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女子五十歲被稱為什麼
50歲被稱為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1、艾服之年: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艾稱年老的。
2、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3、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歷來算,已經天支地干一個輪回了,要認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了,人生快到頭了。
當然這是按古代人的壽命和觀點來提醒人生短暫,激勵人要抓緊生命中的寶貴時間。
『貳』 女士50歲是什麼壽
過壽,五十大壽,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回壽。祝壽的人主要答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叄』 50歲過生日叫什麼
五十歲生日叫過壽。傳統中國人以農歷計算生日,小孩子一周歲的生日稱為「周歲」,有各種習俗。老年人的生日稱為壽日,在50歲以上逢十可稱為大壽。在中國的傳統中,生日吃長壽面和雞蛋。
現代西風漸進,不少人以陽歷計算生日,慶祝方式也改為蛋糕和蠟燭。每個人的生日都是對於個人來說比較重要的日子。它代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中國舊時的生日慶祝一般是面對特別小的孩子或者年齡超過50歲以上的人。
祝壽儀式
古時通常晚輩賓客,僅向壽堂行三鞠躬禮,壽星可定時出堂受賀;其餘時間則由子侄輩在禮堂答禮。新式壽誕,常在宴會之前,由壽星分切蛋糕餉客。壽慶的招待:慶祝壽誕,一般都是經濟較富餘者方能進行,所以在招待上比較講究。
古時在壽誕前夕,就開始宴請至親好友,稱為「暖壽」;中午為面席,取其「長壽」口彩;晚間為大宴。次日,尚有宴席,以謝執事。
『肆』 女士50歲是什麼壽
過壽,五十大壽,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伍』 50歲是什麼壽
孩提:幼兒時期
總角:童年時期
及笄:女子15歲
弱冠:
男子20歲
花信:女子24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命:50歲
花甲
:60歲
古稀:70歲
喜壽:77歲
米壽:88歲
白壽:99歲
耄耄:80-90歲
期頤
:100歲
『陸』 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大壽有什麼別稱嗎
以下別稱對象均為男子。
1、五十:知命之年
2、六十:花甲之年
3、七十:古稀之年
4、八十:杖朝。耄耋之年:80~90歲。
5、弱冠之年:男子20歲
6、而立之年:男子30 歲
7、不惑之年:男子40 歲
8、米壽:男子88歲
9、鮐背之年:90 歲
10、白壽:男子99歲
11、期頤之年:男子100
12、茶壽:男子108歲
(6)女人50歲稱什麼壽擴展閱讀:
一、古代年齡稱謂:
1、襁褓:不滿周歲。
2、孩提:兩至三歲。
3、始齔、髫年:女孩七歲,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
4、總角:幼年泛稱。
5、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發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6、黃口:十歲以下。
7、幼學:十歲。
8、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9、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10、及笄:女子十五歲。
11、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二八年華:16歲
12、弱冠:男子二十歲。
13、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14、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二、古代亡稱:
1、0——20歲為夭折或殤
2、21——30歲為短壽/福
3、31——40歲為強壽/福
4、41——50歲為艾壽/福
5、51——60歲為周壽/福
6、61——70歲為稀壽/福
7、71——80歲為耄壽/福
8、81——90歲為耋壽/福
9、91——100歲為期頤壽/福
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X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柒』 五十歲是稱什麼壽
摘要 您好,各種壽歲的稱謂根據中國的歷史習慣,不同的年齡階段有各種不同的稱謂。 五十歲至五十九歲,稱為艾年(不能稱壽) 。 六十歲至六十九歲,稱為耆壽。 七十歲至七十九歲,稱為稀壽
『捌』 50歲生日叫什麼壽
其實50歲不能稱作什麼壽,還是稱為『』過生日『』。但50歲在古代的壽稱是知命之年,意思是指50歲的人,已經明白了做事不能強求的道理,凡事只要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
按照傳統,五十歲以前的誕生日一般稱為「過生日」,五十歲以後才是名正言順的「做壽」。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過壽是從六十歲開始,一甲子=60年,有了1甲子的人才能過壽。
民間把給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過大生日鋸之為「過壽」,又叫「做壽」。也就是每到老人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歲生日,兒孫們都要隆重地慶賀活動,祝福其長壽。
50歲生日的祝福
1、安逸靜謐的晚年,一種休息,一種愉悅,一種至高的享受!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2、爸爸,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所有的祝福都帶著我們的愛,擁擠在您的酒杯里,紅紅的,深深的,直到心底。
3、你的生日讓我想起你對我的體貼,還有你為我所做的一切。我只希望你所給予我的幸福,我將同樣回報給你
4、獻上天天都屬於你的赤誠和愛心,鮮花寄上聲聲都祝福你的親情,親愛的媽媽,祝你生日快樂,永遠快樂!
