜合征,預後好。丘腦出血特點是:上下肢癱瘓較均等,深感覺障礙較突出;大量出血使中腦上視中樞受損,眼球向下偏斜,如凝視鼻尖;意識障礙多見且較重,出血波及丘腦下部或破入第三腦室則昏迷加深,瞳孔縮小,出現去皮質強直等;累及丘腦底核或紋狀體可見偏身舞蹈-投擲樣運動;如出血量大使殼核和丘腦均受累,難以區分出血起始部位,稱為基底核區出血。
③尾狀核頭出血:較少見,表現頭痛、嘔吐及輕度腦膜刺激征,無明顯癱瘓,頗似蛛網膜下隙出血,有時可見對側中樞性面舌癱,臨床常易忽略,偶因頭痛在CT檢查時發現。
(2)腦葉出血:常由腦動靜脈畸形、Moyamoya病、血管澱粉樣變性和腫瘤等所致。常出現頭痛、嘔吐、失語症、視野異常及腦膜刺激征,癲癇發作較常見,昏迷較少見。頂葉出血最常見,可見偏身感覺障礙、空間構象障礙;額葉可見偏癱、Broca失語、摸索等;顳葉可見Wernicke失語、精神症狀;枕葉出現對側偏盲。
(3)腦橋出血:多由基底動脈腦橋支破裂所致,出血灶位於腦橋基底與被蓋部之間。大量出血(血腫>5ml)累及腦橋雙側,常破入第四腦室或向背側擴展至中腦。患者於數秒至數分鍾內陷入昏迷、四肢癱瘓和去皮質強直發作;可見雙側針尖樣瞳孔和固定於正中位、嘔吐咖啡樣胃內容物、中樞性高熱、中樞性呼吸障礙和眼球浮動(雙眼間隔約5s的下跳性移動)等,通常在48h內死亡。小量出血表現交叉性癱瘓或共濟失調性輕偏癱,兩眼向病灶側凝視麻痹或核間性眼肌麻痹,可無意識障礙,可較好恢復。
中腦出血罕見,輕症表現一側或雙側動眼神經不全癱瘓或Weber綜合征,重症表現深昏迷,四肢弛緩性癱瘓,迅速死亡;可通過CT確診。
(4)小腦出血:小腦齒狀核動脈破裂所致,起病突然,數分鍾內出現頭痛、眩暈、頻繁嘔吐、枕部劇烈頭痛和平衡障礙等,但無肢體癱瘓。病初意識清楚或輕度意識模糊,輕症表現一側肢體笨拙、行動不穩、共濟失調和眼球震顫。大量出血可在12~24h內陷入昏迷和腦干受壓徵象,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兩眼凝視病灶對側(腦橋側視中樞受壓)、瞳孔縮小而光反應存在、肢體癱瘓及病理反射等;晚期瞳孔散大,中樞性呼吸障礙,可因枕大孔疝死亡。暴發型發病立即出現昏迷,與腦橋出血不易鑒別。
(5)原發性腦室出血:占腦出血的3%~5%,是腦室內脈絡叢動脈或室管膜下動脈破裂出血所致。多數病例是小量腦室出血,可見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及血性腦脊液,無意識障礙及局灶性神經體征,酷似蛛網膜下隙出血,可完全恢復,預後好。
大量腦室出血起病急驟,迅速陷入昏迷,四肢弛緩性癱及去皮質強直發作,頻繁嘔吐,針尖樣瞳孔,眼球分離斜視或浮動等,病情危篤,多迅速死亡。不同部位腦出血臨床特點歸納見表1。
診斷
自從CT問世以來,腦出血臨床診斷已不難。
1.腦出血診斷主要依據
(1)大多數為50歲以上,較長期的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
(2)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突然發病,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症狀。
(3)發病快,在幾分鍾或幾小時內出現肢體功能障礙及顱內壓增高的症狀。
(4)查體有神經系統定位體征。
(5)腦CT掃描檢查:腦內血腫呈高密度區域,對直徑大於1.5cm以上的血腫均可精確地顯示。可確定出血的部位,血腫大小,是否破入腦室,有無腦水腫和腦疝形成,確診以腦CT掃描見到出血病灶為准,CT對腦出血幾乎100%診斷。
(6)腰穿可見血性腦脊液,目前已很少根據腦脊液診斷腦出血。
2.病因診斷對腦出血的患者不僅有腦出血的診斷,而且一定要尋找病因,以利於治療和預防。腦出血多數病因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所致。但還有許多其他不常見的原因可以引起腦出血,如單純動脈硬化、動靜脈畸形、血液病以及活動狀態、排便、情緒激動等,特別是對50歲以下發病的青壯年患者更應全面考慮以下病因。
