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湖南省平江縣長壽鎮有什麼酒店
平江長壽鎮今典大酒店是集酒店、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酒店。一、二樓酒店,四樓KTV,五、六樓客房,七樓3D電影院。本酒店環境優雅、平民消費、星級享受。距離石牛寨地質公園只有30分鍾車程。
⑵ 祝塘鎮歷史
祝塘鎮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東南部,地處太湖平原,屬長江三角洲對外經濟開發區,居無錫、江陰、常熟三市區的地域幾何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全鎮總面積5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30公頃,擁有常住人口59711人,外來人口54256人,下轄12個村(社區)和1個省批工業集中區、1個無錫市級工業集中區。祝塘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是江陰四大古鎮之一,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年。境內有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的祖居、承先橋、千年銀杏古樹等歷史遺跡,元末明初文學家施耐庵曾長期隱居於此教書育人,著書立說,其中武松打虎等千古不朽的文學章節正誕生於此。
拖爐餅
-概述
流傳在張家港市楊舍、江陰市北漍、長涇一帶的地方傳統風味小吃,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是楊舍、塘橋兩地的著名傳統風味小吃。該餅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50多年。
拖爐餅-製作
製作工藝獨特,烘烤時需用兩只爐,下面一隻為底爐(平底),上面一隻為頂爐(尖頂,呈錐狀),烘烤時兩只爐同時加熱吻合,並以頂爐的熱量將餅吊熟,大有頂爐拖底爐之勢,故稱拖爐餅。拖爐餅採用上等白麵粉、白糖、凈板油(加工過的生豬油)、薺菜、芝麻、桂花等為原輔料。口味油而不膩,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於一體,外形飽滿,色澤金黃,酥層清晰。
隨著時間的變遷,工藝的改革,目前製作拖爐餅已由傳統的吊爐改為電爐烘製,雖然電爐烘製的拖爐餅較之吊爐烘製的要遜色一些,但仍基本上保持了沙洲拖爐餅的特色,不愧是一種傳統小吃中的佳品。
祝塘 古鎮祝塘是江陰四大名鎮之一,也是江蘇省綜合實力百強鎮之一。文人如林的美稱名聞遐邇,外貿之鄉、針織之鄉的美譽響徹海內外,小巧玲瓏的斗山和碧波盪瀾的盪南白盪,青山綠水令人心曠神怡。祝塘民性淳樸,生活富裕,全民素質較高。 家鄉情是傳情的線,聯緊的絲、返家的橋,是傾訴念家的港灣、是尋求逝去童年的心音之所、是聯緊友情動人的歌,希望這里能成為您休憩的港灣!
祝塘鎮是徐霞客的祖居,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東南部,地處太湖平原,屬長江三角洲對外經濟開發區,居無錫、江陰、常熟三市區的地域幾何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全鎮總面積5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30公頃,擁有常住人口59711人,外來人口54256人,下轄12個村(社區)和1個省批工業集中區、1個無錫市級工業集中區。
祝塘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是江陰「四大古鎮」之一,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年。境內有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的祖居、承先橋、千年銀杏古樹等歷史遺跡,元末明初文學家施耐庵曾長期隱居於此教書育人,著書立說,其中「武松打虎」等千古不朽的文學章節正誕生於此。
近年來,祝塘鎮在市委、市 *** 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 *** 」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幸福江陰」建設統攬全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對外開放知名度日益提升,被譽為「江南外貿第一鎮」。該鎮工業經濟發展較快,全鎮擁有工商企業1000多家,目前全鎮已形成紡織、服裝、輕工機械、有色金屬製造為特色的產業集群。200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118.5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43%;完成利稅總額8.8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37%;財政收入4.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47%,被列入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排名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千強第131位。祝塘在大力發展工業的同時,十分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全鎮綠化覆蓋率達37%以上。境內「五福島」是蘇南地區保持完好的次生態濕地,已成為祝塘的一張綠色名片。 [編輯本段]城鄉環境 設施環境:祝塘鎮集鎮建設水平較高,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鎮區道路縱橫貫穿,建有2座11萬伏的變電所,一個日供水能力10萬噸的水廠,設有3座污水處理廠,同時省重點中學、市級人民醫院、三星級賓館、公寓式住宅、世紀公園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祝塘正加快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區、歷史文化展示區、人文生態和諧區、人居創業適宜區,已逐漸成為長三角洲一顆璀璨的明珠。
氣候條件:祝塘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5.5度,年平均濕度82%)。
