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面佛紋身大概多少錢兒
具有三面的佛和菩抄薩有很多,襲其實無論佛菩薩有多少面孔,都是為利益我們眾生而慈悲化現出來的,其中每個面孔的顏色表情也有其相應的表義。比如三長壽佛之一尊勝佛母就是三面,專對治瘟疫的葉衣佛也是三面、文殊菩薩也有三面四臂的、准提觀音也是三面、、、等等。
『貳』 這是佛還是菩薩,具體叫什麼
密宗造像 是長壽佛
「長壽佛」是藏傳佛教中對「聖無量壽智決定光明王如來」的略稱,亦簡稱為「無量壽智如來」。從民國時期諾那呼圖克圖傳授的《長壽佛咒》可以看出,其咒語是漢傳佛教《朝暮課誦》中的《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其中多出一部分,但卻與尼泊爾現存該經的梵本...
『叄』 三面佛,也可以說是三頭佛~!
三面佛也叫三世佛、愛神佛,代表過去、現在和未來。整座佛像造工精細,渾然一體,神姿飄逸,衣褶流暢,嫻雅婀娜,造型正承盛唐豐腴遺風,在縷縷檀香的圍繞之中,整個塔內更是蒙上一層神秘聖潔的色彩。
三面佛庄嚴地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微微含笑,慈悲地觀望著前來頂禮膜拜的善男信女。眼前的這一面代表現在,她面容娟秀,和藹可親,體現出美麗善良的母性形象,提醒你珍惜現在,把握現在,要有知足常樂的精神;左邊這面代表過去,她眉目安祥,俯首下視,告訴你原諒自已,不要後悔已經發生的事情;右邊的這面儀態端莊,代表未來,告訴你未來充滿信心希望。
參拜完三面佛,在瞻仰流連的過程中,能感受到佛祖指引的三生輪回之意境。而身邊為你向佛祖祈求平安如意的人,也能感受到他對你的真心真意,並從此下定決心,在佛祖的護佑之下,一起攜手,共同渡過月老為你們牽起的浪漫情緣!
『肆』 尊勝佛母心咒是來自哪個佛經的記載
佛頂尊勝陀羅尼-功德篇
功德篇一
緣起
三十三天善法堂的善住天子,有一天忽然聽到空中傳聲告訴他,七日福報享盡會墜入畜生道、常吃穢物不凈的食物,之後再墮入地獄中備受諸苦,經多劫以後方為人,但雖得人身,而生來沒有雙眼,容貌醜陋,諸根不具,口氣常臭,缺乏衣食,連貧窮卑微的人都會嫌棄。善住天子聽了非常害怕與惶恐,趕緊告訴帝釋,帝釋以天眼觀看果然如此,但不知道原因,於是去見釋迦牟尼佛,求佛幫助。
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他們,善住天子有一世為孤苦婆羅門子,母親常出外求食。一日,因母親稍晚回來,便起瞋心罵母不如畜生,等到母親回來了,他就准備進食,忽然看見空中有一出家眾騰空飛過,心中萬分敬仰,立刻合掌頭面作禮,邀請他降臨,以食物供養請求說法,他也因此而出家。出家後被差作維那知事,卻因細故惡罵眾僧,所以這次供養出家眾得生天人的福報享盡,須墮入因罵母罵僧業所招的惡道。
善住天子聽了十分難過,懺悔的嚎啕大哭起來,佛就安慰他,傳授他能滅一切業障,凈除三惡道苦的尊勝佛母咒,他依法持誦七日,自見一切罪報都滅了,天命增加無量,便歡喜地再去供養佛。
尊勝佛母有三部經流傳於世,一部是極樂凈土長壽佛應觀世音菩薩所請而傳,另二部是釋迦牟尼佛應帝釋天及閻羅王之請分別傳授。
事實上,尊勝佛母乃長壽佛為利益眾生而化現的,任何人只要向佛母祈禱或持念心咒,便不墮三惡道,能增長壽命究竟成佛。
佛頂尊勝佛母,梵文Usnisavijaya 或Vijaya,又名最勝佛頂、烏瑟膩沙尊勝佛母、如來頂髻尊勝佛母,密號除魔金剛,為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頂髻的化身,亦是藏傳佛教三長壽佛(無量壽佛、白度母、頂髻尊勝佛母)之一。頂是尊勝之義,一切佛頂是指八佛頂,八佛頂中以尊勝佛頂為總體,故能除一切煩惱、業障,與破一切穢惡、痛苦。
佛母身如秋月,皎白無瑕,有三面八臂,每面各具三眼。正面相貌慈悲庄嚴,代表著消災息難。右面呈笑容愉悅狀,象徵著增福益壽。左面寂靜微具怒容,代表著降伏惡道。其右側第一手持十字金剛羯磨杵於胸前,象徵降魔降災,第二手托蓮座上捧阿彌陀佛,第三手持箭,代表壓伏妄想,第四手作與願印置於右腿前,象徵給予一切殊勝如願以償。左側第一手成訓誡印持金剛索,代表制服一切難調伏神眾,第二手執弓,象徵勝三界,第三手上揚作施無畏,代表令離一切怖畏,第四手成禪定印托火焰珠甘露寶瓶,代表得以長壽。並有天衣、五葉摩尼寶冠、纓絡、耳環、胸飾、臂釧、腕釧、足釧等裝飾其身,庄嚴安祥結跏趺坐於蓮花月輪上。
