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老頭說長壽

老頭說長壽

發布時間:2022-12-31 10:19:05

A. 很多人所說的長壽,到底活到多少歲才能叫長壽

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階段。從出生到默默離開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哭聲來到這個世界,然後在親人的哭聲中離開。但是從幾千年前開始,長壽就成了一種吸引人類的信仰。從古代皇帝煉制酏劑到現代人去長壽村落探索自己的秘密長壽老人,沒有改變的是對長壽的追求。長壽,真的有那麼好嗎?

1.要活到100歲才能算作長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活到100歲的老人叫世紀老人,真的是長壽老人。100歲長壽老人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在家族裡跑到它那裡,甚至在同一個家族裡生活了四代。他看到成群結隊的孩子,膝蓋周圍的孫子孫女,被周圍的人羨慕。長壽老人享受著自己幸福的晚年。

其次,長壽老人會面臨孤獨無助。因為年齡長壽,長壽,老人會在自己之前失去最好的朋友,然後可能會失去孩子,這對長壽老人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身邊的親朋好友離開,長壽老人會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很無助很無助。

B. 104歲老人抽煙喝酒不運動,他說長壽有4點要做,但有1事從來不做

面對生老病死,我們都希望健康長壽,即使現在的醫療水平十分先進,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但能活到100歲的老人少之又少,長壽的秘訣究竟是什麼呢?

生活在我們巴馬的「世界長壽之鄉」的覃卜強1914年出生,至今已經104歲高齡了,從外表來看,他面色紅潤有光澤,腰部彎背不,而且還耳不聾眼不花,看起來年齡頂多80歲。老人特別喜歡抽煙喝酒,早上6點起床後就坐到門口抽煙,一天兩包,關於他的長壽秘訣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日兩餐

老人起居飲食異常簡單。一天只吃兩頓飯,一般早上8到9點吃早飯,中午2到3點吃第二頓飯,晚上不吃。飯也非常簡單,兩碗玉米粥,就點青菜、瓜苗什麼的。因為家貧,吃肉不多,雞蛋豆腐也很少吃,牛奶沒見過,他的兒子講到:在覃卜強50來歲時得過一場大病,天天只喝綠豆湯,堅持了兩年,病好了。其實,「每天兩頓飯」的做法從古就有。我們的古人只吃兩頓飯,不吃晚飯。中醫上有有過午不食的養生說法。所謂「午」,就是中午11到13點,過了下午2點就不能再吃飯了。

老人晚上天天泡熱水腳

每天泡腳約半小時,雷打不動。泡腳能夠清除人體血液垃圾和病變沉渣,還能抵抗各種疾病。泡腳對很多疾病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有一句俗話:「富人吃補葯,窮人泡泡腳」。腳又被稱作人體的第二心臟,科學已經證明: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和經絡分布,當用溫水泡腳時,可以 *** 這些反射區,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

C. 129歲老人為何說長壽是懲罰

5月16日報抄道。相信很多人都曾夢想過「長生不死」,與此同時,祝願他人「長壽」也是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祝福,但生於1889年的俄羅斯老人科庫·斯塔沃娃(Koku Istambulova)卻不這樣認為,即將在下個月迎來129歲生日的她直言長壽是一種「懲罰」,表示漫長的一生中沒有一天是快樂的,且非常費解自己為何會活這么久。

斯塔沃娃平日喜歡發酵的牛奶,不吃肉,當有人詢問她的長壽秘訣時,斯塔沃娃回答說「這是上帝的旨意,我什麼也沒做」,並表示「我累了,長壽並不是上帝賜予我的禮物,而是一種懲罰」。斯塔沃娃的親戚們透露,斯塔沃娃老人一生中經歷了太多的戰爭和離別,唯一倖存的女兒塔瑪拉5年前去世了,享年104歲。

D. 百歲老人稱長壽秘訣是樂觀,如何保持樂觀的心態

樂觀的心態不僅會讓我們看起來更年輕更有活力,也會讓我們更加長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呢?

