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扭天長壽

扭天長壽

發布時間:2023-01-12 22:03:24

Ⅰ 讓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樂觀——長壽的秘訣
老年人講究心理調適,保持樂觀開朗的精神狀態,對於健康長壽是有重要意義的。心理學家認為,能使老年人達到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而豁達開朗是重要的一條。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備和痛苦」。
醫學研究證明,很多老年性疾病與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有關,它影響機體生化代謝,使免疫功能降低。而注意調節心理上的平衡,有助於老年人體內各種酶和激素的產生,有利於調節腦細胞的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環。
有的老年人在患病之時,對疾病感到恐懼,產生各種消極情緒,這種情緒對健康是更加有害的。現代醫學觀點認為:恐懼、憂郁等不良情緒會使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機體某些器官和腺體的功能隨之失調,引起代謝紊亂,疾病易趁虛而入。從中醫學觀點來看,「百病始於氣」,不良心境使人氣機失常,肝失疏泄,肺失降,氣滯而百病叢生,所以不良心境不僅可以導致疾病發生,也可使疾病加重。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過:「煩惱是一種情緒的痙攣,精神一旦牢牢地纏住了某事,就不會輕易放棄它;不良心境是一種頑固的力量,往往不易擺脫,要從許多方面努力,解脫產生不良心境,是直接的因果辦法,『心理勝情』是意志的力量」。對心境多抑鬱,難以自拔的人,心理學家建議,不要過分地獨自琢磨,去找一個好心腸,明白事理的人,把自己的心事向他傾訴,可減輕自己的痛苦。另外,要學會暫時排遣自己的煩惱,遇到不愉快的事,可用「移花接木」的手法,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事,耐心而巧妙地去做,逐漸取代那種心理上的「痙攣」,改變不良心境,中醫心理學稱之為「移情變氣」治療。
現代老年病學的研究和對長壽老人身心的探討,都肯定了:胸懷寬闊,性格開朗,遇事鎮靜,長期保持精神樂觀的「鬆弛適度」狀態,是長壽的重要因素。而不良心境,則為痼疾之源。著名生物學家巴甫洛夫說過:「歡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跳動,對於生活的每一印象,都源於感受,無慮是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強健」。故老年人要力求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和穩定。
老年人還要在生活中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足而生樂,樂而生喜,都會促進身體更加健康長壽。

Ⅱ 佛教中講的長壽天在什麼地方

八難之四:在長壽天難(即色界四禪之無想天,壽五百劫,外道修行多生其處,而障於見佛聞法)。

Ⅲ 長壽有哪些秘訣

心理共性
在很多長壽老人的調查報告中,非常重視心理活動的特點。長壽老人的確有一些健康的心理共性。例如,長壽老人多有堅強的意志,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強,對信念與事業的追求多忠誠和執著,一般均有較高尚的道德情操。

「仁者壽」是有一定道理的,長壽老人的思維邏輯較一般老年人敏捷、合理、情感豐富、情緒穩定、心情愉快、知足常樂、愛好較廣泛、生活內容充實。長壽老人的性格更溫和、恬靜、心胸開闊人際關系好、社會交往多……,如此種種,可以反映出長壽老人一部分健康的心理特點。其實,每一位長壽老人的心理特性並不可能一樣,如擇其益者為之,可益於長壽。

生活環境
老年人的生活環境是影響長壽的一個因素,其影響作用的程度各不一樣。世界各地的長壽老人有很多,他們的生活環境不盡相同。繁華的大城市有老壽星,偏僻的山村,長壽老人也不少,身居寒冷的北方,生活在暑熱的南方,均有高齡老人。然而,某些生活環境下的長壽者就比較多,至於有益於老人長壽的生活環境,還是有共識的。

一般地說,生活環境無污染、無噪音、空氣新鮮的綠色天地較為理想,氣溫變化不大,寒冷的環境較暑熱的地區好,陽光明媚,水流清清,有適宜的生活、居住條件及活動場所,良好的左鄰右舍,這樣的生活環境,長壽老人一定會多。

飲食習慣
全世界的人飲食習慣很不一致。一般地說,西方人肉食多,東方人素食為主,不同的民族,飲食習慣也有很大差異,不同的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的差異就更大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長壽老人都有可觀的數量。不良的飲食習慣肯定不利於健康,更談不上長壽了。通常認為,不暴飲暴食、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講究飲食衛生,適度飲酒、飲茶,都是很好的習慣,無疑對於健康長壽有利。

