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峽移民開縣庫區渠口鎮補助政策細則
三峽庫區生態移民的意義和目的。生態移民規劃研究。對策:加強政策研究,按照生態移民的法律,及時的規劃和設計,促進執行工作,注意資源的整合,各種來源的資金,加強宣傳和教育,以創建輿論環境,健全的組織機構,強化管理責任,科技幫扶發展,促進穩定致富。
關鍵詞:三峽庫區生態移民規劃研究;
三峽生態移民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在里約熱內盧的意義和目的1992年,「世界人權宣言」指出:「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讓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各國應減少和消除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促進適當的人口政策。」同時,對1982年大會的聯合國宣言「也指出:」由於人類活動退化的地區,應恢復其自然潛力並符合受影響人口的目的。
生態移民移民為了保護特殊的生態或一個地區的生態環境進行維修,也指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不幫助當地人民作為一個整體條件差的地方遷出的移民。
在三峽工程5000多公里的庫周(規劃庫周綠化帶2000多公里),庫周前,大壩蓄水175米水位加2米風浪線,然後20年的情況下,回水線之間的第一個分水嶺脊線,除了三峽搬遷和建設的城集鎮,工礦企業和可靠的農村移民後,一些貧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或生態環境脆弱區,敏感的區域。更多貧困縣的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在生態環境較差的地方,在庫區,一些人會少資源貧乏,經濟落後,水土流失嚴重的偏遠山區,生態環境惡化。
長江三峽工程庫區生態移民(以下簡稱為「生態移民」),以保護長江三峽地區的生態環境,確保水環境和水的質量和安全的三峽庫區移民。生態移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加快建設生態屏障,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三峽庫區,戰略措施,以確保水環境和水質量和安全的三峽庫區貧困山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空間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執政理念的實施,三峽庫區的戰略性調整,堅持以人為本的轉移不適合人口密集的地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敏感區的居民遷移到生產,更好的生活條件的地區,以解決窮人的生活條件的惡劣環境下,農民的貧困和實現全面小康,實現全面發展的根本出路。生態移民解決三峽庫區人口超載和自然環境條件,靈敏,快速增長的移民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標准,並在三峽庫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促進移民,經濟,社會,環境,三峽庫區和諧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確保在三峽庫區的水環境和水的質量和安全,庫區的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為了提高生態移民工作,必須立足於三峽工程水庫管理規劃方案,以及重慶市,湖北省三峽庫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規劃,及時規劃和研究工作開展生態移民。
生態移民規劃研究的主要內容
2.1規劃研究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2.1.1指導思想
遵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發展和在庫區構建和諧社會為出發點,堅持以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的三峽工程?水資源的目的,庫區的環境和水質,以確保安全使用的想法嗎?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生態經濟和區域經濟,自然和社會的客觀規律,依靠科技進步,有效地協調發展,移民,扶貧,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社會轉型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中,重視發展的質量,效率和環境的影響;堅持以生態移民和生態建設,堅持以市場為引導群眾自願的政府,以幫助有關各方,穩步,務實的原則,統一規劃,合理布局, ,一步一步的實施,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庫區移民貧困,保護生態和環境的協調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構建和諧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並努力促進全面建設的三峽庫區小康社會的步伐。
2.1.2基本原理,市場引導的原則
⑴。生態移民,以市場為基礎,政府的幫助指導下,補充。
⑵群眾自願參與的原則。生態移民必須始終堅持以群眾的意願,不搞強迫命令。
⑶原則,政府的幫助。實施生態移民,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積極組織和協調,在政策,有利於充分發揮領導角色的作用,幫助政府生態移民。
⑷資本融資從多邊原理。生態移民資金,多方籌措資金,落實國家補助,地方配套有利於地區的生態補償群眾自籌相結合,實現多模式,多渠道,多層次的資本投資。
⑸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實施生態移民,不從實際出發搞一個統一的模式,務實的,以農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就業,勞動,教育和其他形式的位置,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和群眾的意願。
⑹統籌安排,安全政策的原則。生態移民充分考慮,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統籌安排,研究和制定相關的政策,以確保生態移民工作的逐步實施,穩步推進。
⑺生態移民與生態建設相結??合的原則。生態移民區和種植樹木,草,結合不同的治理措施,為保護流域天然森林資源,土地和水的治理,地質災害治理,生態屏障建設,生態環??境重點治理項目,並努力實現人口甩負荷生態環境和多目標。原則
⑻屬地管理。生態移民必須實施結算,屬地管理,以確保生態移民群眾生產生活正常有序的放置穩定性。
的
范圍的2.2生態移民和對象
2.2.1生態移民
根據三峽水庫管理的基本要求,以確保在庫區和水庫的水質和安全,水資源和環境的安全,三峽庫區的20個縣,市庫周淹沒線的第一個分水嶺脊線范圍內的生態移民。
2.2.2生態移民對象
(1)國家規劃,三峽庫區300米范圍內的5年一遇的大壩175米水位訪問前回水線上斜坡庫周生態屏障建設區,移民安置區之間,主要集中在住宅小區的?農村村民並不認為,考慮到只有5及以下的散居農戶的養殖園面積人均不足0.7畝,窮人優質的農田水利不配套的村民。
⑵庫周生態屏障與一些村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的第一個分水嶺,是極其惡劣的:首先,房屋結構,人均面積,生產條件差,人均農業角落少超過1畝,水利不完整;村民的孩子在小學超過三公里,醫生超過5公里的村民。成為
⑶水庫蓄水島,不包括在搬遷的村民在庫區規劃島,與貧困村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⑷庫區少數質量較差的農村移民安置後。人均農業花園在0.3畝,土地質量差,難以支持水利,移民搬遷後的生活水平顯著下降,二次搬遷。
2.3生態移民和移民安置規劃
2.3.1幾年的規劃和目標
