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有哪些地名
關於上海名稱的由來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這句話;另一種說法認為由於當時有上海浦和下海浦等水道而得此名。
.
但是無論哪一種說法,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上海之稱始於宋代,而且上海之名也最早出現在北宋郟亶之的《水利書》中。當時上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設有上海鎮。1292年,上海改鎮為縣。這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1928年設置上海特別市,兩年後改稱上海市,一直到現在。1949年,上海設為直轄市。
當年上海的標志——國際飯店,右邊是人民公園
看國際飯店當年鶴立雞群的高度,
不說你們也能看出是什麼年代了吧
直至今日,上海有很多地區依舊沿用著那些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地名,有些地方一直佇立至今,而有些已經不復存在了,僅僅只留下一個名稱。爹爹姆媽那輩,看到這些地名倍感親切,但問問如今的小年青,好些都只能搖搖頭,像是連聽都沒聽過。
十六鋪
1982年建造的十六鋪新客運站
十六鋪位於南市區東北部,泛指東門路兩側以及附近地區。清末,上海城廂內外共分16個鋪,此處為第十六鋪,故名。舊時,沿江地帶的商業主要集中在大東門、小南門一帶。民國初年逐漸北移至十六鋪一帶,沿浦碼頭都是批發商的庫房,東門路、方浜東路附近銀樓、皮貨、海味、地貨、棉布、葯材等商號集中。今仍保護繁榮景象,各類商店齊全,設有集市貿易市場和副食品交易市場。沿江有十六鋪客運站、東門路輪渡站、大達碼頭。
八仙橋
八仙橋位於黃浦、盧灣區境,泛指金陵中路、龍門路交會處附近地區。相傳該處原有北八仙橋、老八仙橋、中八仙橋、南八仙橋、石八仙橋、木八仙橋,因名。19世紀末建華洋菜場起,飯館、旅社、百貨、服裝、鞋帽、銀樓等商店競相出現。後由於大世界區片的興起,融合了八仙橋區片部分地區,也使八仙橋區片范圍縮小。
八埭頭
八埭頭區域是楊樹浦工業帶的最早工業園區
位於楊浦區西南部,平涼路、通北路交會處附近一帶。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建韜朋路(今通北路),光緒三十二年建華盛路(今許昌路),光緒三十四年在韜朋路建八墚磚木結構里弄房屋後,始有八埭頭之稱。民國元年(1912年)後,福祿街、揚州路、汾州路、新康里、同興坊等道路和里弄相繼建成,百貨、南貨、鞋帽、綢布、貰器、五金、雜貨等商店以及當鋪、肉攤、茶館、豆腐店、糟坊、菜場等先後開設,發展到抗日戰爭前夕,八埭頭一帶已形成人煙稠密,主要道路兩側商店毗接的鬧市。現八埭頭大致范圍,東近許昌路,西近景星路,南近楊樹浦路,是區內一處以舊式里弄房為主的居住區。以平冷盤場為中心,形成區內一處主要的商業網點,有銀行、郵局、書店、電影院、個體戶小商場、農副產品貿易市場。
九畝地
位於南市區西北部,露香園路、大境路交會處附近一帶。原為顧氏露香園的一部分,露香園荒廢後,園內的青蓮座改為青蓮庵。清嘉慶年間,青蓮庵左前避為小演武場,佔地約九畝,俗稱九畝地。歷經數度變遷,九畝地范圍擴展到東至舊倉街,南至上海市實驗小學,西至青蓮街,北至高墩街。主要為居民區,舊式住房密集。有著名的上海市實驗小學。
三角地
位於虹口區南部。泛指以漢陽洛、峨嵋路和塘沽路之間的三角地菜場為中心,包括附近的南潯路、閔行路和吳淞路一帶。清光緒十六年(1891),即有肩挑蔬菜的小販在此設攤,形成菜市。民國4年(1915)建為室內菜場。嗣後,漢陽路、塘沽路上開設百貨、綢布、服裝、五金、醫葯、油糧、南北貨、煙糖、食品、水果、日用雜品和飲食等商店,形成商業網點。附近有職工業余大學、中小學及聖心堂。現三角地菜場正在改建為高層建築。
大世界
1980年代的上海大世界