生活方式
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量的統計資料顯示,他們的生活方式大都很有規律性,工作、勞動、休息時間的安排有序,勞作適量,休息適度,生活內容充實,興趣愛好廣泛,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簡單而內容豐富,科學而符合個性特點。

http://www..com/s?wd=%B3%A4%CA%D9%C3%D8%BE%F7&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

Ⅳ 如何才能夠養成長壽體質呢

含鋅高的食物有哪些

鋅元素主要存在於海產品、動物內臟中,其它食物里含鋅量很少———水、主食類食物以及孩子們愛吃的蛋類里幾乎都沒有鋅,含有鋅的蔬菜和水果也不是很多。 瘦肉、豬肝、魚類、蛋黃等。

其中以牡蠣含鋅最為高。據化驗,動物性食品含鋅量普遍較多,每一百克動物性食品中大約含鋅3—5毫克,並且動物性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氨基酸還能促進鋅的吸收。植物性食品中鋅較少。每一百克植物性食品中大約含鋅1毫克。

缺鋅吃什麼食物好

首先我們來了解鋅的作用和缺鋅給健康帶來的危害。鋅是微量元素的一種,在人體內的含量以及每天所需攝入量都很少,但對機體的性發育、性功能、生殖細胞的生成卻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故有「生命的火花」與「婚姻和諧素」之稱。 人體正常含鋅量為2-3克。絕大部分組織中都有極微量的鋅分布,其中肝臟、肌肉和骨骼中含量較高。鋅是體內數十種酶的主要成分。鋅還與大腦發育和智力有關。

各種植物性食物中含鋅量比較高的有豆類、花生、小米、蘿卜、大白菜等。 鋅的來源廣泛,普遍存在於各種食物,但動植物性食物之間,鋅的含量和吸收利用率很大差別.動物性食物含鋅豐富且吸收率高.根基報告,每公斤食物含鋅量,如牡蠣、鯡魚都在1000mg以上,肉類、肝臟、蛋類則在20-50mg之間。

我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編著的「食物成分表」已經列出我國部分食物的鋅含量,每公斤含鋅在30mg以上的有大白菜、黃豆、白蘿卜;含鋅在10-30mg之間的有稻米(糙)、小麥、小麥面、小米、玉米、玉米面、高粱面、扁豆、馬鈴薯、胡蘿卜、紫皮蘿卜、蔓菁、蘿卜纓、南瓜、匣子;含鋅不足10mg的有甜薯干。一般來說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動物內臟類都是鋅極好的來源;乾果類谷類胚芽和麥麩也富含鋅。一般植物性食物含鋅較低。乾酪、蝦、燕麥、花生醬、花生等為良好的來源。

我們日常吃的食物中含鋅較多的有牡蠣、胰臟、肝臟、血、瘦肉、蛋、粗糧、核桃、花生、西瓜子等,一般蔬菜、水果、糧食均含有鋅,平時只要飲食合理安排好,一般不會造成缺鋅。

Ⅳ 葯王孫思邈勤練養生十三法助長壽,值得看看

社會 日益進步,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殷實,我們不再受溫飽問題困擾,越來越多的人把身心 健康 、延年益壽當成終極目標。於是, 養生 的方法也就熱門起來。

所謂的 養生 就是懂得 調和陰陽,以保持 健康 達到延年益壽。

《黃帝內經》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醫學觀點,明確地指出了身體 健康 、益壽延年的關鍵,是懂得和踐行 養生 之道。孫思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許多博大精深的 養生 方法,以防病治病達到 養生 的目的。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健康 不僅是指生理上的 健康 ,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 健康 以及對 社會 的適應能力。

要想 健康 長壽,必須從心理、 社會 等方面採取干預措施,方能奏效。

那麼,哪些合理 健康 的生活方式可以助我們實現身心 健康 、延年益壽呢?