根據三峽庫區的實際情況,以及三峽庫區移民安置在追求真理,實事求是,我們的能力,協調的原則與「十一五」發展規劃,重慶,湖北,生態移民建設規劃2007-2010年,共四年積累的經驗。 />力爭經過四年的努力,生態移民規劃的基本搬遷完成後,庫區的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提高經濟發展的生態循環,顯著提高移民人口的生活質量和的整體素質,初步形成鎮三峽庫區的布局合理,規模適度,經濟繁榮城鎮和農村結構體系,城鄉和區域發展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
2.3.2規劃生態移民人口來計算
庫區生態移民的數量計算的三峽庫區洪水移民搬遷後,在必要安排生產出路,農村村民失去了他們的土地人口,包括勞動人口和供養人口計算,通過計算的三峽庫區生態移民生產安置的人口,並考慮自然增長的人口,每年人口增長率的12%1000。區規劃安置人口20萬人。:在水庫庫區生態屏障,色散區域為村民生活生態移民80,000人,30,000生態移民搬遷島農民,需要依靠農業安置,區二次搬遷的移民人數1.5萬人,圖書館的生態屏障的生態需求的移民人數7.5萬人的第一個分水嶺。
2.4的移民選擇和放置模式 BR />
2.4.1安置選擇
2.4.1.1位置的選擇原則
⑴豐富的農業土地資源,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整,安全豐富的生態移民,可持續發展的物質條件;
⑵安置容量的功能轉換或專業色帶;
⑶就業安置能力或潛力在小城鎮集鎮。
2.4 .1.2結算的首選
(1)重慶庫區嗎?長壽,渝北區,巴南區,江津市,重慶市,湖北省水庫夷陵區和其他區,縣的生態農業安置移民主要採取本地安置和在全縣各鄉鎮范圍內交換位置。
庫區的重慶武隆,涪陵,豐都,忠縣,石柱,萬州,開縣,雲陽,奉節,巫山,無錫等縣的生態農業安置移民?在重慶市附近的安置主要採取水庫在湖北秭歸,興山,巴東縣的生態農業安置移民的安置在湖北省農業
⑵城六區重慶市生態移民安置的最初期限在江津,合川,銅梁,墊江,梁平,永川,在湖北省和生態移民初步的草埠湖,江漢平原國營農場的農業安置的地方。
⑶在重慶市外生態移民農業安置,推薦的協調國務院,被放置在受益三峽工程的長江流域,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安徽,浙江,上海和其他七個省份的城市,國營農場或農村。<BR / ⑷攝入重慶市,湖北省,安排就業能力或潛力安置在小城鎮集鎮。
⑸計劃有序組織了大量的生態移民勞務輸出到沿海和沿江地區安置。
>
2.4.2安置模式
2.4.2.1農業安置
農業安置主要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和搬遷安置三種安置方式:<BR / ⑴集中安置
①農村居民點建設。徵用,出租,互換,如土地,土地承包生態移民業務,繼續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移民的權利長期穩定的運行。
②放置在國有農業企業。國有農林牧場和農墾系統企業佔地面積的土地產權屬於國家,以方便安置生態移民。
③「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國家徵用或租賃土地承包到企業,企業發展和建立生產基地,生態移民安置基地。
計劃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國家發展企業的一個集中安置約50,000
⑵
生態移民分散安置採取插花分散安置。國家通過徵用,出租,轉讓,如土地,土地承包長期的商業生態移民。
淹沒的在三峽庫區特點和淹沒區,縣在庫區夷陵區,湖北省和重慶市長壽區需要搬遷的生態移民,在原則上,將各縣作為一個單元,實現後靠安置的地方,盡可能多,選擇平坦,交通便利,人口較少的農田移民的原行政村的基礎上,建設新的家園。
計劃分散安置的有關30,000。
⑶安置
農民,以及庫區的?生態屏障帶和第一分水嶺脊線剩下的需要較少生態移民孤島,山體滑坡避免農民由國務院協調,它的位置有利於長江三峽工程在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安徽,浙江,上海等七省市國營農場或農村地區。
計劃安置40000人
2.4.2.2 23行業布局
有一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齡30歲以下的在生態移民後,相關的職業培訓或技能培訓,進工礦企業,貿易,旅遊產業和第三產業,餐飲和其他安置。
計劃,三產業安置20000。
生態移民2.4.2.3有一定的認識市場經濟條件或勞動謀生技能,自我就業的城鎮移民安置,由市委,市政府和當地政府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以鼓勵他們到城市或鄉鎮企業,這些移民戶通過政府引導,利用自己的專長,鎮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優勢,在企業擺脫依靠職工,為了加快小城鎮發展的規模,和之間的差距在縮小城市和農村區,加快城市化進程。
自雇計劃到城鎮房屋30000人。
2.4.2.4勞務輸出安置
計劃有序的方式組織了大量的生態移民勞務輸出符合條件的沿海和沿江地區安置。輸出
計劃勞動容納兩萬人。
2.4.2.5
教育培訓和安置國家採取適當的補貼,組織安排符合條件的,一個年輕的初中學校或教育程度較高的生態移民進入中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通過2 - 3年的學術訓練或技能訓練,勞動技能謀生,依靠自己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自己的工作。
計劃的教育和培訓,就業安置1萬人。
『貳』 油茶種植調查規劃
第一章我國油茶產業發展現狀與必要性
一、油茶產業發展現狀
(一)油茶主產區分布范圍
我國油茶主產區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福建、廣東、湖北、貴州、安徽、雲南、重慶、河南、四川和陝西14個省(區、市)的642個縣(市、區)。其中,種植面積大於10萬畝的縣(市、區)有142個,種植面積在5~10萬畝的縣(市、區)有97個,種植面積在1~5萬畝的縣(市、區)有142個,種植面積小於1萬畝的縣(市、區)有261個。
(二)油茶主產區林地資源現狀
根據14個油茶主產省(區、市)林地資源統計結果,我國油茶主產區現有林業用地面積223067.20萬畝,其中有林地148271.40萬畝,疏林地5327.10萬畝,灌木林地37044.90萬畝,未成林造林地3620.70萬畝,無林地28803.10萬畝。在無林地中,有宜林地25692.00萬畝,其中適宜種植油茶的面積有5380.7萬畝。
(三)油茶主產區油茶種植現狀
目前全國14個油茶主產省(區、市)共有油茶林面積4531.2萬畝,其中:產前期面積180.2萬畝,初產期面積239.6萬畝,盛產期面積1977.7萬畝,衰產期面積2133.7萬畝,分別占總面積的3.97%、5.29%、43.65%和47.09%。受氣候、地貌等自然條件的影響,油茶種植面積以湖南、江西、廣西3省(區)最大,分別為1778.0萬畝、1120.0萬畝和552.4萬畝,3省(區)面積佔全國現有油茶林總面積的76.2%。2008年全國生產油茶籽97.55萬噸,生產茶油26.25萬噸,平均畝產茶油5.79公斤。
(四)油茶主產區油茶加工企業現狀
全國14個油茶主產省(區、市)現有油茶加工企業659家,油茶籽設計加工能力可達到424.83萬噸,年可加工茶油110.79萬噸,加工能力在500噸以上的企業有178家,具有精煉能力的企業達到200多家,油茶加工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具備一定基礎。油茶副產品綜合開發利用技術進一步成熟,目前可年產茶粕68.39萬噸,茶皂素1.86萬噸,油茶籽利用程度接近100%,資源利用水平較高。
(五)油茶主產區油茶良種種苗生產狀況
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食用油市場供需矛盾的加劇,油茶產品市場逐漸升溫,特別是油茶無性系品種高產優質特性逐步為社會所認識,油茶主產區特別是湖南、江西、廣西等省(區)陸續建立了一批高產無性系(品種)采穗圃基地。據統計,目前湖南、江西、廣西等8個省(區)共建有油茶采穗圃基地33處,現有油茶良種苗木生產能力13610萬株。林業科學研究部門已選育出100多個優良無性系品種,這些良種的測產每畝在35公斤至50公斤,有的畝產茶油已達到75公斤。
1、油茶良種選育狀況
油茶主產區14個省(區、市)中,湖南、江西、廣西、浙江、安徽、湖北、福建、雲南和重慶9省(區、市)通過國家或省級審(認)定的油茶良種有174個,其中通過國家級審(認)定的良種54個(詳見附件1),省級審(認)定的良種120個。
2、油茶良種基地生產能力
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福建、湖北、貴州、安徽8個省(區)共建有油茶良種基地33個(30個采穗圃和3個種子園),總面積4414畝,油茶良種苗木現有生產能力約1.36億株,良種穗條現有生產能力約7500萬條。