位於黃浦區南部,泛指延安東路與西藏中、南路交口處一帶。民國6年(1917年)在此建成當時遠東最大的游樂場大世界,故地境習稱大世界。此後小型劇場、舞廳、書場、飲食店、糧果店、百貨店、綢緞布匹店、酒樓、旅館競相開設。民國16年(1927),英商電車又在大世界附近與法商電車接軌,更促進這一地區的繁榮。抗日戰爭初期,閘北、虹口及市郊居民紛紛來此避難,使附近人口稠密。現大世界區片商業繁榮,商店毗接,一些著名的商店多冠有大世界之名,更提高大世界的知名度。大世界也是上海市交通繁忙的地段之一,車輛、人流絡繹不斷,建有人行天橋。
大自鳴鍾
80年代長壽路大自鳴鍾地區街景
在普陀區東南部,長壽路和西康路交會處一帶。20世紀初,隨著滬西工業發展,居民聚居,道路兩側商肆日增,形成鬧市。民國15年(1926年),在附近興辦十多家棉紡廠的日商內外棉株式會社,於兩路交會處中心為已故董事長川村利兵衛,建頂嵌時鍾的塔式紀念碑一座,這一帶遂習稱滬西大自鳴鍾。鍾塔已於1958年為改善交通而拆除,但名稱仍被沿用。是區境的商業中心,有商店二百餘家。也是車輛繁忙、人流擁擠的交通中心之一。
大柏樹
位於市區東北部,地跨虹口、楊浦2區境。泛指邯鄲路、曲陽路、中山北一路、水電路、逸仙路交會處附近一帶。該地原名薛家塘,是一個三岔路口,俗稱三角場,後形成五岔路口,俗又稱為小五角場。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在此懸牌,名「大八辻」,里人讀為「大八字」、「大八寺」。1988年改稱今名。現有工廠、商店、學校、居民新村、商用大樓。是市中心區通往五角場、江灣鎮、寶山區的交通要道,客貨車頻繁。
❷ 我想知道上海市、普陀區
普陀區的介紹和位置
基本簡介
普陀區地處上海市中心擴大圖中心城區西北部,與靜安、長寧、閘北、嘉定、寶山等區接壤,區域面積55.47平方公里,下轄6個街道、3個鎮。普陀擁有繁榮的工商業,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教育與醫療資源,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是滬西的宜居新城區。2010年,全區戶籍總人口87.89萬人,全年戶籍出生人口5883人,死亡人口7414人,戶籍自然增長率-1.75‰,計劃生育率99.78﹪
普陀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現有文物點40餘處,正在考古挖掘中的元代水閘遺址被評為200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普陀區段蘇州河畔是上海乃至中國近現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普陀區有著較為獨特的宗教文化資源,區內不僅有上海現存唯一的元代地面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真如寺,還有聞名東南亞地區的玉佛寺、滬西清真寺等宗教寺廟
普陀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發源地之一,[1]有「赤色滬西」的美稱,區內海上動漫博物館(4張)留存許多工人革命運動遺址。普陀區博物館事業發展迅速,蘇州河沿岸已建、在建各類博物館、藝術館和紀念館多達10餘個,具體為造幣博物館、印鈔博物館、絲綢博物館、紡織博物館、遊艇遊船博物館,火花博物館、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海上動漫博物館、成龍電影藝術博物館、蘇州河展示中心、上海半島藝術中心、劉海粟美術館展覽分館、上海當代作家手稿作品收藏展示館、顧正紅紀念館和長風生態商務區工業遺址園,初步形成以近現代工業文化為主體、高雅文化和紅色文化為補充的博物館展示走廊。
折疊編輯本段板塊綜述