下面列舉古今2位名人長壽 養生 的方法。

據史料記載,孫思邈活到142歲壽終正寢辭世。他精通 養生 之術,提出許多可行的 養生 方法且能身體力行,年過百歲的他耳不聾眼不花,這套 養生 方法就是 養生 十三法,方法步驟如下。

面常洗

雙手對搓36下,以發熱的雙手上下掃面。勤做此法可美容、去皺。

目常運

雙手掌心互搓36下,用發熱的掌心覆蓋雙眼。

合目,用力睜開,眼珠轉圈圈,順序先從左 上 右 下;再合眼,用力睜開,眼珠轉圈,再順序從右 上 左 下。

以上動作為一組重復3次。感覺眼睛疲勞就可以做。勤做此操可明目,治療近視,緩解眼睛疲勞。電腦族、玩手機的人尤其適用。

齒常扣

慢慢閉嘴,帶動扣門齒動作,須輕扣有聲,重復動作30-50次。能防止蛀牙、牙痛和牙齒退行性變等。

漱玉津(口水)

口微閉,舌尖伸出齒外,從左 上 下 右貼著頰粘膜慢慢轉12圈,將口水咽下去;同法反方向再做一次。

口微閉,舌頭在上、下顎面轉圈,先從左到右12圈吞口水,口水吞下要有帶到丹田的感覺最佳;同法,從右向左再做一次。

二者結合具有強健腸胃之功效。

耳常鼓

雙手掌覆蓋雙耳用力向下壓,然後放手,自覺「撲」的一聲,重復做10下。此法於每天早晚睡覺前後做,可提高記憶力和聽力。

發常梳

雙手掌對搓數次至發熱,十指向後梳頭皮,經前額-頭頂-後腦-掃回頸部,每天早晚各10次。此法可以明目,預防頭痛耳鳴等。

頭常搖

手叉腰,合目,低頭,緩慢向右扭動,緩慢恢復原位為1次,重復6次;同法反方向再做一組。

此法可以防止頸椎增生,同時也可以使頭腦更靈活。動作宜緩慢,防止頭暈等情況發生。

腹常揉

雙手互搓36下至發熱,將雙手掌錯開重疊,置於臍上,圍繞肚臍由內向外順時針搓揉,重復36下為一組。

勤做此法可以幫助消化、吸收,防止便秘、腹脹。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節律地晃動,身體扭向左時,右手擺向前輕拍小腹,同時左手擺向後輕拍命門穴;

身體扭向右時,左手擺向前輕拍小腹,同時右手擺向後輕拍命門穴。

連續做50 100次為佳。此法可防止消化不良、腰痛、腰椎間盤突出。

攝穀道(提肛)

吸氣時用力收緊肛周肌肉(肛門),同時閉氣。憋氣縮肛門直至不能忍受後才呼氣,放鬆肛門。

每天早晚各做20 30次。

本法可升提中氣,有固精止泄之功效。每天堅持練習,對慢性腹瀉和男子性交時間短效果不錯。

同時孫思邈也主張平日要保持心態平衡,無欲無求,節制飲食,控制食量,忌懶惰宜保持身體適當活動以保持氣血暢通;規律作息,順應四時陰陽變化

膝常扭

站立,雙腳並排,膝部緊貼,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向右扭動,做20下;再由右向左扭動,做20下。

此法 健康 人練習有保健強化關節的作用;對關節炎、骨刺、風濕等患者有促進康復的作用。

腳常搓

左手擦右腳,右手擦左腳。從腳跟擦至腳趾,再從腳趾擦向腳跟為一下,一共做36下。

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

勤做此操,可以達到降血壓、消除頭痛,助眠的功效。

常散步

挺直胸膛,心無雜念,一邊賞景一邊輕鬆散步。俗話說得好「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雖然略顯誇大,但正說明了散步對 健康 的正性作用。飯後散步有助於消化促吸收。

葯王孫思邈因少時體弱多病而學醫,鑽研出 養生 十三法勤加練習,他到晚年時活到142歲仍耳聰目明。

楊絳是現代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她到90幾歲高齡的時候除了耳朵微聾,仍然思維敏捷,堅持讀書寫作。

到百歲時,楊絳仍筆耕不輟、身體硬朗,這與她養成以下4個好習慣是分不開的。

規律作息,堅持早起。

早睡早起是自律的表現,也是 養生 的基礎。 《黃帝內經》提出「夜卧早起,無厭於日。」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不要違背自然規律,應白晝勞作,黑夜將息,以調和陰陽。

