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爭取活60歲

爭取活60歲

發布時間:2022-12-20 01:44:04

A. 現在的女的一般情況下活得到60歲

現在女的一般情況下都能活到60歲以上,不可能活到60歲以下的,除非交通事故,或者是身體上的疾病

B. 人到六十歲,今後怎麼活呢

六十歲以後,要把有限的生命,活的灑脫一些,活的充實一些。順乎天命,盡我人事,以求魂歸而心安,以求心歸而神定。

六十歲以後,要學會放下、學會溝通、學會柔和、學會忍讓、學會認錯……。我們應當知道,生命是有限的。長生不老只是天方夜譚,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要減少浮華,注重實際,集中精力,抓緊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四、養老根本上還是要靠我們自己,不要對兒女幻想太多。

五、要自己學會找玩伴,朋友才是最好的伴侶。

六、60歲後,不要再用健康去換取身外之物了。

七、精神好,病不倒;精神好,病能好;精神好、病早好。我們要養好自己的精氣神。

願所有的朋友們:身體健康、兒女孝順;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C. 男人活到60歲的概率

男人活到60歲有60%的幾率。

當我們變老時,我們對應的是死亡的狀態。我們從0到60歲時,死亡率相對較低,然後從60歲,一直到這里,這實際上是105歲,和我們的死亡率是100%,這意味著我們會死。

注意事項:

壽命是指人類生命的最大長度。這個長度大約是120年;一些研究得出結論,它是一個人的生長期的5到7倍。

一方面,壽命受到社會和經濟條件以及保健水平的限制,而這在不同社會的不同時期差別很大。另一方面,由於個體在體質、遺傳因素、生活習慣和生活條件等方面的差異,個體預期壽命差異較大。

通常使用預期壽命指標,有時也計算預期壽命中位數。預期壽命是衡量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2020年10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關於「十三五」期間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新聞發布會。2015年至2019年底,我國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四年多增加了1歲。

D. 一個人活到60歲的機率有多大

一個人活到60歲有60%的幾率。

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應的一個死亡率的一個狀況。我們從0~60歲的時候死亡率還是比較低的,然後從60歲開始就不斷的上漲,一直到這里,其實是105歲,我們這個死亡率就是100%,意味著在那個時候我們是必死無疑。

我們以一個30歲男子未來10年20年還有30年的死亡率為例,我們來看一下會怎麼樣。首先第1個10年,從30歲到40歲的話,這個死亡率就是1.3%,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有100個30歲的男子裡面就會有一個活不過40歲;50歲的狀況呢,這個概率變成了4.1%,也就是說每100個30歲的男子裡面就會有4個活不過50歲。

60歲的狀況又怎麼樣呢?60歲的話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10.3%了,10.3%這個數字聽起來是比較冷冰冰的,我換另外一個說法,其實,就是說我們每逢10個我們認識的30歲的人裡面,就會有一個活不過60歲。

說到這里啊,我想起來我在不同城市的時候,每周生活都會吃上一次西紅柿炒蛋,有時候是午餐,有時候是晚餐,那麼你可以看一周下來我總共會有午餐加晚餐是14頓飯這樣子,我其中一頓飯它是西紅柿炒蛋的概率,大概是7%。

那麼我們10.3% 是比7%要大,於是乎,我說我們30歲的青年活不到60歲的這個幾率(死亡率),其實比我們吃一次西紅柿炒蛋的概率還要大。

壽命是指人類生命期的最大長度。這一長度大概在120歲左右;有的研究結論認為,相當於一個人生長發育期的5~7倍左右。

壽命的長短一方面受社會經濟條件和衛生醫療水平的制約,不同社會不同時期有很大差別;另一方面由於體質、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生活條件等個體差異,個體的壽命長短相差懸殊。

反映壽命長短的指標常用平均預期壽命指標,有時也計算預期壽命中位數。預期壽命是衡量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2020年10月28日,國新辦舉行「十三五」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從2015年到2019年底,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

2021年3月5日消息,「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提高了1歲。政府工作報告在「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概述中提出,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

美國羅斯維爾公園癌症研究中心和新加坡生物技術公司研究團隊的最新聯合研究稱,人類壽命可達到120歲以上,上限為150歲。

E. 只想活到60歲的人怎麼回事

只是開玩笑而已,等到了60歲想法就不一樣了,除非有精神問提否則人到一定年齡反而對死很害怕,害怕是不知到另一個世界什麼樣,不原死是因為別人多還活著.不要在意太多.

