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浦北長壽之鄉宣傳片

浦北長壽之鄉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2-09-12 08:46:59

㈠ 廣西北部灣的哪個海港,被稱為「長壽之鄉」

廣西被忽視的海港,人稱''長壽之鄉'',位於北部灣卻少有人知,大家知道這個城市是哪個嗎?相信生活在廣西的朋友應該猜到了。這個''長壽之鄉''就是位於北部灣的''浦北''。提起廣西更多的人想起的可能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了。這倒也正常,畢竟我們小學課本就有提到了。

這里的人之所以這么長壽,有人揣測是跟他們所使用的水有關,認為他們的水裡含有''硒''元素這種東西,而這種東西可以延長人們的壽命,卻也一直沒有得到科學家的驗證。不過如果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的話,人們的心態的確會好很多,心態好了,自然啥事都沒了,長壽似乎也就更容易了。

㈡ 聯合國評定「世界長壽之鄉」的標準是什麼

聯合國評定「世界長壽之鄉」的標準是每百萬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歲老人。

1991年11月,國際自然醫學會正式宣布,原蘇聯的高加索地區、巴基斯坦的罕薩、厄瓜多的比爾卡班巴、中國新疆的南疆和廣西的浦北為全球五大長壽之鄉。

長壽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現代醫學普遍認為:人的壽命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環境,而60%取決於自己。

(2)浦北長壽之鄉宣傳片擴展閱讀:

中國新疆南疆地區百歲以上老人以牛羊肉及奶、蛋類為主食,蔬菜以番茄、辣椒、洋蔥為主,一年四季水果不斷,新疆100歲以上的維吾爾族老人每天吃水果大於1 kg者約有96.76%,一年食用6個月以上者有91.09%。不吸煙、不喝酒、不挑食、飲食多樣化、起居生活有規律,這是新疆南疆長壽老人的一條經驗。

廣西巴馬長壽老人過著青菜淡飯一杯補酒的簡朴而有規律的生活。巴馬百歲長壽老人把豆漿看得很珍貴,巴馬百歲老人尤其是婦女喜愛喝豆漿,他們視豆漿、豆腐及各類豆製品為一生不可缺少的食品。

㈢ 哪個地方是百歲老人之村,他們長壽的原因是什麼

廣西巴馬是世界長壽之鄉之一!巴馬是世界上一個能治病的地方;尤其對三高、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有特別明顯的治療作用。世界上最多百歲老人的地方(長壽之鄉的標准)!
巴馬瑤族自治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所轄的一個自治縣,位於廣西西北部,全縣總面積1971平方公里,聚居著瑤、壯、漢等12個民族,總人口24.12萬人。與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大化、東蘭、鳳山、凌雲等市縣毗鄰。 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對於當地農民顯得萬分珍貴和珍惜。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東京召開的國際自然醫學會第13次會議上,被命名為世界第五個長壽之鄉,2003年11月,國際自然醫學會授予巴馬「世界長壽之鄉」證書。2005年,巴馬香豬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目前,巴馬在世界上知名度已經非常高了,在日本,就有6/1的人知道神奇的巴馬!在中央電視台和遼寧衛視及各地衛視都有相關報道,我們在網路或谷歌上面也可以找到介紹巴馬的相關視頻。其實當地並沒有做太多的宣傳,主要是由居住在那裡的候鳥人及遊客親身體會後口碑相傳出去的,其中有個北京來的退休的老幹部說:患有糖尿病,一直靠打胰島素維持,在巴馬住了40天左右就不需要再打了,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
巴馬為什麼可以療養、治病,究竟神奇在哪裡呢?在巴馬縣就有3個國家4A級旅遊景點(百魔洞、百鳥岩、水晶宮),先說一下那裡的空氣,巴馬的空氣就像是一個天然氧吧,我們都離不開氧,很多人病了都需要輸氧,氧氣不足就易導致煩悶、身體不適等問題,在普通的環境中,空氣中的負養離子含量是幾百個/cm3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一組數據,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空氣中的負養離子含量達到1000-1500個/cm3 就被定為是清新空氣了,而巴馬的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達3.6萬個/cm3 ,在百魔洞的天坑負氧離子含量高達9萬個/cm3 ,是清新空氣的20-50倍呢!人們呼吸到這種空氣當然會感覺到舒適、精神,還能預防和治療呼吸道疾病!
磁場,高磁場可以起到磁療、磁化的作用,還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由於巴馬所處的韋度非常的特別,那裡磁場達到0.5GS,人們生活在一個天然的磁療場所之中,而普通的城市只有0.2GS,像我們在鋼鐵水泥的高樓大廈中磁場幾乎被屏蔽為零。
然後我們來說一下巴馬的水,水是從百鳥洞流出的盤陽河水,巴馬是屬於喀斯特地貌,溶岩、溶洞特別多,而盤陽河的水就經過溶洞的五進五齣,也就形成了一個天然過濾,水中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有益微生物含量極高,屬於小分子團的六環水,(PH值為7.44) 呈弱鹼性,因為現在我們的飲用水多被污染,多是弱酸性,食用弱鹼性的水可以中和人體內的有毒酸性物質,所以這里的水也被稱為「神仙水」,當地人都喜歡喝這種天然過濾的水,就連生病連喝三天水就好了;在去往百魔洞的路上,可以看到人們手上都提著水壺或拿著兩個瓶子,現在那邊很多人都在那裡辦了月卡,就是為了方便他們隨時前去取水、吸氧及和當地的候鳥人交流養生經驗。(通常的水是由10個以上的水分子組成的一個水分子團,叫做大分子團,如雨水、湖水、自來水、瓶裝水、純凈水、蒸餾水。小分子團水5-8個小分子組成,在特殊的自然條件下形成。巴馬獨特的自然環境形成了小分子團水。小分子團水是高滲透力、高擴張力、高溶解力、高含氧量和弱鹼性的活性水。小分子團水更容易進入細胞,能將更多水分和營養帶入細胞,同時將廢物和毒物更好的排除。小分子團水是弱鹼性,能有效控制人體酸性化,更易清除引起疾病的自由基。 )
巴馬的陽光中含有80%遠紅外線,遠紅外線在醫學上被稱為「生命之光」現在醫療設備,醫療儀器都是有用到遠紅外線的。巴馬年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是我們生活最適宜的溫度環境。還有巴馬的食品,巴馬的土地肥沃、富含很多微量元素及礦物質,加上其獨特的陽光、空氣、水、地磁、溫度等,使種出來的農副產品都帶上了長壽要素,成為獨特的長壽食品,特別是巴馬的火麻,火麻含有大量的不飽合脂肪酸,豐富的蛋白質,食之有潤腸胃、滋陰補虛、助消化、明目保肝、祛病益壽之功效,且對老人便秘、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疾病有特殊的療效。
只要我們有時間去巴馬走一趟,親身感受一下那裡的神奇,我相信一定會讓您流連忘返!

