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康養與長壽

康養與長壽

發布時間:2022-09-26 04:48:16

Ⅰ 什麼是康養康養應該如何做

康養,極容易跟旅遊結合,當然,本質上說,不是康養旅遊,而是康養旅居,找一個山清水秀之地,小住一段時間頤養,這種頤養,包含身心兩方面,不同於醫院,也不同於養老院,是在心情愉悅中調理身心、享受健康。
康養的概念
什麼是康養?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且被廣泛接受的界定。以下從學術界、產業界、行為學和生命學四個角度來說明。
概括來說,康養產業就是為社會提供康養產品和服務的各相關產業部門組成的業態總和。然而,根據消費群體、市場需求、關聯產業、資源差異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康養產業類型。
1.基於消費群體
從消費群體來看,又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從消費群體的年齡構成來看,人的一生一般要經歷不同的階段,依據年齡構成進行劃分,不同年齡群體有不同的產業分類。
婦孕嬰幼康養:婦孕嬰幼康養是康養產業中新的分支,隨著社會和家庭對婦孕嬰幼群體重視度的不斷提升以及該群體消費轉向多元化,婦孕嬰幼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於醫療保健,更多母嬰健康產品服務持續涌現,如產前檢測、產後恢復、胎兒早教、小兒推拿、婦幼膳食、益智玩具等其他圍繞婦孕嬰幼群體的康養產品。
青少年康養:是指為滿足青少年群體康養需要的產業集合。因此,針對這一群體的康養供給更多是圍繞教育、體育、旅遊、美容、養生以及心理咨詢等方面展開,如健身賽事、康復醫療、中醫葯療養、亞健康防治、美體美容、心理診療等相關產品與服務。
中老年康養:由於業界始終將健康和養老視為康養產業的主要組成,且現階段中國社會加速步入老齡化,因此中老年康養長久以來都集中或等同於養老產業。就現階段該群體實際需求來看,中老年康養不僅包含養老產業,還包含醫療旅遊、慢病管理、健康檢測、營養膳食、老年文化等相關及周邊產業。
另一方面從消費群體的個體健康來看,一般把人群分為健康、亞健康和病患三類:健康群體重保養、亞健康群體重療養、病患群體則重醫養。
健康狀態的保養:健康人群的康養需求集中在對身心的保養上,即通過健康運動、休息睡眠以及其他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康養行為等保持身心健康狀態。基於健康人群的康養業主要集中在:體育、健身、休閑、旅遊以及文教和影視等。
亞健康狀態的療養:亞健康人群是目前康養產業最關注的人群之一,對應的康養業主要集中在健康檢測、疾病防治、保健康復等行業。如:中醫養生、保健品、康復運動、心理咨詢、休閑旅遊等,都是亞健康人群療養類康養產業的主要構成。
臨床狀態的醫養:病患人群醫養是目前康養產業最成熟的構成,涉及行業主要集中在三個層面,一是診療、醫護等醫療服務業;二是生物、化學制葯等葯物製造加工業;三是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等裝備製造業。
2.基於市場需求
康養的基本目的實現從物質、心靈到精神等各個層面的健康養護,實現生命豐富度的內向擴展。
基於養身的康養:養身即是對身體的養護,保證身體機能不斷趨於最佳狀態或保持在最佳狀態,是目前康養最基本的養護內容和目標。如保健、養生、運動、休閑、旅遊等產品或服務,旨在對康養消費者的身體進行養護或鍛煉,滿足康養消費者身體健康的需要。
基於養心的康養:養心即是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和養護,使康養消費者獲得心情放鬆、心理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體驗。因此,養心康養所涉及的產品或產業主要有心理咨詢、文化影視、休閑度假等對人心理層面產生影響的產品或服務。
基於養神的康養:養神即是對人的思想、信仰、價值觀念等精神層面的養護,旨在保證個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和安逸。基於養神的康養業具體涉及的內容主要有安神養神產品、宗教旅遊、藝術鑒賞與收藏服務以及禪修服務等。
3.基於關聯產業
根據康養產品和服務在生產過程中所投入生產要素的不同,將康養產業分為康養農業、康養製造業和康養服務業三大類。
康養農業:康養農業是指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主要以健康農產品、農業風光為基礎和元素,或者是具有康養屬性、為康養產業提供生產原材料的林、牧、漁業等融合業態。如:果蔬種植、農業觀光、鄉村休閑等。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滿足消費者有關生態康養產品和體驗的需要。
康養製造業:康養製造業泛指為康養產品和服務提供生產加工服務的產業。根據加工製造產品屬性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康養葯業與食品,如各類葯物、保健品等;康養裝備製造業,如醫療器械、輔助設備、養老設備等;康養智能製造業,如可穿戴醫療設備、移動檢測設備等。
康養服務業:康養服務業主要由健康服務、養老服務和養生服務組成。健康服務包括:醫療衛生服務、康復理療、護理服務等;養老服務包括:看護服務、社區養老服務、養老金融服務等;養生服務包括:美體美容、養生旅遊、健康咨詢等。
4.基於資源差異
康養產業是資源依賴性很強的產業,根據自然資源的不同可將康養產業分為不同類型。
森林康養:是以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森林資源為依託,開展包括森林遊憩、度假、療養、運動、教育、養生、養老以及食療(補)等多種業態的集合。
氣候康養:以地區或季節性宜人的自然氣候(如陽光、溫度等)條件為康養資源,在滿足康養消費者對特殊環境氣候的需求下,配套各種健康、養老、養生、度假等相關產品和服務,形成的綜合性氣候康養產業。
海洋康養:主要以海水、沙灘、海洋食物等海洋資源為依託,建設形成的海水和沙灘理療、海上運動、海底科普旅遊、海邊度假、海洋美食等產業。
溫泉康養:因大多數溫泉本身具有保健和療養功能,是傳統康養旅遊中最重要的資源。現代溫泉康養已經從傳統的溫泉湯浴拓展到溫泉度假、溫泉養生,以及結合中醫葯、健康療法等其他資源形成的溫泉理療等。
中醫葯康養:以傳統中醫、中草葯和中醫療法為核心資源形成的一系列業態集合。主要有:中醫養生館、針灸推拿體驗館、中醫葯調理產品,以及結合太極文化和道家文化形成的修學、養生、體驗旅遊等。
5.基於地形地貌
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可以分為高原康養、山地康養、丘陵康養、平原康養。
高原康養:是基於空間特徵的康養分類中被關注最多的概念之一。由於高原獨有的氣候特徵和自然風光,往往成為人們旅行的嚮往之地;又因高原地區的自然和文化等保存相對完整,因此形成了以旅遊休閑、高原食品、宗教文化以及民族醫葯等為主打產品的康養業態。
