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健康長壽詩經

健康長壽詩經

發布時間:2022-12-19 05:53:25

A. 詩經中關於養生的詩句

1.詩經養生詩句 哪些古代詩詞中藏有精神養生之道

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鬱郁閼,可以養生。───《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聖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淮南子》西漢劉安等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養生要集》唐 張湛

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蘇沈良方》宋蘇軾、沈括

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抱朴子》 晉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尊生八箋》明 高濂

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不易白。───《醫先》明 王文祿

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養心要語》明 胡文煥

2.關於養生的古詩句

養生詩詞 養生原則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

―――《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

―――《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

―――《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

―――《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素問·評熱病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惜精養生 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陸地仙。―――《養心要語》明胡文煥 人年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養生主論》元王珪 縱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

―――《尊生八箋》明 高濂 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歲二十四泄,皆得二百歲。

―――《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慾,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男貴寡慾養精,女貴平心養血。

―――《廣嗣紀要》明萬全 精神養生 戒暴怒以養其性,少思慈以養其神,省言語以養其氣,絕私念以養其心。―――《續附·養生要訣》明 胡文煥 看一個醫生不如交一個朋友。

―――諺語 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老老恆言》清 曹廷棟 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並皆損性傷神。

―――《備急千金要方》 唐孫思邈 大喜盪心,微抑則定;甚怒煩性,稍忍即歇。―――《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人但知過怒過哀足以害性,而不知過喜過樂亦足以傷生。

―――《退庵隨筆》清 梁章鉅 心樂為良葯,神傷致骨枯。―――諺語 不氣不愁,活到白頭。

―――諺語 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鬱郁閼,可以養生。―――《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聖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

―――《淮南子》西漢劉安等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養生要集》唐 張湛 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

―――《蘇沈良方》宋蘇軾、沈括 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抱朴子》 晉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

―――《尊生八箋》明 高濂 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不易白。

―――《醫先》明 王文祿 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養心要語》明 胡文煥 說說笑笑,通通七竅。

―――諺語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諺語 笑口常開,青春常在。

―――諺語 事從容則有餘味,人從容則有餘年。―――《呻吟語》明呂坤 養心莫善於寡慾。

欲不可縱,欲縱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衰。―――《養生四要》明 萬全 善攝生者,先除慾念。

―――《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喜怒衰樂之發……可節而不可止也,節之而順,止之而亂。―――《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 遇事不惱,長生不老。

―――諺語 嗜欲使人氣淫,好憎使人精勞。―――《古今圖書集成》清陳夢雷 暴喜傷心,暴努傷肝,暴恐傷腎,過衰傷肺,過思傷脾。

―――《養生四要》明 萬全 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漢劉安等 琴醫心,花醫肝,香醫脾,石醫腎,泉醫肺,劍醫膽。

―――《幽夢續影》清朱錫綬 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醫述》清程杏軒 善養生者,先除慾念。

―――《男女紳言》明陳繼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

―――《衛生寶鑒》元羅天益 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心胸里頭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

―――諺語 千保健,萬保健,樂觀方才是關鍵。―――諺語 一日三笑,人生難老;一日三惱,不老也老。

―――諺語 生氣催人老,快樂變年少。―――諺語 遇怒不要惱,遇難莫急躁。

―――諺語 常樂常笑,益壽之道。―――諺語 房寬地寬,不如心寬。

―――諺語 知足者常樂,善笑者長壽。―――諺語 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

―――諺語 笑口常開,百病不來。

3.描寫養生的詩句

飲食養生

食不語,寢不言。―――《論語》春秋戰國孔丘

節飲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續附·養生要訣》明 胡文煥

一頓吃傷,十頓喝湯。―――諺語

上床蘿卜下床姜,不用醫生開葯方。―――諺語

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咸。―――《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呂氏春秋》戰國呂不韋等

五穀為養,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養生四要》明 萬全

飢不暴食,渴不暴飲。―――諺語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聖濟總錄》宋官修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食慾少而數,不欲頓多難消,常如飽中飢,飢中飽。―――《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飲酒則氣升,多飲茶則氣降。―――《養生膚語》明陳繼儒

