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鍾祥的歷史文化是什麼
鍾祥,東通武漢,北接襄陽,西連荊門,南抵荊州,水陸交通便利,扼控鄖鄧荊襄,既為兵家必爭之地,又為文化發達之鄉。在歷史上,鍾祥名貫中原、荊楚,地位顯要。鍾祥歷史悠久,堯舜洪荒,鯀禹治水,築高台、開溝渠,在暢通黃河、理順長江的同時,開出了一條漢水。鍾祥即在漢水中游的東岸,江漢平原北端。今鍾祥城中的蘭台、陽春台、子胥台,就是當時楚人先祖所築。歷夏、商、西周,鍾祥又經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個朝代,文明時期逾越四千餘年。滄浪之原,漢水之濱,智慧的鍾祥人民,創造了燦爛的郢中文化,留下了大量文化遺址、名勝古跡。
鍾祥,春秋戰國時稱郊郢、郢中,西漢時稱郢縣,東漢三國時稱石城,兩晉南北朝時稱竟陵郡、長壽縣,唐宋時稱郢州,元朝時稱安陸府,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開始稱承天府、鍾祥縣,清朝稱安陸府、鍾祥縣,縣城至今仍稱「郢中」。鍾祥的文化風貌和特色,表現於「一主三輔」。一主:是楚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也是楚文化繁榮發展的中心;三輔:(一)是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在長江、漢水流域爭奪的關鍵地帶之一;(二)完整精美、金碧輝煌的明代古建築群體——明陵、明宮、明殿;(三)源遠流長、歷朝連貫的綜合文化遺產。
所謂一主即:鍾祥——郢中,是楚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也是楚文化繁榮發展的中心
第一,這里是楚國強凌江漢的開疆立國之地。公元前八世紀,楚子熊通強兵過漢,會盟諸侯,自號為楚武王,從此拉開了強大楚國的序幕。鍾祥,就是楚武王豢養戰鷹、練兵演陣、征伐江漢諸國的前哨陣地、陪都郊郢。《春秋左傳》記載:公元前710年,楚武始強凌江漢;公元前706年,楚武王開始伐隨;公元前704年,楚屈瑕軍次於郊郢,抵禦隨、絞、州、蓼四國之師;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再次征隨;操練「荊屍」的陣法,用孓戟武裝軍隊,病逝於郊郢樠木山下。夫人鄧曼、令尹斗析、莫敖屈重秉承楚武王遺志,會盟隨侯於漢水之東;楚國大軍渡到漢水西岸,才發喪祭奠楚武王。
今鍾祥境內漢水西岸二公里的丘陵黃土坡(地名),有一大片東周墓葬群。1988年從墓葬中出土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就有楚武王與夫人鄧曼伐隨時期的重要實物。此地距鍾祥城四公里,緊鄰此墓葬群西北隅還有「十三廟」(地名)墓葬群。黃土坡墓群中出土的器物有玉、銅、鐵、陶諸類器具,銅器則有鼎、豆、敦、鬲、匿、盤等物。其中一青銅圓盤中刻有銘文「惟正月初吉丁亥鄧子與叔兵盟盤無期子子孫孫永漾」字樣(系初步譯文):「鄧子與叔兵盥盤」,系出兵洗手之盤。楚武王的夫人鄧曼是鄧國國王鄧子的女兒,鄧子是楚武王的岳丈。楚武王偕同夫人鄧曼是以郊郢為基地開邊拓疆、強盛楚國的。「鄧子與叔兵盥盤」中的銘文,正好與《春秋左傳》對「楚王始強」的記載結合,同時「黃土坡墓葬群」也正好與鄧曼濟漢而後發喪祭奠楚武王的地址相合。
第二,郊郢——郢中,在戰國中後期,曾為楚都。《史記·楚世家》載:「郢中立王……太子橫至,立為王,是以為頃襄王。……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繳加歸雁之上者」巧妙勸諫楚頃襄王發奮圖強、恢宏楚業。楚頃襄王理政於郢中蘭台之宮,他便請「王綪繳蘭台,飲馬西河,定魏大梁」。北宋《資治通鑒》作者司馬光已有定評。
第三,郊郢——郢中以蘭台之宮為中心,發展了楚文化的代表文學樣式《楚辭》,培育了屈原(平)、宋玉等著名文學家。南北朝時梁朝人劉勰,在其文論名著《文心雕龍·時序》篇中說:「唯齊楚兩國,頗有文學,齊開庄衢之第,楚廣蘭台之宮。……屈平聯藻於日月,宋玉交彩於風雲。觀其艷說,則籠罩雅頌,故知燁燁之奇意,出乎縱橫之詭術也。」蘭台,今存明清時蘭台書院一座,台東側有宋玉井,井上有亭。第四,巫樂歌舞,是楚文化的代表藝術樣式,著名楚歌《下里》《巴人》、《陽春》《白雪》,都產生於郢中,並傳唱天下。今鍾祥城中留有陽春台、白雪樓遺址。楚國著名歌舞藝術家莫愁女善歌舞,鍾祥是莫愁女的故鄉,今有莫愁村、莫愁湖和莫愁渡遺址。楚國樂器有銅樂、陶樂、石樂、革樂、絲樂等類。鍾祥境內出土了大批楚樂器,如編鍾、編磬、石鈸等。
