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目標應該是多少有什麼依據
老年糖尿病的患者在我國社會是四大慢性病最為多見的一種,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高尿酸。那麼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更為居多,大約占整個老年人群的50%左右。所以說,老年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多少算是正常?那麼根據指南的要求,將老年的患者血糖值控制在空腹血糖小於7.0mmol/L,而餐後血糖小於11.1mmol/L即算為正常。
因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風險比較大而且容易出現沒有症狀的低血糖,患者在沒有明顯的低血糖先兆的情況下比如沒有心慌沒有出汗或者其他的症狀就直接進入昏迷狀態。老年糖病患者容易並發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變,一旦發生低血糖可能就誘發腦卒中或者是心肌梗塞,都是非常危險的,所以老年人患糖尿病的患者的血糖控制是相對其它人群寬松。
⑵ 老年人血糖正常范圍是多少
病情分析抄:
您好,血糖的正常值應該襲空腹在6.11以下,如果有糖尿病,降糖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指導意見:
對於75歲的老人,血糖空腹可以控制在7.8以下也屬於正常,餐後最好控制在11.1以下。當然,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況下,適當低一些也是可以的。
醫生詢問:
請問有沒有糖尿病史?
⑶ 65歲以上年齡有糖尿病,血糖值控制在多少為最好、
國際糖尿病協會指南上說:空腹血糖3.3--5.6 餐後血糖3.3--7.8 都是正常值
要是空腹血糖達到7.0 餐後血糖達到11.1 那就是糖尿病的症狀、
最好是血糖達標或接近安全值,因為血糖安全達標可以大大降低各種並發症的風險,但考慮到老年人器官各方面在退化,容易引起低血糖,建議空腹血糖控制在7左右,而餐後血糖控制在8.5左右。 建議老年人最好不要使用預混胰島素治療,因為預混胰島素有峰值,容易引起低血糖,而且血糖波動也比較大,很難做到血糖達標的要求。個人建議使用甘精胰島素控制空腹血糖,因為甘精沒有峰值,一天注射一次持續24小時,低血糖風險會小很多,而餐後血糖建議服用餐時類口服葯(比如拜糖平、諾和龍)或者直接使用速效胰島素治療。
⑷ 60歲女2型糖尿病患者這樣的歲數血糖應該控制在什麼范圍,
問題分析:
你好,60歲的年齡並不算是高齡,這個年齡血糖范圍最好還是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也就是3.9-6.0之間。
意見建議:
如果是年齡再大一些,比如大於70歲,可能就不那麼嚴格了,大體在7.0左右就可以,
⑸ 60歲以上的人,血糖控制在什麼水平比較好如何正確降糖
人老了,病也多了,相信這是很多過來人的感受。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其中以三高最為多見。今天這篇文章醫生想跟大家聊一聊血糖,對於年老處於60歲以上的人,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較好?多高算高?如何正確降糖?下面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
60歲以上的人,血糖控制在什麼水平比較好?
血糖有餐後血糖和空腹血糖,我們要結合空腹和餐後血糖進行判斷,不能只參考一種情況。 一般來說,空腹血糖在3.9-6.1mmol/L、餐後一小時血糖在6.7-9.4之間,餐後兩小時血糖不超過7.8,是血糖的正常值水平。
對於60歲以上的人來說,若是能達到這個標准自然是更好了。不過, 衰老是一個不可抗力因素 ,人都會有老的那一天,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會下降,對於血糖的代謝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所以對於60歲後的老人來說,對於血糖的要求 可以稍微放寬一點標准 。 空腹血糖可以 7,餐後血糖可以 11 ,比正常水平稍微高一點。但不能高太多,高太多就不是血糖輕微升高的問題了,可能就會發展成糖尿病了。
而想要將血糖穩定控制在正常水平,60歲後,要怎麼做?需要注意什麼問題?若能都做好,相信您的血糖會乖乖的,三高離得也比較遠。下面具體給出一些建議給大家,其實都不難,但難在持之以恆。
如何正確降糖?
