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拉薩長壽藏餐

拉薩長壽藏餐

發布時間:2023-01-08 09:56:34

① 拉薩哪能吃到地道的藏餐

藏餐以牛羊肉和其附屬產品,還有青稞等為主,大致分為「紅食」和「白食」。「紅食」以牛羊肉製品為主,比如手抓羊肉、風干牛羊肉、血腸、灌肺、炸羊排、蘿卜燉氂牛肉等;「白食」以奶製品和面製品為主,比如酸奶、乳酪、酥油、米飯、糌粑、牛羊肉包子等;飲品則有酥油茶、甜茶、青稞酒。藏餐中有代表性的是燒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棵酒。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鹽巴和蔥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調料,體現了飲食文化返樸歸真的時代潮流。傳統的藏餐待客筵席由奶茶、蕨麻米飯、灌湯包子、手抓羊肉、大燴菜、酸奶6道食品組成。 到西藏,可選擇性地到餐館品嘗一些有特色的藏餐、藏菜如各類灌腸、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涼拌氂牛舌、包子、糌粑、各種糕點,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腸、風干肉、夏普青(肉漿)等等。 西藏名菜炸灌肺。藏語音洛乍。多見於拉薩等地。以羊肺為主料配以酥油、麵粉等先煮後炸而成。特點是色澤淡褐,外酥脆里軟、味香美。 蒸牛舌。藏語音傑郎最。多見於拉薩等地。以牛舌肉為主料,經煮蒸而成。特點是入口軟嫩,味道鮮美而帶椒香。 氽灌腸。又稱三腸、五腸。以新鮮羊小腸為衣,分別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面,分稱血腸、肉腸、面腸,合稱三腸;另有灌以羊肝、羊油者,分別稱肝腸、油腸,與前三腸合稱五腸。此菜多為藏族同胞在新年時成批灌制,供年節氽食。 香煮油脾。藏語音才也。主要流行於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一帶。以羊脾、羊油為主料煮制而成。特點是味鮮香、肥而不膩。 火燒蕨麻豬。流行於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帶。以蕨麻豬為原料外裹泥巴暗火中炮製而成。蕨麻豬為甘南草原特產,因當地人所飼養的豬常在草原覓食蕨麻(學名鵝絨委陵菜,其地下莖呈不規則塊狀,富含澱粉,味香甜,可作乾果食用,俗稱人參果),故名。此種豬肉質嫩而味鮮美,少脂肪。此菜的特點是皮脆肉嫩,味道特別鮮美。 夏河蹄筋。以羊蹄筋為主料,配以木耳、黃花等分別蒸、煮而成。特點是柔滑鮮香。此菜始源於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帶,據傳明代已著名。 爆燜羊羔肉。主要流行於青海省農業區的藏族群眾中。以鮮羊羔肉為原料爆炒而成。特點是柔嫩爽口,酥辣鮮香。 吹肝。主要流行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一帶。在雲南的白族、漢族中也有食用。以豬肝為主料製成。特點是味道香鮮,開胃爽口。 吃藏餐可去八廓街旁的「雪域藏餐廳」。

② 西藏有什麼特色美食

酥油

糌粑(zān ba)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麵」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端來噴香的奶茶和糌粑,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乾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糌粑是將青稞洗凈、晾乾、炒熟後磨成的麵粉,食用時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均勻,用手捏成團即可。它不僅便於食用,營養豐富、熱量高,很適合充飢禦寒,還便於攜帶和儲藏。

③ 藏餐有哪些菜品

炒肺片

拉薩有什麼好吃的菜 拉薩特色菜有哪些

炒肺片很有西藏特色,做法也比較簡單,炒肺片主要是以羊肺為主,炒制的方式製作,口味比一般的菜色更重口一些。炒肺片一般用的是羊肺,用麵粉和辣椒等調料灌上羊肺,放到沸水煮熟,撈起切片,加上佐料煎炒,這道煮熟後撈起,切片,加作料煎炒而成。

