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70歲叫做什麼年什麼歲

70歲叫做什麼年什麼歲

發布時間:2022-09-25 12:34:42

70歲是什麼之年

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1、從心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古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2、古稀之年: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3、懸車之年: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古稱70歲為「古稀之年」。

詳細內容:

老人70歲叫古稀,古稀原有古來稀少,而今也不多含義。但是解作古來稀少,與過去不同了。閱報上都見過百歲老人還侍奉著高堂老母的事,將來這很可能將成為普遍現象。

70歲,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② 七十歲叫什麼之年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來稀,

八十、九十耄耋、

一百歲期頤之年。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老人。

原文是:出自《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夠按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為政》。

然而曾仕強教授在百家講壇,易經的奧秘中曾講說,這幾句的話的另一種意思:」在人的十五歲時候決定學習的方向,三十歲的時候確定一生的原則,四十歲的時候對人生的目標不再動搖,五十歲的時候明白命運是自己造就的,六十歲的時候廣泛聽取多種意見,這樣到七十歲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就絕對不會做出逾矩的事情。

(2)70歲叫做什麼年什麼歲擴展閱讀

論語 為政:

《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范疇的進一步闡述。

60歲 70歲 八九十歲分別稱為是什麼之年

60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乾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

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

61歲

還歷壽:61歲的壽辰。由於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70歲

從心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77歲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中壽:指80歲以上。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88歲

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慾旺盛之意。

90歲

上壽:九十為上壽。

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99歲

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

期頤、期頤之年:指百歲高壽。《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④ 70歲叫什麼之年的稱呼呢

70歲叫「古稀之年」。

讀音: gǔ xī zhī nián

意思:七十歲的代稱。

出處: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翻譯: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

近義詞

年逾古稀

讀音:nián yú gǔ xī

意思:年紀超過七十歲。

出處: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翻譯: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

⑤ 古人稱男子20歲為 之年、30歲為 之年、40歲為 之年、50歲為 之年、60歲為 之年、70歲為 之年

古人稱男子二十年為( 弱冠 )之年,三十歲為(而立 )之年,五十歲為(知命),六十歲為( 花甲 ),七十歲為(古稀)之年,一百歲為( 期頤)之年。

⑥ 70歲的老人叫什麼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專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屬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⑦ 70歲是什麼之年

70歲是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古稀之年舉例詳解:

古稀之年,漢語成語,拼音是gǔ xī zhī nián,意思是指人到七十歲。出自《曲江二首》。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指男性70歲。

示例:

1、七十~是人生難得的。

2、師傅在~仍堅持游泳、打拳,看上去像是五十來歲的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李道人獨步雲門》

其他老人年齡稱謂:

杖家之年:五十。

杖鄉之年:六十。

杖國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禮記·工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問焉,則就其室。」

斑白:老人。老年人頭發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是指長壽老人。:指老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黃發」是枯黃的頭發。人老了,頭發上由黑變白,白發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裡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⑧ 七十歲叫什麼之年

老人七十歲稱為古稀之年。

出處:《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因為在古代七十歲是退休回家,把平時當官時坐的的車收(懸)起來的時候,所以也叫懸車之年。又因十歲為一旬,所以七十歲人可叫七旬老人。

「古稀之年」也被稱為「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某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祖先對人生年齡的分段,是極為科學和合理的。

其他年齡的叫法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⑨ 70歲是什麼之年

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1、從心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古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2、古稀之年: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3、懸車之年: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古稱70歲為「古稀之年」。

⑩ 70歲叫什麼耄耋之年

耄耋之年並不是指的70歲的老人。在舊時一般70歲稱為古稀之年,耄耋之年是對八九十歲老人年齡的統稱。80歲叫仗朝,90歲叫鮐背,統稱為耄耋之年。

古代人活到70歲,已是很不易了,所以稱為古稀之年,也有稱作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仗朝又作杖朝: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後用作八十歲的代稱。
90歲稱為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另外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也可稱「凍梨」。

閱讀全文

與70歲叫做什麼年什麼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寧陽退休教師工資 瀏覽:760
子女過戶給無房父母收多少費 瀏覽:404
老人發燒抽搐上不來氣怎麼回事 瀏覽:846
破皮養生機多少錢 瀏覽:565
60歲男士大腿抽筋原因 瀏覽:840
老年人一直黃 瀏覽:678
重陽節孝老愛親的傳統 瀏覽:689
養老金並軌後教師的優勢不再 瀏覽:77
老人不舒服吃點什麼 瀏覽:718
夢里的父母恩是什麼意思 瀏覽:123
農村社保老人過世了如何銷戶 瀏覽:914
抖音怎麼設置讓老年人使用 瀏覽:253
農村退養老保險能退多少錢 瀏覽:124
我國城市與農村養老不同 瀏覽:293
長壽保潔公司 瀏覽:704
中老年人每天吃多少最好 瀏覽:697
感恩父母的詩題目有哪些 瀏覽:85
央企科長級別退休金 瀏覽:609
長沙市天心區老年大學的電話 瀏覽: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