谷肉果菜,食養盡心,無使過之,傷其正之。―――《素問·五常政大論》

湯泡飯,嚼不爛。―――諺語

服餌不備五味四氣而偏食之,久則臟腑偏傾,而生其病矣。―――《素問玄機病原式》金元 劉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昨非庵日纂》明鄭宣

要想身體健,食物要新鮮。―――諺語

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嘉業堂叢書》清劉承干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飯。―――《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膏梁厚味有損身體,粗茶淡飯延年益壽。―――諺語

寒從腳起,病從口入。―――諺語

朝食三片姜,猶如人參湯。―――諺語

晚上少吃一口,肚裡舒服一宿。―――諺語

安谷則生,絕谷則亡,飲食自倍,腸胃耐傷。―――《養生要訣》明胡文煥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縱口,當念病從口入,惕然自省。―――《養生四要》明 萬全

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養生要集》唐 張湛

凡食物不能廢咸,但少加使淡,淡則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恆言》清 曹廷棟

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飲食乃卻病之良方。―――《仁齋直指方論》宋 楊士瀛

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隨息居飲食譜》清王世雄

飽食即卧,乃生百病。―――《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一天三頓粥,郎中朝我哭。 ―――諺語

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葯方。 ―――諺語

葯補不如食補。 ―――諺語

熱飯冷茶泡,娘做郎中醫不好―――諺語

寒從腳上起、病從口中入 ―――諺語

貪吃貪睡,添病減歲 ―――諺語

甜言奪志、甜食壞齡 ―――諺語

吃饃喝涼水,瘦成干棒槌 ―――諺語

五穀雜糧多進口,大夫改行拿鋤頭 ―――諺語

少吃多餐,益壽延年 ―――諺語

暴食暴飲易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諺語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諺語

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諺語

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諺語

飲食講衛生,保你不生病。―――諺語

4.有關養生的詩句

養生詩詞養生原則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

―――《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

―――《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

―――《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

―――《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素問·評熱病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惜精養生 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陸地仙。―――《養心要語》明胡文煥 人年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養生主論》元王珪 縱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

―――《尊生八箋》明 高濂 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歲二十四泄,皆得二百歲。

―――《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慾,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男貴寡慾養精,女貴平心養血。

―――《廣嗣紀要》明萬全。

5.關於養生的古詩句

―――《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邪之所湊、氣,積微成損,積疾成衰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

―――《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恬淡虛無,真氣從之、久坐、久卧,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

―――《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食慾常少,勞無過極;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久視、久聽,養生家謂之三寶,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精。

―――《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神,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少無過虛。

―――《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

―――《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

―――《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莫久行。

6.古詩詞中有關健康的詩詞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

《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 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 唐 孫思邈

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供參考。

7.求《黃帝內經》中有關養生的名句

《黃帝內經》薈萃先秦諸子百家養生之道,從醫學角度探討養生與長壽,創造了不少養生理論和方法。

自然觀 「天人合一」。人體要順應自然規律,才能維持正常生命活動。「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苟疾不起,是謂得道。」根據四時不同,採用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以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取得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

防治觀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擾溫飽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預防思想。「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外避六淫之邪,內免精神刺激,情志變動,達到未病先防。

動靜觀 「能動能靜,解以長生。」主張形神兼養。按四時不同,養形調神。春天「夜卧早起,廣步於庭」;夏天「夜卧早起,無厭於日」;秋天「早卧早起,與雞俱興」;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食療觀 民以食為天。提倡「飲食有節」,維護後天脾胃之源。如「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傷則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時諄諄告誡人們,謹慎地調和五味,切忌偏嗜。

B. 祝福親人健康的詩句

1、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出自專《詩經·小雅·屬天保》

釋義:像月亮一樣久遠不落,像太陽一樣每天都升起。像秦嶺一樣萬壽無疆,不會遷移崩潰,像松柏一樣繁茂長青,而且子女沒有不繼承這一福壽的。

2、莫教偏,和花和月,大家長少年。出處:(南唐)李煜 《後庭花破子·玉樹後庭前》

釋義:不要讓這一切有變化!請讓青春年少,如同這花月一般永駐。

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出處:(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釋義: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長壽,雖遠隔千里,卻可以共賞同一輪皎潔的明月。