普陀區原為老工業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發源地之一。 中共早期活動家李啟漢、鄧中夏、項英、李立三、劉少奇等都曾在區內領導工人運動。昔時工業以紡織、麵粉為主體,改革開放以來,已迅速成為各門類工業競爭發展的綜合性工業區。普陀區板塊劃分圖由於開展市場經濟建設,大力發展房地產業、物流業、商業、現代都市型工業、旅遊和服務等第三產業,經濟逐年上升。 普陀區原來棚戶陋屋較多,潭子灣、潘家灣、朱家灣、葯水弄為舊上海著名的「三灣一弄」棚戶區。1951年,開始建設上海第一個人民新村——曹楊新村,此後陸續建成新村60餘處。
1992年,普陀區進入第三次住宅建設高潮,10多年來,三灣一弄已得到全面改造,全區出現300多座命名的精品大廈,擁有數百幢時尚樓房。新區開發的典範——215萬平方米的萬里城和舊區改造的典範——160萬平方米的中遠兩灣城,成為全市住宅建設的示範點。舊區改造也使市政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當前,全區上下正為全面建設新普陀而努力。如今,在新一輪發展中,普陀區將建設成為輻射長三角的現代商貿服務區,基本確立與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西大堂」的城市形象。
長壽路板塊
普陀區只有兩個板塊位於內環內,分別是長壽路和武寧板塊,其中長壽路板塊是普陀最靠近市中心的板塊,毗鄰中山公園,北接蘇州河、南面毗鄰繁華的靜安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雖然這兩個板塊之間僅隔一條蘇州河,但位於蘇州河以南的長壽路板塊更靠近市中心,無論是價格還是投資回報率,都比武寧要高出一籌。而長壽路商圈街上的長壽公園、滬上第一個活水公園—夢清園,為熱鬧的長壽路板塊增添了一絲綠意。而普陀區教育資源最好的江寧學校也同時位於該板塊。 發達的商業氛圍、成熟的配套,使長壽路板塊內以中高端商品住宅為主,除了擁有長壽路和周邊的曹家渡兩大商圈外,流經該板塊的蘇州河也同樣成了無可復制的優勢。該板塊內有長壽路和武寧路兩條主幹道,一橫一縱,再加上一個亞新生活廣場和武寧店家樂福,而坐落其中著的沿河樓盤一直非常受購房者的青睞。
①居住布局
與大多位於內環內的板塊一樣,長壽路板塊雖然不大,但擁有70多個次新社寬敞大道區,樓盤集中度非常高。在居住布局上,這些次新樓盤總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2000年後建造的中高端社區,大多地理位置都非常好,或者坐擁蘇州河河景、或者位於長壽路商業街沿線,這些社區規模和綠化設施都比較好。另一類是則是上世紀90年代建造的社區,其中包括一些外銷房和商住樓,這些樓盤以一幢或幾幢塔式結構的高層建築,組成很小的社區,綠化率和規模都比較小。除此之外,長壽路板塊內還分布著一些老公房和老式里弄。
②商業特點
長壽路板塊以整條長壽路商業街為主軸,兩邊分布了各類商業設施和寫字樓,但由於長壽路上的商業設施分布較為分散,除了亞新生活廣場之外的大型商場很少,反而是寫字樓、商務樓相對較多,一直未能形成很好的商業氛圍。不過在長壽路和陝西北路交界處出現了一座Changel 1,作為上海首家八零後一站式大型購物商鋪,已有包括西班牙ZARA在內的近百家企業入戶。長壽路最西面靠近靜安區的曹家渡商圈,有芳匯廣場、上海友誼商店、滬西電影院等商業設施,集中的商業布局也使該處商業氛圍更為成熟。此外,長壽板塊還擁有華聯吉買盛和家樂福兩家賣場,其中位於武寧南路長壽路上的家樂福武寧店規模較大,為周邊居民購物提供了很大便利。
③交通特點
交通方面,該板塊的公交線路主要集中在宜人的居住環境長壽路、江寧路兩條主幹道上,有941路、13路、138、112、40路等20多條公交線路,可通往上海火車站、曹家渡、上海體育館、人民廣場、靜安寺等各區域,出行十分方便,但這兩條主幹道都較為擁擠,尤其是在跨過蘇州河上的江寧路、武寧路兩座橋梁時更為明顯。 此外,北面的內環沿線盡管有3、4號線運營,但長壽板塊距離這兩條線路還是有一定距離、未能充分享受其帶來的便利。不過7號線以及在建的13號線將從三條南北方向貫穿長壽板塊,形成四通八達的軌道交通網路。
武寧板塊
