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90530我是大醫生百歲夫妻分享長壽秘訣:李乾構,豬肉,薄荷,長壽粥,枸杞
本頁提供2019年5月30日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視頻全集和要點筆記,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李乾構。主題是《百歲夫妻分享長壽秘訣》。
主要介紹長壽老人吃豬肉,自種薄荷的方法,長壽粥的製作方法等相關內容,百年養生網提供視頻全集的在線觀看和主要內容介紹(節目要點筆記)。
豬肉也是一味中葯,它性涼味甘,入脾胃經、肝經、腎經,可補益氣血、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 從營養學的觀點來講,豬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水分,還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人體十分有益。據日本琉球大學調查,日本80歲以上的老人幾乎天天吃豬肉。 但吃豬肉助長壽,需掌握三大秘訣:時間長、能入葯、巧搭配。
時間長是指烹飪時間長,小火慢燉,去除肉中多餘的脂肪。
《食品科學雜志》一項實驗表明,豬肉經過長時間燉煮後,脂肪含量會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膽固醇含量下降;在燉煮120分鍾時,飽和脂肪酸下降最多。 日本一所大學7年的研究結果顯示,改善飲食結構,增加肉類攝取的老年人,血液中血清蛋白含量上升,死亡率下降8%;而食肉太少的老年人,5年後的認知功能及人際交往能力有所下降。因此,中老年人不要一味追求素食。 《傷寒論》說「少陰病,下痢,咽痛,胸滿心煩者,膚湯煮之」,這里的「膚」是指豬的皮膚,即豬皮。 豬皮中的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2.5倍,且90%以上是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能延遲細胞老化,有美容的作用。此外,血管壁上也含有膠原蛋白,吃點豬皮對心腦血管也有好處。百歲夫妻能長壽,可能就與他們常吃帶皮的紅燒肉有關。 說到動物皮入葯,很多人都會想到由驢皮熬制而成的,具有補血作用的阿膠。其實,豬皮也可以熬阿膠,稱為新阿膠,具有補血潤膚的作用。 百歲夫妻用到的豬肉搭檔是「仙人骨」,即葯食同源的白蘿卜。白蘿卜性涼味甜,入脾胃經,有清熱瀉火、消食寬中的作用。蘿卜還能解膩,是肉的「黃金搭檔」。 蘿卜中含有芥子油、助消化的澱粉酶,以及木質素。木質素被胃腸道吸收後,能激發巨噬細胞的活力,提高機體免疫力。 燉煮紅燒肉時,應該先把肉煮得差不多了再放蘿卜,以保證蘿卜的營養。
薄荷糖是用薄荷和白糖熬至而成,用水熬煮白糖至濃稠,加入曬乾的薄荷粉,熬至拉絲,放涼切塊即可。 薄荷葯食兩用,性涼,可疏風清熱、清利咽喉,把弄碎的薄荷葉塗在蚊蟲叮咬處,還有消炎止痛止癢的作用。 清代御醫在給慈禧配製的調肝和血丸、外用生發方中都含有薄荷,桑菊飲和銀翹散這兩個治療感冒的經典中葯方中也都含有薄荷。 現代醫學認為,薄荷中含有薄荷腦、薄荷醇,《生物醫學與葯物治療》雜志在2017年指出,薄荷對二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有一定作用。
李老為我們推薦了一杯雙花薄荷茶。取10g金銀花、5g干薄荷,用開水沖泡即可。也可用自家種的20-30根金銀花、10片薄荷葉代替。
自種薄荷:用任意一種容器,填上土,撒上薄荷種子,再覆蓋一層土,每天澆水,3天後即可發芽,一個月左右就會長滿一盆。如果想再種一盆,剪下一支薄荷插入水中即可。
夏季來臨,西瓜汁倍受歡迎。專家表示,西瓜性涼味甘,入脾胃大腸經,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利尿消腫的功效。西瓜翠衣富含瓜氨酸,它可在人體內轉化成精氨酸,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控制血壓。臉上長斑也可用西瓜翠衣貼敷,有消炎美容的作用,但敏感肌不要輕易嘗試。 飲用西瓜汁宜溫熱,不宜加冰,以免損傷脾胃,引起胃痙攣、疼痛等。快速食用過多低溫食物,易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頭面部血管痙攣,出現頭暈頭痛惡心等症狀。尤其老年人更要避免貪涼,以免引發嚴重後果。
刊登在《每日電訊報》上的《哈佛研究:雜糧可能降低癌症風險》表明,對80萬人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天食用70g雜糧粥可降低22%的全因死亡率和20%的癌症死亡率,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大減少。
