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父親得了胃癌,已做手術。應該告訴他是癌症嗎繼續化療或中葯治療嗎有用嗎
得了癌症的人的精神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最好不要告訴他本人.化療對於他來說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實在受不了的話也可不必再做化療.根治術後行6周期的化療,不是憑空想像的數字,而是根據腫瘤細胞的生長曲線和化療葯物的作用而得出的。 絕大多數胃癌病人無明顯體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輕度壓痛。位於幽門竇或胃體的進展期胃癌有時可捫及腫塊,腫塊常呈結節狀、質硬,當腫瘤向鄰近臟器或組織浸潤時,腫塊常固定而不能推動,女性病員在中下腹捫及腫塊,常提示為krukenbe瘤可能。當胃癌發生肝轉移時,可在腫大的肝臟觸及結節狀塊物。當腹腔轉移腫塊壓迫膽總管時可發生梗阻性黃疸。有幽門梗阻者上腹部可見擴張之胃型,並可聞及震水聲,癌腫通過胸導管轉移可出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晚期胃癌有盆腔種植時,直腸指檢於膀胱(子宮)直腸窩內可捫及結節。有腹膜轉移時可出現腹水。小腸或系膜轉移使腸腔縮窄可導致部分或完全性腸梗阻。癌腫穿孔導致彌漫性腹膜炎時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症狀,亦可浸潤鄰近腔道臟器而形成內瘺。
② 「我的老同事胃癌離世了」:人到中年,才知道餘生並不長
文 |徐大維
良大師(ID: liang_da_shi)
每一次微小的放縱,都將成為壓垮身體的砝碼。
上周,看到一位老同事曬朋友圈:
我很詫異,想必是我應該認識的人,便問:「是我們的老同事嗎?我認識嗎?」
他說:「是劉姐啊!你的老搭檔啊,你不知道嗎?」
我一時語塞,竟懷疑自己身處夢境......
沒多久,另一個同事的電話,證實了這個噩耗。
劉姐因為胃癌去世,從檢查出問題到離開,僅僅半年......
新聞中經常會爆料癌症年輕化的事件,看到後,心中雖略有磕絆,但很快便煙消雲散。
可當身邊的人突然離去時,才感覺如此蒼涼與唏噓。
劉姐是我工作上的老搭檔,我們朝夕相處兩年,共同做項目,共同出差,共同挨領導的罵......
從事發至今,我還一直無法釋懷,心中充滿著悲憤和疑惑。
悲憤的是,劉姐是一個公認的好人,老天為什麼偏偏奪走她的性命?
她如此賢德,從不為難任何人,總是為別人考慮,總是以陽光的姿態示人。
當年我做產品經理,業務線虧損,天天被領導罵,想死的心都有。
唯有她不斷地鼓勵我,說年輕人受點苦是好事,一定要忍住,好日子很快會來。
這話猶言在耳,說這話的人卻已經不在了......
我還很疑惑,劉姐雖然50出頭,但是保養得很好,看起來像30歲的人,心態平和,家庭美滿,女兒優秀,沒有不良嗜好,還經常鍛煉跑馬拉松......
這樣的境界和習慣,竟也逃脫不了病魔的狂風驟雨,那麼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掌控的?
難道命運的曲終人散,只是老天隨意打出的一個響指?
抑或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
作家梁曉聲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道:
我想他說的大概是他們那個年代,在我們這個年代,剛過40,就開始要頻頻送別。
我身邊的中年人,被查出癌症的越來越多。
不是聽說 ,而是真正認識的,大概就有十幾位,有同學、朋友和親人。
其中的5位已不在人世。
去年,大新的離去,對我是一個巨大打擊。
大新是我大學最要好的同學,我們都暗戀班花,所以也互為對手。
他笑我是文弱書生,我罵他是沒進化好的類人猿,因為他渾身長滿毛,尤其是鬍子,一天要刮兩次,不然就像硬刺般生長出來。
畢業後,我來深圳,他留在家鄉做金融,長期的喝酒應酬,使身體漸漸不支。
前年年底,他老婆給我發微信,問我認不認識監獄的人,因為有些死刑犯會捐獻器官,她需要活體肝臟。
我立即打電話過去,才知道是大新被查出肝癌晚期,最後的辦法就是肝移植。
我幫不了忙,只能撥通了大新的電話,希望能安慰他一下。
電話是打通了,傳來的卻是大新的哭聲,是的,曾經荷爾蒙泛濫的大新,像個女人一樣,在電話那頭哭個不停,無論我怎麼勸,沒有一句回應,只是哭,大約持續了30分鍾,才掛斷了電話。
去年過年,在大新離世前,我和一位女同學一起去醫院看他。
那時的他幾乎不能說話,曾經濃密的頭發已不復存在,針一樣的鬍子,也變得灰白和服帖,趴在干癟的嘴唇上。
當我和女同學離開,走到醫院的院子里時,那女同學突然渾身顫抖,蹲在地上哭了起來,我去扶她,她滿眼淚水地對我說:「他以前真的挺帥......」
當一個人悄然離去,你會發現,消失的不僅僅是肉體,還有他在人們意識中的完整性。
因為再也沒有一個軀殼去承載人格的所有信息,而是散亂地存放在大家的記憶中。
然而這一切,再也無法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大新。
前年,大我4歲的二姐,被查出腦癌和血管瘤,去北京一家著名的腦科醫院做手術。
漂亮的她,被剃光了頭發,頭上還被紅筆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她告訴我,那就是要做手術的地方。
她手術那天,在手術室外,我見到了眾多患者,無論男女老少,穿著同樣的病號服,頭都被剃得光光的,每個腦袋上,都有一個圈圈做記號。
我突然想起來小時候騎的自行車,車胎漏氣後,修理師傅會檢查出漏氣點,然後用粉筆畫上一個圈......