F. 一個人活到60歲的機率有多大,和年代關系大嗎

跟年代有關系,和平年代能活到60歲的人肯定多,戰亂的年代很多人活不到60就死了。

G.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活到60歲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活到60歲

——花甲自壽

張 勇

時間快得可惡!我覺得生活還沒怎麼過呢,就到60歲了。

年少時,看到60歲的人,覺得他們那麼老。由此推之,如今自己在年輕人眼中的形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老實說,年輕時,沒想到自己能活到60歲。我自小多病,24歲時生了一場大病。當時就想,如果再能活個24年,活到48歲,也就滿足了。24年,那時看來是個很漫長的歲月。現在這個願望早已達到,且超額了百分之五十。所以,60年,看起來晃得快,其實很漫長。

因為漫長,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活到60歲。幼時,你要正好沒生活在三年大飢荒時的農村,如河南的信陽,沒被餓死。少年時,你瞞著家長去長江游泳時沒被淹死。成年後,你坐了無數次的汽車,卻沒出一次車禍。四川地震時,你正好沒在那裡旅遊,沒被滾落的山石砸死。某游輪在監利江面翻沉時,你正好沒在上面。天津港大爆炸時,你正好沒在港區。你正好性格達觀,沒因抑鬱症而自殺……。一個人活到60歲,是無數個「正好」鏈接成的,是要躲過九九八十一劫的。

再往前推,你能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個概率極低的偶然:你的父母沒有在茫茫人海中失之交臂,並且當含有你的一半的那個精子和含有你的另一半的那個卵子到位待命出發的那天,你的雙親大人正好同房了;而有你一半的那個精子要在兩億個兄弟姐妹的賽跑中拿第一,成功地和含有你另一半的卵子相遇,其概率之低和難度之大與買彩票中億元大獎的概率和難度相同,與在地球上拿槍瞄準打中月球的概率和難度相同。而你的這次幸運,還必須有賴於此前無數次同樣極低概率的幸運和偶然:你的祖父和祖母、外祖父和外祖母也必須在對的時間相遇,在對的時間同房,而且對的精卵也要在兩億晉一的競賽中獲勝相遇,才能有你的父母;依此類推,你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也要……,由此上推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幾十萬年前的祖先,甚至猿人時代,甚至猿前時代,甚至簡單生命時代……,每次偶然都對了,一次對接都不能錯。只要有一次偶然不到位,一個對接沒扣上,長長的因果鏈接就斷掉了,也就沒有今天的你了。這概率和難度,簡直就是買彩票中億元大獎概率和難度的n次方了。所以說,你來到世上,就是一個奇跡!或者說,每一個人來到世上,都是一個奇跡。

(一歲時的我)

同理,我也是一個奇跡。我雖然不信上帝,但我還是只能說,我能幸運地來到人世,是上帝的選擇。因為,除了上帝之手,我想不出別的原因,能讓我中此大獎。

因為上帝之手,我不僅幸運地來到這個世界,而且已經在這個世界生活了60年。60年來,我享受了這個世界很多很多。享受了日月之美,山川之美,大海之美,花鳥之美,魚蟲之美,新綠之美,虯枝之美,春晨之美,夏夜之美,秋葉之美,冬雪之美,田野之美,都市之美,大漠之美,草原之美,亭樓之美,清溪之美,飛瀑之美,洞窟之美,森林之美,小橋之美,湖泊之美,寺院之美,奇石之美,珠玉之美,音樂之美,書畫之美,詩文之美,戲劇之美,影視之美,雕塑之美,舞蹈之美,體育之美,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異性之美……;享受了舟旅之樂,驅車之樂,空航之樂,沐風之樂,擊水之樂,登山之樂,獵釣之樂,遛冰之樂,圍爐之樂,食鮮之樂,品茗之樂,醇酒之樂,華服之樂,讀書之樂,習字之樂,寫作之樂,游戲之樂,購物之樂,友聚之樂,節慶之樂,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天倫之樂……;享受了父母之愛,男女之愛,子女之愛,朋友之愛,師生之愛,同學之愛,同事之愛……

60歲,最想說的2個字是:幸運!