生態文明:中國國土經濟學研究會認為:祝塘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完全符合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評定標准。在全國20多個中小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中,祝塘位列江蘇省所屬兩個實驗區之一,是蘇南地區首個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
五福島:鑲嵌在祝塘鎮南的斗山鬱郁蔥蔥,風景如畫。在祝塘鎮南端的五福村區域集中了全鎮五分之四的水面,由五條自然白盪構成的「五福島」連片水面面積3000多畝,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是江南區域極具開發潛力的次生態濕地。 [編輯本段]城鄉交通 祝塘鎮地處長江三角洲對外經濟開放區的幾何中心,被江蘇省列為重點中心鎮。
▲航空: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100公里,距浦東國際機場140公里,距無錫碩放機場25公里。
▲陸路:距沿江高速霞客道口3公里;距京滬高速最近道口4公里。
▲鐵路:距京滬線無錫貨運站23公里;距新長江鐵路江陰站15公里。
長塘鎮位於上虞市西南,與紹興縣富盛鎮為鄰,東接曹娥街道,南和湯浦鎮接壤,北和東關街道緊緊相依。長塘原屬紹興,1954年歸上虞縣管轄,名稱轄區數度變更,1992年撤並入東關鎮,2001年11月又設為長塘鎮。
長塘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唐天寶元年(908),錢鏐移民開荒,遂形成村落,至今已有1096年的悠久歷史。該鎮文化積淀深厚,人才輩出,群星燦爛,造就了羅萬化、羅淇等文武狀元,造就了嵇康、杜亞泉、馬一浮等文化名人。
希望能夠幫到您!
自3200年前泰伯奔吳起始,古代吳文化的發源地、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和現代鄉鎮企業的誕生地,在漫長的歲月中,無錫為中華民族創造了一大批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當2005年無錫獲得了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就成為全市人民奮力追逐的又一新目標。而在11日剛剛結束的全市「建設文明無錫,打造文化名城」工作會議上,市委、市 *** 出台的《關於建設文明無錫打造文化名城的決定》和配套實施的《無錫市「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向世人表明了無錫向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邁進的姿態和切實舉措。 近日,記者走訪了上述出台文件的參與者,去了解「1234」的起步計劃,去認識專門成立的文化遺產局,去感受即將在無錫大地上鋪就的「一圈三帶三區」文化發展宏偉藍圖…… 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1234工程」為新突破 「十五」期間,無錫市擁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由1處增加到15處,省級文保單位由21處增加到58處,市級文保單位由176處增加到285處……無錫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速度」令人驚嘆,「十五」成為無錫文化騰飛的一個重要節點,而已經到來的「十一五」更將是文化事業迅猛發展的一個嶄新時期。 「到2010年,國家級文保單位達18處,省級文保單位達70處,市、區各級文保單位完好率達到98%以上,重點實施1234工程。」這是市委市 *** 確定的文保「硬指標」。「1」是圍繞一條古運河,全面保護沿河傳統民居和工業遺產;「2」是指建設鴻山遺址、闔閭城遺址兩大遺址公園;「3」為構建泰伯瀆、泰伯墓、泰伯廟三大歷史人文景觀;「4」乃修繕清名橋古運河水弄堂、惠山古街、榮巷、小婁巷四大歷史街區。 有關人士評價,「1234」既是無錫向新目標邁進的起步工程,更是一個全面保護和利用無錫傳統文化遺存的工程,其中四個歷史街區可以說是無錫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這個工程在設想之時就以保護主城區歷史遺存為重點,通過一片地區的「示範」,使無錫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向更加全面和縱深的方向推進。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點面結合責任到位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這是無錫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上始終堅持的方針。惠山泥人、宜興紫砂、梁祝傳說、吳歌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錫劇、道教音樂、錫綉、竹刻、紙馬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已經列入「保護范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可厚非將是保護的重點,並且無錫將積極推進古運河無錫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需要我們保護的就只是這些「特別珍貴」的文化遺產嗎?當然不是!在《「建設文明無錫打造文化名城」項目任務責任書》中,我們幾乎可以看見所有無錫民間和民俗方面「同樣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字,它們被列入了切實的「保護計劃」中—— 江陰市負責九獅舞、江南絲竹、蓮湘、段龍舞、米酒釀制工藝等項目;宜興市則負責男歡女嬉、宜興手工刻紙、三跳道情等項目;洛社鳳羽龍製作工藝、玉祁雙套酒釀制工藝是惠山區的責任項目;還有濱湖區的江南藍印花布、太湖龍舟、馬燈舞、太湖漁俗,崇安區的無錫醬排骨、王興記小吃傳統工藝,南長區的太湖船點、無錫絲綢傳統工藝等,北塘區的錫式鐵具和新區盪湖船與花燈……「包干」到區還不夠,落實到點才是「實措施」,因此在《責任書》中,市文管中心、園林局、房管局、教育局等單位都各自領到了「文保指標」,這樣一種遍地開花、將保護責任分解落實到最基層的方式,必然會在全市形成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欣欣向榮態勢。 