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女員工50周歲退休,男員工60周歲退休,有什麼依據
按照以前企業的規定,沒有延遲退休之前是女職工55歲,男職工60歲,現在經過延遲退休就基本上延遲了3~5年吧。因為現在並沒有完全推行延遲退休的政策呢,之所以男性和女性退休年齡會有差距,是因為男性女性本身身體素質就不一樣。
真正從事企業文職性工作的人員肯定會受到延遲退休的影響的,因為正常退休年齡,55歲現在退休年齡就得到60歲,甚至說以後隨著時間的延續,延遲退休可能會推行的越來越徹底。到時候可能要65歲甚至是更大的年齡才能退休,不過這個應該也是因人而異的人,不同人身體素質不一樣,有人到60歲的時候還像40歲的年輕人,有人到55歲的時候就已經老態龍鍾了。
Ⅱ 為什麼女人五十歲退休,男人要六十歲退休
在我們國家,一般女性都是在50歲或者是55歲左右退休的,而男性的話要到六十歲左右,這也是法律所規定的。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社會的不斷進步,高科技的創新,我們人類的壽命也在延長,很多的女性要比男性長壽很多,那麼既然這樣,為什麼女性要退休更早一點呢。
一:對女性的照顧和保護。
女性與男性本來就是不一樣的,在以前社會女性的地位是很低下的,但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女性的地位逐步提高,甚至超於男性,從身體狀況來說,女性是要衰老比較快的,所以說出於對女性的照顧和保護,選擇讓女性早十年退休這也是情理之中。
雖然說現在男女的地位平等,但是不管是從心理需求,或者是對自己的定位來說,男女都是不同的,這可能也是性別不同賦予人的責任與使命的本質差別。
Ⅲ 為什麼企業女員工50周歲退休,男員工60周歲退休有什麼依據
法定退休年齡,就是男性60周歲、女性工人50周歲及女性幹部55周歲。
既然叫「法定的退休年齡」,就是有法可依。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定,依據的是1978年頒布的《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這兩個暫行辦法頌布之際,彼時民營經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剛剛萌芽,所佔的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絕大部分人的工作單位,不是國企,就是事業單位、群眾團體,還有的人是在黨政機關。所以,當時的這兩天暫行辦法,基本是針對非私有單位的情況進行規定的。
雖然現在非公經濟也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主力軍之一,但當時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到今天為止仍然是效的。
法定退休年齡這事,跟一個人什麼時候可以領取養老金,以及什麼時候可以享受免費的醫療保障有關系,所以很是受到關注。要想辦理社保退休,很重要的有兩件事:首先是法定退休年齡,這是辦理社保退休的先決條件,沒有到年齡,就不能辦理社保退休;二是僅僅到了法定退休年齡還不夠,要想退休後能領養老金,能享受醫保而不用繼續繳費,那麼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就必須滿足。
除此之外,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重,以及養老金支付的壓力逐步增大,從2015年底便傳出將進行延遲退休改革。毋庸置疑,延遲退休這事與所有人切身相關,也是十分的受到矚目。延遲退休若是開始,那麼即意味著延續40多年的法定退休年齡,就肯定會被改寫。不過,延遲退休的這事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定會受到政策面的謹慎規劃。從實際情況看也是如此,延遲退休改革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明確的實施時間表。
根據 《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第四條「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企事業單位的幹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中等(一項)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五周歲的,參加革命工作十年的。(退休費計法辦法改革後新辦法規定繳費滿十五年的)。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中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第一項 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退休費計算辦法改革後,連續工齡十年,已變成繳費年限滿十五年)。