㈣ 你們知道世界上有名的長壽鄉在哪裡嗎

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國巴馬:長壽人口不斷增加

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盆地和雲貴高原的斜坡地帶。在這里,90歲和100歲以上的老人分別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已經增加到531和74人,有3位老壽星達到了110歲以上,是五大長壽鄉中惟一長壽老人不斷增多的地方。

巴馬人長壽,首先得益於大自然良好環境的賜予。巴馬屬於亞熱帶氣候,空氣清新,每立方米負氧離子的含量高達2000—5000個,最高可達到兩萬個,被稱為「天然氧吧」。

喜歡勞動、飲食習慣良好、生活有規律,這也是巴馬壽星多的重要因素。4月14日早上,記者來到甲篆鄉百馬村坡納屯壽星黃布鐵家裡采訪。老人已經104歲了,但每天不是去摘豬菜,就是下地幹活,還做家務。他每天吃兩頓,每餐吃兩碗飯。老人每天早睡早起,耳不聾、眼不花,一頭黑發。他常說:「每天不出去活動一下,吃飯就不香,晚上睡不好覺。」要不是親眼看到他麻利地摘豬菜,我們真不敢相信他的話。

巴馬人長壽還和飲食有關。他們經常吃火麻、玉米、茶油、酸梅、南瓜、竹筍、白薯等天然食品。玉米、白薯等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火麻製成的油和湯含有大量的不飽和低脂肪酸。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對巴馬進行調查後認為,不飽和低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攝入正是巴馬人長壽的關鍵所在。

除了以上幾點,樂觀也是巴馬長壽老人的另一個突出特點。在平安村平寒屯,我們遇到106歲的黃媽能時,她還背著小孫子。黃媽能耳聰目明,一邊說話一邊發出爽朗的笑聲。她告訴我們,她現在五代同堂,還能記起年輕時唱的山歌。

中國和田:老人喜歡喝茶吃饢

新疆和田於田縣的拉依蘇村是另一個在我國境內的世界長壽之鄉。最近,記者去那裡進行了采訪。

拉依蘇村所屬的拉依蘇良種場場長沈勇告訴記者,拉依蘇村有2400人,僅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就有16人。在他的引領下,記者見到了3戶「長壽家庭」。

記者首先來到肉孜.買買提家。據沈勇介紹,肉孜老人已有110歲,身體健朗,還能幹簡單的農活。肉孜老人告訴記者,他每天天黑就睡覺,清晨雞叫就起床。眼睛雖然花了,但他每天上午還要干兩個多鍾頭的活,今年他還幫兒子在院子里種了一畝地的棉花。老人早晨和中午喝茶、吃饢,晚上幾乎不吃東西,「晚上吃飯睡不著覺。」他說。據肉孜的大兒媳婦講,老人喜歡吃湯湯水水的東西,愛吃玉米做的饢。「我家的大孫子16歲啦,希望我公公能看到他重孫子的婚禮。」她說。

隨後,記者見到了104歲的買提庫爾班.肉孜和95歲的肉孜汗.肉孜。他們是親兄妹,哥哥早晨起來喜歡散步,回家時順便把一些草放到羊圈裡餵羊。妹妹肉孜汗在50歲之前沒得過什麼大病,只是近幾年來偶爾患上感冒。她早晨喝茶、吃饢,中午吃拌面、湯飯和饃饃,晚上吃半個饢。

在拉依蘇,記者還見到了97歲的努熱勒阿洪.托乎提和他80歲的老伴。努熱勒阿洪看電視能看到晚上11時,早晨7時起床,中午能吃一盤拉條子,不好甜食。他早晚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喝足白開水。當問起他的長壽秘訣時,努熱勒阿洪說,他年輕時身體很好,一個人開墾出了3畝荒地,現在身體還是挺結實。另外,他和老伴從來沒吵過架,子女都很孝順,跟鄰居也很和睦。

外高加索:百歲老人還選美

最近,喬治亞舉辦了90歲以上老人的「選美大賽」,參賽者中年齡最大的已有106歲———百歲老人選美,這可能只有在外高加索這樣的長壽鄉才會發生。據統計,喬治亞500多萬人口中百歲壽星達2000多人,90歲以上的超過兩萬。而在亞塞拜然,上世紀80年代初每10萬人中百歲老人曾多達63人。