山地康養:山地康養活動針對戶外運動愛好者以及靜心養性者呈現一動一靜的形態,主要有登山、攀岩、徒步、戶外生存、山地賽車,以及戶外瑜伽、山地度假、禪修活動等。
丘陵康養:丘陵康養主要集中在丘陵規模較大和景觀較好的地區,由於丘陵特殊的景觀和生態環境,其康養主要以農產品種植、葯材生產、生態體驗等為主。
平原康養:主要集中在農業發達地區,康養產品以綠色果蔬、保健食品等為主。
關於康養小鎮
康養小鎮是指以「健康」為小鎮開發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以健康產業為核心,將健康、養生、養老、休閑、旅遊等多元化功能融為一體,形成的生態環境較好的特色小鎮。國務院在2016年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應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規劃思路
1.資源優勢。適宜創建發展康健小鎮的地區,一般應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這是實現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基礎條件。在這個基礎條件上,根據當地不同資源,結合市場需求特點,可以發展融合不同產業體系的康健小鎮。
如擁有宗教文化、長壽文化、溫泉資源、醫葯產業資源等等。可依託項目地良好的氣候及生態環境,構建生態體驗、度假養生、溫泉水療養生、森林養生、高山避暑養生、海島避寒養生、湖泊養生、礦物質養生、田園養生等養生業態,打造休閑農庄、養生度假區、養生谷、溫泉度假區、生態酒店/民宿等產品,形成生態養生健康小鎮產業體系。
2.產業特色。康健小鎮的產業應該是以健康為主的, 如養老產業、休閑農業產業、度假休閑、健康食品產業、體育產業等。
3.功能明確。康養小鎮不同於一般的小鎮,它的功能性更強。以體育產業為例,依託山地、峽谷、水體等地形地貌及資源,發展山地運動、水上運動、戶外拓展、戶外露營、戶外體育運動、定向運動、養生運動、極限運動、傳統體育運動、徒步旅行、探險等戶外康體養生產品,推動體育、旅遊、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
建設標准
1、康養小鎮年均PM2.5值小於或等於50。
2、該區域的負氧離子標准濃度大於或等於5000個/每立方厘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標准濃度不低於1000—1500個/每立方厘米)。
3、村鎮環境優美,干凈整潔。
4、附近100公里之內有高鐵、機場、高速,交通方便。
5、活動范圍在3平方公里以上。
6、有發展醫療產業的環境基礎。
開發類型
1.文化養生型。深度挖掘項目地獨有的宗教、民俗、歷史文化,結合市場需求及現代生活方式,運用創意化的手段,打造利於養心的精神層面的旅遊產品,使遊客在獲得文化體驗的同時,能夠修身養性、回歸本心、陶冶情操。如依託宗教資源,打造文化度假區、依託中國傳統文化,打造國學體驗基地等。
2.長壽資源型。依託長壽文化,大力發展長壽經濟,形成食療養生、山林養生、氣候養生等為核心,以養生產品為輔助的健康餐飲、休閑娛樂、養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養生養老體系。
3.中醫葯膳型。葯食同源,是東方食養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養生可以說是健康旅遊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健康食品的開發,可以與休閑農業相結合,通過發展綠色種植業、生態養殖業,開發適宜於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態健康食品,同時結合生態觀光、農事體驗、食品加工體驗、餐飲製作體驗等活動,推動健康食品產業鏈的綜合發展。
4.生態養生型。以原生態的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健康養生、休閑旅遊為發展核心,重點建設養生養老、休閑旅遊、生態種植等健康產業,一般分布在生態休閑旅遊景區或者自然生態環境較好的區域。即依託項目地良好的氣候及生態環境,構建生態體驗、度假養生、溫泉水療養生、森林養生、高山避暑養生、海島避寒養生、湖泊養生、礦物質養生、田園養生等養生業態,打造休閑農庄、養生度假區、養生谷、溫泉度假區、生態酒店/民宿等產品,形成生態養生健康小鎮產業體系。
5.養老綜合型。有一定的環境資源,同時擁有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年群體,將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閑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產業,發展康復療養、旅居養老、休閑度假型「候鳥」養老、老年體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動等業態,打造集養老居住、養老配套、養老服務為一體的養老度假基地等綜合開發項目,為老年人打造集養老居住、醫療護理、休閑度假為主要功能的養老小鎮。帶動護理、餐飲、醫葯、老年用品、金融、旅遊、教育等多產業的共同發展。
6.度假產業型。居住養生是以健康養生為理念,以度假地產開發為主導而形成的一種健康養生方式。這種養生居住社區向人們提供的不僅僅是居住空間,更重要的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築生態、環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點外,它還提供全方位的康療及養生設施及服務,並為人們提供冥想靜思的空間與環境,達到在恬靜的氣氛中修身養性的目的。
7.體育文化型。依託山地、峽谷、水體等地形地貌及資源,發展山地運動、水上運動、戶外拓展、戶外露營、戶外體育運動、定向運動、養生運動、極限運動、傳統體育運動、徒步旅行、探險等戶外康體養生產品,推動體育、旅遊、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
8.醫學結合型。康療養生產品的構成主要是以中醫、西醫、營養學、心理學等理論知識為指導,結合人體生理行為特徵進行的以葯物康復、葯物治療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閑活動進行的康復養生旅遊產品,包括康體檢查類產品。它是醫療旅遊開發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我國居民正在進入避暑避霾避寒、養生養心養老的大眾旅遊時代,人們愈加的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旅遊度假作為新時期人們的一種旅居生活方式,逐漸成為休閑生活主流。「康養+旅遊+地產」無疑可以催生一系列新業態,成為新時期經濟突破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Ⅱ 家庭康養有沒有前景

