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球10大身家過億的80後富豪
全球10大身家過億的80後富豪
如今說到80後,有不少人已經為人父為人母,但是也有一些80後仍在生活中掙扎和迷茫,下面我為大家帶來全球白手起家的80後億萬富翁,歡迎大家閱讀!
1. 【第一名】馬克·扎克伯格
出生:1984年5月14日,國籍:美國,發家之道:互聯網,凈資產:133。他是美國第一大社交網站Facebook(臉書)創始人兼CEO,也是其最大單一股東。2012年3月的胡潤發布全球富豪榜,28歲的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以260億美元位列第八,成為全球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富豪。
2. 【第二名】楊惠妍
出生:1982年,國籍:中國,發家之道:房地產、繼承,凈資產:73億美元。中國女首富楊惠妍是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的副董事長。在該公司於2007年首次公開募股上市之前,她父親就把自己持有的碧桂園股份轉給了她,當年她以160億美元的凈資產榮登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首。
3. 【第三名】斯科特·鄧肯
出生:1982年,國籍:美國,發家之道:繼承、管道,凈資產:61億美元。這些80後才是你學習的榜樣!全球80後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他是已故的能源輸送管道大亨丹·鄧肯的四個子女之一,他創辦了EnterpriseProcts公司。由於公司股價上漲了24%,財富在過去一年增加了10億美元。現在,EnterpriseProcts公司已經擁有超過5萬英里的.天然氣、石油和石化管道。
4. 【第四名】愛德華多·薩維林
出生:1982年3月13日,國籍:巴西,發家之道:互聯網,凈資產:41億美元。他是一名巴西企業家。他與馬克·扎克伯格等人一同創辦了facebook。自從2012年放棄美國公民身份以來,出生在巴西的Facebook聯合創始人愛德華多·薩維林就一直居住在新加坡。他現在是天使投資人。他去年在《華爾街日報》於新加坡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說:我的生活不是要去創建另一家Facebook。
5. 【第五名】達斯汀·莫斯科維茨
出生:1984年5月22日,國籍:美國,發家之道:互聯網,凈資產:38億美元。他是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的室友,也是Facebook的第三名員工。2008年,他離開了Facebook,創辦了一家開發在線協作和信息分享的軟體公司Asana。莫斯科維茨賣掉了手中1%的facebook股票,但稱這不會改變他的生活。他騎自行車上班,坐商務艙出差。
6. 【第六名】阿爾伯特·馮·托恩和塔克西斯
出生:1983年,國籍:德國,發家之道:繼承、多元化經營,凈資產:17億美元。在8歲時就首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但作為其家族世系第十二位王孫的他,是在2001年18歲生日時正式繼承家族財富。他的資產包括房地產、藝術品以及3.6萬公頃的德國林地——這是歐洲面積最大的森林產權之一。身為鑽石王老五並且從事賽車運動。
7. 【第七名】法赫德·哈里里
出生:1982年,國籍:黎巴嫩,發家之道:繼承、建築、投資,凈資產:15億美元。法赫德·哈里里是遭到暗殺的黎巴嫩總理拉菲克·哈里里的小兒子。他生活在巴黎,在當地獲得了建築學學位。還是學生時,法赫德·哈里里就在巴黎郊區開設了室內設計工作室,向沙烏地阿拉伯的客戶出售傢具。他目前在開發貝魯特的住宅地產項目。
8. 【第八名】陳歐
出生:1983年2月,國籍:中國,發家之道:電子商務,凈資產:13億美元。他是聚美優品CEO及創始人。16歲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期間曾成功創辦在線游戲平台GG-Game,27歲創立聚美優品,29歲榮登福布斯創業者榜。
9. 【第九名】王麒誠
出生:1980年11月,國籍:中國,發家之道:IT、傳媒、投資,凈資產:11億美元。他大學時代靠代理銷售光纖收發器起家,畢業後創立漢鼎股份,目前,他控制著上市公司近六成股份,2006年創立的漢鼎宇佑集團目前下轄60餘家子(分)公司,涉及信息技術、文化傳媒、資產管理等板塊。還投資了壽仙谷、微貸網等眾多正謀求境內外IPO的優秀企業以及數量龐大的各類初創企業。
10. 【第十名】安德魯·豪斯頓
出生:1983年3月4日,國籍:美國,發家之道:互聯網,凈資產:10億美元。像很多其他青年富豪一樣,他擁有自己的科技公司。他是著名的互聯網企業家和雲存儲行業Dropbox公司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Dropbox公司才成立7年,市價已經超過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億元)。但他自己本身有許多管理經驗,在Dropbox公司之前他已經創立過5家互聯網公司。
B. 80歲創業成功人士
年輕的時候,想創作出天馬行空的作品,想在自己熱愛的行業成為專家,想賺取數之不盡的財富,但一老了就覺得不行了,該穩定了,卻不知有些人80歲了,依舊在創業,在為自己的夢想拼搏。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80歲老人創業成功人士的相關 文章 ,供大家閱讀參考。
80歲老人創業故成功人士:褚時健
定位:要種最好吃的橙子
開始 種植 褚橙的時候,褚時健還是保外就醫,從人生巔峰跌落谷底,遭遇牢獄之災、喪女之痛,種種打擊並沒有摧毀褚時健。在他身上非常鮮明地體現了企業家的素質:直面殘酷現實並且擊敗它。
選擇種植“褚橙”,源於褚時健當時了解到美國新奇士,他說:新奇士的外觀漂亮,口感不行,價格卻賣得很貴。一個有利條件是,橙子是他老家雲南華寧縣的傳統作物。他後來常告訴員工,現在還不能得意,如果哪天橙子的外表、口感都超過了新奇士,那才是真正的牛。褚時健說:“干什麼都要爭第一!”