外高加索人的樂觀生活態度是他們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記者在參加當地人的婚禮時,經常發現八九十歲的長者和年輕人一起又唱又跳。如果他們自己不說,人們都猜不出他們的真實年齡。除了樂觀的心態,當地人的飲食也很講究。在喬治亞的長壽鄉阿巴哈吉亞,當地居民每天都吃用玉米面做的麵包和粥。這里的人每天至少喝兩杯牛奶、三四杯酸奶,喝時還要放蔥、芹菜等。此外,當地人還常吃菠菜、豆角、韭菜、白菜、洋蔥、紅辣椒以及當地產的無花果,不吃香腸、熏肉或火腿,很少吃蛋糕、土豆、動物油脂和糖果。他們不喝咖啡,主要喝當地產的「喬治亞茶」。

巴基斯坦罕薩:六七十歲不算老

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來到巴基斯坦的罕薩山谷,在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後,他寫出了聞名世界的《失落的地平線》。在書里,他把罕薩稱為「香格里拉」。

罕薩山谷距離我國的新疆僅30多公里,4.5萬罕薩人世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據記者了解,在罕薩,當地人幾乎從不患病,六七十歲根本不叫老人,八九十歲仍可在地里勞作,健康地活過一百歲在這里並不算什麼稀罕事。

為了解開罕薩人的長壽之謎,英國醫生羅伯特.麥卡森進行了實地考查,發現了罕薩人長壽的秘訣。一是飲食:罕薩人喜歡吃粗製麵粉、奶製品、水果、青菜、薯類、芝麻等。他們還喜歡適量飲用一種由葡萄、桑葚和杏製成的烈酒「罕薩之水」。二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罕薩山谷附近有許多冰川、河流,這些水體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常年飲用有利於人體健康。罕薩人在種莊稼時也用這種水進行灌溉,從來不施農葯,種出來的瓜果蔬菜特別有營養。三是生活習慣:罕薩人多以務農為生,古樸的生活習慣使他們遠離了現代社會的惡性競爭,又為自己的長壽增加了一塊砝碼。

厄瓜多比爾卡班巴:沒有金錢概念

在厄瓜多南部山區有一個叫比爾卡班巴的村莊。1970年,村裡一個叫米格爾.卡爾比奧的人得了眼病,有生以來第一次去看病。這次眼病使比爾卡班巴聞名於世,因為米格爾當時據稱已活過了120歲。

據當地政府介紹,比爾卡班巴大約有5000人,其中有20多位百歲以上的老人。由於一百年前這個地區還比較落後,沒有完整的人口檔案系統,這個數字很難證實。但不管怎樣,這個山村是公認的西半球最長壽之地。村裡有位102歲的盧西拉老太太,幾年前還能在小鎮的狂歡節上跳舞。在被問到為什麼長壽時,她說:「我們走路走得多,到老了也要幹活。」

記者了解到,比爾卡班巴人喜歡吃豆類、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大多數人每周只吃一兩次雞或魚等動物食品。當地人還喜歡飲用泉水,科學分析發現,當地泉水中的礦物質含量較高,其中鐵、鎂等成分的比例很理想。

美國科學家尤金.佩因把這里稱為「免疫島」,因為當地人很少得心腦血管疾病。科學家認為,這主要歸功於當地人沒有金錢和競爭概念,喜歡勞動,這使得他們對心腦血管疾病「免疫」。而很少吃動物和高熱量食品,使得當地人擁有緩慢穩定的新陳代謝。
長壽的確有秘訣

國際上公認基因遺傳、地理與生活環境、社會背景、飲食習慣是長壽的四大關鍵因素。世界五大長壽鄉的居民,確實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基因上,巴馬縣老齡委對當地144位長壽老人進行調查後發現,祖父母壽命超過70歲的佔29%和38%,父母壽命超過70歲的為41%和37%;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人的長壽有15%要取決於遺傳因素。

對於飲食,五大長壽鄉的飲食結構體現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豆類、薯類、玉米、水果吃得多,動物食品吃得很少,而且飯量小。據國際自然醫學會調查,5個地方的人日均攝入熱量1640千卡,明顯低於一般人日均2400千卡的標准。

另外,五大長壽鄉基本都位於偏僻地區,民風淳樸,居民熱情友好、樂觀向上、喜歡清凈,這也是長壽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五大長壽鄉的居民都身體力行著現代人最難實行的長壽原則:勞動一生。專家認為,現代人追求盡興、刺激,缺少勞動意識,快速的社會節奏又常常使人處於緊張狀態,這些對長壽來說都是背道而馳的。現在,除了巴馬,其他幾個長壽鄉都出現了壽星減少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現代生活的影響。比如在比爾卡班巴,過去20年當地政府一直用「長壽」來進行旅遊宣傳,結果遊客越來越多,人口不斷膨脹,當地人逐漸告別了原本淳樸的生活方式,開始對可口可樂這樣的東西習以為常了

㈤ 廣西最低調的長壽之鄉→浦北

#來我家鄉過五一#

提到廣西,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窮 窮 窮……然後各種提問就出現:你們上學是不是騎著馬呀?你們是不是每天都唱山歌啊?你們那邊有火車嗎……

碰到這些我總是很耐心的回答:我們廣西並不窮,而且我們廣西有好多玩的地方,風景優美,比如 桂林山水甲天下,北海的天下第一灘銀灘,南寧風景秀麗,大氣磅礴的青秀山,崇左的邊境異國文化等等, 美食 也很多,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欽州豬腳粉 ……

除去這些,廣西的空氣環境水質也是排在全國前列,青山綠水,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為廣西造就了一大批 長壽之鄉

廣西是我國擁有最多「長壽之鄉」的省區,全國有84個長壽之鄉,廣西就佔了1/3以上,目前廣西擁有的長壽之鄉共有29個。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鄉,長壽之鄉——浦北

為什麼浦北會被授予長壽之鄉的稱號呢?