這道菜餚口味比較的大眾化,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吃,美味可口,也可以用豬肺做原料,肺營養價值極高,對於肺虛咳嗽有很好的效果。

氽灌腸

拉薩有什麼好吃的菜 拉薩特色菜有哪些

氽灌腸是用新鮮小腸為原料,灌上羊血、羊肉,豆面或者是青稞酒製作而成,這種小吃是典型的藏餐,氽灌腸有三腸五腸,血腸,肉腸,面腸被稱為三腸,羊肝、羊油者這種肝腸、油腸,和前三腸合起來被稱為五腸。

這道菜是藏族人都喜歡的美味,一般過年或者是過節都會吃,算是藏族的傳統美食之一。

松茸燉藏香雞

拉薩有什麼好吃的菜 拉薩特色菜有哪些

有一道菜到了西藏一定要吃,就是這道松茸燉藏香雞,松茸藏燉香雞是拉薩有名的特色菜。藏香雞是西藏的特產,生長在海拔3200——4000多米的高原上,藏香雞也是高海拔地區的特有品種,草原雞和一般的雞相比,更加的天然滋養,雞肉也更好吃。

這道松茸燉藏香雞用料好,而且製作也比較的簡單,營養價值極高,尤其是冬季,特別適合吃

④ 在拉薩吃一頓正宗的藏餐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我在魯朗的藏族同胞開的家庭旅館修整期間和幾個旅友在他們家吃過一次早餐:一大鍋稀飯,一大摞青稞面做的大餅,酥油茶管夠,外加一盆藏香豬肉,我們沖著藏香豬肉去的,結果讓人很失望,藏民的烹飪技術讓人不敢恭維,他們的藏香豬是野外放養的,細長的體型,號稱吃蟲草喝雪水長大,作為食材是一流的,但是藏民殺豬後就是砍成塊放屋檐下風干,既不打花刀也不用佐料如鹽啥的,然後瘦肉根本嚼不動,肥的部分就像油脂,很不好吃也沒啥味道,糟蹋了好食材啊,所以藏餐我們漢族人吃不慣的!

說到 美食 每個人都會眉開眼笑,看過高原美景當然要去嘗嘗當地的 美食 。

藏餐:肉食以牛、羊、雞,豬為主,蔬菜以土豆,蘿卜。主食以米、面、青稞為主。烹飪方法以煮、炸,涼拌、蒸和生吃為主。

拉薩的藏餐館為了迎合 旅遊 大眾的口味,已經是改良版的藏餐,不是家庭式味道,比如有名的藏餐館:宇拓路的娜瑪瑟德,丹傑林路的蒲巴倉,遊客多數吃得是藏式火鍋,其它菜品可能吃不慣,拉薩街上的臧面,包子,甜茶,還有各式做法的土豆蠻好吃的。真正原住民的藏餐只有到藏族人家裡才能吃到。

飲食習慣眾口難調,你喜歡的別人不一定認同。

說說我在藏族人家吃飯的感受,去年春節恰逢和藏歷新年是同一天,有幸在拉薩的藏族人家做客,兩位藏族主人早早等在大門口,走到近前滿臉笑容躬身握手,送上祝福:「扎西德勒」!非常客氣禮貌。

主人的院落干凈整潔,房頂插著幾根五色經幡,大門裝飾著各種藏傳佛教的飾物,來到屋裡靠著窗戶是一長排鋪著地毯坐墊的藏式沙發,茶幾上擺滿各式茶點,地上鋪著藏式地毯,沙發對面是供桌上面有好多層貢品,牆上貼有掛著哈達十世班禪的畫像,屋裡飄著藏香和酥油的味道。

落座後主人開始敬煙敬茶,雙手端著滿滿一杯酥油茶敬給你,濃濃的酥油味兒代表著藏族人厚重的熱情,接著又端過來一盤風干氂牛肉,催著讓你吃,我抿了一口酥油茶,主人接著又倒滿還說酥油茶可以預防高反嘴唇乾裂,是他們的禮節,填滿杯以示敬意,回味一下有股鹹味,有點膻味,嘴唇有厚厚的包裹感,其實之前我也喝過,總是不喜歡那股味道,再嘗嘗氂牛肉乾,吃了一小條感覺和內地的牛肉乾沒啥太大區別,又吃一條上面帶了一點油,膻味極重,還是吃不了,糍粑糕還不錯,甜甜的有點噎人,其馬沒有膻味。

