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含有錫字的詞語
焊錫、 錫紙、 錫劇、 錫箔、 錫杖、 錫鑞、 錫匠、 錫壤、 掛錫、 弭錫、 錫蛇、 錫珪、 鉛錫、 仗錫、 錫飛、 錫爵、 錫社、 錫類、 卓錫、 錫奴、 錫年、 班錫、 錫與、 飛錫、 寓錫、 曲錫、 錫封、 納錫、 振錫、 錫石、 類錫、 錫賚、 錫號、 錫燕、 寵錫、 賞錫、 朋錫、 錫引、 巡錫、 寒錫
『貳』 錫這個字裡面有什麼含義
一、錫釋義:
1.金屬元素,符號Sn(stannum)。常見的白錫為銀白色,延展性強,在空氣中不易起變化。多用來鍍鐵、焊接金屬或製造合金。有的地區叫錫鑞。
又如:錫古子(形如鼓的有蓋錫鍋)
2.(Xī)姓。
3.賜給:天~良緣。
又如:錫賚(賞賜);錫命(天子賜與諸侯爵位、服飾等誥命)
4.通「緆」。細麻布
又如:錫衣(細布所制的衣服);錫衰(由平滑的細麻所製成的衣服)
二、相關組詞:
焊錫錫紙錫劇錫箔錫匠錫杖錫鑞錫壤錫飛掛錫錫社金錫錫珪錫爵
(2)錫珪長壽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承續金文字形。
文言版《說文解字》:錫,銀鉛之閑也。從金,易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錫,介於銀與鉛之間的金屬。字形採用「金」作邊旁,採用「易」作聲旁。
二、片語釋義:
1、錫飛[xī fēi]
飛錫。謂僧人出行。
2、掛錫[guà xī]
亦作「掛錫」。遊方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時把衣缽錫杖掛在僧堂鉤上,故稱。
3、錫社[xī shè]
猶錫土。
4、金錫[jīn xī]
指錫杖。
5、錫珪[xī guī]
亦作「鍚圭」。珪,古代諸侯朝聘時所執的玉制禮器。帝王封爵授土時,賜珪以為信物。後泛指授以高官重爵。
『叄』 端午節古詩2句詩五言
《五絲》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錦綉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端午日賜衣》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肆』 錫紙的錫可以組什麼詞
焊錫、
錫紙、
錫劇、
錫箔、
錫杖、
錫鑞、
錫匠、
錫壤、
掛錫、
弭錫、
錫蛇、
錫珪、
鉛錫、
仗錫、
錫飛、
錫爵、
錫社、
錫類、
卓錫、
錫奴、
『伍』 珪可以怎麼組詞
珪的組詞 :
珪月、珪瓚、珪符、錫珪、寶珪、珪爵、簪珪、組珪、秉珪、珪角、珪玠、珪璧、珪社、分珪、瑞珪、珪瑁、珪冕、三珪、璧珪、珪冊、珪組、琳珪、玠珪、珪斗、青珪、桐珪、珪珇、執珪、楚珪、珪幣、訪珪、介珪、析珪、珪甑、珪珙、珪玉、白珪、廷珪、玉珪、珪贄
『陸』 錫能組什麼詞語
錫能組什麼詞語 :
焊錫、
錫紙、
錫劇、
錫箔、
錫杖、
錫鑞、
錫匠、
錫壤、
掛錫、
弭錫、
錫蛇、
錫珪、
鉛錫、
仗錫、
錫飛、
錫爵、
錫社、
錫類、
卓錫、
錫奴、
錫年、
班錫、
錫與
『柒』 錫紙的錫字組詞
◎ 錫箔 xībó [tinfoil] 塗著一層薄錫的紙,做成元寶形,迷信的人用來給鬼神焚化
◎ 錫錠 xīdìng [block tin] 澆鑄成錠塊的商品錫,經過部分精煉,但還含有少量不同雜質(如銅、鉛、鐵或砷);塊錫;與錫板不同的固態錫
◎ 錫婚 xīhūn [tin marriage] 結婚滿十年稱「錫婚」
◎ 錫匠 xījiang (1) [tinman]∶從事馬口鐵加工的工人 (2) [pewterer]∶製造錫的器皿或容器的工人
◎ 錫劇 xījù [Wuxi opera] 起源於無錫、常州的江蘇地方劇種之一,原名常錫文戲,流行於江蘇南部及上海
◎ 錫杖 xīzhàng [a monk's cane] 佛家語.僧人所持的手杖.杖頭有錫環,振時作錫錫聲.也稱「禪杖」、「聲杖」、「鳴杖」 芒鞋騰霧出,錫杖撥雲歸.——《檮杌閑評——明珠緣》
◎ 錫紙 xīzhǐ [silver paper,tinfail] 一種塗上或貼以像銀的膜狀金屬紙
『捌』 錫讀什麼組什麼詞
錫
[xī]
部首:釒
[解釋]1.一種金屬元素,銀白色,質軟,富延展性:焊~。~礦。~石。~紙。~箔。
2.賞賜:~命。~賚。
相關的組詞:
焊錫、錫紙、錫劇、錫箔
錫杖、錫鑞、錫匠、錫壤
掛錫、金錫、弭錫、錫蛇
錫珪、鉛錫
『玖』 錫字在名字有什麼寓意
錫字在名字里的寓意是:明亮、輝煌、恩惠、仁慈。
一、錫的釋義
1、金屬元素,符號Sn(stannum)。常見的白錫為銀白色,延展性強,在空氣中不易起變化。多用來鍍鐵、焊接金屬或製造合金。有的地區叫錫鑞。
2、賜給。
二、組詞
焊錫、錫匠、錫紙、錫鑞、錫劇等。
組詞
一、焊錫 [ hàn xī ]
鑞的通稱。
二、錫匠 [ xī jiang ]
製造和修理錫器的小手工業者。
三、錫紙[ xī zhǐ ]
包裝卷煙等所用的金屬紙,多為銀白色。
四、錫鑞 [ xī la ]
1、焊錫。
2、錫。
五、錫劇 [ xī jù ]
江蘇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原名常錫文戲,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流而成,流行於該省南部和上海市。
『拾』 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這是什麼意思。
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翻譯: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的衰老的白發,年輕時的滿頭青絲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1、出處
唐代李白的《將進酒》
2、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3、釋義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那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再也沒有回來。你難道看不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的衰老的白發,年輕時的滿頭青絲如今已是雪白一片。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請二位快點喝酒吧,舉起酒杯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為我傾耳細聽: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願清醒。自古以來聖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事跡你可知道,斗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我的錢不多?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那些什麼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快叫侍兒拿去統統來換美酒,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一、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筠推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毀,於天寶三載(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後,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雲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
李白作此詩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這一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勛(岑夫子)應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詩人在政治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常常借飲酒來發泄胸中的郁積。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以抒發滿腔不平之氣。
二、賞析
全詩情感飽滿,無論喜怒哀樂,其奔涌迸發均如江河流瀉,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變化劇烈;在手法上多用誇張,且往往以巨額數量詞進行修飾,既表現出詩人豪邁灑脫的情懷,又使詩作本身顯得筆墨酣暢,抒情有力;在結構上大開大闔,充分體現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後,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里,李白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聖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
三、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
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
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像、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