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應該如何預防糖尿病
由於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人們每一天吸收的糖分都比較多,有的人就因此還患上了糖尿病,而且糖尿病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質量,讓一個人的飲食習慣發生很大的變化,那麼糖尿病應該怎麼樣預防呢?
一級預防 樹立正確的進食觀並採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糖尿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疾病,其發生雖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後天的生活和環境因素。現已知道,熱量過度攝入、肥胖、缺少運動是發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鹽、低脂、高纖維、高維生素,是預防糖尿病的最佳飲食配伍。
對體重進行定期監測,將體重長期維持在正常水平是至關重要的。體重增加時,應及時限制飲食,增加運動量,使其盡早回落至正常。要使運動成為生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終生的習慣。運動不但可消耗多餘的熱量和維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實感和欣快感。
當然運動要講究科學和藝術,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照顧興趣、結伴進行,以易於獲得效果和便於堅持。要戒煙和少飲酒,並杜絕一切不良生活習慣。雙親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運動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預防。
二級預防 定期檢測血糖,以盡早發現無症狀性糖尿病。應該將血糖測定列為中老年人常規的體檢項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測定。凡有糖尿病的蛛絲馬跡,如皮膚感覺異常、性功能減退、視力不佳、多尿、白內障等,更要及時去測定血糖,以盡早診斷,爭取早期治療的寶貴時間。
要綜合調動飲食、運動、葯物等手段,將血糖長期平穩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宜在每升6.11毫摩爾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宜在每升9.44毫摩爾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應在7.0%以下。還要定期測定血脂、血壓、心電圖,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間接指標。
三級預防 目的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慢性合並症的發生和發展,減少傷殘和死亡率。糖尿病人很容易並發其他慢性病,且易因並發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對糖尿病慢性合並症加強監測,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糖尿病,常可預防並發症的發生,使病人能長期過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特別是老年人更加要去知道怎麼樣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畢竟現在社會上就已經有很多的老年人患上了糖尿病,同時那些已經患上了糖尿病的人們,就應該去知道怎麼樣治療糖尿病,從而就可以讓自己去對付糖尿病。
Ⅱ 糖尿病人的血糖一定要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嗎如果偏高一點會咋樣
保持好心情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可以更好的穩定內分泌,維持體內正常機能的平衡,可以解決非常多的問題。尤其是對於高血糖患者,更應該學會調節,控制個人情緒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讓內分泌處於穩定,避免情緒過度波動,從而造成血壓收縮,也會影響血糖的變化。
Ⅲ 一個人每天攝入的含糖量是多少
每天攝入糖分不超過50克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糖攝入指南,更新了對糖攝入量限制的建議,強烈推薦將兒童和成年人的糖攝入量都控制在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以預防肥胖、齲齒等健康問題。
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首次提出對添加糖攝入量進行限制,每日不超過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調、加工過程中添加進去的單糖、雙糖或糖醇等,過量攝入添加糖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
日常飲食中我們不可能稱出攝入的糖分量,通常糖分攝入的主要來源是含糖飲料、甜點、糕點、白砂糖、蜜餞、糖醇等等,這樣的食物應盡量少吃。
(3)50歲老年人血糖值是多少擴展閱讀:
限糖就要改變飲食習慣
限糖並不容易,但為了健康,我們必須像限鹽一樣控製糖。對於消費者自己而言,限糖就要改變飲食習慣。比如,習慣在咖啡中加糖的人,可以逐漸減少放糖量;習慣在麵包上抹甜味果醬的人改變習慣。
同時,盡量少在外面吃飯,購買預包裝食品時注意查驗食品標簽,看看每百克食品的含糖量,盡量選擇購買糖含量少的食品。
Ⅳ 我今天尿檢,葡萄糖3個加號是糖尿病嗎
加號多少表示嚴重的程度.
