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五大長壽之鄉分別在哪些國家
世界上五大長壽之鄉及其國家如下:
1.原蘇聯的高加索地區、外高加索人優越的遺傳基因、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合理的飲食結構是他們長壽的主要原因。他們每天都吃用玉米面做的麵包和粥,而且至少喝兩杯牛奶、三杯酸奶。
2.巴基斯坦的罕薩、罕薩山谷附近有許多河流,這些河流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罕薩人常年飲用這種水,在種莊稼時也用這種水進行灌溉,因此種出來的蔬菜特別有營養。
3.厄瓜多的比爾卡班巴、比爾卡班巴人喜歡吃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及豆類食物。大多數當地人每周只吃一兩次雞或魚等肉食。
4.中國新疆的和田、在昆侖山上,溶化的雪水不斷地流入和田地區,養育著和田人和當地的農作物。據測定,這種雪水中富含鎂、錳、鐵、鋅、鈣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而且從未受到農葯和重金屬的污染。
5.廣西的巴馬、巴馬的河水和泉水多半都是經過數千米的地下潛流區後才露出地面的,這些水從不同的地層中吸收了豐富的硒、鍶等微量元素,有調節人體生理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
(1)拉二長壽擴展閱讀:
世界長壽之鄉,是國際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專家對城市養老生活體系的一個肯定所頒布的稱號和嘉獎。長壽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現代醫學普遍認為:人的壽命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環境,而60%取決於自己。
為研究和探索這些地區長壽之謎,原蘇聯、美國、日本及中國科學家先後分別到這些長壽地區進行調查和分析。這些地區老人長壽與以下諸因素有關: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堅持合理的飲食起居制度;長期無憂無慮的生活;堅持積極不間斷的勞動;與遺傳基因的作用有關。
⑵ 為什麼拉2資源那麼好豆瓣
因為影片確實好,所以評分高。
拉二優秀的版本不計其數,其中最精彩的我感覺還是當屬魯賓斯坦、萊納、芝加哥的RCA版本,上面還有帕狂和莫芙演唱的練聲曲,論鋼琴演奏的音色、處理以及內涵深度,魯賓斯坦鶴立雞群當之無愧,加上萊納與芝加哥的傾情配合,氣勢非凡,是我認為這部作品的首選版本。
拉三的版本也很多,比較喜歡魯迪、楊松斯、列寧格勒愛樂版和齊伯爾斯坦、阿巴多、柏林愛樂,兩位比較年輕的鋼琴家對這部作品的把握很到位,張弛有度,對比深刻,樂隊的表現也極為出色。
⑶ 世界最長壽男子在西班牙去世,他究竟是因何逝世的
根據我所查閱的外媒報道,這位老人是由於自然原因去世,即自然的生老病死,並無意外事故發生導致死亡。這位來自西班牙且出生於1909年的老人名為薩圖尼諾·德·拉·富恩特·加西亞,在去年九月吉尼斯世界紀錄將他列為了世界上最長壽的男子,當時他的年齡為112歲零211天。而在今年1月18日時他在家中去世,據這位老人的女婿所說,大概在上午11點左右,早餐後不久,這位老人開始喘粗氣,幾秒鍾後就像蠟燭一樣熄滅了。
最後我認為我所見的很多長壽老人們幾乎都是死於正常的生老病死,同時他們的長壽秘訣除了健康的生活習慣,最重要的就算良好的心理狀態,比如安靜的過自己的生活,不去傷害他人等等。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長壽,但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好的生活態度和方式。
⑷ 人類歷史上最長壽的人是誰
歷史上最長壽的女人:有確鑿文件證明的、有史以來最長壽的女人是法國的詹妮·路易·卡門(Jeanne Louise Calment)。生於1875年2月21日,死於1997年8月4日,享年122歲164天。