楊絳生活非常有規律,她堅持每天睡夠八小時,堅持早起,哪怕到了百歲沒有中斷。

俗話說,能夠控制早晨的人,才能夠控制人生。

健康 飲食四原則:品類雜,食量少,吃得淡,吃得慢

楊絳先生的早餐時會喝一些牛奶、麥片粥、豆漿,有時也加花生、核桃等堅果。

喜愛時令蔬菜,食材有紅薯、蘿卜、青菜、豆腐、黑木耳、魚等,變著花樣做。

她的食物偏清淡少油,但她會用棒骨敲碎熬湯和黑木耳一起煮,用來補鈣。

楊絳從不暴飲暴食,吃東西也是細嚼慢咽,每頓只吃八分飽。

同時她也有飲茶的習慣,主要是每天用枸杞、西洋參泡茶喝。

從上面看來,先生的飲食習慣符合《黃帝內經》關於 健康 飲食四個原則:品類雜,食量少,吃得淡,吃得慢。

單位學中醫的阿姨總是告誡我們,吃東西不能太單一,每天至少要吃不少於10種食物,(調料不算在內),熬湯要放涼後撇棄多餘的油脂,說的就是食要雜、少油膩。

堅持適量運動,保持氣血流通 。

《素問•上古天真論》:「真人者,提挈天地,保護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被稱為真人的人(上古時候有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種長壽的人),真人掌握天地陰陽變化規律。

通過調息、調心、調身調整精神,通過精神調整,結合呼吸和運動,使身體達到高度協調,以幫助延長壽命。從《素問》可以看出,古人也注意結合運動達到 養生 的作用。

楊絳先生也有運動的習慣。她每日晨起飲一杯淡鹽水後會到室外散步。在先生看來,散步是最好的運動,她每天會堅持走八千步。

高齡後,她將戶外散步改為室內慢走,步數也由八千步降到七千步。

除了散步,她還有練習八段錦健身操的習慣,一邊練習動作還一邊誦讀口訣。

練習八段錦使楊絳保持筋骨柔韌,筋絡疏通,到了百歲依然臉色紅潤,說明堅持運動和練習保健操對於保持 健康 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八段錦對於三高有很好的治療保健作用。

內心強大,淡泊如水境界高

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麗莎白女士的長生之道: 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佔25%,其它佔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佔50%。

楊絳的名言「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這說明她 內心超然穩定,淡泊名利 。

十年動盪期間,楊絳及其家人遭遇了許多坎坷。晚年喪女、喪夫,她沒有被困難打倒。

錢鍾書和女兒錢瑗去世後,楊絳先生仍筆耕不息,寫出不少佳作,《我們仨》、《記我的翻譯》、改寫《翻譯的技巧》、修改《楊絳作品集》等。

作為一個女人,她的 每逢變故都能隨遇而安,內心淡然安定, 令人敬佩不已。楊絳正是以這種淡泊安然的心態度過了百年。

總結

葯王孫思邈和「世紀老人」楊絳先生的延年益壽、頤養身心的 養生 方法,早學早受益 ,貴在堅持!

凌晨5到7點有一次腸肝循環,每天此時飲用一杯淡鹽水,能夠很好地起到潤腸排便作用,養成規律,能延年益壽。

Ⅵ 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葯王孫思邈的養生長壽妙法

葯王孫思邈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活到141歲才仙逝,其長壽心得必有過人之處。但事實上幼時的孫思邈體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學醫,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葯方》和《千金翼方》。孫思邈的養生之法相信會對您有所裨益。

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梳發」,可以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目常運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有助於眼睛保健,糾正近視。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做36下。可以通上下顎經絡,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做12圈。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可以強健腸胃。(摘自:求醫問葯網 http://www.jk58.com)

耳常鼓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放手,應該有「噗」的一聲。重復做10下;雙手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揉的范圍由小到大,做36下。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攝穀道(即提肛)

吸氣時,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可以強化膝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應由雙腿做起。

腳常搓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

Ⅶ 究竟是靜能長壽還是運動能更加健康長壽

我認為運動更加健康長壽。

達芬奇曾說過,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西方的大哲學家如此說道,這更是證明了運動的重要性。中國有一個長壽村,裡面的老人全部都活到了80歲以上,他們的秘訣無不是沒事多走,泡泡腳,健康養生一系列的運動。