3、油茶良種種苗供應能力
2009年春、秋兩季,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福建、廣東、湖北、貴州、安徽9個省(區)可提供油茶良種苗木5100萬株左右,可供造林約46萬畝。其中,春季可提供油茶良種苗木約2900萬株,可供造林26萬畝;秋季可提供油茶良種苗木約2200萬株,可供造林20萬畝。
2009年冬季和2010年春季9省可生產油茶良種苗木1.2億株,可供造林110萬畝。
4、油茶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情況
目前,開展油茶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的有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和貴州省。湖南省林科院從2003年開始,收集保存了200多個油茶優良無性系、家系等。江西省林科院收集保存優良無性系和農家品種100多個。浙江省林木種苗站與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合作,在浙江金華東方紅林場建立了油茶種質資源庫,收集保存了275個油茶無性系。貴州省黎平縣林木良種繁育中心收集保存了75個優樹的繁殖材料。
二、我國油茶產業發展沿革
我國現有油茶林面積4531.2萬畝,以普通油茶為主,涉及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的14個省(區、市)。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經過近60年發展變化,曾幾起幾落,直到進入90年代,隨著人們對油茶認識的提高,油茶科研工作的深入和新成果的逐步推廣,特別是油茶優良無性系等良種的大規模示範應用,加之地方政府強有力推動,油茶生產才真正步入了平穩發展軌道。進入21世紀後,產量突破了20萬噸。
(一)油茶生產起步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始於上世紀50年代。建國前,我國油茶生產處於半荒蕪狀態。建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油茶生產和其他各項建設事業一樣,得到迅速發展,分到土地的農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大力發展糧棉油生產。在原政務院《關於發動農民增加油料作物生產》的指示下,各省林業部門制定了各項政策,組織山區群眾發展油茶。這一時期,群眾發展油茶的積極性很高,對大面積荒蕪的油茶進行了墾復,產量逐漸上升,1952年全國茶油產量為5萬噸,1956年茶油產量達到8萬噸,比建國初增加了一倍。1958年,全國的油茶產量達到了一個高峰。
這一階段,我國經濟落後,物質匱乏,科技水平低,油茶生產處於原始耕作狀態,油茶造林分散,苗木大多為實生苗,經營管理主要靠「人種天養」,以致油茶產量低,平均每畝茶籽產量只有10公斤左右,茶油產量2.5公斤。這是一個粗放經營的低水平生產時期。但是,油茶生產同大力發展的糧棉生產一樣,同樣為國家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緩解了國家食用油不足的困難。
(二)油茶生產恢復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為上世紀60~70年代。1958年以後,受公社化運動和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油茶生產出現滑坡,產量下降。到60年代中期,全國掀起了大面積營造油茶林基地的群眾運動,昔日的荒山變成了大片油茶林。十年動亂,油茶生產受到嚴重的影響,茶山荒蕪,產量又一次大幅度下降,1976年產量退到建國初期的水平。從1976年開始至1979年,國家專項撥款1億多元,用於建設以木本油料為主的基地,推動了新林營造和老林改造,油茶林面積迅速增加,產量穩步上升,「六五」期間油茶籽的產量比「五五」期間增長了23.8%,茶油產量達到11萬噸。
這一時期,土地和山場歸集體所有,雖然油茶生產有起有落,但是,由於油茶種植面積擴大,地塊相對集中,撫育管理水平得到較大提高,特別是油茶科研的加強,油茶示範場的建立,油茶優樹和農家品種選育在生產中得到普遍應用,產量也獲得較大幅度的增加。然而,產量的提高並沒有給廣大農民帶來經濟上的實惠,加上茶油加工產業落後,大規模的油茶基地並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使得油茶產業發展緩慢,效益低微。
(三)油茶生產平穩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為上世紀80~90年代。進入80年代以後,更多優惠政策被落實,新品種新技術逐漸推廣,油茶產量逐年增加,出現了不少高產典型,全國油茶林面積比建國時擴大了50%,一度達到6000萬畝的歷史最高水平。之後,由於市場經濟的沖擊和比較效益低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油茶生產再次跌入低谷,不少立地條件較好的油茶林,被改種比較效益好的果樹或其它經濟林、用材林,油茶麵積下降。90年代初開始,油茶低產林改造被列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重點項目,加大了油茶低產林改造技術和良種化的推廣應用,並給予一定的經濟扶持,油茶生產有所回升。到上世紀末,由於油茶麵積穩中有升,雖然單產沒有明顯的提高,全國茶油年產量還是穩定在13萬噸以上。
這一時期,廣大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重新回到農民手中,加上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利益為目標的商品生產在農村得到充分體現,哪樣商品賺錢就生產種植哪種商品,在解決了溫飽之後,油茶的發展才在農村得到重視。首先發展起來的是油茶良種繁育,全國油茶良種繁育協作組在湖南、江西等省選育出大量優良農家品種並進行了區域性試驗。但是,由於油茶優良品種繁育基地建設滯後,其推廣應用工作發展緩慢,低質、低產油茶林仍占據著主導地位,難以形成高產油茶林基地。同時,茶油產品生產企業規模偏小,加工技術落後,深度開發能力受到限制,以致油茶產業仍處於低水平徘徊局面。
總之,我國油茶產業幾起幾落,長期在低水平上徘徊,始終沒能走出低水平、低效益、低產能的發展圈子,與油茶生產經營及其管理體制機制性障礙有著密切的關系,其制約瓶頸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油茶良種選育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突破性進展和產生質的飛躍,少數省經過努力雖然選育出一些適宜當地生長的優良品種(系),因受資金的限制,在生產中推廣和應用緩慢;二是鼓勵和扶持政策措施不到位,林地權屬不穩定,生產經營主體不明晰,推動力不足,難以充分發揮林農的生產積極性,以致大多數油茶林處於自然生長狀態,生產力低下,既形成不了規模生產,也無法產生規模效益;三是各級政府財力有限,對油茶生產投入嚴重不足,又沒有形成常態的油茶建設扶持資金,致使前期投入要求較高的油茶生產難以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的經營水平。
三、當前油茶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數十年來,我國的油茶產業雖然在基地建設方面曾有過幾次大的發展過程,但全國油茶產業卻一直沒有發展壯大起來。綜合分析各方面原因,當前制約我國油茶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必要的扶持政策
據調查,油茶新造林和老林更新改造的前期一次性投入很大,一般每畝投資約1500元左右;高接換冠,每畝成本約2000元左右;低產林復墾改造,每畝年成本在200元左右。對油茶林新造或改造,如此高的前期投入,一般農戶難以承受。雖然在油茶產業發展中各地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多數地方由於財力限制,對油茶的發展未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
(二)比較效益相對較低
目前,全國現有油茶林大多數是上世紀60、70年代的老林,畝產茶油一般在5公斤左右,油茶的每畝產值不超過200元。與其它經濟林相比,效益相對較低。如浙江省的常山縣,其主要的經濟林樹種一常山胡柚,每畝的產值在2000~3000元,大大高於油茶林。因而,造成了近年來常山縣立地條件比較好的油茶林紛紛被改種為胡柚,農民缺少油茶再生產的積極性,其結果是油茶林大面積荒蕪,產量下降,限制了油茶產業的發展。