有個細節是,坐車的時候他喜歡車開得很快,別人都有點頭暈了,他還很興奮。80多歲的老人,不想輸給時間,更不想輸給所謂的命運。褚時健老伴馬靜芬說:“以前社會上有很多人說,你褚時健搞煙廠搞得那麼好,那是因為政策好,雲南煙得天獨厚,煙廠交給挑扁擔的都成。他做果園,就是想否定這個。”
資源:人脈架起創業路
幾年前,記者曾經兩次前往位於雲南新平縣嘎灑的褚時健果園。記者估算了一下2002 ~2009年總成本是4000多萬元。褚時健非常捨得投入,果園修了 足球 場大小的水池,用於果林灌溉,引水工程大概花了幾百萬元,有機肥料廠、冷酷、鮮果廠大概花了900萬元。另外還有土地流轉費用、修路等費用。每年人工費用是200多萬元。這些錢是褚時健找他原來的部屬和朋友借的。
對於70多歲的人出獄孑然一身, 4000多萬元創業資本從何而來?褚時健曾經梳理了在紅塔集團時的人和事,由於之前他的聲譽很高,盡管被判入獄但對他的信譽沒並未受啥影響,反而是曾經的部屬和朋友們紛紛解囊支持,讓褚老如願以償實現創業夢。
時隔六年,橙子上市,褚時健再次利用人脈資源,實現褚橙順利銷售。根據記者2009年的采訪數據,當年全國煙草系統就要幫他消耗1千噸左右,紅河集團的廠長是褚時健的弟子,前幾年,每年紅河集團就幫他消費400噸,當時產量也才1千多噸
管理:以身作則深入一線
不過,這不是“褚橙”做起來的關鍵原因。“褚橙”有褚時健本人的人脈、資源、名氣等因素的加成,但“褚橙”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最本質的原因還是褚時健把他的企業家管理能力運用到種植中。
那裡離玉溪有200多公里(褚時健家在玉溪),1963年到1979年,褚時健在嘎灑辦過糖廠。他准備東山再起的時候,他選擇在這里承包2400畝土地種植冰糖橙。嘎灑屬於乾熱河谷地帶,氣溫很高。玉溪25攝氏度的時候,這里能達到35攝氏度。這易於冰糖橙轉化糖分,口感更甜。
2002年開始種植褚橙,褚時健那時已75歲。這些年,80多歲的他每個月下地8~10天,對果園管理盯得非常細致,嚴格管理。從玉溪到嘎灑果園,200多公里,全是山路,行車至少3個多小時。褚時健打電話通知次日8點到果園開會,第二天絕對准時到,所以沒有一個下屬敢遲到。
在附近,褚時健的弟弟褚時佐也在種果園。當地人說,差別大著呢。他弟弟的果園,工人上班還像大鍋飯時代,上午7、8點幾十名農民一窩蜂地到田地幹活,下班時再一轟而散,幾十個人在一起,肯定會有偷工減料的、渾水摸魚的。但這在褚時健的果園行不通,每個技術員、每戶農民幹得怎麼樣,存在什麼問題,他都很清楚。
褚時健到果園時,吃住就和工人一起,一起吃飯,一起聊天,深知工人的想法和情況。他對質量把關極嚴,品種不好的、個子太小的、質量不好的橙子,他都讓農民摘掉,這是怕別人說:這是褚時健種的橙子,如果差了,丟臉,也壞名聲。據褚時健說,以前他在紅塔時,不在集團辦工,他一般在田地間考察,煙葉的質量就是這樣出來,煙葉的質量也和氮磷鉀成分有關,還有農民的種煙技術,他關注農民、煙草質量。
