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人的稱謂
有以下十種稱謂:
一、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2)用於介紹或作傳。(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
二、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
三、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
四、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
五、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
六、稱籍貫:如唐代詩人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
七、稱郡望:如韓愈雖系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
八、稱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稱謂在古代相當普遍。
九、稱爵名:如諸葛亮曾封爵武鄉侯,所以後人以武侯相稱。南北朝詩人謝靈運襲其祖謝玄的爵號康樂公,故世稱謝康樂
十、稱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如賈誼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駱賓王曾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
(1)阿姑的80歲製作人周遊擴展閱讀:
稱呼的含義
1、表揚:經緯天地曰文、布義行剛曰景、威強睿德曰武、柔質慈民曰惠、聖聞周達曰昭、行義悅民曰元、照臨四方曰明、闢土服遠曰桓、聰明睿智曰獻、溫柔好樂曰康、布德執義曰穆。
2、批評:亂而不損曰靈、好內遠禮曰煬、殺戮無辜曰厲。
3、同情:恭仁短折曰哀、在國遭憂曰愍、慈仁短折曰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人稱謂
『貳』 韓瑜個人資料
韓瑜,影視演員,1979年12月9日生於台灣省台北市。於台北縣耕辛護校畢業後,任婦產科護士期間,被有「台灣阿姑」之美稱的知名製作人周遊發掘而出道。後韓瑜認為該公司限制了自己的演藝發展,轉投民視旗下鳳凰經紀。2008年4月16日,又經由老朋友劉至翰介紹,加盟新東家天合演藝經紀有限公司。韓瑜雖以國語劇「才子佳人乾隆皇」(又名「玉指環」)出道,但其後多出演民視閩南語劇,代表作有《飛龍在天》、《世間路》、《青龍好漢》、《意難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