歷史上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人的泉重千代,生於1864年6月29日,死於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歲237天。
目前在世的最長壽的人:一名黎巴嫩名叫哈米達-穆索爾瑪尼的婦女的個人文件表明她出生於1877年,今年已經128歲,這使得她有望成為世界最長壽之人。
有證書的最長壽的人之一:我國四川省樂山五通橋120歲的杜品華老人,在2002年116歲時,獲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頒發的證書,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有證書的最長壽的人之二:2005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宣布當時114歲的波多黎各公民埃米利亞諾·梅爾卡多-德爾托羅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今年的8月21日他在位於波多黎各伊莎貝拉鎮的家中度過了115歲生日。
據說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中國的一位老中醫,名叫李清雲,是一位素食主義者,據說他出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享年256歲。
⑸ 世界五大長壽之鄉分別在哪
中國巴馬:長壽人口不斷增加 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盆地和雲貴高原的斜坡地帶。在這里,90歲和100歲以上的老人分別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已經增加到531和74人,有3位老壽星達到了110歲以上,是五大長壽鄉中惟一長壽老人不斷增多的地方。 巴馬人長壽,首先得益於大自然良好環境的賜予。巴馬屬於亞熱帶氣候,空氣清新,每立方米負氧離子的含量高達2000—5000個,最高可達到兩萬個,被稱為「天然氧吧」。 喜歡勞動、飲食習慣良好、生活有規律,這也是巴馬壽星多的重要因素。4月14日早上,記者來到甲篆鄉百馬村坡納屯壽星黃布鐵家裡采訪。老人已經104歲了,但每天不是去摘豬菜,就是下地幹活,還做家務。他每天吃兩頓,每餐吃兩碗飯。老人每天早睡早起,耳不聾、眼不花,一頭黑發。他常說:「每天不出去活動一下,吃飯就不香,晚上睡不好覺。」要不是親眼看到他麻利地摘豬菜,我們真不敢相信他的話。 巴馬人長壽還和飲食有關。他們經常吃火麻、玉米、茶油、酸梅、南瓜、竹筍、白薯等天然食品。玉米、白薯等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火麻製成的油和湯含有大量的不飽和低脂肪酸。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對巴馬進行調查後認為,不飽和低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攝入正是巴馬人長壽的關鍵所在。 除了以上幾點,樂觀也是巴馬長壽老人的另一個突出特點。在平安村平寒屯,我們遇到106歲的黃媽能時,她還背著小孫子。黃媽能耳聰目明,一邊說話一邊發出爽朗的笑聲。她告訴我們,她現在五代同堂,還能記起年輕時唱的山歌。 中國和田:老人喜歡喝茶吃饢 新疆和田於田縣的拉依蘇村是另一個在我國境內的世界長壽之鄉。最近,記者去那裡進行了采訪。 拉依蘇村所屬的拉依蘇良種場場長沈勇告訴記者,拉依蘇村有2400人,僅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就有16人。在他的引領下,記者見到了3戶「長壽家庭」。 記者首先來到肉孜.買買提家。據沈勇介紹,肉孜老人已有110歲,身體健朗,還能幹簡單的農活。肉孜老人告訴記者,他每天天黑就睡覺,清晨雞叫就起床。眼睛雖然花了,但他每天上午還要干兩個多鍾頭的活,今年他還幫兒子在院子里種了一畝地的棉花。老人早晨和中午喝茶、吃饢,晚上幾乎不吃東西,「晚上吃飯睡不著覺。」他說。