大有前景
現在的人都想長壽的
這個行業很有錢途
搞好設計和規劃
加上勤奮
一定掙大錢

Ⅲ 關於康養產業具體范疇有哪些如何區域性規范開展

摘要 在適合健康城鎮建設和發展的地區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這是實現健康生活的重要基礎條件。在此基礎上,根據當地不同資源,結合市場需求特點,可以發展融合不同產業體系的康養產業。

Ⅳ 康養旅遊的概念 了解一下


1、康養旅遊,顧名思義為健康養生類旅遊,國際上,一般被稱為醫療健康旅遊。康養是物質生活已經滿足條件下,而衍生出來的精神層面的深度體驗,乃至享受,與休閑比,已經不是生活質量提高問題,而是生命質量提升問題。
2、養生旅遊市場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發展空間巨大。未來5年,養生旅遊的市場規模將呈快速增長態勢,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0%。2020年市場規模將在1000億元左右。養生旅遊作為大健康產業和旅遊產業的復合型產業,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3、當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養生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融合時下發展迅猛的休閑旅遊,養生旅遊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Ⅳ 康養旅遊根在河南,中醫五行四季養生發源地

趣哪悠(文 李楓):說起康養, 歷史 文化厚重、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的中原河南,不得不提。說起文旅,河南更是名列前茅,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占其四,甲骨文發源地、七朝古都安陽、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商代古都鄭州,殷商古都朝歌淇縣、黃帝故里新鄭、老子故里鹿邑、太昊伏羲陵淮陽、宋陵所在地、詩聖杜甫故里鞏義、漢文化發祥地商丘永城、花木蘭故里商丘、曹魏故都許昌等 歷史 名城。

周易五行八卦發源於河南,伏羲先天八卦源於淮陽,周文王後天八卦源於朝歌羑里古城(周文王被囚期間根據伏羲先天八卦演繹而出)二十四節氣起源於河南、《黃帝內經》源於河南。
名山大川南有大別山山脈的西九華山、雞公山,桐柏山山脈桐柏山、西有伏牛山山脈的堯山、木札嶺、白雲山、龍峪灣、老君山、燕子山、北有南太行山山脈的黛眉山、青要山、王屋山、雲台山、神農山、萬仙山、天界山、轎頂山等三大山脈名山。山水相依的峽谷有欒川的天河大峽谷、新安的龍潭大峽谷、盧氏的豫西大峽谷、林州的太行大峽谷、輝縣的八里溝、寶泉,新密的伏羲大峽谷等著名AA、5A景點。山水相依,大好河山,名山有了,大河小溪細流也是不少,南有長江水系的唐白河、丹江,分支有唐河、白河、丹江淮河水系的淮河幹流、洪汝河、沙潁河,分支有浉河、竹竿河、洪河、汝河、臻頭河、沙河、潁河、賈魯河等,中間有黃河水系的沁河、伊洛河,分支主要有洛河、伊河、蟒河、金堤河;北有海河水系的衛河、漳河,分支有淇河、湯河、安陽河。豫東平原還有渦河、恵濟河、黃河故道。還有20個省級紅色教育基地,9個國家級紅色教育基地等眾多紅色 旅遊 景點。