4、年年歲歲身長健,負歲年年春草長。出自:(宋)王洋《庚午歲伯氏生朝作樂府一章為壽》

釋義:祝你年年歲歲都身體安康,願你人生在世的每一年都風調雨順,春草長青。

5、 只願公身健,更教剩活百來年。(宋)魏了翁《虞美人》

釋義:只希望你身體健康,能再活數百年。可用於鼓勵戰勝病魔。

C. 健康又長壽的雅稱


健康又長壽的雅稱有古稀之年、鮐背、耋、百歲、喜壽等。
1、古稀之年:指七十歲,又稱「懸車之年「仗國之年,源於《禮記。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2、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斑紋如同九十歲以上老人有褶皺的皮膚,故以鮐背指高壽者。
3、耋:指八九十歲。《詩經》:「逝者其耋。毛傳:「耋,老也,八十日耋。後稱八十歲高壽。
4、百歲:稱之為「期頤之年。方氏意曰:「人生以百年為期,故百年以期為名。
5、喜壽:賀人壽誕,賀七十七歲稱作「喜壽;賀八十八歲稱作「米壽;賀九十九歲稱作「白壽;賀一百零八歲稱作「茶壽。

D. 古詩長壽幸福的詩經

1. 關於長壽古詩句
關於長壽古詩句 1.與長壽有關的詩句
長歲

鶴語寄春秋,古柏參天四十圍

願獻南山壽, 年齊大衍經綸富

先開北海樽, 學到知非德器純

綠琪千歲樹,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蓮, 釣渭絲綸日月長

壽考徵宏福, 閑雅鹿裘人生三樂

文明享大年, 逍遙鳩杖天保九如

上壽期頤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範斯陳

瑤池春不老, 設悅遇芳辰百歲期頤剛一半

壽域日開祥, 稱觴有菜子九疇福壽已雙全

王樹盈階秀, 玉樹階前榮衣兢舞金萱映日榮

金萱堂上花, 甲初周范陳九五福

甲初

桃熟三千年, 賢淑七旬人, 經幾度七二風光, 現出麻姑仙草

導引三摩地, 應獨有三千歲月, 結成王母皤桃

璇閣數華年, 恰合蟾圓, 一度瑤池看桃實, 預期聳千春

相夫教子壺范, 久欽際此欣, 逢設悅日

積福延齡, 期頤預卜, 而今初倍及笄年

祝壽

金萱稱慶詠霓裳,丹桂飄香開月闕。

梅子綻時酣夏雨,萱花稱滿靄慈雲。

人傑地靈欣獻瑞,孫賢子孝唱神怡。

堪誇仁者同偕老,相愛入初志不移。

笑看今朝添百福,遐齡長壽祝期頤。
2.有關"長壽"的詩句有哪些
有關"長壽"的詩句有:

致酒行 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鷓鴣天 崔敦禮

王母瑤池景物鮮。蟠桃華寶不知年。天教把定春風笑,來作人間長壽仙。披蕊芨,誦雲篇。

朝朝香火篆爐煙。只將清靜為真樂,合住春秋歲八千。

長壽樂 李清照

微寒應候。望日邊六葉,階蓂初秀。愛景欲掛扶桑,漏殘銀箭,杓回搖斗。慶高閎此際,掌上一顆明珠剖。有令容淑質,歸逢佳偶。到如今,晝錦滿堂貴胄。榮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綠綬。更值棠棣連陰,虎符熊軾,夾河分守。況青雲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後。看綵衣爭獻,蘭羞玉酎。祝千齡,借指松椿比壽。
3.關於"長壽"的古詩有哪些
致酒行

唐代: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長壽樂·南昌生日

宋代:李清照

微寒應候。望日邊六葉,階蓂初秀。愛景欲掛扶桑,漏殘銀箭,杓回搖斗。慶高閎此際,掌上一顆明珠剖。有令容淑質,歸逢佳偶。到如今,晝錦滿堂貴胄。

榮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綠綬。更值棠棣連陰,虎符熊軾,夾河分守。況青雲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後。看綵衣爭獻,蘭羞玉酎。祝千齡,借指松椿比壽。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致酒行》譯文

我潦倒窮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勸,相祝身體健康。

當年主父偃向西入關,資用睏乏滯留異鄉,家人思念折斷了門前楊柳。

哎,我聽說馬周客居新豐之時,天荒地老無人賞識。

只憑紙上幾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

我有迷失的魂魄,無法招回,雄雞一叫,天下大亮。

少年人應當有凌雲壯志,誰會憐惜你困頓獨處,唉聲嘆氣呢?

