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咸寧汀泗長壽村

咸寧汀泗長壽村

發布時間:2022-09-14 15:42:52

A. 遺落荒原的愛txt全集下載

遺落荒原的愛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紅|袖|言|情|小|說
群山起伏的南鄂大地上,長江支流淦水河在鄂西南的崇山峻嶺間奔流著,流經一個風光綺麗的古老村落,順著河谷向東奔涌而去。
公元一九五二年,中國太陽歷壬辰年,臘月二十二日傍晚戌時,一個嬰兒降生在淦水河流經的這個人文化成的江南山村,是個男嬰。時值隆冬,年關將至,男嬰嘹亮的啼哭聲劃破沉寂的夜空,響徹山村的每一個角落,好似山村迎接春天的第一聲禮炮。
嬰兒降生的山村,按氏族宗譜記載稱為「湖廣咸邑黃氏」,屬湖北咸寧汀泗長壽村黃志誠庄。
嬰兒的父親早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水利工程系,現在武漢一所大學教授水紋測量,當他得知自己做了父親,還是一個男嬰的父親時,傳統意識根深蒂固的他自然欣喜若狂。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象今天的祖國一樣自強、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於是,在查遍了詩經辭海、唐詩宋辭後,喻「長天浩氣」之意為兒子取名「天浩」。他希望兒子能存天然浩氣,立於天地之間,因為這個嬰兒是他這個讀書人的兒子,不但名字要……

B. 汀泗橋之戰遺址紀念館可以讓我們了解那一期的歷史

1926年,國民革命軍分三路大軍攻打北洋軍閥,第一路進攻張作霖;第二路大軍進攻孫傳芳;第三路大軍攻打吳佩孚,吳佩孚為了阻止北伐軍北上,就重點扼守汀泗橋。汀泗橋地勢險要,三面環水,一面環山,易守難攻,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當年攻打吳佩孚的是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七軍和第八軍,攻打汀泗橋的正面部隊是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先頭部隊是十師和十二師。1926年8月26日第四軍軍部下達了攻打汀泗橋的進攻命令,主攻汀泗橋是三十五團團長黃麒翔,經雙方激戰,進攻屢攻不下,戰斗非常艱苦,敵援軍正在向汀泗橋增援,情況非常危急,共產黨員獨立團團長葉挺得到了這些情況後,就請當地農民王永福帶路,繞道聶家、賽豐,經古塘角從敵人背後猛攻,頓時敵人不知所措,通過前後夾攻,經過死拚硬打,徹底消滅了頑敵。俘虜了敵軍軍官157人,士兵2963人,一大批武器和彈葯,徹底消滅了汀泗橋頑敵,汀泗橋戰役取得了偉大勝利,名揚中外,為了紀念在此次戰役中犧牲的北伐軍將士,1929年10月18日,國民革命軍在此修建了烈士墓、紀念碑、紀念亭,國民黨元老胡漢民為紀念碑題字。1988年,國務院公布汀泗橋戰役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湖北省軍區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地方政府投資新建了一座仿古明清風格的北伐汀泗橋戰役紀念館,現在長期免費對外開放。
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紀念館,整座紀念館佔地6畝,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於2008年10月竣工。展廳面積1200平方米,分三個展廳,第一展廳為《北伐戰爭與汀泗橋戰役》;第二展廳為《中國革命與咸安名人廳》;第三展廳為《咸安館藏文物精粹》廳。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紀念館於2009年11月正式免費對外開放。

C. 汀泗橋的介紹

汀泗橋鎮,咸寧市中心鎮,咸安區「南大門」,因始建於1247年的湖北省最古老的石拱橋——— 「丁四」橋而得名,2008年獲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汀泗橋北伐戰役遺址位於咸寧市汀泗橋火車站北約500米的京廣鐵路西側山頭上,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湖北省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D. 咸寧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咸寧的文化遺產

1、拍打舞:已被列入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拍打舞是鄂南民俗中的藝術表演形式之一,由民間男女老少擅長的「拍打游戲」而來,流行於咸寧通城、崇陽等地。它源自青年男女在勞作休憩之時,互相拍打對方身體的不同部位,逗趣取樂,並 伴有風趣的戲謔、科諢,給人以輕松與愉悅。

2、山鼓:流行於通山等地,是一種古老的農事鼓樂。山鼓又稱「單鼓」或「膽鼓」,其形橢圓如膽,有「擊鼓驅百邪,庶民膽如虎」的傳說。已入選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史料表明,山鼓早在明、清至民國時期就普及並走向鼎盛。現在,山鼓迎來了繼承、創新及保護階段,並從田間地頭走上了藝術舞台。