楚文化的表現形態是多種多樣的,鍾祥博物館陳列的文物,從物質文明到精神文明,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人們的審美情趣,多方面地體現了楚文化的特色。例如,一件楚戈的桿座,花紋精細、外觀象一隻雞,還有大量的楚劍、楚箭、楚戈矛和楚錢幣等等。
所謂三輔即:第一輔,鍾祥以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在東漢末年至赤壁大戰、彝陵之戰前後,一直是魏、蜀、吳三國在長江、漢水流域爭奪的關鍵地帶之一。
鍾祥,東漢三國時叫石城,初為荊州劉表所轄,中為魏將樂進、蜀將關羽所據,城東龍山建有傳遞消息的烽火台,後為東吳北方重鎮。劉備、諸葛亮從襄陽至江陵斜趨漢津,就在鍾祥城西。東吳大將黃蓋、韓當,都在石城任過官長、封過都侯,鍾祥城西、荊襄古道,今留有關羽牧放赤兔馬的放馬山,古旌陽(今名麗陽)路上,今存明朝立有劉關張三結義石刻像的小橋,鍾祥城中,有關羽與樂進大戰的青泥山、龍山烽火台遺址。
第二輔,明文化甲於楚。鍾祥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故鄉,當時,鍾祥城又為承天府治所,與順天府(北京)、應天府(南京)齊名天下,城中宮闕號為「三楚巨觀」,即完整精美、金碧輝煌的明代古建築群體——明陵、明宮、明殿。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顯陵,是我國明代單個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陵墓周長七華里又二分,佔地面積二千七百四十七畝三分二毫,合公制約183.15公頃。顯陵,與嘉靖降生的興王宮、純一轉節的元佑宮,殿宇宮牆,交相輝映。
第三輔,源遠流長、歷朝連貫的綜合文化遺產。久遠的沿革,雄踞的形勢,使鍾祥——郢中,在唐宋年間,就已被描述為「漢水風帆控上游,古今形勝冠中州。」郢中城東,楚人先祖於此生息,有沙裡淘金的「金港」;舜帝南巡,駐帳蘭台,種下蘭花,土人獻金,率相歌舞。西晉·張華在《博物志》中說《白雪》之曲為:「《白雪》者,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名也。」梁武帝肖衍自襄陽發兵金陵,軍屯漢江東岸之九里,今鍾祥有九里鄉、肖家店,緊鄰縣城郢中鎮之東九華里。陽春白雪,屈宋遺風,漢唐以來,許多名人志士,慕名到鍾祥——郢中游覽詠贊,其中如: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陳子昂、白居易、郎士元、韓愈、許渾、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公安派袁中道、竟陵派鍾惺、譚元春、清人鄭板橋、毛會建、張裕釗、左宗棠等等,留下了大量的詩文和墨寶。明朝著名竟陵詩派,正式形成於承天府鍾祥。其初為「金河社」,社址位於今鍾祥石城大道。
郊郢——郢中——安陸——承天——鍾祥,正象北宋王安石登白雪樓所吟贊的:「郢人爛漫醉浮雲,郢女參差躡飛鳥。」「但看城頭雲起處,郁蔥煙樹萬家春。」昌盛的歷史文化使鍾祥揚名於昨天;到明天,鍾祥將一定更加繁榮、文明,不愧於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
㈡ 中國十個長壽村是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一:鍾祥
鍾祥,位於鍾祥市西北部30公里處,東北與黃坡水庫毗鄰,這顆鑲嵌在江漢平原上的明珠,有著廣袤肥沃的土地和優越的地理區位。鍾祥市長壽歷史悠久,被稱為長壽縣已有1000多年,全縣現擁有80歲以上老人15507人、百歲老人77人,全市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5.88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88歲。評審專家對鍾祥市老人生活、壽命等10餘項考核指標進行了嚴格的實地調查考核,認為鍾祥符合「中國長壽之鄉」評審標准。近些年鍾祥市逐步完善了國家、集體、社會相結合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決老有所養問題。特別是對百歲老人,堅持每月發放營養補貼,每年組織醫務人員上門免費體檢,孤寡老人由福利院收養,逢年過節市鎮領導登門看望慰問。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二:三水