天下武功出少林,鄭州登封嵩山少林寺,傳說中的少林72絕技神秘至極,主要以強硬快功夫為主,還有禪武醫共修的 養生 功法,世界非遺中國太極,太極拳發源地焦作陳家溝,陰陽互生,強身健體。
古代十大神醫之張仲景祖籍南陽救黎民百姓於危難之中。 歷史 文物保護單位黃帝宮、岐伯山,證明黃帝和岐伯對話中醫葯學術,印證《黃帝內經》最初發源地。在岐伯山建設有黃帝康養產業項目、岐黃國醫產業項目。黃帝故里新鄭建有岐伯山醫院,無不透露著河南中醫葯文化的氣息。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葯有焦作四大懷葯和懷姜、中醫 養生 萬能草純陽之物南陽桐柏艾,中葯生產交易基地禹州產有禹南星、禹白芷、禹白附,濟源冬凌草,新密二花(金銀花),嵩縣柴胡、伏牛山連翹,鞏義小相菊花,南陽唐半夏、唐梔子,西峽山茱萸、桐桔梗、方城丹參、西峽六味地黃丸、南召辛夷、信陽商桔梗、商茯苓、商天麻、息半夏,駐馬店確山夏枯草,新鄉封丘金銀花,三門峽靈寶杜仲、盧氏連翹等近30個。
自然環境四季交替,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有冷有熱,有暖有涼,溫度、濕度恰到好處,完全符合《黃帝內經》中著有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生長規律和 養生 要訣。土壤肥沃,中國糧食主產區,地形以西到東從高山、丘陵、平原過度的省份,高山峻嶺山青水秀,丘陵地帶溝壑眾多,平原地帶一馬平川。交通便利,飛機、高鐵、火車、高速、國道縱橫交錯,公交直達村莊,讓出行更加簡單。
美食 更是說不完,各地 美食 代表介紹一二,鄭州有合記燴面、葛記燜餅、蔡記蒸餃、紅燒大鯉魚,姐弟倆土豆粉;開封小籠包、鯉魚焙面,洛陽水席、牛肉湯、豆腐湯、漿面條、不翻湯,三門峽靈寶羊肉湯、肉夾饃、觀音堂牛肉,濟源爐饃、雞蛋不翻和王屋山土饃,焦作鬧湯驢肉、武陟油茶,新鄉紅燜羊肉、封丘卷尖、原陽燴面、五號米皮,鶴壁浚縣八大碗、纏絲鴨蛋、黎陽貢面,安陽道口燒雞、扁粉菜、灌血腸、八寶布袋魚、炒三不沾,濮陽白鬍辣湯、濮陽糟魚、卷涼皮,商丘永城飠它(sha)湯、牛肉水煎包、貢麻花,周口逍遙鎮胡辣湯、孔集燒雞、悶糟魚,漯河北舞渡胡辣湯、芝麻葉豆腐腦,豬頭肉,許昌丈地羊肉湯、禹州十三碗、禹州紅薯粉,平頂山郟縣餄絡面葉縣燴面、魯山攬鍋菜,駐馬店粉漿面條、塔橋豬蹄、確山涼粉,南陽方城燴面、新野板面、桐蛋、黃牛肉,信陽燉雞、固始鵝塊、南灣魚頭、信陽毛尖。
最後再說說住的方面,河南省鄭州市、新鄉市、平頂山市、南陽市、漯河市五市入圍由宜居委、中城網發布的《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84地入圍。2021年9月,按照《河南 社會 治理發展報告(2021)》要求,根據政治文明度、 社會 和諧度、經濟發展度、環境優美度、生活便宜度、城市喜愛度六項一級指標考核結果,發布2020年河南十八地市宜居度先後排名:許昌、濟源、鶴壁、漯河、洛陽、三門峽、南陽、焦作、開封、新鄉、安陽、信陽、鄭州、駐馬店、平頂山、濮陽、商丘、周口。截止到2019年11月數據,這個排名僅代表綜合排名,證明生活舒適性,不包含 健康 長壽、醫療康養因素。

至於康養資源,數不勝數,截止到2022年2月本文發布日,河南擁有六個中國長壽之鄉,僅次於廣西和廣東。9個中國森林氧吧,13個中國天然氧吧,10個省級康養 旅遊 示範基地,10個省級 體育 旅遊 示範基地,2個國家級中醫葯 健康 旅遊 示範基地,21個省級中醫葯 健康 旅遊 示範區和示範基地,3個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65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1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地市)、37個省級森林城市(區縣市)。當然還有遍布大街小巷的葯店、社區門診、推拿按摩 養生 館、艾灸館、足浴店,更有省市縣鄉(鎮)四級重點醫院保障醫療保健服務。
河南文化藝術 體育 在全國也是響當當的,河南的豫劇已成為全國第一大劇種,曲劇、越調、墜子等代表作紅遍大江南北,非遺更有唐三彩、剪紙、汴綉、泥泥狗、木版年畫、鈞瓷、汝瓷、絞胎瓷、棠溪寶劍、汝陽劉毛筆等藝術結晶,文學、書畫名家數不勝數,前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來自河南洛陽。歌舞演藝者多如牛毛,為文化深厚的的大河南創造了現代的文化藝術氛圍,一年一度的寶豐馬街書會聚集了全國各地的民間說唱演藝傳承人、猴戲之鄉南陽新野、魔術之鄉寶豐、雜技之鄉周口、濮陽,更有不計其數的模特隊、旗袍隊、舞蹈隊、藝術團活躍在各村各鎮的公園廣場。一年一度的登山活動、健步活動、中老年門球賽、雙升大賽、象棋大賽,太極表演等心腦、手腳共養的活動等你參加。在河南靜養、藝養、動養更是恰到好處。文化展演場所有河南省藝術中心(含大劇院、音樂廳、小劇場、省美術館、藝術館)、鄭州大劇院、小皇後大劇院、鄭州藝術宮象劇場、中原大舞台、省文化館、河南省圖書館、河南省兒童圖書館、鄭州圖書館、鄭州市 科技 館,河南省博物院、鄭州市博物館、洛陽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河南省自然博物館、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河南省氣象館及多家電影院, 體育 場館由河南省 體育 中心、河南省 體育 場、鄭州市 體育 館、鄭州市 體育 中心、鄭州奧林匹克 體育 中心、火車頭 體育 場(鄭鐵 體育 中心)、工人文化 體育 中心、鄭州市民 體育 公園、中原網球中心、足球公園、龍湖全民健身中芯、新發展 體育 東運河公園、鄭州市網球中心、航海 體育 場以及各地市縣的 體育 場館。