無錫市文化遺產局:追求的不僅僅是第一 「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原本就是相依相存的一對兄弟,我們在保護歷史文化遺存的時候一定不會忽視其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像在對惠山古街進行保護的時候我們不可能撇開惠山泥人,在保護古運河文化的同時就一定會關注沿河的名人故居、工商遺存等。」市文化局負責人如是說。 無錫市文化遺產局在「十一五」的開局之年正式掛牌運行了,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全國首個文化遺產局」,從更深層的方面來說,它更是無錫在保護歷史文化遺存方面的「創舉」。 在加大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的同時,對那些瀕臨消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這是文化遺產局成立的重要意義。從科學依據上來看,國家早已開始使用「文化遺產」這一概念,它比較全面和完整,既包括了物質的、也包含了非物質的,這
記得採納啊
江陰歷史悠久。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地屬延陵,曾是吳公子季扎的封地,後為楚春申君黃歇的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舊封」之稱,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2500多年。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陽縣。南朝·梁紹泰元年(555年)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開始,下轄江陰、利城、梁豐3縣。此後江陰先後為郡、為國、為軍、為路、為州,建置幾經變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復江陰縣建置。
1949年4月22日江陰解放,後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
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2001年6月,江陰市將28個鎮合並為20個鎮:長壽鎮並入周庄鎮,陸橋鎮並入華士鎮,要塞鎮並入澄江鎮,河塘鎮並入長涇鎮,文林鎮並入祝塘鎮,石庄鎮並入璜土鎮,西石橋鎮並入利港鎮,桐岐鎮並入青陽鎮,其它鎮行政區劃不變。即:周庄鎮 璜瑭鎮 馬鎮鎮 南閘鎮 月城鎮 青陽鎮 峭岐鎮 顧山鎮 山觀鎮 北國鎮 申港鎮 華士鎮 利港鎮 夏港鎮 新橋鎮 雲亭鎮 澄江鎮 璜土鎮 長涇鎮 祝塘鎮
2003年11月,江陰市再次對部分鄉鎮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北氵國鎮原轄區域並入顧山鎮;山觀鎮原轄區域法律上並入澄江鎮,具體操作上,將其區域的管理納入江陰經濟開發區,與原長山辦事處合並,成立新城東辦事處;峭岐鎮、馬鎮鎮、璜塘鎮3個鎮的原轄區域合並成立霞客鎮。
2005年,江陰市有16個鎮,305個行政村,7 102個村民小組;7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雲亭、霞客、周庄日?9個行政村進行調整優化試點,撤並自然村102個。江陰市 *** 所在地在澄江鎮。
祝塘鎮(Zhùtáng Zhèn)位於江陰市東南部,面積56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積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5.977萬,鎮人民 *** 駐地在祝塘景陽西路10號,在市 *** 駐地東南向20多千米處。鎮駐地建成區面積6.5平方千米。東接長涇鎮,南鄰無錫錫山區,西至霞客鎮,北靠周庄鎮。轄永昌、建南、北山頭、塘頭巷、香草、文南、湘南、河湘、南丈、北灣、石堰、富陽、西陽、西順、茂龍、金鵝墩、漫水、孔西庄18個村和文林、景陽2個社居委。
1951年後,設祝塘、永平、金庄、祝北等鄉,1955年合為祝塘鄉,1958年9月改鄉成立祝塘人民公社,1984年4月又設為祝塘鄉,1987年7月撤鄉建祝塘鎮。2001年6月,文林鎮與祝塘鎮合並,仍稱祝塘鎮。
經濟狀況不太清楚,感覺整個江陰的經濟發展速度還是很不錯的。
⑶ 長政發2015 1號文件
長政發 這個文件號真亂。長沙市、長壽鎮、長興縣都用。你沒說文件標題或文件內容,猜你可能是要長沙市的。貼在下面。請採納答案。長沙市人民政府
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長政發〔2015〕1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直機關有關單位: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推進我市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湘政發〔2014〕22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激發社會活力,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和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滿足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努力使發展養老服務業成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成為擴大內需、增加就業、促進服務業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為長沙強力實施「三倍」,率先建成「三市」,加快現代化進程形成新的戰略支點。
(二)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社會為主體的,設施齊備、功能完善、規模適度、布局合理、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9064」養老格局(90%的老人依靠居家養老,6%的老人依託社區養老,4%的老人依賴機構養老)更加健全,養老服務產品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