凡事親力親為,重視技術,永不滿足,力爭第一,這些都是褚時健到84歲仍未丟棄的性格標簽。從2002年開始種植自己並不熟悉的冰糖橙後,他更要依靠自己對細節的嚴格掌控,確保二次創業的成功。果園的技術員張偉告訴記者,冰糖橙是一種非常費人工的作物。年初要剪梢,保證果樹能吸收足夠的陽光;開花後要保花保果,結果後要控制果實的大小、外觀;生產環環相扣,一年四季不得閑。這正合了褚時健“閑不住”的性格。
激勵:利益與員工捆綁
幾千畝的橙子都達到自己設定的質量,在於工人,對於80高齡的褚老如何管理工人?每年人工成本200多萬元,一部分是支付給農民的。果園按照面積又轉為承包給農民管理,每月支付農民500元工資做生活費,到摘果的時候,按照公斤數量給予農民獎勵。
2009年一公斤0.5元,每戶果農產量能達到四五十噸,也就是兩萬元的收入。褚時健採取激勵 措施 ,將果園的利益與農民利益捆綁在一起。農民非常現實,滿意就干,不滿意就不幹。褚時健與農民打交道數十年,能把握農民的心態。
80歲老人再獲成功
記者11月底致電褚時健果園的一位負責人,了解到今年的數據:2013年估計產量有1萬噸,批發價為10-14元/公斤,預計收入在1億元以上,利潤估計有幾千萬元。但褚時健並不滿足,大舉擴張,除了原有的雲南新平縣嘎灑鎮2400畝果園外,又在新平縣漠沙鎮種了3000多畝,在永勝縣金沙江邊種了1300多畝,加上嘎灑鎮周圍擴充的果園,目前種植規模已經有一萬畝。
在嘎灑的果園中間,褚時健投資2500萬元建了一座高檔酒店,明年將投入使用,作為觀光旅遊用。
80歲老人創業成功人士:吳勝明
一位近80歲高齡的老太太,最近在微博上“紅”了。在新浪微博上輸入她的名字,相關微博有19781條。
有的把她列為財商領袖,分享她的傳奇人生,感慨她曾經輝煌到天上,又曾經落難到海底;
有的說她是公益達人,12月初,在陝西西安舉行的第五屆救助貧困先心病患兒大型公益盛會,就是由她發起;
一份“盤點10年來出獄的企業家”18人名單中,她也在列:“2003,吳勝明,個體戶”。同一名單上還有紅塔集團前董事長褚時健、健力寶前董事長張海、創維創始人黃宏生、德隆系創始人唐萬新等。而她,是唯一女性。
她叫吳勝明,一個再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八十大壽的老太太。
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從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婚後的小保姆,從千萬富翁到階下囚,從掃廁所到創實業、做公益。
她的情感,聚散無常。兩歲時母親遠走台灣,初戀被“棒打鴛鴦”,丈夫無情背叛,女兒絕望自殺。
她人生最輝煌時和最落魄時,都和鄭州緊密相關——
因投機倒把等罪名,她入獄18年,出獄後在鄭州靠打掃廁所維持生計;人生跌入谷底時,鄭州人一聲“吳老師”的稱呼,讓她重拾尊嚴,溫暖至今……
在網上,她被描述成“女版褚時健”——輝煌一時、跌入牢獄、古稀創業、重歸富有……
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是不是如網上所傳那樣坎坷、傳奇、勵志、富有?她與鄭州的短暫交集中,還發生了什麼 故事 ?
