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最長壽帝王有哪些
1、愛新覺羅·弘歷——乾隆帝89歲
愛新覺羅·弘歷,滿族,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於嘉慶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六任皇帝,入關後的第四任皇帝。他是雍正帝第四子,屬兔,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於雍親王府。雍正元年(1723年),弘歷被其父雍正秘密建儲,十一年封為和碩寶親王,開始參與軍國要務。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歷即位,改年號乾隆。由此,他站到了當時中國社會的至高點,開始施展其「文治武功」。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無疾而終,終年89歲。葬於裕陵(今河北遵化西北70里昌瑞山)。
2、南朝梁武帝蕭衍86歲
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朝南蘭陵中都里(今江蘇丹陽)人,自稱是漢代名相蕭何的第二十五世孫。建立了梁朝,是為高祖、武帝。梁武帝是一個多才多藝學識廣博的學者。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在南朝諸帝中堪稱翹楚。
他在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上的成就,則更為突出。史書稱他:「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並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他很好學,從小就受到正統的儒家教育,「少時習周孔,弱冠窮六經」,即位之後,「雖萬機多務,猶卷不輟手,燃燭側光,常至午夜」。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為他的學術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大周國皇帝武則天81歲
武則天(624年—705年)唐高宗李治皇後,後為周則天皇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祖籍:並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出生於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武則天14歲時,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宮為才人。太宗死後,則天入感業寺為尼。唐高宗即位,復召入宮封存為昭儀,進號宸妃,與王皇後、蕭淑妃互相讒毀爭寵。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為皇後。
武則天素多智計,兼涉文史。上元元年(674年),與高宗並稱「天皇」。「天後」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顯即位,則天臨朝稱制。嗣聖元年(684年),廢中宗為廬陵王,立睿宗李旦,繼續臨朝稱制。載初元年,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定東都洛陽為神都。
當朝期間,貶逐老臣,任用酷吏,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於志寧、裴炎等人,少數被貶逐,多數遭誅殺。舉行殿試,創武舉、自舉、試官等制,經濟上採取薄賦斂、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張,因此在其執政的半個世紀中,社會經濟呈現政績輝煌,國威大振。!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桓彥范、崔玄、敬暉等人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政變,逼武則天退位,迎中宗復位。同年十一月去世,謚大聖則天皇帝。
4、五代十國吳越國王錢鏐80歲
錢鏐liú,字具美,小字婆留,漢族,杭州臨安人。父錢寬,母水丘氏。生於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卒於後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
5、宋高宗,名趙構80歲
高宗,名趙構(公元1107年-1187年),字德基,漢族。徽宗第九子,欽宗弟,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因不思收復北方故土,寵信奸臣秦檜和下令處死岳飛父子而背負惡名,為人詬病。北宋滅亡後,在南京即帝位。在位36年,讓位後病死,終年80歲,葬於永思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寶山)。
6、十六國南燕慕容德79歲
慕容德(326~405),中國十六國時期南燕的創建者。後增一字名備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人。鮮卑族。前燕主慕容皝少子。慕容皝時封范陽王,為征南將軍,369年,東晉桓溫率軍攻前燕,德與兄慕容垂一道大敗晉軍於襄邑。慕容垂投奔前秦主苻堅後,德連坐免職。前秦滅前燕,他被徙到長安。淝水之戰後,慕容垂稱王,建後燕,都中山。
慕容寶繼位,以慕容德鎮鄴城,總管南境。397年,魏軍攻下中山,慕容寶奔龍城,後燕被截為兩部分。398年,慕容德率眾自邶徙滑台(今河南滑縣東),自立為燕王,史稱南燕。滑台處於北魏和東晉之間,南北兩面受敵,南燕所能控制的不到10城,滑台還一度被魏軍佔領。
於是慕容德東進奪取青州,400年稱帝。於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建都。下令檢括戶口,出蔭戶5.8萬。南燕擁有步兵37萬,鐵騎5.3萬。德死,兄子超繼位,410年為東晉劉裕所滅。