這種聯想有點滑稽,但是一點也不 搞笑 ,反而有種凄涼和無奈。
看到患者排著隊,一個個被推入手術室,又被推出來,就像被推上流水線進行返修的貨品。
有的能修好,再將就幾年,有的沒轍,只能當成次品遺棄。
是的,當時我就是這種感覺,無論你在外面叱吒風雲,還是人微言輕,在這地方,人的屬性都會被剝奪得一干二凈,等待你的就是一場毫無來由的末日審判。
無論你是文藝青年,還是油膩大叔,只要到這地方,小說中的大團圓,電影中的小浪漫也再也與你無關,所有這些美好,只不過是夢幻泡影,你現在所看到的,才是實像。
寫這三件事,並非純粹地 情感 抒發,也不想給你添堵。
而是想由衷地規勸和提醒,癌症、死亡這些看起來很遠的東西,其實就在身邊窺視著我們。
根據抗癌協會公布的統計數據,我國癌症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原來50-80歲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經提早到了35-55歲。
「閻府路上無老少」正在成為現實。
至於什麼原因,不能細說,只能發自內心給你些建議。
你可能會覺得我說得有點嚴重,要知道在這個看不到真相的時代里,你要格外小心。
當下每一次微小的放縱,都將成為壓垮身體的砝碼。
最重要的一個建議就是:無論你再年輕,都不要覺得餘生很長,恰恰相反,人生很短,短到還未高潮迭起,差不多就要帷幕降下。
當你二十來歲,向前望去,風雲千檣,百路通幽,往往會給你一種錯覺,讓你認為人生有無限種可能。
但是,當你走完人生的一半旅途,回頭望去,那就是一瞬間的事,有太多未曾觸及的念想,有太多擦肩而過的遺憾。
更無奈的是,在這個時代的鋼絲上行走,你無法預知跌落的時間,所以,你要時不我待地減少自己的遺憾。
餘生真的不夠長,千萬不要等,只要有能力去做,就不要放過,要把遺憾降到最低。
大膽地去站到你女神面前吧,向她表白,不管她是否冷麵相對,最少你試過了;
把你的孩子擁到懷里吧,盡管他學習很差,你也要告訴他,永遠愛他,希望他永遠開心......別以為這樣的機會很多;
跟你的父母微信視頻,雖然很肉麻,但告訴他們,你想他們,感謝他們對你的付出......這樣的話,現在不說,將來你也不會說了;
現在就穿上你最心儀的衣服出門吧,不要再等什麼特別的日子了,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是的,你要把今天當成最好的日子,當成最珍貴的恩賜,不要留有遺憾,成為希望中的自己。
就像一句台詞所說:
本期話題
你身邊有得癌症的朋友嗎?