尿液中的葡萄糖三個加號,意味著血糖最少在10以上。
正常人的尿液中是沒有葡萄糖的,可是因為糖尿病人的血液中含糖過高,血液流經腎臟時,過多的葡萄糖就會通過腎臟被排出,於是尿中就會出現葡萄糖,尿中的葡萄糖就是人們常常說的尿糖。
腎糖閾是指當血漿葡萄糖濃度超過200mg/dL時,近端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達到極限,尿中開始出現葡萄糖,此時的血糖濃度即為腎糖閾。
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血糖超過10.08毫摩爾/升(180毫克%)甚至血糖超過13.00-16.80毫摩爾/升(250-300毫克%)可以沒有糖尿,這是腎糖閾升高所致
相反,妊娠期婦女及腎性糖尿病患者,由於腎糖閾降低,血糖正常時也可以出現糖尿。所以腎性糖尿病指的就是由於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出現功能減退,因腎糖閾降低而出現的糖尿。
/iknow-pic.cdn.bcebos.com/e824b899a9014c088d2a308e047b02087bf4f48c"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e824b899a9014c088d2a308e047b02087bf4f48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qzlndx.org/old_e824b899a9014c088d2a308e047b02087bf4f48c"/>
腎性糖尿常伴有氨基酸、磷酸、碳酸氫鹽及尿酸等重吸收障礙。腎性糖尿的特點是有糖尿而血糖正常,也沒有脂肪代謝的異常。
(4)50歲老年人血糖值是多少擴展閱讀:
尿中出現葡萄糖,主要由於腎前因素-高血糖導致腎小球濾過的葡萄糖超出腎小管的重吸收閾值或腎性因素-腎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
如果尿糖陽性,應結合臨床區別是生理性糖尿還是病理性糖尿。
生理性糖尿多見於飲食過度、應急狀態和妊娠;病理性糖尿多見於血糖升高引起的糖尿、腎小管功能受損所導致的腎性糖尿以及一些內分泌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等)所引發的糖尿。
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或一些新型抗生素可以使結果呈假陽性,而高濃度酮體尿和高比重尿可以出現假陰性。
尿糖高並不一定都是糖尿病,有多種疾病均可引起尿糖高,要與糖尿病加以區別:
1.腎性尿糖
腎性糖尿是因為腎小管重新吸收機能低下所致,多見於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家族性糖尿及新生兒糖尿等。
2.妊娠性尿糖
妊娠中期及後期出現尿糖並不能診斷為糖尿病。妊娠後期由於乳腺功能開始活躍,可發生乳尿糖。還應考慮妊娠期腎小管對糖再吸收能力下降及排出的葡萄糖增多而引起的腎性尿糖。
參考資料來源:/ke..com/item/尿糖"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選中一個鏈接時生效">網路-尿糖
Ⅳ 老人年齡劃分標准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年齡並非唯一因素
眾所周知,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身體素質會逐漸下滑,也會更容易被一些「老年病」盯上。有不少人到了50來歲,就表示自己已經老了,身體大不如從前了,自稱是老年人。也有人已經70多歲了,仍然身強體壯,不服老。到底多少歲才算是老年人?你說的也許都不對,2022老人年齡標准公布,自查你是否在列?
01年齡超過多少歲就算是「老年人」?
如果按照世衛組織對老人年齡劃分的標准來看,在64歲以下都不能稱之為老年人。在50歲到64歲之間,都只能被稱之為中年人。而只有超過65歲才屬於老年人。超過90歲的,被稱為長壽老人。
但是我國卻有著不一樣的劃分標准,按照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來看,老年人的劃分標准應該是以60歲為分界線。在60歲之前都稱之為中年人,而超過60周歲的人,都屬於老年人。按照這樣的標准來劃分,你現在屬於老年人嗎?