李老推薦的長壽粥由15種食材組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仁米、小麥各20g,黃豆、綠豆、白扁豆、赤小豆、黑豆各10g,花生、蓮子、大棗、板栗、枸杞各10g。 圖:
長壽粥 腎乃先天之本,腎精對人體生長、發育、延年益壽具有重要作用;脾胃乃後天之本,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腎功能健全,才能少生病,而五五五雜糧粥恰好能夠健脾補腎。 穀物可健脾和胃、補中益氣。薏米不僅可以健脾祛濕,浙大李大鵬教授還發現,薏米含有抗癌活性物質薏仁米酯,由它製成的靜脈注射劑可用於治療食道癌、胃癌、腸癌等癌症。 豆類可彌補穀物缺乏的營養,如:黃豆所含的蛋白質是牛奶的12倍;豆類可補充大米缺乏的賴氨酸,賴氨酸對降低血壓、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具有輔助作用。 美國食品安全與營養評論雜志刊登的一項報道認為,黑豆和白扁豆能降低DNA損傷,抗擊衰老,還能產生類雌激素的作用,促進女性乳腺發育。 由於男性從胚胎開始,乳腺的胚芽就不發育,即使有雌激素刺激,也不會促進乳腺發育。而且植物雌激素與動物雌激素有一定差別,因此男性也可以吃豆類。 醫認為,枸杞可滋補肝腎、延年益壽;西醫上來說,枸杞含有枸杞多糖,《中國生物製品學雜志》刊登的實驗表明,服用枸杞提取物的亞健康小鼠,其體力明顯好於沒有服用的小鼠。平時可每天干嚼10顆枸杞子。此外,大棗、花生等乾果也有助於延年益壽。 由於各種食材成熟時間不一致,雜糧粥要分段熬煮。
先將豆類開鍋後小火煮半小時(綠豆開花了),再加入五穀和除枸杞外的乾果,待粥快好時(花生等開花了),放入枸杞熬煮三五分鍾。雜糧粥營養豐富,但不宜每頓都喝,高血糖人群不宜多喝,也不宜喝冰粥。
② 河南一對夫妻的年齡加起來有233歲,他們是如何做到長壽的
序言:活過百歲的老人也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夫妻兩人都活到百歲就非常少見了,而河南的一對夫妻年齡加起來有233歲,這一現象也是比較罕見的。河南這對夫婦男士叫彭思成女士,叫劉秀榮,兩人也算是00後了,但是卻是上個世紀的00後,兩人已經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被稱為最長壽的夫婦。兩人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長壽,也是因為在相處的過程中,兩個人的感情非常的要好,並且兩個人的身體都非常的健康,現在也是六世同堂,這是非常少見的。
河南這對夫妻全家的人口有上百人,在過年的時候場面也是非常壯觀的,畢竟年齡能夠到達90歲以上還健在的家庭,已經是非常少見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環境以及飲食等方面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嚴重了,所以長壽的人也越來越少,要想身體健康就一定要從各方面注意起來。
③ 百歲老夫妻深山隱居,一生結婚五次,他們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隱居深山的百歲老夫妻長壽的秘訣跟大多數擺過了百歲的老人一樣,就是每天知足常樂的生活,一日三頓飯一頓不少,十分的規律,心態也十分的樂觀。這一對百歲老夫妻,住在湖北省官灣村。
沒有大魚大肉,沒有大富大貴,但是依然活的長久,活的幸福,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在經歷那麼多的不幸,之後還能夠得到上天的眷顧,重新擁有幸福,得以美滿一生,就夠了,不是嗎?在羨慕這一對老夫妻雙雙年過百歲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他們淡然的人生觀,給我們自己的生活帶來幸福感。
④ 夫妻攜手走過97年活百歲秘密是什麼
在廣西永福縣,韋八嫂(右)6歲,就被當作童養媳,「嫁」給了韋啟壽。如今,韋八嫂已104歲高齡,韋啟壽也有103歲,這意味著兩口子共同走過了97年。8月3日,這一對百歲夫妻說,他們覺得長壽的原因很簡單:除了水質好,關鍵是從不發脾氣。
最幸福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⑤ 世界上最長壽的夫婦:2人年齡相加211歲,他們是誰
世界上最長壽的夫婦:2人年齡相加211歲,比中國人均壽命高出2倍
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我是校長。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我們的壽命也比以前增長了不少,目前全世界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是日本,人均壽命達到了83歲,我們中國的人均壽命是77歲,也比往年提高了不少。