三水區的地理位置處於廣東省中部和珠江三角洲西北端,是廣東省著名僑鄉之一。據介紹,至2007年底,三水區共有百歲老人83位,占戶籍人口的21.4/10萬,大大超出中國和聯合國「長壽之鄉」規定的「存活百歲老人占戶籍人口比例達到7/10萬和7.5/10萬」的標准。三水區目前人均壽命76.72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4.72歲。過去10年間,三水區存活的百歲老人「長壽比」穩定在8.1/10萬至25.6/10萬之間,均大大超出我國和聯合國規定的標准,存活的百歲老人總體上呈不斷增加之勢。縣內還有名聞遐邇的人文景觀百壽岩,岩內西壁上有一個「壽」字石刻,高一百七十五厘米、寬一百四十八厘米,大壽字中還嵌刻著真草隸篆一百個小壽字,俗稱「百壽圖」。永福縣委書記趙德明說,今後永福縣要給全縣百歲老人每人每月增加一倍的長壽補貼;每年免費為全縣九十歲以上老人體檢一次;為全縣九十歲以上老人買一份住房保險。同時規定全縣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可免費乘車、借書、旅遊等。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三:永福
永福縣是所屬於桂林市,處於廣西東北部,桂林西南,永福縣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素有「福壽之鄉」之美稱,且自古就有「水旱無憂三千垌,十里常逢百歲人」的美譽,全縣萬人口中,百歲老人有36位,超過目前世界公認的每10萬人有7名百歲老人的世界長壽之鄉評定標准。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四:如皋
如皋所屬於江蘇南通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南臨長江,與蘇州張家港隔江相望。如皋是世界長壽養生福地,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據最新統計,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70多人,其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世界上聞名的長壽之鄉不是在高寒地帶,就是在偏僻的山區。而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不僅是我國沿海地帶唯一的長壽之鄉,也是處於工業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這在國際上絕無僅有,其研究價值不言而喻,已引起國內外新聞傳媒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五:麻陽
麻陽所屬於湖南懷化市,地處麻陽河流域,麻陽農民畫聞名全國,多次參加海內外多種繪畫展出,曾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目前,該縣人均預期壽命達75.6歲,比全國農村地區平均預期壽命高三歲多。37.6萬人口中就有百歲老人45位,占總人口的十萬分之十二,其百歲老人的人口比率遠遠超出了聯合國人口組織規定的0.75/萬人的標准和中國區域長壽標准。麻陽苗族源遠流長,民族風俗獨特,是全國盤瓠文化實物留存最多、非物質形態文化保存最豐富的縣。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六:巴馬
巴馬全程巴馬瑤族自治縣,所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這里聚居著瑤、壯、漢等12個民族,陽光充足,溫度適宜,年平均日照時間長達1531小時,並且陽光中80%是被稱為「生命之光」的遠紅外線。這里空氣清新,巴馬盤陽河沿岸及石山溪谷負氧離子的含量高達2萬個/立方米,有名的長壽村巴盤屯則高達4.5萬個/立方米,高出工業城市和平原地區十倍到幾十倍。另外,長壽者的生活用水取自河川,這些水具有無污染性、弱鹼性、高溶解性、高滲透性、負電性、營養性等6大特徵。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七:連州
連州所屬於廣東清遠市,地理位置處於廣東省西北部,連州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據了解,近年來連州市長壽老人和百歲老人的比例不斷增加,除了生活條件改善和醫學發展外,連州市良好的生態居住環境也為人們長壽提供了保障,連州市政府也給老壽星們特別優待,據連州市老齡辦介紹,百歲以上老人都持有優待證,從2004年起,連州市政府還給全市百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的「長壽保健金」。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八:彭山
