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看待農村的老人70歲了都還在下地幹活
現在許多農村的年輕人都在城市工作、生活,再加上結婚生子,生活的負擔就相對應的回增加,老人答們也不忍看著子女的壓力加重,自己能做的事情都會盡量去做,在農村自己種糧食種菜基本可以滿足溫飽,平時子女贍養的錢也是精打細算的花,通過自食其力來減輕兒女們的壓力。
⑵ 為什麼農村70歲還在上班
在城裡,60~70歲是已經是退休的年齡了,每天要做的事兒就是打牌、跳廣場舞、遛鳥等等。但專是在農村屬,很多老年農民已經70歲了,甚至有些年齡已經超過70歲,,還在做事或進城打工。他們這么要這樣做呢?
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整體收入低。農村的養老金每月不足100元,不勞動就沒吃的。
農村70歲的老年人還在做事上班,第一是減輕兒女們的負擔,二是自己掙點錢,老來有錢花......
農村70歲的老年人還在做事上班,據我所知,這些老年人一輩子含辛茹苦,勞累慣了,不做事、不上班病痛就來了。他們找點活干,反倒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農村70歲的老年人,也不要太辛苦。祝您們晚年幸福,健康長壽!
⑶ 70歲老人和子女爭東西 是什麼心裡
性格,我母親快80了也是這樣,莫怪大人。
⑷ 農村老人70歲還在拚命幹活,為了下一代,你的父母都做了多少努力
有的農村老人70歲仍舊下地幹活,這讓學多人都不解,都這么老了還一直下地。在老人眼裡,農村人賺錢不容易,自己的兒女賺錢當然也不容易,自己倘若能多干點活就能幫他們減輕點負擔。一些農村老人即使到了70歲也不願意停止手中的農活,目的就是為了讓兒女過的好一點輕松一點。
所以知道現在還有這么多老齡人在農村的田地里幹活。一方面他們想著給子女減輕負擔,另一方面想讓自己有活可干,讓自己認為自己還沒老還能幹動農活。他們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打拚幹活,年老了也不停歇,他們為子女奉獻了太多太多,子女應當多孝順孝順他們。
⑸ 在農村,有些70多歲的老人還在辛苦勞作,你怎麼看待這種情況
主要是生活所迫,經濟壓力大,因為現在給於農村老人的養老金少,很難維持生活,加上子女不孝順,沒有辦法。
⑹ 為什麼農村有一些六七十歲的老人還在外出打工他們有多麼缺錢
什麼是退休?退休就是按照養老金政策不必工作一個月,農民永遠不退休,不花錢買保險,在國家養老金政策里就是「多付錢,不付錢就不行」農民不交糧不交稅用國家的糧食補貼,天天為自己的家庭作業賺錢,這么多年來養成了小農意識,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寧可省錢省面子或送孩子不給自己買保險,老不能工作喊天喊地喊沒錢養老,又用歷史事實編織在農業上放手,強制扇子「大謊言」騙取國家養老金,地球人都知道利益和給予是平等的,農民只為自己的農業不繳納不買保險就沒有資格領取養老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自己的奮斗就是為了過上幸福的生活,想要等待,想要依靠,想要免費,沒有辦法!
聞所未聞的中國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幾千年了,已經退休了,從我這一代,我也將達到,從10年前的幾年,和他做農活,完成農業,屠宰豬的任務,模仿農業,水庫,高速公路上的大寨,我們農民的腳印到處都是,為中國建設汗水50年一代,現在已經步履蹣跚,有很多老人沒有老人的國家,由於社會競爭壓力大,孩子也就自己和孩子,而忽視了對老年人的關心和照顧,國家給農民老人的基本年金在一月份的90元,不維持生存,不努力工作就會挨餓,現在在一個70歲老人的建築工地工作,這幾年農民老人養老意義非常強烈,也有全國人大代表養老人年金的待遇,其實農民老人也沒有老師的孩子大嘴,也能理解一個國家,只要400元就夠了!只有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第二代人才有能力彌補養老金,因為農村人口的養老保險是在2012年推出的,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支付養老金。現在最可憐的是出生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老年人。
⑺ 農村有些七十多的老人還在下地幹活,這是兒女的不孝還是老人閑不住
大部分是因為老人閑不住,因為農村的老人基本上幹活一輩子,讓他們停下來休息是很難適應的而且也會覺得很無聊,畢竟他們的子女基本上都在外出打工,陪伴他們的時間很少。又加上年紀比較大對於智能手機和電子產品又不太熟悉,如果不去幹活的話只能夠是待在家裡,這對他們來講不是想要的生活。
農村的老人如果不幹活,一天不是到處走就是坐著不知道要幹嘛,而且人要是一旦停下來之後身體機能也會慢慢的變差的。而農村的老人經常干農活所以即便是70歲了,但是身體還是比較艱難的,相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講力氣還是比較大。
⑻ 為什麼城裡的老人都沒事做 農村的70多歲還在勞動
城裡老人娛樂多,農村就很少找不到替代品,就找點力所能及的事做,種種菜,養養雞啊什麼的,你不讓她還跟你急,至於重體力活子女也不讓做,還有就是思想不同。
⑼ 如何看待農村70歲的老人還下地幹活
有些老人下地幹活是為了不讓自己很閑,讓時間過得更充裕一點,而有些老人就不是因為這樣了如果在一個兒女不孝順的家庭,那麼老人要下地幹活,那隻是為了讓自己的溫飽更有保障,能夠養活自己和老伴兒。
⑽ 農村老人為什麼七十幾歲了,還要下地幹活
在農村,下地幹活的老人很多,但是這個年代,大家的想法也都改變了很多,都覺得,子女有出息了,大家老了更應該安享晚年,能閑著就閑著了,
古話說的好「但存方寸土,留於子孫耕」。按照農村的想法,如果土地長時間沒人管,無人種,最後的結果就是到了子孫這一代,就沒有土地了,雖然他們在城市不想回來農村耕地,但是沒有土地,總感覺在農村缺少什麼東西一樣,生活也就不太可能,農村70歲老人的想法也就是這樣,自己還有一點力氣,就不該讓土地荒了,費心費力,都要慢慢的維持下去,最後交給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