Ⅵ 怎樣理解康養是延長生命的長度,增加生命的豐度,拓展生命的自由度

這里包括三個方面:
1,延長長度最簡單,就是長壽。
2,增加豐度,指的是接觸更多領域,使生活更精彩,生命更加有意義。
3,拓展自由度,可以理解為與上一點類似的內容。不過我感覺傾向於將其理解為保障身體健康,減少身體原因對活動的影響,提高生活質量。

Ⅶ 中國宜居、養老、康養的地方推薦

 你要的要求這里全有。論宜居、養老、康養,我給你推薦一些中國最好、最適合居住的地方。

1. 威海

威海是一座非常美麗的濱海小城,這里的人口和面積不大,但是整個城市非常的干凈舒適,同時還有許多旅遊景點。


2. 曲靖

雲南曲靖曾經多次獲得全國最宜居城市,這里的空氣,溫度適應,還有雲南特有的美麗景色。


3. 西安

西安這座城市的生活節奏非常慢,真的非常適合在這里養老,而且西安是西北最重要的城市,經濟和交通十分發達。

4. 重慶


重慶這座魔幻山城給人的感覺十分親切,更是有許多這座城市獨有的氣息和韻味,讓你不自覺沉迷在其中。

5. 廣元


廣元是2021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之一,要知道這座城市交通四通八達,同時還有悠久的歷史底蘊。


6. 大連

大連是中國北方的一座美麗海濱城市,大連的經濟發達,同時城市基礎設施完善,更有非常熱情的人。

7. 廈門

廈門在這里生活還是十分舒服愜意的,從環境,人文等多個角度來看,廈門都是非常宜居的。

8. 河池


河池這座美麗的廣西小城成功入選,要知道河池這里和昆明一樣四季如春,同時自然資源豐富,住在這里的人都很長壽。

9. 成都


成都無論是吃還是玩都很有特色,同時成都人都非常熱情,這里的經濟發達,相對來說房價比較適中。


10.麗江

麗江這里真的非常漂亮,麗江真的是把人文與自然風光完美的融合,走在充滿歷史滄桑的街道上,真的很有感覺!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Ⅷ 十萬億康養市場迎來大爆發,鄉村旅居+田園康養,會是引爆點嗎

康業產業,是一個巨大的朝陽產業。

民政部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超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0%,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而且,從2022年起預計將保持在1000萬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速。

未來10年,康養地產規模在2030年有望達到10萬億元人民幣,有力地顯示出康養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尤其,這次疫情,推動康養產業需求升級,「生態、文化、 健康 」是三個市場剛性需求,是產品鏈條研發的聚焦點。

從供給角度看,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從土地供給端為康養產業進一步擴充土地資源;投資機構被康養產業這塊「萬億大蛋糕」吸引,房產、保險、 旅遊 、 科技 等企業開始大手筆投資康養領域,為其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根據統計,全國各區縣已經成功招商並開工建設的康養項目達5000餘個,但已經開張並且實現盈利的並不多,供給與需求的錯位仍是目前康養產業發展的難題。

真是,文旅康養,萬億藍海,群雄逐鹿,生意難做。

現在,已經進入全齡康養 旅遊 時代,就連「Y世代、Z世代」都在關注 養生 ,追求 健康 成為休閑生活主流,康養旅居度假也催生一系列新業態,成為新時期經濟突破發展的一種新模式。比如:鄉村旅居、田園康養、野奢康養等。

另外,在「城鄉協調、城鄉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縣域康養氛圍更加濃厚,是縣域經濟發展的突破點。

總體來看,十萬億康養市場迎來大爆發,引爆點會是什麼呢?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多數的鄉村,能不能抓住這個機遇期,分享到紅利呢?