彭山所屬於四川眉山市,古稱武陽,是中國有名的長壽之鄉,至今巳有2300多年的歷史,素以「忠孝之邦」、「長壽之鄉」著稱。忠當屬東漢張綱,忠直敢言,不畏權勢,今《辭源》中有"埋輪"一詞記其事;孝首推西晉李密,《古文觀止》中的名篇《陳情表》即其所著。境內有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江口鎮,省級風景名勝區天然太極彭祖仙山,世界第一的中國長壽城牌坊,國內絕無僅有的唐代齊山雙佛,國家保存完整、規模最大、考古價值最高的搖錢樹、宋代石龍等文物,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5000多座漢崖墓群,世界最早的茶肆市場和茶葉產地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九:都江堰
都江堰所屬於四川成都,早在2004年就被命名為「中國長壽之鄉」,養身專家在都江堰875位長壽老人的DNA中,發現了一個和長壽有關的「生命密碼」。「這些獨特基因,可以抵消他們身體里某些致病基因的惡劣影響,大大增加了長壽概率。」「長壽密碼」的發現,不僅能為老人常見病症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借鑒,建立老年健康疾病的預警系統,還能參照壽星們的膳食結構,進行養生、食療的開發,意義非同尋常。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十:夏邑
夏邑所屬於河南商丘市,夏邑一直有著「中國孔祖之地」的美譽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根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年夏邑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2.7歲;到2007年底,該縣60歲以上人口為148601人,占總人口的13%;80歲以上老年人為28350人,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2.5%;截至2008年4月底,100歲及以上老人120人,每10萬人中有10.5個百歲老人,上述數字均超過國家有關規定指標。據統計,該縣金婚夫婦6386對,鑽石婚夫婦871對。一對年齡分別為104歲和103歲的夫婦,婚齡達85年。據《夏邑縣志》記載,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時,該縣最高年齡者達114歲。
㈢ 鍾祥長壽文化旅遊節的介紹
鍾祥長壽文化旅遊節是在「中國長壽之鄉」之一的湖北省鍾祥市舉辦的以內長壽文化為主要內容容的一類旅遊節,至今為止共舉辦了2屆。鍾祥市依託長壽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長壽經濟,把長壽文化旅遊節作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期待在世界的舞台上唱響「養生山水,長壽鍾祥」品牌,以增強城市的文化競爭力。
㈣ 世界長壽之鄉的鍾祥
當地時間2015年5月20日,在來聯合國老源齡所總部馬爾他共和國召開的國際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專家委員會研討評審會上,鍾祥市被命名為「世界長壽之鄉」。據悉,獲「世界長壽之鄉」命名。
鍾祥市自古長壽者眾多,史稱長壽縣達1000多年,明代嘉靖年間始改為鍾祥縣。鍾祥市沿襲至今的許多地名與長壽緊密相聯,像長壽河、長壽店、長壽村、長壽米、萬壽岩、鬍子山、百歲橋、百歲村等等,百歲碑的記載則更多。
鍾祥位於湖北省中心地帶,國土面積4488平方公里,總人口105萬人。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表明,鍾祥名列中國六大長壽之鄉第二位,全市人均壽命75.88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48歲,高於世界平均水平9.88歲。是全國有名的長壽之鄉。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鍾祥100歲以上老人就有75位,90歲以上老人有1305位,80歲以上老人有15064位,長壽人群繼續呈增長趨勢。除了宜居的自然環境、殷實的物質保障,長壽老人增多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當地崇尚尊老愛幼、祖孫同堂的風尚和習俗。
