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拓跋力微真長壽啊

拓跋力微真長壽啊

發布時間:2022-09-23 06:50:49

1. 歷史上活的時間最長的皇帝是誰

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即清高宗,年號「乾隆」,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公歷2月7日),乾隆帝於養心殿逝世,終年八十九歲,嘉慶帝親政。逮和珅於刑部獄,旋賜死。以十一皇子成親王永瑆為軍機大臣。 三月,大赦乾隆間文字獄各案涉及人員。 四月,上尊謚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 九月,葬乾隆帝於裕陵。

(1)拓跋力微真長壽啊擴展閱讀

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在康熙、雍正兩朝基礎上,進一步完成多民族國家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重視社會穩定,關心受災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農民負擔;

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巨大成績,維護國家統一並拓廣領土,完善對西藏的統治,統一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版圖達到最大化;漢學得到發展,民間藝術如京劇開始形成。

2. 歷史上真的有撻菝拔族嗎

應該指的是鮮卑人皇族拓跋氏,是北魏皇族人的姓

拓跋,讀音作tuò bá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後裔鮮卑族拓跋(亦稱托跋)部拓跋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相傳,黃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陽氏顓頊。昌意的小兒子悃被封在北土(今中國北部地區)。黃帝以土德之瑞稱王。鮮卑族人則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拓跋」為姓,稱拓跋氏,意即黃帝土德後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張旗鼓地進行漢化改革時,率王族改為漢字單姓「元」氏,其王族之外德拓跋氏遂成為庶姓,仍為拓跋氏,不與皇室同族。

第二個淵源:源於李姓所改。出自西漢時期有李氏者改為拓跋氏。

由於李氏有三個主源,改為拓跋氏的李氏,一說源自嬴姓即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一說源自回族阿跌失氏,到底源自何源,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得姓始祖:拓跋力微。

拓跋氏尋宗溯源,黃帝有四妃,有二十五子,其中十二個兒子繼承父姓姬姓,另外十三個兒子改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為西陵氏女,號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囂、龍苗。西陵氏所生長子昌意,降居若水(由帝子下降為諸侯),生子三人:長子名乾荒,乾荒生顓頊(高陽氏,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後裔為李氏;三子名悃,遷居北土,其後裔即為拓跋氏,即後來北朝的鮮卑族。

據史籍《魏書·序紀》記載,拓跋氏歷史的序幕是從拓跋毛開始的。他為「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所謂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約都是一個氏族部落聯盟中的氏族部落。拓跋毛之後,五傳到了拓跋推寅時候,正值東漢初年,拓跋氏開始從原來的居地向南遷徙。「南遷大澤,方千餘里,厥土昏冥沮洳」。七傳到了拓跋鄰,以所在地荒遐,又謀南遷,因年老,傳位於子拓跋詰汾,帥部南移。「山谷高深,九難八阻,於是欲止。有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先行導引,歷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神獸之說,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話傳說。拓跋詰汾死,子拓跋力微立。在《魏書·序紀》里,拓跋力微被稱為始祖,他在位五十八年,活了一百零四歲。在拓跋氏歷史上,力微是有貢獻的,因此他被稱為始祖。

後裔流傳:
1、拓跋氏。大多為北魏孝文帝時皇族遠枝或部民,未獲得改姓的權利。其次是西魏時期賜予李氏等族姓以「拓跋」的尊姓。其人多分布於甘肅、陝西、山西一帶為多。
2、拓氏。大部分由拓跋氏一支發源而來。其居住地也與拓跋氏相近。
3、源氏。由拓跋鮮卑一支禿發氏演變而來。該源氏始祖為北魏西平王源賀。其族人在廣東有分布。
4、元氏。北魏高祖孝文帝改帝姓「拓跋」為「元」,後帝族遂以之為姓。其族人分布較分散。唐代元稹、金代元好問等皆出於此。
5、袁氏。該枝系出自帝姓「元」氏,是北魏孝文帝後裔,後改姓為「袁」。其人於湖北、四川有分布(字派中有「德、光、基、庭、邦」者即是)。而明代湖北公安袁宏道出於此。

3. 五胡十六國中的鮮卑族如何用五十年時間統一北方

鮮卑族拓跋部原來居住於今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過著游牧生活。東漢以前,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後,拓跋部在部落首領拓跋詰汾的率領下,也逐步向西遷移,進入原來北匈奴駐地,即漠北地區。到拓跋力微時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於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後又遷居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與曹魏、西晉發生往來,但這時拓跋部仍處於氏族部落聯盟階段。