60歲了,退休之年,最好的感覺是一下放鬆了。從此不必再在上級面前擠笑臉,也不必再在下屬面前裝嚴肅。雖然我是一個極不善於擠笑臉和裝嚴肅的人,但人在江湖,有時也不得不擠,不得不裝。擠了幾十年,裝了幾十年,也真累了。從此不必再說官話、大話、空話、套話、以至假話。幾十年來,早期是人雲亦雲、中後期是言不由衷地說了大量的這「五話」,也真累了。60歲以後,可以說自己想說的話,不需再看別人的臉色,不需再猜度上意,不需再注意口徑,我口言我心,那是何等快活的事!賢者雲:避席畏聞假大空,著書只為自由談。退休,便是「避席」了,從此不再與假大空為伍。著書談不上,但說話或寫點文章,可以相對自由了。老話說,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前者的心情一定是輕松的,後者的心情一定是緊張的。這里不存在孰是孰非,而是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樣的事,二三十歲時就該做緊張的事,五六十歲時就該做輕松的事;如果反著來,那二三十歲的人就會餓死,五六十歲的人就會累死。

古人習慣認為,活滿60歲即為活滿一輩子了。之後的壽數,就是賺的。劉備63歲駕崩前言:人過六十,不算夭壽。而因輔佐他風光無限的諸葛亮,只活了54歲。開創一代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只活了50歲。中共五大書記之一的任弼時,死時不滿47歲。寫出《滕王閣序》的奇才王勃,歿於26歲。最令人扼腕長嘆的是漢代偉大的將領霍去病和現代偉大的音樂家聶耳,死時均為23歲,是今天剛畢業的大學生的年齡,二人都還沒來得及成家。和他們一比,年滿60的我算是痴活。但痴活也是活。

60歲了,來日無多,但卻全歸自己支配。這是自上小學一年級至今從未有過的奢侈。只要願意,每天睡到日上三桿,帝力何有於我哉?可以多讀自己想讀的書,可以多游自己想去的地方。這里所說的讀書,不是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的那種讀書;那太沉重,太不好玩。況且我已耳順之年,三觀早定,斷難改造。我說的讀書,是一種開心,是一種審美,是一種休閑,是一種獲取,總之,是一種快感。類似於與好友聊天,與情人相會,類似於蘇東坡讀《漢書》,其味美可以佐酒也。此與學習鑽研之類的苦讀書,兩碼事也。年輕時,好讀文學書籍,學的也是這個專業,文青一個。及老,漸偏好讀歷史書籍了。原因呢?前面說了,人到這個世界上極不容易,然而也就幾十年時間,實在是太短了!我曾在舊文《生命的長度》中這樣寫道:生命成就的難度和生命存在的長度,很有些不成比例。但也很無奈——上帝就是如此安排的。不過,雖然我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只有幾十年,可在我到來之前,人類已存在了百萬年了,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也已有好幾千年了。這漫長的時間既已消失,又並未消失,它們被凝固在——或用一句電腦術語,被「另存」在厚厚的史書中。如果你不愛讀史書,那麼這漫長的時間對你來講就實實在在是消失了,你只擁有你自己的幾十年時間;如果你愛讀史書,當你進入那厚厚的史籍時,你的靈魂就會把那漫長的時間激活,並把它們和你生命的時間溶為一體。在那渾然一體的時間里,你會遇到無數生動的人,經歷無數精彩的事。你可以出入秦皇漢武的深宮,也可以旁聽陳勝吳廣的密謀;你可以趕到幾千年前的古羅馬去參加愷撒大帝的登基大典,也可以趕到幾百年前的北美去聆聽華盛頓總統的獨立宣言;你可以和杜甫一起考察「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貧富世界,也可以和李白一起抒發「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的浪漫情懷;你可以隨同王昭君的儀仗出塞,也可以跟著多爾袞的鐵騎入關;你可以進入成吉思汗的營賬中列席他的御前會議,也可以進入巴頓將軍的作戰室參與他的戰役指揮;你可以和法國的革命者一道去攻打巴士底獄,也可以和彼得堡的起事者一道湧入冬宮;你可以與孔子和孫中山一同談話,也可以與曹操和諸葛亮分別交流……。在那裡你會感到時間的闊遠和生命的豐富,正所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而這闊遠和豐富正為你所擁有,你不再只有囿於自己幾十年生命時的那種單調和乏味的感覺。與歷史相會之後,我感到個人的生命的長度不再只是幾十年了,而是被接上了長長的一段,長度長達幾千年。這算不算另一種意義上的時間相對論呢?如今退休,時間大把,正好躲進書房,從這里鑽入我來這世界之前的漫漫時空里,從精神上把自己活成一個千歲老人。