《長壽樂》譯文

微冷的應和時節,期盼著太陽早些升起,台階前的蓂莢已長出六片葉子了,已經是初六了。冬天的太陽剛剛升起,天將破曉,春天不久將來臨。就在這時你(指壽星)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家庭,家中視你為掌上明珠。你擁有不俗姿容、賢淑品德、良好教養,嫁給了一個好丈夫。到如今,你生活在的晝錦堂已經是兒孫滿堂,而且個個都是有出息的達官貴人了。

光榮啊,你的家庭成員已經進入朝庭中樞,一個個身佩金印綠綬位列三公。可更喜的是你的兩個兒子他們兄弟倆福蔭不斷,他們持虎符乘熊軾車,成為了地方太守。他們的未來不可限量,而且很快就會高升,進入中樞成為皇帝倚重的大臣。看,他們兄弟倆穿著綵衣紛紛上前向你拜壽,向你敬獻美食和美酒。祝賀你長命百歲,與松椿同壽。
4.關於「長壽花」的古詩句有那些
關於長壽花比較出名的古詩句應該是宋代史浩的兩首詞,如下:

一、《蝶戀花》

玉瓮新醅翻綠蟻。滴滴真珠,便有香浮鼻。

欲把盈尊成雅會。更須尋個無愁地。

況是賞心多樂事。美景良辰,又復來相值。

料得天家深有意。教人長壽花前醉。

二、《花舞》

近客之名從此有。多謝風流,飛馭陪尊酒。

持此一卮同勸後。願花長在人長壽。

史浩(1106年10月4日—1194年4月27日),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宋政治家、詞人。

(4)健康長壽詩經擴展閱讀

其他比較有名的關於「長壽花」的詩句還有一首: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宋代: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參考資料:網路——史浩

網路——長壽花
5.描寫長壽的詩詞
1、豈能長壽考



漢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2、坐者長壽遽何央

魏晉

曹操

《氣出唱》

3、勸客千春長壽



晏幾道

《清平樂·雙紋彩袖》

4、主人奉觴客長壽



李賀

《致酒行》

5、主人奉觴客長壽



李賀

《致酒行》

6、當筵勸我千長壽



晏殊

《漁家傲·荷葉荷花相間斗》

7、勸我千長壽



晏殊

《菩薩蠻·人人盡道黃葵淡》

8、祝長壽、比神仙



晏殊

《燕歸梁·金鴨香爐起瑞煙》

9、勸客千春長壽



晏幾道

《清平樂·雙紋彩袖》

10、來作人間長壽仙



崔敦禮

《鷓鴣天·王母瑤池景物鮮》

11、長壽仙人



米芾

《浪淘沙·祝壽慶生申》

12、爭看使君長壽曲



朱敦儒

《浣溪沙》

13、滿斟長壽碧琳腴



周紫芝

《鷓鴣天·讀盡牙簽玉軸書》

14、飲殘長壽盞



周紫芝

《千秋歲·當年文焰》

15、願花長在人長壽



史浩

《花舞》

16、願花長在人長壽



史浩

《花舞》
6.描寫「長壽」的詩句有哪些
1,《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宋代: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2,《致酒行》

唐代: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3,《鶴沖天(溧水長壽鄉作)》

宋代:周邦彥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台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4,《長壽仙促拍(太母生辰)》