✎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作者: 良大師,知名培訓顧問,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簡書簽約作者。讀者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系作者。
③ 癌症晚期化療能活多久
問題一:癌症晚期患者通常能活多長時間? 腫瘤晚期治療腫瘤晚期的化療「生命不息,化療不止」,這是絕大部分腫瘤患者的生活寫照。他們以為,只要醫生還在給自己化療放療,生命就會繼續。但是,殊不知這其中也隱含著要命的過度治療。 腫瘤晚期治療有時人們曾經努力地進行著多葯聯合化療,超大劑量的放療,擴大根治、超根治手術,但這些過度的治療並沒有得到預期回報,相反卻帶來了嚴重的後果:手術使病人失去了原本可以保留的器官及功能;高劑量的化療葯物不但未能縮小腫瘤,反而使病人因高副反應更加痛苦和衰弱,甚至過早地失去了生命;過度的高劑量放療,則會對腫瘤周圍正常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腫瘤晚期治療毫無疑問,過度治療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以病為本」,而不是「以人為本」。這不僅增加了病人的經濟負擔,而且還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試想想,一個80歲的老人,晚期腫瘤,治癒希望很小,如此時還要進行大劑量的化療,結果往往是錢花了,罪受了,人也沒了。與其這樣,還不如進行「姑息治療」,以減輕痛苦,讓他走得安然一些。對病人來說,缺乏科學知識,盲目追求「治癒」腫瘤,要求超標準的高強度放化療,及時出現了嚴重的毒副反應還咬牙堅持,結果卻是縮短了生存時間,又犧牲了生活質量。 腫瘤晚期的放療一「難」:放射線難以殺傷全部癌細胞。 放療對癌細胞DNA的間接作用,需要氧的存在。換句話說,如果癌組織內缺氧,則放射線便不能發揮電離作用。有人統計,在晚期癌腫尤其是體積甚大的癌腫內,至少30%癌細胞處於缺氧狀態。也有人估計,如果癌細胞與營養它的毛細血管之間距離超過150微米,癌細胞便不能得到充足的氧。在缺氧情況下,無論是60鈷的γ線,還是加速器的高能X線,均不能有效產生自由基,也就不能有效地引起癌細胞死亡。 二「難」:難以對所有癌腫進行有效治療,即部分腫瘤對放射線不敏感。一般說來,消化系統的癌腫,如胃癌、結腸癌、肝癌,放療對之的效果不超過50%,更不可能獲得根治。放化對付腫瘤已經很難了,何況還是「晚期」? 三「難」:放射線「敵我不分」,難免不傷及正常組織細胞。放療要引起癌細胞死亡,需要達到一定劑量,而大劑量放療可損傷正常組織,出現許多不良反應。而更主要的是,放化殺死的那些癌細胞對於晚期腫瘤來說是微不足道的,而對於晚期患者的損害卻是致命的。 腫瘤晚期的中醫治療晚期患者體質虛弱,無法承受化、放療的毒副作用,勉強化、放療恐怕只能越治越糟,既遭了罪,還可能縮短了生命,這方面教訓太多了,可以說許多人悔之莫及。 美國波士頓腫瘤研究所曾對917名晚期腫瘤患者進行兩種治療――攻擊性治療和姑息性治療的對比研究,以便查驗哪種方法更好。所謂攻擊性治療就是用化、放療對癌細胞進行消滅性攻擊;所謂姑息性治療就是放棄實質性治療如化、放療,僅給予對症性治療,說白了,就是發燒了打支退熱針,吃不下飯輸點營養液,疼痛時用點止痛葯等等。按說攻擊性治療是積極的治療,效果應該好;姑息性治療則顯得消極,效果應該差吧。結果卻出人意料之外,選擇攻擊性治療的病人其生存時間比姑息治療者要短,其死亡率比後者還高出60%。什麼原因呢?患者只知道攻擊性治療能殺滅癌細胞,不知道還能殺死好細胞,最後,未死於癌,而死於攻擊性治療。而姑息性治療盡管不作為,但也未傷及人體,效果反而優於前者。 對於晚期患者而言,中醫葯正是大顯身手的時刻,具有很好的效果。它可以改善症狀,減輕痛苦,提高生存質量,帶瘤延年,部分病人也可以治癒,概括的說,可以讓你活得好,活得長,這方面屢有成功的案例和經驗。如患者肝癌晚期王莉平、肝癌晚期關永兵,西醫已經束手無策了,斷定只有3個月的生存期。但病人沒有失去信心,轉求中醫治療,堅持服用湯葯,至今已經3年了,雖然腫瘤並......>>
問題二:癌症晚期、化療8次還能活多久呢 您好,生存期的長短要看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飲食,心理因素,病情的程度和後期的治療情況來綜合考慮.