四十多年來,盡管隨著經濟的發展,用工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多種就業形式同時出現,比如除了國有企業外,民營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等等就業形式同時出現。但是,退休年齡的規定目前仍然按這個文件執行。而且這個文件當時是針對國有企業職工,因此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在計算退休待遇時,工齡是按照繳費年限計算了。各種就業形式都統一在改革後的養老金計辦法中來計算退休費。
原來企業中的幹部,也變成了管理人員,退休仍按幹部退休年齡執行。
當然這個文件中的有些條款至今仍然執行,但是與回答這個問題關系不大,所以就不一一敘述了。
以上就是男年滿六十歲,女年滿五十周歲的依據。
這個說法應該更正為女性工人50周歲退休,女性幹部55周歲退休,男性60周歲退休。
我國目前退休依據的還是1978年頒布的《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其中 《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 中規定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 幹部 ,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五周歲,參加革命工作年限滿十年的,可以退休。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中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 工人 ,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可以退休。
總結起來就是最開始的那一段話,但是對於 特殊工種人員 和 經鑒定喪失工作能力的人員 ,退休年齡可以適當提早。
目前,我國正在研究延遲退休改革方案 ,以後將會通過每年推遲幾個月退休時間,逐步將退休年齡推遲到合理的年齡,到時候很有可能都是65周歲退休,不再區分男性和女性,幹部和工人。
除了幹部,工人退休後全是病,一身勞累,領導八十歲都不願意退休,工人四十歲就累出病來,制定政策都是為領導的,領導多數是男人,制是政策都是征對男人,當工人的男人倒霉。壽命比女人短,退休比女人延長十年。天理何在!?
應該男女滿30年工齡自願選擇退休
樓主您好,企業女員工50歲退休,男員工60歲退休有什麼依據?這個依據就是在我們國家70年代左右出台的一個,關於退休職工的一個相關的文件來確定的。那麼時至今日,已經到了2019年,一直沿用這樣的一個文件規定來執行,退休年齡,當然這個退休年齡實際上也是寫入到了法律當中,所以說這樣的一個退休年齡他是法定的退休年齡。
對於男性來講基本上,絕大多數男性都統一是60周歲退休。但是對於女性來講,它的這個退休年齡相對來說彈性區間是比較大的。即使是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齡,也是區分為50周歲和55周歲的。那麼還有作為特殊條件,提前退休和作為女性幹部甚至有的,要達到60歲退休,所以說女性的這個彈性區間甚至是長達15周年。
所以說這個退休年齡,並不是完全按照這樣的一個退休年齡來退休的,因為它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因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者是特殊工種,工作了10年,那麼都可以提前退休,所以說在自己法定退休年齡,可以提前5年退休。但即便是提前5年退休,男性依然是55歲,女性依然是45歲,他們之間還是相差10年的一個時間。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早就應該改了,當時是因為機械化程度不高,很多工作女性比較吃力,所以才有女同志早退休的規定,現在不一樣了,不需要體力的工作女同志比男同志精力更好,有的女人把生小孩拿來說事,其實男同志失去的更多。所以應該男女同工同酬同退休。
從以下兩方面去談談,
一是身體方面,男人身體一般比女人強壯,發育比女人晚。而女人在之前生兒育女時期消耗了大部分體力精力,身體機能比較差。
二是心理方面,女人到了五十歲左右就到了更年期,性格性情有所變化,不太適合工作了。
沒有,不平等的規定。
現在越來越多的90後乃至00後逐步步入了工作,讓他們感覺到很詫異的是,企業女職工退休年齡是50周歲,男職工退休年齡卻是60周歲。這是什麼原因呢?