12月9日,大河報記者輾轉聯繫上吳勝明,聽她講述“從不向命運低頭的叛逆人生”。
跌宕之痛
從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婚後的小保姆,
從千萬富翁到階下囚;
古稀之年,
從掃廁所到創實業、做公益……
逃婚出來的大小姐,白手起家打拚成千萬富姐
“一位命運多舛身世傳奇的女性”,《魯豫有約》對吳勝明的專訪開頭,曾這樣描述。
1933年,吳勝明出生在浙江嵊州一個富貴商賈世家,母親在她兩歲時改嫁到台灣,吳勝明由祖母帶大,性格獨立又叛逆。當時,她很少出去玩,經常在自家鋪子里,看長輩們忙葯鋪、米店等生意,經商的“種子”,悄然埋入心中。
12歲時,吳勝明被家人做主定了一門親事,她不同意。1949年,她16歲,找機會逃了婚。為了生計,曾寄人籬下做過小保姆。
生意場上,吳勝明的故事也頗為傳奇——
她回憶說,1952年,19歲的她和初戀男友遭遇“棒打鴛鴦散”,她遠離傷心地,隻身遠走。後來獨自闖盪上海灘,白手起家,從開小賣部到經營商場、飯店。“2000塊錢創業,到1984年前後,已創下2000多萬元的資產。”吳勝明平靜地說起當年。上個世紀80年代,“萬元戶”已經是“先富起來的人”,2000多萬元對很多人都是“天文數字”。她穿梭往來於浙江紹興、河南鄭州、四川南充等地,業務遍及大江南北諸多省市。
生活中,她一擲千金,相當奢華。吳勝明還記得女兒在鄭州過10歲生日時的盛況,“幾乎全校老師和同學都來了,最後擺了四五十桌。”當天,請客連同給貧困的同學每人發20元紅包,花費近20萬元。“在上海,那時好多人都叫我‘大姐大’。”至今說起,吳勝明仍有出人頭地的自豪感。
掙錢靠智慧也耍“手段”,相信金錢是萬能的
一個女子,白手起家,如何掙得數千萬資產? 吳勝明說,可能和經商的遺傳基因有關。
她的老家嵊州,是中國乃至世界有名的“領帶之鄉”。有2000多年歷史的嵊州,商業傳統綿長,並在清代中後期鼎盛一時。從小耳濡目染,跟長輩學做生意的吳勝明,學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意經:祖父心善,誠信經營,時常做好事施捨窮人;父親刁滑,比如賣米時,加粉,噴水,只為多賺錢。
改革開放之後,吳勝明緊跟“潮流”,逐漸做起了“倒爺”。她到廣東等地大量購進收音機、布匹等緊俏商品,再倒到西寧、西安、鄭州等地銷售,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當時,老百姓多穿棉布,穿尼龍布是時髦。很多商人倒布賺錢,她是其中之一。“批發布料,論斤賣,別人都搶著挑重的,我不搶,等著要他們挑剩下的。”“大方”背後,是吳勝明心裡有數的精明——她發現重袋子里多是碎布,輕的是大塊布。老闆看她不搶不挑,貨底兒全要,誇她人好,主動再給她優惠。低價買來布後,吳勝明再找人深加工,做罷上衣、褲子,再用布頭做小孩衣服、拼單子,賣好價錢。
1985年夏天,無權經營汽車的吳勝明,通過疏通關系,拿到了進口48輛高級轎車的計劃,獲利幾百萬元。
“有錢能使鬼推磨,疏通關系要花錢,再賺更多的錢,能賺的錢一定要賺。”那時,吳勝明相信金錢是萬能的。
金錢變成手銬,她失去了自由、家庭和女兒
相信金錢萬能的人,為了金錢而在一條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很可能走向萬丈深淵。不顧一切忙賺錢的吳勝明,很快嘗到了苦果——賺到的錢,變成了冰冷的手銬,她失去了自由,還有家和孩子。
警方發現了她投機倒把、合同詐騙等違法證據,52歲的吳勝明被抓。1986年年底,被判死刑,後改判為無期徒刑。在獄中,她一次次努力爭取減刑,最終服刑18年。
在她入獄後,家裡也發生大變故。小她7歲的丈夫,和保姆私奔去了安徽。