首先生態環境要好, 浦北全縣植被覆蓋率高達71.3%, 旅遊 資源豐富,是 健康 養生 的好地方。

二是氣候條件好, 屬於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氣候宜人宜物。

三是空氣好,水質好,土地的元素含量豐富, 所種植出來的農作物營養含量高,食用這些農作物補充了體內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以這也是 健康 長壽的因素。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心態要好,做事要看得開,凡事不爭不吵不鬧,做到快樂的生活, 健康 的生活!

其實浦北不僅是長壽之鄉,還是香蕉之鄉,全國產香蕉產量最高,種植面積最廣的地區就在浦北縣。不僅是香蕉,在其他水果方面比如荔枝,龍眼,李子,黃皮等等產量也極大。

下面我們再看看浦北的 旅遊 資源

國家4A級森林公園,景區內具有集高山草地風光、南亞熱帶雨林風光、山村農家風情和蕉田荔園風光於一體的梯級綜合生態景觀。從山下往山上走,山腳是香蕉產區,可以體驗香蕉產區的採摘過程,山腰是全國最大的天然紅椎林帶,裡面盛產珍稀的野生紅椎菌,山頂是草坪地帶,散落著十幾塊造型怪異的巨石,可供遊客眺望遠方,直視大氣磅礴的六萬大山。五皇山椎林疊翠、神峰雲海、霧海日出、飛流成瀑、奇石林立、高山牧場,讓來此處 旅遊 的人們流連忘返,享受大自然的歡樂。

大朗書院,一座有著100多年 歷史 的書院,見證了近代浦北的發展進程。大朗書院以古書院文化和客家文化為特色的人文景觀區,在這里感受到客家人的 歷史 、客家名人、客家民俗風情、客家生活起居、客家用品以及聚集了客家人文精華的戲曲等,讓遊人集中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精彩。其實在浦北各地還散落著好幾座百年以上的書院,都改造為學校,比如說福旺中學,寨圩中學,他們繼續發揚書院的傳統,傳輸授業,少年強則中國強。


國家4A級景區,坐落在小江水庫內,湖內有小島百餘座。這里的湖水清澈,煙波浩渺,遠近山色碧黛,環湖荔枝、芒果園已成規模。它既是浦北縣新辟的荔枝、龍眼生產和淡水魚蝦養殖基地,也是供人們 旅遊 休閑的好去處。內有仙鶴島、東坡渡、伏波灘、望夫嶺、清濁湖、對歌坡、三帝廟等自然景點。仙鶴島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白鶴,還有天湖大渡槽和香翰屏將軍的故居等人文景觀。


來到浦北,怎麼會不去了解浦北的特產呢

官垌當地居民在溪邊挖窩築塘,引山泉流水,放養草魚苗,素以「小窩養大魚」著稱,官垌草魚就是因主產於官垌鎮特定的流水養魚而得名。官垌草魚體形延長,肌肉光澤潤滑,肉質嫩滑帶有韌性,食用無泥腥味,味道鮮美,口感好,因產量少,周邊城市對官垌草魚一魚難求。

紅椎菌,又名紅菇,生活在紅椎林土壤腐殖層,紅椎菌目前仍無法進行人工栽培。因此,紅椎菌便成了十分珍稀的純天然野生菌。紅椎菌色澤鮮艷,氣味芬芳,營養豐富,煮成的湯鮮紅香甜,是純天然保健食用菌。用紅菌與土雞和骨髓熬湯補血,那血紅的顏色、濃烈的香味、可口的甜味,使當地人堅信這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最佳補品。

浦北縣素有「蕉鄉」之稱。盛產的香蕉蕉皮呈金黃色,蕉體長大飽滿、皮薄、肉嫩、味香,營養豐富,含有16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含糖量高達14.11%,無農葯殘留。 正如所說的到了北京,不去長城,相當於沒去過北京。那麼來到浦北,不吃浦北的香蕉,相當於沒來過浦北。

浦北的特產還有很多很多,浦北黑豬、黑荔枝、八角、扁柑等等 …… 一句話,來了浦北肯定不會讓你空手而歸,失望而歸。

對於一個地方來說當地的 美食 是不得不提的,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對於吃貨來說, 美食 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浦北當地的小吃也是非常豐富的。對於浦北人來說, 開啟早晨的正確打開方式就是來一碗簡單又美味的凍粉。在粉上澆下調制好的湯汁,再加上早晨剛炸好的叉燒,那是真的美味。水絞籺 ,槐花糕,豆腐花等也是浦北最具特色的小吃。


浦北一座名不經傳的小城,確又有著你想像不到的意外驚喜,外人可能沒有聽說過,但浦北的清香寧靜,與世無爭的生活氣息,往往吸引著不一樣的觀眾。

㈥ 唯仁者壽,廣西巴馬長壽村是一個「養生傳奇」嗎

廣西不僅是一個 旅遊 大省,有豐富的 旅遊 資源,而且還是一個長壽之鄉。截至到2019年,經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認定的全國長壽之鄉有76個,其中廣西就有25個,長壽之鄉名副其實,其中最出名的還屬巴馬。