關於我們的退休年齡,不得不提建國後我們建立的勞動保險制度。1951年,政務院(國務院的前身)公布並實施了《勞動保險條例》。這一《勞動保險條例》,率先在東北等工業基地進行過試點,效果非常好,受到了人們的大力歡迎。
《勞動保險條例》提出「男工人與職員年滿60歲,一般工齡滿25年,本企業工齡滿5年者,可退職養老」。另外還提出,女工人與女職員退職養老的年齡是50歲;井下、低溫、高溫、有毒有害工作崗位的退休年齡是,男55歲、女45歲。這實際上就是我們最早退休年齡的由來,盡管當時被稱為「退職養老」。
1957年,國務院公布了《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明確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職員年滿55周歲,才可以退休。男同志退休年齡不變。這一更改首先將年滿多少「歲」改為了「周歲」,然後將女職員退休年齡延後了5年。
其實我們現在都是用職工這一名稱,職員幾乎不用。在建國前後,人們對於職員的普通概念是「非筋肉的勞動者」。一般來講,就是非體力勞動者或者管理、技術崗位上的工作人員。
等到1969年,財政部下發文件要求停止計提勞動保險基金。這樣勞動保險制度就終止了,但是有關勞動保險的各項待遇,改由企業在營業外列支。也就是說企業將承擔全部的養老、醫療、工傷、生育等待遇發放責任。當時畢竟國有企業是不允許倒閉,因此並沒有多少影響。
1978年,我國出台了《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理順混亂時期的退休制度。尤其是國家還在1980年出台了《關於老幹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建立了特殊的退休制度——離休。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女工人的退休年齡是50周歲,女幹部的退休年齡是55周歲。
1986年10月,我國首先在國營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度,要求新入職的職工繳納退休養老基金。1991年,國家對全部的企業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所有職工都開始繳納養老保險,退休領取養老金。但是有關退休年齡問題,我們始終是用1978年有關文件執行。
2001年《關於深化國有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的意見》公布並實施。我們打破了幹部和工人的界限,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現在就成了女職工退休年齡是50周歲,女性管理技術崗位退休年齡是55周歲,男性退休年齡是60周歲。
實際上,為了推動養老保險的全覆蓋,國家不斷開展養老保險擴面工作,並允許失業下崗職工、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個體工商戶等群體通過自己負擔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方式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但是,這些人群的身份和退休年齡確定又成了困難。2001年,原勞動和 社會 保障部公布了《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合同工,女性退休年齡是55周歲,男性是60周歲。
現在的退休年齡制度,一直都是延續這些規定來的了。至於未來,國家會不會推動延遲退休?那就需要勞動力總量的變化情況、 社會 就業情況、養老保險基金的供養能力、 社會 接受程度等多種因素來推動了。暫時,國家還沒有草案出台。
Ⅳ 為什麼女人五十歲退休,男人要六十歲退休
我國企業職工退休條件現在執行的是《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規定》(國發[78]104號)文件的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1978年出台的男60,女工50退休,在當時國家的生產力低下,勞動強度很大,考慮女性生理狀況,保護婦女,才決定的男女不同的退休年齡。
男女體力上差別比較大,而且女性上年紀之後大部分精力和體力下降速度明顯快於男性!
Ⅳ 女性的退休年齡到底是多少歲為什麼有50歲和55歲兩種
女性究竟是50歲辦理退休呢?或是55歲辦理退休呢?我相信這些事情都影響著許多的女性,因為搞不懂自己究竟可以多大來辦理退休。事實上不論是50歲退休也罷或是55歲退休也罷,都是一個正常法律規定退休年紀,由於女性的法律規定退休年紀它彈力區段范疇是非常大的,它跟男性不一樣,所以說,不論你是5歲和55歲都很正常法律規定退休年紀!