5、愛一生之父母,愛父母之一生。爸爸,不管您是窮是富,是貴是賤,我都永遠愛您,您都是我心目中的好爸爸。
6、今天是個喜慶的日子,在您辛勞了幾十年的今天,子孫歡聚一堂,同享天倫之樂,祝您壽與天齊,並祝美好明天!
7、你是大樹,為我們遮蔽風風雨雨;你是太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光明。親愛的父親,祝你健康、長壽。生日快樂!
『玖』 各個年齡段死亡的叫法分別是什麼
各個年齡段死亡的叫法如下:
0——20歲為夭折
21——30歲為短壽
31——40歲為強壽
41——50歲為艾壽
51——60歲為周壽
61——70歲為稀壽
71——80歲為耋壽
81——90歲為耄壽
91——100歲為期頤
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X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在雲南羅平富樂有一塊古匾「期頤人瑞」,說的是該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經活到一百多歲,所以有這個稱呼。
該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兒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這兒有延長、達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歲的人,在這兒引申為高壽。整個的意思為期望父親身體健康,永享高齡(壽),活到八九十歲。
相關信息介紹:
長逝:稱年高有德的人之死。
百年 :稱年高的長輩之死。
四游 :舊時稱老年人之死。
登仙:舊時稱老年人之死。
作古:舊肘稱年長者之死。
逝世:稱一般成年人之死。
謝世:對一般成年人之死的雅稱。
溺:稱末成年人之死,亦稱找死者。
天:稱幼年人之死。
崩:是稱天子之死。
升霞:是稱天子之死
星駕:是稱天子之死。
賽:是稱諸侯之死。
卒: 稱大史之死。
不得:是稱士人之死。
壽終正寢:稱成年男子特別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
壽終內寢:是稱成年女子特別是老年婦女的立含死亡。
失信:是自言父親之死。
失持 :是自言母親之死。
殉國:稱那些為國難、為國家民族利益而台生者。
殉道 :稱那些為國難和正義而捨生者。
殉節:是稱那些為節義而捨生者。
遇難:稱因被迫害或發生意外而死亡者。
被准:是稱因災禍或重大變故而死亡者。
揭難:稱遭受災禍或疾病而死者。
藏難:是稱領袖人物、革命志士遭受人為的災禍而死者。
遇害:稱因意外之事而死者。
田徑:是稱為了正義事業舍棄生命者。
就義:稱為了正義事業被敵人殺害者。
逝世:稱一般成年人之死。
謝世:對一般成年人之死的雅稱。
長逝:稱年高有德的人之死。
百年:稱年高的長輩之死。
四游:舊時稱老年人之死。
登仙:舊時稱老年人之死。
作古:舊肘稱年長者之死。
永別:稱親朋好友之死。
分手:是丈夫稱容於或妻子稱丈夫之死
隕:是稱元帥、大將之死。
困:古稱上等人物之死。
隨 稱餓死者。
羽化:古稱成仙為羽化,稱年高或尊長者之死。
棄養:對父母去世約婉稱。
遷化: 謂一般人之死。
因寂:是稱佛或僧侶的逝世。
見閻王:謂作過壞事的人之死。
上西天:含貶義,對作過壞事為人的死亡代稱。
去世:稱一般成年人之死。
殉難:稱為國家或為正義而台生者。
『拾』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各年齡階段分別稱為什麼壽
30是歲以前稱夭折,30歲稱英年,40歲稱強,40歲稱壯,50歲為艾壽,60歲為耆壽,70歲稱稀壽,80歲稱髦壽,90歲稱耋壽,百歲以上稱期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