茶點過後進入正餐,我就有些擔心能不能吃得慣,能不能接受那種味道,主人餐廳擺著一張實木圓桌,藏族人家裡都是實木傢具,桌上擺著血腸、拌牛肚,花生米,土豆泥,酥油條,炸油餅,鮮紅的牛肉醬,熱菜有燉氂牛肉,羊肉,蟲草雞,炒肺子,這么多吃的,除了雞湯,土豆,油餅,其它食物基本沒敢打擾,受不了重重的膻味,香料味。感謝主人的熱情款待,只是自己無法享用 美食 ,這也是在拉薩吃藏家飯,並且主人還是家境很好的人家,要是到了滿大街都是酥油味兒的阿里,那曲地區的藏家吃飯更不習慣。

啰嗦這么多,其實就是地域飲食習慣的問題,口味不同自然不易接受,中國之大名族眾多,飲食文化之璀璨,是我們國人之幸。

在日喀則吃頓傳統的藏餐吧

日喀則分布著各式各樣的藏餐館子,大多數本土小藏餐館只提供藏面一種食物,里頭吃飯的也多是附近的喇嘛們。在這個高原地帶,煮碗藏面需要用高壓鍋,煮好的藏面,味道比較獨特,外頭非常綿軟,里頭還有夾生的白芯,吃起來如同一碗煮過了火的泡麵。

因為海拔關系,藏民飲食非常單調,糌粑,酥油茶是最常見的食物。糌粑是青稞麵粉加水揉成小團,吃一個糌粑,喝一口酥油茶,很容易飽腹。
除了酥油茶,藏餐館子還提供一種類似酥油茶的甜茶,都是用小暖瓶裝著,價錢也差不多,一暖瓶八塊錢左右。差別在於,酥油茶倒在白瓷碗,表面泛著一層淡淡的油花,喝起來是鹹的,有淡淡的奶腥味,一般外地人喝不習慣,藏民卻是愛的不得了。喝甜茶使用一種金色的小玻璃杯,奶腥味不重,味道甜甜的,深受外地人喜愛。

       正宗藏餐,現在你不一定能見到,也不一定敢吃。不同的地方場合有不同的藏餐,有簡單的隨便吃的,有隆重的准備好的;有牧區的,在家裡的,也有在飯館餐廳的,地點場次不同,藏餐也有不同,隨著 社會 發展,藏餐也在變化。

西藏地處高原,氣壓高氧氣少,火很難點著,即使點著火,水的沸點是七十度多些,無法煮熟米飯、肉類,又西藏與外界很少聯系,所以藏餐的主食主要是酥油茶、糌粑、生牛羊肉及青稞酒。酥油茶的味,糌粑的「臟」,牛羊肉乾中爬動的小蟲,盡管藏族朋友十分熱情,真誠好客,但外來人員很難接受。相比之下青稞酒(老百姓自製的,酒精度不高的)還是較好入口的,你如果愛喝酒,很快會成為藏民的朋友。

        正宗藏餐,喝酒時沒有下酒菜的。以前西藏交通閉塞,只有自製的青稞酒,當茶水喝。有門路的能搞到高度高粱酒,喝時也沒有下酒菜,最多與糖果、炒青稞粒、炒蠶豆、核桃、紅棗、桃乾等零食下酒,這些食品多數藏民家都有。當然藏民還得吃糌粑,即把炒青稞粉放碗里,加酥油茶用手拌和捏成團,手拿著食用(那些碗非常不錯,都是用優質獨木雕挖而成或銀質的,飯後用衣服擦一擦放在懷里,隨吃隨用)。

本人吃過改良的藏餐,喝高粱酒時主人端出一大鍋熱氣騰騰的白煮羊肉,那是藏民家終年常備的大塊羊肉乾煮的,主人說「我們不吃生牛羊肉」,撕開羊肉,裡面還有血,還不如光喝酒呢。也有主人煮十來個雞蛋下酒,特例的。

        藏民的婚宴應該是正宗的藏餐:喝酒不吃菜,吃菜不喝酒,吃不完的青稞酒,聽不盡的敬酒歌!