巴馬縣隸屬於廣西河池市,在秦時屬象郡及桂林郡,漢時屬鬱林郡廣郁縣,1956年成立自治縣。

這些年巴馬的名氣如日中天,現在是世界聞名的長壽之鄉了,其實巴馬人長壽的 歷史 源遠流長。

清朝時,嘉慶皇帝聞知巴馬境內 (後經考證是宜州市) 有一個 142歲的高壽 老人名叫藍祥, 特 題詩曰「煙霞養性同彭祖,道德傳心問才聃」。 清光緒戊戌年,光緒皇帝欽命廣西提督馮子才為這里的長壽老人鄧誠才題贈"惟仁者壽"的匾牌,現該匾為鄧家的第四代孫保存至今。


1960年的時候,國內有關專家就根據廣西區提供的線索,首次到巴馬作了長壽考察,巴馬的長壽現象開始引起國家關注,1982年人民日報曾就巴馬長壽鄉做了專題報道,新華社用各種語言向世界播發,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先後有路透社、美聯社等30多個國家媒體記者和醫學專家慕名到巴馬訪問、研究、觀光。

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巴馬百歲以上老人有50人,占當時總人口的2.06/萬。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百歲以上老人有69名,占當時總人口的3.08/萬。

現在巴馬名氣最大的還屬甲篆鎮的 巴盤屯,一個過去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現在已經是是巴馬唯一的一個用長壽村來冠名的村子了,巴馬有很多長壽村,為何唯獨這個村會火?因為該村有人口515人,百歲以上老人最多的時候 達7人,是國際上「世界長壽之鄉」標準的近200倍,在五個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的世界長壽之鄉中,這個記錄也是長壽鄉之首。


1991年9月, 國際自然醫學會 會長森下敬一率領考察團一行6人開始了對巴馬巴盤屯等村子的長壽情況進行考察。並在國際權威刊物《自然醫學》雜志上連續刊載了考察巴馬的調查報告、學術論文和大量照片。2003年11月, 國際自然醫學會 將世界第五個長壽之鄉稱號授予巴馬。

消息一公布,巴馬立馬開始熱鬧起來,巴盤屯,這個昔日異常安靜的小山村,開始失去往日的寧靜,這里的空氣、水、陽光、磁場都成了寶。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負離子,可以止咳化痰,還可以改善神經衰弱,降血脂,飲用這里的水,可以增強體質,延緩衰老,這里的磁場,提高人體免疫力,甚至可以治療癌症,全國各地的老人們開始慕名而來,各路地產商、商家也嗅到了商機,也開始蜂擁而入進入。

巴盤屯,這是一個具有喀斯特地貌的小山村,靜謐,淳樸,群山環抱,清澈的盤陽河在村邊歡暢地流過,山上的甘泉世世代代滋養著這里的村民。


今天的巴馬已經被完全商業開發了,從開始兩三千一平的房子,到現在一萬多一平,還有商人無孔不入的各種概念,巴馬的水、食材等等都被誇大神化,能治百病,能延綿益壽, 路兩邊都是店鋪,賣巴馬礦泉水、巴馬湯足浴粉、巴馬 健康 食品的,還有 養生 館之類的地方。


巴盤屯周邊的小村莊都搞起了地產開發,蓋起了樓房租給來巴馬 養生 的外地人。這是離巴盤屯不遠的坡月村,一個看著不像村子的村子,很多酒店,飯館,商店,市場,銀行,慕名而來到長壽村而來的很多人都住在這里,一居室的房間在600-1000多元。


巴馬過去很原始,環境很優美,現在很現代,很商業化。

每天早上, 巴盤屯 的榕樹下就聚滿了人,這些來此地打水的人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也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來養病的人,他們堅信這種在地下經過五進五齣後富含礦物質的所謂「小分子水」,生喝能治病。

巴盤屯 另一個所謂的「長壽秘訣」是地磁,在百魔洞里,這種高低不一的岩石,就是所謂的「磁療區」。

這些人帶著凳子、墊子在這里接受地磁療,巴馬百魔洞充滿了各種神奇的傳說,這里的空氣清新的沁人心脾,百魔洞的泉水更是清冽甘甜,這些對人的 健康 是有益的,但說磁場治病卻缺乏科學依據,目前經過科學家證實的是磁場對人體 健康 分別有著正面和負面的效應。

巴馬的走紅,也改變了這些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這些百歲長壽老人成了道具和「景點」,每天等著到訪者合影,送紅包。

知道了長壽村的變化,讓親自將巴馬送上「世界長壽之鄉」席位的森下敬一也嘆息地說:「再也不想去了。」

每個人都想活得再更長,要長度,也要有厚度。活得久和得到的多,似乎不可兼得。

巴馬的長壽源於當地的自然生態、巴馬人的生活習慣和巴馬人的精神狀態,而不是靠什麼「神水」、磁場作用的所謂傳奇。巴馬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安寧,「耕作不輟,平淡寡慾,無為而樂」。


巴馬的長壽老人以素食為主,常以玉米粉輔以青菜、豆類和薯類,煮成糊,以茶籽油和火麻仁粉煮菜。,食粥長壽是巴馬與其他四個世界長壽鄉最大的區別。

巴馬的老人為何會長壽?空氣、水質潔凈無污染, 健康 而簡單的生活方式,五穀雜糧的膳食平衡,民風淳厚,與世無爭,心態平和,早睡早起,堅持勞動,沒有垃圾食品,沒有地溝油,沒有大氣污染和高濃度的霧霾 ,優質的遺傳基因,這些才是長壽的源泉。

