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嚴長壽的個人簡介
一歲時,跟隨家人到台灣。自軍中退伍後,一度面臨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二十三歲,經朋友介紹,進入美國運通擔任傳達小弟,從此對服務業的觀感有了自身的體會。二十八歲因服務態度出眾,內升為美國運通台灣區總經理。三十二歲應美國運通辦公室房東周志榮先生之邀跨入飯店觀光業,成為亞都麗致飯店總裁。
曾任世界傑出旅館系統(The Leading Hotels Of The World)亞洲主席、青年總裁協會世界大會主席、圓山飯店總經理、台北燈會主任委員、中華美食推廣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北旅展主任委員、觀光協會會長等職。被社會譽為「飯店教父」的嚴長壽,長期關心台灣的發展,也參與多次台灣地區的重要規劃、國際觀光事務,是台灣觀光旅遊的領航人。
從未上過大學,只有基隆高中學歷的嚴長壽,自認是個非常平凡的人,但是他很早就找到人生的方向,而且認識自己、用心學習是他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從基層做起的他,對每一階層的酸甜苦辣體會點滴在心,也因此,他特別重視第一線服務人員的心裡感受,並強調溝通的重要。靠著自身不斷的努力與用不完的熱忱,從小弟當上總裁,並鼓舞了許多年輕人積極奮發向上,至今謂為佳話。
㈡ 退到台灣的國軍軍官普遍都很長壽嗎
也不盡然.
不過軍人因為生活規律,加上追隨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的這批,
基本上意志力就很強大,所以很多的確活得很久.
㈢ 台灣人住高層嗎
台灣台北和台南房屋差距有點大,台北多是高樓大廈,公寓住宅,但是越往南,台南等地就是獨棟別墅多,但是像台灣偶像劇里的別墅都是屬於豪華式的,台灣南部更多的像是廣東城中村那樣的建築物,雖然一人一棟房的還是挺多的,並沒有像電視劇里那麼豪華。
㈣ cctv4天涯共此時 9月28日節目下載 講的事台灣一位老中醫 104歲長壽的秘密,他的祖籍在江蘇, 這位老人104
網路(長壽粥)里有
㈤ 樓層會影響壽命!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長壽層
買房不僅要看價格、挑地段,同時也要看朝向、看樓層。選擇樓層時,很多年輕人都不喜歡低層,偏愛高層。最近,國際有一項研究顯示,樓層的選擇原來真的會影響壽命,這可不是迷信哦!那麼,到底哪些樓層才是長壽層呢?
中國人:傳統金3銀4
中國人選樓層,幾十年前的傳統觀念上一般遵循「金三銀四」,這個多是從實用性上考慮的:
第一是因為它是中間層,頂層曬,一層臟,二層採光不如三層,三層是最好的。蚊子飛不到、爬樓也容易。
第二,供水上,一般在給水方面是1~6層是市政給水。 6層以上是經過變頻泵加壓後的二次給水,水壓都比較好的情況下,12層容易遭水災或者堵廁所返臟水,34層則好一些,56層水壓不足。
如今大城市高樓房也適用這個觀點嗎?
俄羅斯人:7層是黃金樓層
俄羅斯《科學與生活》雜志曾刊文說,低層雖離地面近,同外部聯系方便,卻存在濕度大、空氣循環不暢等問題。
而8層則是他們眼中的黃金樓層,因為這個樓層安靜,不受噪音影響。
瑞士:8層以上更長壽,得肺心病的少
一項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研究刊載在《歐洲流行病學雜志》,覆蓋瑞士150萬人,研究者們發現:
相比住在低樓層的人,住8樓以上的人早亡風險低22%,其中,死於肺部疾病的幾率低40%,死於嚴重心臟病的幾率低35%。
相反,居住在低樓層的人則大多死於肺部和心臟疾病。
研究者認為,原因是高層住宅比低層住宅的空氣污染少、噪音也相對更小。
美國、日本:接地氣更長壽
在美國,受「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鄉村、小城鎮迴流)影響,獨立式的低層住宅佔主導地位。
即便在人口高度密集的日本,二三層的民居也最普遍。日本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層的住宅樓占其所有住宅樓比重的54.85%。
長期住在高樓層,遠離地面,會導致心理壓抑。
讓人變得不愛出門,不利鄰里交流,逐漸使人變得「宅」和孤僻。
高層住宅空氣相對稀薄,對患有心血管病、支氣管疾病的人來說,容易加重病情。
在中國,樓房長壽層到底是多少層?
城區:4~5層
城郊:11層以上
雖然說不是說住在4~5層的人個個活過百歲,但是4~5層從理論上氣溫、採光、空氣污染、噪音污染都比較小客觀環境好一些,因此可以稱為「長壽層」,為什麼這么說呢?