最後校長認為,我們觀察很多長壽老人都會發現一個共同點,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都非常樂觀,不論是貧窮還是富有,他們都非常滿足當下的現狀,說出來的話也都是比較積極向上的,我們很少看見負能量爆棚的長壽老人,所以我們不能說心態是長壽的關鍵秘訣,但也不能否認心態是影響壽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⑥ 巴馬長壽養生的秘訣
作為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的百歲老人一點不稀罕,八九十歲的老人隨處可見。那麼,巴馬長壽養生的秘訣有哪些呢?下面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我們接觸的多位長壽老人中,他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心態平和、積極樂觀的人。不管家庭條件好還是壞,也不管生活水平低還是高,他們始終都能保持一種豁達、樂觀的良好心態。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黃媽妹的百歲老人,我們去她家探訪的時候,看見她家裡陳設簡陋,家裡也沒有什麼像樣的電器,物質生活水平很一般,但是站在我們面前的黃媽妹老人,卻始終笑眯眯的,對生活的滿足溢於言表。和她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她的這種滿足是完全發自內心的。用她自己的話說,現在吃喝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該經歷的風雨也都經歷了,對什麼都很淡然,看開了。
我們所拜訪的每一個長壽老人,幾乎都沒有完全脫離體力勞動。曾經在一個村裡碰到一位九十高齡的老人,臉上雖然已經布滿了老人斑,但仍舊拎著大半桶水去地里澆菜,身手仍然很敏捷,體力也很好。
按照當地一位研究巴馬人長壽之謎的人的說法,這些巴馬老人,一生都在勞作當中,雖然辛苦,但是身體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身體機能沒有因為年齡變大而迅速地衰退,這是他們能夠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這不正印證了“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嗎?所以說,現在的城裡人,運動太少,勞動更少,要想長壽,就應該在這方面有所注意才是。
家庭和睦與長壽也有密切關系,這也不難理解。家庭和睦了,才會不生氣,生氣不但傷心,而且傷身體,俗話說,百病皆生於氣,如果家裡天天吵吵鬧鬧,永無寧日,作為老人,不但很難保持一顆平靜而寧和的內心,而且還會因為心情郁結、沉悶,導致疾病的發生。在我們接觸的巴馬長壽老人中,家庭都是和睦美滿的,夫妻之間很恩愛,晚輩很孝順,長輩也很能體諒晚輩,大家互敬互愛,過著平凡而充滿快樂的日子。
所以說,對於我們這些城裡人,除了無法擁有巴馬人所擁有的自然環境之外,以上這三點,其實我們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們應多學學長壽之鄉巴馬人的養生之道。
1、倒金字塔飲食習慣
你的飲食結構必須像一個金字塔:以充足的早餐為基礎,接下來是吃好午餐,晚餐絕對要少,就像金字塔的塔尖。切記大餐後不要立即上床睡覺。確保多吃堅果和乾果,少吃薯條和油炸零食。
2、拒絕服用成癮性物
烈酒、香煙、安眠葯等都會讓你遠離長壽。吸煙會讓壽命減半,而烈性白酒會讓記性越來越差。依賴安眠葯則會讓你失去自己入睡的能力。
3、喝咖啡加桂皮減壓
桂皮是一種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香料,它可以降低血壓、減緩壓力。
4、干刷牙牙齦少出血
在使用牙膏前,用30秒鍾干刷一下牙齒,這樣可以除去60%的牙漬,並使牙齦出血的幾率降低一半。但是要保證刷毛乾燥、柔軟。干刷後用水沖洗,再塗上牙膏正式刷牙。
5、用音樂鍛煉聽力
首先,將音樂調到一個合適的音量,在這個音量下你仍然可以進行正常的交談,然後,試試挑出其中一種樂器的聲音。這種練習可以使你獲得分辨日常聲音細節的能力。
6、含薄荷糖更易堅持
薄荷的氣味可以改變人們對運動時長的敏感知覺,口裡含著薄荷糖,可以讓你在長時間鍛煉時,不會感到難以堅持。
7、洗指甲縫除細菌
人身上細菌最多的地方之一要數指甲縫了,所以每次洗手時,都要專門用肥皂清洗甲縫,以清除隱藏的細菌。
8、站牆角舒展肩背
⑦ 世界上的百歲老人,都具有哪些共同點
⑧ 最長壽的人是誰