1.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覆蓋100%的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基本養老服務覆蓋所有居家老年人;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40張以上,全市養老床位總數達到6萬張,其中,護理型床位達30%以上,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的養老床位達70%以上;養老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市、區、街道、社區四級互聯互通,居家呼叫服務和應急救援服務信息網路實現城鄉全覆蓋。
2.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創樹2-3個全國知名的老年用品長沙品牌,培育一批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富有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培育3-5個規模較大的連鎖服務公司,打造2-3個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1-2個依託生態旅遊資源的候鳥式養老基地,爭取1-2個國內外知名養老服務機構落戶長沙,爭取國內養老高端會展落戶或巡展長沙。養老服務業增加值在服務業中的比重顯著提升,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提供2萬個以上就業崗位,拉動就業6萬人。
3.發展環境不斷優化。養老服務業政策法規體系建立健全,行業標准科學規范,准入、退出和監管機制更加完善。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意識顯著增強,支持和參與養老服務的氛圍更加濃厚,為老志願服務廣泛開展,敬老愛老助老養老傳統和文明新風得到弘揚。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1.全面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建立健全以企業和機構為主體、社區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培育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上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法律援助等定製服務。加快推進城區老年人助餐點建設。加快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台、呼叫服務系統和應急救援服務網路建設。(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文廣新局、市商務局、市司法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不斷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社區要無償提供辦公服務用房,引入各類專業化、社會化的養老服務組織,為社區老年人開展日間托老、醫療康復、集中就餐、文體娛樂、老年學習等符合老年人需求的養老服務項目。發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養老服務功能,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社區服務中心及社區衛生、文化、體育等設施的功能銜接,發揮綜合效益,社區各類具有為老年人服務功能的設施都要向老年人開放。2017年底,各街道至少建成一所日間照料中心或小型養老機構。(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市文廣新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3.大力推動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在資本金、場地、人員等方面進一步降低准入門檻,優化土地供應政策,建立財政補貼制度,引導鼓勵各類所有制投資主體進入養老服務領域,使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市場的主體。統籌規劃,建設一批布局合理、規模不一、檔次各異的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為經濟承受能力不同、需求標准不一的社會寄養老人提供多樣化、人性化、專業化的有償養老服務,優先滿足失智失能、空巢獨居等老年人的剛性需求。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和家庭化、小型化養老機構。鼓勵社會資本對企業廠房、閑置校舍、賓館、招待所、公辦後勤服務設施等進行整合和改造,用於養老服務。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改造成醫養融合的老年護理院。鼓勵發展養老地產,既可開辦營利性養老機構,也可設立公益性養老機構。鼓勵建管分離,養老服務設施由投資商興建,由專業養老機構運營。支持有意向的投資商按養老布局規劃啟動項目建設,確保到2020年新增4萬張床位。(市民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4.辦好公辦保障性養老機構。要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托底保障作用,重點為城市「三無」老人和農村五保老人提供無償供養和護理服務,為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失獨老人提供低償服務。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市屬公辦養老機構提質改造工作;各區縣(市)採取政府投資、民建公助等方式,均要建成一家300張床位以上的社會福利中心;鄉鎮敬老院建設三年工作行動方案全面落實。開展公辦養老機構運營管理市場化改革試點,實施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輪候和財政補貼制度。(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二)統籌發展城鄉養老服務設施。