調整主食, 米飯、饅頭和面條是很多人每天會吃的主食 ,但是這些主食都屬於 升糖指數 比較高的食物,不適合長期大量進食。60歲後,可以適當用 蕎麥、藜麥、黑豆等粗糧雜糧代替部分白米飯 。這些食物升糖指數不高,其中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補充更多的營養,也能促進消化和代謝,對於延緩飯後血糖升高有好處。
多喝水,促進代謝。血糖高的人可以適當 用菊花、蒲公英、苦丁、薄荷泡茶喝, 可以促進糖類物質的代謝,還能 減少血管的壓力 ,對於降糖降脂都是有幫助的,也能及時 補充水分 ,緩解血液黏稠。
在運動方面,適度鍛煉就好了。畢竟60歲後,關節在老化,如果過度運動,比如 暴走、長跑、爬山 ,最後血糖會不會降低不好說,但 膝關節 卻很容易受到損傷。運動時長,每天進行半小時左右即可,不宜與他人比較。
如果血糖輕度升高,堅持做好這些事,血糖或會逐漸降至正常。但如果血糖已經非常高了,醫生建議吃降糖葯輔助降糖,糖友也不宜一直排斥。只要 正確合理服用葯物,對於降糖是有幫助的 。
綜上所述,60歲以後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較好,看到這想必大家已經知道答案了,對於體重超重的人更要多重視。想要將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以上幾件事最好要放在心上,並且,也要注意定期檢測血糖水平。
⑹ 老年人的血糖是多少才最為正常有什麼依據呢
老年人的血糖多少才算正常?糖尿病和高血壓、高脂血症一樣,主要是由於血糖長期得不到控制而引起的100多種並發症,包括慢性並發症和急性並發症。臨床上絕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被各種並發症所困擾,這也是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對於老年人來說,身體機能退化,更容易患糖尿病,所以要做好血糖監測工作。
另外,美國糖尿病協會也有一套動態血糖測量標准,這個標准更適合糖友用動態血糖儀測量血糖。這套標准不區分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只提供一天內的總體平均血糖控制標准。具體標準是:血糖控制的理想范圍是6-10mmol/L,高於10mmol/L屬於高血糖,其中血糖為13.9-22.2mmol/L,屬於中度高血糖。當>22.2mmol/L時,屬於嚴重的高血糖症。愛吃糖的人血糖<3.9mmol/L被認為是低血糖,愛吃糖的人血糖<2.8mmol/L被認為是嚴重低血糖,而健康人的血糖<2.8mmol/L被認為是低血糖。應該注意的是,這些只是糖控制標准。如果要診斷糖尿病,必須去醫院測量靜脈血糖,連續測量的結果結合病人的症狀可以作為診斷標准。
⑺ 60歲老人血糖的正常值
人到老年,如果不注意飲食和保健,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就會找上門來。因此60歲老人應該經常檢測血糖,那麼60歲老人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下面我就帶你一一了解!
