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是河南新鄉的,我想問問新鄉哪裡有賣養雞大棚的,我想養肉雞,謝謝了!
傳統的養雞大棚一般採用的模式是兩層長壽膜,中間用草簾,最上面加遮陽網。但是這種模式的弊端在於:會有老鼠在草簾里做窩,咬壞薄膜,下雨水漏進去草簾子就爛掉了,換的話要花費很多人工,費時費力。現在出現一種新的方法就是用保溫棉和黑白膜代替草簾以上的全部材料,解決老鼠帶來的問題
⑵ 農用薄膜的長壽薄膜
為使薄膜耐老化、易回收,在生產過程中加入防老化劑,可使薄膜的壽命延長2~4倍。地膜在揭膜後仍有一定強度,回收後仍可使用,既降低成本、又減少田間的殘膜量。
⑶ 種植蘑菇用塑料大棚行嗎
當然可以。
鑒於食用菌對溫度、濕度、空氣和通風(透氣性)、光照的特殊要求,目前人們普遍採用透明長壽膜外覆蓋一層遮陽網的塑料大棚來栽培食用菌,這種覆蓋材料每2-3年更換一次,雖然也能滿足生產但並非是理想的,由於長壽膜透光率高,棚內白天升溫快夜間降溫快,因此棚內溫度高空氣乾燥,更重要的是這種透明薄膜適用於喜光類蔬菜花卉類作物,並不適合於食用菌種植,所以才外蓋一層遮陽網。雖然遮陽網能遮擋大部分陽光,但當遮陽網吸收的能量飽和時其多餘的能量還是要輻射到膜上使棚內溫度升高,因此這種結構的塑料大棚很難滿足食用菌對溫度、濕度、空氣和通風的要求,從而影響產量和質量。
食用菌專用遮陽膜一般稱為黑白膜,由黑白兩面組成,白面反射太陽光能,達到降溫效果,黑面阻隔遠紅外線穿透,在冬天起到保暖作用。食用菌遮陽膜遮陽降溫效果大大優於遮陽網,對大棚要求更低,使用壽命更長。與普通棚膜+遮陽網相比,溫度要低5-10℃。有更好的降溫效果,更長的使用壽命,更低的使用成本。
⑷ 現在養雞大棚外層都用什麼材料覆蓋比較好的,結實的,耐用的,有哪些詳細一點的區別介紹,謝謝。
底層是透明長壽膜,第二層保溫棉,上層用養殖專用黑白膜,這個模式一般可以用到5年以上,不過黑白膜要買進口的那種,國產的現在使用時間達不到要求
⑸ 養雞用什麼膜最好
養雞大棚薄膜需要拉力好,抗老化。建議使用兩層薄膜最好,內層用長壽膜,上面加保溫棉。再上面用黑白膜,黑白膜上棚時白面朝上,可以有效控制大棚溫度,比普通膜加遮陽網效果要好得多
⑹ 地膜的好處及規格
地膜即地面覆蓋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綠、銀色薄膜,用於農業地面覆蓋。 地膜不僅能夠提高地溫、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還有滅草、防病蟲、防旱抗澇、抑鹽保苗、改進近地面光熱條件、使產品衛生清潔等多項功能。
70年代初,中國部分地區曾利用廢舊普通農膜對蔬菜、棉花等作物進行小面積栽培試驗,取得一定效果,但由於經濟、技術原因未能得到推廣。1978年農牧漁業部通過對外科技交流,從日本引進一整套的地膜覆蓋技術,包括作業方法、專用地膜和覆蓋機械。經過幾年的消化吸收,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了必要的技術、人力和物質條件,並與中國傳統農業耕作技術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地膜覆蓋栽培技術體系。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通過對覆蓋效應及其對作物生育的影響,以及作物生理生化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覆蓋栽培環境相對穩定效應」的理論,並總結出不同地區,不同作物的覆蓋栽培技術的經驗。1979年試製成功地面覆蓋專用膜,接著又試製成功了多種有色地膜、反光膜、除草膜、光降解膜、耐老化長壽膜、切口膜等新產品。1983年又研製了低壓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超薄地膜。1980年試製成功了地膜覆蓋機,1984年已經可以生產不同動力牽引的各種覆蓋機共60多種型號,1984年成立了中國地膜覆蓋栽培研究會。1985年,中國地膜覆蓋面積達1.80×1010平方米,躍居世界第一位。地膜覆蓋栽培在80多種作物上均獲得成功,有實用價值與經濟效益的覆蓋栽培作物亦有40多種。
覆蓋范圍
中國十幾億人的糧食蔬菜完全自行解決,而且還可以出口,少不了這覆蓋在片片幼苗身上的薄衣——地膜,這是使中國農業及多種經濟作物產量出現徹底改變的功臣之一。
技術
地膜即是石油化工產品聚乙烯產品。中國的地膜覆蓋技術,1978年從日本引進。頭幾年在東北三省、北京、上海及內蒙古等13個省市自治區進行研製試行,經過在16個省市農業區域生產示範,確定了是一項適合於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的科學技術。從1983年起做為國家重點推廣項目向全國范圍內大面積推廣。
⑺ 種植羊肚菌綠白膜建棚可以嗎
種植羊肚菌用綠白膜的比較少,選擇普通大棚長壽膜和黑白膜種植的多一些,具體也看所在區域種植環境而異
⑻ 常用大棚膜的性能如何應該如何選擇棚膜