據肉孜的大兒媳婦講,老人喜歡吃湯湯水水的東西,愛吃玉米做的饢。「我家的大孫子16歲啦,希望我公公能看到他重孫子的婚禮。」她說。 隨後,記者見到了104歲的買提庫爾班.肉孜和95歲的肉孜汗.肉孜。他們是親兄妹,哥哥早晨起來喜歡散步,回家時順便把一些草放到羊圈裡餵羊。妹妹肉孜汗在50歲之前沒得過什麼大病,只是近幾年來偶爾患上感冒。她早晨喝茶、吃饢,中午吃拌面、湯飯和饃饃,晚上吃半個饢。 在拉依蘇,記者還見到了97歲的努熱勒阿洪.托乎提和他80歲的老伴。努熱勒阿洪看電視能看到晚上11時,早晨7時起床,中午能吃一盤拉條子,不好甜食。他早晚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喝足白開水。當問起他的長壽秘訣時,努熱勒阿洪說,他年輕時身體很好,一個人開墾出了3畝荒地,現在身體還是挺結實。另外,他和老伴從來沒吵過架,子女都很孝順,跟鄰居也很和睦。 外高加索:百歲老人還選美 最近,喬治亞舉辦了90歲以上老人的「選美大賽」,參賽者中年齡最大的已有106歲———百歲老人選美,這可能只有在外高加索這樣的長壽鄉才會發生。據統計,喬治亞500多萬人口中百歲壽星達2000多人,90歲以上的超過兩萬。而在亞塞拜然,上世紀80年代初每10萬人中百歲老人曾多達63人。 外高加索人的樂觀生活態度是他們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記者在參加當地人的婚禮時,經常發現八九十歲的長者和年輕人一起又唱又跳。如果他們自己不說,人們都猜不出他們的真實年齡。除了樂觀的心態,當地人的飲食也很講究。在喬治亞的長壽鄉阿巴哈吉亞,當地居民每天都吃用玉米面做的麵包和粥。這里的人每天至少喝兩杯牛奶、三四杯酸奶,喝時還要放蔥、芹菜等。此外,當地人還常吃菠菜、豆角、韭菜、白菜、洋蔥、紅辣椒以及當地產的無花果,不吃香腸、熏肉或火腿,很少吃蛋糕、土豆、動物油脂和糖果。他們不喝咖啡,主要喝當地產的「喬治亞茶」。 巴基斯坦罕薩:六七十歲不算老 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來到巴基斯坦的罕薩山谷,在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後,他寫出了聞名世界的《失落的地平線》。在書里,他把罕薩稱為「香格里拉」。 罕薩山谷距離我國的新疆僅30多公里,4.5萬罕薩人世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據記者了解,在罕薩,當地人幾乎從不患病,六七十歲根本不叫老人,八九十歲仍可在地里勞作,健康地活過一百歲在這里並不算什麼稀罕事。 為了解開罕薩人的長壽之謎,英國醫生羅伯特.麥卡森進行了實地考查,發現了罕薩人長壽的秘訣。一是飲食:罕薩人喜歡吃粗製麵粉、奶製品、水果、青菜、薯類、芝麻等。他們還喜歡適量飲用一種由葡萄、桑葚和杏製成的烈酒「罕薩之水」。二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罕薩山谷附近有許多冰川、河流,這些水體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常年飲用有利於人體健康。罕薩人在種莊稼時也用這種水進行灌溉,從來不施農葯,種出來的瓜果蔬菜特別有營養。三是生活習慣:罕薩人多以務農為生,古樸的生活習慣使他們遠離了現代社會的惡性競爭,又為自己的長壽增加了一塊砝碼。 厄瓜多比爾卡班巴:沒有金錢概念 在厄瓜多南部山區有一個叫比爾卡班巴的村莊。1970年,村裡一個叫米格爾.卡爾比奧的人得了眼病,有生以來第一次去看病。這次眼病使比爾卡班巴聞名於世,因為米格爾當時據稱已活過了120歲。 據當地政府介紹,比爾卡班巴大約有5000人,其中有20多位百歲以上的老人。由於一百年前這個地區還比較落後,沒有完整的人口檔案系統,這個數字很難證實。但不管怎樣,這個山村是公認的西半球最長壽之地。村裡有位102歲的盧西拉老太太,幾年前還能在小鎮的狂歡節上跳舞。在被問到為什麼長壽時,她說:「我們走路走得多,到老了也要幹活。」 記者了解到,比爾卡班巴人喜歡吃豆類、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大多數人每周只吃一兩次雞或魚等動物食品。當地人還喜歡飲用泉水,科學分析發現,當地泉水中的礦物質含量較高,其中鐵、鎂等成分的比例很理想。 