糖尿病的診斷依據是血糖和臨床症狀。血糖濃度單位:mmol/l。若餐後血糖《140mg/dl(7.8mmol/l)及空腹血糖《100mg/dl(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空腹6-6.1mmol/L,餐後兩小時小於7.8mmol/L就是老人飯後血糖正常值。
1、具有典型症狀,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mmol/l)。
2、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mmol/l)應再重復一次,仍達以上值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3、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mmol/l)糖耐量實驗2小時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1、要有平和的心態
要與人為善,平靜耐心,有寬容之心,才會遠離失眠、心煩和焦慮。心態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健康、左右我們的人生,把握和調控健康,全靠自己。
2、運動
特別是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運動是控制血糖的五駕馬車之一,必須要“邁開腿”。所以,筋骨常活動,周身氣血運行好對於防治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3、合理飲食
飲食控制不好,血糖一定控制不好。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管住嘴”,其關鍵是總量要控制,搭配要合理。也就是說吃到七八分飽,以清淡素食為主,注意葷素搭配和精細搭配。正所謂“粗茶淡飯葷素配,水果蔬菜比肉好。木耳蘑菇加摩芋,騙騙肚子就行了”。中醫學認為,糖尿病人可以多吃一些帶苦味的食品,如苦瓜。現代葯理學研究發現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具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
4、充足的睡眠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天睡一個子午覺,所謂子午覺就是子時與午時都應該睡覺,子時大睡,午時小憩,午覺緩沖子覺休整。另外,為保證睡眠質量,睡前可以打坐半小時以靜心,或用溫水洗澡、泡腳。
60歲老人控制血糖吃什麼好
1、每天吃點堅果
杏仁、核桃和開心果含有健康的脂肪,它們能減緩人體對糖分的吸收過程。然而,對食用的堅果數量也要嚴格限制,因為即使是健康的脂肪也含有熱量。6個杏仁或兩個山核桃所含的熱量等同於一茶匙黃油。
2、食用全粒穀物
燕麥、麩皮、大麥和黑麥是含有β-葡聚糖的高膳食纖維食物,這種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增加胃排空的時間,有助於避免血糖發生波動。
3、多吃新鮮蔬菜
富含膳食纖維的非澱粉類蔬菜,如花椰菜、黃瓜和胡蘿卜有助於防止血糖水平激增,同時能為人體提供必要的營養元素。
4、用肉桂作調料
肉桂不是一種簡單的調料,食用肉桂與空腹血糖水平明顯降低之間存在著相關性。這是因為肉桂能刺激胰腺分泌出更多的胰島素。
5、含微量元素鋅鉻鎂等高的食物
補充微量元素鋅鉻鎂等,可促進胰島素的形成和分泌,富含鋅和鎂的食物主要有動物睾丸,腎,肝。乳類,魚類,蛤,蚌,牡蠣,菠菜等;富含鉻的食物主要有高鉻酵母,貝殼類,肝,胰,魚畜禽肉,海產品,豆類等。
1、三大營養比例要適當
在限制總熱量的情況下,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質和脂肪之間應有適當比例。一般情況下,三者提供的熱量分別應占總熱量的50%-60%,25%-35%,10%-15%。孕婦,乳母,兒童,消瘦或者消耗性疾病者,蛋白質可適量增加;消瘦者脂肪的比例可適當提高。
2、吃水果要限量
雖然老人血糖高也可以吃水果,但是高血糖老人吃水果是需要注意一些事情。一是,水果的選擇必須是低糖的像葡萄乾,西瓜等,這類水果不但含糖量高,而且水果偏涼性,老人不宜食用。二是,要適量攝取水果,可以吃水果並不是水果可以無限量的食用,而是適量去吃才可以起到補充營養的效果。三是,盡量不要晚間食用,以免造成營養不良,而且水果也不易空腹食用,所以在兩餐之間作為補充食用最好。
3、少吃多餐
不吃過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嚴禁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因為這些會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有抽煙習慣的要在一年內慢慢把煙戒掉,不要一下子就馬上戒掉。原來吃降糖西葯的達半年以上者,不要驟然停服,因為這樣會引起血糖的突然升高,應在大夫的指導下,慢慢減量,直至停服。飲食方面要注意粗、細糧搭配著吃。
⑻ 60歲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60歲血糖空腹的時候血糖正常值在3.9~6.1毫摩爾/升,空腹全血血糖超過7.0毫摩爾/升是糖尿病。
血糖的判斷依據:
1、空腹全血血糖為3.9~6.1毫摩爾/升(70~11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為3.9~6.9毫摩爾/升(70~125毫克/分升)。
2、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爾/升(12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7.8毫摩爾/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復測定可診斷為糖尿病。