315年,拓跋力微之孫拓跋猗盧因幫助西晉並州刺史劉琨與匈奴族劉聰、羯族石勒相對抗有功,被西晉封為代公,進而封為代王。338年,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國,都於盛樂,邁入奴隸主佔有制的階級社會,逐漸強大起來。

376年,前秦天王苻堅攻代,拓跋什翼犍戰敗,不久被其子拓跋寔君所殺,前秦又來攻代,代國滅亡。

苻堅進攻什翼犍時,鐵弗部首長劉衛辰曾與苻堅合作,向什翼犍進攻。什翼犍失敗後,劉衛辰和另一鐵弗族首長劉庫仁兩部強大起來。苻堅使他們以黃河為界,分別佔有拓跋氏的故地,劉衛辰部居西,劉庫仁部居東。劉衛辰、劉庫仁都出自南匈奴。因漢與匈奴和親,以宗女嫁匈奴單於,故匈奴人多冒姓劉。這兩部匈奴又都與拓跋鮮卑聯姻。劉庫仁母是拓跋鬱律(平文帝)之女。什翼犍以宗女嫁給劉庫仁,把女兒嫁給劉衛辰。

拓跋珪要復興拓跋氏,首先就要與匈奴的劉顯(劉庫仁之子)、劉衛辰兩個部落爭奪部落聯盟的領導權。劉顯在拓跋珪即位前就謀害拓跋珪,拓跋珪即位後不久,劉顯派兵護送什翼犍的少子拓跋窟咄和拓跋珪爭國。拓跋氏原有立少子的習俗,窟咄之來,對拓跋珪構成很大威脅。

諸部落都有動搖,引起騷動,拓跋珪的左右也陰謀活捉拓跋珪以響應拓跋窟咄。拓跋珪畏懼,北逾陰山,依於賀蘭部,派人向慕容垂求救。慕容垂派慕容麟領兵救拓跋珪,大敗窟咄,窟咄投奔劉衛辰,被其殺死,部眾歸拓跋珪所有;翌年(387)拓跋珪在馬邑彌澤大破劉顯,劉顯部落最後被慕容垂消滅。拓跋珪也和劉衛辰展開了斗爭,最後衛辰失敗被殺,其子赫連勃勃率殘部南逃依附後秦姚興。於是黃河以南諸部皆平,拓跋珪虜獲畜產名馬三十餘萬匹,牛羊四百餘萬頭。

拓跋珪恢復了鮮卑拓跋氏的部落聯盟領導地位後,開始向南北發展。這時期,在拓跋氏北面的是文化上更為落後的高車族和柔然族,在南面的是鮮卑慕容垂所建立的後燕。登國四年(389),拓跋珪擊敗了高車族。高車是游牧部落,是善戰的騎兵。對高車族的征服,增強了拓跋氏的戰斗能力。

1、征服後燕

北魏統一北方的戰爭,是在五胡十六國之時諸侯紛爭條件下進行的。它雖然面臨諸多對手,情況復雜多變,但能審勢度勢,確定先後打擊的目標,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

北魏登國十年(後燕建興十年,395),後燕攻北魏,拓跋珪面對後燕軍的進攻,針對其恃強輕敵,採取示弱遠避、待疲而擊的方針,同時注重瓦解對方軍心,奮勇追擊,在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東北)決戰中殲滅四五萬燕軍。從此改變了兩國力量對比,北魏勢力進入中原。

登國十一年(396),拓跋珪乘勝進擊,親率40餘萬大軍南下進攻後燕,拓跋珪率大軍出馬邑,克晉陽,取並州,東下井陘關,收降後燕將領李先,封其為征東左長使。繼而長驅直入,直抵滹沱,在常山城(今石家莊市郊區東古城一帶)下安營布壘,准備一舉克城。當時,後燕常山太守苟延率眾守城。

拓跋珪勸降不成,便令將士大舉攻城。苟延倉惶應戰,但因他不甚懂兵法,指揮無方,加之雙方力量懸殊,燕軍死傷慘重,北魏軍隊破城而入,擒俘苟延。繼之,魏軍連占數十縣。只有中山、鄴(今河南安陽北至河北臨漳南)、信都(今河北冀州)三城仍為燕軍控制。十一月,魏王珪集結大批兵力攻打燕都中山。同時,命東平公拓跋議率兵五萬攻鄴城,命冠軍將軍王建、左將軍李栗攻信都,准備一舉滅燕。