宋代:曹勛

舜德日輝光,正初冬盛期。東朝喜、誕生時。向彤闈、清凈均化有,自然和氣。長生久視,金殿熙熙。宴瑤池。

褘衣俱侍、玳筵啟。花如錦、耀朝暉。太平際天子,天下養、共瞻誠意。南山虔祝,億萬同歲。

5,《長壽仙促拍(貴妃生日)》

宋代:曹勛

絳闕岧嶢,正春光到時。當人日、誕芳儀。向宮壺、雅著徽譽美,懿德無虧。深被恩榮,金殿宴嬉。氣融怡。

賢均樛木,宜頌二南詩。天心喜、錦筵啟。闔部奏笙簫,祝壽處、願與山齊。年年常奉,明主禁掖。

6,《武後長壽元年民間謠》

唐代:佚名

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欔槌侍御史,碗脫侍中郎。

E. 詩經里形容長壽的語言

壽比南山:語出《詩經·小雅》:「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萬壽無疆:語出《詩經·豳風·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F. 詩經中關於壽的詩句

1.詩經祝壽的詩句

詩經祝壽的詩句

《詩·小雅·天保》: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如月之恆;

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如松柏之茂;

如不爾或承。

這些詩句本祝頌人君,因連用九個「如」字,且有「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之經典用語,後世因以「九如」為祝壽之詞。例如,老先生九如華齡,依然敬業耕耘……;芝榮五色,圖現九如。

若言壽比南山,福如東海,未嘗不可,只是太俗常了些。

《詩經·豳風·七月》: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按照唐代孔穎達疏的疏解,人年老者必有豪毛秀出者。古以豪眉為壽者相,因用為祝壽之詞。例如:滿引瑤觴,相期眉壽。

或稱曰:介眉。例如:晚輩備下春酒,替尊長介眉。

《詩·豳風·七月》:

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兕(sì)觥(gōng),腹橢圓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蓋一般成帶角獸頭形。這種酒器盛行於商代直至西周前期,後亦泛指酒器。

萬壽無疆,意謂千秋萬世永遠生存下去。祝福、祝願之語,舊時常用以祝頌帝王。

2.詩經祝壽的詩句

詩經祝壽的詩句《詩·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如不爾或承。

這些詩句本祝頌人君,因連用九個「如」字,且有「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之經典用語,後世因以「九如」為祝壽之詞。例如,老先生九如華齡,依然敬業耕耘……;芝榮五色,圖現九如。

若言壽比南山,福如東海,未嘗不可,只是太俗常了些。《詩經·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按照唐代孔穎達疏的疏解,人年老者必有豪毛秀出者。古以豪眉為壽者相,因用為祝壽之詞。

例如:滿引瑤觴,相期眉壽。或稱曰:介眉。

例如:晚輩備下春酒,替尊長介眉。《詩·豳風·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兕(sì)觥(gōng),腹橢圓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蓋一般成帶角獸頭形。這種酒器盛行於商代直至西周前期,後亦泛指酒器。

萬壽無疆,意謂千秋萬世永遠生存下去。祝福、祝願之語,舊時常用以祝頌帝王。

3.詩經中有哪些可以用於祝壽的詩句

《詩經·大雅·下武》受天之祐,四方來賀。

億萬斯年,不遐有佐。【解釋】億萬斯年,斯,乃句中助詞,形容時間之無限久長,一般用作祝賀之辭。

例如:奉觴於此,以為億萬斯年之賀!《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天保》天保定爾,亦孔之固。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爾,俾爾戩谷。罄無不宜,受天百祿。

降爾遐福,維日不足。天保定爾,以莫不興。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吉蠲為饎,是用孝享。

禴祠烝嘗,於公先王。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神之吊矣,詒爾多福。民之質矣,日用飲食。

群黎百姓,遍為爾德。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解釋】該詩中連用了九個「如」字,有祝賀福壽延綿不絕之意。舊時祝壽的話,祝賀福壽綿長。

九如為如山,如阜,如陵,如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茂,如南山之壽,因每句都有如字,故稱九如,皆頌禱之詞。

