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關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的評論,傳說這是小鳳仙給才鍔的一副輓聯,
周瑜活得時間短是公認的,表達了一種惋惜之情,同時也誇獎了逝者像周瑜一樣有才,年少有為。
李靖是中國有名的長壽元帥,深諳明哲保身之道,從隋末起義,到玄武之變,再到功高震主之後,他都是站在一種局外人的角度看問題,進退有度。
雖然大多人認為他浪費了好機會,有些不識時務,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穿越者,從李靖的角度看已經很好了。
用李靖去和蔡鍔比太抬舉後者了,
要知道李靖是中國史上10大元帥之一,統兵NO.1,的大神級人物,蔡鍔只是一個毛頭小子啊。
② 如何評價李靖
李靖是唐初名將,因為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在站錯隊的情況下依舊拜將封侯。後世為了紀念他逐漸將他神話,托塔天王的形象也為世人所熟知!

不久,李靖被任命為嶺南安撫大使,檢校桂州總管,成功將嶺南納入李唐版圖。
公元623年,淮南道行台僕射輔公祏造反,高祖仍命李靖發兵進討。輔公祏叛亂很快被平定,李靖以功授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捷報傳來,高祖龍顏大悅,贊嘆道“李靖是古之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也比不上!”唐太宗亦稱他是古今第一名將。
後來,李靖更是大顯神威,北擊東突厥,西逐吐谷渾,李靖的軍事指揮藝術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玄宗時,李靖進入“武城十哲”之列,代表歷代良將坐侍於太公武成王之側,得國家歲時祭祀的待遇。上行下效,在皇室的推動下,民間開始出現自發的祭祀行為,李靖也在此過程中逐漸被神化。
發展至宋代,李靖與毗沙門天王聯系在一起的程度逐漸加強,其在道教神話中也開始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經過宋代之後神話小說的不斷改造和發展,托塔李天王已成為道教神祇。
③ 唐代名將李靖,為什麼會讓人們神話成天界的托塔李天王呢
托塔李天王是商朝陳塘關的總兵,生子哪吒,因哪吒鬧海,李靖為息事寧人,逼哪吒自殺。哪吒死後,以蓮花復生,尋李靖復仇,李靖不敵,幸遇燃燈古佛贈玲瓏寶塔,將哪吒罩在塔內,而被熊熊的佛光所攝。李靖有此寶塔,便成為「托塔李天王」。

毗沙門天王有五子(一說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除了三太子哪吒之外,二太子獨健,大太子最勝太子(即甘露太子,或為金吒原型)也是神通廣大,母親是吉祥天女,姊妹也是天女,屬佛門中之豪門之家。
④ 李靖介紹及歷史傳說
在中國神話中,李靖又稱托塔天王,是著名的佛教護法神,協助武王克殷有功,後肉身成聖,位列仙班。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李靖的 傳說 故事 ,供大家參考。
一、 李靖基本介紹
李靖,又稱李天王,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民俗神仙,也被國家祀典祭祀,儒釋道尊奉,封號高上神霄托塔天王 、靈感天王 、毗沙門下李天王 、毗沙門天尊 、本土北方天王。其形象雅逸,持戟劍、托寶塔 。原本是財神,在藏傳仍是財寶天王。在唐宋國家祀典里,被軍方祭祀為護軍神、戰神 。也是護國神、行旅神、絲綢之路的神、城隍神。出現於《西遊記》《南遊記》《封神演義》等諸多古典文學與民間傳說里。乃殷夫人之夫,是甘露太子金吒、惠岸尊者木吒(木叉)、中壇元帥哪吒、李貞英之父,地涌夫人(金鼻白老鼠精)的義父。 在《西遊記》之中,領命討伐孫悟空時被加封為「降魔大元帥」。手下神將為巨靈神、魚肚將、葯叉將、十萬天兵等。之後還曾相助唐僧師徒大戰過獨角兕大王(太上老君的青牛坐騎),領兵捉拿牛魔王、地涌夫人等妖怪。在《封神演義》之中,是凡間陳塘關的鎮關總兵,本是商朝紂王的四大關總兵之一,家住陳塘關李府,後反商伐紂,參與殷周大戰,原為西昆侖度厄真人的弟子,後另拜燃燈道人為師,是闡教的老三代弟子。 修道成聖後,晉升仙班成為靈山護法神。府邸是天庭的雲樓宮(出自《西遊記》)和昆沙宮(出自《南遊記》)。因其左手托有玲瓏寶塔,故被稱為「托塔天王」,為天庭三軍總帥,與身邊的幼子哪吒同為玉皇大帝座下的護駕大神、上陣父子兵。原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同名的唐朝名將李靖 ,和東方及西域崇拜的軍神「毗沙門天王」。
二、 李靖概述
李靖是天宮中的衛戍司令,所生三子一女及一義女,《西遊記》認為長子金吒為靈山前部護法,二子木吒是南海觀世音菩薩的首徒,三子哪吒在自己的帳下效力。早年因與三子哪吒反目,如來佛祖(封神一書中改成了燃燈道人)賜他一座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化解了父子前仇,所以稱為托塔李天王,《封神演義》一書中提到,李靖肉身成聖後成為靈山護法神,並稱為托塔天王。托塔天王李靖的原型有兩個,其中一個是南亞、西域、中國神話中崇拜的護法軍神「毗沙門天王」,另外一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同名的唐朝名將結合演變而成的神話人物,傳入中國之後受到中國 文化 和審美意識的影響而表現出了顯著的中國文化特徵:身穿鎧甲,頭戴金翅烏寶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塔是佛教的象徵,一般的寺院都有塔,是佛門安置經文、佛物和舍利子(得道高僧圓寂後火化的遺留物)的地方。唐僧經常訓誡悟空說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浮屠」就是指塔。