以20層的層高、城區樓房為例
8~11層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也是噪音收集層
四川大學房地產系教授馮宗榮認為,「住得越高越長壽的說法有一定道理,前提是需要設定特定的環境。」
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其實由於「峽谷效應」的影響:
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這個「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層之間。眼下很多小區密集區高層住宅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污染物高密度區域」。
所以在城區內,8層以上,如果不加防護,應該不屬於長壽層之列。當然在遠離城區、且周圍的樹木茂盛的條件下,住得相對高一些也看得更遠~
6~20層根據環境不同,噪音比較大
關於噪音污染,有環保專家說,拿一棟20層的樓盤來打個比方,如果樓盤的四周各個方向都是公路,住在15~20層的話,甚至連幾公里外馬路上發出的噪音都會被接收到。
另外,如果樓盤四周的噪音源只有前方一條公路的話,那麼中間樓層住在6~15層的住戶就沒那麼幸運了,噪音會比較容易直接進入住房,高層相對離噪音遠,6層以下則比較安靜,因為公路兩邊的樹木或者隔音屏會幫低層住戶擋掉一部分噪音。
1到3樓陰冷潮濕傷健康,有架空層相對好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低層住房的室內溫度相比高層住房有1到3度的溫差。霉雨季節,相對高層房屋1到3樓的室內溫度顯得陰寒。
有醫生介紹,大多低層的房屋彩光不佳陰冷潮濕是關節炎的溫床,還容易起霉導致一些皮膚癬病、引發心血管病。
結論
雖然說住宅高度僅是影響健康的因素之一,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但相對而言4~5層可能更加適合中國城區的住房情況:
彩光較好遠離寒氣;
空氣濕度較低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好處;
如果每天爬樓梯回家還可以鍛煉心肺功能,也不至於太累。
綜上所述:4~5層可以稱作是長壽層啦~
貼士:樓層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
位置優先,考慮自己的需求以及周邊的基礎設施配套;
層高達標,一般來說3米是最好的層高;
光照充足,這個無需解釋;
滿足需求,家裡有老人的方便上下樓也不要住太高了。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1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㈥ 台灣長壽出口香煙 生產日期怎麼看
任何一種香煙都只標示有效日期而已 並不會標示生產日期的正常來說長壽香煙底部會有 有效日期 這4個字的 然後就是數字 (月 年份) 例如12.2010 就是有效日期2010年12月 跟你說的有點出入 你還是謹慎點 目前假的香煙很泛濫 可別當了冤大頭!
㈦ 住的樓層越高更長壽 這樣說法靠譜嗎
日前,瑞士伯爾尼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 住得越高的人健康狀況越好,且壽命更長。 這項刊載在《歐洲流行病學雜志》上的研究發現,相比住在低樓層的人,住在8樓以上的人早亡風險低22%,其中,死於肺部疾病的幾率低40%,死於嚴重心臟病的幾率低35%。相反,居住在低樓層的人則大多死於肺部和心臟疾病。研究者認為,之所以有這種結論,是因為 高層住宅比低層住宅的空氣污染少、噪音也相對更小。
凡事要分兩面看,住得高也有利有弊
住得高的好處:
1、空氣質量好
一般來說,離地面越高的樓層,空氣越干凈,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以及人們熟知的PM2.5和PM10等顆粒污染物,會隨著樓層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2、噪音污染小
通常噪音會隨著距離變大而遞減,每高1層樓,噪音就會降低約10分貝。而且,高層住宅的 空調 、冷卻塔等雜訊很弱,交通雜訊也相對少些。
3、身心相對健康
高層住宅採光好,通風足,相對明亮、安靜,人會更為放鬆;高層住宅濕度低,發生骨關節炎、風濕病等疾病的風險小;高層住宅可減少放射性污染物——氡氣對人體的侵害,從而有效降低了肺癌風險。
但住得太高,也未必全是好處: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住在高層容易產生不適症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樓層越高,人們反而會更頻繁地乘坐電梯,導致更加缺乏鍛煉。此外,高層住宅還更易發生失足墜落、電梯故障等事件。
在中國,到底該選擇高樓層還是低樓層?
下面,我們以20層的城區樓房為例進行分析。
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所以在城區內,8層以上,如果不加防護,則不屬於長壽層之列。(當然在遠離城區、且周圍樹木茂盛的條件下,住得相對高一些也看得更遠!)