1. 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新的一天已經從早上你睡醒之時就變得與眾不同。所以你需要以更加新的姿態去迎接這一天,並把這一天過得充實而又價值。久而久之,你就會更加著眼於眼前,不會再糾結過去,或者是為未來的事情操心,而是專心的經營每一天,每一天都快快樂樂的。

樂觀是一種態度,更多的是我們對於事物的看法以及處理方法。想要保持樂觀的話,就不要為一件事太糾結了,想開一點,找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並享受其中,相信你會變得很快樂的!

E. 祝老人健康長壽祝福語

祝老人健康長壽祝福語:

1、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祝您福同海闊、壽比南山,願健康與快樂永遠伴隨著您!

2、祝您健康、長壽、幸福!

3、祝願您如南山松,越活越年輕!

4、祝奶奶九十大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5、福壽綿長活百歲,身體康健行如風!

6、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

7、讓我們一起點燃生日蠟燭,唱起生日歌,共同祝願老壽星增富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

8、奶奶90歲生日快樂,祝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九九長壽。

9、願您永遠跟朝陽、春天結伴,像青草漫野那樣充滿生機。

10、奶奶,感謝您的生活,祝您生日快樂!

11、祝奶奶延年益壽,萬壽無疆,越來越年輕。

12、松鶴同壽,壽比南山不老松。

13、壽比天齊子孫樂,福如東海和家喜,松鶴相伴福壽長,五世同堂樂熔融。

14、時盛世昌春不老,歲月無情催白首。

15、願蒼老的生命之樹常青,生命之水,生日快樂,春天永遠!

16、敬祝您福、祿、壽三星高照,闔府康樂,如意吉祥!

17、祝願您健康長壽,像松樹一樣挺拔、強壯、翠綠!

18、奶奶,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19、子孫歡聚一堂,同享天倫之樂。

20、願您老壽比南山四季長青、長命百歲。

21、願奶奶壽比南山!身體永遠健康!天天開心!事事順利!

22、壽比南山只要松柏不老,幸福就像東海長流一樣無邊!

23、祝奶奶健康如意、福樂綿綿。

24、祝願奶奶快樂,身強體壯,容顏美麗,永遠年輕。

25、願與兒孫,盡老今生,祝壽遐昌,年年共同守歲。

26、祝奶奶90大壽生日快樂!健健康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27、歲月飛逝,青春不老,願快樂與您永隨。

28、祝您健康長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29、奶奶的90歲生日,祝福奶奶福如東海水長流,壽比南山不老松。

30、願奶奶您遠永無憂無慮,開心每一天,壽比南山!

F. 104歲老人抽煙喝酒不運動, 他說長壽有4點, 但有一件事從來不做!

哈嘍,大家好,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健康長壽,當然現在的醫療水平是非常的發達的,而且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很多人都已經步入了小康的生活,但是可以活到100歲的老人卻是非常的少。

巴馬號稱是中國的長壽之鄉,在巴馬就生活著一位1914年出生的高齡老人。這位老人名叫覃卜強,只看外表的話面色紅潤,眼不花耳不聾,看起來也就是80歲的樣子。而且這位老人特別喜歡抽煙喝酒,每天必備2包煙,不過總結一下老人的長壽秘訣就4點。

一日兩餐

老人日常生活非常的簡單,不過老人一天就只吃兩頓飯,早飯和午飯 ,老人是不吃晚上飯的。而且老人吃的東西都非常的簡單,基本就是喝點粥,吃點青菜什麼的,因為家裡並不富裕,所以很少吃肉什麼的。

晚上用熱水泡腳

老人有一項雷打不動的習慣,就是晚上用熱水泡腳,其實泡腳對身體有很多的好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且對於疾病還有很好的輔助作用,還可以預防疾病。

G. 上海百歲老人長壽秘訣是養生,養生真的能夠讓人長壽嗎

2020年上海百歲老人超過3000人,上海被稱為長壽之城,這些百歲高齡老人的長壽秘訣並沒有多復雜,在我看來無外乎就是養生。只是養生聽起來簡單,要幾十年如一日做起來很難。

3、身體不適及時看病,長壽與否跟身體直接關聯

最後還有個重要因素,一個健康身體才是長壽的根本。三天兩頭小毛病,甚至身體有大病,都會縮短壽命。所以在身體不舒服時候不要忌醫,而且還得定期去醫院做檢查。大多數老人就因為小毛病不願檢查,堆積時間長就成大問題。