(三)高產優良品種未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到目前為止,油茶種植大省中,江西、安徽兩省的油茶林大部分還是上世紀50、60年代的普通實生苗林,湖南省約有50%以上的油茶林是建國之前就存在的,屬於多代萌生,品種混雜,產量極低,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展的油茶豐產林基地建設,到90年代以來的油茶低產林改造,全省使用良種更新造林的油茶麵積不足150萬畝,僅佔全省油茶林面積的8%左右。其它省區油茶良種應用率更低。油茶林品種老化,經營粗放,在油茶主產區是一個共性問題。只有通過大面積的優良油茶品種更新換代造林,油茶潛在的資源優勢才能轉化為產業優勢。進入21世紀以來,各地選育了一系列油茶高產優良品種(系),其中不乏適宜當地的高產優良品種(系),但大面積推廣應用到生產中卻不多。原因在於大面積的推廣應用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譬如建設油茶種苗繁育基地、良種采穗圃等,由於投資有限,當前還不能做到大批量生產油茶高產優良種苗以滿足生產用苗的需要。
(四)宣傳不到位
油茶與油橄欖、油棕、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具有優質食用油全部功能特性,其化學組成、脂肪酸比例與橄欖油相似,一些指標還要高於橄欖油。然而,人們對橄欖油特性的認識卻遠遠高於對茶油的認識,一般認為橄欖油是高品質油,而對茶油的認識和了解甚少,只是在油茶主產區人們才對其有一定的了解,我國北方和西部大多數地區對茶油基本處於陌生狀態。我國每年進口橄欖油約4500噸,用匯2000多萬美元,除食用外,相當一部分用於製造高檔化妝品和保健品,橄欖油的價值十分可觀。而全國茶油每年僅有少量出口,國際市場認知度極低,這與長期以來人們對茶油停留在自產自用和宣傳上的不到位有直接關系。
四、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必要性
(一)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保障國家食用油安全的有效途徑
解決我國13億人口的糧油供給安全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發展糧油生產放在突出位置,採取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糧油供給能力。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國際糧油價格的上漲壓力不斷加大,實現糧油長期供需平衡仍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目前,進口植物油已佔國內市場的大部分,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進口國,也是世界上油料進口大國。我國有4531.2萬畝油茶林,目前的產出水平很低,每畝僅產油5.8公斤左右。如果將現有低產油茶林全部進行改造,再新造近2500餘萬畝高產油茶林(平均每畝產油40公斤),通過良種和豐產栽培技術應用,使油茶高產穩產,屆時茶油產量有望達到250多萬噸,將大幅提高茶油在現有食用油供給中的比例,緩解日益緊張的食用油供給矛盾,保障國家食用油安全。
(二)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解決國家耕地資源剛性短缺的需要
長期以來,我國耕地剛性短缺已是不爭事實,而對耕地的精耕細作程度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糧油單產提升空間非常有限。作為林地資源,在14個油茶林主產省(區、市)現有2.87億畝林業用地中,適宜種植油茶的宜林荒山荒地面積約為5381萬畝,發展油茶有著雄厚的林地(土地)資源基礎。
經多年的科研和實踐積淀,油茶單產大幅度提高存在巨大空間。經測算,油茶林地的產出水平可以在現有水平上增加10倍左右,油茶籽的產油水平基本相當於同等種植面積的油菜籽。發展油茶具有不與糧食爭地的顯著特點,不僅不佔用耕地,還可以騰出更多的耕地資源來種植其他農作物,從而大大緩解國家耕地資源短缺的壓力。因此,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對國土資源高效利用和維護國家糧油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促進農民增收就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我國69%的國土面積是山區,全國有56%的人口居住在山區,發展山區經濟,解決農民群眾增收問題,是破解「三農」問題的關鍵。油茶主要栽培區基本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而油茶又是這些地區最具特色的林業資源,發展的基礎條件好。規劃實施後,僅油茶正常經營管理一項,即可長期解決近200萬農民的就業。農戶種植10畝優質油茶林,穩產期每年收入可達2萬元。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是振興我國山區經濟,促進油茶主產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山區群眾致富的重要途徑。
(四)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優化食用油消費結構,提高國民膳食健康水平的需要
目前,我國食用油消費主要是豆油、菜籽油等普通油品,高檔保健食用油消費比例很低。茶油號稱「東方橄欖油」,是我國的特產。從其食物功能看,其色清味香,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長期食用茶油,對於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已將其作為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食用油。因此,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提供品質優良的茶油供應市場,滿足國人對高檔食用油的需求,有助於改善國民食用油消費結構,提高國民身體素質。
(五)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加速國土綠化、實現林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
油茶屬於常綠樹種,四季常青,根系發達,耐乾旱瘠薄,適生范圍廣,生態效益顯著。大力發展油茶,能夠綠化荒山、保持水土、防火防蟲、改善農村生態面貌和人居環境。同時,由於油茶適生區域大部分又是集體林權改革省份,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對於鞏固和擴大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義。對廣大農民來講,獲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只有把包括油茶在內的木本糧油等林業產業發展起來,農民才有經營山林的積極性,林業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林權制度改革的成果才能長久鞏固。據統計,我國油茶林面積僅佔全國森林面積的1.73%,充分利用山區林地資源,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提高現有油茶林經營管理水平,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綠化了國土,又能有效改善生態環境,美化山區面貌。
『叄』 2012年海南電網保亭縣供電局有幾個人報考
,提前批錄取的學校,海南中學少數民族特招班
少數民族市,自治縣及鄉鎮考生:81分,總的整體質量水平A;其他城市縣少數民族考生:82分加分條件或五顆星,全面的質量的總體水平。以同樣的比分相同數量的基礎上由學校的恆星值得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
國興中學少數民族特招班
少數民族聚居地,城市自治縣及鄉鎮考生:78分加條件或三星級,總A級的整體素質;少數其他城市和縣的考生:81分,二星級,全面的質量等級A.以同樣的比分相同數量的恆星由學校根據成績的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