佛頂尊勝,亦名除障佛頂。是五佛頂之隨一,尊勝陀羅尼之本尊,即釋迦如來由佛頂現出之輪王形,為佛頂尊中之最尊,故名尊勝佛頂,能除一切惑業,故名除障佛頂。尊勝佛頂修瑜伽法儀軌下曰:「一切佛頂中,尊勝佛頂能除一切煩惱業障故,號為尊勝佛頂心,亦名除障佛頂。」同下曰:「釋迦牟尼如來,結跏趺坐,作說法相。(中略)爾時世尊慈悲愍念,便入除障三摩地,從如來頂上發生惹耶三摩地,狀若輪王之像,白色,首戴五佛寶冠,手執金剛鉤,項背圓光,通身如車輪狀,暉曜赫奕。現此三摩地時,十方世界六種震動,十方世界一切地獄六趣眾生應墮惡道者,皆悉滅除,一切惡業不復受,若便生天及十方清凈國土。為此善住天子七返惡道之身一時消滅,是故號為除障佛頂輪王,即是五佛頂輪王之一數,並通三佛頂八大頂輪王也。」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曰:「即於山間空閑處,或於凈室,畫本尊尊勝陀羅尼像安於東壁,持誦者以面對之。」
『伍』 三面三眼是什麼佛,求個圖片
尊聖佛母
尊勝佛母是藏傳佛教的長壽三佛之一。
尊勝母的藏文名為Namgyalma,他有九種化相,其最主要的化相,亦即其三面八臂、極為常見之形相。頂髻尊勝佛母的身體為白色,三頭八臂,中間的臉為白色,右面的臉為黃色,左面的臉為藍色,面相微怒,虎牙略露,每一個臉上都有三隻眼睛,右第一手持四色羯磨杵(十字金剛) 於胸前,二手托蓮座,上為阿彌陀佛,三手持箭,四手施願印置右腿前,左第一手忿怒拳印持絹索,二手上揚作施無畏印,三手執弓,四手定印托甘露寶瓶。佛母威嚴慈祥,項戴珍寶瓔珞,身著秀麗天衣,雙足跏趺於蓮花寶座中央。
『陸』 西藏佛教都有哪些佛
西藏佛教主要源自古代印度和漢地以及天界。
參見《西藏王統記》《紅史》《青史》等相關著作。藏傳佛教尤為注重上師,因為具德具相之上師乃是三世佛的化身。如法王如意寶、文殊菩薩索達吉大堪布仁波切、龍欽巴阿秋喇嘛、喇嘛仁波切、帝洛巴、那洛巴、寂天菩薩、瑪爾巴、米拉日巴、岡波巴、薩迦法王、燃燈阿底峽尊者、息結派祖師瑪吉拉准等諸大德上師仁波切。
現在依佛教說法是賢劫,過去是庄嚴劫,未來是星宿劫。過去已有無量佛。
過去四佛,是指賢劫之最初所出現的四佛,即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音射)佛、釋迦牟尼佛,這四佛顯現上都已入滅,所以稱為過去四佛。再加上過去庄嚴劫所出現的三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則稱為過去七佛。個人認為賢劫過去有三佛。拘留孫佛為首,拘那含牟尼佛第二,迦葉佛第三。現今釋迦牟尼佛第四。第四佛肉身雖然不在,釋尊火化後的遺骨或稱靈骨舍利子及佛法還在,不應成為過去佛,確切的說是現在佛。
解釋何謂「劫」?
劫即是一段非常非常長久的時間。
由人壽最短十歲始,每百年增一歲,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為止;
再由人壽八萬四千歲開始,每百年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為止;
如是一增一減,合共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稱為一小劫。
二十小劫為一中劫。
四中劫為一大劫。
四中劫,指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即成二十小劫,住二十小劫,壞二十小劫,空二十小劫。合之為一大劫。
諸佛是在住劫中出世。
現在是住劫,於二十增減中有千佛出世。既多賢聖,故稱賢劫。
其千佛出世次序如下:
第一至第八小劫,無佛出世。
第九劫減至人壽六萬歲時,拘留孫佛出世,為賢劫第一尊佛。
減至四萬歲時,拘那含牟尼佛出世,為賢劫第二尊佛。
又減至壽二萬歲時,迦葉佛出世。
減至一百歲,釋迦牟尼佛出世,為賢劫第四尊佛。
第十小劫,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彌勒佛出世,為賢劫第五尊佛。
第十一至十四小劫中,無佛出世。
第十五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繼出世。
第十六至十九小劫,無佛出世。
第二十小劫,樓至佛出世。
合為賢劫千佛。
可見,不是時時有佛出現於世!佛滅後,亦要經一段很長的時間,或千萬年,或四小劫,然後才有佛出世!
現在我們雖然不是生逢佛世,兼且生在末法之時,但仍然有幸能值遇佛之法寶,應當依法修證,免至空過一生。
若再輪回,又未必得人身;就算得人身,又未必再逢佛世,或佛之法寶!
佛出世時我沈淪,我得人身佛已滅。
懊惱此身多業障,誤卻如來紫金身。
像西藏佛教中的諸大金剛其實也可以視為佛
『柒』 一張臉上三個面是什麼佛
一張臉上三個面是尊勝佛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