養生聽起來簡單,真正實現起來是真的難,至少我無法做到人到中年開始養生,酒不能喝多,各種重口味小吃不能碰,這真的無法忍受。

H. 老人經常說養血管就是長壽的關鍵,那如何才能保證血管健康呢

血管好,人長壽,不能這么絕對的說吧!血管是人循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循環系統的另一個主要器官就是心臟,它的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即使是循環系統也只是人體的一個部分,人體是個有機整體,只有各個器官和系統都能健康協調的運行,才能有個好身體。

如果不注意管理這些慢性疾病,使得血管不堪重負,並發症說來就來。所以,想要保護血管,先要管理好個人身體健康,定期做個體檢,監測血壓、血脂和血糖等基礎名額的變化,還需監測動脈粥樣硬化發展情況,一旦有異常,要及時進行干預。

I. 農村老話說「老人過生有三壽」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將人的生日稱為過壽是從60歲開始的。因為民間有種說法,如果人在不到60歲就去世的話,會被說成短命;只有過了60歲人去世的時候,壽棺才可以貼或刻「壽」字。

過去「老人要過三壽」,即60歲「下壽」、80歲「中壽」、100歲「上壽」。不過隨著 社會 的進步和醫療條件的改善,人的壽命明顯的延長了。雖說60歲已進入老年,但老人們仍然體健,即使有些退休的,也找力所能及的活干;農民就更不用說,仍出門打工掙錢;有些老人還不服老,忌諱過60歲壽辰。愈來愈多的人還有點把60歲「小壽」忽略的意思。以至常聽到身邊的農民朋友說,人到70歲是活天數呢!因此,現在所謂的「老人要過「三壽」已經改變了說法,是指「大壽」70歲,「上壽」80歲,「老壽」90歲。能活百歲畢竟很少,為「期頤」。

七十歲 也稱杖國之年。身體免疫能力驟減,即使一個小感冒也不是吃幾頓西葯能好利索的,有時還得熬幾劑中葯,甚至要住院治療。心血管等病無時無刻伴隨左右。如果相濡以沫幾十年的老伴先走一個,另一個也會似天塌了一般。我村一70多歲的老婦癱瘓兩年多去世了,她的老伴因此痛苦不堪,每天吃飯總要給多擺一雙筷子,漸漸地患上了痴呆症,一年後還是死於心肌梗塞。人到70歲這「大壽」兒女一定要給父母過隆重些,既告知老人,您還是老了,又不會是兒女留下遺憾。

八十歲 稱為杖朝之年。雖然說農村也有八十多歲的老人,但事實是,一個村子裡畢竟只是極少數。他們基本沒有牙口,年輕人吃的東西他們已經不能食用。一般來說到了這個年齡吃得是易消化的液態或半固體的食物,魚肉之類已不能接受。有時會一時吃飯大意或床上不留意都會出現意外。80歲這「上壽」要過好,讓老人增加愉悅的心情,活在明明白白之中。

九十歲 是耄耋之年。到了這歲數,人體體能已經退化。拐杖是必不可少的,還氣喘吁吁。走路抬不起腿來,外出基本上可能性不大,活動量很少。進食也許要靠別人幫忙,還得留意。尤其是農民,到了這份上可以說命懸一線。活到90歲長壽的已經很少了。有些兒女把父母90歲「老壽」過得勝過子女結婚,也就不為之過了。

現在的 社會 好了,生活好了。「上壽」、「老壽」是人人所想往的。這就要活在快樂中,注意點 養生 之道。同時也應該多關心、照顧好年邁的父母,父母該過的「壽」還是要過。不過過壽也有講究,男性「過九不過十」。這要比父母去世了大操大辦強百倍千倍!