後燕高陽王慕容隆守中山南門,率眾力戰,打退魏軍的輪番進攻。魏軍傷亡慘重。拓跋珪看中山城堅固森嚴,於是引兵向南,以優勢兵力很快攻下信都。繼之,兵臨鄴城,幾次強攻不克,魏軍營壘反遭慕容青的夜襲,拓跋珪只好暫時率軍退駐楊城。此時,魏國並州監軍丑提聞其叔父沒根降燕,便督率所部人馬殺回魏國都城作亂。拓跋珪聞知,准備撤兵北還,平息內亂。但又恐燕軍窮追,腹背受敵。

於是,派國相涉延與後燕議和,並願以其弟為人質留於燕。燕主慕容寶聞魏國內部有難而不許。同時,發步兵12萬、騎兵3.7萬屯於滹沱河北岸的柏肆塢(今藁城縣北),邀拓跋珪在此決戰。拓跋珪求和不成,憤而應戰。數日內統兵北上,在滹沱河南岸安營紮寨。慕容寶趁魏軍立足未穩,遣精兵萬餘人夜襲魏營,企圖先發制人。燕軍過河之後,潛至魏營,利用北風縱火燒營,並發起猛攻。魏軍營壘紛紛起火,兵將大亂。

此時,拓跋珪正在睡覺,忽聽軍營大亂,慌忙棄營赤腳逃走。燕將乞特真率百餘人飛馬趕到拓跋珪大帳內,只見拓跋珪丟棄的衣靴,不見其人。拓跋珪逃出軍營之後,立刻擊鼓收眾。

夜幕之下,乞特真聞鼓聲以為中計慌忙鳴金收兵。燕兵聞鑼鼓齊鳴,不知其故,以為遭到魏軍伏擊,頓時驚惶大亂,自相踐踏,互相砍射。拓跋珪立即將全軍集合起來,下令步兵在營外點燃火炬,騎兵向燕軍猛沖猛殺。燕軍四面受敵,又遭到魏軍騎兵的輪番攻擊,死傷慘重,亂作一團,燕將高長被俘。

慕容寶只得收拾殘兵,渡河北逃。魏軍士氣高漲,在拓跋珪的統領下窮追不舍。當時,正是風雪交加的夜晚,燕軍士兵涉水渡河,加之多帶傷殘,凍死者屍體相枕。丟棄袍仗、兵器無數。慕容寶為保住性命,棄下大軍,率步騎兩萬逃回中山。魏軍連夜追擊,兵臨中山城下。後燕尚書郎慕容皓謀殺慕容寶未遂。斬關出城降魏。慕容寶見中山難保,便率一萬騎兵殺出重圍,逃奔龍城(今遼寧朝陽市)。繁華一時的後燕國都中山,終於在皇始二年(397)十月甲申日被魏軍佔領。



2、攻打南朝

天興元年(398),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稱帝。拓跋珪擊敗後燕進入中原後,鼓勵農業生產,其奴隸主貴族也逐漸漢化轉化為封建地主。拓跋珪招納漢族大地主參加統治集團,加快了鮮卑拓跋部的漢化進程。

此後數年,北魏注重於鞏固內部及既得地域,也時而與北部的柔然和關中的後秦交戰。如北魏天興五年(後秦弘始四年,402年),北魏大軍以圍城打援、分而殲之的戰法,於柴壁(今山西襄汾西南)大敗後秦軍,殲滅3萬餘人。

永興元年(409),拓跋珪被殺,其子拓跋嗣繼位,史稱明元帝。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年),魏明元帝乘宋武帝劉裕病卒之機,憑借強大軍力,沿黃河流域全面開戰,重點進攻,奪取黃河以南虎牢(今滎陽西北)、洛陽、滑台(今滑縣東)等軍事重鎮。由於南朝宋軍善於守城,頑強抵抗,也使魏軍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代價。

泰常八年(423),拓跋嗣卒,太子拓跋燾繼位,史稱魏太武帝。此時,北方除大夏、北涼、西秦、北燕和柔然外,皆為北魏所佔。

3、大敗夏國

魏始光三年(夏承光二年,426)至四年,拓跋燾趁胡夏皇帝赫連勃勃卒,諸子相殘殺之機,二次率軍進攻夏都統萬城(今陝西靖邊東北白城子)。以佯弱誘夏軍出戰,引而疲之,然後隱軍出夏軍陣後,順風沖擊,大敗夏軍,克統萬城,俘夏王、公、卿、將、校及後妃、宮人等以萬數,獲馬30餘萬匹、牛羊數千萬頭。