問題三:我想問一下有沒有人知道癌症晚期化療還能活多久?我的一個朋友最近查... 癌症晚期,最重要的就是看你是不是有錢。有錢的家庭就可以使用進口的癌症疫苗,那樣每年使用一次,照樣可以活100歲。化療的話呢,只要度過了那段危險期,一般多活幾年還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最好還是配合吃一些像ABD活性因子之類的能輔助治療癌症的食品和保健品。另外,就是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這才是關鍵。現在很多人死於癌症,其實就是自己嚇死的。
④ 我姥爺得了是胃癌晚期。現在要怎麼辦
多陪陪他 別管那兩不孝子 不光你姥爺得開心 你 你爸爸媽媽也要開開心心才行 相信快樂是會傳染的 放寬心 最好帶你姥爺到醫院檢查一下 別是老人家真患了癌 癌症也不是全沒治的 讓老人家好壞都吃點 多帶老人家出門逛逛吧
⑤ 爺爺55了,得了胃癌晚期,天天疼得死去活來,我真的好心疼好想哭,如果可以讓他活下去,我願意代替他去
很不幸的告訴你,癌症等於判了死刑,還有就是人固然一死,何必留戀,在內心的記住他的好,不要忘記就是了,打麻葯,嗎啡減輕痛苦,或者是安樂死,不推廣第二種,讓老人在最後的時光,享受下天倫之樂吧!
⑥ 一個得了胃癌晚期的人還可以活多長時間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治療癌症的唯一方法是根治術 也就是能切的全切 如果不行 帶癌生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帶癌生存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是生存期延長。晚期癌症或手術、放化療結束後出現轉移、復發者,其生存期短者3個月,長者僅一年。若能及時服用中葯,其生存期均可得到延長,短者2年,長者6年甚至十餘年或更長;第二是生存質量提高。晚期癌症,或癌症轉移、復發者只要堅持服用中葯,其種種不適,包括症狀及體征均可迅速得以改善,即使惡液質狀況也可減輕。大多經中葯治療半年到一年後體力恢復,飲食正常,生活不但能自理,並能戶外鍛煉,不經點明外人甚至無法相信其是癌症病人;第三是腫塊依然存在。雖經手術但腫塊無法切除,雖然經過放化療但腫塊未完全消失,或轉移灶明顯無法再進行手術、放化療。而服中葯數年,腫塊變化不大,或縮小、或稍有增大,但生存期延長、生存質量提高,這也是「帶癌生存」的最大特點。我們有上百例肝癌、胃癌及胰腺癌等患者,經單純的中醫保守治療,帶癌生存已過5年,年齡最長的胰腺癌患者有90歲,求治時62歲,現仍健在。
希望採納
⑦ 我爺爺80歲了發現胃癌晚期該怎麼治療
您好,晚期胃癌,老年患者,最好是中醫中葯保守治療,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痛苦,延長患者壽命的好。
⑧ 如果90多歲的父母得病了,需要傾家盪產才能保住命,你會怎麼做為什麼
村裡有兩位老人生了病,一個70多歲發現是胃癌晚期,一個在80多歲的時候把大腿骨摔斷,造成全身臟器衰竭生命危險。醫生都不建議深度治療,兩位老人的兒子最後把他們都接回了家,然而一個兒子遭人尊重理解,另一個兒子遭人唾罵嫌棄。同樣都是老人生病,同樣都沒有治療把老人接回了家,為什麼一個被別人尊重,一個被人罵,且聽我慢慢道來。胃癌老人家的情況這位老人一共有4個兒子,除了大兒子從小讀書在城裡上班外,其他三個兒子和老人家都在農村務農,各自都分家過。大兒子雖然住在城裡,但是個大孝子,時不時就會接老人來城裡住,但老人習慣了農村的生活,每次住一段時間就又要回去。老人在農村的時候,大兒子電話柴米油鹽吃穿用也都沒給老人斷過,雖然人不在身邊,但心裡時時都想著老人。
第二種情況,就是這個病並沒有說一定就會造成人死亡,我覺得作為子女的,哪怕還有1%的希望,也應該傾盡全力去救治。就像第二位老人的情況,雖然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但病危並不是判死刑,何況還是在鎮上的小醫院,就這樣拖回家來,看著老人死去,我會良心不安,我會盡一切最大可能給老人救治,即使後面萬一人沒了,我內心也坦然。
第三種情況,我覺得這種情況是最難做決定的,就是老人得的是絕症,救治沒多大用處,但老人自己又沒有判斷意識處於模糊狀態了,這個時候作為子女是救還是不救呢?救,沒有多大希望,人也痛苦,不救,心裡又過不去,確實是非常艱難去做選擇。這個就留給大家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吧。
最後我想說,沒有父母也就不會有我們,父母把我們辛苦養大,作為子女的我們怎麼做都無法回報父母的這份恩情。錢沒有了我們可以再賺,父母沒了就徹底沒了,到時候怎麼後悔也沒有用。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走,人生不知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