㈤ 湖北鍾祥為什麼有處明朝皇陵裡面埋的是誰
一說到皇陵,很多人想到的自然都是皇帝的陵墓了,而皇帝的陵墓,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選址上面,比如明朝的皇陵基本上都集中在當時的都城附近,也就是現如今的北京,明朝大部分的皇帝都安葬在這里,除了極個別的皇帝之外。而朱元璋不在這里是因為他當時的都城是南京,而他也就葬在了南京。從這里似乎也可以看得出來,古代都城和皇陵之間的關系了。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湖北鍾祥這個地方,居然也有一座明朝時期的皇陵,但是我們也知道,明朝皇帝都不在鍾祥,為什麼這里還會出現皇陵呢?鍾祥的皇陵裡面埋的是誰,為什麼會被葬在這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鍾祥,湖北省轄縣級市,由荊門市代管,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游,北接宜城、隨州,南鄰天門市、沙洋縣,東靠京山市,西連東寶區、掇刀區,介於北緯30°42』-31°36』、東經112°07』-113°00』之間,境內有207國道、焦枝鐵路、長荊鐵路、襄荊高速公路、武荊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鍾祥市版圖總面積4488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下轄1個街道、15個鎮、1個鄉,設有2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8年,該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5億元,比2017年增長8%。鍾祥地處鄂中低山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等特點。
鍾祥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2700多年,在春秋戰國時稱郊郢,系楚國陪都,後期曾為楚國國都。公元1531年,明朝嘉靖帝以自己出生、發跡於此,取「風水寶地、祥瑞所鍾」之意,賜縣名「鍾祥」,升安陸府為承天府,為明朝三大直轄府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縣名仍為鍾祥。1992年5月,國務院批准鍾祥撤縣設市。
鍾祥境內長壽人口眾多,是聯合國老齡所認證的「世界長壽之鄉」,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全國文化先進縣市。鍾祥還造就了明代帝王朱厚熜、楚辭文學家宋玉、楚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一批歷史名人,誕生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等歷史典故。2019年被列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我們都知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生於安徽鳳陽。作為皇帝的家鄉,鳳陽在明朝建立後地位非同一般,朱元璋升鳳陽為中都,設鳳陽府,置中都留守司。即使是明朝把國都從南京遷至北京,中都鳳陽依然是明朝皇室的根脈所系。不過呢,明朝實際上還有一個與中都鳳陽同等地位的皇帝家鄉,也升都設府,也置留守司。
鍾祥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游的東岸,北有大洪山,隸屬於荊門市。鍾祥在歷史上曾為楚地,南北朝大名鼎鼎的竟陵郡,郡治就在鍾祥。南齊末年有著名的竟陵八友,是當時文壇翹楚,如沈約、王融、范雲、任昉、謝朓等人。八友中還有一個人,他叫蕭衍,於公元502年推翻南齊王朝,建立了大梁王朝。這八人為何叫竟陵八友呢?因為這八個才子都依附在南齊竟陵王蕭子良門下。蕭子良的父親是齊武帝蕭賾,祖父是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
鍾祥在隋朝依然是竟陵郡的治所,到了唐朝,鍾祥縣改名長壽縣,曾為郢州治所,宋朝時郢州治所依然放在鍾祥。不過唐宋時的鍾祥比較安靜,沒「鬧出什麼動靜」,真正讓鍾祥出名的是在明朝。准確地講,是明武宗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這一年的四月(農歷),頑皮的正德皇帝朱厚燳(也作「朱厚照」)駕崩,年僅31歲。因為明武宗沒有子嗣,也沒有親兄弟,下一任大明皇帝只能在明武宗的堂兄弟之間產生。明武宗臨崩前已經確定了皇帝人選,他就是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時年15歲(虛歲)。