第一批錄取學校海口市的海南中學(發出的指標分數線的市,縣):82分,二星級,綜合素質總水平;三亞:82 8周,A.相同數量的相同比分優點(下同??)的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的基礎上由學校的恆星總水平的整體素質。
國興中學學生:78分,4星級,74點的明星,總水平的綜合質量的A級高考全省少數民族學生的整體素質。 3,全省統招漢族學生:80分鍾,加的條件下,整體素質A級
海師附中學生在索引分數線的市,縣(已發行):76點,2星級,總成績的整體素質A.海口:77,一個明星,在總成績的整體素質;三亞:80分,4星級,綜合素質總水平A.
四,中國(海南海外發行的指數分數線的城市和縣)三亞:82分,7個星級,整體質量水平A.
5海口市在全省學校高考:82分,A級
6個熱農業大學附中的整體素質。儋州:71分,總水平的全面的質量。其他城市和縣:69分,A.
七,全省省農墾中學高考:80分,4星級的總成績,綜合素質?總水平的整體素質
文昌省的中學入學考試:78分加分的條件和明星的整體素??質的A級
九,瓊海市嘉積全省中學入學考試的明星,綜合素質A級
10:77分。三亞在全省統招:77分,4星級,綜合素質總水平A.
11日,省農墾實驗中學高考:69分,總水平B.快樂精靈2008-07-18 1時39分報告的整體素質,11個重點中學,在海南省招生的分數不談
來源:中國南海網 - 南國都市報2008年7月18日6時52分 BR />
重點中學的學校在我省,為全省招收學生成績畫
不同的城市和縣的入圍分數
17日上午8時,省招辦畫2008年,為全省招生的普通高中成績進入決賽。今年,綜合素質評價等級學業考試和初中學生在初中畢業考上高中的主要依據,測試結果提出了分層分,得分82分,總得分最高滿星14星綜合素質評價,其總含量最大的是A.
●提前批錄取學校
海南中學少數民族特招班
少數民族市,自治縣考生:81分,A級的綜合素質,萬寧,瓊海,屯昌,儋州分散的少數民族鄉,其他市縣少數民族考生:82加條件或五顆星,綜合素質總A級
相同的分數相同的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的優點的基礎上由學校的恆星。
,國興中學少數民族特招班
少數民族聚居地,市,自治縣考生:78分加條件或三星級,A級,萬寧,瓊海的整體素質,屯昌,儋州,分散少數民族鄉鎮和其他市縣少數民族考生:81分,2星級和整體素質的A級
以同樣的比分相同數量的星星學校的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的優點的基礎上。
●
第一批次錄取學校,海口市的海南中學(發出的指標分數線的市,縣)
:82 2星的質量總水平的一個
三亞:一個
文昌82點和八星的整體素??質的總成績:80分,三星級,的整體質量總水平的一個
瓊海:79分的明星,總的整體質量水平的一個
儋州:82分,九恆星,的總成績一個
萬寧:82分,三星級的總成績,綜合素質的一個
澄邁:82分和7個明星,整體的整體素質品質A級
臨高:82 1星安:82分,6個明星,總成績的一個
屯昌:82分,5星級的整體素質,總成績的整體素質,總的整體質量水平的一個
五指山:82 A
整體質量的總體水平海南:82分,4星級,總成績的一個
瓊中:78分,周的整體素質,整體的總質量A級
保亭: 79點,三星級,總水平整體素質的一個
陵水:80分,4星級,綜合素質總水平乙
白沙:79分,三星級,總的一個
樂東:一個
東方:82分,6級的整體素質星級,總成績的整體素質的一個
長江:82分和七星,整體的質量的總A級
農墾:825周,總水平的整體素質一個
洋浦:82分,九恆星的總成績,綜合素質一個
以同樣的比分相同數量的星星的學校根據考生的整體素質總體水平的評價材料的優點。
國興中學
1,學校的學生:78分,四星級,總成績的一個
2,全省系統的整體素質招收少數民族學生:74點的整體素質總體水平的明星,一個
3,全省統招漢族生:80分鍾加條件, >以同樣的比分相同數量的星星所學校的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的優點的基礎上。
,海師附中學校發出的指標分數線的市,縣
中學生:76二星級的總成績,綜合素質A
a>
海口:77 1顆星,綜合素質A級
三亞:80分,4星級,綜合素質A級
文昌:75分,總的A級
瓊海:78分,三星級,總有一個
儋州:82分,三星級的整體素質水平,綜合素質星整體素質的總成績A
萬寧:80分,3星級,綜合素質等級一個
澄邁:80分,三星級,總成績的整體素質一個
臨高:80分,4星級,綜合素質的A級
定安:81分的總成績,綜合素質A
>
屯昌:81分,一個總水平的整體素質
五指山:70一個
整體質量的總體水平,海南II:77三星級的整體素質的A級
瓊中:77 2星一個
總水平的整體素質,
保亭:77分的明星,總成績的一個
陵水:78分,一個
三顆星的總水平,整體素質白沙:77分,三星級,整體素質總成績的一個
樂東:81分,三星級,總的檔次的整體素質,一個
東方:81分,三星級,整體的整體素質總成績的一個
長江:81分,4星級,總成績的整體素質,一個
楊浦區土地復墾質量的明星,81分的總成績:82一星級的總成績,綜合素質的整體素質一個
以同樣的比分相同數量的星星了由學校根據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的優點。
四,海南??海外中國(發出的指標分數線的市,縣)
三亞:82分,七星級的總成績,綜合素質A BR />
文昌:80分,2星級的總成績和綜合素質,一個
瓊海:79分的總成績,綜合素質,二星級A
a>
儋州:82分6個星,一個
萬寧:82分,六星級的總成績,綜合素質的整體質量總水平的一個
澄邁:82分,三星級的總成績,綜合素質一個
臨高:81分,四星級,總成績的整體素質,一個
BR />定安:81分,4星級,A級總
屯昌:79 1星級的整體素質,全面質量A級
五指山:77 2星級,總
海南II:82分5個星級,A級
瓊中:74分的明星的整體素??質,綜合素質的整體素質水平總成績的一個
保亭:75分,4星級,總的A級
陵水:78分的總成績,綜合素質?的整體素質
白沙:80分,4星級,總水平的整體素質,一個
東方樂東:82周後,總成績的整體素質,一個
:82分和7個明星,總成績的整體素質,一個
長江:80分,一個
農墾總水平的綜合素??質: 82兩星級,總成績的整體素質的一個
洋浦:82分,七顆星,綜合素質總水平A.由學校根據
優點對候選人的整體素質與星同分的總等級的材料。
五,海口1
全省學校招生考試:82分,綜合素質等級一個
同樣的比分相同數量的星星學校的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的優點。
六個熱農業大學附屬高中
1,儋州:71分,總水平
其他城市的整體素質和縣:69分,總水平的整體素質,由學校對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以同樣的比分相同數量的星星
優點。
7個國營農場中學
全省統招:80分,四星級,總成績的整體素質的一個
相同比分相同數量的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的優點的基礎上由學校的恆星。
8文昌中學
全省學校招生考試:78分鍾加條件和明星的整體素??質的總的A級
的功績積分相同數量的學校顆星等級的材料的考生整體素質的基礎上。
9瓊海市嘉積中學
全省高考的明星:77分的總成績,綜合素質一個
由學校根據同分明星,值得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
10,三亞,一
全省統招:77分,4星級,總成績的整體素質,一個
同樣的分數相同數量的考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材料的優點的基礎上由學校的恆星。
11農墾實驗中學
全省統招:69分,總類的整體素質乙
『肆』 自然資源部通報31起土地案件,對違法佔用耕地「零容忍」
5月20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31起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其中包括:內蒙古某休閑度假有限責任公司違法佔地建設旅遊設施案;遼寧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違法佔地建設仙俠鎮項目案;浙江某文旅集團有限公司違法佔用山東省泰安市土地建設旅遊度假區案;福建省漳州市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違法佔地挖湖造景案等。
這次公開通報的31起案件,涉及違法佔用、破壞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行為,主要是工廠廠房、交易市場、停車場、挖湖造景、盜采黑土等非農建設項目。
