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照顧80歲以上老人應該注意什麼
70—80歲的老人每天宜睡10小時左右,8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應睡11小時左右.,而在生活上則需要細心照顧,合理安排飲食,注意個人衛生
㈡ 80~90歲的老人,吃不下飯!吃飯就吐出來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老人的年齡也相對比較大了,身體各方面的器官功能都在老化,你可以讓老人吃點清淡的粥類,這樣相對容易消化,平時少食多餐,希望我的解答給你帶來幫助。
㈢ 八十高齡的老人菜譜
一、80歲老人一日三餐食譜之早餐篇
早餐6-7點。主食以粥品為主,搭配蒸饅頭、蒸南瓜等;飲品1種,黃豆漿或者黑豆漿;蔬菜種類宜多,但控制總量,切細煮爛;水果1-2種,視老人牙口情況,切成薄片或者入粥,比如蘋果粥。
1、南瓜小米粥
功效:小米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南瓜排毒養顏、強身健體、健脾和胃;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此款粥非常虛弱的老年人秋季養生之用。
材料:小米50g,南瓜50g,枸杞子5g,大米50g
做法:南瓜去皮切小塊,小米淘洗干凈,一起放入電飯煲中,加適量清水熬製成粥,粥快好時加入枸杞子,關火,燜一會兒即可。
2、芝麻豆漿
功效:黑芝麻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填腦髓;黑豆清熱解毒、補血養腎、抗老防衰;黃豆補充蛋白質和鈣質、降低膽固醇;豆漿為老年人補充營養必備之品。
材料:黑芝麻20g,黃豆和黑豆各30g
做法:黃豆、黑豆、黑芝麻洗凈,提前一晚浸泡,清晨一起倒入豆漿機中,按程序操作即可。
3、蒸紅薯
功效:紅薯為長壽老人喜愛的食品之一,具有和血補中,促進排便,增強免疫,防癌抗癌,抵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預防骨質疏鬆等多種保健作用。
材料:紅薯1隻
做法:紅薯洗凈,切成片,直接上蒸屜蒸15分鍾左右即可。
4、番茄炒生菜
功效:番茄生津止渴、開胃消食、防癌、降壓降脂;生菜改善睡眠、減肥瘦身、增強免疫;此款菜品可以改善老年人食慾,降低血脂。
材料:番茄1隻,生菜1顆
做法:生菜洗凈後撕開,番茄洗凈切小塊;熱鍋冷油,放入番茄炒一會,再倒入生菜稍微炒一會,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二、80歲老人一日三餐食譜之中餐篇
中餐11-12點。中午的食量剛好吃飽即可,也不宜多吃。一主食一菜一湯,主食以面條或者稀飯為主,菜品可以多種多樣的蔬菜搭配;湯類可以選擇豆腐湯、魚湯等;
1、青菜面條
功效:小青菜降低血脂、寬腸通便、解毒消腫;香菇降脂、益胃 、抗病毒 、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此款麵食清淡溫潤,可以幫助老年人提升免疫力。
材料:小青菜幾顆,香菇2朵,面條適量
做法:青菜洗凈,香菇泡發切碎;鍋中加水,放入香菇加熱,水開時放入面條和小青菜,稍微煮一會,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2、白菜燉豆腐
功效:豆腐富含優質蛋白和鈣質,而且極容易消化吸收。大白菜通利腸胃,促進排毒,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對膽結石和動脈硬化患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材料:豆腐1塊,大白菜100g
做法:大白菜掰開,清洗干凈,豆腐切塊;起油鍋,蒜爆香,放入大白菜翻炒一下,然後放入豆腐,加一點清水燜一會,待汁收得差不多,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3、山葯鯽魚湯