這得看,未來的鄉村,發展的走向,會是一個什麼趨勢。

本人認為,鄉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一個有著「居住」概念的的混合體,這里不僅有鄉村旅居,還有田園康養,體驗性的人居環境,還有 科技 感賦能的生活社區。

鄉村不僅是農民的棲居地,一個生產糧食、五穀雜糧、瓜果蔬菜的地方,還是一個離大自然最近,可以醫治現代工業文明創傷的地方,許多難以治癒的城市病都在鄉村生活中得到康復。

所以,鄉村旅居+田園康養,會是十萬億康養市場大爆發的引爆點。

那麼,普通的鄉村,怎麼抓這個引爆點呢?

精準引爆,聚焦選址,具備三大點

1、區位,大城市或都市圈、城市群的周邊延伸區域的鄉村,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城市群、華中城市群五大區域,在自駕2個小時車程范圍之內的鄉村享有發展的區位優勢。

2、資源基礎,無論是生態資源、人文資源或者在地物產資源,必須有一定的資源條件作為基礎。

3、農康旅融合,要打通一二三產的融合和創新,用新的產品、營銷、運營、品牌及投資邏輯賦能一產、賦能鄉村,創新土地要素、物產要素及人才要素的價值釋放。

細分市場,全齡康養,在於跨界融合

當「Y世代、Z世代」都開始關注 養生 了,這就不得不引起重視,代表著未來的消費者趨勢的潮流,新中產的構成是以他們為核心。康養不止養老,全齡康養能夠滿足不同年齡層人群全齡化的康養需求。

30歲以下需求——運動 養生 :登山、自行車、跑步,親近自然山水、森林、田園以及研學、體驗風土民情等。

30歲至50歲需求——休閑 養生 :美容足療、品茶、觀鳥釣魚、休閑消遣等;戶外親子:體驗生活、兒童戶外拓展、家庭聚會等;自駕游:野營、野炊、房車露營、燒烤等。

50歲至60歲—養性 養生 :禪修、靈修、國學、太極、靜修等;調養 養生 :溫泉療養、中醫 養生 、膳食 養生 等;治未病:調理亞 健康 、保健品理療等。

60歲以上人群需求——醫療 養生 : 健康 檢查、康復訓練、葯物療法等;護理照料:家庭醫生、護士護理、生活照料等;養老:養老社區、 健康 管理中心、康療中心等。

當在鄉村,引入康業產業,必須立足農業,不能忘本。鄉村振興是不可逆的趨勢,從產業扶貧到產業振興,站在「農業+」的基礎上,打破認知邊界,注重產業的疊加與整合,在於跨界融合。

一方面,可以打破當前鄉村振興過程中「千村一面」的產業發展瓶頸,又可以擴大「一村一品」的品牌邊界,從單一的農產品拓展到養老服務產品及其相關衍生品。

另一方面,可以彌補城市養老資源的不足,同時促進鄉村 社會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形成城鄉之間資源的有效流轉,緩解當前鄉村面臨的老齡化、空心化問題。

鄉村旅居+田園康養,本質上是「農康旅」的融合。

鄉村旅居+田園康養,落腳點在田園社區

鄉村旅居+田園康養,側重落地性,回歸田園生活,打造田園社區,實現「五態融合」。

生態為基。 立足自然鄉野的生態環境,將「山、水、林、田」 的自然景觀與「鄉俗、鄉情、鄉居」的人文景觀融合,構建起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居生態社區。

產態為血。 原生態的田園要植入現代的農業、 旅遊 業、鄉創產業為晶元,與村寨保護、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實現鄉土田園的自我造血、自我進化。

形態為體。 原生態的村寨肌理、傳統風貌建築空間,是承載鄉土生活、民俗風情體驗的最佳載體,如何處理好保護與展現、傳承與創新是實現田園之美的關鍵。

文態為特。 鄉村傳統文化、非遺民俗的挖掘與「IP」孵化,鄉土民情、民族節慶與現代民俗 旅遊 、 娛樂 演藝、鄉創內容的結合,才能塑造有活力、差異化的鄉土田園。

人態為魂。 人情味是田園生活的靈魂,有了人的田園才具有生活的氣息,才能真正吸引遊客前來。必須培育一種「主客共享」的生活氛圍,展現一種心中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境界。

田園社區,屬於居住的一部分,服務原住民和新移民,還會有「三創一閑」人,即文創人、農創人、科創人、休閑人。

原住民: 解決就業和增收問題,成為產業工人和高端服務人員;用人才觀念培育新農民,確保農民參與和受益,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新移民: 主要分為兩類,一是以精英人士、城市文青等核心,作為生活第二居所;一是 養生 養老人群為核心,作為鄉村養老首選地。

創客人群: 主要分三類:文創人、農創人、科創人。

旅居人群: 主要為休閑人,依託農業觀光、文化體驗、鄉村休閑、田園度假等資源和功能項目,吸引城市消費人群回歸田園生活,來鄉村 旅遊 、休閑、度假。

最終,形成高品質的生活空間。比如,城市中齡老人,可以擁有一個「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還可以經營家庭農場等。

鄉村旅居+田園康養,關鍵點在於策劃、規劃設計

鄉村旅居+田園康養,難點在於全齡康養產品鏈條的打通,滿足潛在的市場需求,形成消費鏈條,能夠抓住變現點的命脈。

尤其,新投資的項目,在前期評估和投資可研分析要點的基礎上,採取跨界融合的策劃、規劃設計手法,服務於商業決策,看的是大局而非小節,往往是項目成敗的關鍵。

鄉村旅居+田園康養的環境是以田園環境為主,同時具有多樣性,景觀復雜,層次豐富。

我們把這個環境分為三類: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田園環境,並分別對不同類型的環境進行策劃、規劃設計,衍生出相關產品業態。