3、當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漿血糖在6.4毫摩爾/升(115毫克/分升)以上,應做糖耐量試驗。
4、當空腹全血血糖超過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時,表示胰島素分泌極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顯著增高時,不必進行其它檢查,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8)糖尿病年60歲的標准擴展閱讀:
血糖監測的頻率要根據病情來決定。一般病情穩定期可以1周之內測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血糖各1次,每隔2~3周測1次全天7個點(即三餐前及三餐後2小時和睡前)血糖;病情波動期則需根據實際病情每天測量4~7次或每周2~3天全天血糖,直到病情穩定為止。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運動或飲酒之後容易發生嚴重低血糖,這個時候測血糖很有必要。再如,在感冒發燒、情緒波動、自我感覺不適時也需要加測隨機血糖。
嚴格地講,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8~12小時之後於次日早餐前所測的血糖(通常不超過早晨8點),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空腹血糖正常值為3.9毫摩爾/升~6.1毫摩爾/升,它反映胰島B細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功能。
⑼ 老年人的血糖,控制在多少范圍最合適
對於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空腹血糖應控制在4.4-7.0mmol/L以內,其他時間應控制在10mmol/L以內。如果你比較年輕或病程較短,血糖可以按照更嚴格的標准來執行。但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就是60歲以上的患者,特別是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患者,他們的壽命相對較短。因此,建議在空腹血糖8.0-9.0mmol/L,餐後血糖不超過11.0mmol/L的基礎上,適當放寬正常血糖的標准。這是因為糖尿病的治療模式並不普遍。每個人的體質、年齡和病程都不同,糖友的糖分控制標准也大不相同。糖尿病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有關。對於一些病程較短的年輕糖尿病朋友,由於胰島功能仍然完整,我們的要求必須嚴格對應,建議根據正常人的血糖模式進行控制。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⑽ 60歲以上老人,血糖多少才正常超過「目標值」,可確診糖尿病
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全球糖尿病病人就已經達到將近4.15億人,其中,我國的糖尿病發病人數可以說穩占第一,達到1.096億,並且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其中,老年人群糖尿病發病率更引人擔憂,據2007-2008年的相關數據顯示: 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生糖尿病的幾率在20%以上,比20~30歲人群患病率高10倍。
由此可見,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現狀還是比較嚴峻的,而糖尿病大家都知道,屬於全身性的代謝性疾病,一旦患病沒有及時解決,可影響到身體多個器官,導致多種並發症出現,嚴重干擾人的生活以及 健康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嚴格控制血糖。
據了解,老年糖尿病在病因以及症狀上和成年期糖尿病存在諸多不同,具體如下:
病因特點:
1、年齡增長
從60歲開始,每10年空腹血糖上升0.1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增加0.44-1.11mmol/L,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年齡上升,運動又減少,胰島素分泌又明顯減少,釋放時間延長引起。
2、胰島素抵抗
隨年齡增長,肌肉與脂肪組織分布發生變化,像腹腔和腹部皮下堆積,形成「腿細肚子粗」的典型胰島素抵抗體型,而脂肪細胞的胰島素受體減少,敏感性降低,導致血糖升高。
3、胰島功能降低
年齡大了,胰島素分泌也會降低,而活性低的胰島素增多,容易導致餐後高血糖。
表現特點:
1、2型糖尿居多
糖尿病也分類型,老年人一般都是2型糖尿病,該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可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2、不典型,並發症也多
多數50-70歲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並沒有口渴、多尿、多吃等明顯表現,僅以肥胖多見,一般是在體檢時才發現,從而延誤病情,所以常有嚴重的急慢性並發症。
3、餐後高血糖的人多
主要是由於胰島素分泌減少以及延遲引起。
總的來說,老年人的這種生理特徵和疾病狀態決定了其治療難度以及風險也會比年輕人大,所以不管是患者、家人還是醫生都要提高警惕,嚴密觀察,做好控制措施。一旦發現老年人血糖數值異常,及時就醫。
測量血糖,在一般情況下,監測的是 空腹血糖 和 餐後兩小時血糖 的數值。
先說下空腹血糖,一般需要達到8-10h沒有進食才算,正常情況下,60歲以上老年人空著肚子的時候 血漿葡萄糖水平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