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他活了146歲,比光緒還大1歲,為何直言活夠了
如今的時代,隨著生產力水平的增進,以及人們生活的改善,人們平均壽命也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據說在民國之前的人類平均能活的壽命只有30歲左右,而現在卻可以達到將近70歲左右。相信提及死亡,人們的心中都會充滿恐懼感,然而死亡又是必然會降臨的一天,不過出於對塵世的留戀和對死亡的未知和害怕,人類還是盡可能地希望自己能活得更長久一些。時間來到了2016年抽了一輩子煙的巴高索老人每日變本加厲的吸煙,後來索性交待家人不要再給自己送飯了,雖然後代於心不忍,但是老人的心意已決,他們也沒有反對,後來老人就這樣絕食離世,享壽146歲,堪稱奇跡,不過要說的是太過長壽也是一種無形的折磨啊!
㈡ 中國最長壽的人是誰啊
李清雲出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在世256年,是清末民國初年的中醫中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1777年)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的時候,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清雲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 一是長期素食,二是內心保持平靜、開朗,三是常年將拘杞煮水當茶飲。英國、法國的醫學科研工作者們聽到這一消息後,便對拘杞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枸杞中含有一種沒見過的維生素,便取名為「維生素X」。也稱之為「駐顏維生素」。經動物實驗證實,拘杞具有抑制脂肪在纖維內蓄積、促進肝細胞的新生、降低血糖、降低膽固醇等作用。拘杞的「返老還童」作用表現為:可刺激性腺及內分泌腺,增強荷爾蒙的分泌,強化腦細胞和神經細胞的生理功能,可避免人隨年齡增長而出現血中積存毒素的現象,從而維持體內各組織的正常功能
㈢ 中國最長壽的人是誰
世界最長壽老人是中國人藍祥 據報道:清代嘉慶皇帝曾給廣西巴馬境內一位142歲瑤族老人藍祥題詩祝壽。142歲,這個沖擊人類生命極限的數字保持著世界最長壽記錄,引起人們一片驚嘆和質疑。 為了考證媒體傳聞,有人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清代檔案中查找到4件記錄旌表耆民藍祥的珍貴檔案:其一是廣西巡撫錢楷給嘉慶皇帝上的奏摺,其二是軍機處抄錄廣西巡撫錢楷奏摺,其三是廣西巡撫錢楷給嘉慶皇帝上的奏片,其四是嘉慶皇帝上諭。這些檔案詳細記錄了老壽星藍祥的生存狀況。嘉慶十五年(1810年)十一月初十日,廣西巡撫錢楷給嘉慶皇帝寫了個奏摺:「茲據宜山縣知縣周冕稟報:該縣永定土司境內壽民藍祥生於康熙八年(1669年)正月,屆今嘉慶十五年一百四十二歲。現存曾孫二人、元孫一人侍養。因該村在崇山峻嶺之中,人跡罕到,以致曩時失於查報。今聞見確切,理合取具族鄰甘結齎報。等情前來。臣查該壽民藍祥秉性淳良,持躬樸素。沐四朝之雨露,草木增榮;軼三壽之年華,鯢鮐撥萃。曾元繞膝,已皆白發蒼顏;作息治家,不異康衢擊壤。古稀重屆,春秋又閱兩三番;花甲再周,歲月還余廿二載。視絳年之書亥數倍旬,欣吉日之符庚祥開椿紀。且也,精神矍鑠,言動安閑。雖步履稍倩鳩扶,而飲食無煩鯁視。善稱鄉里,久孚月旦公評;家集壽康,饒有天倫至樂。作山中之羨,嘉征特應於熙朝;領海內之耆英,盛事希聞於前史。」從廣西巡撫錢楷的奏摺里我們可以了解到:嘉慶十五年十一月,廣西宜山縣知縣周冕發現永定土司境內有一位142歲的壽星,他的名字叫藍祥,生於康熙八年正月,現存曾孫二人、玄孫一人,目前都已白發蒼蒼。現在藍祥老人與其曾孫、玄孫住在一起,生活起居靠他們服侍,享受著天倫之樂。藍祥老人親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個王朝,由於住在崇山峻嶺之中,人跡罕到,以致過去沒有上報朝廷,而今尋訪確切,並經族鄰證明,出具甘結,上報朝廷。藍祥老人秉性淳良,持躬樸素,精神矍鑠,言語行為都很安閑。雖然走路需要人攙扶,但飲食正常,視物清晰,在當地久孚聲望。嘉慶皇帝看到廣西巡撫錢楷的奏摺非常高興,於嘉慶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發出一道諭旨:「壽民藍祥加恩賞給六品頂戴,並特頒御制詩章及匾額外,著禮部查照舊例加等擬賞具奏,以示惠錫敦寵至意。」嘉慶十六年正月廣西巡撫錢楷接到諭旨後,又給嘉慶皇帝寫了一個奏片:「臣於正月十五日欽奉諭旨:賞給宜山縣壽民藍祥六品頂戴,並頒到御制詩章、御筆匾額。臣當即發交藩司轉發該地方官,傳喚壽民傳旨給賞,以仰副皇上錫福引年至意。」為了進一步查明嘉慶皇帝頒給藍祥老人的御制詩章、御筆匾額具體內容,有人又查閱了《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大清實錄》和《清仁宗御制詩》。