武寧板塊處於中山北路內環高架和蘇州河之間,是普陀區僅有的兩個位於內環的板塊之一,雖然無法與盧靜黃等傳統市中心相比,但優越的地理位置還是使不少改善型家庭選擇在此置業。蘇州河流經整個板塊。滬西工人文化宮是武寧路商圈的重點。武板塊內有3、4、11號線軌道交通經過,並有在建的13號線,軌道的開通不僅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也為武寧帶來了日益濃厚的商業氛圍。而武寧路上的滬西工人文化宮、家樂福武寧店、曹楊路上的普陀體育館,也已成為該板塊的地標性建築。由於毗鄰曹家渡、中山公園商圈,板塊內也林立了多座中高檔商務寫字樓、銀行,使不少高級白領、老闆、外企人員紛紛選擇在這里居住或是租賃房屋。
①居住布局
從居住布局上看,整個武寧板塊可以以江寧路為界,分成居住比較集中的東區和西區。東區以大型樓盤中遠兩灣城和平江小區為主,樓盤不多但居住人口不少。西區以武寧路商圈為中心匯集了眾多樓盤,其中2000年以後建成的商業住宅佔了多數,夾雜著老公房。
②商業特點
武寧板塊的商業配套按居住上海月星環球港社區的集中度,以江寧路為界可以分成東、西區。江寧路以西最為著名的就是武寧路商圈了,該商圈以武寧路和曹楊路為主軸,集中了滬西工人文化宮、新西宮服飾禮品城、蘇寧電器等知名商業配套,十分熱鬧。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的商業中心城市綜合體——上海月星環球港亦將為武寧板塊濃厚的商業氛圍增加一塊厚重的砝碼。
江寧路以東知名社區內部就有不少便利店,中間的中潭路上也設置了一些銀行、餐館,由於離武寧路商圈較遠,小區居民生活主要依靠長壽路商圈和光新路商圈;平江小區位於武寧板塊最西面,除了中華新路上有菜場、便利店外,還依靠了宜川路商圈和北廣場的一些商業設施。另外,板塊內除了擁有熱鬧的武寧路商圈外,還毗鄰曹家渡、中山公園、長壽路等商圈,這些使居民日常生活十分方便。
③交通特點
該板塊內的公交線路主要集中在武寧路商圈附近,除了有到達徐家匯、曹家渡、靜安寺、上海火車站的公交外,有不少都是到達輕紡市場、江橋、梅川路步行街、南翔鎮等地區。武板塊內有3、4、11號線軌道交通經過,並有在建的13、14號線。
④娛樂休閑
由於蘇州河由西向東流經武寧板塊,該板塊有不少主打樓盤都以河景現代化商務樓為特色,沿河而建,其中光復西路上的部分蘇州河綠化帶已建成,十分適合散步。板塊內有兩個公園,一個是普陀公園,公園雖然不大,但裡面有健身器材,綠樹之間有還有鵝卵石鋪成的健身步道,以及涼亭水池,很適合居民休閑健身、打牌娛樂。
另一個不錯的休閑場所是滬西工人文化宮,西宮類似於公園,裡面有人工湖,還有一個花鳥市場,西宮旁邊就是普陀體育館和普陀影劇院,其中體育館是全年365天,全天候的向市民開放,對居民來說,想打羽毛球或是看電影,還是比較方便的。另外,對居住在中遠兩灣城的居民來說,與夢清園只隔一條小橋,到滬上第一個活水公園去遊玩也不是件難事。
曹楊板塊
曹楊板塊位於普陀區南部,緊貼內環線,南起金沙江路,北至武寧路,東依武寧路 ,西靠大渡河路,是全國著名的社區商業中心,作為解放後上海興建的第一個人民新村――曹楊新村,許多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陸續在此安家。板塊發展較早,各項生活配套設施齊全,是上海西部一個大型的成熟社區。走進板塊內,第一個印象就是這里的商業設施繁華、集中,主要分布在蘭溪路上,以曹楊商城、伊登廣場為中心,這里的設施完全可以滿足居民日常的生活所需。而在商業配套集中之餘,板塊的綠化做得也非常出色,每條馬路的兩邊,都是鬱郁蔥蔥的梧桐樹,靠近曹楊公園的花溪路兩邊,則完全沒有一點沿街的店鋪,行走在這里,與逛公園無異。生活在這樣一個地方,無疑是幸福而快樂的,這也是許多年輕白領堅持要把新家安置在這里的原因。綠色掩映下的實惠生活,在曹楊,演繹的淋漓盡致。
①居住布局
曹楊板塊是上海著名的工人新村發源地,新公房間與高端商品房互相間雜,便利的交通、高性價比的物價、遍地的綠茵,使這里成為許多年輕白領的首選宜居社區。曹楊板塊的綠化是當地的一大優勢。板塊內的居住社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植被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空地,再加上板塊內的曹楊公園和蘭溪青年公園,綠化在這里不是稀缺品。