老人過生有三壽,其意是六十歲下壽,八十歲中壽,百歲為上壽。按傳統說法,不足六十歲是不可稱壽的,滿六十才可稱壽。在六十之前是不可隨便稱壽的。同理,不過六十也不宜稱老人,過了六十可稱老人。老人過生有三壽,指六十以上的老人過生日有三次壽是特別,一是六十周歲,過了就是老人,就算有壽了。其次是八十歲,過了就中壽,到一百滿,就是期頤上壽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過去受種種不利條件影響,長壽人不多,達到六十的也不是很普遍,現在不同了,環境條件等等都大大改善了,壽八九十的也很多了,百歲也常見了。

人都有念生過生的習慣。這並非不好,但有人利用過生日而大辦宴席請客,以我觀點,就不太主張。有人四十五十過生日就大操大辦,稱大壽,真有點讓人笑哭不得。過生日,紀念紀念很好,借生日大辦實現其他企圖,有好有不好的,我不太主張,別人怎麼做,是別人的事了。

人生四十之後,有女出嫁了,出嫁女為表示對父母們孝心,會在父母生日時置禮來賀生,不足六十便不稱賀壽。兒女孫輩為長輩賀生祝壽表示孝敬是對的,但大操大辦似有不妥,往往因大操大辦鬧出亂子來,對老人長輩有損無益。靜心看淡氣和為好。說起賀生做壽是有許多講究忌諱的,但不宜在此多嘮叨了。

在農村對於老人過生日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說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而在農村還有三壽這個說法,那麼老人過生有三壽是什麼意思呢,今天老農就來說說這句老話的意思是。

農村老話說「老人過生有三壽」是什麼意思?

要說農村說的老人過生有三壽,其實指的就是指三個不同年齡段的長者,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可以說人到了60歲就要大辦一次,這不僅是現在的人退休的日子,也是下壽的時間段了。

而到了80歲就是杖朝之年,可以說個歲數就是比較大了,人能夠活到這個歲數也是很值得了,所以說在農村都要過80大壽,也是人稱的中壽。可以說這個歲數的老人就算是過世了,在農村也是不能哭的,因為算是安然過世了。

至於到了100歲,那就是上壽了,也稱為期頤老人了。這個歲數算是長壽了,一旦有老人到了這個歲數,那都是要大辦壽宴的。這個歲數的老人過世也算是壽終正寢了,一生算是值得了。

人不過就是追求上壽,能夠享受到上壽之福一生就足已了。當然長命百歲可遇而不可求,需要的還是運氣跟 養生 之道。所以說能夠享受到中壽就算是非常不錯了,大多數人還是在追求中壽80歲而已。

不知道大家還有什麼理解呢,都說說吧。

謝謝邀答。

農村過生日是非常講究的。一般來說,沒到六十歲之前叫過生日,或稱為「慶生」,實際上,也是子女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到了六十歲過生日便可稱為「過壽」。

農村老話所說「老人過生有三壽」,講的就是六十至七十歲為「下壽」,八十至九十歲為「中壽」,一百歲以上為「上壽」。

到了六十歲,則到了「花甲之年」,過生日稱為「過下壽」。

古時,生活條件、醫療條件差,不少人六十歲之前便過世了,沒到六十便去世一般稱為「短命鬼」。六十歲之前,子女為父母備辦生日酒席,那叫「慶生」,體現子女的孝敬之心。

過了六十歲,人生便度過了一個花甲輪回,古時便稱之為「老人」了。六十歲為花甲之年,七十歲則為古稀之年。六十歲以後過生日,便可稱之為「慶壽」。到也是剛剛進入老齡期,保養的好的,身體還很不錯,還可以早出晚歸田間勞作。

六七十歲的人,多數也做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但同時,同齡人大多建在,可能父母仍建在。過去有「父母在不向前」之說,就是說,無論你多大年紀,只要父母建在,就得夾著尾巴做人,不可張揚。在同齡人面前也不可做得太高調。

因此,盡管六七十歲生日可稱作「過壽」,也不過是「下壽」而已。要知道,對上需要孝敬父母,對下需要做出表率。

八十歲後,則到了杖朝之年,過生日可稱為「過中壽」。

古時,男子八十歲,真正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了,就可以允許撐著拐杖入朝了。到了九十歲的年紀,背部的褶皺如同鮐魚的斑紋,稱為杖鮐背之年。因此,八九歲的人真正可稱為」高壽老人「。