據《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嘉慶「十五年諭:錢楷奏耆民年屆一百四十二歲懇請旌表一折。廣西宜山縣民人藍祥,壽逾百齡,飲和食德,絳年倍衍,鮐顏喜見曾元,花甲再周,鶴算尤增歲月。洵難老之殊征,亦寰區所罕覯。熙朝盛事,宜沛恩施。壽民藍祥加恩賞給六品頂戴並特頒御制詩章及扁【匾】額外,著禮部查照舊例加等擬賞具奏,以示惠錫敦寵至意。又奉旨:廣西省壽民藍祥著於加賞建坊銀一百五十兩外,再加賞銀五十兩、緞五匹,俱著於該省藩庫動用。發去御制詩章、御筆扁【匾】額一並賞給。」《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嘉慶十五年十二月記載:「賞廣西一百四十二歲壽民藍祥六品頂帶,及御制詩章扁〔匾〕額。」《清仁宗御制詩》嘉慶十六年記載:「廣西巡撫錢楷奏報宜山縣永定土司境內壽民藍祥年一百四十三歲,喜成七言,用志人瑞。『星弧昭瑞應交南,陸地神仙紀姓藍。百歲春秋年度,四朝雨露一身覃。』年前臘月中,據廣西巡撫錢楷奏報宜山縣永定土司境內耆民藍祥一百四十二歲,且稱該壽民秉性淳良,持躬樸素,仰沐四朝雨露,扶攜五代曾元。言動安閑,精神矍鑠,洵為熙朝人瑞,史冊罕聞。既錫以『重頤吉慶』匾額,並成此什書以賜焉。茲獻歲發春,爰錄於詩冊人日之次,永志壽寓生平盛事。『煙霞養性同彭祖,道德傳心問老聃。花甲再周衍無極,長生寶錄麗琅函。』」揭開長壽村人的長壽的秘密——空氣負離子
巴馬素有長壽的歷史。清嘉慶年間,巴馬曾有過一位老人蘭祥,享年145歲。在其142歲時,清嘉慶皇帝曾為其作詩祝壽。而生於1860年的羅媽政,1990年悄然仙逝時,年已130歲。1990年5月5日上午,羅媽政吃了一碗飯,喝了約200克的米酒和一碗開水後,上床睡覺,在夢鄉中壽終正寢。據史料記載,當地最長壽的人活到了142歲,新中國成立以後,這里的長壽記錄是131歲。黃卜新是目前巴馬縣健在的年齡最大的老人,今年111歲。巴馬的老人們普遍顯得年輕,80多歲似60多歲,100歲似80多歲,黃卜新就似80—90歲的老人,他們不光是健康地活著,還健康的死去。百歲高齡無病無災、耳聰目明、步伐輕盈,在巴馬幾乎沒有惡性腫瘤(癌症)發生,心腦血管疾病也少的可憐。
人類健康的4大要素空氣、水、陽光、磁場,巴馬都佔全了,而且是全世界最好的。在這四個要素中空氣是最重要的,人離開水三天還可以存活,離開陽光幾個月甚至幾年也可以存活,磁場更沒法和空氣的重要相比。醫學證實,人離開空氣5分鍾就會因大腦缺氧而死亡,空氣當中的負離子是人類長壽的重要因素。巴馬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在2000個至5000個,被稱為「天然氧吧」,而幾個長壽村空氣中負離子高達每立方厘米3萬個;然而在一般城市,這一數目是1000個至2000個左右。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巴馬森林覆蓋率高、河流沖刷及海拔高等原因,使得這里的空氣十分清新宜人。負離子不僅能起到凈化空氣作用,而且使人精神振奮,增強肌體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過程,消除呼吸道炎症,緩解支氣管哮喘,穩定血壓。到過巴馬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受,一口氣爬一兩百米,一點也不覺得累。據了解,居住在巴馬的人沒有一個是肥胖、高血壓、三脂高、糖尿病、痛風等老年疾病的。
李清雲,傳說中他在世256年歲。 http://ke..com/view/1356090.htm但這只是個傳說,256歲我看不太靠譜。
㈣ 中國最長壽的人是誰
李慶遠(又名李清雲),據一些網路媒體報道如人民網、鳳凰網稱:李慶遠是最長壽的人。
生於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卒於民國22年(公元1933年),終年256歲。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
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4)2016年我國最長壽老人擴展閱讀:
李慶遠的養生之道:
李慶遠出名,大概是嘉慶年間,在四川開縣為人治病,因為醫術好,所以當地居民請李慶遠定居在開縣,而這時的李慶遠已經150歲了,依然皮膚光滑,肌肉壯士,面色紅潤,只是頭發和鬍子都掉光了,但是牙口還很好。
於是在開縣,李慶遠就成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半仙一樣的人物,也因為他經歷豐富且醫術高明,幾乎沒有治不好的病,所以聲名在外。
李慶遠在世期間一邊醫病一邊賣一些名貴的中草葯,所以也經常雲由於各地,所到之處幾乎都知道了李慶遠的存在,知道他長壽且醫術好,因此有病的人來看病,沒病的人總是過來咨詢長壽的秘訣。