朱厚熜和明武宗同一個祖父,就是與比自己大近二十歲的宮女萬貞兒愛得死去活來的憲宗成化帝朱見深。明憲宗第三個兒子是朱祐樘,就是明武宗的父親,明孝宗弘治帝朱祐樘。明憲宗第四個兒子名叫朱祐杬,在明憲宗駕崩的那一年封為興王。按明制,皇子長大後要就藩於封國的,朱祐杬的封國在安陸州,也就是現在的鍾祥。朱祐杬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朱厚熙只在世上活了5天,次子朱厚熜平平安安地長大成人。
由於朱厚熜是與明武宗血緣關系最近的堂弟,所以明武宗臨崩前遺詔把皇位傳給封地在鍾祥的興王朱厚熜,就是明世宗嘉靖帝。大臣們也同意朱厚熜繼位,認為朱厚熜比較老實,易於控制。結果很打臉,明世宗通過大禮儀事件樹立了自己的無上權威,從此專國長達四十五年,同時也把大明王朝鬧了個雞飛狗跳。
在宋朝時,一個皇帝從藩王當上皇帝,他都把自己的潛邸所在州升格為府,到了明朝也是如此。明成祖朱棣把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從某種意義上也是這種思維的延續。只不過宋朝皇帝多無子嗣,所以藩王繼承大統的較多,但明朝自永樂帝以下,藩王入繼的較少。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虜,郕王朱祁鈺以藩王入繼,但朱祁鈺本人在京師。像明世宗這樣在遠離京師的藩王入繼大統的事例是非常少的,所以明世宗當然要提升鍾祥的地位,這也是人之常情。
嘉靖十年(1531年),明世宗下詔把自己的出生地升為承天府,設鍾祥縣,取「祥瑞鍾聚」之意。嘉靖十八年(1539年),朝廷又在鍾祥設興都留守司,轄顯陵,顯陵是明世宗之父朱祐杬的陵寢。在明世宗之前,明朝皇帝的根脈之地在鳳陽,但在明世宗之後,明朝皇帝的根脈之地實際上又多了一個鍾祥。也就是說,自明世宗以下,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明崇禎帝的根,往遠了說來自中都鳳陽,往近了說來自興都鍾祥。
春秋戰國時期,今鍾祥為楚國別邑郊郢。
秦時屬南郡。
西漢沿秦制,設郢縣,鍾祥設縣自此始,仍屬南郡。
東漢初,廢郢縣。
三國吳於郊郢置牙門戍,依山壘石築城,名石城。
西晉惠帝元康九年(299年),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鍾祥)。
南朝劉宋泰始六年(470年),立萇壽縣,為竟陵郡治。
西魏大統十七年(551年),改萇壽縣為長壽縣;同年置郢州,治長壽。
元改郢州為安陸府,治長壽。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安陸府為安陸州,省長壽縣,並入州;嘉靖十年(1531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同年復立縣,取「祥瑞鍾聚」之意,命名鍾祥,承天府治鍾祥。
清順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仍治鍾祥。
民國元年(1912年),廢安陸府,鍾祥縣屬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二十一年(1932年),改屬第六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1936年),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三十七年(1948年),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名仍為鍾祥,屬湖北省荊州地區行政公署。
1992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鍾祥縣,設立鍾祥市(縣級),仍屬荊州地區行政公署。
1996年12月,改屬湖北省荊門市代管。
㈥ 中國十大長壽之鄉排名
1、廣西巴馬。
四川,天府之國,物阜民豐,彭山,原來是彭山縣,現在是彭山區,隸屬於眉山市,這里是中國長壽之鄉,截止到2017年百歲老人有49位。
㈦ 鍾祥長壽是蔣娘娘的出生地嗎
是。根據歷史史書記載,鍾祥長壽是明代嘉靖皇帝之母蔣娘娘的出生地,在蔣娘娘出生時據傳聞有九條龍在天空盤旋,並保護著蔣娘娘的順利出生。本文僅供參考,請勿盲目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