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90歲以上的少將有幾位

90歲以上的少將有幾位

發布時間:2022-09-12 00:40:39

A. 開國將軍到目前還剩幾個

還有71位,中將一名,少將70名
截止到2014年4月30日,健在的開國將軍共71,其中中將1位、少將70位。

中將健在1人)
張震(1914)湖南平江人

(1955年-1965年授銜的少將1360人,健在70人。)
(1955授銜802人,1957、1958年各補授2人,健在29人)
王貴德(1914)福建上杭人
方槐(1917)江西於都人
方子翼(1917)安徽金寨人
任榮(1917)四川蒼溪人
向守志(1917)四川宣漢人
劉中華(1917)山東文登人
劉居英(1917)吉林長春人
李中權(1915)四川達縣人
李布德(1919)四川營山人
李耀文(1918)山東榮城人
楊永松(1918)廣東大埔人
鄒衍(1915)江西興國人
汪東興(1916)江西弋陽人
宋景華(1919)江西吉水人
張瑞(1909)浙江浦江人
張秀龍(1915)湖北仙桃人
陳茂輝(1912)福建上杭人

胡繼成(1915)安徽金寨人
鍾炳昌(1915)江西興國人
桂紹彬(1916)安徽六安人
賈若瑜(1915)四川合江人
盛治華(1916)江西永新人
曾美(1914)江西尋烏人
詹大南(1914)安徽金寨人
裴周玉(1913)湖南平江人
廖鼎琳(1914)江西吉安人
譚佑銘(1910)四川雲陽人
熊兆仁(1912)福建永定人
黎光(1914)四川南部人

~~~~~~~~~~~~~~~~~~~~~~~~~~~~~~~~~~~~~~~~~~~~~~~~~~~~~~~~~~~~~~~~~~~~~~~~~~~

1961年晉升少將218人(健在12人)

王定烈(1918)四川宣漢人
王硯泉(1917)河北雄縣人
江鴻海(1913)湖北麻城人
孫干卿(1919)山東淄博人
楊思祿(1917)江西於都人
張力雄(1913)福建上杭人
胡煒(1920)河南新蔡人
姜鍾(1919)四川平昌人
殷國洪(1911)湖北紅安人
高銳(1919)山東萊陽人
雷欽(1915)福建上杭人
魏國運(1914)湖北監利人

1962年授予3人,晉升9人(無人健在)

1963年少將授銜3人(無人健在)

1964年少將授予1人,晉升320人(健在29人)
丁釗(1920)山東龍口人
王扶之(1923)陝西延安人
王茂全(1911)江西吉安人
文擊(1918)河北霸縣人
方震(1911)江西弋陽人
華楠(1921)山東牟平人
劉自雙(1915)四川巴中人
劉振華(1921)山東泰安人
陽自碧(1918)四川巴中人
李孔亮(1914)河北高陽人
李丕功(1910)山東淄博人
李樹榮(1919)陝西延川人
楊斯德(1921)山東滕州人
汪運祖(1915)湖北紅安人
張英(1916)遼寧蓋平人
張翼(1918)山東諸城人
張中如(1919)山西原平人
張玉華(1916)山東文登人
張志勇(1916)湖北紅安人
張實傑(1922)山東鄒平人
陳紹昆(1921)江蘇宿遷人
周建平(1919)江蘇吳縣人
胡立信(1915)河南新縣人
姜林東(1918)山東牟平人
賈乾瑞(1916)陝西大荔人
顧鴻(1915)安徽廬江人
高先貴(1912)安徽六安人
塗通今(1914)福建長汀人
瞿道文(1919)四川達縣人

B. 新中國少將活著有幾人

截至2016年5月15日,開國將帥(1964年前)僅剩38位
(2016年5月15日20時40分,金寨籍開國少將、原成都軍區副司令員胡繼成因病在成都軍區總醫院逝世,享年101歲)

一、55開國少將(55年少將共806人,健在16人)
王貴德(1914)原鐵道兵副政委。福建上杭人,1931年參加工農紅軍;解放時任18兵團61軍182師政委。
方槐(1917)原空軍第2軍軍長。江西於都人,原名賴芳槐(曾用名賴世祿),1932年參加工農紅軍;1949年任軍委航空局作戰教育處處長。
任榮(1917)曾任38軍政委、成都軍區和武漢軍區副政委,出任過西藏自治區第一書記。四川蒼溪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解放時任遼東軍區171師政治委員。系中共中央第11屆中央委員,第10屆、12屆中央候補委員。
劉中華(1917)原海軍高級專科學校校長。山東文登人,1932年入黨,1937年入伍;解放時任三野9兵團30軍政治部主任。
李布德 (1919) 原山西省軍區政委。四川營山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20兵團67軍199師政治委員。
楊永松 (1918) 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廣東大埔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四野戰車師政委。
鄒 衍 (1915) 原沈陽軍區副政委。江西興國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四野47軍160師政治委員。

鍾炳昌 (1915) 曾任67軍政委,原中科院副秘書長。江西興國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8年任66軍197師政委。
賈若瑜 (1915) 原軍事學院副院長。四川合江人,1935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膠東軍區司令員。
盛治華 (1916) 原二炮副司令員。江西永新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抗戰時任晉察冀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1949年任67軍200師長。
詹大南 (1914) 原27軍軍長,蘭州、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安徽金寨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時任華北軍區第209師長。
廖鼎琳 (1914) 原炮兵學院政委。江西吉安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河北軍區定縣軍分區司令員。
熊兆仁 (1912) 原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福建永定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時任皖南軍區副司令員。
黎 光 (1914) 原68軍軍長、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四川南部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20兵團66軍198師師長。
向守志(1917)原15軍44師師長。南京軍區原司令員,1917年出生於宣漢,祖籍湖北麻城,抗美援朝認中國人民志願軍44師師長,中共十二屆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