對她打擊最大的,是女兒的絕望自殺。
吳勝明42歲時,經歷幾次流產後,好不容易有了這位寶貝女兒。她入獄後,女兒寄人籬下,跟著親戚生活。女兒懷著一線希望,等媽媽出獄。孩子16歲生日那天,第一次聽說媽媽被判無期徒刑,以為再也等不到她,絕望自殺……
她得知女兒死訊,已是兩年後。那是吳勝明記憶中,最後一次痛哭。她藏好刀片,要隨女兒而去。是女兒一個特殊的遺願,讓她堅強活了下來——辦養老院或孤兒院,讓孤單的媽媽和像她這樣的孩子,有一個安身之地。
她打掃的公廁如今已拆,留給她的小屋落鎖已多年,這里的人還記得愛干凈的南方老太太。
服刑18年出獄後被鄭州人收留,她難忘一無所有時那聲溫暖至今的“吳老師”,她說:“鄭州是我的第二故鄉。”
硬幣扔進鐵罐“叮當”聲
讓老太太心裡震顫
2003年,吳勝明70歲。古稀之年,走出牢獄,她孑然一身,四顧凄惶,被安排到戶籍所在地鄭州市銘功路街道辦事處,當起了公廁保潔員。
從鄭州火車站向北,或從二七紀念塔向西,約1公里,有個西陳庄,是鄭州鬧市裡的一處偏僻地。
西陳庄前街,是一條窄窄的街道,熙熙攘攘,路兩邊店鋪林立,耳邊傳來各種叫賣聲、火車的轟隆聲和二七塔的鍾聲……
街道盡頭,有一處不起眼的公廁,一位老人,守在公廁門口,安靜地打著毛衣,對周邊的嘈雜毫無所動。一個身影閃到公廁門口,隨手扔出兩枚1毛的硬幣,投向門外桌上的鐵罐子,“叮當當……”,老人的心應聲揪緊,不由得雙臂緊抱,身子微微發顫。
她害怕這聲音,覺得自己像個乞丐;她又盼望這聲音,投向鐵罐里的錢,是她當時的謀生之本……
那是她一生中,最落魄的時間。
這位老人就是吳勝明,西陳庄前街這個公廁,是她人生最低谷的安放地。
2003年夏天,服刑18年後出獄,吳勝明回到鄭州市銘功路街道辦事處西前街社區(現在的西彩社區)。多年前,她做生意時落戶在鄭州。
70歲的她不願去養老院,在派出所、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幫忙下,當起了公廁保潔員,每月四百元左右的收入。
如今,西陳庄前街熙攘依舊,經過擴路改造,她當年打掃的公廁沒了蹤影,路邊那棵老槐樹,依然枝丫遒勁,朝著天空倔強生長……吳勝明的“家”還在。街道西頭,循著“西陳庄前街97號”門牌,拐進一排低矮房屋的胡同,有座兩層小樓,樓下是公廁,樓上落鎖多年的小屋裡,存放著她的東西。
在鄭州當公廁保潔員時,沒錢買護膚品,她就用1元錢的寶寶霜;淘來便宜的眉筆、腮紅,化個淡妝;沒有香水,就噴花露水。
如今,條件好了,她每天化妝,還隨身帶著蘭蔻化妝盒,隨時補妝,包里還有多個項鏈、戒指的首飾盒,根據衣服顏色、款式時常變換。
2010年,接受電視專訪時,吳勝明聊到出獄後再度打拚,據說又有千萬資產。如今,記者問起,她說,最好別再說她有千萬資產的事兒。因為,不斷有人打電話讓她援助,可她其實真的沒那麼多錢。她說,這家老年公寓是別人辦的,她只是打工,每月掙工資。
她的其中一張名片上,印有兩家公司的名字。但她告訴記者,一家公司交給別人打理了,一家轉租了。
裝扮講究的吳勝明,描述起自己的住處,說:很亂。記者提出能不能去看看?她笑著回絕,“別看了,就給我留點兒面子吧。”
感謝鄭州,在我無家可歸時收留了我
時隔多年,如今一身俏打扮、擔任老年公寓院長的吳勝明,追憶那段打掃公廁的經歷,說,人生中那段最落魄的日子,內心飽受煎熬——
從千萬富姐到階下囚,那18年,是怎麼過來的?很多人問過吳勝明同樣的問題,她卻不願再多說。提到的只有兩件:在監獄里學會了織毛衣,還寫了幾萬字的自傳體小說。
18年牢獄生活結束,當年的“大姐大”,守在鄭州一條偏僻街道的公廁門口,擱一個小鐵桶收錢,聽著如廁人施捨般把硬幣扔進小鐵桶的聲音,“響一次,我心裡‘咯噔’一下。那時候我就這樣,不敢看人,低頭打毛衣……”至今,回想那種聲音,吳勝明仍覺得心裡發顫。