對很多老人來說,總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不服老。其實,衰老的出現,並不是只有年齡這一個標准。如果人們發現自己身上還滿足5個特點,那麼還不算太老,值得高興一番。
02年紀大了,但身體還滿足5個特點,不算老
(1) 吃嘛嘛香
年齡的增長,可能對腸胃功能產生不小的影響,更容易出現飯量少、難消化等問題。而到了60歲之後,如果你還能吃嘛嘛香,飯量不減,往往說明身體的消化系統還沒有老。
假如在60歲之後,出現每天進食量過少,低於250克,很可能要注意是否存在消化系統的炎症或者惡性腫瘤。吃得多,消化好,是保持健康的一個關鍵。
(2) 皮膚皺紋少,老年斑少
皮膚是人體衰老速度比較快的一處。而年紀越來越大,身體的代謝速度也會減慢,皮膚更容易堆積很多的代謝廢物,更容易出現色素斑、老年斑。而且皮膚的代謝減慢後,也會影響皮下的膠原蛋白流失,更容易誘發皺紋,膚色暗沉、皮膚鬆弛等問題。如果你看上去比同齡老人更加年輕,多半也和健康的皮膚狀態有關。
(3) 骨骼健康,能跑能跳
骨骼中的鈣元素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流失,關節也可能出現退行性的變化,更容易帶來骨關節病變,骨質疏鬆等問題。到了60歲之後,女性會比男性更容易發生骨關節問題,這也是受到體內卵巢衰老,雌激素分泌減少的影響。
仍然能夠保持強健的骨骼,能跑能跳,日常活動後很少出現腰酸背痛等症狀,也能表明人們的骨骼比較健康。
(4) 排便規律,無異樣
習慣性便秘在老年人身上很常見,主要是受到腸道功能減弱的影響,無法順暢得排出人體內的代謝廢物,可能導致消化系統受到影響。對老年人來說,食量減少、運動量少,確實可能導致排便次數減少,但是超過3天以上不上廁所,並且存在大便干結、排便困難等問題,很可能就是便秘了。經常出現便秘的老人,身體衰老比較明顯。如果你沒有,值得高興。
(5) 血壓、血糖等指標正常
血壓、血糖等指標能夠始終保持在標准范圍內,對心腦血管健康非常重要。假如你到了60歲之後,仍然沒有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你的身體素質已經高出很多老人一大截了,這些也是典型的老年病。如果你都沒有,確實說明身體衰老得比較慢。
03要想長壽,3件事不能鬆懈
① 規律的飲食搭配,補充營養
老年人對鈣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需求並不比年輕人低,能夠在飲食中得到這些營養,也能讓健康更有保障。
② 規律的作息習慣,讓身體充分休息
在睡眠的時候,人體也會進行自我調節,自我修復。尤其是對大腦神經、器官供血等,足夠的睡眠對養生也更有好處。
③ 堅持完成運動鍛煉,強健筋骨
老年人能夠完成每周150分鍾的運動鍛煉,對健康也有好處。散步、慢跑等不僅能夠促進心肺功能得到鍛煉,還能強健筋骨。如果你選擇了適合的時間鍛煉,或許還能增加曬太陽的時間,對養生更有好處。
如果你覺得自己近年來身體衰老的很快,或許可以先對照看看自己的年齡,是否已經達到了老年人的標准,這能夠讓你享受一些老年人的「福利」。
但是出於身體健康的考慮,年齡並不是判斷衰老的唯一標准,如果到了60歲之後,你還能滿足5個特點,說明身體還比較健康,值得高興。和同齡人相比,你也會更容易長壽,如果你都能滿足,值得慶祝。
Ⅵ 空腹血糖要求空腹8個小時以上,這是為什麼呢
成人正常的的空腹血糖值范疇是3.9-6.1,因此假如空腹是8,超過了正常范圍。但對於具體數值多少錢能夠的。也要在於個體的胰島功能,低血糖狀況,病發症,預期壽命等各種要素來考量,總體而言例如高齡老年人操縱到7空腹都是還可以的。高發低血糖控制目標也會高些。這也是血糖值總體目標難題。
而對糖尿病人而言,不僅僅要吃的少,並且需要注意好像一些鮮面條、包子之類的正餐更應少吃。有的人可能說,吃的少得話會餓呀,其實不是很難,能夠多吃一些青菜來增加飽腹感。一般來說,根據飲食方面的調節,針對大部分的空腹血糖高的病人,是可以具有不錯的改進的。葯品調節,假如說根據飲食搭配和健身運動等兩方面調節後血糖指標仍較高得話,那麼就必須開展降糖葯物的更改了。而處在第一次發覺血糖升高,而且經過1-2個月的飲食控制、健身運動提升後仍血糖高者,則是必須開展運用降糖葯物來醫治的。
Ⅶ 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血糖達標的三個標準是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 均達標。很多糖尿病患者只重視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而忽視了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事實上,如果僅空腹和餐後血糖達標,而沒有控制好糖化血紅蛋白,就證明血糖控制仍未達標。 臨床研究一般以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6.1-7.9為標准,也就是說凡檢查的人正常值只要維持在這樣的范圍之內,就可以定論其正常值標准了。 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葡萄糖結合的產物,能反映采血前三個月的年個斤微億 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壞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標。糖尿病患者應將糖化血紅蛋白≤7.0%作為治療達標的標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寬標准(7.0%-7.5%),中青年人應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糖化血紅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關並發症可減少20%。 只有空腹血糖控制在3.9--6.1毫摩爾/升之間,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7.0毫摩爾/升之間,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才能達到理想的控制目標,即不僅要控制基礎狀態下的空腹高血糖,還要控制負荷狀態的餐後高血糖,這兩個血糖都控制好了,糖化血紅蛋白才能降到理想水平,進而延緩和防止多種並發症的發生。