美國科學家尤金.佩因把這里稱為「免疫島」,因為當地人很少得心腦血管疾病。科學家認為,這主要歸功於當地人沒有金錢和競爭概念,喜歡勞動,這使得他們對心腦血管疾病「免疫」。而很少吃動物和高熱量食品,使得當地人擁有緩慢穩定的新陳代謝。 長壽的確有秘訣 國際上公認基因遺傳、地理與生活環境、社會背景、飲食習慣是長壽的四大關鍵因素。世界五大長壽鄉的居民,確實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基因上,巴馬縣老齡委對當地144位長壽老人進行調查後發現,祖父母壽命超過70歲的佔29%和38%,父母壽命超過70歲的為41%和37%;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人的長壽有15%要取決於遺傳因素。 對於飲食,五大長壽鄉的飲食結構體現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豆類、薯類、玉米、水果吃得多,動物食品吃得很少,而且飯量小。據國際自然醫學會調查,5個地方的人日均攝入熱量1640千卡,明顯低於一般人日均2400千卡的標准。 另外,五大長壽鄉基本都位於偏僻地區,民風淳樸,居民熱情友好、樂觀向上、喜歡清凈,這也是長壽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五大長壽鄉的居民都身體力行著現代人最難實行的長壽原則:勞動一生。專家認為,現代人追求盡興、刺激,缺少勞動意識,快速的社會節奏又常常使人處於緊張狀態,這些對長壽來說都是背道而馳的。現在,除了巴馬,其他幾個長壽鄉都出現了壽星減少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現代生活的影響。比如在比爾卡班巴,過去20年當地政府一直用「長壽」來進行旅遊宣傳,結果遊客越來越多,人口不斷膨脹,當地人逐漸告別了原本淳樸的生活方式,開始對可口可樂這樣的東西習以為常了 以上解答希望能夠幫到您!
⑹ 拉二胡對身體的危害有哪些
拉二胡對身體沒有什麼危害。
學習二胡的好處如下:
1、有利於個人音樂素養的提高,有利於聽覺靈敏度的提高,有利於手指靈活度的提高,有利於開發智力(尤其對右腦的開發有較大的作用,平時,一般的孩子用左手用得少,而二胡是用左手按弦,並且右手的技巧也很高,有利於大腦與肢體的協調能力)。
2、學二胡可以培養學生的毅力,注意力,想像力,可以提高學生的智力,特別是邏輯思維能力,二胡音樂是聲音的表現藝術,其音符的表現背後蘊藏著無限的意義,這便給孩子的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跳躍性思維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孩子可根據自己的想像力來詮釋自己心中的音樂,因此學習二胡對提高智力及大腦的各方面能力。
二胡的保養
二胡琴皮的保養對保持二胡的音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一位二胡演奏者最關心的。二胡琴皮如能得到精心保養的話,會有很長的使用壽命。我們見到的琴皮已損壞的二胡大多是由於存放不當、不經常使用而引起的。經常使用的二胡,它的琴皮就會保持一定的彈性,二胡的發音質量也較穩定。二胡的音色是在不斷的使用中,慢慢拉出來的,平時經常使用二胡就是對二胡的一種很好的維護和保養。
為了做好對琴皮的保養,需要對琴皮的加工工藝有所了解。一般來說,琴皮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鏟皮,鏟皮的目的是將粘在皮上的肉雜物等去掉。琴皮加工的第二道工序是套皮,套皮的目的是拉伸蟒皮、去除蟒皮上的油性。套皮過程中有一道燙皮的工序,其作用是為了使琴皮穩定成型和增加琴皮的光澤度。
琴皮加工的第三道工序是蒙皮,蒙皮的要求是做到六角均勻、琴皮的松緊度恰當。從上面琴皮的加工工藝來看,去除蟒皮上的油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油性的琴皮會影響二胡的發音。所以,在日常的二胡使用中不需要對琴皮上植物油、凡士林等,更不需要在琴皮背面封蠟。