書未必能讀萬卷,行則必至萬里。如今交通發達,行而何止萬里?60以後,旅遊天下,至為要緊。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還有7個未去。除西藏恐身體不逮外,其餘6個,都想去去。國外,只去過美國、朝鮮、越南、緬甸4國。餘生雖不能作環球之游,但世界精華地區,如歐洲、大洋洲、日本、東南亞、埃及以及印度,還是想去走走看看。到的地方多了,才有資格說:這個世界,我算是來過了。人這一輩了,活的就是一雙眼。異域探奇,美景入眼,當是最為開心的事。

60了,尤要學會開心。如果說,60之前,受客觀條件限制太多,開心與否,多為客觀所制,那麼60之後,開心與否,則重在主觀了。從此再不會為陞官開心,為升職稱開心,為升獎金開心,但也再不會為這些東西鬧心了。哪靠什麼開心呢?靠自己的心。開心這東西,你常向著它跑,它就向著你跑;你常背著它跑,它就背著你跑。天地之廣,身邊之微,無事不可開心。搓麻小勝,踏月夜歸,開心!席上聽朋友說一段子,笑而噴飯,開心!農家樂臘蹄火鍋,大快朵頤,開心!微信群中搶得三五元紅包,開心!朋友薦書,買來一看,正合我心,開心!偶作詩文,發朋友圈中,點贊紛至,開心!所買股票長期被套,突然連日反轉飄紅,解套之餘還略有小賺,開心!好友聊天,話甚投機,如飲甘泉,不覺時移,開心!接騙子電話,識破,裝傻,纏著他反復提問,重要的問題問三遍,耗費騙子20分鍾話費,騙子熬不住主動掛斷,開心!即使深冬霧霾鎖城,然關緊門窗,閑書一冊,圍爐品茗,霾雖咫尺,若隔千里,不亦開心?……

既然60歲之後的歲月都是賺的,咱幹嘛拿好不容易賺來的日子買不開心?

來日雖已不多,開心未必不多。多與不多,關鍵在我。

六十而志於學。學什麼?學開心。爭取學個好成績吧。

活到老,學到老,開心到老!

                              寫於 2016年元月

H. 有人說「現在的人能活到60歲以上,就是非常幸運」,是真的嗎

初聽起來,有的不真實,而以前說的「人到70古來稀」也是實話,現在就我地普遍現象來說,人的壽命真是長了,超過80歲的例子比比皆是。但話又說回來,其中有很多人的壽命都是靠各種葯物和先進的醫療設備而保存活下來的。80年代初,我廠有一中年人患了鼻咽癌,就震動了附近的幾條村,而現在人患上各種各樣的慢性疾病,已成常態。因此壽命的長與短,不能代表現在的人 健康 了,壽命長了。而看病難看病貴倒成了現代人活著的一大難題。總體來說:活在當下,人的壓力比80年代大得多,這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的人活著都不容易啊,尤其現在的人,壓力太大,精神壓力,物資壓力,有多少人三四十歲的說沒就沒的,心梗,腦梗,腦出血,癌症...活到60歲很難呀,誰都想好好活著, 健康 活著,但是天又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人活到六十歲以上就非常幸福這不是真的。很早以前有這種說法,人活70古來稀。現在可不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過的富裕了。人的壽命也在漸漸的提高。現在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在75歲以上。

現在的人能活到多少歲就算是非常幸運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對於沒有活到六十歲的人而言,六十歲以上就算很幸運的。對於沒有活到八十歲的人而言,八十歲以上的人才算非常幸運的。不過誰都想長壽,誰都想幸運的多活幾年,這絕對不是你自己想的,順其自然,只要自己不作死,注重保健,管他活到什麼時候,都是非常幸運的。