運動健康長壽。

因此健康長壽,唯有運動才是正道。

Ⅷ 回春功的長壽術

第一式 回春功
一、預備功:全身直立,雙腳並攏,雙臂前伸,兩臂間夾角呈直角,從體側上升,手心向上,吸氣,提腳跟。雙臂至頭頂部合掌向下經過腹部,手心向下,分至體側,雙腿分開,距離與肩同寬,兩臂置於體側,雙手自然下垂,全身肌肉放鬆,目光平視,排除雜念,思想入靜。
二、第一節,採用腹式深呼吸:先吸氣,後吐氣。吸氣時腳根提起,小腹鼓起,腹部展開,盡量多吸新鮮空氣。初學時,用鼻吸氣,習慣後,可口鼻同時吸氣;呼氣時,小腹微收,兩膝順勢屈曲,腳根落地,使肺胃中濁氣從口排出,連續做十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三、抖動:深呼吸後,約停半分鍾,全身放鬆,保持正直,雙臂仍垂於體側,兩膝稍曲,使整個身體作上下彈性的抖動。兩手手指略彎,伸直可有脹感。抖動的同時叩齒,照此抖動一分鍾,約一六四次。共作三分鍾。
四、轉肩:抖動後休息一分鍾。兩腳分開站立同肩寬,身體重心放布前腳掌上,雙膝微曲,全身放鬆,嘴自然微微張開,兩臂下垂,頭頸正直,轉動肩頭劃圓。轉肩時,兩肩頭交替轉動。肩頭的轉動方向是:先左肩提起,由前、向上、向後、向下劃圓圈;於此同時,右肩向後、向下、向前、向上劃圓圈。左右兩肩交替協調運轉,共十六次。轉肩時,要用身體帶動肩,用肩帶動臂,使上體不停地扭動,壓擠五臟六腑吐故納新。
第二式 上元功
一、預備勢:與回春功相同。
二、正功:
左手慢慢提起,手心向上,五指略分,沿胸前正中線由下而上運行,運至胸前時右手開始跟行,左手繼續向左前方運展,目光隨手轉動,左手到頂點,但不伸直臂,然後翻掌,成海底撈月勢下行。左手上行的同時,左腳尖沿地運經右腳內側,虛步畫弧,向左側伸出落地屈膝,前後兩腳相距約60厘米。軀干隨之向左轉動,身體重心移至左腿。右腿隨身體左轉,右腳跟微提,成左腿弓步,右腿半弓。雙腿根部內側相應緊扣,使腎囊有輕微的擠壓感,以上為左側動作。接著做右側動作:軀干從左轉向右,右手順勢向右前方運展,左手從下向上跟行,右手運展至頂點後翻掌,成海底撈月勢下行;與此同時,兩腳方向從左轉向右,成右腿弓步,左腿半弓,雙腿根部內側緊扣,使腎囊有輕微的擠壓感,至此完成右側動作。左右兩側動作相同,方向相反,交替進行,各做8次,共16次。
第三式 八卦功
一、預備勢:與回春功相同。
二、正功:
雙手自下而上抬起,成抱球勢,與肩平,雙膝稍屈。左手繼續向上運行到頭頂上方,右手向右下方運行,右臂成弧形彎於身後。身體向左轉45度角,上身正直,左腿弓步,右腿半弓 。接著,右手在右體側畫「八卦」,畫法為下:右手從體側右下方,向前向上運行,到頂端翻掌向右,畫一整圓,復歸原位。然後右手沿著所畫圓的垂直直徑,從下而上畫一S形,至此便完成了畫「八卦」的動作。當右手畫完S形運至頂端時,翻掌經下向前畫圓,右腳順勢向前邁出一步,右腿前弓,左腿半弓。當右手畫圓至頭頂上方時,左手向左下方運行。接著在左體側畫「八卦」,畫法與右手相同,但方向相反。當左手完成畫「八卦」動作運行至頭頂上方時,右腳順勢後退一步,左腿全弓,右腿半弓,開始做第二次畫「八卦」動作。兩手交替進行,不得停頓,左右各做功8次,共16次,時約1分鍾。
第四式 鵬翔功
第五式 龍游功
第六式 鳳舞功
一、預備勢:與回春功相同。
二、正功:
兩臂向前抬起成抱球勢,右臂在上,左臂在下,兩手上下運臂,手背相對,然後左手向左上方伸展,翻掌,手心由上轉為向下,右手向右下方伸展,翻掌,手心由下改為向上。與此同時,左腳向左橫開半步,轉體成左弓步,身體重心移至左腿,回首俯視,成左展翅勢。然後左右手回收,兩手背相對,身體重心開始右移。右手向右上方伸展,翻掌,手心由上轉為向下,左手向左下方伸展,翻掌,手心由下轉為向上。與此同時,轉體成右弓步,身體重心完全移至右腿,回首俯視,成右展翅勢。左右各做勸4次,共8次。
第七式 龜縮功
一、預備勢:與回春功相同。
二、正功:
兩臂向前抬平,兩肘微屈,左手向下畫半圓至小腹外,手心向上,兩手成抱球勢。身體重心移至右腿,軀干前傾。左腳向左方邁出半步成弓步,右腳後蹬伸直,腳不離地。與此同時,左手向前方伸出,屈腕,手指成水平,右手向右下方按下,拇指觸在胯部,成奔馬勢。左手向外翻掌,抽臂後拉,左肩頭相應由上向後、向下轉動,然後左手屈臂於左胸前。接著右肩帶動右手,從右下方向前畫半圓,屈臂置於右胸前。上體後仰,收腹,弓腰,縮頸,形如龜縮。向後轉肩落肩,雙手在下,向前、向上畫大圓至胸前,向後轉肩落肩。雙手再向上、向前、向後畫大圓。雙手運至腹前時,向後轉肩落肩。雙手重復做畫圓轉肩動作一次。當雙手回至腹前轉肩落肩(即圖42)動作後,軀干向右轉,雙手成抱球勢,身體重心移至左腿,右腿虛步,並向前邁出半步,成奔馬勢,開始做右側動作。右側動作同左側,但方向相反。左右側動作交替進行,共做4遍。全勢的結束動作是身體向左轉,自然收功。
第八式 蟾泳功
第九式 貓撲功
第十式 天地功
第十一式 慶壽功
第十二式 還童功