如在琴皮內外表面塗上油性物質,會影響琴皮的透氣性和琴皮的振動。琴皮蒙好後不能再對琴皮的背面進行處理,因為從琴筒後面對琴皮背面進行刮或打磨的處理,會導致琴皮的厚薄不勻,嚴重時還會引起琴皮的破裂。要想對二胡的音色局部有所改善,應該從琴弦、琴弓、千金和控制墊等方面採取措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二胡 (中國傳統拉弦樂器)
⑺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今年6月份以來。這個記錄和稱號已經三易其主了,現在這個記錄歸沃特·布羅伊寧(Walter Breuning),他現在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的世界上活著的最長壽男性。
先是日本的田鍋友時2007年6月成為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的世界最長壽男性。多家媒體隨後對他和一些日本老者展開了密集報道,其居住城市宮崎縣都城市也由此聞名海外,博得「長壽城」美名。其後在2009年6月19日日本官員宣布,著名長壽老人田鍋友時當天5時許在位於宮崎縣都城市的家中去世,終年113歲。田鍋友時故去後,「世界最高齡男性」桂冠移向英國,阿林厄姆成為接替者。阿林厄姆1896年6月6日出生在英國倫敦南部克拉珀姆。他跨越了3個世紀,歷經坎坷沉浮,曾在3個國家定居,經歷6代英國君王,見證諸多重大事件。捧得最長壽男性稱號,「阿林厄姆泰然自若,達觀從容,就像他對待人生中其他事一樣,」阿林厄姆摯友丹尼斯·古德溫如是說,「如今他深居簡出,時常反思自己的一生。」阿林厄姆當時居住在英國南部海岸地帶,膝下有5個孫輩、12個曾孫輩和1個玄孫輩。
入主吉尼斯世界紀錄之前,阿林厄姆在英國已是知名人物,因為他是英國僅有3名健在「一戰老兵」之一。1916年,阿林厄姆作為飛機機械師參加日德蘭半島戰役。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與德國艦隊展開的最大規模海戰,戰斗異常慘烈。之後他又參與了英國空軍的創建工作。這支空軍部隊於1918年成立。
法國政府今年3月授予阿林厄姆榮譽軍團勛章。授勛儀式上,這名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老兵感慨:「希望世上不再有戰爭……戰爭是讓人難以釋懷的悲劇。」
英國海軍協會奈傑爾·赫克斯特布爾說,阿林厄姆是協會終身榮譽會員,這次獲得最長壽男性稱號,「我們感到高興,期盼他健康長壽」。
談及老兵身體狀況,古德溫告訴媒體記者,阿林厄姆喪失味覺,無法享受美食,體質也比以前虛弱,「但他樂觀依然,常想著到戶外走一走」。
圖1 2008年9月,英國首相布朗曾與阿林厄姆合影。
2009年7月18日,在113歲的英國人亨利·阿林厄姆去世後,112歲的美國人沃特·布羅伊寧取而代之,成為世界上已知仍健在的最長壽男性。而在此前,美國退休鐵路職員沃爾特·布羅伊寧排在阿林厄姆之後,是世界第二長壽男子。他1896年9月21日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梅爾羅斯。是美國最高齡男性。除稍有耳聾外,布羅伊寧眼下身體狀況良好,不僅可以步行外出,頭腦還十分清楚。據美國合眾國際社報道,布羅伊寧住在美國蒙大拿州中部大瀑布城的一家養老院。在阿林厄姆去世後,《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已經在其網站上將布羅伊寧列為目前已知仍健在的最長壽男性。對此,布羅伊寧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因為健康而非榮譽才是他最關心的。他在7月20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說了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如果你擁有了健康,你就擁有了一切。」 布羅伊寧還說,「凡事適度和保持忙碌狀態」是他的長壽秘訣。他說,他每天吃兩餐,不吃葯,但是一定要吃水果。此外,他每天都會沿坡道步行到養老院二樓的房間。因此,健康是人的一生中必須非常在意的事情。「悠悠萬事,健康為大」嘛,這是我的名言!