我非常贊同題主的觀點,感瞰萬千。現實 社會 生活中,從小父母把我們養育成人,從小學,初中,高中完成學業,成家立業己經30多了歲。有了自己的工作事業,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打拚這二,三十多年的人生經歷各方面比較成熟。60歲是人的下半生,何其的短暫還真是人們所說那樣:「人生如夢,轉眼就是百年」。做為活在世上的一個人,有些五,六十歲因為各種疾病的困撓不治之症過早英年早逝,有些是快要退休,有些是將要從工作崗位上退休,該享受豐厚的退休金,享受美好的生活,確過早離世。有人說:這些人沒福氣,拚命幹了大半生累死累活,什麼苦都吃了,該享受的時候,人確走了,對國家對個人全省了。所以,我認為:父母把我們生到來到這個世上,人的奔波勞累都是為了生存生活更好,拚命掙錢為了養家糊口,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從另一方面不都是享受生活嗎?該吃的吃,該穿的穿,吃美穿暖有吃有喝有玩,享受人間天倫之樂。正像有首歌唱的,沒白活一回。不是嗎?所以,人從50活到60是幸運,對因疾病早世的人來說是賺來的。對於人活七十古來稀來說,吃的好,身體 健康 沒病沒災的80一90歲不為奇,不正是大福大貴的好運氣加幸運的好兆頭嗎?

在古代,由於醫療技術落後,生產力不發達,人的平均壽命很低,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的說法。因此在古代,一個人能夠活到六十,也就可以感到非常幸運了。

現代 社會 ,人類的生產力高度發達;醫學葯學也發展進步了許多;許多新的化學葯品的產生和新的醫療設備出現,使得人們對疾病的檢測和治療越來越精準到位。尤其是靶向治療,和放化療的出現,使以前令人恐懼的癌症也成了慢性病。這樣人們的壽命就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平均壽命現在已經達到了80多歲。現在,我們身邊的30後,40後的老年人比比皆是。人口老齡化好像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

但是,事情不是如此的簡單。現在人們的平均壽命長,達到80多歲,是30後和40後這兩代人。而50後以後,尤其是60後和70後這兩代人的 健康 和壽命似乎並不十分樂觀。

我們60後和70後的父輩就是30後和40後。我們的父輩一旦有人去世,如果不到80歲,就感覺是肝腸寸斷、遺憾萬分。似乎沒有活到80歲以上,這么美好的生活就不享受了,太遺憾了,太可惜了。做子女的就太痛苦了。

但是,我們60後、70後這兩代人 健康 狀況實在堪憂。我是70後的,我身邊的幾個很熟悉的同事,今年倒下了去世了的就有五個,一個60後的;四個70後的。

我身邊還有一批搖搖欲墜的:一個68年的師傅,患上腸癌,做了改道手術了;一個72年的股骨頭壞死;一個72年的心臟搭橋了;一個70年的心臟移植了;一個71年的做著透析呢;一個74年的,肺結核多年了;還有一個70年的,前列腺有嚴重的問題,大小便常常失禁。至於三高的那都不值一提,不是個什麼事了。

反正這么說吧,身邊的60後和70後,到現在健 健康 康的,沒有住過醫院的還真是不多,似乎屈指可數。大家似乎都過著邊工作,邊掙錢,邊治病的生活。人就象機器一樣,被邊修理著,邊使用者。

這在我們父輩可不是這樣的。那個時候,不管是誰,如果得了癌症,那就十里八鄉的都知道;誰如果住院了,全村都會知道。我們的父輩。他們很少在50歲以里,就經常住院治療的。而我們60後和70後,到了五十多歲,有幾個沒有住過院的?

所以,我們60後和70後的朋友們一定要關心你的 健康 了,絲毫不能掉以輕心。我們這兩代人由於自己買房、買車,還要給子女買房、買車,壓力太大,要注意調節自己。在消費上,我們要量力而行,且不可去跟別人攀比。當然,我們壓力更多來源於子女方面。我們能夠做到超然物外,但是孩子們不行啊!他們總是看著比自己強的人,比自己富的人。別人的車子檔次高,他們就羨慕,別人的工作舒適收入又高,他們就眼紅。 孩子們拼爹,把我們當爹的害苦了。我們本想淡泊名利,輕輕鬆鬆地過好下半生,可是孩子們眼巴巴地希望我們能給他們創造美好的生活基礎。 他們有很多人似乎已經沒有改變命運的希望了,卻把希望寄託在父母的身上。他們希望父母給他們創造更多的財富。可是父母在一天一天地老去,大多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這就是我們這代人和下一代人的最大區別。 我們年輕的時候,總是希望用我們的能力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的同時,還力爭為家庭做貢獻,讓父母過得更好。可是我們的孩子卻時刻准備著榨乾我們的血汗,掏空我們的錢包,自己好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 在孩子們的眼裡,似乎我們永遠不會老,永遠能像一個機器一樣創造財富,永遠也不需要注意休息。