三、 李靖歷史傳說
兩次平息孫悟空造反,都是任命他為降魔大元帥,手下的巨靈神、魚肚將、哪吒三太子等十萬神將天兵,均是天王所統率的精兵良將,在取經途中幫了唐僧四人渡過不少劫難。李靖還有一個義女地涌夫人乃是金鼻白毛鼠精,地涌夫人因在靈山偷食了如來佛祖的香花寶燭,修成人形,被李靖父子捉拿,當時饒了她性命,積此恩念,拜李靖為父,拜哪吒為兄,在下方供設牌位,侍奉香火。
地涌夫人被放走後來到人間,在陷空山無底洞住下深層的妖巢,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時路過此地,其假扮成一名受難的弱女子,自縛捆綁在樹上騙引唐僧師徒來搭救,孫悟空雖然識破了妖精的詭計,但唐僧不聽勸阻依舊堅持救下她,並一同帶去取經,後因唐僧中風不得不借宿於一座鎮海禪林寺。老鼠精喜食人類,在這期間色誘勾引寺院內的僧人,接連吃了六個和尚。孫悟空想要除掉老鼠精,用計使其現出原形,二人打鬥多時,卻被老鼠精用「遺鞋計」的手段逃脫,並抓走了唐僧。孫悟空師兄弟三人尋到陷空山無底洞,老鼠精被唐僧哄騙吃下了孫悟空變成的桃子,孫悟空鑽入其腹內,逼她放走唐僧。老鼠精依從著放了唐僧,卻在孫悟空從其腹中出來後再次使出「遺鞋計」,趁機又將唐僧連人帶馬攝去,使得孫悟空幾經周折也未救出唐僧。最後孫悟空發現了老鼠精所供奉的李天王和哪吒的神仙牌位,於是上天庭找到玉帝理論,玉帝知道孫悟空難纏,便派遣太白金星與其一同前往李天王府邸,李天王大怒。後因三太子哪吒的提醒,方知確有此事,便協助孫悟空一同下界,收服老鼠精,帶回天庭接受懲罰,才救出了唐僧。 從前,哪吒年幼鬧水晶宮時而屠龍抽筋,李天王生怕連累,意圖殺子,哪吒三太子悲憤自盡而亡,靈魂來到西方告佛,被佛祖用荷藕做身還魂復活,後要殺天王報仇,李天王不敵,無奈下也告求佛祖,授他一座玲瓏黃金塔,將哪吒喚住,用熊熊佛光所攝,讓哪吒三太子以佛為父,化解的冤讎。
李靖介紹及歷史傳說相關 文章 :
★ 經典歷史故事精選:李靖夜襲陰山
★ 神話傳說故事合集5篇
★ 經典歷史故事2020精選
★ 唐朝歷史小故事五個
★ 關於雨師歷史傳說
★ 關於唐朝的歷史
★ 歷史小故事
★ 春秋戰國歷史人物故事集錦
★ 關於薛仁貴的歷史故事大全
★ 周朝歷史人物故事
⑤ 歷史上是否有「近乎完人」的名人
大唐衛國公李靖
在他的一生中,他幫助明朝皇帝白手起家建立了中國最繁榮的王朝,並親自打敗了南方的一半國家。後來,他以建國富民的國力,完成了北破突厥王朝、西置青海高原的偉大壯舉。
因此,李靖,因為韓新平在齊國,不會接受皇帝的命令!他知道李世民同意向土耳其人投降,就派使者去談和平問題。他仍然決心參軍,一勞永逸地消滅皇糧。
李靜挑出一萬名優秀騎手,疾馳而去。相隔15英里,土耳其人發現了唐朝軍隊的蹤跡。李靜還是
⑥ 李靖的介紹,全面點的
唐朝初期名將,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軍事家後封衛國公。風塵三俠之一,舅韓擒虎為隋朝名將。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從未有過敗仗,古人認為,李靖之能,只有韓信能比肩。
⑦ 歷史上有李靖其人嗎、
歷史上有李靖這個人。
李靖是陝西人,是唐初名將,唐太宗時任兵部尚書,因為他戰功顯赫,故死後封為「衛國公」。又因死後經常顯靈,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為其建廟供奉,於是到晚唐時候,李靖漸漸被神化了。
李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古代軍事思想和兵法理論。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今多已失傳。後人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為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7)長壽古李靖擴展閱讀:
軼事典故
李靖明察事件,善於見微而知著。唐太宗要他教侯君集兵法,後來侯君集上奏唐太宗,說李靖將反,因為每到精微之處,李靖則不教授。唐太宗聽後責備李靖,李靖卻回答說:「這是侯君集想要謀反。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學盡臣的兵法,是他將有異志啊。」
此時,侯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跡,唐太宗似不相信。一次,朝後回尚書省,侯君集騎馬越過省門數步尚未發覺。李靖見到這種情況,便對人說:「侯君集意不在人,必將謀反。」至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侯君集果然與太子承乾謀反,事情敗露後被殺,證明了李靖的預見准確無誤。
⑧ 唐朝大將李靖簡介
