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馬上就要50歲了,該如何好好計劃自己的生活
這個問題其實也警示了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一定要未雨綢繆,不要趁著年輕,趁著身體好,做些賺快錢的事,等到年紀大了之後,才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
⑵ 人到五十歲以後,應該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呢
人到五十歲之後,我們該怎麼去規劃自己的生活呢。首先我覺得在這個年齡段應該自己沒有什麼負擔了,是要享受的階段了。這個時候我覺得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天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有的人就會比較嚮往等自己年紀大了生活在鄉村,自己種植一些蔬菜,然後養一些家禽,這樣生活機會充滿氣息,自己每天做做飯,捂臉的時候和朋友們下下棋,過著這悠然自在的生活,也許這就是他比較嚮往的生活方式。我覺得這樣的生活也是比較好的,一家人在一起,幫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他們的負擔,讓他們更好地去工作。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規劃自己的生活,只要自己開心就好,每個人對生活所嚮往的東西不一樣。
⑶ [轉載]五十歲後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50歲時做晚年生涯規劃,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確定退休後的二三十年內,准備干點什麼事情,然後根據目標,制定行動方案;
二是學習退休後的工作技能,最好是在退休前三年開始著手學習;
三是了解退休後再就業的有關政策。
松原泰道在65歲那年發表了《般若心經入門》一書,因說法精妙,一舉成名。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四方講學,開專欄,年年推出新作,迄今著述超過一百三十部,成為日本佛學界的一個奇跡。
問到他此生的成就與作為,他說:「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以我的經驗來說,五六十歲是人生的折返點,由此人生可分為兩個階段:50歲前,是打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我們往往為立足社會、養家糊口而疲於奔命,基本上是為別人活著;50歲以後,經濟基礎已經墊定,職責也已完成,這才到了實現自我、創造自我最有價值的階段。」
松原泰道的長壽得益於他的精神養生法。他是精神養生法的第一個倡導者和實踐者,也是第一個成功者。
他的精神養生法有個「三不」原則,那就是:不勉強、不浪費、不懶惰。不勉強,指的是不好高騖遠,做脫離常規的事;不浪費,指的是珍惜時間、珍惜身邊的事物、珍惜他人的善意;不懶惰,指的是自己的事不能讓別人去做,不管年齡多大,都要鼓足熱情繼續學習。
松原泰道目前在寫最後一本書《學習死亡》。他說死亡就像不停地行走的鍾,每一秒都存在,也許這是一本寫不完的書。寫不完又有什麼關系呢?人生總是半途終結的,我們只需盡力做好每一天,力所不及的事,就交給蒼天吧。他的座右銘是: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松原泰道倡導「一日一生」的人生哲學。不要以為人生很長,要有今天可能就是人生最後一天的緊迫感,不懈奮斗。現在,只有現在,現在逝去就不會再來,要將每一天當一輩子來過,要在今天這一天里,展現自己一生的光華。
《五十至一百的人生規劃》,此書從佛學的角度暢述人生的後半輩子應該如何規劃,我們沒有研究過佛學,但我們也能看懂,因為松原泰道平生所求就是「說別人聽得懂的話,寫別人看得懂的字」。
⑷ 五十歲後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注冊登錄
人到五十歲以後,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
更多「人生規劃」討論 · 88.4 萬條
熱議 | 大學里應該怎麼規劃人生?
查看問題描述
2 個回答
職場火鍋
職場火鍋
武漢大學 工程碩士
五十歲。女工人50歲就可以退休,女幹部55歲退休,特殊工種男人55歲退休,一般崗位男人60歲退休。你馬上就要退休了,你出門打工,正規企業的正規好崗位肯定不收了。所以,這個年齡首先有一個基本認知呀,你指望誰能做慈善養著你呢?
第一,老年人就業兩極分化。高級職業經理人、高級技術專家人才,只要還能適應市場需要,就業不發愁的。當高管,當專家,拿高薪。但是,大多數通用崗位人才和普通員工,50歲以上基本沒有收了。且不說你的精力不如年輕人、薪酬要價不低,就說你這個年齡,企業還嫌你笨手笨腳、摔一跤辦工傷呢?