到了八九十歲的年紀,可謂兒孫滿堂了,是應該好好享享清福的時候了。過去,這種年紀的人,農村不很多見,同齡人也許大多早已作古。當然,古時也不乏更高壽齡者,因而,子孫為八九十歲的人過生日,也只能稱為做「中壽」。並且這個歲數的人去世後叫「駕鶴西去」,辦喪事也叫「喜喪」。

八九十歲的人,有的還很 健康 ,有的也許卧床不起。所以到了這個年紀的人,更加要倍加珍惜時光。特別應注意飲食起居,講究生活規律,萬萬不可折騰。如此有望沖刺「百歲老人」目標。

到了一百歲,古時稱為 期頤之年,過生日那就叫「過上壽」。

所謂「期頤之年」,期是期待,頤是供養,這意謂著百歲老人飲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別人供養或照顧。也叫「頤享天年」吧。當然,事實上,有些百歲老人仍能活動自如,做些家務活,但這畢竟是特例。

不管怎樣,無論古時還是今日,能活到百歲之人真是少之又少。到了這個歲數的人,幾乎是遠近聞名,萬人景仰,無人不敬。所以,逢其生日,其子孫後代便大宴賓客,既讓老人快樂,更讓遠近親友同樂。這才叫「過上壽」呢!

如今, 社會 發展,物質豐富,醫療條件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異,衣食住行無憂無慮,不僅人均壽命很長,高壽老人也比比皆是,百歲老人也不乏其人。

人們一方面追求 健康 長壽,注重科學生活,科學 養生 ,另一方面希望多看看祖國這美好的世界,也希望多活幾年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人們逐步淡化了大擺筵席吵吵鬧鬧慶賀生日的習俗。更加追求清靜平淡 健康 快樂的生活方式。希望有生之年不給 社會 不給家人親友增添麻煩。與其年高而多病,甚至卧床不起,不如 健康 快樂自在逍遙過好每一天。

人在60歲以前一般是不能過壽的。60歲以前只能過生日,俗稱」慶生」。舊 社會 有些達官貴人也給自己或老人過」五十大壽」,更多的是為了炫耀和收殮錢財。

人生三壽分別是60歲下壽,80歲中壽,100歲上壽。過去雖然平均壽命比較低,但還是有部分老人超過了100歲,現在百歲老人就更多了。

60歲過下壽,雖稱下壽,但因為老伴兒女一般都在,自己身體也還 健康 。氣氛祥和,快樂。過一個好的60大壽有益 健康 長壽,和睦興旺。

80歲過中壽,同齡人已去之五六,而自己的孫輩已大多成家立業,望著自己一家老小為自己合家團圓。雖然高興,畢竟身體已不如前,以身體 健康 為主。

到了100歲過上壽,不過是萬分之零點幾的機會。如果自己身體尚好,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身體,感謝兒女們的照顧。再 健康 的生活些時日。

人的一生過「生日」與「過壽」是有區別,過「生日」從一歲開始到一百歲年年可過。但是「過壽」就不同了,老祖宗規定人活到六十歲才算過壽,也就是過了花甲之年屬於老年人了,但也只能稱「下壽」,到八十歲是「中壽」,要到一百歲才能稱「上壽」,因此人過「三壽」的岀處也由此而來。由於老底子人類生活貧窮落後,醫療條件差,疾病侵擾,一般年紀輕輕就作古歸西了。人若活到八十歲己經了不起,能稱高壽了。何況百歲上壽是望而莫及之事,真正活到者少至有少。過去八十歲以上老人過世屬於喜喪,這時喪者己是四世同堂之人了,認為喪者的離世是一種歸宿,家人並不悲傷,有條件的家庭還要大辦喪宴悼念逝者。

封建 社會 ,由於人們生活物質缺乏,加上醫療條件差和醫學技術不發達等原因,人們的壽命都不大,所以人到六十、七十、八十等,就要大宴賓客過三壽,以示對老人的祝福和慶賀。