7、前蜀高祖王建71歲
前蜀高祖王建(847~918),前蜀國的建立者。字光圖。陳州項城(今河南沈丘)人,一作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西)人。王建少年時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生,鄉里人叫他」賊王八」。後投忠武軍(治許州,今河南許昌)。黃巢起義軍進攻長安時,僖宗逃奔成都,監軍楊復光分忠武軍八千人為八都,以鎮壓起義軍,王建與鹿晏弘等各為一都頭。
中和四年(884),王建等五都頭率兵入蜀,被號為」隨駕五都」,歸宦官田令孜指揮。令孜認王建等為養子。僖宗還長安,王建等分典神策軍。光啟二年(886)由於藩鎮作亂,僖宗再奔興元,王建為清道斬斫使。後宦官楊復恭代田令孜掌禁軍,疑王建,出之為壁州(一作利州)刺史。王建招集溪洞酋豪,組織了一支八千人的隊伍,逐步擴大地盤。光啟三年,他棄閬州(今四川閬中)西赴成都,與西川(今四川成都)節度使陳敬瑄相攻,逐步佔領成都西、南諸州。
大順二年(891),攻佔成都,囚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及田令孜。乾寧四年(897),破梓州(東川節度使治所),佔有東西兩川之地。天復二年(902)取山南西道(治興元,今陝西漢中)。三年,唐封王建為蜀王。王建北有漢中,東有三峽,割據蜀地的基礎穩固。後梁開平元年(907),王建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
8、五代十國南平武信王高季興(858-929)71歲
高季興(858~929)中國五代十國時南平的創建者。字貽孫。陝州峽石(今河南三門峽東南)人。為富人家僮,後隨其主為朱溫部將。唐末,朱溫勢力已擴大至荊州。後梁開平元年(907),朱溫即帝位後,派高季興赴任荊南節度使。荊南鎮舊轄10州(一作8州),唐末,為鄰道侵奪殆盡。高季興到鎮時,僅得江陵一城。
季興招集亡散軍民,又收用以唐進士梁震為首的文武官作輔佐,暗中准備割據。乾化四年(914),後梁封季興為渤海王。後唐同光元年(923),李存勖滅後梁,季興入朝洛陽。次年,受封為南平王。後唐滅前蜀以後,季興得到歸、峽二州。季興還一度控制了夔(今四川奉節東)、忠(今四川忠縣)、萬(今四川萬縣市)三州,但很快又被後唐取回,故南平是十國中最小最弱之國。但因南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政治、經濟關系,高季興得以長期割據一方。他死後,高氏父死子嗣,兄終弟及,直至963年才被宋滅亡。
但因南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政治、經濟關系,高季興得以長期割據一方。他死後,高氏父子死。
9、十六國後燕慕容垂(326-396)70歲
慕容垂(326—396.6.2),字道明(明屠本《十六國春秋》載一字叔仁),原名霸,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人,鮮卑族,十六國時期後燕建立者,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帥。
10、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70歲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國瑞,原名朱重八,後取名朱興宗,後改現名元璋。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民族英雄,也是繼漢高帝劉邦以來第二位平民出身並且統一全國的君主。漢族,濠州鍾離(今安徽省鳳陽縣)人。祖籍沛縣(今江蘇省沛縣),與劉邦同鄉,《明史太祖本紀》稱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明實錄》、《天潢玉牒》等史籍中也有類似記載。
1368年——1398年在位,年號洪武。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於明孝陵。
⑵ 古代活的最長的年齡
張三豐,元、明(一說金)著名道士,生卒年不詳,傳說生辰時間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個朝代(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亦作「君寶」),號玄玄子,是太極拳的創史人,經考證得字子沖南宋淳佑七年( 張三豐
1247年)生於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古鎮(至今有留傳家譜為證CCTV-4走遍中國2009年也做過相關報道—應該來說是近幾年新發現的有力證據之一);另有記載元定宗三年(1248年)生於遼東懿州望平縣(今黑 山縣姜屯鎮)在蓮花湖畔亦有張真人故居。明成祖永樂年間大修武當山,專門為張三豐修建了「遇真宮」。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年)封其為「通微顯化真人」。
據《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李師融先生的考證,三豐卒年應在明代天順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壽為212歲。 從諸多的資料分析,確是證實了張三豐的生卒考,確實是享年212歲。 也是非常罕見,歷史上少有的超長壽,所以令人刮目相視。
世界歷史上的就不了解了。還有個彭祖活了800歲,我看也不可能
⑶ 古代最長壽的人是誰
彭祖,姓錢名鏗,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壽星和養生家,許多先秦古籍都載有他的名字。彭祖一生自堯時起,歷夏至商,曾為商賢大夫。相傳彭祖至殷朝末年已767歲,一直活到800歲後不知去向。有學者解釋,上古用於支記日法,一個甲子就是60日,若按767個甲子計,彭祖則活了46020日,即126歲。總之,彭祖作為長壽的象徵,連春秋的孔子都很傾慕他,莊子和葛洪也贊嘆他壽命之長久。