李慶遠的回答其實並不復雜,大多數人都不相信。他說,自己長壽可以分三個方面來講,首先就是飲食,抽煙、喝茶、飲酒這三個自己從來不碰,同時吃飯定時定量,長期素食。
因為自己懂中醫, 所以也長期服用黑豆、馬齒莧、芹菜、金銀花、山楂、綠茶、海藻、菊花等,其命名為「百草長生方」,以保持人體三通,血通、尿通、便通」。其次是生活,早睡早起很重要,並且還經常閉目打坐,就是盤腿而坐,雙手放膝蓋上,幾個小時都不動。
最後就是心態,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當然,李慶遠除此意外還有一個天然的優勢,自己懂中醫,所以身體有不舒服的話,可以及時自我調節。
網路-李慶遠
㈤ 中國壽命最長的人是哪個
陳俊,我國福建省永泰縣人,生於公元881年,卒於公元1324年,活了443歲(存疑),是歷史記回載中最長答壽的人。
晚年身體肌肉萎縮,身形就像嬰兒大小,村裡婦女干農活時,把他放在菜籃子里帶到田園耕作,餓時喂其人乳,時間長了四鄉八鄰的便稱他為「菜籃公」。陳俊去世以後,鄉鄰們將他的遺骨塑像安放在湯泉廟作為紀念,並被稱為「小彭祖」(古代傳說彭祖活了800歲),而陳俊的事跡也被刻在一塊木板上,從元朝一直保留到清代。
㈥ 中國最長壽的人是誰
中國最長壽的人叫李彩容(女),是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西岸銀坑村的內老人,2004年12月19日她容已年滿120歲(虛歲,實為119歲),據報道,李彩容老人已經接到了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所發出的邀請函,如果認證成功的話,她將超過已故的日本女壽星——116歲的本鄉門真,成為在世的世界最長壽的人。 一般而言,女人的壽命會比男人長5年,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男人的心臟會變得衰弱,但一個身體健康的女人到了70歲,她的心臟依然和20歲的時候一樣富有生命力。男人心臟力量的減少主要是因為那些控制心臟肌肉收縮的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大量減少。一個70歲的男人會比他20歲的時候減少1/3的此類細胞。
㈦ 史上最長壽的人是誰
最佳答案: 歷史上最長壽的女人:有確鑿文件證明的、有史以來最長壽的女人是法國的詹妮·路易·卡門(Jeanne Louise Calment)。生於1875年2月21日,死於1997年8月4日,享年122歲164天。 歷史上最長壽的漢子:是日本人的泉重千代,生於1864年6月29日,死於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歲237天。 目前在世的最長壽的人:一名黎巴嫩名叫哈米達-穆索爾瑪尼的婦女的個人文件表明她生人於1877年,本年已經128歲,這使患上她有望成為世界最長壽之人。 有證書的最長壽的人之一:我國四川省樂山五通橋120歲的杜品華老人,在2002年116歲時,患上到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頒布的證書,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有證書的最長壽的人之二:2005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頒布發表當時114歲的波多黎各公民埃米利亞諾·梅爾卡多-德爾托羅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本年的8月21日他在位於波多黎各伊莎貝拉鎮的家中度過了115歲生辰。 據說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中國的一位老中醫,名叫李清雲,是一位素食主義者,據說他生人於1677年,死於1933年,享年256歲。
㈧ 中國最長壽的人是誰
中國最長壽的人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來自中國--256歲根據切尼斯世界記錄大全記錄:報道的最長壽者是中國長壽氣功養生家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死於民國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歲。李慶遠原籍雲南省,90多歲時到四川省開縣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開縣籍的劉成勛曾於1925年專程拜訪過這位老人,劉的采訪回憶文章發表在1986年第六期《氣功》雜志上,同時刊登的還有壽星李慶遠口述的「長生不老決」約1000多字。老人去世後,北京的一些報紙曾以「地球上最長壽的人」為題予以報道,但當時卻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懷疑和否認,後來經多方考證,才得到證實。