1.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在制訂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按照人均用地主城區不少於0.1平方米,望城區和各縣(市)不少於0.2平方米的標准,分區分級規劃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新建小區按照每百戶30平方米的標准配建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的產權及其移交責任和義務,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須知中公告並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約定。社區辦公服務用房要拿出一定比例面積用於養老服務,無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沒有達到每百戶20平方米標准要求的,各區、街道要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開辟養老服務用房。養老服務設施的配建應相對獨立,並方便老年人開展活動。要按照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相關標准和規范,推動和扶持老年人家庭無障礙設施的改造,加快推進坡道、電梯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改造。(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支隊、市殘聯、市質監局、市城管執法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統籌發展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要充分利用閑置的學校、鄉鎮辦公樓和村民服務中心、醫院用房以及民房等資源,按照鄉鎮辦敬老院、村辦養老服務中心(幸福院)、家辦托老所等形式,推進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敬老院提質改造,提倡鄉鎮敬老院在滿足五保老人入住需求的前提下,向社會開放,提高運營效益,使之升級轉型為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區縣(市)政府用於養老服務的財政性資金重點向農村傾斜,將農村幸福院建設和運營納入財政資金補貼范疇。(市財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三)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1.加強教育培訓。鼓勵大專院校對口專業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在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快培養老年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專門人才。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對社區和養老機構的從業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推行職業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養老護理人員崗前培訓率達到100%、持證上崗率達到90%以上。(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提高工作待遇。推動養老機構改善養老護理員工作條件,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提高工資福利待遇,市、區縣(市)人社部門適時發布養老護理員工資指導價位,推動建立工齡補助制度,依法繳納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努力提高養老護理員的社會地位,設立長沙市「養老護理員節」,每年推選 「十佳護理員」和「百名優秀護理員」。(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3.增設公益崗位。在政府投資興辦的公辦養老機構和街道(鄉鎮)、社區(村)為老服務機構中開發公益性崗位,公益性崗位應優先安排以特困人員為重點的就業困難人員,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比例不低於60%的為老服務機構,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四)發揮為老服務社會組織作用。
1.積極培育為老服務社會組織。建立一批長沙特色品牌的老年產業協會、老年產品開發聯盟、養老服務行業協會、養老服務企業商會、老年護理研究會等為老服務社會組織;加強老年協會建設,全市形成覆蓋城鄉、上下聯動的四級老年協會組織網路。(市商務局、市老齡辦、市衛生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鼓勵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支持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機構建設運營、養老產品開發、養老服務提供,使社會組織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重要力量;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為老服務社會組織開展養老服務教育培訓、研究交流、咨詢評估等服務,承擔養老服務行業標准制定、服務質量評估、服務行為監督、第三方認證等事務,發揮其在行業自律、監督評估、服務中介、風險分擔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財政補貼制度,支持基層老年協會運營管理農村幸福院,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組織鄰里互助。(市老齡辦、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3.鼓勵開展為老志願服務。建立為老志願服務登記制度、回饋制度,積極倡導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職工和大中小學學生參加養老志願服務活動,扶持各類為老服務志願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服務窗口創建「敬老文明號」活動及評選全市「十大孝星」活動,以孝老愛親風尚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老齡辦、團市委、市婦聯、市總工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五)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產業。