在我的家鄉,人到五十九歲時,就過六十花甲壽誕,人們叫做做生望生,討個好吉利。人過花甲壽,是不比平時過生日的,主人要親到親朋好友家接客的。老人的壽誕日是風雨無阻非到不可的。到時鞭炮齊鳴,熱鬧非凡。壽星家門貼上大紅喜慶的壽聯。花甲壽聯有,重新甲子春初度,樂奏笙歌壽又登,甲子重新如山如阜,春秋不老大德大年等。這吉慶大紅的壽聯,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七十歲叫古稀壽,也叫中壽。也是在六十九歲過中壽。因我的家鄉是不過八十歲中壽,也不知其原因,只知過七十的古稀壽的有,過八十的少。其壽聯有,

七彩雲霞獻壽錦,十分酒意溢華堂。

童顏鶴發壽星體,松姿柏態古稀年。

九十歲叫凍梨壽,也稱上壽。活到九十者就不那麼多,當然就值得慶賀一番。以示對老人的敬重和祝福。九十歲的壽聯有:瑤池草熟三千度,海屋籌添九十春。九老壽留千載筆,十年再進百齡觴。

百歲叫期頤壽。人到百歲是難遇之高壽。更值得操辦老人的壽誕。壽聯曰,天邊已滿一輪月,世上還鍾百歲人。家中早釀千年酒,盛世長歌百歲人。逾百歲叫殊壽。

總之,在我的家鄉過三壽是六十歲、七十歲、九十和百歲。隨著 社會 進步,經濟的繁榮,人們的生活物質豐富,醫療條件好及醫學技術發達等,人們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因而人們的壽命不斷地增加,古稀老人和過古稀年及八十多歲的老人大有人在,所以大多老人把過三壽看得稀鬆平常。在我家鄉過三壽的老人雖有,但不多。這些都見證了在黨的英明領導下,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現在人們生活物質豐富和壽命的不斷增加超越了往古。更得益於黨的英明領導。

「老人過生有三壽」之說不僅僅是農村老話,是全國流傳廣泛的俗語。也就是說,不管是農村,還是其他地方,大都是這種說法。


1、「老人過生有三壽」是什麼意思?

湖北湖南江西一帶,至今還流傳著一段《老人過生有三壽》鄉村歌謠 :「六十為下壽,八十為中壽,百歲為上壽。壽活雙甲子,眼歡六代孫。」

民謠中對老人過生的三壽說得很明白,即下壽、中壽、上壽。三壽的年齡也非常說明了,分別是六十、八十、百歲。壽活雙甲子,眼歡六代孫,即六十為一甲子,雙甲子是一百二十,也就是說老人活到一百二十歲,眼前出生的孫子已是第六代人了。

我國古代歷來就有三壽的說法,主要有三種。

一是「三老」的說法。如《文選·張衡 東京賦 》載:

「三老」為古代設立的一種鄉官。開始設置時,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掌管民間百姓的教化工,由鄉村德高望重的上了一定年紀的老人擔任。後來演變成一種具有 社會 管理和教化的鄉官。這種說法明顯帶有政治色彩。


二是比現在的「三壽」標准要高。古稱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

三是和現在的標准一樣,六十為下壽,八十為中壽,百歲為上壽。

民間現在對壽的稱法還有多種,比如把七十稱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還有的稱七七稱喜壽,八十八稱米壽等。 這種壽稱嚴格地說,都不在民間傳統的「三壽」之內,是對壽的另一種尊稱,但如果按地方習俗稱「三壽」,也是不可輕易給予否定的。

2、「老人過生有三壽」的說法有什麼道理?

農村「老人過生有三壽」的說法,指的是老年長者的三個不同階段,一種年齡段的劃分。這種劃分與一些地方做壽的習俗有緊密的聯系。

比如, 過去一些農村由於壽命比較短,把做壽時間提前到了五十。 這種說法有很多讀者朋友感到很奇怪,因為我國很多地方要到六十花甲才能做壽,沒有聽說過五十就可做壽的,還為此爭論不休。其實這就充分體現了我國民俗文化的多樣性。


五十做壽在南方很多農村都是這樣,並且與做壽材聯系在一起,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做棺材,這主要還是與舊時農村人結婚年齡小,平均壽命較短有很大關系。當然,南方農村也並不是所有的農村都是到了五十可以做壽,也有一些地方要到六十歲才可以做壽。