功效:山葯性平,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鯽魚性溫,健脾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此款湯水營養豐富,甘淡滋潤,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老年人秋季養生。
材料:山葯100g,小鯽魚1條,生薑1片
做法:山葯去皮洗凈切片;小鯽魚在鍋中用素油煎至兩面微黃,加適量清水,放入薑片和山葯,大火燒開轉小火煲幾分鍾即可,少許食鹽調味即可。老人可以喝湯吃山葯,棄掉魚肉。
三、80歲老人一日三餐食譜之晚餐篇
老年人晚餐5-6點,控制量,少吃一些,5-7分飽即可,也可早點入睡。晚餐一粥一菜即可,絕對不要吃肉食,以免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積累,更加重腸胃和肝臟的負擔。
1、白蘿卜玉米粥
功效:白蘿卜消炎止咳、促消化、排毒防癌;玉米益肺寧心、健脾開胃、利水通淋;此款蔬菜雜糧粥非常適合老年人秋季養肺止咳,消炎清熱。
材料:白蘿卜30g,玉米20g,大米50g
做法:玉米提前浸泡,白蘿卜去皮切成小丁,所有材料一起入電飯煲,加適量清水熬煮成稠粥即可。
2、蔬菜拌絲
功效:此款拌菜所用的蔬菜皆是維生素和礦物質較豐富的蔬菜,烹飪方式也較溫和,適合老年人食用,且有預防腫瘤、增強肝臟解毒能力的作用。
材料:胡蘿卜、豆芽菜、海帶、黃瓜各適量
做法:胡蘿卜和黃瓜去皮切細絲,海帶浸泡清洗干凈後也切成細絲,豆芽菜洗凈,所有材料分別用熱水焯一下;熱鍋冷油,先後放入胡蘿卜絲、海帶絲、豆芽和黃瓜,稍微翻炒,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㈣ 80歲老人便秘吃什麼葯 秘必康調理便秘
80歲老人就要注意了,畢竟年齡大
㈤ 80歲老人上消化道出血全愈後,體虛吃飯沒有食慾,該怎麼補好
高壽啊,那個,吃清淡的,軟爛的,推薦幾個病號飯,用牛肉熬湯,用肉湯湯煮稀飯吃。牛肉屬於紅肉,可以補血。中醫講可以健脾。湯里適當放陳皮,可以消食理氣,開胃。北方人就用肉湯煮麵條。放時令蔬菜。
如果滿意請採納,謝謝。
㈥ 八十多歲的老人不去子女家也不請保姆非要自己住,該怎麼辦呢
我在上海做保姆,遇到過一位90多歲的老人,子女都很有錢,也遇到過你這樣的情況。
不願意去子女家,也不願意請保姆,這證明她有自理能力。
那天我陪同她70多歲的女兒去看她,她正在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飯,我掀開鍋蓋看到了她的早餐,一個大的蒸鍋里有6個很精緻的盅,老人家很開心的向我炫耀:」我來拿,你看我吃的都是什麼,半截海參,兩顆紅棗,五顆銀杏仁兒,一個蒸蛋,一小碗兒雜糧粥」拿出來擺了滿滿一小桌!旁邊還洗好了一個蘋果,兩個核桃仁兒和配的三兩粒堅果,老人在熟練的有順序的,一樣一樣的品嘗,很享受!
吃完老人家還拉著我的手,讓我去看她的書案,我看到上面一摞摞毛筆字,我暗自慚愧,老人家說我今天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幾點要鍛煉,幾點要寫字,幾點讀書,幾點午餐,幾點晚餐,這些她都不讓她的女兒插手。
老人家頭腦很清醒,我說:「你跟我們一起去你女兒家吧,這樣你就不用什麼都親手做了。」
老人家說:」啥是孝順?你覺得給我請一保姆,前後都跟著我,上個廁所也要跟著我,像看狗一樣,你們覺得那是對我好,我覺得那是受罪,沒有一點兒我自己的空間。」
「啥是幸福?雖然她們都很有錢,如果我真的是有病在身,再有錢也買不走身上的病痛,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我活著覺得自己還有一點價值,人活著就是活個精神頭!」
」去誰家不如自己家,這個家我住了幾十年了,閉著眼我都能摸著我的東西在哪裡放。去別人家都是一家人家了,凈給別人添亂,那我就更不舒心了。」
老人家如果有這樣的想法,真的慶幸她有一個好的身體。為什麼說一個老人能養活幾個子女,幾個子女養活不了一個老人。老人家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如果她覺得她的這種生活方式是最能讓她幸福的,那就任由她去,做子女的每天給她通兩次電話,經常去看望看望她,也未嘗不可,老人家過得開心,過得自由,自己覺得還有價值,我覺得這樣才是有孝心!