4.關於祝壽的詩句

壽比南山、福如東海、長壽百歲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松齡長歲月 皤桃捧日三千歲 鶴語寄春秋 古柏參天四十圍 願獻南山壽 年齊大衍經綸富 先開北海樽 學到知非德器純 綠琪千歲樹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蓮 釣渭絲綸日月長 壽考徵宏福 閑雅鹿裘人生三樂 文明享大年 逍遙鳩杖天保九如 燕桂謝蘭年經半甲 上壽期頤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範斯陳 瑤池春不老 設悅遇芳辰百歲期頤剛一半 壽域日開祥 稱觴有菜子九疇福壽已雙全 王樹盈階秀 玉樹階前榮衣兢舞金萱映日榮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范陳九五福 桃熟三千年賢淑七旬人經幾度七二風光現出麻姑仙草 導引三摩地應獨有三千歲月結成王母皤桃 璇閣數華年恰合蟾圓一度瑤池看桃實預期鶴 聳千春 相夫教子壺范久欽際此欣逢設悅日 積福延齡期頤預卜而今初倍及笄年 萱壽八千八旬伊始 范福九五九疇乃全 設悅溯當年喜花甲一周又半 稱觴逢此日祝萱 齡百歲有奇。

5.關於「祝壽」的詩句有哪些

1、漁家傲·和門人祝壽

宋代:蘇轍

七十餘年真一夢。朝來壽斝兒孫奉。憂患已空無復痛。心不動。此間自有千鈞重。

早歲文章供世用。中年禪味疑天縱。石塔成時無一縫。誰與共。人間天上隨他送。

譯文:七十多年的人生真像一場大夢。而今壽辰兒孫奉酒。從前的是非憂患早已乘風早已成空,再不引痛楚凄惻。心如磐石風雨不動。其中播遷怎生沉重,千鈞形容。

早年文章為政為世。中年時筆落生禪,卻像是上天要讓我明白的。石塔當年落成時不生縫隙,完好無損。如今如何了,又有誰與我同游?人間已換,天上似遠,隨意吧,隨意誰送誰游。

2、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宋代:蘇軾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譯文:自從高宗皇帝南渡之後,有幾個人能真正稱得上是治國的行家裡手?中原淪陷區的父老鄉親期盼北伐,翹首眺望,南渡的士大夫們也慨嘆山河破碎,國土淪陷,半壁河山至今依舊。

而那些清談家們面對大片國土喪失,何曾把收復失地、挽救危局、統一國家放在心上?算起來,我為平定金兵,戎馬倥惚,已征戰了萬里之遙。

橫槍立馬把金人趕走,建功立業,報效祖國,留名青史,這才是真正讀書人的事業。韓元吉啊,你是否明白這一點呢?

你的文章可以與韓愈齊名,被人視為泰山、北斗,你的家世尊貴顯赫,門庭前的梧桐成蔭,濃密清幽,一定會找來金鳳凰。你生來就志在四方。

今請看:若生逢其時,遭遇明主,你就回叱風雲,顯露頭腳,大展身手。現在你雖然辭官在家,寄情於綠野堂的景色與平泉莊的草木,縱情於東山上的歌舞詩酒。

但古代名相的志趣並未丟,為國捐軀的壯志也並未減。等到將來,有朝一日,你再出山重整社稷,收復中原,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之後,我再來為你舉杯祝壽。

3、燕歸梁·雙燕歸飛繞畫堂

宋代:晏殊

雙燕歸飛繞畫堂。似留戀虹梁。清風明月好時光。更何況、綺筵張。

雲衫侍女,頻傾壽酒,加意動笙簧。人人心在玉爐香。慶佳會、祝延長。

譯文:燕子雙雙歸來,圍繞畫堂翻飛,好像在留戀如彩虹艷麗的雕梁。此時有清風和明月相伴,正是美好的時光,更何況還有盛大的宴會呢?

侍女們身穿飄如白雲的衣衫頻頻為賓客們倒酒,而且特意為大家獻上樂曲。宴會上的熏香使得大家沉醉。我願祝賀這樣美好的時刻延綿長久。

4、人月圓·為細君壽

元代:魏初

冷雲凍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來又到,吳頭楚尾,風雨江船。但教康健,心頭過得,莫論無錢。從今只望,兒婚女嫁,雞犬山田。

譯文:你在褒斜古道上冒著冰冷的大雪行走,地上泥濘濕滑走起來如同登天一樣艱難。過了一年才到了吳頭楚尾的江西豫章,一路上乘坐江船歷經風雨。

只希望你身體健康,對不平之事心裡能過得去,不抱怨自己沒有足夠的錢。從今往後,只希望自己的兒女能過上溫飽的山村林園生活就可以了。

5、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

宋代:辛棄疾

千里渥窪種,名動帝王家。金鑾當日奏草,落筆萬龍蛇。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莫管錢流地,且擬醉黃花。