1、自然環境設計

自然環境設計要注重因地制宜,以生態設計原理來指導景觀環境的設計,起到改善農民生活的作用,這里的因地制宜簡單地分為三類:

一、與「樹」共生,鄉村旅居+田園康養的設計一般是在 歷史 悠久的鄉村,環境中存在著許多樹齡久遠的樹,這些樹可能是文化的載體,可能是人們的信仰。不僅要保護好這些樹,還要給它們提供充足的生存空間。樹林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態設計理論指導環境設計要將樹林也作為設計對象,不僅可以在其中加入現代景觀元素,例如長廊、棧道,還可以通過種植特色樹苗形成田園社區的特色自然景觀。

二、與「水」共融,水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孕育了各種文化,水環境的設計不僅要結合建築,還要通過生態設計的手法布局好其內部的植被和水的流向,形成自然生態的水環境景觀。有水不僅可以形成小氣候,還可以營造具有文化象徵的特色空間,由於水具有變化莫測的形態和悅耳動聽的聲音,與水的融合的環境具有靈動性和詩意。

三、與「山」共存,山地環境是鄉村旅居+田園康養中常有的自然環境,山或陡峭或平緩,或怪石嶙峋或草木叢生,村落的建設一般會依山而建,有山才有所依靠,山林的環境設計一般會與休閑 旅遊 項目結合,注重對山體的保護,借優美的環境,安撫浮躁的心,達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

2、人文環境設計

鄉村旅居+田園康養的人文環境設計注重對 歷史 遺存、地區民族文化及民俗的良好保護與傳承,以實用、美觀、經濟為人文環境設計根本尺度,設計出突出民俗文化的特色景觀。人文景觀設計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傳統人文景觀的設計和改造,從景觀的形態、顏色、材質、光影、環保等角度出發,利用傳統的材料和工藝,結合現代創新技術和新型材料,將破損的文化景觀或者文化載體修復或者改造,突出景觀的文化價值,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觀。還可以對傳統文化景觀再現,由於本地的 歷史 人文景觀所剩無幾,通過人們的回憶和殘缺補全法,將原有的景觀通過重新進行生態設計,利用現代技術或者傳統工藝,將特色的文化景觀重現在人們面前,例如:「田園東方」的田園豐收景觀,融入現代設計構圖原理,用材生態環保,還原豐收景觀,以小景觀反應大環境,具有代表性和持久性。

另一種是文化景觀的創新,主要體現現代設計美學和材料的環保性。人文景觀通過創新的設計手法,融入現代的美學思想,表達一種獨特的文化,有些會通過環保材料的利用或者高 科技 的農作物種植,有目的性的構思設計,傳遞給人們一些生態環保理念和文化思想。

3、田園環境設計

田園環境是鄉村旅居+田園康養所特有的一種環境,整體的背景環境就是田園,田園環境可以分為:田園、果林、湖和農耕地,建築外部的環境設計涉及的就是這幾個方面的內容。其設計依據是農民的生活習慣和居住習性,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就形成了以各種田園環境為背景的建築。建築的田園環境設計方法有兩種:一是將原有田園環境加以利用到建築周邊環境中來,即將建築建造在田園之上;另一種是將建築周邊的環境重新塑造為田園環境,這就要通過合理的種植,搭配植被,管理灌溉形成新的田園環境。

設計要點:一是要把握田園環境的度,不能過於人工化,那樣會形成太過死板和機械化的景觀,應該以原有的田園環境為參照。二是定期修復,田園景觀環境一般都是人工所為,即人們的勞作所得成果,所以人為定期對其進行護理和修復是很有必要的。三是田園環境具有更高的價值,相比較於自然環境的優美,田園環境除了優美以外,還有可供人們使用的價值,及可以食用、採摘、儲藏,所以對於田園環境的設計應當注意其價值的體現。四田園環境具有季節性,這個主要與其植物配置有關,所以設計時要注意季節變化帶來的環境影響。

田園環境的設計意義,不僅可以體現田園社區的本質要求——田園,還可以形成具有更高價值的環境景觀,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快樂與便捷。

三大環境的策劃、規劃設計,是鄉村旅居+田園康養項目落地關鍵,更能衍生出「田園旅居、療養旅居、文化體驗旅居以及依託長壽自然資源旅居」等產品業態鏈條,建立消費鏈條,形成變現節點,逐步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

總之,「十四五」時期,一些具備發展「農康旅」的鄉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期,合理利用資源優勢,做好頂層設計,讓鄉村旅居+田園康養等項目盡快落地,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才能把經濟這盤水攪活了,成為經濟內循環下的「黃金時代」!

文 / 李國民 / 跨界融合策劃人 / 三農研究 專注(鄉村建設、文旅、農旅)等項目的前期策劃、規劃設計!

從開發到運營,選項目,抓政策,打市場,盯運營;請關注 「唯美鄉村」 微信公眾平台!