他們有的甚至:寧肯看著父母累病、累死,也不願意降低自己的生活檔次。

所以,我們身邊不少的60、70後未老先衰,未老先病,甚至也有位數不少的朋友未老先走了。因此才有人發出了:

我和一些60後、70夠的熟人和朋友們交流,發現: 我們這兩代人,很少有人有信心能活到80以上。都感嘆道,能平平安安到70,就算是「燒著高香」了。

這就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我們每個人都身不由己地被名利所牽絆,被未來所透支,被子女所榨取,我們真的已經身心疲憊不堪了,幾乎是個個都搖搖欲墜了。

我的想法就是:

如果能夠在不用住院治療的情況下,活到七十就心滿意足,別無他求;實在不行,即使是活到六十,只要不用住院治療,也湊湊敷敷地可以吧。盡管,六十歲的時候,我們70後還不一定能夠退休,但是我們死在了奮斗的路上,那好像也是心甘情願的。

現在應該說,人活到九十歲以上那就是非常幸運的,活六十歲的人多的是,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各種醫療條件,各種各樣的養老方法,使其人的壽命只會越來越長。

這話顯然不是真的!

2020年,中國人口平均壽命是77歲,60歲正是壯年。怎麼能說活到60歲是幸運尼?這話應該是老話。

1949年,中國人口平均壽命35歲;1957年,57歲,那個時候,我們確實可以說,人能活到60歲是非常幸運的。

到了1981年,中國人口平均壽命已經達到68歲,2005年就是71歲了,這時候能活到60歲已經很平常了。由此可見,中國 社會 發展導致人口平均壽命成倍增長。

現在人口平均壽命是77歲,活到60歲就是短壽了,更不能是幸運之人了。而且,按照現在的生活條件,不論男女60歲都是壯年。我們身邊80和90歲的老人比比皆是,生活水平提高,醫療水平提高,使中國人口平均壽命大幅度提高。

在 社會 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活得久就能看到更加強大的祖國,享受更有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都要 健康 地活著,至少活過平均壽命,不拖平均壽命的後腿!

我馬上快滿59歲了,活到60歲應該沒什麼問題吧。血壓在70-110左右,和四十年前我十八九歲的一樣。個人覺得大多數人活到一百歲都是可能的。

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的壽命也會越來越長,現在六十歲以上是普遍的,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的壽命會越來越長,只要把身體保養好,活個百歲不是問題。

I. 65歲老年人如何爭取活到120歲

我來回答:人要想健康長壽,每天都要健康地活著。每日生活要有規律,堅持正確的生活起居,養成良好的起居習慣,堅持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每天堅持身體健康的鍛煉,每天堅持好的飲食習慣,堅持早晨吃飽,中午吃好,晚上吃少的飲食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堅持活到100歲以上。每天堅持身體的鍛煉,就能健康長壽,比如做廣場舞,太極拳,彭祖長壽術,這些都是健康長壽的運動。天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補充一定的營養你肯定會健康長壽,活到120歲的。祝你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回答完畢,謝謝你的提問,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爭取活60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己交養老保險和社保哪個劃算 瀏覽:101
老年痴呆症哪裡能收 瀏覽:348
如何預防老人走失漫畫 瀏覽:548
曬曬我的養老金帳戶有多少錢 瀏覽:884
聯誼醫院老年公寓 瀏覽:735
有關孝順父母的例子 瀏覽:390
渭南市2018年養老繳費基數是多少 瀏覽:940
健康養生介紹怎麼寫 瀏覽:653
正局級退休金 瀏覽:236
如何勸導為自己離婚著急的父母 瀏覽:63
涼山老人過世殺多少頭牛 瀏覽:130
鹽城市養老金最低每月領多少 瀏覽:952
養顏長壽酒 瀏覽:166
如何預防老人腫 瀏覽:259
剛工作應該發多少紅包給父母 瀏覽:724
給家裡的老人做一件孝順的事情 瀏覽:109
太原中醫養生館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696
50歲女人應該補什麼 瀏覽:369
怎麼判斷48女是老年痴呆 瀏覽:219
合江哪裡吃養生湯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