        那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婚前準新郎新娘共同具名在單位張貼大紅告示,邀請同事光臨。記得禮金分攤到每人只1.1元,買了一條被面一隻搪瓷臉盆。婚禮是在自家舉辦,遠遠看見大門口站有頭戴禮帽、腳穿高筒皮靴、身穿露一手禮服的男藏胞躬身相迎,院內每一道門口都有這樣的迎賓男藏胞攙扶引領。每個接納來賓的室內,台上的果盤里裝滿糖果、香煙、食品,室內都有女藏胞招待,入內每人三杯青稞酒,然後敬煙敬糖敬食品,不吃也要拿。三杯過後敬第二圈,第三圈……,敬酒女又歌又舞,你不吃她不走,一直在你面前唱歌跳舞。吃飯時果盤全部搬去,換上豐富的菜餚,敬酒女變為敬飯(米飯專為漢族人准備)給客人盛飯,這時只有飯菜,沒有煙酒。吃了飯菜,走了許多不勝酒力的來賓。因為接下來舉行婚禮,要不斷敬青稞酒,誰也不能中途逃避,那時抓回罰酒三杯。

        婚禮儀式後,新郎新娘捧著半人多高的銀質酒壺,一位跟隨伴女雙手舉著元寶形銀酒杯按序過來敬酒,來賓多,敬酒女也增加,來回穿梭,載歌載舞不停敬酒,歌聲、腳踏聲,歡呼聲,一片歡樂的海洋!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你可以不接受,但要理解,要尊重!(

一頓正宗的藏餐,沒你想像的那麼美好,也沒有人們說的那麼難吃,用熱水瓶裝著的奶茶有咸甜之分,甜的有點像街頭的奶茶,鹹的才是真正的藏味,滾著粉末的糌粑也有了造型,不在需要自己又捏又揉,手抓羊肉,切的大大的牛骨頭沾點鹽巴,還有當地用土豆做的包子也可以嘗嘗,如果奶茶不合口會還可以點壺酥油茶,只是蔬菜少了點。去到藏人才去的餐廳,滿牆的佛像,黝黑的藏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並不是食物,而是世情。

5個人要2000-3000把,一般人吃不起

體驗個屁,德吉路電信哪裡有一家,正宗的很貴。

一般漢族人沒接觸藏餐。感受是受不了

體驗很簡單:貴

⑤ 西藏的青稞類食品,你都吃過哪些好吃的呢

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小小的旅遊願望,就是去趟西藏吧,那裡除了有美麗的布達拉宮、湛藍的天空以及好客的當地人,更重要的是,那裡有當地獨有的藏餐。今天金金君就給大家搜羅了一些有名的藏餐,如果到西藏旅遊一定要嘗嘗哦!

美食

⑥ 求拉薩藏餐好吃的地方,最好的老式血腸,不要那種加米飯的

推薦你去1黃房子瑪吉阿米
2雪域餐廳 :改良的藏餐加西餐的組合是他的特點,當然也有尼泊爾菜和印度著名的飛餅等食物
3娜瑪瑟德:在宇托路,與拉薩電影院同層樓。在八廓南街通往江蘇路的小巷裡還有一個分店
2和3品種十分類似價格也大致一樣,推薦想用酸奶蛋糕8元一塊,雞肉蘑菇披薩22元一份,特別推薦3家的肉餡囊和烤雞腿套餐。

4蒼姑寺
5老光明茶館:多是本地人喝茶,吃藏面,藏包子,很具有藏族特色
6剛堅餐廳:兼具藏餐廳與甜茶館的功能

⑦ 拉薩藏餐做法

藏面
與其說是藏面,應該說是藏式早茶,因為這個美食不僅有面!
首先說面(照片在下面),這個面先用氂牛骨燒湯,很鮮,之後再放進手擀的面條燒,再放進牛肉,蔥,香得沒話說。
面吃完之後,湯當然不能浪費了,這時候就把邊上的氂牛肉餡的餅泡進湯里之後吃,這個餅本來就已經很香了,再這么一泡,就不會感覺很乾。好吃啊!