⑷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最長壽的是誰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中,最長壽的人應該就是清朝的李慶遠了。李慶元是一個傳奇。他生於清朝康熙十八年,卒於民國二十四年。他當時257歲。因為他在中醫和傳統醫學的研究和實踐,特別是養生技術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和成就,他200多歲時的言行仍然像他的鼎盛時期,所以他被譽為「長生不老」。
他還講到生活細節的注意事項。提出,凡細小之事,人們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傷身。他告誡人們:寒暖不慎,步行過疾,酒色淫樂,皆傷身,損傷之極,即可亡身。李慶遠最後告誡說,飢寒痛癢,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愛自全之道,才是養生的准則和關鍵。
⑸ 活了443歲,晚年靠喝人乳為生,中國古代最長壽的人是誰
在中國古代,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許許多多的人,都在尋求」長生不老「的方法,企圖來避開歲月對他們的摧殘。然而,無論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如何,其結果都是一致的,也就是」終歸黃土「。
陳俊去世後,當地人為了紀念這個長命老翁,便將他的遺骸供奉在湯泉廟,並且尊稱他為「小彭祖」,還將他的事跡刻在了木牌上,供後世瞻仰。
陳俊的一生雖然活得很長,但是他的後半生卻是十分悲苦的,已然無法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而這絕對不是世人所追求的長壽。因此,人們還是在有限的人生裡面及時行樂,將自己想做的有意義的事情完成,才更重要。
⑹ 中國古代最長壽的人是誰
彭祖,彭祖,傳說中的養生家。據古代典籍記載,彭祖是顓頊的玄孫,相傳他歷經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歲。彭祖精於養生,《莊子·刻意》曾把他作為導引養形之人的代表人物,《楚辭·天問》還說他善於食療。不過,一人享壽竟至八百餘歲,顯然是不可能的。據《史記·楚世家》載:「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氏」在上古多用作宗族的稱號。可見,彭祖實際上是以其命名的一氏族,《史記》還記載了個彭姓氏族被封國於大彭等地。清人孔廣森在注《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堯舜之上而壽八百」之句時說:「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諸國:大彭、豕韋、諸稽。大彭歷事虞夏,於商為伯,武丁之世滅之,故曰彭祖八百歲,謂彭國八百年而亡,非實篯不死也。」就明確說明了這種情況。但對於彭祖善於養生的種種傳說歷代並無異議,可以推想,由於彭祖這個氏族精於養生,族中長壽之人輩出,並以此而名聞於世,於是逐漸產出彭祖享壽八百這類的傳說並流布於後世。故彭祖這個氏族可以說是上古時代一個有代表性的著名長壽家族。據說活了八百多歲。
⑺ 中國古代壽命最長的人
中國歷史上人壽命最長的人有256歲。
李慶遠 (1677-1933),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⑻ 歷史記載中最長壽的人,活了256歲,真有這么長壽的人嗎
有,這個人還是中國人,叫做李慶遠。李慶遠生於公元1677年,生在康熙年間,活到了民國時期,一生娶了二十幾個老婆,生了近兩百個子女,真的是子孫滿堂,人丁興旺。
1933年的時候,李慶遠享年256歲,在活了整整兩個世紀之久的他,堪稱是人類最長壽命的奇跡,還引來了外國記者不遠萬里,前來了解,並把考察到的信息發表於世。看來,從古至今,人類對壽命的渴望和好奇,一直都是非常關注的。
⑼ 中國歷史上人壽命最長的人有多少歲
一般來說古時候正常人活到八十歲就算是長壽了,畢竟那時的醫療條件並不是太好,因此普通人大多都只能活到四五十歲就去世了,但是歷史上卻有一位神人彭祖,能夠存活八個世紀之久,就連堯舜禹都是他的哥們和晚輩,可以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人,彭祖這一生幾乎可以以百年為單位計算,並且他的子孫後代和妻子也都是非常多的。
按照歷史記載,彭祖是顓頊的玄孫,而大彭國就是他創立的,從堯舜開始彭祖就已經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因此他的生命幾乎是橫跨夏商兩個朝代,在商紂王的時候,彭祖才逝世,而這時他已經在世上存活了800年之久,不過也有人質疑史書上有誇大現實的嫌疑
⑽ 中國古代最長壽的人是誰
彭祖,彭祖,傳說中的養生家。據古代典籍記載,彭祖是顓頊的玄孫,相傳他歷經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歲。彭祖精於養生,《莊子·刻意》曾把他作為導引養形之人的代表人物,《楚辭·天問》還說他善於食療。不過,一人享壽竟至八百餘歲,顯然是不可能的。據《史記·楚世家》載:「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氏」在上古多用作宗族的稱號。可見,彭祖實際上是以其命名的一氏族,《史記》還記載了個彭姓氏族被封國於大彭等地。清人孔廣森在注《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堯舜之上而壽八百」之句時說:「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諸國:大彭、豕韋、諸稽。大彭歷事虞夏,於商為伯,武丁之世滅之,故曰彭祖八百歲,謂彭國八百年而亡,非實篯不死也。」就明確說明了這種情況。但對於彭祖善於養生的種種傳說歷代並無異議,可以推想,由於彭祖這個氏族精於養生,族中長壽之人輩出,並以此而名聞於世,於是逐漸產出彭祖享壽八百這類的傳說並流布於後世。故彭祖這個氏族可以說是上古時代一個有代表性的著名長壽家族。據說活了八百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