我先把我們單位80歲以上老人的養老情況說一下:現在,80歲以上的老人 ,還真不少 ,光是我們這個院,就有四、五十個。主要有這樣一些養老狀態。1,是請保姆的。有一個徐師傅,85歲了。他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在國外。他說:孩子們回來一趟不容易,會牽涉到許多問題,自己又不願意去國外生活,認為到國外習慣不同,語言不通,沒有熟悉的生活環境。就找了一個全職60多歲的女保姆,陪著溜彎、逛公園,買菜,做飯、洗衣服等家務事;晚上在一個屋睡,照顧徐師傅的起居,看病、吃葯,打掃衛生整理家務,等。也有一個楊師傅,兒子在外地工作,女兒在外企工作。都忙的不可開交,沒有精力照顧父親,也給老人請了全天候保姆,其工作狀態和前邊相似;還有一個馬老太太,89歲了,身體還健朗,六個子女,一個男孩,大的已經七十餘歲,最小的女兒也五十多歲了。按說,子女全部退休了,既可以輪流看護母親,或者其中一個看護母親吧!但是,母親不願意跟子女在一起住,她給好友說:有的子女自己年齡也快七十了,身體不怎麼樣,根本不能照顧我,有的,丈夫腦梗,也需要照顧,有的婆婆家有病人,也抽不出身來,兒子的小孩在國外工作 ,結婚生子,需要照顧,兩人退休後,去國外看護孫女去了,一個女兒也看第三代了。只有一個有精力和時間,母親不願意跟她在一起。怕將來有些事,容易有麻煩。最終選擇了和保姆一塊生活。
2,和子女一起生活。這樣的也不少。有兩個是把自己的房子給了孫子結婚,自己和兒子、媳婦一塊生活,大體是,早飯後出來遛彎,然後和一些老頭,老太太一塊聊天,11點回家吃中午飯。飯後午休,下午出來轉轉,聊一會子天,五點回家,晚飯後看一會兒電視,8點左右睡覺。有幾家是房子欠缺,擠在一起住的。還有一些是為子女接送孩子上學的,這樣的也不少,比較多的是老太太,接送孩子上下學外 ,還買菜做飯,她們基本上身體挺好。
3,住養老院的。也不多。一個是兒女雙全,兒子從結婚就在岳父母家,現在岳父母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了,只能看護岳父母。女兒家條件挺好,兩口子打拚自己的事業,太忙,去他們那裡住,也基本上是一個人在家。住自己的大房子,又感覺寂寞 。於是,選擇了去養老院生活。一個是母親去世,父親痴呆,在家上班後又怕父親走失,將父親送到了養老院。
4,相對比較多的是居家養老。可以佔到一半多。其中,老頭有三分之一,老太太有三分之二。他們大多不出遠門,主要在大院里活動,聊天,走步。極少數還有愛好畫畫,寫字的。
各具情況,不同做法,沒有對錯!