自然資源部執法局局長崔瑛表示,從嚴查處各類違法佔用耕地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是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確保糧食安全的關鍵所在。總體上看,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這些案件查處的共性是體現了從嚴的要求,有的項目一動土即被制止和查處,該復耕的限期復耕、消除違法狀態,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問責,涉嫌構成犯罪的,依法依規移送司法機關追究責任。
目前,這些案件涉及的耕地被違法佔用的狀態已基本消除,相關責任人已被追責問責。向社會公開通報31起案件查處情況,可以切實發揮查處一案、警示一方、教育一片的作用,同時督促指導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進一步增強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確保糧食安全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履職盡責,嚴格執法,對違法佔用耕地的行為做到「零容忍」。
崔瑛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公開通報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首先,提醒社會大眾不要以身試法,打消僥幸心理,耕地紅線不得觸碰,各類違法佔用耕地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必將受到法律嚴懲,甚至觸犯刑律,竹籃打水一場空,賠了夫人還折兵。
其次,提醒地方黨委政府必須時刻綳緊耕地保護的弦,耕地保護、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層層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保護耕地的責任,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對在耕地保護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職瀆職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第三,督促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新增違法佔用耕地行為「零容忍」,嚴格執法,落實好執法全過程記錄、執法公示、重大案件會審、報告、錯案責任追究等制度,履職盡責,不等不靠,做到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查處違法佔用耕地重大典型案件中,一旦發現黨政領導幹部存在履職不力、監管不嚴、失職瀆職等問題,必須依法依規將相關線索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追究責任。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與紀檢監察、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審計等部門加強信息溝通和成果共享,推動追責問責及整改落實,形成打擊違法佔用耕地、守護耕地紅線的合力。
31起土地違法案件查處具體情況:
一、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馬務村余某違法佔地建設砂土廠案。2018年年底,余某未經批准擅自佔用通州區漷縣鎮馬務村土地22.51畝(耕地22.16畝)堆放砂石料、建設砂土廠。2019年7月,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通州分局立案查處,責令退還土地,限期拆除地上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2020年7月,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判處余某有期徒刑七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目前,涉案地塊已整改到位。
二、天津市西青區高某違法佔地圈建院落放置集裝箱案。2020年5月,西青區高某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耕地8.25畝圈建院落,硬化地面,放置集裝箱。同年8月,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西青分局立案查處,督促整改。同年9月,當事人自行拆除違法建築。
三、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某物流服務有限公司違法佔地建設停車場案。2019年10月,秦皇島市撫寧某物流服務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撫寧區田各庄管區邴各庄村永久基本農田13.4畝建設臨時停車場。同月,撫寧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案查處,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和《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同年11月,該公司自行拆除地上建築物,恢復耕種條件。
四、山西省大同市韓某違法佔地建設收儲糧場案。2018年7月,大同市廣靈縣南村鎮南村村民韓某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南村鎮沙泉東堡村5.36畝(耕地4.83畝)建設收儲糧場。同年9月,廣靈縣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責令退還土地,拆除非法佔用耕地上的違法建築,恢復耕種條件。目前,涉案地塊已整改到位。
五、內蒙古某休閑度假有限責任公司違法佔地建設旅遊設施案。2018年5月,內蒙古某休閑度假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包頭市達茂旗希拉穆仁鎮呼和點素嘎查耕地32.36畝建設旅遊蒙古包及附屬設施。2019年1月,原達茂旗國土資源局立案查處,沒收地上建築物及附屬設施,並處罰款12.946萬元。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2020年9月,達茂旗人民法院對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依法作出判決,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四個月。目前,該公司已全額繳納罰款,地上建築物和附屬設施已移交達茂旗財政局。希拉穆仁鎮黨委給予1名相關責任人警告處分。
六、遼寧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違法佔地建設仙俠鎮項目案。2019年4月,遼寧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沈陽市法庫縣依牛堡子鎮崔家屯村、三面船鎮馬家溝村耕地25.31畝建設仙俠鎮項目。同年11月,法庫縣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督促整改。違法當事人自行拆除了地上建築物,恢復土地原狀。法庫縣紀委監委對4名相關責任人批評教育、誡勉談話。
七、四川某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違法佔用吉林省榆樹市土地建設攪拌站案。2018年8月,四川某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批准佔用吉林省榆樹市於家鎮中山村永久基本農田55.83畝建設高速公路攪拌站。同年9月,榆樹市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責令退還土地,拆除攪拌站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並處罰款107.9451萬元。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目前,涉案地塊已整改到位。