我國很多農村地區的習俗講究做壽做雙 ,也就是說五十、七十、九十做壽時,最多也就是小范圍的,很多農村的老人乾脆不讓做,還有的農村老人有「躲生」的習俗,如湖南、湖北等一些地方,認為逢單做壽對壽星不好。而在六十、八十、百歲時,可以大辦一次。

其中的理由是,農村說法是五十九歲死時還算是短命。 六十正式進入老年,也就是說進入了下壽的年齡,自然是值得慶賀。八十歲進入中壽階段,也是一值得慶賀的壽辰 ,到了這個年齡段以後,老人即使去世,也是喜喪了,有的農村是不能哭的,算是壽終正寢。 而到一百歲的人,也就是上壽,又稱期頤,就要大辦壽宴,不過能進入這個階段的老人是可遇不可求。

我國地域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對「三壽」的說法也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了不同的做壽習俗。 比如說,有的地方做壽,男女不同,男做單,女做雙,也就是說,男的做五十、七十、九十,女的做六十、八十。還有的地方上百歲時不能做,或者要提前做,叫「百歲要藏」。諸如此類,地方做壽習俗多種多樣,不可盡數,正是「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


要說「老人過生有三壽」講出什麼道理來,其實 傳統民俗文化本身就無法講道理,也沒有什麼道理可講,是一種民間的傳承,同時也在傳承中不斷變化,以適應時代要求。

事實上, 我們現在民間流行的壽文化,並非真正傳統意義上的壽文化,是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的壽文化。 比如說,現在很多農村祝壽時,訂做生日蛋糕,吹蠟燭,唱生日歌,就是吸收了西方的生日文化。我們同樣也講不出這種祝壽方式到底有沒有道理。

六十歲以上,年年防死。七十歲以上,月月防死。八十歲以上日日防死。因此人們把過壽看的非常重要,老年三個階段的壽期!

人生如無大病,能自已照顧自已,不用求子孫的吃住。再長壽過百也受親人尊敬的。如疾病痴身,不能自理,身體和生活靠子孫照顧的那就活再長也無意義,徒增痛苦折磨和令子孫厭倦。早走早好。當然是指70以上老人。

J. 君王想要長生,召喚一老頭詢問長壽秘訣,為何後面老頭當場敲掉了牙齒

這個君王就是唐玄宗,而這個老頭就是張果老,他之所以敲碎自己的牙齒是因為唐玄宗不相信他能夠長生不老,所以他敲碎自己的牙齒來證明,因為在敲碎之後,又能夠自己長出新的牙齒來。

而張果老面對玄宗的質疑只是笑笑,並跟玄宗說,他並沒有什麼能長生不老的秘訣,但是他的牙齒雖然所剩無幾,但是每當脫落完以後,又能長出新的牙齒來,玄宗自然是不相信的,於是張果老當著玄宗的面敲碎了自己的牙齒,這一舉動也讓玄宗和其他的宮女太監嚇了一跳,於是玄宗令人將張果老扶回寢殿去休息,誰知過了一會兒張果老來面見玄宗的時候,牙齒已經全部長出來了。

與老頭說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老了為什麼愛說話 瀏覽:357
孝順單詞 瀏覽:159
養老行業技術崗有哪些 瀏覽:189
55歲以上老人活多少歲 瀏覽:220
諸暨坐公交車要什麼證件嗎老年人 瀏覽:959
養和怡養老院 瀏覽:600
入職職業衛生體檢都檢查什麼 瀏覽:957
2016年退休工資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瀏覽:390
孩子520送什麼花給父母 瀏覽:553
網紅養老院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269
如何確診老人焦慮症 瀏覽:514
老年大學暑期匯報演出主持人開場白 瀏覽:625
敬老孝順徵文 瀏覽:968
山東電力工人退休金 瀏覽:834
正常入職體檢都有哪些 瀏覽:171
老年人不愛說話是病嗎 瀏覽:20
企業養老金查詢系統 瀏覽:188
河南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瀏覽:632
武漢老年公寓前十排名 瀏覽:996
人70歲叫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