第二,老年人就業,也有專門的就業市場啊。
一是,有經驗有門路有資源有管理有政策的老人。比如,我鄰居老張55歲內退之後,一個小工廠聘請他當廠長,因為他懂管理懂技術還懂稅務,月薪開5000元就滿意,如果僱傭一個年輕人當廠長,月薪不低於3萬元。
二是,沒經驗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沒有技術的老人。很寒心,除非你兒子開公司,高薪聘請你「解悶」的,否則,真的沒有公司願意正式聘用你的。但是,不要緊啊。老人的優勢就是,要價可以降低啊。比如,門衛找年輕人月薪3000元還不願意干,你去干啊,給我2500就做,為什麼呢?因為我不要社保啊,我以前的單位有社保,我有一份社保啊。你想想,年輕人3000元,扣掉社保等,只剩2000元,他能養活自己嗎?老人的優勢就來了。
第三,老年人就業自然有老年人的市場。
沒有專長和技術的老年人,一般可以找低門檻的崗位,因為你50歲了,估計在原單位繳社保已經繳滿20-30年了,也有退休金保障了。你可以不要社保,降低工資標准,還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說起來難聽點,但這是現實。比如,保安、保潔、保姆、門衛、看車場、綠化、環衛等等,你看看,是不是中老年人特別多,就是因為,這個工作收入低,年輕人不願意做,才給老年人機會。每個月2000-3000元,加上你的退休金或者未來預期退休金,一個月也能收入5000元。養家糊口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你捨得自己的面子,其實,憑雙手掙錢,沒有什麼丟人的。對不對呢?
⑸ 50歲也有職場危機,要怎樣計劃自己的生活
一般公務員(縣處級以下)到50歲,基本已經沒有多大發展進步的空間了,當然極個別除外。公務員50歲以後,就不要再指望進步了,調整好心態,該學還要學,爭取不要成為單位可有可無的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業余時間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平安等到退休。印證:不要指望飛多高,能平安著陸就好!
1、職場提升遇到年齡瓶頸。游戲規則是40不提,50不留。雖然說40-50歲也是幹事創業的黃金期,但在體制內已經有點偏大了,提拔基本上很難,都要年輕化了。也確實如此,應該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我們應該輔助做好本職工作。
開辟新的事業。如果時間比較充足,不用每天坐班,可以考慮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開辟新的事業。懂技術或管理的可以看看是否通過技術尋找一些兼職;懂管理同時又有人脈和資源,可以考慮一些輕創業項目,不求做大,但求穩步提升。
發展興趣愛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堅持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享受愛好帶來的快樂,也通過愛好參與到社會活動之中。
⑹ 該怎樣規劃五十歲以後的人生
那個時候的話基本就已經快退休了吧,拿手上肯定也是有些資本的,不會想著全留給孩子。應該會自己和老伴一起到處旅遊,享受一下生活吧,也算是老年樂了。
⑺ 男人50歲以後應該如何規劃餘生
五十知天命,知天命就是知天認命,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知天認命,就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懂得適應環境。我們成長的過程,實際就是認識自己,發掘自己,認識自然,適應自然的過程。
人定勝天,這要看天有多大,你頭頂的這小片天,你是完全有可能戰勝的!
見識了無數的人,經歷了無數的事,走過了無數的地,懂的了無數的理,能放下不能放下的,該放下不該放下的也都放下吧!余日無多,一輩子為別人活著,剩下的日子就該放空自己,自由翱翔!
福祿壽喜是命,悲苦窮病也是命。人生一世,該經歷的一樣也不能少。一輩子泡在蜜罐里,就像金絲鳥養在籠子里,杜鵑花生在溫室里,金龍魚養在魚缸里,舒服是舒服,可是多麼的沒意思呀!
活的做遍,死了沒怨。多麼精彩的世界,多麼精彩的人生,南極北極沒去過,月球金星等著我。
我要好好活
著,活他一萬年,缺了我的世界是多麼無趣!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相信回答會不一樣。
男人50歲,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若父母還在,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身體狀態大不如以前,記憶力衰退,行動不便,這時最需要關心照顧。百善考為先,千萬不要嫌棄老人,多點時間陪伴老人,讓老人感受溫馨,享受家庭和親情的溫暖,讓老人安渡快樂的晚年,為自己的兒孫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男人50歲,如果是事業有成的的成功人士,正是經驗豐富,人脈廣泛,資源充足的黃金時期,那就應該繼續奮斗,爭取更上一層樓。但應該帶好兒女,言傳身教,遂步放權,讓兒女能獨擋一面,便於接班,讓事業發揚光大,後繼有人。
如果以前是在公司上班,或在工廠、工地打工,而又辭職下崗的,就沒必要再去面試找工作了,現在大學生找份工作都難,50歲的人再去找工作,難度更大。適當找個保安或環衛工,可能輕鬆些。具體看個人的情況,量力而行,選擇合適的。
我認為,到了50歲的年齡,一定要保持平靜心,學會放下,過渡的追求財富,追求完美,不如知足常樂!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多點微笑,少點抱怨,多點鍛煉,少點嘮叨, 健康 第一,才是最重要。個人觀點,歡迎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