②商業交通
足不出戶,享受便利繁華的生活配套。曹楊板塊的商業設施主要集中在蘭溪路上,以曹楊商城為商業中心向周邊輻射,性價比極高,這條商業街已成為當地居民的主要購物去處。蘭溪路上有曹楊商城、伊登廣場、賽博數碼廣場等規模較大的商業設施。曹楊商城中所售商品為中、高檔品質,種類齊全;伊登廣場中,也聚集了一些著名品牌專賣店和娛樂休閑設施,能夠滿足周邊居民的購物娛樂需求,如jack&jones、佐丹奴、Esprit、賽博數碼廣場、韋伯健身廣場、新華書店等。在蘭溪路上,世紀聯華、肯德基、麥當勞、永和大王、小肥羊火鍋店、味千拉麵、必勝客、迪信通手機城、協亨手機等的存在,大大方便了周邊居民,區域內及周邊的大賣場諸如華聯吉買盛、麥德龍、易初蓮花、農工商超市等,都有班車在區域內穿梭。居民日常生活所需,都可以在板塊內得到滿足,說「足不出戶」,一點都不為過。
上海軌道三、四號線和十一號線穿梭板塊之中。板塊內公交線路雲集,從曹楊到人民廣場、靜安寺、淮海路、曹家渡、中山公園等商圈都有直達的公交,居民出行十分便捷。軌道交通3、4、11號線的共線樞紐――曹楊路站設在板塊南部,曹楊路和凱旋北路交界,板塊南部居民獲益較多。還有軌道交通11號線經過,站點規劃位於楓橋路、曹楊路,大大方便板塊北部居民的出行。軌道交通11號線,全長近120公里,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已於2009年12月底投入試運營。
③教育醫療
板塊內教育設施較為眾多,有人戲稱,足不出戶便可以完成從小學進而中學、進而大學的教育過程。區域內有著名市重點高中曹楊二中、普陀區朝春中心小學、上海市曹楊二中附屬學校等學校是上海市比較有名氣的優質學校,再加上全國重點高校――華東師范大學與板塊僅一路之隔,教育環境不可謂不優質。醫療方面,上海三級醫院普陀區中心醫院就位於蘭溪路,可以解決板塊居民的健康保健問題。 棗陽路――熱鬧的大學路說到棗陽路,大家一定不會覺得陌生,因為這條路的一端有一所華東師范大學,而棗陽路就在它後門處。一路沿著棗陽路而行,對於這條路的性格也有了個大致的了解。它的一端,依靠著繁華的曹楊商城,而另一端,則是寧靜的長風公園。
長風板塊
長風板塊是指金沙江路以南、以西、真北路以東的普陀區區域,位於普陀區西南部。板塊西南以蘇州河與長寧區為界,北與長征鎮、曹楊新村街道相接。該地區曾經是蘇州河流域重要工業基地,見證了上海火柴廠、福新麵粉廠、天廚味精廠等一批民族工業的輝煌歷史。已步入新一輪的商務規劃時代,有望成為城市四大准CBD中心之一。
長風板塊西部,大渡河路以西一直到真北路,是規劃中的長風現代生態商務區,未來這里將會成為蘇州河邊一個大型的商務辦公聚集區,還在建設當中,以工地居多,較為冷清。 按照上海市的規劃,長風生態商務區已正式列入全市首批重點推進的九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之一。該商務區位於普陀區南部,內環和中環線之間,原為長風工業區,這里具備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是市中心內不可多得的一塊可供整體規劃開發的地塊。未來這里將會有國浩長風城、北岸長風、旭輝世紀廣場、匯銀國際商務中心等商務樓宇。與其他地區不同,長風生態商務區地塊傍綠面水,規劃中的現代服務區新建綠地和原有綠地合計達2000多畝,這在上海中心城區里是罕見的,未來將依託蘇州河北岸生態環境,營造綠色休閑長廊,凸顯蘇州河特色。
①居住布局
長風板塊在地理劃分上涇渭分明,東部是以長風公園和華東師范大學為中心的居住區,聚集了大片上世紀90年代開發的住宅,如長風新村、師大新村等,生活氣息濃厚,長風公園和華東師范大學的存在,更是帶動了周邊配套的發展。華師大後門的棗陽路上,更是因為聚集了眾多的學區生活配套而一直保持著較高的人氣。
②娛樂休閑
長風公園(6張)有50年的歷史,是上海市大型的綜合性山水公園。晨起去公園鍛煉,周末帶家人一起去家門口的公園散步、放鬆,應是周邊居民最大的便利享受。平日飯後到長風公園散散步是件很方便的事情。家人中不管是退休的爺爺奶奶還是年輕的上班一族,到長風公園打打拳、跑跑步都是不錯的選擇。公園里有適合青少年活動的各種游樂設施。長風公園裡面還有個海洋水族館,是家長帶小朋友們的好去處。毗鄰的學區有華東師范大學。