“知恩圖報,我想為鄭州做點好事兒。”吳勝明暢想著,等條件成熟,可以回鄭州開養老院,更易實現的是開展 兒童 先天性心臟病方面的救助,“我們剛在西安救助了一批孩子,有基金會幫忙。”
走過人生的低谷和寒冬,她優雅地走進又一個春天
她樂觀地過好每一個今天,不斷為夢想打拚
“80後”老太太,做公益也是創業
失去了千萬富姐的優越感,失去了家和親人,吳勝明知道,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她唯一還沒有失去的,是生活的勇氣……
創實業、做公益、玩微信的“80後”老太太吳勝明,在人生第二春中,仍在不斷為夢想打拚。
如今的吳勝明,很忙。
她不時接聽電話,聊的大都是合作做公益的事兒,不到兩天,接連約見了三撥人,還經常出去參加活動。
12月10日上午,西安從事食品批發的王素梅和中華書畫家協會執行副主席李保瑞,專程給吳勝明送來書法禮物——“大愛無疆”。兩年前,李保瑞旅美時就聽說過吳勝明,回國後一見,覺得很投緣,對吳勝明大把年紀還忙創業的精神,由衷敬佩。
“吳媽媽人特別好,很慈善。”王素梅說,和吳勝明認識幾個月來,知道吳媽媽經歷坎坷,一生奮斗,也見過她對老年公寓的老人們好,還去醫院看望被救助兒童,是個有大愛的人。
當天中午,西安一家策劃咨詢公司董事長王女士趕來,說有商家打算和吳勝明合作開展公益活動,約在咖啡廳見面……
第二天上午,吳勝明又來到朱雀大街一寫字樓參加活動。屋裡有“吳媽媽愛心俱樂部”的牌子,還有一家基金會西北地區愛心工作站的標牌。幾個人圍坐在吳勝明周圍,聽吳勝明聊著下一步開展公益活動的打算。該愛心工作站主任代女士,和吳勝明結識3年,目前在聯合搭建愛心平台。
“我只和誠心想做好事兒的人合作。”吳勝明對周圍人強調說,暢想著在社區開展老人服務項目,改善老人處境,也讓志願者有所回報。
吳勝明的辦公桌上,有一個“最美心靈志願者吳勝明”的獎杯,標注日期為2013年10月16日,是一家基金會先心病公益救助專項基金頒發的。吳勝明的名片顯示,她是該專項基金會的榮譽主席。
這位80歲的老人,也多次以勵志形象亮相熒屏,講自己的坎坷經歷,從千萬富姐到一無所有,從不放棄希望,一大把年紀仍在打拚,來激勵他人。
前不久,她被邀請到上海一家電視台參加節目,給年輕人指點迷津:有個男孩兒大學 畢業 ,父母想讓他做公務員,他不願意,想自己創業,經營放心菜,後來房租一直漲,保不住本,不知道怎麼辦……吳勝明給對方指了出路,協調關系,讓男孩去海南發展。
“你掃一下二維碼,好,載入成功……”吳勝明熱情地邀請記者成為她的微信好友。采訪中,一有空閑,她就嫻熟地劃拉著手機玩微信,說自己有100多個微信好友。
“我忙得已經停不下來了,這把年紀做公益,是另一種創業。”吳勝明說,每天從早到晚,除了在老年公寓工作,其他時間和精力幾乎都用來忙公益。忙碌之餘,她還不忘看電視、看書、看報,了解時事,給自己充電。
女兒的遺願,她還沒有實現
公益之路,吳勝明走得並不平坦。
今年4月份,西安當地媒體報道,80歲的吳勝明為還女兒遺願,由她參與創辦的夕陽紅老年公寓在西安市長安區子午鎮台溝村開業,有中國首善之稱的陳游標專程趕來參加開業典禮。勞模等四類特殊人群可免費入住該公寓,共可容納120人。
“現在已經關了。”11日,吳勝明不無遺憾地說。為什麼?她說,這家養老院是租朋友的房子,想做好事,順便吸引愛心人士投些錢,可並沒獲得資金上資助,就停辦了。
“是暫時停辦,還是徹底停了?”面對詢問,她解釋說,主要是天太冷,養老院設備不行,不適合居住,天暖後也可以召集老人小住幾日。
吳勝明相信隨著老齡化加劇,養老是朝陽產業,而她投身養老行業更重要的緣由,則是至今未了的心結——想實現女兒的遺願。