⑧ 西藏正宗的藏餐有哪些

西藏自治區,古稱「蕃」,簡稱「藏」,首府拉薩,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西藏正宗的藏式餐廳有:娜瑪瑟德、岡拉梅朵、瑪吉阿米、剛吉餐廳、雪域餐廳等等。

1、 娜瑪瑟德

弘揚個性化舒適的就餐環境,輕松簡潔的特色服務,將時尚的菜品,用精緻的器皿全面展示,讓顧客在用餐過程中倍感餐廳的獨特魅力。餐廳感受了這家集傳統文化與特色美食於一體的獨特魅力,吃法也不同一般的地方,一定要嘗嘗。餐廳的名字就很有感覺,這不免讓人有了懷古幽靜的感覺。周到的服務,舒適的環境,最主要的就是人均消費還很適中,是朋友聚餐,家庭聚會的好地方!餐廳裝潢精緻中凸顯品味、不張揚也不奢華,風格迥異的包間。老闆熱情周到,非常好客,離這里比較近的還是可以去嘗嘗的。最大的特色就是菜價便宜,合適朋友們聚聚。品種挺豐富的,價格也不貴菜餚香鮮清爽、食色俱佳,特色菜各個都香濃味美。

特色服務:24小時營業,老字型大小,有露天位,可以刷卡,提供在線菜單,有下午茶,有wifi。

2、 剛吉餐廳

剛吉餐廳位於拉薩市,適宜情侶約會、朋友聚餐、休閑時光、休閑小憩、隨便吃吃。

特色服務:有景觀位,是老字型大小,有露天位,可以刷卡,有包廂,提供在線菜單,有下午茶,提供早餐。

⑨ 走進蔵家,品嘗美味的「藏餐」

到西藏肯定要品嘗「藏餐」,感受一下蔵家的宴席氛圍!

藏餐印象中似乎總與美食無緣,山高水遠、粗茶淡飯便是對藏餐最直觀的感受。藏餐類別並不繁復,藏餐四寶也幾乎濃縮了西藏飲食的精華——牛羊肉、奶品、青稞和茶。簡單、粗獷、實在,西藏人的飲食生活和這四種食物完全交融在一起,一如藏族人純朴豪邁的性格一般。

藏餐的簡約並非因為物產的限制,也不僅僅是為了游牧生活的便利。藏族是個出世的民族,神佛占據了幾乎每一位藏人的心靈。神山聖湖中的物產即使鮮美無比,也不會受其蠱惑,藏族人認為當一個人的心靈被信仰占據,吃只不過是維持生理需要的簡單方式。而漢族是個入世的民族,飛禽走獸,山珍海味,只要能被消化,莫不被盡興朵頤。這就是藏族人與漢族人在飲食理念上最大的差別。

佛教徒篤信眾生平等,對生命無上敬畏,藏族人對吃有著諸多的禁忌,尤其忌食體型較小的動物。他們認為同樣是一個生命,一頭牛可以讓很多人吃很多天,而幾十隻青蛙或小鳥卻只能填飽一個人的肚子,這是對生命的最大褻瀆。正是由於藏族人對世間生靈的尊重,以及對自身慾望的不屑,才成就了藏族簡單至極的飲食文化。

藏餐樣式雖然簡約,但口味卻絲毫不遜色於聞名遐邇的八大菜系。一路環駕,最愛的當屬這四道食物。

糌粑:

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若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端來一份自製糌粑並配以噴香的奶茶,金黃的酥油、亮晶晶的白糖、奶黃的曲拉(乾酪素)疊疊層層擺滿一桌,甚是好看。糌粑是將青稞洗凈、晾乾、炒熟後磨成的麵粉,食用時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攪拌均勻,即可食用。入口之時,青稞炒麵的清香,與酥油茶的馥郁濃香,瞬時在舌尖綻放,令人回味無窮。除卻極佳的味覺體驗,糌粑也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及極高的熱量,加之其便於攜帶和儲藏的特性,便成為藏族人長途旅行中必不可少的充飢禦寒之物。

酥油茶:

是中國西藏的特色飲料,多與糌粑一起食用,有著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作用。酥油茶是以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先將適量酥油放入特製的桶中,佐以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復搗拌,使酥油與茶汁溶為一體。通常需搗拌1500餘次左右,方能鍛造出最純正馥郁的酥油茶。

烤羊排:

牛羊肉是藏式餚饌中的重要原料,牛肉以高原氂牛肉為主,而羊肉大多是綿羊肉,其肉質細嫩,味美可口。除卻傳統的風干肉和坨坨肉之外,烤羊排也是藏餐中不可錯過的地道美食。羊排先用熱水煮至半熟,而後置於烤架之上翻轉烤制,製作全程僅放有少量調料去除羊肉的膻味,完整的保留了羊肉原本的風味與香嫩的口感。油脂外溢的羊排伴著孜然和辣椒面的香氣,不禁讓人食指大動。

青稞酒:

據史書記載,公元七世紀,唐文成公主從長安遠嫁吐蕃,把漢地先進的釀酒技術傳到藏地。經過1300多年的歷史變遷,以青稞酒為載體的藏族酒文化,以其清香醇厚、綿甜爽凈的獨特風格享譽海內外。

青稞酒成熟的釀造工藝更是讓人艷羨不已:快速洗凈青稞,避免因長期置於水內而影響口感。再用一定量的清水蒸煮青稞,並用木棍慢速翻動使其受熱均勻。八成熟時關火靜置,等待青稞完全吸收鍋內水分,趁其溫熱時,平攤於干凈的布上,並均勻的撒上特製的酒麴。撒曲之時,若青稞溫度太高,會使青稞酒變苦,若溫度過低,則發酵效果不佳,所以時間的掌握顯得尤為重要。撒完酒麴之後,再將青稞酒置於鍋里,並覆上保溫層存放,夏日時兩晚上便可發酵,冬季則至少需要三天。若溫度適宜,一夜之後便會聞到酒香味道。

除了專業的釀酒工廠,當地也有許多釀酒師仍採用自然制曲——手工配置——老壇陳釀等一系列繁瑣流程所組成的古老工藝來釀造青稞酒,祖輩傳承的手藝各有不同,其中滋味各有不同。若得空探訪,不妨親自嘗試辨別一番……

今年4月到西藏旅遊,在拉薩停留期間,特意走進蔵家,品嘗一次正宗的蔵宴,近距離地感受藏餐的美味和藏民的熱情......

閱讀全文

與拉薩長壽藏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跌倒後如何搬運 瀏覽:666
喝酒打父母怎麼處理 瀏覽:640
北辰養老院服務要多少錢 瀏覽:552
氣血養生茶多少錢 瀏覽:127
怎麼計算補繳的養老保險金額 瀏覽:843
體檢血常規都檢查什麼 瀏覽:919
吃保健品怎麼養生 瀏覽:328
承德養老院收費標准 瀏覽:590
杭州省外服繳納養老保險 瀏覽:53
補充養老保險所得稅 瀏覽:520
如何安慰一個父母離異的男生 瀏覽:195
村裡怎麼說單位沒有給我交養老 瀏覽:477
延長退休年齡高級專家新規定 瀏覽:848
沈陽養老院補貼政策 瀏覽:792
老年卡70歲以上 瀏覽:728
睡眠質量對養生有什麼好處 瀏覽:398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單位 瀏覽:794
去外地工作後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609
公園里的老年人的活動方式很多 瀏覽:553
唱給父母歌曲有哪些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