位於華師大後門的棗陽路是美食一條街,各種地方美食是應有盡有。在金沙江路上還有華聯商廈和華聯吉買盛可供日常購物,除此之外,還可以步行到金沙江路逛逛華聯商廈,購買許多用品,或是乘兩站公交車到長寧的中山公園體驗吃喝玩購一站式消費體驗的快感與舒適。
③交通改善
板塊交通環境有待提升。由於整個板塊的出行一般依靠金沙江路,雖然擁有多條直道市區的公交線路,但金沙江路東段車道狹窄,因此高峰時刻擁堵比較嚴重。不過中環線真北路段的通車大大改善了該板塊的出行便利度。同時,金沙江路沿線又有3座連通長寧的公路橋和軌道交通13號線正在規劃中。軌道交通3號線由西向東,與軌道交通1號線交匯,並穿越市中心。在金沙江路沿線設站的軌道交通13號線,將與環線、路橋形成地下和地上聯動的立體網路體系,將在未來幾年大大改善板塊內的交通環境。
④教育資源
區域內的教育資源非常豐富,小區旁邊就是華東師范大學校,全國重點大學。除了華師大,在附近還有雲嶺實驗學校、怒江中學、華師大附屬小學等近10所學校,板塊內居民的就學便利度非常高。不過板塊內的醫療資源相對缺乏,離板塊最近的,是位於蘭溪路的普陀區中心醫院,除此之外,板塊內沒有其他的醫療資源,就醫等問題比較突出。
真如板塊
真如板塊位於上海西北部,普陀中心位置,地域范圍為滬寧鐵路以南,嵐皋路以西,中山北路、武寧路以北,大渡河路以西,金沙江路以北,真北路以東,處於待開發狀態。如果不是上海市政府提出打造真如副中心的規劃,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集團大手筆投入,也許這塊擁有上海建寺最早的真如寺的「風水寶地」,就真的被人忽視了。而隨著真如副中心、上海西站、軌道11號線的通車,真如的眾多利好得以挖掘,成了普陀最受關注的板塊,讓板塊內外的居民都開始期待另一個「徐家匯」、「五角場」的出現。
①居住布局
真如板塊的居住布局可以以武寧上海西站路為界線,分為南北兩塊。南部與曹楊、長征板塊相連,依靠曹楊、真北兩大商圈的輻射,生活相比便利,樓盤也比較集中。北塊是政府規劃重地,雖然有許多人都希望在此購房,但真的找一處合適的居住區很難。這里大部分區域是非居住區,主要分布了上海西站、真如副中心等在建工程,水產、水果、建材等各燈批發市場,物流中心等等,整體環境較差,居住住宅則以80、90年代建造的老式居民區為主,房齡較新的樓盤大多為小社區。 真如板塊的北面是滬寧鐵路,對沿鐵路的居民來說,噪音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板塊內有數條河流,有不少樓盤,但這些河流的水質大多不佳,除非像蘇州河一樣進行一番治理,否則無法提升樓盤的整體品質。
②商業狀況
真如板塊的商業配套設施南北有著很大的區別,南部與曹楊、長征板塊相連,依靠曹楊、真北兩大商圈的輻射,居民到時代購物中心、梅川路商業街、麥德龍、百安居、中環百聯等等,都很方便。 而北部,真如副中心的許多設施都還在規劃建設中,僅能看到的,是聚集在銅川路、曹楊路、大渡河路一帶的各種類型的大型批發市場,如農貿市場、果品市場、水產市場、禽蛋市場等,這里聚集了極大的人氣,市場交易場面火熱,雖然環境還有待改善,但物品大多價廉物美,生活成本低。北部已建成的唯一一個大賣場就是家樂福真北店,位於板塊西北面,對靠近星河世紀城的居民來說,購物會很方便。
③交通特點
在公共交通方面,真如板塊可以說是四通八達。依託了板真如寺(8張)塊內上海西站、各類物流、批發市場等重要區域,在曹楊路、銅川路、桃浦路幾條主要幹道上,可以找到通向市區和郊區的多條公交線路,自駕也很方便,但這些道路大多比較擁擠,來往車輛中大中型集卡車較多,導致路面塵土飛揚,車況較差。另一方面,上海西站也將「升級」成為集滬寧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城市公交為一體的全新現代化交通樞紐。規劃的4條軌道交通線——軌道交通11號線、14號線、15號線和16號線將經過該站,將改善居民依靠公交出行,交通還不太便捷的現狀與窘境。
宜川板塊