3、崇陽銅鼓:與崇陽縣白霓鎮出土,是當今出土時代最早、體重最大的青銅鼓,有相關報道稱之為「商代饕餮紋青銅鼓」。銅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組成。為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國家博物館。

景區特點

1、田野鄉村公園:端午恰逢高考畢業季,畢業旅行已成為多數學子的假期日程活動。與此同時,隱水洞、柃蜜小鎮、內沖瑤族村等旅遊景區(點)針對高考畢業生,推出一系列門票減免或打折優惠政策,吸引眾多學子爭相前往,特色文化、主題樂園、傳統古村落、生態山水等景區備受歡迎。

2、隱水洞:全市A級旅遊景區推出各種惠民讓利的優惠措施,如黃鶴樓森林美酒小鎮、山湖溫泉、善源谷、高沖公社、秀水游樂園、隱水洞、果醬小鎮、田野鄉村公園等景區推出了門票/二銷免費或優惠政策及新體驗項目,九宮山風景區推出了每月發放1000張免費門票的優惠政策,吸引不少遊客遊玩體驗。

E. 汀泗橋戰役讀後感

汀泗橋鎮是當時粵漢鐵路線上的一個小鎮,當年的汀泗橋鎮以汀泗河為界,河西屬蒲圻縣,河東屬咸寧縣,解放後為了便於市政建設和管理統一劃歸咸寧縣管理。汀泗橋鎮是咸寧的南大門,也是通往武漢的必經要隘,鎮東有一片比較陡峭和起伏連綿的山崗,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名叫塔腦山,敵軍的陣地就設在這片山崗之上。汀泗河蜿轉曲折自西南向北斜穿汀泗橋鎮,沿山崗西腳流過,時逢大水,全鎮三面均被洪水包圍,水深港闊,甚至街道部分路面亦被洪水淹沒,人要通過尚需涉水而行,這樣就為敵軍陣地西面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這里可以通向敵軍陣地的僅有自西向東北之粵漢鐵路的一座鐵橋,但又被敵人的火力嚴密封鎖,難以逾越。在敵人陣地,汀泗河流經這里,當時因漲洪水,也是一片汪洋,這一形勢又成為敵軍陣地北面之屏障。但在敵人陣地之東南兩面,地勢較高,並未淹水,盡管敵軍有居高臨下之便,北伐軍需要冒仰攻之險,但畢竟無隔水之難,北伐軍還是可以在此布陣向敵人發起進攻。所以說就敵軍的陣地而言並非三面環水,以往的一些史書均把汀泗橋鎮的三面環水與敵軍陣地也是否三面環水混為一談實屬誤解。不過,敵軍陣地雖然不是三面環水,但是其陣地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堪稱天險,這是不容置疑的。

F.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汀泗橋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汀泗橋鎮下轄村委會包括汀泗橋社區、古田社區、花紋社區、黃荊塘村委會、古塘村委會、赤崗村委會、聶家村委會、賽豐村委會、馬鞍村委會、彭碑村委會、長壽村委會、大橋村委會、古田村委會、洪口村委會、程益橋村委會、星星村委會、壠下村委會、大坪村委會、林場生活區。

G. 湖北省咸寧市丁四橋有多少人口

人 口
1.8萬餘人
汀泗橋鎮,因始建於1247年的湖北省最古老的石拱橋——「 汀泗」橋而得名,系咸安區南大門。該鎮歷史悠久:1926年,北伐戰爭汀泗橋之戰名中外,鎮內的北伐烈士陵園已列入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1949年以前鎮區為咸寧蒲圻兩縣分治;1956年分屬汀泗、聶家、彭碑諸鄉,1961年改為汀泗、聶家、彭碑公社,1975年由上述三公社合並為汀泗公社,1984年撤社並區,1987年建鎮。1988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1年3月9日,原古田鄉、花紋鄉並入汀泗橋鎮,組建為現今的「三合一」大鎮。

H. 我是湖北咸寧汀泗的,我想知道國家對佔用農民土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征地動遷補償實施原則�

1�高速公路是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先導性產業,在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性規定基礎上,對高速公路建設實行政策傾斜。�

2�明確責任,強化管理。省交通廳全面負責高速公路建設工作,省國土資源廳負責征地工作的組織實施,沿線各市政府負責動遷工作的組織實施,林業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積極做好配合工作。省交通廳與省國土資源廳簽訂征地補償投資協議,與工程沿線各市政府簽訂動遷補償投資協議。�

3�省國土資源廳負責建設項目用地(包括鐵路、軍事、林地等)的預審、報批、征地實施、占補平衡造地、施工期間服務、補充擴大征地、辦理土地使用證以及涉及征地的協調服務工作。征地補償費要嚴格執行實施本方案所定標准,並足額及時補償到位,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

4�各市政府負責地上地下附著物的動遷、地方協調等項工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在動遷投資范圍內可細化補償標准,合理調劑使用資金。�

5�凡由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收取的費用原則上減免。涉及國有資產的電力、電信、鐵路、水利、管道及軍用設施等構造物的動遷,按成本價給予適當補償。�

6�因工程需要擴大征地以及動遷增加的費用,在相應補償投資協議的不可預見費中列支。增加的補償項目由建設單位與國土資源部門和各市核定。 �

7�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和各市政府應依法征地、動遷,合理保護被征地和動遷群眾的利益,承擔因征地、動遷所涉及的法律、經濟、群眾上訪等責任。要加強對高速公路建設重大意義的宣傳工作,採取有力措施,防止發生阻礙工程施工現象。�

8�嚴肅財經紀律,加強征地、動遷專項資金管理,加強廉政建設和監督。�

二、徵收土地補償、稅費標准及征地工作程序�

(一)徵收土地補償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以及《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製定征地補償標准。�

1�徵收耕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3萬元。�

2�徵收基本農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76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64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4.4萬元。�

3�徵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64萬元。�

4�徵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72萬元。�

5�徵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16萬元。�

(二)其他稅費�

1�耕地佔用稅,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2�商品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地管理費,按征地總費用的3%計算。由國土資源部門嚴格按有關規定使用。�

4�耕地佔補平衡造地費,平均每畝4000元,由遼寧省征地事務服務處具體組織實施,統籌調劑使用,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監督驗收。�

(三)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況。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准、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後,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國土資源部門會同交通、林業部門,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各市動遷辦公室共同確認。�

3�組織征地聽證。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准、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

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補償標准,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簽訂征地補償協議,並將協議作為征地報件必備件附征地卷一同上報。�

5�公開征地批准事項。經依法批准徵收的土地,除涉及國家保密規定等特殊情況外,省國土資源廳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征地批准事項。縣(市)國土資源部門應按照《徵用土地公告辦法》規定,在被征地所在村、組公告征地批准事項。�

6�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市、縣政府批准後應按法律規定的時限向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時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要協同農業、民政等有關部門對被征地集體組織內部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分配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三、房屋地上物補償標准�

1�房屋補償標准�

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650元。�

搗(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550元。�

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400元。�

平(草)房每平方米補償300元。�

2�其他地上(下)附著物補償標准�

倉房每平方米補償1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補償25元。�

沼氣池每個補償400元。�

廁所每平方米補償50—100元。�

豬雞舍每平方米補償50—10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補償25—30元。�

菜窖每平方米補償50—130元。�

磚石牆每延長米補償50元。�

格柵(含工藝格柵欄)每延長米補償150元。�

大門樓每個補償400元。�

飲用水井(含壓水設備)每眼補償2000元。�

農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設備)每眼補償2000元。�

排灌大井(含設備)每眼補償1萬元。�

排水管(塑料管、鑄鐵)每延長米補償10—30元。�

電話移機補助費每戶200元。�

有線電視遷移補助費每戶300元。�

墳每座補償300元。�

3�異地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每戶6000元。

四、徵佔林木補償標准�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和《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辦法》的有關規定補償。�

1�林木補償標准�

⑴楊、柳、榆、槐樹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元;�

4—13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3600元;�

14—20年平均每畝補償3000—1800元;�

2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200元。�

⑵柞樹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3000元;�

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4400—6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2400元。�

⑶紅松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2000—3100元;�

21—40年平均每畝補償4600—6200元;�

41—70年平均每畝補償16800元;�

7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9600元。�

⑷落葉松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3000元;�

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25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100元。�

2�村民房前屋後林木補償標准�

一般林木(楊柳榆槐等)�

幼齡林(1—10年生)平均每株補償5—20元;�

中齡林(11—20年生)平均每株補償22—50元;�

成熟林(2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1元。�

3�森林植被恢復費�

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苗圃地每畝4000元;�

未成林每畝2667元;�

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每畝5336元、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每畝6667元;�

疏林地、灌木林地每畝2000元;�

宜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每畝1334元。�

4�林業設計費按林地、林木和森林植被恢復費總和的3%收取。�

五、果樹補償標准�

1�蘋果樹�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補償5-90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補償90-210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補償210-12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600元。�

2�梨樹�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補償5-45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補償45-144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補償144-12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600元。�

3�桃樹�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補償5-45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補償45-144元;�

盛果期(9-20年)平均每株補償144-360元;�

衰果期2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80元。�

4�葡萄樹�

培育期(1-2年)平均每株補償5-10元;�

初果期(3-5年)平均每株補償10-90元;�

盛果期(6-11年)平均每株補償90-180元;�

衰果期12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80元。�

5�棗樹�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補償5-10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補償10-80元;�

盛果期(9-30年)平均每株補償80-650元;�

衰果期3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320元。�

6�板栗�

培育期(1-4年)平均每株補償5-10元;�

初果期(5-7年)平均每株補償10-180元;�

盛果期(8-35年)平均每株補償180-900元;�

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450元。�

7�雜果樹�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補償5-10元;�

初果期(4-10年)平均每株補償10-30元;�

盛果期(11-25年)平均每株補償30-8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40元。�

六、電力設施動遷補償標准�

1�低壓線路改移(0.4KV)每公里補償30000元;線路加高木桿平均每根1000元,砼桿平均每根1500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2�高壓線路改移(10KV)每公里補償47000元;線路加高砼單桿平均每根6000元,砼H桿平均每基8000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3�高壓線路加高(66KV):砼單桿平均每根5500元,砼H桿平均每基8000元,砼A桿平均每基10000元,鐵塔平均每基10萬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4�高壓線路加高(220KV以上):砼雙桿平均每基2萬元,鐵塔平均每基20萬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七、郵電通訊設施動遷補償標准�

1�電話線路�

木桿平均每根(含話線橫擔瓷瓶等)1000-2000元;�

砼桿平均每根(含話線橫擔瓷瓶等)1500-3000元。�

2�架空光(電)纜�

木桿平均每根500元;�

砼桿平均每根1000元;�

光(電)纜每米50-150元。�

3�地下電纜�

電纜、光纜每米100-200元。�

八、農田灌溉水利設施動遷補償標准�

採取工程修復和補償相結合的原則,按成本價適當補償。�

1�農村小型水庫�

水庫水面(灌溉與養殖兼用)每畝補償9000元;�

水庫水面(灌溉)每畝補償6000元;�

水庫荒灘每畝補償100元。�

2�農田灌溉水利設施�

小型閘門(砼結構)每個補償5000-10000元;�

排灌乾渠堤壩每延長米補償10元。�

九、廠礦企事業單位動遷補償標准�

國有和集體所有制的廠礦企事業單位的動遷,考慮實際損失給予適當的補償。辦公用房參照民房動遷標准;廠房等生產設施按重置折舊計算,適當考慮停工搬遷損失費用。�

十、施工運輸道路補償標准�

凡工程施工指定的鄉村運輸道路,施工期間由施工單位負責維修養護,工程竣工後按補償標准由各市組織修復。�

鄉村道路(瀝青路面)視取料難易、路面寬度情況,每公里補償10-15萬元。�

鄉村道路(砂石路面)每公里補償5萬元。�

鄉村道路(土路面)每公里補償2萬元。�

十一、鄉村道路和田間作業道補償標准�

考慮農民群眾生產和生活需要,確需修建的鄉村道路連接線和田間作業道,按補償標准由各市組織實施。�

村道路連接線(砂石路面)每公里補償6萬元(含征地費用、簡易構造物)。�

鄉村道路連接線、田間作業道每公里補償4萬元。�

十二、征地及動遷不可預見費

按簽訂的征地和動遷補償投資協議中所核定總費用的5%計算。不可預見費由建設單位負責使用,主要用於因工程設計變更引發的擴大征地和地上附著物動遷的補償;工程設計時沒有發現,征地動遷協議中沒有列入的不可預見的地下構造物動遷補償;因國家政策性調整及不可抗拒的地震災害等不可預見項目的補償。涉及征地的不可預見項目,由省交通廳和省國土資源廳共同核定。�

十三、各市動遷辦公室管理費�

按省市簽訂的動遷補償投資協議中所核定的總費用的3%計提。�

各市動遷辦公室為臨時性機構,主要負責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拆遷地上、地下附著物和地方協調工作。市動遷辦公室應嚴格按有關規定包干使用,不得超支。

閱讀全文

與咸寧汀泗長壽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常入職體檢都有哪些 瀏覽:171
老年人不愛說話是病嗎 瀏覽:20
企業養老金查詢系統 瀏覽:188
河南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瀏覽:632
武漢老年公寓前十排名 瀏覽:996
人70歲叫 瀏覽:316
社區開展重陽節活動圍巾 瀏覽:32
傻子去養老院怎麼收費的 瀏覽:35
老年人還有性生活嗎 瀏覽:778
有太老實的父母怎麼辦 瀏覽:84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覆蓋率 瀏覽:89
長沙搞體檢去哪裡好 瀏覽:388
停葯多久可以幼兒園體檢 瀏覽:415
勞動用人超出退休年齡合同 瀏覽:142
對老年痴呆好的保健品 瀏覽:562
兒女該如何孝敬父母 瀏覽:926
秋季養生節目有哪些 瀏覽:870
老年人能穿衛褲嗎 瀏覽:816
62歲大爺敬老院 瀏覽:126
第三層次的父母怎麼稱職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