長壽老人習慣飲食簡單,以玉米粥和蔬菜為主,常吃火麻油、茶油、南瓜、白薯等富有營養的有機食品,這些食物粗糙、能量不高,不會造成營養過剩。


長壽村的真正意義在於提供了一種有價值有遠見的生活方式,讓人們重新認識自然,與自己內心對話,需要調整的是自己的心理,少些貪心雜念,口腹之慾,慵懶之欲。深處鬧市,精簡於心,也就是俗話常說的,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對於生病者而言,巴馬不是醫院,來這里或許只是一種心理暗示和一種儀式感,其實信念和開心更重要,多看看這里的美景,讓心境浸潤在這片青山綠水之中,遊山玩水,怡然自得,對身心確實是大有益處。


百鳥岩位於甲篆鎮漠齋山下,別名龍虎洞,因洞內燕子棲集,蝙蝠掠飛,又名百鳥洞,

盤陽河是巴馬的母親河,從烈屯漠齋山的百鳥洞奔流而出,兩岸奇峰峻巒,村屯錯落。

巴馬不僅有美景,這里也是特產豐富,有珍珠黃玉米、油茶、火麻、復活草、油魚、黑山羊、麻雞、銀魚、香豬等特色產品。其中,巴馬油魚體肥肉嫩身骨細軟,煎時香油四溢同時。巴馬香豬奇特的功效沒有,但好吃到心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肥胖、三高的人群食用也不用擔心。


小貼士


一、交通

1、巴馬不通火車,需要自駕,或者從南寧和百色或是乘坐大巴前往。百色到巴馬3個小時,南寧到巴馬4個小時

2、長壽村,也就是 甲篆鎮巴盤屯, 距離巴馬縣城26多公里, 巴馬縣城 汽車 站 有公交車,也有很多私人的小麵包車。此村 知名度最大,住宿也最貴。

二、住宿

除了上面說的長壽村外,在附近還有3個村落可住宿。

1、坡納村,距離長壽村12公里,這里有度假村,也在盤陽河邊,配套齊全,價格適中。

2、坡月村,村子比較大,房源也多,高中低價格都有,距離長壽村4公里,距離百魔洞約3公里。

3、百魔屯,距離百魔洞很近,方便吸氧,但這里住宿較少,配套一般。


歡迎關注慕士塔格的季風,讓我們一起去看世界

㈦ 中國第一長壽村是哪裡

中國第一長壽村在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長壽村。

巴馬瑤族自治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個山區縣,是世界五個長壽村之一。這里長壽的老人非常多,第四次人口普查時該縣有1958位80至99歲老人,69位百歲以上的壽星,其中年齡最大的135歲,每10萬人中有百歲以上長壽者30.8人,居世界第一。

(7)浦北長壽之鄉宣傳片擴展閱讀:

長壽的環境:

1、空氣:在巴馬,空氣的負氧離子很高,著名的水晶宮、百魔洞和百鳥岩等旅遊景點。負氧離子被稱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和「長壽素」。

2、可滋泉水:巴馬的水,多是地下水和富含礦物質的山泉水,又稱小分子水。巴馬的山泉水,從山洞裡打出來,放上一年,水也不會變質。

3、地磁:人們生活在高地磁場環境中,身體發育好,血清清潔且循環好,心腦血管發病率低,身體免疫力高,能協調腦電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質量。

4、陽光: 巴馬在高磁場的作用下,不僅日照時間平均5小時,而且80%以上是被譽為「生命之光」的4至14微米波長的遠紅外線。在烈日下,也不會感覺毒辣。遠紅外線不僅能激活水,更能不斷地激活人體組織細胞,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改善微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

5、食物:巴馬的土壤有豐富優質的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還有高含量的錳和鋅,農作物通過吸收土壤里的錳和鋅,儲藏在莖葉或果實里,人又通過食物吸收而進入人體。

㈧ 中國十大長壽縣是哪裡

中國目前有18個長壽之鄉,例如:海南澄邁、山東萊州、江蘇如皋、湖北鍾祥、廣西巴馬、四川樂山、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遼寧遼陽興隆村、新疆克拉瑪依、廣西東興市、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 、江蘇溧陽(2011年5月15最新認定)。廣西巴馬縣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長壽第一縣候選世界紀錄,創下新的世界之最,入住吉尼斯紀錄。
至於最長壽的,有的說是廣西凌雲縣(我也認為是),還有的說是東興

㈨ 欽州未來發展如何

欽州未來可期。

大概廣西最好的港口就是欽州港了。欽州位於北部灣的居中位置。北部灣的海況條件良好,大風大浪以及台風光顧的概率比較低。這對港口的運行是有利的。

整個中國西南的出海口基本上就是北部灣了。比如雲南、貴州等內陸的西南省份,如果想在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上能有所斬獲,那麼就必須利用好北部灣以及欽州港。

國家也把欽州做為規劃的重點。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最大的產業合作群就是被布局在欽州的中馬產業園。中馬產業園就像一粒種子,等到開花結果的時候,大概應該能快速帶動欽州的經濟發展。而且中馬產業園走上正軌之後,也許會帶動其他的東南亞國家在欽州布局產業園。

欽州港設了保稅區,可以承接來料加工以及東南亞的一些產業,也可以對接部分珠三角的產業轉移。目前南寧有很多大型商貿中心都設有欽州保稅區商品專區。欽州的物流業發展無疑現在上了一個快車道。

現在欽州被布局為全國重要的石化區,感覺應該和惠州的石化區等級應該是一樣的。如此一來,欽州又是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重要陣地。

另外,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天然氣以及從越南進口的煤炭等等,也都是從欽州登陸的。所以,欽州也可算作是舉足輕重的能源基地。

所以說,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欽州在重工業以及物流方面有優勢也有潛力,如果能夠搭上國家戰略的快車,未來是可以大展拳腳的。

然而,不足之處是欽州的人力資源比較匱乏,也存在結構性的矛盾。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又何嘗不是優秀人才的一個機會呢?