我自己覺得:在子女家住,有諸多不便。一是兩代人生活習慣差距比較大。 老年人大多睡覺少,睡的早、起的早,而年輕人喜歡晚睡、晚起,懶床,玩手機。老年人喜歡吃的素一點 ,軟一些。而年輕人喜歡有滋味,有嚼頭,葷素搭配。老年人多喜歡按點吃飯,年輕人則由於第一條而吃飯不正點 。時間長了,容易產生矛盾。二是,老年人關心的東西和年輕人不同,許多事關心點不一樣,共同語言相對比較少。三是如果不止一個孩子,時間長了,你管多了,他管少了。容易相互產生意見,造成子女不和。還有一樣,在一起有點受管制的感覺,活動的自由度會差一些。基於此,我認為:老年人只要有自己活動的能力,身體沒有大毛病,還是自己獨立過比較好。有點距離,孩子們有空,來看看,團聚一下,熱熱鬧鬧,氣氛融洽;有事能夠幫助解決;打招呼,可以及時幫忙。這樣的距離美感,比在一起要好的多!請保姆,不是適宜的辦法。當我們身體好的時候,請個保姆,自己基本脫離了勞動環境,而年紀大了,不勞動,就缺乏活動機會,運動量減少;我們看看那些農村裡的長壽者,基本都是一生勞動不止,在勞動中增強體質,減少雜念,思想單純,心情愉快,則身體 健康 。缺乏勞動,閑下來,容易思前想後,多雜念則不利於身體 健康 !這是一。再者,和保姆在一起,也容易和子女加大距離,親情受損。有網上文章說,一個老頭謝世以後,把房產和財物都給了保姆,而只給子女一元錢。雖然這無可厚非,尤其是子女孝心欠缺時,老人一時氣憤,做的考慮不周,在所難免。但是,其留給後人的將是痛苦與不安!盡管從老人的角度看,獨立居住,有一定好處。如果從子女角度說,可能有點想不開。怕別人議論,怕父母不爽。我自己想 :子女應該順其自然,孝順,孝順,又要孝,重點在順。老人想怎麼做,支持就好。當然,支持之後,還是不要放手不管,多關心,多問候 ,多聯系 ,多回家看看,抓緊時間多陪陪父母,盡孝需要抓緊時間,莫要等待,落一個行孝順老人心,關心盡兒女力。給子女榜樣,自己心安!這是我的管,孔之見,請朋友們指教!
我支持老人的行為。因為它說明老人身體 健康 ,沒有老年痴呆或其它的疾病。老人願意自己單獨住,不願和子女及保姆住在一起有下列原因。一是,老人吃的比較少,而且吃飯定時定點,吃的飯比較軟,喜歡稀湯爛飯。而兒女們喜歡吃炒菜,燉肉等之類的食品,在飲食上老人和兒女們吃不到一塊。二是子孫三代或四代住在一起,老人不習慣,特別是小孩因為作品或者其它的事情,遭到小孩父母的打罵,老人看到後很難受,隔輩疼誰都清楚,在這種情況下,老人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當時的處境會非常尷尬。三是老人自己比較獨,喜歡清靜,有人在跟前居住認為特不方便,有些不適應。所以,我認為,如果老人身體正常,沒有任何毛病,生活能夠自理,順者為孝,那就聽從老人的意見,讓老人自己住。兒女們可以利用早晚或者休息的時間買些老人喜歡吃的食品去看望一下老人,看看老人有什麼要求需要解決的。老人身體好,對兒女來說也是個福份,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它能減少很多家庭矛盾的發生。
八十多歲的老人不去子女家也不請保姆非要自己住,該怎麼辦?
80多歲老人獨居生活,做為兒女的確實擔心掛念,我認為最好有個子女能住在老人身邊,如果不方便,哪怕經常住住也行,別的子女經常輪流去,給老人買些菜和生活日常東西,陪老人嘮嘮嗑,讓老人別覺得寂寞,人老了不容易。我們家裡就是這么辦的。
這是位明白道理的老人。其實人到老年只要身體允許,一般來說都是喜歡自己安靜的感覺。特別不願意離開他生活幾十年的老屋,那裡的一切都是他美好的回憶和思念,每個角落物件都有不同的故事。
老人將兒女養大成人,如今都走向了 社會 追尋自己的夢想,每天工作繁忙但他們忘不了年邁的父母。有心將他們接到身邊也是一片孝心。但是明事理的老人更知道年輕人的不容易,去了只能增加麻煩,好的兒女可能會想盡辦法安排好老人的日常生活,不好的可能為此發生家庭矛盾。所以,不如自己在能生活自理的時候一個人生活更安心,更自由自再地過著快樂的生活。如果有個保姆在跟前會不習慣,而且過慣了節省過日子的人,請一保姆幾千元的費用也是感覺不值。
如果老人身體 健康 ,自己生活也沒有什麼大的疾病,做為兒女完全可以通過手機或者視頻監控系統進行管理。有時間回去看望一下,幫助他們解決一切日常生活中的困難,將米面油等日常用品備好。多與他勾通了解一下身體情況,備好需要的葯品也是非常必要的。有些大城市也為高齡老人家中安裝有緊急呼叫器,更增加了保險系數。我的朋友家中的老人有的回到農村老家,種植一些蔬菜等農作物發回照片都非常開心快樂。
總之,老年人每天開心快樂最重要。祝福你家老人建康幸福!