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微柱法離子交換層析、親和層析、高壓液相、免疫凝集、離子捕獲法、電泳法等。主要生產廠家包括美國Bio-Rad的SD10、Primus、日本TOSOH的G7、英國DREWSCIENTIFIC、德國SIEMENS公司的DCA Vantage,挪威小旋風糖化Nycocard Reader II等等。 准確率最好的是高壓液相法(HPLC),最適於普及的是挪威小旋風糖化Nycocard Reader II。 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值: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范圍及評價標准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范圍:4.06.0% 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值對照表: 糖化血紅蛋白描述4%--6%正常值<6.0%控制偏低,患者容易出現低血糖6%--7%控制理想(正常值)7%--8%可以接受8%--9%控制不好>9%控制很差,慢性並發症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
Ⅷ 血糖高的人可以吃橙子么
橙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水分,糖分的含量也挺高的,能不能吃要分為兩種情況來說。
1、如果血糖控制在穩定的狀態下,是可以吃橙子的,但是要少量的吃,不宜過多
2、如果血糖偏高的話,那麼就不要吃橙子,不然是會導致血糖不斷增高,造成身體方面的不舒服。還有就是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飲食,不要吃高糖分的食物。
(8)50歲老年人血糖值是多少擴展閱讀
橙子,是芸香科柑橘屬植物橙樹的果實,亦稱為黃果、柑子、金環、柳丁。橙子是一種柑果,有很高的食用,葯用價值。
橙子起源於東南亞。橙樹屬小喬木。果實可以剝皮鮮食其果肉,果肉可以用作其他食物的調料或附加物。
柑橘類水果能夠抗氧化,強化免疫系統,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並使腫瘤細胞轉變成正常細胞。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稱,在所有的水果當中,柑橘類中所含的抗氧化物質最高,其中有170種以上的植物化學物質,包括60多種黃酮類物質。
除此之外,還有17種類胡蘿卜素。黃酮類物質具有抗炎症、抗腫瘤、強化血管和抑制凝血的作用,類胡蘿卜素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功效。這些綜合的生理活性成分使得柑橘類水果對多種癌症的發生具有抑製作用。
橙子具有寬腸、理氣、化痰、消食、開胃、止嘔、止痛、止咳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胸悶、腹脹、嘔吐、便秘、小便不暢、痔瘡出血,解酒、魚、蟹毒等。
橙子富含多種有機酸、維生素,可調節人體新陳代謝,尤其對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十分有益。
橙皮中含有果酸,可促進食慾,對胃酸不足的人可幫助消化。
橙子中的纖維素可幫助通便並降低膽固醇。橙子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防癌作用。
Ⅸ 血壓、血糖、血脂、尿酸標准對照表,收藏了
血壓、血脂、血糖、血尿酸,這四個衡量身體狀況最基本的指標,這里一一說明。
血壓:低了供血不足,高了傷害血管器官
血壓過低,會使身體各部分的營養、氧氣供應不足,產生眩暈、無力,甚至暈厥,同時也會增加卒中風險;血壓過高,過高的壓力會傷害各個器官組織,包括血管、心臟腎臟等,也會增加卒中風險。
人的血壓不是一直穩定不變,在一天之內會有所變化,在一生之中有所變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壓也會有所區別,所以就很需要這張表來做參考。
各年齡正常血壓參考值對照表
幼童血壓正常血壓參考值
高血壓診斷的一般參考
血壓測值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情緒激動、緊張、運動、氣溫等,單一一次測量不能作為診斷結果;
50歲以後或者有心腦血管病史的,建議每天按時測量血壓並記錄;此對照表為一般對照表,若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等,以臨床醫生建議為准。
高血壓患者少吃清單
01 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如果平時鈉的含量已經達到閾值,再多吃味精,顯然會增高鈉的攝入量,從而不利於高血壓的控制。
02 冷飲
攝入大量冷飲,會突然刺激腸胃,使得全身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加重病情,並容易誘發腦出血。
03 濃茶
紅茶中所含的茶鹼最高,可以引起大腦興奮、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適,從而使血壓上升。
04 酒
飲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還可促使鈣鹽、膽固醇等沉積於血管壁,加速動脈硬化。
血糖:低了供能不足,高了傷害器官
低血糖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害,輕者引起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誘發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高血糖還會引起大血管病變。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是指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基底動脈、腎動脈及周圍動脈等動脈粥樣硬化。其中,動脈粥樣硬化症病情較重、病死率高。約70% 80%糖尿病患者死於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