反正我對欽州的發展是持樂觀態度的。

未來的發展什麼也沒有,只有外地人來欽州有高收入,自然有發展的,沒有高收入和外地人,就幾個摩托車老,三馬仔車老能個屁展,街上商業冷靜,人少,不過有一條發展快,抓車,查車快,外地車新第一次進來城市一般都會被.罰的,所以外地車還是不要開進來的好

一個地方的發展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如果要從天時地利人和去論的話,可以說除了天時,其他兩項欽州是還沒准備好的,天時倒是和別處相差不大,因為全國都是在大力發展經濟的。但 地理和人和的決定權在自己手上,這兩項跟不上,是欽州發展滯後的最大原因。

欽州地理位置特殊,與南寧北海防城港成「Y」型,欽州正好在中間,這可惹不少城市眼熱,然而尷尬的正好在這個點上。如果 欽州足夠強大,占據這個「Y」點可謂是坐擁北部灣,形成一個中間開花、輻射周邊的態勢,但不幸的是,北海防城港搶跑在前,省府實力在後,欽州跌入一個兩邊不到岸、兩頭不落好的尷尬境地。 動車是北海捎帶著建起來的,房地產是省城在撐著,碼頭在防城港後面撿漏, 旅遊 、工業、航運、貿易等等幾乎全線失收。

一步遲,步步遲。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其結果是導致人才缺失,形成了惡性循環的發展怪圈。久旱的欽州,看似只能坐等老天下一場強暴雨,或中央下重手,資金和政策齊下,或一兩個能承起整座城市的項目,帶著人才來開荒,總之 要在起點上做文章,門坎要高,添油一樣的小打小鬧永遠實現不了彎道超車。

作為一個離不開家鄉的欽州人,我相信有這一天,祖國強盛之下,定無貧弱之地!

謝謝閱讀!

欽州位於西南大出口處,地處嶺南之最,有著天然的深水港位,還有中華白每豚,欽州未來發展將在環保, 旅遊 ,工業,港口為主要依託,打造成中國港口為主, 旅遊 為輔的生態城市,所以欽州未來發展是有可塑性的,沒有欽州,沒有港口,沒有白海豚,欽州還是永遠的欽州。

欽州的港口是孫中山筆下的深水良港,我覺得港口的發展潛力很大。

欽州雖然一直處在三十年的落後呆滯發展期,近十年來才看著發展起來,特別是港口物流的重視,珠三角向西南工業化的轉型,這一塊沉睡幾十年的港口之城才被喚醒,開始了它的蛻變。不用和那裡比,擁有自己的特色發展,是最好的 歷史 證明,如果再攀比中求發展,後來也只能是其他城市的復製品。所以,從欽州市十三五規劃中來看,欽州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找准了特色發展的方向,相信未來會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欽州市位於南華准地台的南端,地質構造復雜,地層發育較全 。有4A級景區多處。是中國大蚝之鄉、中國香蕉之鄉、中國荔枝之鄉和中國奶水牛之鄉,中國紅椎菌之鄉,中華蜜蜂之鄉。還有2017年,該市的浦北縣又榮獲國家園林縣城,世界長壽之鄉。目前浦北正全力擦亮這一張名片,積極打造北部灣經濟區的「後花園」和國際康養勝地。欽州前途無量。!





一、保稅港區,全國僅有6個

二、整車進口口岸,全國僅有5個

三、既有保稅港區又有整車進口口岸,全國只有欽州1個

四、中石油2000萬噸投產後,全國2000萬噸級煉油基地不超過5個

五、金桂、翔盛全部投產後,欽州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林漿一體化生產基地

六、三五年後,欽州港吞吐量將超過1億噸,屆時全國吞吐量超過1億噸的港口不超過20個

七、中馬產業園,國與國之間合作示範園,全國僅有3個

欽州就像一輛開足馬力的跑車,中央已經給你配了賓士級的馬達,能跑多遠,能跑多快,就看你這司機駕駛水平及各個零部件之間的契合程度了。

作為一名欽州人,我當然希望他越來越好。少折騰,多做事,不辜負中央的政策。

欽州,有著千年 歷史 的嶺南古城。地處於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東盟經濟圈的結合處。同時也是中國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屬於北部灣經濟圈

北部灣經濟圈是由南寧,北海,防城,欽州,崇左,玉林六個城市組成。而欽州位於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心地帶,東臨北海,西連防城港,北上南寧,與周邊城市距離均屬於北部灣一小時經濟圈,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機遇,欽州是由兩縣兩區一港口組成的,兩縣是浦北縣和靈山縣,浦北縣是全國第二大長壽之鄉,老人平均年齡在105歲左右,而第一大長壽之鄉是在河池巴馬,所以這里是非常適合 養生 和居住的地方。靈山縣被稱為水果之鄉,中國80%的水果都是從我們靈山縣出口的。