每個人生命都是有尊嚴的。學會尊重老人的心願,其實比單純的孝更難。
1,現在中國生活水平提高,中國人生命延長,長壽老人越來越多。80歲如果身體 健康 ,生活完全能夠自理,尤其老伴也在,當然願意自己生活。如果老伴已去,一個人願意也可以,子女應該尊重老人心願。只是如果可能每天定時來看看老人,看老人有什麼需求可以幫忙一下。
2、從老人的角度思考,一個人生活雖然有些寂寞,但自由度更大。尤其年紀大了,一些生活作息習慣,飲食習慣都已經有自己的規律和愛好。到子女家一要適應子女而也沒有那麼自由。至於一個人的日子,稍微思想活躍點的老人也可以過的有滋有味,現在網路發達,信息充足。只要願意接觸 社會 ,老人的生活一樣可以豐富多彩。
3、作為子女,要常與老人溝通,知道老人想什麼,如果老人願意獨處,給她/他自由,如果老人願意每周見子女一二次,或者每天子女去看看就行,那就滿足老人心願。順遂老人心願就是最好的孝。
4、至於請保姆與老人同住,只有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請保姆,否則對老人不是最佳選擇。說起保姆,我們國家真要在保姆家政服務行業做專業訓練和培訓,把它作為一個真正的職業教育。現在的保姆坦率的說就是為了掙錢,也不能說他們不善良,做的好的也很多,但說真的,他們就是一份工作,缺少同理心和發自內心的愛。所以保姆對待老人的態度和行為就可想而知了。
5、再說一點老人的問題。科學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小腦開始有些萎縮,所以思考問題,行為方式都會受此影響,比如老人開始考慮問題簡單話,固執,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我行我素,不考慮子女感受。所以子女與老人常常發生不愉快。子女覺得老人變了…老人覺得子女不對。這些都是由於大腦細胞的功能不足導致,所以對老人子女一定要多些理解和包容。
每個人都會老去,我們今天對老人多些理解和包容,明天我們的子女就會對我們更好的了解和寬容。
現在很多八十多歲的老人,不去子女家,也不請保姆,非要自己待在家裡,作為子女肯定會很擔心,但是老人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就說說我自己的想法。
我雖然老了,但是我身體 健康 ,能自理,腿腳也靈便,平時自己想做飯就做飯,不想做飯就到樓下的餐館吃,洗衣服有洗衣機,家裡也沒有太多的活可做,孩子們有空也常來,把米和油都幫我買好,幫我收拾一下房間,我認為沒有必要請保姆。
孩子們也勸過我去和他們一起住,我不願意,我就是願意待在自己的家裡,心裡踏實,想躺著就躺著,想卧著就卧著,想下樓溜達一圈就下樓,隨便,和他們一起住有些習慣也不一樣,我耳朵有點背,看電視喜歡大音量,否則聽不清,他們嫌震耳朵,有些東西還能用,他們就給扔掉了,我說他們,他們也不聽,還嫌我嘮叨,他們天天睡得太晚,我卻早早就睡了。
所以我覺得還是待在自己家裡好,等我實在動不了了,再考慮是請保姆,還是去子女家吧。
到了八十多歲,兒女就會有孫子了,有的有曾孫,一般的是四世同堂,還有五世同堂的。本來每隔一代世界觀認知時代習慣有較大的區別,八十多歲的人是從舊 社會 受若過來的,看不慣年輕人倒飯倒菜浪費,有些東西嘮叨與不嘮叨都不好,況且說了也沒人聽。其次,老人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自由慣了,城裡的關門閉戶,垃圾入桶不習慣,甚至有的咳嗽吐痰都不自由,與兒女一起住舒服么?