衛國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葯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漢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

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公元760年(上元元年),唐肅宗把李靖列為歷史上十大名將之一,並配享於武成王(姜太公)廟。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去世後謚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
(8)長壽古李靖擴展閱讀
唐朝開國大將:
趙公長孫無忌(?-659年),字機輔,河南洛陽人。先 長孫無忌2.河間王李孝恭(591年—640年)唐初大將,高祖從侄,父親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個兒
2.河間王李孝恭(591年—640年)唐初大將,高祖從侄,父親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個兒
3.萊公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國陝西長安縣)人,唐朝初期大臣。
4.鄭公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晉州市,又說 魏徵
5.梁公房玄齡(579年—648年),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濟南) 人。唐朝初年 房玄齡
6.申公高土廉(575年-647年),山西太原仗義村人。唐代開國功臣。長孫皇後的舅父,官至尚書右僕射。
7.鄂公尉遲敬德(隋開皇五年585年—唐顯慶三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將,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城區)
8.衛公李靖(571—649),字葯師,京兆府三原(今屬陝西)人,唐朝偉大的軍事家
9.宋公蕭瑀,字時文,其祖父是後梁宣帝蕭察。與唐朝爭地的蕭銑還屬他的子侄輩親族。隋煬帝的皇後蕭氏的弟弟,以外戚為隋煬帝重臣。
10.褒公段志玄(?~642)唐初齊州人(現山東臨淄),唐代開國功臣。其父段偃師,隋末為太段志玄
11.夔公劉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陽人。
12.蔣公屈突通(557年—628年),復姓屈突,先世為庫莫奚種人,依附鮮卑慕容氏,父親屈突長卿,北周時任邛州刺史。李淵起兵後進攻長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戰,力盡後自殺未遂,最終投降李淵,被封為兵部尚書。
13.勛公殷開山,名嶠,以字行,京兆鄂(今陝西鄂縣)人。為隋太谷長。
14.譙公柴紹(?—638年)字嗣昌,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人,唐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曾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歷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軍縣公;父親柴慎,為隋太子右內率,封鉅鹿郡公。
15.邳公長孫順德,文德順聖皇後長孫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父親長孫愷,隋朝時任開府。順德在隋朝時任右勛衛。隋煬帝出兵高麗時,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與李氏父子友善。
16.勛公張亮,鄭州滎陽人。出身寒賤,務農為業。史載,張亮「倜儻有大節,外敦厚而內懷詭詐。」
17.陳公侯君集(?—643.4.29),豳州三水(今陝西旬邑)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18.郯公張公瑾 張公瑾,字弘慎,魏州繁水人。
19.盧公程知節程咬金(593-665),濟州東阿(今山東東阿西南)人,原名咬金,後更名程知節,字義貞,生於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卒於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七歲。
20.永興公虞世南,隋朝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學著稱。
21.邢公劉政會,滑州胙城人也,祖環雋,北齊中書侍郎,李淵任太原留守時的老部下,隨李淵起兵,首義功臣。
22.莒公唐儉,北齊大臣,其父唐鑒與唐高祖李淵為世交。參與李淵太原起兵。
23.英公李績,李績原為瓦崗軍大將,少年從翟讓起兵,翟死後跟隨李密。李密降唐後成為獨立勢力,但仍堅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淵稱為「純臣」。
24.胡公秦叔寶,馬槊英雄勇武絕倫——胡公秦叔寶 秦叔寶
參考資料
網路-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