常用的塑料大棚薄膜有多種,但基本類型主要有聚氯乙烯膜(PVE)和聚乙烯膜(PE),其他類型基本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一些特殊物質和改進工藝而製成。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供選擇:
聚氯乙烯(PVC)棚膜:保溫性、透光性、耐候性好。缺點是比重大,成本相對較高;低溫下變硬、脆化,高溫下易軟化、鬆弛;助劑析出後,膜面吸塵,影響透光。目前通過添加物質和改進工藝,生產出的聚氯乙烯棚膜的主要產品有:①普通PVC棚膜;②PVC長壽膜2;③PVC長壽無滴膜(PVC雙防棚膜);④PVC耐候無滴防塵膜,所謂長壽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防老化的一種特殊物質後再經過特殊工藝製作而成。
聚乙烯(PE)棚膜:質地輕,柔軟,易造型,透光性好,無毒,適於做各種棚膜、地膜。缺點是耐候性及保溫性差,不易黏接。主要產品有:①普通PE棚膜;②PE防老化膜(長壽棚膜);③PE無滴防老化膜(雙防農膜);④PE保溫棚膜;⑤PE多功能復合膜。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棚膜:EVA樹脂是近年來應用於農業的新型農膜材料,用其製造的農膜,透光性、保溫性及耐候性都強於PVC或PE農膜。
塑料薄膜的種類多種多樣,每種薄膜均有其自己的優缺點,但綜合考慮,栽培生薑以選用價格低廉的聚乙烯棚膜及聚氯乙烯棚膜較為實用。
目前,PE和(PVE)兩大類的新膜透光率一般在90%左右,但PVE較PE抗老化程度差,易被污染,使用兩月後PVE透光率下降到55%,而PE為82%。聚氯乙烯普通膜比重大,呈藍色。聚乙烯普通膜比重輕,呈灰色,透光率和耐低溫性優於PVE。與PVE相比,等重量的PE膜覆蓋面積大24%,適於大、中、小棚,而PCE適於日光溫室,但不耐老化,導熱率高,保溫性低。
在兩種普通膜的基礎上經過不同的工藝,又產生了許多類型的膜,如聚氯乙烯無滴膜,是在聚氯乙烯普通膜上加入表面活性劑、防霧劑,使膜不聚水滴,保溫性好,但壽命短、易吸塵、比重大、成本高。聚乙烯長壽膜,在PE上加防老化劑,防紫外線與氧化,壽命長達13月,成本低。聚乙烯長壽無滴膜,是聚乙烯普通膜上加了防霧劑,成本低,壽命長(高達於18個月),透光和無滴效果好。與PVE比,耐污染、比重輕、成本低、膜幅寬、使用方便、適於各種棚型使用,目前多用此類膜。通常所用薄膜的厚度一般為0.06~0.12毫米。
另外,還有聚乙烯復合多功能膜,三層復合防老化膜或三層共擠膜,加入多種特異功能的輔助劑,外、中、內分別為防老化層、保溫層和無滴層三層擠成一層,與普通PE膜比,具有耐候性、無滴性、保溫性、透光率高等特點,較普通PE膜一般可提高溫度2~5°C,提高地溫1~2°C,溫度變化平緩,適於各種棚形。聚乙烯紫光膜加入調光劑,將短波光轉化為長波光(藍紫光、紅光等),增加了棚內光量,透光好、升溫快、降溫慢、保溫好,適於日光溫室。還有醋酸乙烯膜(EVA)、無滴長壽膜、聚酯鍍鋁膜、多種有色膜、多功能復合耐候膜等。
目前我國生產的塑料薄膜普遍存在不耐污染、不耐老化、透光率低的問題,壽命一般一年左右,與國外的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日本、法國、西班牙、美國等國家生產的多功能膜使用壽命多在4年以上,其耐候性明顯優於我國生產的農用薄膜。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對我國塑料工業的沖擊將是不可避免的。
⑼ 大棚膜哪種好
如果是種植的話,用透明的PO膜比較好,像希愛農PO膜,高透光,高保溫,終身流滴消霧。這三個功能性可以滿足作物生長的光照、溫度需求,而且棚內的濕度較小,可以有效的減少病蟲害的產生
如果種的菌類的話可以選擇PEP綠白膜,透光率在10%左右,為菌類營造適合生長的環境
如果是做養殖的話,就用PEP黑白膜,質量好,使用壽命長,很早就進入中國市場了,人們還是比較認可的
⑽ 農膜種類有哪些分類如何選購該如何科學合理使用
農膜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作物的產量,農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但市場上的農膜種類繁多,如普通農膜、轉光膜、無滴膜等等,這常常讓農民朋友陷入選擇困難症,甚至因為無法辨別,購買到假冒偽劣的農膜,不但沒有促進農業生產,還給產量造成損失。因此,要選到經濟適用、上乘的農膜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對農膜的分類、特性、使用方法等作出正確的了解後,選購就變得相對簡單多了。
蓬勃發展的農膜覆蓋技術,是中國傳統農業這個大國走出了一條農業高產、穩產之路,為中國的農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也希望農民朋友們能夠科學合理的選擇和使用農膜,為我們的農業生產發揮更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