喚雙成,歌弄玉,舞綠華。一觴為飲千歲,江海吸流霞。聞道清都帝所,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邊去,雲里認飛車。

譯文:趙介庵人才非凡,聲名驚動了朝廷。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當年給皇帝掌理過制誥詔書,頗有文采,落筆萬言,如走龍蛇。能賜福於人民,他把春天般的溫暖帶來人間。

江山都等老了,他青春長駐,鬢發還象烏鴉羽毛一樣烏黑。像劉晏那樣會理財,使江南富庶,如錢流遍地,席間且不管這些,還是痛飲賞菊吧!

欣賞著歌舞,敬趙介庵一杯美酒:望你象傾江倒海一樣痛飲,祝你長壽。聽聞皇帝要出兵北伐,驅逐金人,洗凈中原大地膻腥的胡沙。

趙介庵他日能到皇帝的身邊,人們會欽羨地望著他乘坐飛車消逝於天地雲間。

6.關於祝壽的詩句有哪些

1. 破陣子·擲地劉郎玉斗

宋代:辛棄疾

為范南伯壽。時南伯為張南軒辟宰瀘溪,南伯遲遲未行。因作此詞以勉之。

擲地劉郎玉斗,掛帆西子扁舟。千古風流今在此,萬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豈知鴻鵠,貂蟬元出兜鍪。卻笑瀘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試手不?壽君雙玉甌

2.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宋代:辛棄疾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君知否 一作:公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3.新荷葉·薄露初零

宋代:李清照

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書分停。繞水樓台,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

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

4.聲聲慢·壽魏方泉

宋代:吳文英

鶯團橙徑,鱸躍蒓波,重來兩過中秋。酒市漁鄉,西風勝似春柔。宿春去年村墅,看黃雲、還委西疇。鳳池去,信吳人有分,借與遲留。(橙徑 一作:悵徑)

應是香山續夢,又凝香追詠,重到蘇州。青鬢江山,足成千歲風流。圍腰御仙花底,襯月中、金粟香浮。夜宴久,攬秋雲、平倚畫樓。

5.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宋代:劉過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

今日樓台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7.有關祝壽詩句

由於逢壽必祝,祝詩祝聯難免多且濫,所以有詞家道出其中難處:「難莫難於壽詞,倘盡言富貴,則塵俗;盡言功名,則諛佞;盡言神仙,則迂闊虛誕。」縱觀許多祝壽的詩詞聯話,都離不開什麼「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舊話,所以即使多得車載斗量也難以流傳。宋代祝壽詩詞最多,辛稼軒有一詞諧戲歡愉被人稱道,這是祝他本家一親戚八十壽,其詞道:

「更休說,便是個,住世觀音菩薩。甚今年,容貌八十,見底道,才十八。莫道壽星香燭,莫祝靈椿龜鶴。只消得,把筆輕輕去,十字上,添一撇。」

在十字上添一撇,成了千歲,這種祝壽詞確實比乾巴巴地祝壽要強許多。

在祝壽上難免有借機諂諛獻媚者,據《東望閣隨筆》中記,南宋奸臣賈似道,曾祝壽謝太後和宋度宗,因為二人的生日僅差一天,其箋上寫道:

聖母神子,萬壽無疆,復萬壽無疆;

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所以有人評論說,「文人慧業,此登峰極矣。」壽詩有一些本不是經心之作,卻流傳下來。有一村校書年70,買一妾才30歲,正巧蘇東坡杖藜經過,老校書乞為壽詩,蘇東坡戲為詩,

「侍者方當而立歲,先生已是古稀年」。

以而立對古稀,工整而巧。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他60歲生日時題寫一副自壽聯:

「常如作客,何問康寧。但使囊有餘錢,瓮有餘釀,釜有餘糧。取數頁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

定欲成仙,空生煩惱。只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觀此聯不愧是大手筆,舒適閑逸之態躍然紙上。上聯言只要夠吃夠花、身體靈便就心滿意足了;下聯說不想成仙長壽,只有自在不虛度,眼下一日頂兩日,已是活了一百多歲了。