二)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記錄:這是經過考證的 報道的最長壽者:報道的最長壽者是中國長壽氣功養生家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死於民國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歲。李慶遠原籍雲南省,90多歲時到四川省開縣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開縣籍的劉成勛曾於1925年專程拜訪過這位老人,劉的采訪回憶文章發表在1986年第六期《氣功》雜志上,同時刊登的還有壽星李慶遠口述的「長生不老決」約1000多字。老人去世後,北京的一些報紙曾以「地球上最長壽的人」為題予以報道,但當時卻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懷疑和否認,後來經多方考證,才得到證實。 據2000年統計,中國現有百歲壽星一萬人,據聯合國最新統計,全球老齡人口為6.29億,佔10%,2002年全世界百歲壽星共約21萬人,平均百萬分之33.39。 中國貴州的龔來發,1996年去世時147歲;四川青城山采葯道人李青蓮去世時154歲;伊朗老婦穆赫辛,1997年161歲;日本有個叫滿平的,長壽242歲,妻221歲,兒196歲,兒媳193歲,孫子151歲,孫媳138歲。前述中國中醫學者李慶遠,1933年去世時256歲。 以上證明活到百歲以上、甚至二百歲已大有人在,無可非議。 中國人口普查出的最長壽者:人口普查出的最長壽者是155歲。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是1953年7月1日零時起的人口普查。這次普查在全中國范圍內逐戶進行了調查登記,其主要數字為:人口59434萬餘人,男人29755萬人,佔51.82%;女人27665萬人,佔48.18%;100歲以上的人有3384人,最高年齡為155歲。報道中未提到這位老人的具體情況。 中國最長壽的長老:已知的最長壽長老是吳雲青,他是延安市政協委員、原佛教青化寺長老,1980年已142歲。他身高1.59米,體重53公斤,脈搏一分鍾72次,血壓140與88毫米汞柱,視力1.2,100多年來他沒有生過大病,140歲時開始學習英語,一年後能簡單對話,142歲時仍然精神矍鑠,步履穩健,能騎自行車,可肩挑40多公斤的水上坡,他總結的養生之道為:禁止放縱貪欲,禁忌懶惰。 當代中國最長壽的男壽星:當代最長壽的男壽星是132歲的龔來發(1994年3月資料)。龔來發是中國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茅天鎮人,生於1862年3月18日,1993年被中國老齡委授於「中國長壽王」的美稱。他身高1.45米,體重30多公斤,目前他耳不聾眼不花,反應靈敏。龔來發半歲時父親去世,因家貧他母親把他送到姓向的人家,現在贍養他的人已是向家的第七代人了,向家七代人他都能述說得清清楚楚。他一直務農,終生未婚。不喝酒不吃葯,每日兩餐大米、玉米混合飯。村裡人都稱他為「老祖祖」。 當代中國最長壽的女壽星:當代最長壽的女壽星是1993年122歲的孔英。孔英是中國廣東省懷集縣懷城鎮蒼龍管理區紅旗村人,她生於1871年11月18日,1993年被中國老齡委授於 「中國長壽王後」的稱號。122歲時的孔英雖然頭發銀白,卻依然精神矍爍。老人從小愛勞動,雖然現在年事已高,卻經常上山採摘松枝,還經常幫助家人操持家務。 中國長壽世家:中國四川省秀山縣塘坳鄉的肖桂英,1990年12月歡度了她105歲的生日,老人不僅生活起居自理,而且能穿針引線,上山砍柴,還能步行數公里去趕集。她是鄉里聞名的老醫生。肖桂英是連續第四代的長壽者,她的父母分別是101歲和100歲,她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均超過了100歲。 中國最長壽的夫妻:最長壽的夫妻是上海1994年已雙雙104歲的袁敦梓、庄惠琴夫婦。這對百歲伉儷每天清晨起床後,一個疊被子,一個拖地板,他(她)們家生活條件一直很好,吃穿不愁,雇有保姆,膝下60多個子孫有一半定居美國、香港。這對長壽夫妻同歲,他 (她)們20歲結婚,已共同渡過了84年的伴侶生活。 中國最高壽的三妯娌:最高壽的三妯娌是江蘇省徐州市東郊徐庄鄉的張氏、杜氏和王氏,三人均過100歲,其中最大的張氏已107歲(資料截止於1995年9月)。 中國最高壽的地方: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盆地和雲貴高原的斜坡地帶。在這里, 90歲和100歲以上的老人分別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已經增加到531和74人,有3位老壽星達到了110歲以上,是五大長壽鄉中惟一長壽老人不斷增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