胡夏被北魏攻陷,皇帝赫連昌被俘,其弟赫連定逃往平涼(甘肅華亭)繼位。在431年趁北魏兵團回撤之機攻下西秦繼續西擴,在青海湖被鮮卑吐谷渾汗截擊,赫連定被鮮卑生擒獻於北魏。

4、大破柔然

北魏始光元年(424)八月,柔然可汗大檀(即牟汗紇升蓋可汗)聞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率6萬騎攻入北魏雲中(今和林格爾西北),殺掠吏民,攻陷北魏故都盛樂,包圍了雲中城。拓跋燾當太子時,十二歲遠赴河套保衛長城抗擊柔然的入侵,把邊塞軍務整頓的有聲有色。對柔然的戰術也頗為熟悉,於是他力排眾議,親自率2萬騎兵急赴雲中救援。柔然依仗人多,將趕來救援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及所部,竟包圍達五十餘重。

起初,北魏將士十分恐懼。但是這位不到16周歲的少年皇帝拓跋燾卻“臨敵常與士卒同在矢石之間,左右死傷者相繼,而帝神色自若”。因此使得北魏的將士們“是以人思效命,所向無前”。先是柔然的兩位大將大那、社侖所發動的進攻被北魏軍擊退。之後,柔然大將於陟斤被北魏軍射殺,拓跋燾趁勢率軍大縱深地向前穿插,北魏奮力突擊柔然軍,柔然軍頓時被攪得一片混亂,大敗而逃。

次年十月,北魏大舉征討柔然,分兵五道並進,越大漠擊之,柔然驚駭北逃。

魏帝為徹底擺脫北面柔然與南朝宋兩面夾擊的威脅,並雪雲中被圍之恥,在大敗赫連夏,克其都城統萬(今陝西靖邊東北白城子)後,決心集中力量打擊柔然。神鹿加二年四月,與眾大臣商議擊柔然,公卿大臣及保太後擔心宋軍進攻,均竭力勸阻。太常卿崔浩認為:宋聞陛下克統萬,內心深懷恐懼,必不敢動;柔然自恃遙遠,謂我力不能制,防備鬆懈已久,故夏則散眾放牧,秋則聚眾南掠,今乘其放牧無備出擊,可一舉滅之。

魏帝對其見解極為贊賞,遂決定留太尉長孫嵩、衛尉樓伏連鎮守京都;命司徒長孫翰領兵由西道向大娥山,自率軍由東道向黑山(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北罕山),越過大漠,合擊柔然可汗庭(今蒙古國哈爾和林西北)。

神麚二年(429)五月,拓跋燾抓住柔然夏則散眾放牧之機,魏帝領軍至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區),舍棄輜重,率輕騎兼馬(每一騎兼有副馬)奔襲,直逼栗水(今翁金河)。柔然無備,臨戰震怖,民畜驚駭奔散;大檀忙焚穹廬,絕跡西遁。大檀弟匹黎先在東部聞魏軍至,率兵欲救其兄,途中遭長孫翰騎兵截擊而敗,其渠帥數百人被殺。大破柔然,威服高車,為穩定北方創造有利條件。從此,柔然勢力大減,主動攻魏較少。


5、攻克北燕

延和元年(432)五月,拓跋燾感覺部隊已經休整完畢,便在平城南郊調集兵馬,屯積糧草准備進攻北燕。同年六月,拓跋燾率軍親征討伐北燕。七月魏軍行至濡水(今河北東北部灤河)後,後方供給出現危機。拓跋燾當即派遣安東將軍奚斤征發幽州和密雲的民眾及丁零族(高車)一萬多人充當魏軍的民夫,給魏軍運送攻城的器具,這才解決了燃眉之急。

魏軍主力繼續東進,拓跋燾和奚斤在北燕都城龍城外會師。兩路魏軍在途中基本沒有受到什麼抵抗,沿途的北燕守軍和官員接連向北魏投降,魏軍沒費多少功夫就合圍了龍城。拓跋燾在和龍外又征發了3萬多民眾為其挖圍塹,企圖困死龍城內的守軍。

是年八月,北燕皇帝馮弘不甘心就此投降,便派了3萬人出城向魏軍挑戰,戰敗。北魏昌黎公拓跋丘和河間公拓跋齊率部合圍北燕軍,燕軍死傷近萬人。遭此一敗,北燕的官員和將領們都老實了不少,只有尚書高紹仍然率部抵抗,不久後也被殺死。馮弘見形勢不利,便邀請高句麗軍保護他,率龍城百姓東渡遼水,投奔高句麗。不久,馮弘因為自大被高句麗長壽王殺死,北燕滅亡。

