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70歲叫什麼

70歲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0-12-10 19:13:05

1. 七十歲叫什麼

七十歲叫古稀,可以根據杜甫《曲江》詩中找到:「人生七十古來稀」。

2. 60是花甲之年,70歲是古稀之年,77歲是什麼

77歲屬於年逾古稀。

70歲屬於古稀之年,60歲屬於花甲。60多屬於年過花甲,70多屬於年逾古稀回。來自唐·杜甫《曲江》詩:答「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年逾古稀發音:nián yú gǔ xī

意思:指年齡已經超過了七十歲。逾:超過古稀:指年齡到了七十歲,又稱古稀之年。

成語出處:唐代·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同義詞:桑榆暮景,風燭殘年,年老力衰,桑榆末景,老態龍鍾,日薄西山。反義詞:如日方升,年富力強,春秋鼎盛,風華正茂,血氣方剛。

示例:

1、賀壽慈年逾古稀,精力未衰。

2、他已年逾古稀了,看起來病歪歪的。

3. 古人在年滿60歲時稱作什麼70歲稱作什麼

60歲花甲,70歲古稀。

4. 30歲叫而立,10歲,20,40,50,60,70,80,各叫什麼

1、10歲叫幼學:

10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譯:男子長到十歲叫做幼,這時候該出外上學了。)鄭玄註:「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後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

2、男子20歲稱為弱冠:

《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二十歲叫做弱,這時候就該加冠了)」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故用以指男子20歲左右的年齡。

3、40歲稱為不惑:

《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後用作40歲的代稱。

4、50歲稱為知命:

《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意謂到50歲才懂得天命。後人因以「知命」為五十歲的代稱。

5、60歲稱為耳順:

《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何晏集解引鄭玄曰:「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後以「耳順」為60歲的代稱。

6、70歲古稀:

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

7、80歲耋:

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耋dié,老的意思。八十歲稱耋)」《左傳·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

5. 古代60歲的男人應該叫什麼(70歲是古稀,80歲是耄耋。。。)

六十歲,別稱為花甲之年或耳順之年。

「花甲之年」來源:

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為一循環。因干支名號錯綜參互,故稱花甲。

職工退休年齡: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5)70歲叫什麼擴展閱讀:

稱謂來歷

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了解的知識。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還有依據生理特徵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

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6. 60歲 70歲 八九十歲分別稱為是什麼之年

60歲:花甲之年。

70歲: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八九十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拓展資料:

60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乾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乾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乾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

花甲:指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

還歷之年:指60歲。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

70歲

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懸車之年:指70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7. 古代分別稱20歲、30歲、40歲、50歲、60歲、70歲、八九十歲各稱什麼

20歲:加冠

30歲:而立

40歲:不惑

50歲: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60歲: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

70歲: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80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90歲:鮐背

(7)70歲叫什麼擴展閱讀:

兒童稱謂

童孺:兒童。

垂髫[tiao]:指兒童。兒童垂發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兒童猶未束發時自然下垂的短發。因而就用「垂髫」稱幼兒或指人的幼童階段。也有說「垂發」的,意思相同,如《後漢書·呂強傳》就有「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頭發紮起來下垂著,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齠[tiao]:兒童換牙。齠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齡:童年。

束發:是指青少年。

稚:稱年齡小的為稚。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經聖治》:「故親生只膝下。」

孺子:兒童。《孟子離婁上》 :「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也用作老人對年輕後生的稱呼。《史記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

成人稱謂

冠者:指成年人。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歲。「愛自待年金聲夙振」(《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後哀策文》)。「女子許嫁,笄而字。」(《禮記·曲禮上》)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願為有室,女子生命而願為有家。」朱熹集註:「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

怨女:指年齡大而沒有結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曠夫:指年齡大而沒有結婚的男子。

老人稱謂

杖家之年:五十

杖鄉之年:六十

杖國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禮記·工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問焉,則就其室。」

斑白:老人。老年人頭發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是指長壽老人。:指老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黃發」是枯黃的頭發。人老了,頭發上由黑變白,白發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裡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8. 70歲叫古稀,80歲,90歲叫什麼

70歲叫古稀,80歲叫仗朝,90歲叫鮐背,其中80與90又可統稱為耄耋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仗朝又作杖朝: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後用作八十歲的代稱。

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也可稱「凍梨」。

(8)70歲叫什麼擴展閱讀:

老人稱謂

杖家之年:五十;

杖鄉之年:六十;

杖國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斑白:老人。老年人頭發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是指長壽老人。:指老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黃發」是枯黃的頭發。人老了,頭發上由黑變白,白發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裡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9. 超過70歲叫什麼

老人七十歲稱為古稀之年。 因為在古代七十歲是退休回家,把平時當官時坐的的車收(懸)起來的時候,所以也叫懸車之年。 又因十歲為一旬,所以七十歲人可叫七旬老人。

10. 人到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什麼年

因為周制允許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撐著拐杖入朝。所以八十歲也稱杖朝之年。

閱讀全文

與70歲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敬老院畫冊圖片 瀏覽:768
長沙婚前體檢多少錢 瀏覽:331
養老保險提檔補差怎麼交費 瀏覽:706
南京換駕駛證體檢在哪個醫院 瀏覽:673
沒到退休年齡社保交滿15年 瀏覽:124
男性朋友70歲過生日送什麼好呢 瀏覽:224
杭州市退休職工老年大學 瀏覽:968
重陽節戴什麼花 瀏覽:496
長壽小康怎麼坐車 瀏覽:861
養生專家一共有多少人 瀏覽:95
退休後還發工資怎麼算 瀏覽:526
有什麼產品用來護理癱瘓老人小便失禁 瀏覽:141
安徽阜陽社保退休金 瀏覽:163
微信養生館怎麼開通 瀏覽:878
思南縣養老院 瀏覽:191
成績和孝順 瀏覽:631
為什麼老人在錢上不相信子女 瀏覽:809
五十二三歲的老人睡要多少小時 瀏覽:567
深圳退休最低工資2017 瀏覽:34
為什麼體檢超聲波這么慢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