同樣,血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進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也會有所變化,所以會有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兩個數值作為參考。
輕度糖尿病:7.0~8.4mmoi/L;
中度糖尿病:8.4~10.1mmoi/L;
重度糖尿病:大於10.11mmoi/L;
孕婦空腹不超過5.1mmol/L。
除血糖外,糖尿病的診斷通常還需要配合糖耐量檢測;有糖尿病史的,建議定期檢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最好也可以定期檢測靜脈血糖。
糖尿病患者少吃清單
01 火龍果
每100克火龍果肉含有7.83克的葡萄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02 野菜
糖尿病患者體質大多較虛,不適宜吃過多寒涼食物。而市面上常見的薺菜、馬齒莧、馬蘭頭、菊花腦、蒲公英等野菜,性質基本都偏寒涼,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03 酒
飲酒會干擾體內糖、脂、蛋白質代謝;飲酒影響降糖葯分解與排泄,易引起血糖波動;而且大量飲酒損害胰腺。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飲酒或少飲酒。
04 花生、瓜子等堅果類
由於堅果類食物含有較多的脂肪,屬於高熱量食品,如果隨意吃,不按食物交換份方法減去相應主食量或進食過多,都會導致血糖、血脂增高。
05 菜籽油
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達到31%~55%,可使心臟內積聚脂肪顆粒,引起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積,對心臟造成更多危害,特別對於糖尿病合並心血管的患者更要少吃。
血脂:低了營養不良,高了營養過剩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
一般血常規檢查中檢測的血脂主要是以下四種:
總膽固醇:增加常見於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傳染性肝炎、門脈性肝硬化、某些慢性胰腺炎、自發性高膽固醇血症。減少見於嚴重貧血、急性感染、甲狀腺機能亢進、脂肪痢、肺結核、先天性血清脂蛋白缺乏及營養不良。
甘油三酯:增高見於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腎病綜合征、膽道梗阻、甲狀腺功能減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積症、原發性甘油三酯增多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減少提示易患冠心病;增高提示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增多提示易患動脈粥樣硬化所導致的冠心病、腦血管病。
血脂一般參考值
高血脂患者少吃清單
僅膽固醇高:
① 忌吃或少吃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白肉、蚌、田螺、鮑魚、墨魚等。
② 適當吃:對於一些膽固醇含量並不高的食物,如瘦豬肉、牛肉、雞肉、魚等,可適量吃一些,以補充營養。
僅甘油三酯高:
① 碳水化合物要嚴格控制,盡量少吃或不吃,因為碳水化合物可以在體內轉換為甘油三酯;
② 戒酒,因為長期血液中酒精濃度高可促使甘油三酯含量上升。
③ 偶爾吃:蛋黃、蟹黃等含膽固醇較多的動物性脂肪可適當放寬一點,偶爾吃點也可以。
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
既要限制高膽固醇食物,又要降低體重,還要戒酒。
尿酸:高了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風
尿酸是人類嘌呤化合物的終末代謝產物。
臨床上,當血尿酸超過390微摩爾/升,就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症。
臨床資料顯示,大多數的痛風病人的尿酸值都是超過420微摩爾/升。
尿酸的一般參考值
高尿酸患者少吃清單
01 高果糖食物
痛風患者要少吃甜度比較高的水果,尤其是果糖含量較高的水果。因為血液中的果糖含量上升,會導致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
02 調味料
蚝油、鮑魚汁、海鮮醬、香菇醬、濃縮雞汁等食品調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快速的血尿酸升高則會導致痛風的發作。
03 咖啡、濃茶
濃茶水、咖啡等飲料本身不會增加嘌呤的含量,但它們有興奮自主神經的作用,加重痛風,也可能會誘使痛風急性發作。
04 啤酒
都知道痛風患者不能喝啤酒,因為啤酒中有嘌呤。酒精對痛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酒精會促進嘌呤吸收。另外,酒精可增進尿酸排泄,增加痛風或高尿酸風險。
05 種子類食物
花菜、菠菜、菌類及植物的種子、乾果等嘌呤含量亦不可小覷,仍因控制攝入量。
06 內臟和魚類
痛風性關節炎無論急性發作期還是慢性期,需要注意患者應長期控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沙丁魚、鳳尾魚、鯖魚、小蝦等。這些都是痛風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所以一定要小心。
編輯 / 黃騫文
資料/高質量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