6、降服北涼

太延五年(北涼永和七年,439), 北魏帝遣使至北涼,得悉北涼主沮渠牧犍喜於傳播柔然可汗妄言:去歲魏帝伐我大敗,不能復振。知其稱藩懷有二心,經朝議,決定依從謀主崔浩之言,出其不意,乘虛攻涼。

六月,魏帝率兵從平城出發,使侍中、宜都王穆壽輔助太子拓跋晃監國,又令大將軍、長樂王嵇敬,輔國太將軍、建寧王拓跋崇領兵2萬屯漠南,以防柔然。同時命公卿草書遣責北涼主沮渠牧犍,列數其12項罪狀,勸其親率群臣遠迎魏軍,才是上策。隨後自雲中渡過黃河,於七月至上郡屬國城,留下輜重,部署諸軍:以撫軍大將軍、永昌王拓跋健,尚書令劉吉與常山王拓跋素為前鋒,兩道並進;驃騎大將軍、樂平王拓跋丕,太宰、陽平王杜超為後繼;以平西將軍源賀為向導。

源賀為故南涼主禿發傉檀之子,南涼原據姑臧,後為北涼所佔。源賀對魏帝言道:姑臧城旁有四部鮮卑,皆臣祖父舊民,願勸其歸附。魏主稱善。八月,拓跋健獲得河西(即河西走廊與、泊水流域一帶)畜產20餘萬。北涼主未肯出迎,一面遣使求救於柔然,一面派其弟征南大將軍董來領兵萬余出戰於姑臧城南,北涼兵望風奔潰。魏帝遣使曉諭北涼主出降,沮渠牧犍得報柔然將攻魏邊塞,猜測魏帝可能還師,遂閉城固守。

其堂弟沮渠祖城出降,魏帝俱知城內情況,於是分兵圍攻。由於源賀引兵招慰城附近諸部下3萬余落,故魏帝得專攻姑臧。九月,北涼主沮渠牧犍之侄沮渠萬年率部降於魏。姑臧城潰,沮渠牧犍率文武5000人出降。北涼歷39年而亡。繼之,魏軍又攻克張掖、樂都、酒泉等地,皆留將鎮守。


7、南北對峙

16歲的拓跋燾即位,即位之初就以少勝多,頂住了北方柔然的瘋狂入侵。後來拓跋燾主動反擊柔然,先後13次出兵柔然,征服了漠北一帶,使柔然臣服。拓跋燾於公元427年,用3萬騎兵攻破了堅不可摧的胡夏統萬城。公元431年滅胡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渾,又於436年滅北燕,439年滅北涼,使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復歸統一。

至此,北魏統一了北方,繼前秦苻堅後再度使北方歸為一統。從而與南方的劉宋政權並立,形成南北朝對峙的格局。

拓跋燾憑借祖父和父親留下的基業,加之自己的雄才大略、軍事才幹,經過近20年的統一戰爭,最終統一了北方,加強北魏的封建化進程,使北魏政權更為鞏固。但在伐宋之時,劉宋的南兗、徐、兗、豫,青、冀六州遭到極大的破壞,“自是道里蕭條,元嘉之政衰矣”,加重了人民的苦難。此外,北魏大臣、軍事謀略家崔浩,深為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作為謀主,他參與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軍事決策,多謀善斷,屢建功勛,在北魏統一中國北方的一系列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

4. 三國有誰超過100歲的﹖

如果你想問的是三國演義的話,那麼左慈受之無愧是第一長壽之人,因為三國演義里,他就是一神仙。

但是關於左慈的事兒,和他的出生時間,死亡時間在三國志中都沒有確切記載,並且翻遍晉史,資治,都沒有太多符合邏輯,符合事實的推測或者是證據顯示左慈活了多久。

所以如果你要以正史,事實的角度去看的話,在三國這段歷史中,真正確實有載的100歲以上的人只有一個,是魏國張臶(三國志有載)

張臶 ,字:子明 終年:105歲
歷史介紹:巨鹿人,隱士,少游太學,學兼內外,後歸鄉里。終身不仕。

而之後的人中活的最久的分別是:

蜀漢來敏 字:敬達 終年:97歲
歷史介紹:義陽新野人,漢末大亂,敏隨姊奔荊州,姊夫黃琬是劉璋祖母之侄,故益州牧劉璋遣迎琬妻,敏遂俱與姊入蜀,常為璋賓客。涉獵書籍,善左氏春秋,尤精於倉、雅訓詁,好是正文字。先主定益州,署敏典學校尉,及立太子,以為家令。後主踐阼,為虎賁中郎將。丞相亮住漢中,請為軍祭酒、輔軍將軍,坐事去職。亮卒後,還成都為大長秋,又免,後累遷為光祿大夫,復坐過黜。前後數貶削,皆以語言不節,舉動違常也。與孟光俱以其耆宿學士見禮於世。敏荊楚名族,東宮舊臣,特加優待,是故廢而復起。後以敏為執慎將軍,欲令以官重自警戒也。年九十七,景耀中卒。

東吳呂岱 字:定公 終年:96歲
歷史介紹:廣陵海陵人,吳將。孫權時任上大將軍,孫亮時,任大司馬。

曹魏司馬孚 字:叔達 終年:93歲
歷史介紹:河內溫縣人,司馬懿之弟,歷仕魏國五代皇帝,遷至太傅。西晉代魏後,司馬孚進封為太宰,晉帝司馬炎對他十分尊寵,但他不以此為榮,至死仍以魏臣自稱。

孫吳士燮 字:威彥 終年:90歲
歷史介紹:蒼梧廣信人,東漢末交址太守,孫權派步騭至交州任職,士燮迎接了步騭。在其幫助下,步騭成功斬殺了蒼梧太守吳巨,於是東吳在名義上佔有了交州,士燮也被加封為左將軍。士燮又修書給益州的雍闓等人,要求他們派人來投靠孫權。士燮因此又被加封為衛將軍,他的弟弟士壹、兒子士徽、族子士匡也都封了侯位。226年,士燮病逝,終年九十歲。

5. 歷史上活到百歲的皇帝有哪幾位

歷史上活過百歲的皇帝只有一位,他是南越武帝趙佗。

趙佗(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帝,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正定縣)人,秦朝南海龍川令,南越國創建者。原為秦朝將領,與任囂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亂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至建元四年(前137年)在位。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著手前進嶺南百越之地。漢高祖元年(前206年),任囂病亡,趙佗即向南嶺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並借機殺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們,換上自己的親信。

秦朝滅亡後,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趙佗起兵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建立南越國,號稱「南越武王」。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夏,劉邦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勸趙佗歸漢。在陸賈勸說下,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

呂後七年(前181年)秋,呂後臨朝,發布了禁止和南越交界的地區對南越出售鐵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於是趙佗自稱「南越武帝」,發兵攻打長沙國,並在攻佔長沙國的邊境數縣後撤回。

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趙佗去世,享年約一百餘歲,葬於番禺(今廣州)。趙佗死後,其後代續任了4代南越王至前111年,南越國被漢朝所滅。趙佗從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作為秦始皇攻打南越的50萬大軍的副帥,一直到建元四年(前137年)去世,一共統治嶺南81年。

(5)拓跋力微真長壽啊擴展閱讀:

卒年爭議

關於趙佗的卒年,司馬遷《史記·南越列傳》中說是「至建元四年卒」,即前137年。此說學界一直存疑,緣於《漢書·南粵傳》載:文帝元年,欲以「盛德」鎮撫天下,「為佗親冢在真定置守邑,歲時奉祀」,同時,賜其堂兄弟官賞,並派陸賈帶書信前去安撫。

趙佗甚為感動,在給文帝的復信中,自稱「老夫處粵四十九年」雲雲。其「處粵四十九年」之說,招致後人眾說紛紜,難成一詞。王鳴盛從時間上質疑:「趙佗於文帝元年已自稱『老夫處粵四十九年』,歷文帝二十三年,景帝十六年,至武帝建元四年,凡四十三年。即以二十餘歲為龍川令,亦一百十餘歲矣。」

就當時的生活條件與生活水平而言,活到一百多歲恐怕很難,尤其是北方人到南方,面臨自然環境與生活環境的諸多不適,趙佗居然一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這種質疑不無道理。

韓兆琦先生認為:「若依梁說,則『至建元四年』五字應移至下段開頭,如此比較合乎情理。」可能正是基於合乎情理的需要,《漢書》作了如此調整。卒年本不詳,生年再由卒年去推,只能是以或然性前提推出或然性結論了。

6. 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和壽命最短的皇帝是誰。

最長壽皇帝:

趙佗,即南越武帝,恆山郡真定縣,秦朝南海龍川令,南越國創建者。原為秦朝將領,與任囂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亂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漢高祖三年(前204年) 至建元四年(前137年)在位。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趙佗去世,享年約一百餘歲。

最短命皇帝:

劉隆,即漢殤帝,漢和帝劉肇少子,養於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短的皇帝,謚號孝殤皇帝。

(6)拓跋力微真長壽啊擴展閱讀

陛下和皇帝

我們經常能在電視里看到把皇帝稱為「陛下」。

陛下是封建時代臣民對皇帝的稱謂。「陛下」本來是指宮殿的台階,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階。皇帝臨朝時,「陛」的兩側要有近臣執兵刃站列。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對皇帝說話,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衛者轉達,以示皇權的崇高。後來,就用「陛下」作為對皇帝的直接稱呼,表示雖然是在對皇帝說話,但禮儀上不能有失尊卑。

參考資料

網路-漢殤帝

網路-趙佗

7. 拓跋猗迤的人物生平

拓跋猗迤是鮮卑索頭部首領拓跋力微之孫,拓跋沙漠汗的長子,相貌英俊,身材魁梧,由於其身材太過魁梧,騎馬使馬匹不能承受,因此常常乘坐大牛駕的座車。
咸寧三年(拓跋力微五十八年,277年),索頭部部落大人向拓跋力微進讒言陷害拓跋沙漠汗,並在拓跋力微的默許下,將拓跋沙漠汗殺害。 同年,拓跋力微去世。 自拓跋力微去世之後,拓跋猗迤的叔父拓跋悉鹿、拓跋綽和弟弟拓跋弗相繼擔任索頭部首領。 元康四年(拓跋弗元年,294年),拓跋弗去世,拓跋猗迤的叔父拓跋祿官繼任索頭部首領之位。
元康五年(拓跋祿官元年,295年),拓跋祿官將索頭部領土劃分為東、中、西三部,拓跋祿官自己統率東部,居住在上谷以北、濡源以西,東面與鮮卑宇文部接壤;以拓跋猗迤統率中部,居住在代郡參合陂以北;以拓跋猗迤之弟拓跋猗盧統率西部,居住在定襄的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故城。
索頭部自從拓跋力微繼位以來,便與西晉和好,百姓安居樂業,財物牲畜富足。到拓跋祿官分設三部時,索頭部已擁有騎兵多達四十餘萬人。 當時,拓跋猗迤採納大臣衛操召集接納漢人的建議,於是漢人前來依附的逐漸增多。拓跋猗迤贊許衛操,將他作為輔相,將部落中的大事都委任給他。
元康七年(拓跋祿官三年,297年),拓跋猗迤率軍越過沙漠向北巡視,藉此機會向西攻佔各部落。
永寧元年(拓跋祿官七年,301年),拓跋猗迤從西征前線返回,經過拓跋猗迤的五年征戰,降服西部二十多個部落。 永興元年(拓跋祿官十年,304年),當時正值西晉八王之亂時期,西晉皇帝晉惠帝司馬衷受到成都王司馬穎逼迫留住在鄴城。匈奴別部首領劉淵在離石反叛,自稱漢王,建立漢趙政權。西晉並州刺史、東嬴公司馬騰前來索頭部請求出兵。拓跋猗迤於是率領十多萬騎兵出征,在西河郡、上黨郡大敗劉淵的部眾。恰巧晉惠帝返回洛陽(今河南洛陽),於是司馬騰辭謝索頭部援軍。拓跋猗迤和司馬騰在汾河東岸結盟後返回。於是派輔臣衛雄、段繁在參合陂以西堆積石塊為亭子,樹立石碑來記載此次軍事行動。
永興二年(拓跋祿官十一年,305年),劉淵攻打司馬騰,司馬騰再次向拓跋猗迤請求出兵援助,衛操勸拓跋猗迤幫助司馬騰。拓跋猗迤率領幾千輕裝的騎兵前往救援司馬騰,殺死劉淵的將領綦母豚,劉淵向南逃到蒲子。西晉朝廷授予拓跋猗迤大單於的稱號,賜給金印紫綬。同年六月二十四日,拓跋猗迤去世 ,終年三十九歲。 死後其長子拓跋普根繼任首領之位。