八、黑龍江省五常市福太村盜采泥炭黑土破壞耕地案。2021年1月,五常市五常鎮蓮花村村民馬某、吉林省梨樹縣個體經營戶王某等4人以改造土地為名盜采泥炭黑土,涉及五常市沙河子鎮福太村耕地143.15畝(永久基本農田90.07畝)。2月21日、23日,五常市自然資源局兩次現場核查並制止採挖行為,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於3月立案查處,督促整改。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采礦罪、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3月底,公安機關將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目前,案件已移交法院審判。哈爾濱市紀委監委對該案中履職不力的13名相關責任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
九、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周某違法佔地建設花木培育展示銷售市場案。2018年4月,周某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奉賢區南橋鎮六墩村土地16.93 畝(永久基本農田11.82畝)建設花木培育展示銷售市場。2019年1月,奉賢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當事人立即自行拆除了大棚、硬化道路,對土地進行了復墾。
十、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青口鎮王某違法佔地建設生產廠區案。2014至2019年,王某未經批准擅自佔用連雲港市贛榆區城西鎮大里村集體土地25.16畝(耕地19.27畝)建設生產廠區。2020年10月,連雲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案查處,責令退還土地,沒收符合規劃的建築物,拆除不符合規劃的建築物,並處罰款29.8547萬元。同年12月,涉案地塊沒收、拆除整改到位,罰款收繳到位。贛榆區紀委監委及城西鎮黨委給予4名相關責任人黨紀處分。
十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石樑鎮下村王某等人破壞農用地案。2019年7月,衢州市柯城區石樑鎮下村王某、李某、鄭某等人違法佔用土地19.14畝(耕地15.46畝)填埋建築垃圾,造成耕地嚴重毀壞。2020年5月,衢州市自然資源局巡查發現違法行為並立案查處。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十二、安徽省蚌埠市單某違法佔地堆放煤矸石案。2019年2月,單某未經批准擅自佔用蚌埠市固鎮縣胡溝鎮魏庄村集體土地17.33畝(永久基本農田11.34畝)堆放煤矸石、煤泥、煤渣。同年3月,固鎮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案查處。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6月,單某對11.34畝永久基本農田進行復墾。2019年12月,固鎮縣人民法院對單某依法作出判決,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
十三、福建省漳州市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違法佔地挖湖造景案。2018年9月,漳州市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華安經濟開發區九龍工業園土地34.6畝(耕地29.17畝)挖湖造景。漳州市華安縣自然資源局督促違法當事人自行整改。目前,土地已復耕。
十四、江西省豐城市某發展有限公司違法佔地案。2019年5月,豐城市某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對豐城市上塘鎮田西村土地203.18畝(耕地188.99畝)進行平整,准備建設工業項目。2020年3月,豐城市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責令限期改正違法行為,並處罰款221.8052萬元,同時提出行政處分建議。同年4月,該公司自行改正違法行為,並繳納罰款。1名相關責任人被給予行政警告處分。
十五、浙江某文旅集團有限公司違法佔用山東省泰安市土地建設旅遊度假區案。2020年3月,浙江某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接山鎮朝陽庄村土地700畝(耕地510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157畝)建設東平縣朝陽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同時非法採石、破壞公益林等。同年9月,泰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案查處,責令拆除地上建築物,沒收違法所得1720.5202萬元,罰款520.25萬元。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非法采礦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目前,該公司已對涉案地塊整改到位,恢復原貌並繳納罰款。泰安市紀委監委、東平縣紀委監委給予7名相關責任人黨紀處分。
十六、河南省洛陽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違法佔地建設田園綜合體案。2019年10月,洛陽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未經批准佔用伊川縣平等鄉永久基本農田87畝建設游樂場、跑馬場、餐飲等非農設施,打造伊沼荷香田園綜合體。2020年7月,伊川縣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責令退還土地,拆除地上非農設施,並處罰款474.8249萬元。目前,非農設施已拆除,永久基本農田已復耕,土地已退還。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伊川縣紀委監委給予17名相關責任人黨紀政務處分。
十七、湖北省十堰某玻纖有限公司違法佔地建廠案。2020年11月,十堰某玻纖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十堰市房縣紅塔鎮高碑村集體土地4.08畝(永久基本農田3.92畝)建設玻纖廠。同月,房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案查處,責令退還土地,拆除地上新建建築物和其他設施,並處罰款8.15萬元。目前,涉案地塊已復耕退還,罰款已繳納。
十八、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某採石場破壞農用地案。2018年,洞口縣石江鎮某採石場未經批准擅自佔用農用地12.8畝(永久基本農田12.62畝)建設採石場,開采建築石料。2019年8月,洞口縣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責令拆除地上建築物,恢復土地原狀。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公安機關已向檢察院送達《起訴意見書》。目前,地上建築物已拆除,土地已復耕。
十九、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李某違法佔地建設停車場案。2019年10月,廣州市番禺區李某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南村鎮員崗村土地24.3畝(耕地24畝)建設停車場。2020年4月,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番禺區分局立案查處,責令退還土地,拆除地上建築物,恢復土地原狀,並處罰款48.3727萬元。同年12月,當事人拆除地上建築物、硬化地面,復耕並退還土地,全額繳交罰款。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二十、廣西某木業有限公司違法佔地建設貯木場案。2020年8月,廣西某木業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崇左市扶綏縣柳橋鎮西華林場上屯分場土地161.5畝(永久基本農田160.78畝)建西華林場貯木場。2021年3月,崇左市扶綏縣自然資源局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限期對永久基本農田進行復耕復綠。4月,涉案土地復耕復綠到位。