她沒有存放女兒的遺書,只是聽別人轉述女兒的遺願。她至今能清晰地復述遺囑的內容:……你是一位有本事的媽媽,從監獄出來後,多做善事,比如,辦養老院、孤兒院,給無家可歸的爺爺奶奶和小孩兒,一個小小的家,如果你愛我,就用對我的愛,去愛他們吧。
復述遺囑的她脫口而出,特別流暢。
“到現在,我還沒實現女兒的遺願。”吳勝明嘆息。她說,辦養老院、孤兒院,需要不少錢,目前她在老年公寓掙的工資,僅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名下兩家公司,但效益有限,不足以支撐這么大的開支。要實現女兒的遺願,也許需要5年,也許更長,她盼著有更多的愛心力量支持。
吳勝明說,自己有三個名字:吳安娜,是老師給起的;吳如英,是家族名字;逃婚後她給自己改名吳勝明,就是相信,今天一定會勝過明天。過好每一個今天,明天也會更好。
曾經的傷與痛,
如今是她開導別人的“良葯”
“我是一位從不向命運低頭的叛逆女性。”吳勝明 總結 自己,光彩的妝容背後,她的內心深處,仍有難以言說的痛。
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別看我在大家面前打扮得光彩照人,夜深人靜的時候,有時也會非常難受……”回想當年東奔西跑打拚掙錢,很少陪丈夫和女兒,如今想來,吳勝明只留一聲長嘆。
兩歲時離她而去的母親,後來曾想和她相認,吳勝明拒絕了:我最需要母愛的時候,你在哪兒呢?她曾含淚質問。
她也是母親,對女兒也有無限的愧疚。女兒是她唯一的指望,女兒沒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她說,是女兒留下的遺願,支撐她走到現在。而當年被拆散的初戀,也是她至今難以釋懷的心結。她心裡一直裝著那個人,身邊不乏想和她做“老來伴兒”的追求者,她卻拒絕接受新的感情。
她的手機鈴聲,是她很喜歡的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80歲的她,依然想擁有那種幸福和浪漫,希望能有一個人把她當成手心裡的寶。
當年的痛心和遺憾,如今會成為她和其他人交流時的話題,她會拿自己的教訓來奉勸大家:工作和家庭一樣重要,男人需要的不是掙錢的機器,而是需要一個妻子。工作再忙,也要把家庭維護好,一定留下足夠多的時間多陪陪老公,多陪陪孩子。
“我站不起來了,不行了呀,要進火葬場了……”12月16日下午,吳勝明在老年公寓查房時,一位76歲的偏癱老太太對她訴苦。
“放寬心,像我一樣,沒心沒肺地過吧,別說死呀死的,自己救自己……”她趕忙勸慰,又說起自己丈夫背叛、女兒自殺的遭遇,“你有丈夫,有兒有女,不比我強?”說這些時,她的臉上看不到傷悲。
這家老年公寓里,住著100多位老人,絕大多數都是比吳勝明小的“弟弟、妹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比皆是,挨個問候、開導一番後,吳勝明走出屋子,如釋重負一般,說,“每當看到他們,我又覺得自己很富有,我還健康不是?還能為大家忙活不是?”
說罷,她挺拔的身姿健步向前,高跟鞋敲出“嗒嗒”的節奏,留下戴著紅色坤帽的優雅背影,彷彿真是一位“80後”……
C. 成都80歲的億萬富翁每月給嬌妻2萬塊錢,對方提出離婚,如何評價
成都80歲的億萬富翁每月給嬌妻2萬塊錢,對方提出離婚,如何評價?
回答問題前先捋一下事件的緣由:這是四川成都80歲的億萬富翁邱先生和比自己小23歲的妻子之間的離婚事件,無非就是為了“利益”二字。這起離婚事件為何飽受關注?根據知情人士所說,邱先生的離婚案件或許會成為有史以來涉案金額最大,財產數量最多的離婚案件。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最後感嘆一句:“有錢人的生活我不懂!”