在壽聯上,人們絞盡腦汁使得詞章工巧,構思奇特,清代彭文勤祝乾隆八十大壽,在位五十五年的壽聯可以稱「最」了,其上下聯以「五」和「八」為對,可謂對得天衣無縫:

「龍飛五十有五年,慶一時,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事修,五福備,五世同堂,五色斑斕輝彩服;

鶴算八旬逢八月,祝萬壽,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元進,八愷登,八音從律,八方縹緲奏丹墀。」

乾隆逢八秩大壽,聯以「八」為詞,那麼百歲老人也常以「世上難逢百歲人」為題祝壽。清代一些老人百歲壽誕,嶽麓書院主講王文清送一壽聯:

「人生不滿公今滿;

世上難逢我獨逢。」

在祝壽的詞詩聯語中,也有不少是帶有諷刺意味的。民國初年,有一位縣太爺搜刮地皮,百姓怨聲載道。這一年逢縣太爺生日,要全縣紳商送壽禮,一秀才代紳商寫壽聯道:

「大老爺做生,哪管它高粱、玉麥、黃豆、白花,刮盡地皮收賀禮;

小百姓該死,已吃盡苦蕨、葛藤、樹皮、青草,求天開眼救微軀。」

據傳聞,某奸臣為其母做壽,請人當場書寫壽聯,只見那人開始寫道:「這個婆娘不是人」,滿座見之嘩然,壽星見之欲發作,只見那人從容寫道:「王母娘娘下凡塵」;其下聯是:「養個兒子是盜賊,偷來蟠桃奉至親。」此聯可謂「罵人不吐核」,讓人有苦說不出。

壽詩壽詞壽聯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時下老年人是很重視自己的生日的,逢壽誕之日以吃為主的多,但祝壽的詩詞曲聯已是很罕見的了

這個是長了點,麻煩兄台整理下,我還沒吃飯呢,趕時間。本人文筆有限,下面的可參考:

龍耀七旬新紀跨,壽山詩海任飛騰。

龍年賀祖龍,壽比泰山松。

李桃枝葉茂,詩壇不老翁。

七十陽春豈等閑,幾多辛苦化甘甜。

曾經滄海橫流渡,亦賴家庭內助賢。

連日凝神新墨勁,五更著意舊詩鮮。

如今但祝朝朝舞,當信人生二百年。

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勁枝遒塑祖龍。

桃李盛時甘寂寞,雪霜多後競青蔥。

根深更愛陽春雨,葉茂猶憐翠谷風。

師表才情堪敬仰,古稀不愧煥神容。

南山信步好逍遙,杖國而今又杖朝

詩苑豐收誇老將,政壇競秀領風騷

陽春白雪抒懷抱,明月清泉尚節操

汝向期頤跨勁足,我來祝福奉蟠桃。

只有根據具體情況下寫啦

參考資料:.cn/gb/content/2001-02/20/content_10364.htm

閱讀全文

與健康長壽詩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員工退休了社保減員原因寫什麼 瀏覽:304
廣東老年人卡丟失怎麼辦 瀏覽:751
2018年沈陽退休工資怎麼漲 瀏覽:301
長壽路附近小區 瀏覽:729
父母贈予一方錢怎麼寫 瀏覽:169
關於孝敬父母的好句子 瀏覽:418
新建老年大學贊 瀏覽:389
浙江永康駕照體檢醫院在哪裡 瀏覽:965
程凱養生說植物神經紊亂吃什麼葯 瀏覽:903
90歲父愛如山 瀏覽:533
養生的技師長的怎麼樣 瀏覽:904
老人家雙層生日蛋糕圖片大全 瀏覽:79
有關孝順的古詩4句 瀏覽:655
養老院一般是什麼工作 瀏覽:415
男性養生都需要哪些補給 瀏覽:94
為什麼說海南養生最好 瀏覽:536
老年人干炮magnet 瀏覽:168
五十男人為什麼不談長壽 瀏覽:906
華為入職體檢套餐是哪個 瀏覽:2
張學良為什麼都長壽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