二十一、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孫某等人違法佔地建設私家莊園案。2017年,孫某、李某未經批准擅自佔用樂東黎族自治縣尖峰鎮嶺頭村耕地11.15畝建設私家莊園。2019年1月,樂東黎族自治縣原國土資源局立案查處,責令拆除地上違法建築並恢復種植條件。同年11月,樂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綜合行政執法局拆除了地上建築物和設施,並恢復種植條件。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2020年12月,海南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依法判決,判處孫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三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判處李某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1萬元。
二十二、重慶某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違法佔地堆場案。2019年1月,重慶某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重慶市長壽區長壽湖鎮回龍村4組土地42.66畝(耕地33.5畝)堆放碎石。2020年5月,長壽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同年11月,涉案地塊恢復原狀,復耕到位。
二十三、四川某食品有限公司違法佔地建設廠房案。2017年9月,四川某食品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瀘州市江陽區通灘鎮玉田村7組集體土地10.63畝(耕地7.6畝)建設廠房及附屬設施。2020年10月,瀘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案查處,責令退還土地,沒收符合規劃的地上建築物,拆除不符合規劃的地上建築物,並處罰款17.72萬元。同年11月,當事人退還土地,全額繳納罰款,對不符合規劃的地塊復耕到位,符合規劃的地上建築物已沒收並移交江陽區人民政府。
二十四、貴州省凱里市某生態農庄違法佔地案。2018年8月,凱里市某生態農庄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凱里市舟溪鎮舟南村土地15.39畝(永久基本農田12.5畝)建設2個游泳池、10棟建築物並硬化地面。2019年4月,凱里市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同年5月,當事人自行拆除復墾。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二十五、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周某等人違法佔地建設停車場案。2018年9月,周某等人未經批准擅自佔用玉溪市元江縣紅河街道興元社區大路新寨組、大水平社區新民組耕地63.73畝建設停車場及彩鋼瓦簡易房等。2019年4月,元江縣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責令當事人退還土地,限期拆除地上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同年5月,當事人自行拆除、復耕涉案地塊。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司法機關對3名當事人判處緩刑、罰金20萬元。
二十六、陝西省寶雞某實業有限公司違法佔地建廠房案。2020年6月,寶雞某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寶雞市眉縣首善街道辦岳北村七組耕地75.3畝建廠房,建設圍牆,開挖基坑。同年11月,眉縣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土地原貌並處罰款9.0667萬元。同年12月,該公司繳納罰款,自行拆除圍牆,回填基坑,涉案地塊復耕到位。眉縣紀委監委對4名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理。
二十七、甘肅省蘭州某商貿城有限公司違法佔地案。2018年11月,蘭州某商貿城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蘭州市榆中縣和平鎮袁家營村集體土地29.01畝(耕地27.94畝)建設商貿城項目。2019年4月,榆中縣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沒收地上建築物並處罰款18.982萬元。同年8月,當事人繳納罰款,9月,榆中縣自然資源局向榆中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裁定準予執行沒收地上建築物決定。2名責任人受到政務處分。
二十八、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李某破壞耕地案。2018年4月,李某未經批准擅自佔用西寧市湟中區田家寨鎮毛二村永久基本農田13.11畝修建魚塘。同月,湟中區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目前,當事人已回填魚塘。湟中區人民法院判處李某拘役六個月,緩刑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0.3萬元。
二十九、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金鑫村村委會違法佔地建設市場案。2018年7月,賀蘭縣洪廣鎮金鑫村村委會未經批准擅自佔用該村耕地23.12畝建設金山西瓜批發市場。2019年4月,賀蘭縣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沒收地上建築物並處罰款9.2491萬元。同年8月,村委會繳納了罰款,沒收建築物移交至賀蘭縣財政局。相關責任人受到政務處分。
三十、新疆某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違法佔地建景觀項目案。2020年10月,新疆某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吉木薩爾鎮土地825.36畝(耕地497.42畝)建設庭州灣景觀項目。同月,吉木薩爾縣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責令退還土地,沒收地上建築物和其他設施,並處罰款275.1214萬元。該案因涉嫌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目前,地上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已沒收,罰款已繳納。
三十一、霍城縣某木材加工有限公司違法佔地案。2018年4月,霍城縣某木材加工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佔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6團4連耕地50.6畝建設木材加工廠。2019年7月,兵團第四師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案查處,責令拆除廠房、地面硬化等設施,並處罰款7.59萬元。2020年10月,地上建築物被拆除,土地已復墾,罰款已繳納。同年12月,兵團第四師紀委監委對9名相關責任人作出談話提醒、誡勉談話、責令檢查等處理。上述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體現了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嚴格保護耕地的決策部署,嚴肅查處違法佔用耕地、破壞耕地行為的態度和決心。同時也反映出耕地保護工作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持續打擊和遏制違法佔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行為,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確保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