如果樓盤四周的噪音源只有前方一條公路的話,那麼中間樓層住在6~15層的住戶就沒那麼幸運了,噪音會比較容易直接進入住房,高層相對離噪音遠,6層以下則比較安靜,因為公路兩邊的樹木或者隔音屏會幫低層住戶擋掉一部分噪音。
低層住房的室內溫度相比高層住房有1~3度的溫差。霉雨季節,相對高層房屋1~3樓的室內溫度顯得陰寒。大多低層的房屋彩光不佳陰冷潮濕是關節炎的溫床,還容易起霉導致一些皮膚癬病、引發心血管病。
您也可以自己動手、做些改變,調整住宅的「微觀環境」:
例如, 增強 門窗 密封性 ,無論高低層,都要裝上紗窗,避免塵土、花粉污染; 做好室內清潔 ,安裝新風系統和隔音設施;適 時開窗通風 ,尤其冬天室內氡氣、PM2.5較高,不能為了保暖不開窗。
(來源:快醫健康)
㈧ 他用60年時間,尋找出簡單易學的長壽方法,91歲仍健康!
「笑一笑,十年少」這是流傳在我國民間的一句有關精神衛生的諺語。
它是精神情緒與 健康 長壽二者關系的最生動、最精闢的總結,也是古今中外的一條被驗證的「長壽秘方」。
近年來,我們對廣西巴馬和廣州市長壽老人的調查也說明: 性格從容溫和,樂觀開朗是他們共同的 養生 大法。
台灣也有一位91歲高齡的長壽老人,名叫鄭其青。
他在16歲時就立下志願,要找出一個易學易行的方法,讓全世界的人都能活得 健康 、活得長壽。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曾經試過游泳、賽跑等各種運動的方法,他發覺這些運動只能強健體魄,不能開啟 社會 大眾的心扉,不能消融彼此的隔閡,不能縮短人際的距離,不能綻開友情的花朵,不能安慰苦難的心靈,不能增進 社會 的和諧。
他足足孤軍奮鬥了60年,才在76歲那年,創造出一種「久笑 養生 法」。
他在創造這種「久笑 養生 法」時,可謂是千轉百回。
首先,他每天對著鏡子研究怎樣笑才最快樂,笑多久才有效果,並把各種笑的經驗記錄下來,做比較研究。
他終於發現, 當一個人兩邊的嘴角向上翹,心情就會愉快; 嘴角向下垂時,心情就會變壞。於是他每天像是進行宗教儀式般的 用手拉嘴的兩邊角度,用意識牽動嘴角的弧度。
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一個多月的鍛煉,他的嘴角竟神奇地拉長了一倍,嘴角也自然的向上、向兩邊翹起來,臉型也變得笑容可掬,心情也覺得愈來愈愉快。
發現這個秘密之後,他每天早上就到處奔走相告,向人們宣揚他的「久笑 養生 法」。
因為剛開始人們不相信這種方法,他又自己出錢印製傳單,沿路散發,並抓著路人學「久笑 養生 法」。有些路人還以為他是精神失常的瘋子,使得他遭遇到很大的挫折。
鄭老先生毅力驚人,發現沿路傳授效果不佳,他改良一天24小時保持笑容的「久笑 養生 法」,簡化為一天練5回,一回笑8次的「笑的方法」,並免費開班傳授。
改良後的「久笑 養生 法」比較簡單: 即是配合呼吸把笑容自然地顯露出來。
最後,鄭老先生的「久笑 養生 法」逐漸受到 社會 的重視,許多學校、機關和社團,還主動請他去講演,傳授「久笑 養生 法」。
鄭老先生的「久笑 養生 法」雖未形成風氣或運動,但笑的功能,可增進 健康 長壽,以笑作為 養生 保健的增補劑,仍然值得重視與運用。
如今,笑已成為衡量身體 健康 的另一種有效的指示器。長壽學家胡夫蘭說:「在所有使身體和精神激動的因素中,笑是最 健康 的,它有利於消化、循環和新陳代謝,因而激活了所有器官的生命力。」
從科學上看,笑還是一種有益的健身鍛煉,重要的是笑能夠幫助我們樂觀地對待現實。
㈨ 歷史上有哪些長壽家族
撒丁島空氣清新,環境舒適,是世界上人均百歲老人最多的地方!
撒丁島最長壽的家族 梅利斯家族!----------這是現代的
世界上最長壽的記錄是中國的唐代慧昭和尚。姜亮天《歷代名人碑傳總表》記載了慧昭和尚活了290歲。
「亞軍」可能是英國人弗姆.卡恩,文獻記載;他經歷了12個英國王朝,活了207歲。
日本歷史上有個農民叫滿平,他生於1602年,死於1796年,活了194歲。1795年應宰相之召,還進東京朝見了天皇。滿平的妻子173歲,兒子153歲,孫子105歲。夫妻、兒孫都在100歲以上,是極為罕見的。
這些都是有史記載的!
大多數隱世的家族 恐怕長壽的更多!
㈩ 國民黨最長壽將軍
最長壽將軍應該抄是 孫元良,1904年生,2007死,活了103歲
畢 業 於 黃 埔 軍 校 一 期,曾 任 88 師 師 長、第 22 集 團 軍 司 令 官、 第 5 綏 靖 區 司 令 官 等 職。其子孫祥鍾,是台灣電影明星,藝名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