筆者的想法是,在身體允許能動的情況下,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做飯自己吃,自己單住,這是上策。並不是說兒女不好,因為兒女有工作有孩子有壓力,少添兒女的麻煩是人之常情。多理解和體諒兒女的難處。
當然,到了不能動時再去靠兒女或請保姆。
呵呵,馬上對號入座:如果我能活到80多歲而且還能自理,那我也肯定不去子女或親屬家去,但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我會雇保姆陪伴。
到了風燭殘年,還有啥能比 健康 、安全、舒適、省心、省力更重要呢?!
所以奉勸那些高齡老人家,雇保姆是最好的選擇。
當今中國正步入老齡化時代,生活水平提高、醫療條件完善讓人均壽命越來越長,高壽且身體 健康 的老人也不在少數。
城市裡的老人大多有退休金和住房,自己自由自在慣了,能自理情形下,不願跟子女過是明智的。
但畢竟年紀太大了,隨時可能發生意外或生病等,另外做飯菜也有些厭煩或力不從心了,身邊沒人照看,兒女們肯定不放心,常在老人身邊又都自己的家、工作和孩子,兩頭跑吃不消、況且有的子女距離遠,心有餘力不濟。兒女們要求老人去跟自己生活,也是迫不得已。
而老人往往捨不得自己的窩,也怕跟子女過不到一塊,產生矛盾,或者因為生活、飲食習慣等的不同而覺得不方便,所以不願去。
老人的想法很現實也是對的。只要自己還能自理,我也贊成老人自己過。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是需要兒女們輪流定期看望父母或每天電話詢問情況,跟蹤關注。
我就見有的兒女給父母和自己家安裝遠程監控,隨時能看到老人的一舉一動,這個方法很不錯,值得推廣。
二是,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找保姆伺候。老人們在有積蓄或者退休金夠用的情形下,應該改變觀念,別把錢看的比老命還重要。
花錢買舒心、 健康 ,讓兒女們少擔心,自己少遭罪不好嗎?
老人不同意找人伺候,無非是心疼錢,哪怕她自己退休金足夠保姆工錢和生活費。
如果兒女們把保姆工資給報銷了,老人的工資只付生活費,或者乾脆生活費也不用老人出,相信老人肯定能爽快地答應請保姆。
或者乾脆直接請保姆來,也許一開始老人抗拒,但只要兒女們意志堅定,慢慢老人也就接受現實了.
這樣的例子我也見過幾個,當然老人的工資卡都在某個兒女手裡。老人開始鬧騰,後來也就接受並習慣了保姆的照顧,畢竟自己也很孤單,有了保姆還可以說說話、解悶呢。
三是請周圍鄰居和住得近的親友們幫忙照看,或者請社區或物業幫忙。
至少一天或隔一兩天到老人那裡看看,並留下子女們的聯系方式、以便有事及時通知。
總之,對於獨居的80多歲的老人來說,意外和疾病隨時都可能發生,切不可掉以輕心。
看老人的身體狀況如何,如果暫時還健朗,那就讓他(她)自己過,如果 健康 狀況不佳,即使勉強能自理,也不能由著他(她)的心意來,該請保姆還是得請保姆。這樣兒女們也可放心些,老人自己也更安全。
㈦ 老人病重去世前預兆
老人病重去世前預兆有很多種,比如腳腫或者臉腫、迴光返照、口渴等,以下大概列舉了幾種,僅供參考:
1、腳腫或者臉腫
俗話說男怕穿鞋,女怕戴帽。意思是男的腳腫了,女的臉腫了,這種情況就很快了,差不多也就幾天的時間了。如果有病重的親人發現這個情況,一定要多陪陪他們。
2、迴光返照
這個大家都聽說過的,老人病重意識不清晰,不吃不喝,如果突然精神好了能吃能喝,像康復了一樣就是迴光返照了這個時候應該注意了,作為親人不能掉以輕心。
5、大小便失禁
基本上大小便排失禁,排黑便,據說是把肚子的臟東西拉干凈上路,想想人來的時候嬰兒期也是排除胎糞,要走也是這樣。
其實不管是哪種預兆,都希望家人能夠多抽出點時間來好好陪伴老人,因為此刻,即使他有很多東西不能做,但老人內心肯定是非常希望家人能夠陪在身邊,這也是他們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