(1)腦實質內小型動靜脈畸形或先天性動脈瘤破裂。破裂後形成血腫,畸形血管或瘤體自行消失。即使做腦血管造影也難顯示。
(2)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病毒、立克次體感染等可引起動脈炎,導致管壁壞死、破裂。
(3)維生素C和B族缺乏,腦內小血管內膜壞死,可發生點狀出血亦可融合成血腫。
(4)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缺乏性紫癜、血友病等。
(5)抗凝治療過程中,可發生腦出血。
(6)顱內腫瘤出血:腫瘤可侵蝕血管引起腦出血,腫瘤內新生血管破裂出血。
(7)澱粉樣血管病:多見於老年人,臨床上以反復性和(或)多發性腦葉出血為主要臨床表現,以額、頂葉的皮質最為明顯。
(8)過敏反應:可產生腦部點狀出血。
(9)脫水、敗血症所致腦靜脈血栓形成及妊高征等,有時可引起腦出血。
⑸ 我公公93歲因為腦出血住院了,還沒醒,但計過每天項目的費用最少要400多塊.醫保可以報銷嗎
醫院就應該知道的吧?
住院時候就用醫保卡來辦理.
自己先支付一個住院的手續費用
比如說我們這里是交600
然後其他的就醫院自己去跟醫保單位結算了
年齡不同還有每個不同的病區有一個最高限額
高出這個限額的,自己出
⑹ 九旬老人護理院內墜床死亡,家屬獲賠11餘萬元,院方的失職行為有哪些
最有關消息報道稱,江蘇90歲的高齡老人周某因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等多種疾病,後來被子女送去了某護理院養老。而在護理院養老的這段時間,從病床墜落,後來經過搶救無效死亡。後來周某的子女認為護理院照料不當,所以將養老院告上法院,並且要求護理院賠償37.9萬元,之後經過江蘇省崑山市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周某經護理院評定為一級護理,應進行嚴密的照看。
但周某,不慎最長而復利,人員卻不在病房內,這屬於是看護,不周且事故發生後,而且護理院沒有馬上的把受傷人員周某及時的送到醫院去進行救治,那麼護理院沒有及時把周某送去醫院進行救治的行為,就已經構成了護理院的失職行為,後來經過法院的最終判定為護理院承擔30%的,賠償責任共賠償11.38萬元。
⑺ 交通事故倒車鏡刮到一個90歲老頭。當場沒事。去醫院檢查出來有腦血拴,觀察了兩天沒事,家屬要去大醫院
你最壞也就是一般交通事故造成傷者間接死亡,賠錢有保險公司呢,又態度誠懇與死者家屬無沖突。交警和那邊家屬的手續辦完,不會再追究你的責任的,等幾天吧
⑻ 腦出血會有哪些徵兆
每年秋冬季節,天氣變冷,是腦卒中的高發季節,為什麼秋冬季更容易發生腦出血呢?主要是因為天氣變冷以後,北京四惠中醫醫院中醫內科楊星主任說人體血管收縮,血流減緩,老年人的血管彈性又不好,或者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因此不能很好地調節收縮來適應突然的溫度變化,就容易出問題。
如何平穩地度過這個危險的時間段呢?預防腦出血,我們總結了以下8個危險信號。
一:握手難收
顧名思義就是和別人握手之後,自己松不開手,出現這個情況就要引起警惕了,當身體出現這個症狀的時候,多半是由於腦部缺血所致。
二:突發的劇烈頭痛
身體健康的人突然發生劇烈的頭痛或長期慢性頭痛的人病情突然加重,尤其是伴有嚴重的惡心、嘔吐時,應該警惕腦出血。
三:流鼻血
流鼻血也有可能是腦梗的早期症狀。當血壓出現波動時,鼻腔內的毛細血管就會因此破裂出血,而當血壓突然升高時,則表示腦梗也快要出現了。
四:哈欠連連
好多腦出血的患者都表示在腦出血來臨之前都有嗜睡的情況,之前都是正常休息的情況下,北京四惠中醫醫院中醫內科楊星主任說每天還是哈欠連天,一直覺得困,睡也睡不醒,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大家要注意起來。
五:視力模糊
眼睛黑蒙是一種行為障礙,主要表現為眼睛會突然出現短暫性的黑蒙,