欽州市區又分為欽南區,欽北區。以欽江為界限,又分為河西老城區和河東新城區,河西老城區的居住條件和環境基本飽和了,現在政府重點打造河東新城區,河東新城區又分為三個片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白石湖商務中心,濱海新城。高新區是2012年11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高新區,我們市政府也在高新區這邊,園區總體規劃面積為42.2平方公里。主要以輕工業,先進製造業等,解決了很多欽州人的就業問題,是欽州未來發展的重要區域,而白石湖片區是商業商務,居住, 娛樂 休閑等功能的中央活動區和北部灣產業服務中心,重點發展休閑服務業,商貿,創意和企業總部等產業,近年來,白石湖片區已建成華為數字小鎮,北部灣國際酒店,吾悅廣場等商業項目,基本形成了涵蓋政務服務,休閑餐飲,雲計算和互聯網+等現代服務產業,最後是我們濱海新城了,欽州濱海新城啟動於2010年5月6日,它位於欽州的南端,北接主城區,南應欽州港,東臨揚帆大道南延長線和進港路,西環茅尾海,處於中國-東盟的濱海門戶,是距離首府南寧最近的濱海地區。而其中茅尾海也被譽為大耗之鄉,全國80%的大耗都是在茅尾海出去的,同時與青蟹,對蝦,石斑魚,被稱為欽州四大海產品。

與濱海新城相鄰的就是我們的欽州港了,欽州港自1992年建港,1996年6月設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年11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孫中山先生90多年前在《建國方略》中把欽州港規劃為「南方第二大港」。是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也是一帶一路的始發港之一,轄區面積約667平方公里,轄區內還設有欽州港保稅港區,自由貿易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等國家級園區。

欽州港保稅區,2008年5月29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欽州保稅港區,這是全國第六個保稅港區,也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保稅港區,擁有240多公里長的碼頭岸線,其中深水岸線54公里,現已建成30萬噸級碼頭及航道、8個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30多個萬噸級以上泊位,港口吞吐能力達到1.2億噸。被國家列為我國重要的保稅港區,擁有報稅,退稅,減稅,免稅等優惠政策,同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可以整車進口口岸,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核心平台,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是面向國際開放國際運航中心,物流中心和加工基地。

2019年8月26號成立自由貿易區欽州港片區,欽州港片區實施總面積58.19平方公里,主要產業為港航物流,國際貿易,綠色化工,新能源 汽車 ,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加快建設國際陸海新通道,打造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門戶港,加快促進貿易自由化,打造國際貿易產業集聚區,加快 探索 兩國雙園跨境合作機制,打造中國—東盟合作先行先試示範區。力爭建成貿易自由,產業聚集,金融開放等帶動作用突出的自由貿易園區。

2012年3月26號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中馬產業園區是中外政府合作工建的第三個國際園區,(第一個是蘇州園區,第二個是天津生態城,都是中新兩國合作的重要項目,兩國共同開辟兩國雙園國際合作新模式,成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標志性工程,並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努力打造為中國—東盟合作示範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整體規劃面積為55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半澳門,園區規劃人口為50萬人,首期開發建設15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為7.87平方公里。園區發展策略為:「產業與新城融合發展,產業鏈與服務鏈共同打造, 科技 興園,綠色發展,園區劃分為產業區, 科技 研發區,配套服務區,生活居住區四大功能板塊,以及7大主題片區,包括中央商務CBD,康養城,文化影視基地,海峽兩岸合作區,馬來西亞創新城等,嚴格遵循了中馬園區建設的功能定位。現在園區基礎設施框架已經形成,啟動區的發展目標經過三年打基礎到五年見成效階段,目前進駐產業已經超過320家,主要以高 科技 ,輕資產和現代服務業為園區經濟主攻方向,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園區布局,園區的經濟發展動力越來越強,不斷有新的產業項目加速進駐,園區的整體配套也在加速不斷更加完善。這里既是一帶一路上的關鍵節點,也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重要橋梁,是廣西沿海的交通樞紐,是四大經濟圈的幾何中心,是北部灣城市群的中心位置,更是兩國政府合作的兩國雙園項目,一系列的戰略發展大引擎正在加速這個新城的騰飛,更是機不可失的投資窪地。

最後說一下我們欽州的風景區,欽州八寨溝是國家4A級景區,距離欽州市區40多公里,交通也十分的便利,而茅尾海的七十二徑有著4千多畝的紅樹林,可以凈化空氣,釋放出對人體有益的負氧離子,空氣高質量和負氧離子高含量可預防呼吸道疾病,一些常見病等,三娘灣被稱為中華白海豚之鄉,全球有兩處地方可以看到白海豚,一個是澳大利亞,再有一個是我們廣西欽州,中華白海豚他對水質環境要求很高,這也說明我們欽州這邊的環境,空氣質量都是非常合適居住的。

㈩ 浦北縣最早時叫什麼地方

摘要 浦北縣最早的命名是秦漢時期,那時候叫合浦縣。

閱讀全文

與浦北長壽之鄉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老年人燙發發型圖片 瀏覽:83
如何正確對待父母的分居 瀏覽:406
華東理工老年大學 瀏覽:201
怎麼勸朋友孝敬父母 瀏覽:233
嘉定區評價高的養老院多少錢 瀏覽:678
養老金未做 瀏覽:489
屬牛什麼時辰生父母沾光 瀏覽:551
養老金大學時工齡 瀏覽:175
孩子欠父母什麼嗎 瀏覽:322
把你做得孝順故事 瀏覽:734
朝陽養老機構怎麼樣 瀏覽:700
滁州市養老保險要交多少錢 瀏覽:92
如何分財產給父母 瀏覽:517
養老金余額沒用完 瀏覽:211
父母的哪些話是在揭孩子的短 瀏覽:852
新都就近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971
即墨職工養老金 瀏覽:55
體現孝順的新聞事例 瀏覽:979
煙台老年大學怎麼樣 瀏覽:610
西安光機所老年大學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