普陀宜川板塊地處中環,靠近內環線中山北路,周邊配套相當成熟,生活成本也較低,區域內老公房眾多,菜場、醫院、銀行、便利設施等一應俱全,還有不少別具特色的餐館,甚至還坐擁有多所幼兒園,小學和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宜川中學。居民出行方面可以依靠軌道交通3、4號線中潭路站以及3、4、7號線交匯的軌交樞紐鎮坪路站,距離上海火車站很久,公交系統還是相對發達的。
❸ 上海有哪些地名
上海地名分類所有詞條 A . 阿克蘇路 B . 八仙橋 . 八埭頭 . 北京路 . 北市鎮 . 北站 . 北蘇州路 . 寶山縣 . 寶山路 . 濱江大道 . 白蕉 C . 場中路 . 崇明大道 . 川沙廳 . 川沙縣 . 常熟路 . 成都路 . 曹家渡 . 曹楊路 . 漕寶路 . 漕溪路 . 辰花路 . 長寧路 . 長壽路 . 長江路 D . 東新橋 .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 東方路 . 東灘大道 . 大世界 . 大東門 . 大南門 . 大木橋路 . 大柏樹 . 大洋橋 . 大渡河路 . 大自鳴鍾 . 大連路 . 定海橋 . 定西路 . 打浦橋 . 澱山湖大道 . 董家渡 F . 復興路 . 楓林橋 . 法租界 . 福州路 . 福建路 G . 公共租界 . 國權路 . 廣中路 . 廣富林路 . 拱極路 . 觀海路 . 高安路 . 高科路 H . 華亭縣 . 華亭老街 . 華山路 . 滬太路 . 滬瀆壘 . 滬閔路 . 河南路 . 海寧路 . 淮海路 . 虹橋路 . 虹梅路 . 虹鎮 . 衡山路 . 邯鄲路 . 黃興路 . 黃姚鎮 J . 九畝地 . 九江路 . 交通路 . 軍工路 . 劍川路 . 嘉定縣 . 建國路 . 江寧路 . 江川路 . 江浦路 . 江灣 . 江蘇路 . 江西路 . 金山衛 . 金山縣 . 金山大道 . 金橋路 . 金沙江路 . 金陵路 . 錦綉路 . 靜安寺 K . 凱旋路 . 控江路 L . 兩港大道 . 臨港大道 . 涼城路 . 盧家灣 . 婁縣 . 綠楊橋 . 羅山路 . 老北門 . 老白渡 . 老西門 . 老閘橋 . 里護塘 . 陸家嘴 . 陸家嘴環路 . 陸家宅 . 陸家浜路 . 魯班路 . 龍東大道 . 龍華路 . 龍華鎮 . 龍吳路 . 龍陽路 M . 茂名路 N . 內環高架路 . 南京路 . 南北高架路 . 南市區 . 南碼頭 . 南陽橋 . 泥城橋 P . 平涼路 . 彭公塘 . 拋球場 . 浦東南路 . 浦東大道 . 潘家灣 Q . 其昌棧 . 慶寧寺 . 曲陽路 . 棋盤街 . 清浦鎮 . 祁連山路 . 欽公塘 . 青村所 . 青龍鎮 R . 人民大道 . 人民廣場 . 人民路 . 日升樓 . 瑞金路 S . 三角地 . 上南路 . 上海縣 . 上海浦 . 上海鎮 . 世博大道 . 世紀大道 . 十六鋪 . 四川路 . 四平路 . 崧澤大道 . 松江縣 . 松江府 . 申港大道 . 申濱路 . 陝西路 T . 同濟路 . 土山灣 . 塘橋 . 天山路 . 天目路 . 天鑰橋路 . 太平橋 . 提籃橋 . 潭子灣 . 田林路 W . 萬航渡路 . 烏泥涇鎮 . 烏魯木齊路 . 五角場 . 吳中路 . 吳會鎮 . 吳淞 . 外灘 . 武寧路 . 汶水路 . 王家庫 X . 仙霞路 . 小東門 . 小北門 . 小南門 . 小沙渡 . 小花園 . 小西門 . 徐家匯 . 徐家匯路 . 斜土路 . 斜橋 . 新北門 . 新開河 . 新閘路 . 翔殷路 . 西藏路 . 西郊鄉 . 香花橋 Y . 宜山路 . 延安路 . 引翔港 . 楊家橋 . 楊家渡 . 楊樹浦路 . 楊高路 . 盈港路 . 英租界 . 葯水弄 . 蘊川路 . 豫園 Z . 中華路 . 中山環路 . 中環路 . 製造局路 . 周家嘴 . 周家嘴路 . 周家橋 . 周家渡 . 張華浜 . 晝錦里 . 朱家灣 . 真如 . 重慶路
❹ 蘇州河十八灣各在什麼地方
「歡迎乘坐水上巴士,我們將一起經過蘇州河上十八道灣、十二座橋,共度一小時美好時光……」講解員開場白娓娓動聽。前天下午2時,記者在普陀區長風生態商務區2號碼頭登上可以容納10名遊客的「蘇州河3號」遊艇,開始一段首航體驗之旅。