除非是在自己企業單位以前工作過10年至15年這樣的一個期限,那樣才能夠依照50歲的年齡來辦理退休。因此我們可以按這種大概比例計算測算,大概有一半左右的女性,能夠50歲退休!一半左右的女性,只有到55歲才可以退休。
Ⅵ 有些女性50周歲就可以辦理退休,這是屬於什麼情況
關於女性退休年齡的問題,不斷以來都在備受爭議。很多女性朋友可能直到如今也不太可以分得清本人終究應該在什麼年齡退休。事實上,關於判別女性退休年齡的規范,主要基於兩個政策文件:一個是勞社部下發的8號文件-《關於遏止和糾正違背國度規則辦理企業職工提早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裡面明白的規則了我國男性需年滿60周歲,女幹部需滿55周歲,女職工需滿50周歲後才能夠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第二個文件為《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在職的暫行方法》,這裡面主要明白的規則了關於女性員工退休年齡的問題。下面分離以上兩個政策性文件做詳細剖析,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協助。
寫在最後:
關於女性退休年齡的問題,重要的還是要看我們的身份以及繳費年限。假如想要在50周歲退休,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在於我們一定要交納過企業養老保險,大多數地域以10年作分水嶺。到達10年的,就能夠依照50周歲退休,假如未到達的就需求55周歲才幹夠退休了。
Ⅶ 女同志為什麼50歲退休
此規定自1958年2月9日《國務院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公布,沿用至今。1978年5月2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原則批準的《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明確規定: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舊的養老保險制度規定女性提前退休是出於對女性的照顧,立法時考慮女性的生理特點和撫育子女的需要,同時考慮在解放前女職工就業的機會一般比男性少而工齡較短的現實,給予女性早退休的特權。國家人事部福利與離退休司王文波副司長認為:「男、女公務員的法定退休年齡分別為60周歲和55周歲,這是以我國男、女不同的生理特點為科學依據,從保護婦女同志權益的角度出發研究指定的,有利於保護在基層工作的女性同志的身體健康。「《國務院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1958年2月9日)發布以後,《勞動部辦公廳、國務院人事局、全國總工會勞動保險部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暫行規定的問題解答》中提到,「問:為什麼女職工退休年齡要低一些?一般工齡要短些?答:因為男女生理條件不同,女人身體一般較弱,在生育子女的時候,身體是受到影響的,因此國家除了對女職工在生育時給予必須的休息假期和婦嬰保護以外,還規定女職工的退休年齡低一些,這是完全必要的、合理的。」但是,隨著我國婦女就業形勢的變化、工資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此項規定的負面影響日益明顯,主要表現在退休年齡差異對養老保險待遇和職業生涯的負面影響。
在計劃經濟時代,工資結構單一,沒有獎金、津貼和福利性收入,退休金的數額取決於工資和連續工齡兩個因素。30年以上工齡工作人員的退休金的替代率達90%以上。由於絕大部分女性工人受教育程度低,其50歲退休時,已滿30年工齡。建國後參加工作,連續工齡滿20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75%發。由於男女職工一般均可達到20年連續工齡,且當時工資增長率較低,女性早於男性退休對兩性養老金影響較小甚至基本沒有影響。1997年《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發布,在全國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現代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的數額取決於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年限,女性退休年齡較早直接導致了繳費年限短,從而影響其養老金水平。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職業生涯相對縮短,也影響繳費工資基數的提高,女性比男性早退休意味著替代率、晉升的機會、自我價值的實現程度均隨之降低,也是對女性人力資本的巨大浪費。
從理論上說,退休金水平的性別差異是男女就業模式差異的結果,是就業時的工資差距在退休後的延續。但由於養老金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養老金的相對水平又並非與工資的相對水平完全一致。養老金的相對差距是擴大還是縮小,取決於具體的制度安排。不同工資水平的人通過養老金制度的調節,其退休年收入的相對水平可能發生變化。
Ⅷ 女的50歲必須退休嗎
法律分析:到退休年齡必須退休,是強制性規定,在《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關於認真執行幹部退(離)休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有規定,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的,都應及時辦理退休手續,不需本人提出申請,杜絕出現達到或超過退休年齡仍以各種理由不辦理退休手續的現象。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關於認真執行幹部退(離)休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 一、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周歲)的幹部,都應及時辦理退休手續,不需本人提出申請。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對本單位達到退休年齡的幹部,應事先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報經任免機關批准,在其達到退休年齡的前一個月通知本人,並在其達到退休年齡後的一個月內按規定辦完有關手續,不再列為在編人員。
對地、市(廳、局)級以上幹部中個別確因工作需要暫時留任的,或需要安排到人大、政協任職的人選,應由所在單位事先提出留任或安排的理由和時間(留任時間一般為一年,最長不超過三年),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報經任免機關審批。批准留任的,應及時通知本人。擔任主要負責職務的幹部需要留任的,由任免機關直接決定,並通知所在單位和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