六:脖頸僵硬
據了解,很多人在腦出血來臨之前會發現自己的頸部發硬,頸部的活動會受到阻礙。因為在腦出血來臨的時候,大腦部位的實質性出血容易對腦膜造成刺激。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不要太過緊張,可以按照以下的一些方法來進行急救。
七:突發的嘴歪、口齒不清
這條算是腦出血的典型症狀了,以往健康的人睡一覺起來突然口角歪斜,流口水,說話大舌頭,詞不達意等,這時候一定要盡快去醫院就診,在腦出血的早期得到有效治療,防止大量出血對身體造成更多地不可逆損傷。
八:喝水嗆到
如果不是經常發生這種情況,那問題應該不大,但是經常嗆到的話,就要引起注意了因為喝水總是嗆到是腦出血的早期症狀之一,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先到醫院檢查一下為好。
腦出血通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剛開始症狀往往不明顯或者容易被忽視,在這里呼籲照顧者、子女等特別留意老人的情況,給予老人更多地關心和溝通,保證他們的健康。
腦出血中醫治療方法?
腦出血的基本病機為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失衡,氣血逆亂,上犯於腦,血溢脈外,中醫認為它病位在腦,與心、腎、肝、脾密切相關。其病性是本虛標實、上盛下虛,在本為肝腎陰虛、氣血不足,在標為風火相煽、痰濕壅盛、氣血逆亂、絡破血溢。
風證、火證、痰證、陰虛證為出血性中風急性期的基本證候,風證為發病的啟動因素,急性期以火證最為明顯,而瘀證貫穿於疾病的始終。中醫腦出血分為七型:
1、肝陽暴亢、風陽上擾型,治以平肝潛陽,清熱熄風,方選天麻鉤藤飲加減;
2、痰熱腑實、風痰上擾型,治以化痰通腑,方選星萎承氣湯加減;
3、陰虛風動型,治以滋養肝腎,潛陽熄風,方選鎮肝熄風湯加減;
4、痰熱內阻,內閉清竅型,治以清熱化痰,醒神開竅,方選羚角鉤藤湯加減;
5、痰濕蒙塞清竅者,治以溫陽化痰,醒神開竅,方選滌痰湯加減;
6、元氣敗脫,神明散亂型,治以益氣回陽,固脫,方選參附湯加減;
7、氣虛血瘀證治以益氣活血,方選補陽還五湯加減。
腦梗塞、腦出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的發生,積極採取中醫中葯的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北京四惠中醫醫院中醫內科楊星主任說中醫中葯的治療根本的意義在於中葯改善或者消除患者的症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盡量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可以防止再次發生腦梗塞腦出血,因為一旦再次發生,嚴重程度和對身體的損害,往往比第一次嚴重的多。
⑼ 我姥爺80多歲了,腦出血後腦積水不想做手術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有助於康復
如果不做手術,腦積水就要靠自己來吸入了,恢復要慢一些。
另外80歲了,手術成功率也是個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臨床表現,神志怎麼樣。
這種情況下的病人只能姑息保守治療了。
控制血壓情況,不過腦出血後的血壓是很難控制的,急性期也不要求把血壓趕快降下來。
注意護理,防止感染、褥瘡。
功能恢復治療。
都是一些對症的治療。
⑽ 75歲老人腦出血在家一年,這幾天不吃飯不喝水,舌頭疆硬,面無血色是不是不行了
至於早期腦出血,多因是高血壓性腦出血,
所以1要適當控制一下血壓,可使用硝酸甘油或立其丁等葯物,一般控制在160mmHg左右,2使用止血葯物2-3天,同時要使用腦細胞營養葯物治療及使用脫水利尿劑治療.以控制顱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