Ⅸ 康養的概念是什麼

煲湯要素

要使喝湯真正起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作用,在湯的製作和飲用時有一定的科學原則要遵循,否則就可能出現偏差。

選料要得當

這是制好鮮湯的關鍵所在。用於制湯的原料,通常為動物性原料,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子、豬骨、火腿、板鴨、魚類等。采購時應注意必須鮮味足、異味小、血污少。這類食品含有豐富蛋白質和核苷酸等,家禽肉[1]中能溶解於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湯鮮味的主要來源。

食品要新鮮

新鮮並不是傳統的「肉吃鮮殺,魚吃跳」的時鮮。現在所說的鮮,是指魚、畜、禽殺死後3小時~5小時,此時魚、畜或禽肉的各種酶使蛋白質、脂肪等分解為人體易於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也最好。

炊具要選擇

制鮮湯以陳年瓦罐煨煮效果最佳。瓦罐是由不易傳熱的石英、長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土,經過高溫燒制而成。其通氣性、吸附性好,還具有傳熱均勻、散熱緩慢等特點。煨制鮮湯時,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傳遞給內部原料,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溶出得越多,湯的滋味鮮醇,食品質地越酥爛。

火候要適當

煨湯火候的要訣是大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可使食物蛋白質浸出物等鮮香物質盡可能地溶解出來,使湯鮮醇味美。只有用小火長時間慢燉,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濃醇。

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鮮香食品的溶劑,又是傳熱的介質。水溫的變化、用量的多少,對湯的風味有著直接的影響。用水量通常是煨湯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時應使食品與冷水一起受熱,即不直接用沸水煨湯,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營養物質緩慢地溢出,最終達到湯色清澈的效果。

搭配要適宜

許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營養素起到互補作用,即餐桌上的黃金搭配。如海帶燉肉湯,酸性食品肉與鹼性食品海帶起到組合效應,這在日本的長壽地區是很風行的長壽食品。為使湯的口味純正,一般不用多種動物食品同煨。

注意調味用料投放順序,特別注意熬湯時不宜先放鹽。因鹽會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質凝固,鮮味不足。通常60℃~80℃溫度易引起部分維生素破壞,而煲湯使食物溫度長時間維持在85℃~100℃。故在湯中加蔬菜應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C破壞。湯中適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蔥、蒜等調味品,使其別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湯的原味。

喝湯時間有講究

「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這有一定的道理。吃飯前,先喝湯,等於給胃腸加潤滑劑,中途不時喝點湯水,有助食物稀釋和攪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同時,吃飯前先喝湯,讓胃部分充盈,可減少主食的攝入,避免過多攝入能量。而飯後喝湯,容易引起營養過剩。

應該加多少水?

這可是煲湯的關鍵。研究發現,原料與水分別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湯,湯的色澤、香氣、味道大有不同,結果以1∶1.5時最佳。對湯的營養成分進行測定,此時湯中氨態氮(該成分可代表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甚至高於用水較少時。這是因為水的加入量過少,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沒,影響了湯中營養成分的濃度。隨著加水量的增加,湯中氨態氮被稀釋後濃度會有所下降。但是,湯中鈣、鐵的含量以原料與水1:1的比例時為最高。

煲湯時間越長越沒營養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煲湯時間越長,湯就越有營養」。對此,同濟大學醫學院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進行了實驗研究。他們選擇了蹄膀煲、草雞煲、老鴨煲,通過檢測發現:蹄膀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1小時後明顯增高,之後逐漸降低;草雞肉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0.5小時後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 1.5小時,脂肪加熱0.75小時可達到最大值;鴨肉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後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鍾時升至最高值。長時間煲湯並沒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使這三種湯中的營養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雞煲和老鴨煲,煲湯時間越長,蛋白質含量越低。

專家提醒

長時間加熱會破壞煲類菜餚中的維生素;加熱1~1.5小時,可獲得比較理想的三種煲湯的營養峰值,此時的能耗和營養價值比例較佳。

要使喝湯真正起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作用,在湯的製作和飲用時有一定的科學原則要遵循,否則就可能出現偏差。

[編輯本段]常用煲湯葯材

玉竹:養陽潤燥、生津、清熱。

川貝:潤心肺、清熱痰。

百合:補肝肺清熱益脾。(清水浸1小時)

支竹:清肺補脾、潤燥化痰。(清水浸10分鍾,切4CM塊,最多煲半小時)

夏枯草:清肝熱、降血壓。(最多煲2小時)

生地:涼血解毒、利尿。

羅漢果:清肺潤腸。

老莧菜梗:解毒清熱、補血止血、通利小便。(中葯店有賣,洗凈切短)

白果:益肺氣。(去殼,入滾水5分鍾取起去衣,去心)

芡實:補腎固精、健脾止瀉。

無花果:潤肺清咽、健胃清腸。(切片)

竹蔗:潤燥、和胃、清熱解毒,可辟去蛇等腥味。

土茯苓:清熱去濕、解毒利尿。

當歸:補和血、調經止痛。

天麻:祛風、定驚。

冬蟲草:補損虛、益精氣、化痰。

茉莉花:提神醒腦,清虛火、去寒積。

雪蛤:滋腎、補肺、健脾。(清水浸發5小時,入蔥姜水滾5分鍾取起,入燉盅一個半小時)

閱讀全文

與康養與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