8. 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是誰

估計很多人會想到南越武帝趙佗,但是由於趙佗生年不祥,他活了一百多歲完全是後世推斷的,因此在正史中有詳細生卒年記載的壽命最長的皇帝正是清高宗弘歷。

南越國是西漢高祖時期,在今嶺南地區建立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其創立者趙佗原是秦朝將領,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五十萬大軍平定嶺南。嶺南平定後,趙佗便留在嶺南,逐漸成為嶺南之主並建立了南越國。西漢建立後,趙佗舉國歸漢,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

高祖死後,南越與漢朝關系交惡,趙佗遂僭越稱帝,自稱「南越武帝」,直到漢景帝時代才復向漢朝稱臣。既然稱臣了,對外自然要去帝號,畢竟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因此趙佗稱帝的時間很短,同時也顯得名不副實,在史學界,趙佗的皇帝身份並沒有得到公認。

對於趙佗最大的爭議便是他的壽命,趙佗的生卒年中,生年沒有記載,卒年呢司馬遷在他的《史記·南越列傳》中說是「至建元四年卒」,即前137年,這一說法在史學界一直存疑,而活了一百歲以上更是讓人充滿疑問,一個北方人來到南方,面臨自然環境與生活環境的諸多不適。

趙佗卻能一待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當時的生存條件和醫療條件如何能做到,更何況,趙佗的生年竟然是由卒年去推算的,這就更讓人難以信服了,因此,趙佗的真實年齡至今仍然是個迷,他活了一百多歲這一說法也不能完全當真。


乾隆如此高壽,這應該和他非常懂得養生有關,乾隆不迷信方術,不耽於淫樂,生活上沒有什麼不良嗜好,一生身體健康,無病無災,無論是心態上,還是生活上都很自律。但是乾隆如此高壽,他的長壽基因卻並沒有傳給他的子孫後代,仁宗和宣宗都活到了六十歲以上,到了文宗時清朝皇帝的壽命便一代不如一代了,而且皇帝普遍生育能力低下,文宗只有一個兒子即載淳,而穆宗載淳、德宗載湉和末代皇帝宣統全都絕嗣。

歷史上所有皇帝中,與清高宗弘歷壽命最接近的便是南朝梁武帝蕭衍,他在位時間四十八年,侯景之亂時餓死於建康台城,享年八十六歲,如果不是因為侯景之亂,晚年崇佛,清心寡慾又寬仁少惡的梁武帝可能會活得更長,超過90歲都有可能。

9. 西周時代平均壽命18歲是真的嗎他們怎麼計算出來的

根據我國學者林萬孝先生的統計數據以及報告可以得知,西周的平均壽命大約在20歲左右,而夏商時期人的平均壽命在18歲左右,到了民國全國人民的平均壽命也只是在35歲左右,這些平均壽命數據是來自於1995年第五期《生命與災禍》中的《我國歷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當時平均壽命之低的原因是,有太多的“0歲”“1歲”的人算在了分母之中,例如當有四個人分別死在0歲、2歲、50歲和30歲,那麼這四個人的平均壽命也只是20.5歲,當年齡非常小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平均壽命自然會降低。在古代,長壽之人也不少,歷史記載的就有張臶活到了105歲,拓跋力微104歲等等。

10.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沒有哪位皇帝壽命超過了100歲

中國古代歷史上真正在位當過皇帝又超過100歲的大概只有一個,就是南越王趙佗,活了103歲,曾經做過南嶽武帝,但是他的出生日期不可考,只是一個大概的日期,所以他的年紀是否超過100歲還存疑。

閱讀全文

與拓跋力微真長壽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順習慣 瀏覽:653
40至50歲女棉鞋 瀏覽:229
老年人增強鍛煉活動ppt 瀏覽:871
農村養老每月要多少錢 瀏覽:350
湖南退休工資標准 瀏覽:804
老年人胃發慌 瀏覽:524
老人總不睡覺能活多久 瀏覽:591
農村養老靠兒子 瀏覽:956
老年人怎麼染上梅毒 瀏覽:903
企業退休金辦理手續 瀏覽:664
法院離退休幹部重陽節發言 瀏覽:974
三亞夕陽紅老年公寓二院怎麼樣 瀏覽:707
大東區養老保險電話 瀏覽:617
養老失業險跟失業保險有什麼區別 瀏覽:923
2020赤峰老年公寓殺人案 瀏覽:512
老年人怎麼養護膝蓋 瀏覽:180
啃小的公婆有退休金 瀏覽:975
北京2019年退休金9月份補發 瀏覽:489
冬季養生如何冬練三九筋骨強健 瀏覽:250
怎麼才是好的孝順父母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