蘇州河全長125公里,流經普陀區的岸線長達21公里,遍布河灣和半島,「水上巴士」從長風生態商務區2號碼頭出發、在莫干山路海事碼頭靠岸,沿線經過28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和優秀近代保護建築,以及啤酒博物館、絲綢博物館、造幣博物館、印鈔博物館、遊艇遊船展示館等一批依水而建的博物館。
蘇州河河道急彎時凹進去的地方被稱為「灣」,從遊艇上觀賞,十八道灣各具特色。江寧路橋向東、昌化路橋北堍的兩側分別叫「潘家灣」和「潭子灣」,據說「潭子灣」還是上海最古老的地名,上世紀的朱家灣、潘家灣、潭子灣加上「葯水弄」合稱「三灣一弄」,曾是上海棚戶區代名詞,這一帶被開發成大型住宅區「中遠兩灣城」後,還保留著「兩灣」舊名;蘇州河流經昌化路橋僅幾百米,突然來了個120度大轉彎,在浜南形成「叉袋角」灣。「叉袋」是古代運輸棉花的麻織口袋,由於棉花一度是上海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加之這里形似叉袋,因此得名。後來,此地建起上海麵粉廠,原廠房在近年列入「工業遺產舊址」,普陀區還在這里建立創意園區。
❺ 上海舊社會的三灣一弄在什麼地方
上海舊社會最出名的莫過於「三灣一弄」——潭子灣、朱家灣、潘家灣和葯水弄,這些地方曾是難民到上海的第一站,也是後來著名的棚戶區、「下只角」。
❻ 上海普陀區中山北路屬於哪個鎮或者哪個街道
上海普陀區中山北路屬於中山北路街道,中山北路街道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區東部。東與閘北區毗連,西與朱家灣、石泉新村2街道接壤,南臨吳淞江與普陀路街道為鄰,北與宜川新村、甘泉新村2街道相連。
中山北路為上海內環路的一部分,包括高架橋和橋下路;穿越上海市普陀區、靜安區、虹口區三區,全長10.4公里。
(6)長壽路葯水弄擴展閱讀:
中山北路街道地境處於吳淞江、虯江與彭越浦交匯處,昔時大部分地區為河漫灘地,清代中葉,江流穩定,始有村落。
自20世紀初起,滬寧、滬杭2鐵路先後築成,吳淞江兩岸興建工廠,蘇、浙、皖等地前來謀生的勞動人民在虯江和彭越浦兩岸搭草棚、滾地龍聚居,逐步形成潘家灣、潭子灣棚戶區,與朱家灣、葯水弄合稱滬西「三灣一弄」棚戶區而聞名於市。
❼ 曹楊新村街道的人文歷史
昔時,境內為吳淞江泛濫改道的主要地區。19世紀末,草長浦斜貫中部,北有徐家浜,南有西蘆浦、老吳淞江,西臨吳淞江三大河曲,大小河浜、水塘密布全境。沿江有曹家渡、談家渡、小沙渡溝通兩岸交通。全境均為農村,有葉家宅、灘上宅、沈家宅等村落,村民以種植糧棉為業。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今膠州路以東之地被擴占為公共租界。20世紀初,租界工部局在境內辟築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勞勃生路(今長壽路)、檳榔路(今安遠路)。同時外商利用特權在吳淞江南岸佔地興辦工廠。此後,民族資本家也在境內辦廠。大量勞動人民來此謀生,紛紛在境北葯水弄一帶搭建簡屋、草棚或滾地龍聚居,形成了聞名全市的葯水弄棚戶區。至二三十年代,境內建有以紡織業為主的大中型工廠近20家,是滬西工業區的主要地區之一。勞勃生路、小沙渡路口及曹家渡一帶逐漸形成熱鬧的商業市廛,居民日益增多,河浜、農田消失,全境成為滬西市區的一部分。解放前,境內除北部沿江一帶為幾家大型工廠所佔外,其他地境內多為簡屋與工廠交織在一起的居住區。民國34年(1945年),建立區建置時,即為其轄地。
❽ 上海葯水弄在哪裡
你好,上海葯水弄現在是普陀區西康路1501弄與西康路1371弄。
❾ 葯水弄現在叫什麼名字
dnf中沒有雙倍葯水賣.
在不久前發行的三星c3110c
dnf專題手機中贈送一個激活碼,裡面有一瓶葯水,兩小時雙倍,叫"遠古精靈的秘葯".
❿ 到底是「葯師弄」還是「葯水弄」
是「葯師弄」,位於上海市川沙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