D. 80歲億萬富翁被起訴離婚,女人到底是為了情還是為了錢
億萬富翁到了80歲仍然會被起訴離婚而是中間所存在的問題,除了當事人知道作為旁觀者是不清楚的。而在社會上的女性在選擇婚姻時因為性格不同做出的選擇也不同,對於這樣的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一部分會選擇金錢也有一部分會選擇感情。
所以無論女性選擇的是金錢還是感情都有自己的想法,而這種想法的建立與個人的經歷是有著密切聯系的所以也會產生不同的選擇,更不能夠以一種標准答案來評價他人的選擇。
E. 成都80歲億萬富翁一審不準予離婚,到底妻子為啥非要離婚
一、網傳是因為親子鑒定,導致夫妻感情破裂。成都80歲億萬首富邱先甫先生非常想不通,57歲的妻子為何頻頻跟法院提出離婚申請。關鍵是2個人沒有任何問題,夫妻相處和諧,法院經過調查,夫妻二人沒有生活矛盾,邱先甫先生也不存在出軌,家暴等情況,隨後駁田女士的離婚申請。
邱先甫先生不想離婚,那就好好想一下,夫妻到底存在什麼問題,趕緊改正過來吧。妻子能提2次,就能提3次,她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想離開,唯一的解釋就是受夠委屈,想為自己活著,不然她都快60歲,還折騰啥,畢竟都步入老人階段。
F. 80歲億萬富翁被妻子起訴離婚,沒有夫妻感情為何還要反對
反對妻子離婚恐怕捨不得自己財產被分割。邱先甫先生一直認為妻子很愛自己,結婚32年都沒有過任何矛盾爭吵。妻子田女士突然起訴要求離婚這讓他自己本人無法接受,也不會同意妻子離婚。甚至他還以跳樓強迫妻子放棄離婚念頭,只要她離婚,自己就去跳樓。
按田女士起訴離婚的理由,就是跟自己丈夫已經沒有感情。整天都打理他那些收藏古董,除了每月固定給田女士生活費,基本上沒有跟她有生活上交流。甚至和妻子分居,連日常吃飯都不和田女士在一塊。也難怪她要選擇離婚,嫁給這種老公,跟守活寡有什麼分別?特別是到了中老年,更需要自己丈夫陪伴。邱先甫一天時間都呆在自己古董房裡,兒女老婆都不管。我相信田女士是已經無法忍受這種日子才要離婚,要不然也不會陪伴邱先甫32年那麼久。邱先甫是很有錢,只可惜他不會經營婚姻,也不懂得維持感情。到最後哪怕是妻離子散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32年對自己老婆不聞不問,光給錢就覺得自己對老婆夠好,這樣的男人只有渣女才喜歡。
G. 80歲億萬富翁被小23歲妻子2次起訴離婚,離婚妻子就能分家產嗎
按照法律規定,離婚之後是會進行財產分割的,當然,所分割的是夫妻的共同財產,也就是結婚後創造的那些財富,這個80歲的億萬富翁邱先生也不是一天就積攢起來那麼大的身家的,也有不少是跟妻子結婚後才賺到的,如果真的離婚了的話,估計確實會有不少身家會被妻子給分走了……當然了,由於邱先生的億萬身家構成有房產、古董、收藏品、股權等,所以要明確究竟是婚前還是婚後、評估資產價值……他57歲的妻子田女士要是真的想離婚分家產,還需要很多的官司要打,很長的流程得走……
那麼大約有幾千萬的資產,就屬於婚後財產了,這部分的財產分割,必然也會成為田女士跟邱先生之間的爭執點所在……如果田女士沒有犯什麼過錯的話,那邱先生這幾千萬身家,必然也得有一部分歸田女士所有……
不過,正如開頭提過的,究竟多少資產是婚後的,究竟資產價值多少,還需要進一步明確評估,所以哪怕真要離婚,「分家產」還是得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H. 成都80歲億萬富翁每月給妻子1萬元,妻子起訴離婚,財產會咋分割
具體怎麼分割要看兩人在婚前是否做過財產公證,且涉及的財產數量或其固定資產的數量該如何劃分,反正不管怎麼樣,妻子都能獲得一筆不菲的財產,但現在的問題其實在於,妻子想要起訴離婚是否能夠成功。
但其實在我看來,富翁妻子想要離婚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不管是一個月一萬還是兩萬,這看起來很多的數字,對於一個億萬富翁來說實在是有些不符合牌面,君不見多少百萬千萬富翁,那妻子在外花錢也是大手大腳。再者,富翁每天的時間幾乎都給了藏品,對妻子也沒什麼關心和感情,這樣的人,為什麼不離呢?
I. 成都80歲億萬富翁被妻子起訴離婚,稱夫妻感情很好的他,為啥被拋棄
夫妻感情很好只是他自認為的好嗎?通篇看完了像自傳一樣的人物傳記之後,我只想說他被拋棄真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我從頭至尾看不到任何夫妻感情好的信息,現在不想離婚,無非是老了也找不到新人了,還要面臨分割巨額資產,這兩點原因吧?
更何況,邱先生更沒有表現出作為丈夫應有的關心,那麼您愛人提出離婚,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