1.開發老年產品用品。支持企業圍繞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醫和文化娛樂等需要,開發安全有效的康復輔具、食品葯品、服裝服飾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務產品;引導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開發適合老年人的理財、保險等產品。(市商務局、市衛生局、市食品葯品監管局、市金融辦、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打造養老服務產業鏈。積極拓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老年大學、休閑旅遊、社區商業、健康服務、法律服務、精神慰藉等為老服務,建設一批功能完善、服務優質、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養老服務企業和養老基地,吸引上下游企業聚集,打造養老服務完整產業鏈。鼓勵房地產商建設集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年醫院、老年社區於一體的養老服務綜合體。(市商務局、市旅遊局、市衛生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文廣新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老乾局、市司法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3.培育養老產業集群。將養老產業納入全市服務業發展規劃,制定長沙養老產業發展規劃,加強規劃引導,鼓勵發展中小企業,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創立長沙養老品牌,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形成一批產業鏈長、覆蓋領域廣、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產業集群。(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三、扶持政策
1.完善土地供應政策。將養老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並在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予以優先安排。養老服務設施土地用途確定為醫衛慈善用地。營利性的老年公寓、老年酒店等參照經營性用地管理。由民政部門認定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與公辦養老機構執行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集體建設用地。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用地,應採用招拍掛等公開出讓方式供地,對利用單位自有用地興辦養老服務設施項目的,需符合城市規劃及養老產業專項規劃的有關要求可採取協議出讓方式供地,年限均不超過50年。新建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依據規劃單獨辦理供地手續的,每宗地面積原則上不超過3公頃;集中配建醫療、保健、康復等醫衛設施的,不得超過 5公頃。(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享受劃撥用地政策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變更為營利性養老機構,變更性質時,可辦理協議出讓(租賃)土地手續,補繳出讓金(租金)。養老服務設施用地轉讓,其地上所建養老服務設施應整體轉讓,不得分割轉讓和分割銷售。嚴禁將養老設施建設用地改變規劃條件進行房地產等經營性用地項目的開發,對於擬改變土地用途的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應當由政府收回處置。(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工商局)
2015年開始, 對社會力量提供的床位數在200張、500 張和1000 張以上的養老服務投資項目,可分別列入各級服務業重點項目,優先給予用地保障。鼓勵將閑置的廠房、倉儲用房、學校、培訓中心、度假村、農庄等存量房產和土地改建為養老服務設施,支持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發改委、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2.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徵營業稅;對經認定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符合條件的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其所繳配套費全額由財政預算安排專項支出,通過市民政局預算安排給養老機構,營利性養老機構其所繳配套費的50%由財政預算安排專項支出,通過市民政局預算安排給養老機構。養老服務機構確有困難,依照《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規定》,可以到所在地殘聯申請減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養老機構用水、用氣(燃料)等與居民用戶實行同質同價,用電按居民生活用地計價。