據2000年統計,中國現有百歲壽星一萬人,據聯合國最新統計,全球老齡人口為6.29億,佔10%,2002年全世界百歲壽星共約21萬人,平均百萬分之33.39。中國貴州的龔來發,1996年去世時147歲;四川青城山采葯道人李青蓮去世時154歲;伊朗老婦穆赫辛,1997年161歲;日本有個叫滿平的,長壽242歲,妻 221歲,兒196歲,兒媳193歲,孫子151歲,孫媳138歲。中國中醫學者李慶遠,1933年去世時256歲。以上證明,人活到百歲、甚至二百歲已成就,無可非議。又據《新民晚報》報道:據史書記載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是英國的弗姆·卡恩,他活了209歲,經歷了12個王朝,(但奇怪的是英國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卻未有記載,本書作者注)。一般人的平均壽命究竟有多長呢?科學家們認為可以用以下方法來測算:一是按性成熟的年齡來測算,為14-15歲的10倍即140-150歲;二是按成長期年齡來計算,為20- 25歲的7倍即140-175歲;三是按細胞分裂次數來計算,為50次乘以細胞每次分裂平均周期2.4年即120歲。比較多的專家傾向於第三種演算法。 1994年2月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的「衰老的分子觀」討論會上,在回答「人的壽命究竟有多長」這個問題時,與會的40多位生命科學家的答案是:從理論上講人人都可以活到 110
㈨ 中國最長壽的人是誰
如果她的年齡能夠被證實,那麼她將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一位中國婦女還大14歲。 昌迪加爾市律師迪內希·庫馬爾日前對媒體說,盡管黛維沒有出生證明,但從她的家史推算,她至少130歲了。他說,黛維25歲時生下大女兒,大女兒20歲結婚,28歲生下兒子凱沙夫·拉姆,而現在拉姆已經80歲了。 庫馬爾說,他三個月前開始調查黛維的家史,有兩個很重要的證據可以證明她的年齡。首先,她的一個孫子已經80歲了。其次,她的一個健在的兒子已經102歲了。 黛維現在的身體依然很結實,她現在還能自己上山撿柴火。她說,自己每天喝兩杯牛奶,吃一個小米麵包,一輩子只去過兩次醫院。(新華社) 沒有人能夠永生。即使我們找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訣而不會衰老,也會因為傳染病、兇殺、事故等種種原因而死亡。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中,以青春期的少年死亡率最低。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為每年0.05%。這意味著即使我們能終身永葆青春,每年也會有0.05%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而死去,只有95%的人能活到100歲,50%的人能活到1000歲。 但是反過來看,衰老無疑是導致我們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它使得我們沒有人能活到1000歲,而只有極少數非常幸運的人能活到100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千古絕唱,可以轉化為一個千古難題:人究竟能活到多老?這個問題,又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人類最長壽命是多少?人類平均壽命是多少?每個人的預期壽命又是多少? 盡管一直有人試圖推算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長壽命,這些推算,不管是出於迷信還是號稱根據科學,都站不住腳。事實上,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存在一個可以活到但又必死無疑的年齡上限。自然選擇不可能進化出這樣的「設計」。雖然每個人都終將會衰老而死,但衰老是一個使生命「機器」逐漸磨損的過程,並不存在一個在逐步逼近的上限。我們可以確定地說,沒有人能活到千歲、萬歲,但是無法確知多少歲是人能活到的最高年限。打個比方,就像汽車廠推出了一款新車,我們知道它一直使用下去終將會報廢,我們也可以根據當初的設計估計其使用壽命,但是除非我們特地設計了一種裝置讓它在達到該使用壽命時自動報廢,否則在過了使用壽命後,肯定還會有一些車可以繼續使用。我們無法推知它們的最長使用壽命是多少,唯一的辦法是調查所有這款車的使用壽命,找到某一輛壽命最長的,就把它當做這款車的已知最長壽命。人的最長壽命也是如此。我們無法從理論上推算,而是把有史以來壽命最長者,做為人類的已知最長壽命。 補充: 格外哀老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