Ⅸ 什麼因緣會生在長壽天長壽天人為什麼不修行

長壽天的人遇不到佛法,所以在哪裡入定,享受禪定,享受完了下墮地獄。他們以為這就是涅槃,定力退失的時候會起念,懷疑佛說的法不對,由此謗佛之念,即墮地獄。

Ⅹ 有無一個穴位,經常按摩可以長壽

葯王孫思邈的養生妙法

葯王孫思邈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活到141歲才仙逝,其長壽心得必有過人之處。但事實上幼時的孫思邈體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學醫,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葯方》和《千金翼方》。孫思邈的養生之法相信會對您有所裨益。

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梳發」,可以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目常運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有助於眼睛保健,糾正近視。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做36下。可以通上下顎經絡,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做12圈。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可以強健腸胃。

耳常鼓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放手,應該有「噗」的一聲。重復做10下;雙手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摘自:求醫問葯網 http://www.jk58.com)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揉的范圍由小到大,做36下。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攝穀道(即提肛)

吸氣時,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可以強化膝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應由雙腿做起。

腳常搓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
參考資料:http://www.jk58.com/article/105/129/2005920153430.htm

閱讀全文

與扭天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金未做 瀏覽:489
屬牛什麼時辰生父母沾光 瀏覽:551
養老金大學時工齡 瀏覽:175
孩子欠父母什麼嗎 瀏覽:322
把你做得孝順故事 瀏覽:734
朝陽養老機構怎麼樣 瀏覽:700
滁州市養老保險要交多少錢 瀏覽:92
如何分財產給父母 瀏覽:517
養老金余額沒用完 瀏覽:211
父母的哪些話是在揭孩子的短 瀏覽:852
新都就近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971
即墨職工養老金 瀏覽:55
體現孝順的新聞事例 瀏覽:979
煙台老年大學怎麼樣 瀏覽:610
西安光機所老年大學 瀏覽:938
智能養生機怎麼用 瀏覽:776
3年養老保險返還 瀏覽:653
承包公辦養老機構 瀏覽:989
觀頤養生酒多少錢 瀏覽:498
老年人益智類玩具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