3.完善投融資政策。市、區縣(市)、鄉鎮(街道)應加大投入,安排財政性資金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市、區縣(市)兩級福彩公益金50%以上要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並隨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體育彩票公益金要為老年活動陣地配備健身器材。充分利用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創業投資等方面的扶持資金以及醫療衛生資金、就業資金、社會保障基金等,發揮投入合力,採取投入資本金、直接補助、項目補貼、財政貼息、風險補償金、產業發展基金、股權投資等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並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加速進入養老領域。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拓寬信貸抵押擔保物范圍,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有效信貸投入。鼓勵養老企業拓寬市場化融資渠道,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市財政局、市體育局、市金融辦、市發改委、市文廣新局、市科技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4.完善醫養融合政策。制定衛生、醫保支持老年護理院發展政策,鼓勵社會資本舉辦老年護理院,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養老醫療服務。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可申請設立醫療機構或老年護理院,符合條件的可納入醫保定點范圍。不具備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應與周邊醫院、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合作,實現資源共享。鼓勵衛生技術人員到養老機構工作,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聘用醫生、護士、葯劑師等衛生技術人員,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定、技術准入和推薦評優等方面,享受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5.調整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政策。建立日間照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分級分類補助標准,經驗收達標,日間照料中心建設補貼按照一、二類標准,市財政一次性分別補貼10萬元、8萬元;運營補貼按照一、二類標准,市財政每年分別補貼5萬元、4萬元。城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營補貼按照一、二類標准,市財政每年分別補貼3萬元、2萬元。區縣(市)財政投入不得低於市級財政補貼標准。(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6.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補貼提標擴面。對本市戶籍的城區困難老年人實施基本養老服務補貼,服務補貼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實施。年滿60周歲的失能半失能低收入家庭老人以及百歲老人,可申請每月300元的服務補貼;年滿60周歲的失能半失能低保老人、失獨低收入老人,年滿70周歲的低保老人、失能半失能低收入老人,可申請每月400元的服務補貼;年滿60周歲的失能半失能散居「三無」 老人,年滿70周歲的散居「三無」老人、失獨低收入老人,獲市級以上勞模稱號的低收入老人,可申請每月500元的服務補貼。服務補貼由市、區兩級財政按照1:2分攤。服務補貼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實施。上述對象入住養老機構的,服務補貼可抵扣入住費用。農村困難老人和縣市城鎮困難老人的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補貼由各區縣(市)具體制定實施辦法。(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老齡辦、各區縣市政府)
7.建立養老機構建設財政補貼制度。對區縣(市)社會福利中心,市福彩公益金應給與重點支持。對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財政部門按每張床位按照新建1萬元、改建5000元的標准給予建設補貼,芙蓉區、天心區、開福區、雨花區、長沙縣和高新區,市、區(縣)財政按4:6的比例負擔。嶽麓區、望城區、瀏陽市和寧鄉縣,市、區(縣)財政按6:4的比例負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8.建立社會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制度。公辦民營和社會辦養老機構收住本市戶籍社會寄養老人,運營補貼按實際入住老人數每床每月補助160元,由市、區(縣市)兩級財政按照建設補貼的比例負擔。社會辦養老機構經批准收住「三無」、「五保」老人的,區縣(市)財政部門按公辦養老機構標准全額補貼的基礎上,上浮10%。上述基本養老服務補貼、養老機構(含日間照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和運營補貼市、區兩級財政均要建立自然增長機制。(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9.建立財政補貼保費制度。支持和鼓勵養老機構購買養老機構責任險,將養老機構場地責任險和「三無」、「五保」老人意外傷害險納入財政補貼范圍。鼓勵老年人投保健康保險、長期護理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人身保險產品,鼓勵和引導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相關業務。(市財政局、市金融辦、市民政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10.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健全養老服務行業准入和退出機制。逐步完善養老服務業行業標准,按照屬地監管原則,強化區縣(市)對養老機構服務范圍、服務質量和服務收費的日常監督。公辦養老機構實行政府定價,社會辦養老機構實行市場定價機制。量化養老服務業發展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建立養老服務業統計體系和需求評估體系。