圖2 沃特·布羅伊寧(Walter Breuning),《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認定的世界最長壽男性
正在從事健康學創作的我為什麼對這項記錄如此感興趣?一方面,那都是些重要的健康資訊,包含有許許多多的的健康學元素在裡面;另外一方面,也是很有興趣的知識。而更為重要的我在關注我們中國人有沒有可能進入這項記錄。去年中國老年學會不是搞了個首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活動嗎?新疆喀什121歲的薩迪克·薩伍提,男性,維吾爾族入選為榜首。他的年齡在沃特·布羅伊寧(Walter Breuning)以上,為什麼不去申請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呢?要知道如上所述,日本的田鍋友時2007年6月成為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的世界最長壽男性後,多家媒體隨後對他和一些日本老者展開了密集報道,其居住城市宮崎縣都城市也由此聞名海外,博得「長壽城」美名。中國的新疆和喀什,為什麼不去做此努力?我覺得那一定是因為資料不夠准確、全面和權威,經不起吉尼斯世界紀錄所要求的嚴格審查。據說1677年出生於雲南,1933年才去世活到了256歲的李青雲也是一樣,最後在任何一家和他有關的地方誌里都找不到正式的記錄。我們搞長壽研究,搞健康學創作,要遵循的就是縝密嚴格的科學態度,來不得半點的虛假和忽悠,才能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
圖3, 2008年中國老年學會首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活動中評選出來的榜首——新疆喀什121歲的薩迪克·薩伍提
再就是我們自己追逐的目標了,我不是說過嗎:「創設和終生實踐健康學是我的志願」,這「終生實踐」何時是個頭?離現在112歲的美國人沃特·布羅伊寧的記錄,我們可是還差40多年呢,那可真是一個漫長的人生旅程啊!現在我們辛辛苦苦的每周去爬山,每天辛辛苦苦到游泳池裡學者青蛙去蹬600多次腿,每天中午和老伴商量吃各種各樣的蔬菜做的蔬菜湯……這一切都是為什麼?我們能夠達到那個極限嗎?
⑻ 超長待機,93歲伊麗莎白二世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伊麗莎白二世長壽的秘訣在於其家族女性的長壽基因,還有她年輕的心態、規律作息和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這讓伊麗莎白二世雖然93歲高齡了,依然每天精力充沛,簡直越活越年輕,也讓她被譽為“超長待機”女王。
1、家族女性長壽基因
伊麗莎白二世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去世時101歲高齡,她的嬸嬸愛麗絲王妃去世時102歲高齡。伊麗莎白二世的家族內部平均壽命已經超過80歲以上,伊麗莎白二世26歲繼承王位以後,到現在已經在位67年了,已經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4、健康的飲食
女王非常注重飲食健康,從來不會暴飲暴食,飲食多樣化,注重營養的搭配。喜歡富含豐富膳食纖維的蔬菜、燕麥、還喜歡酸奶和深海魚。
想要更長壽,要保持一顆永遠年輕的心,有個好的心態,經營好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規律的作息,健康飲食,還要保持運動。希望大家都能活得精彩,活得長久。
⑼ 全國到處都是的「長壽之鄉」是真的嗎它們是怎麼出現的
是真的,它們是因為當地出現了很多長壽老人因此而得名,可能與當地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關系。
⑽ 赫雀瑟、拉美西斯二世、圖特摩斯三世誰的作為最大~~~~(個人認為是拉美西斯啊。)
應該是拉美西斯,因為拉美西斯時期,古埃及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時期。就是說在他之前和之後,古埃及沒有任何帝王的統治能超越他。
並且拉美西斯的文治武功最為世人所知,圖特莫斯還有所耳聞,像赫雀瑟就基本上沒什麼印象了。 中學時的歷史書對拉美西斯二世是大加贊賞,對赫雀瑟等基本是一筆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