開發養老服務管理信息平台,准確、及時、全面反映養老服務發展規模、水平、行業結構等基本情況。充分利用電子政務網路,建立全市養老機構數據直報系統,加強養老機構信息採集、儲存、統計和分析。建立養老服務評估制度,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政府資助的養老項目和補助對象進行養老需求和服務質量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老年人享受基本養老服務、政府支持的層級類型和輪候順序。(市民政局、市物價局、市統計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長沙市發展養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和督促落實,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研究室、民政、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工業和信息化、財政、老齡、規劃、國土資源、教育、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商務、工商、稅務、金融、質檢、公安消防、食品葯品監督等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民政局。成立長沙市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承擔對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指導工作,負責促進我市養老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其人員編制在市民政局內部調劑解決。區縣(市)政府參照設立發展養老服務業工作機構。
(二)健全體制機制。市直各相關部門、各區縣(市)政府要高度重視養老服務業發展,切實履行統籌規劃、政策扶持、資金引導、典型示範、監督管理等職責,研究制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認真落實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相關任務要求,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民政部門要牽頭履行業務監管職能,加強宏觀引導、行業規范、業務指導、信息發布和監督管理。老齡工作機構要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加強督促指導工作。發改部門要將養老服務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物價部門要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養老服務定價機制。財政部門要逐步建立符合養老服務業發展需要的公共財政投入增長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制定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細則,加強醫療保險定點管理、養老服務人員管理、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衛生部門要研究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規劃、國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編制規劃、落實政策,統籌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土地供應。稅務部門要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商務、金融、文化、體育、教育、旅遊、廣電、新聞出版、公安、消防、質監、工商、食品葯品監管等部門要按各自職責創新政策,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扶持力度。
(三)強化督促檢查。從2015年起,將重點任務(詳見附表)分解並納入對各區縣(市)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和為民辦實事工程,確保責任到位,任務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市直有關部門和區縣(市)政府工作情況的督促檢查,及時向市政府報告,市政府適時組織專項督查。
五、本意見自2015年2月20日起實行。
附:《長沙市發展養老服務業配套政策制定任務分工表》
長沙市人民政府
2015年1月20日
⑷ 請問有什麼快遞可以到湖南平江長壽鎮的!在網上查了申通可以到,但問到快遞公司又說不可以到,真是急啊!
有申通。圓通。韻達三家快遞,但是到了街上要自己取,我經常淘寶買東西 ,申通在金爾嘉超市斜對面,圓通在長壽人超市斜對面的長壽人大葯房取件,韻達有點偏,在太平承德賓館斜對面。希望對你有用
⑸ 江陰市天語怡庭賓館地址
江蘇省江陰市長壽鎮永安路
⑹ 我周末想去岳陽市平江縣石牛寨去玩,請問大家 哪裡的門票是多少有什麼好點的賓館呢謝謝你們!
基本上是免費啦(當然住和吃還是要錢的)。並且有錢去哪玩不好,跑那去?建議你去連雲山或者幕埠山
⑺ 描寫江西修水黃龍山梨樹堝的南洞庭湖濱湖區的詞語
描寫江西修水黃龍山梨樹窪的南洞庭湖濱湖區的詞語。碧波盪漾,湖水接天連日。
⑻ 湖南省平江縣官塘韻達快遞具體地址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安定鎮官塘西路福鑫石材陶瓷店
岳陽市平江縣開發區浮橋街14號鋪面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漢昌鎮體育路政務服務中心對面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長壽鎮承德賓館對面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南江鎮第四中學旁邊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伍市鎮伍市工業園彩星鞋廠對面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漢昌鎮新車站後門左側16號鋪面
是第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