李耀文(1918)原名張錫坤,出生於山東榮成,曾任海軍政委,海軍上將。十二屆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

二、1961年授銜少將(當年晉升少將218人,健在9人)
王硯泉 (1917) 原昆明軍區副政委。河北雄縣人,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1937年參加山西青年抗戰決死隊,解放時任二野14軍40師副師長。
孫干卿 (1919) 原昆明軍區參謀長。山東淄博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解放時任四野43軍128師383團團長、師參謀長。
楊思祿 (1917) 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江西於都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解放時任二野直屬教導隊2師師長。
張力雄 (1913) 原江西省軍區政委。福建上杭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二野特種兵縱隊政治部主任。
胡煒(1920)原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辦公廳主任。河南新蔡人,1937年參加抗日。第九、十屆中央候補委員,1977年被解除職務。
姜 鍾 (1919) 原總參三部部長。四川平昌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殷國洪 (1911) 原海軍炮兵學校校長。湖北紅安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高 銳 (1919) 原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山東萊陽人,1937年入陝北公學。
魏國運 (1914) 原空軍政治學校校長兼政委。湖北監利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三、1964年授銜少將(共320人,健在13人)
64開國少將中,有一些是身經百戰的資歷很老的老紅軍,比如方震「大革命」時期就參加農民協會,幾乎是「國寶」級。有些是抗戰以後才參加革命的(以山東籍為多),1955年授銜時大多為大校,甚至是上校,能躋身開國將軍行列是十分榮幸的。目前地位最高的是1988年晉升上將軍銜的劉振華,王扶之將軍則是所有開國將軍中最年輕的,「百歲將軍」有7位。
劉振華(1921)山東泰安人,原沈陽、北京軍區政委,12、13屆中央委員,1988年授予上將軍銜。
王扶之(1923)原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別名王碩,陝西延安人,1935年參加工農紅軍,解放時系四野39軍115師343團團長。開國將軍中最年輕的少將。
王茂全(1911)原河北軍區副司令員。江西吉安人,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解放時任20兵團66軍198師副師長。
文擊(1918)原炮兵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原名劉樹棠,河北霸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解放時任四野炮兵一師副師長。
方 震(1911)原第二軍醫大學副政委。江西弋陽人,1926年參加農民協會,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解放時任華北軍區運輸部分部部長。
楊斯德(1921)原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山東滕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9年任3野34軍100師副政政治委員。
張中如(1919)原總參二部部長。山西原平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
張玉華(1916)原武漢軍區、南京軍區副政委。山東文登人,1937年入伍。系11屆中央委員。
張志勇(1916)原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湖北紅安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陳紹昆(1921)原沈陽軍區副政委,冶金工業部部長。江蘇宿遷人,1939年參加八路軍。
周建平(1919)原空4軍軍長、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江蘇吳縣人,1938年參加抗戰。
高先貴(1912)原廣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顧問。安徽六安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塗通今(1914)原總後衛生部副部長。福建長汀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我軍三位「博士將軍」之一,健在的唯一「博士將軍」。

C. 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誰年紀最大誰年紀最小

最年輕的開國少將不是吳忠,應該是馬爾果夫.伊斯哈多夫,1923年出生,1955年23歲。

D. 健在的開國將軍還有哪些

截止2019年6月份,健在的開國將軍有姜鍾、楊永松、鄒衍、詹大南、黎光。

1、姜鍾

姜鍾,原名姜心登。四川省平昌縣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六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原總參謀部三部部長。

截至2019年1月,在世開國將帥僅剩14人,姜鍾是其中之一。

2、楊永松

楊永松,漢族,廣東大埔縣人,1919年7月出生。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紅12軍101團文書、紅一軍團3師3團收發、2師政治部技術書記。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期間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政治處技術書記、師直政處教育幹事、師政治部秘書、師直政處教育股長、特務團政治處主任、師政治部秘書長、教導2旅5團政治處主任。

1944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後任抗大總校秘書科科長。解放戰爭期間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副秘書長、第四野戰軍戰車師政委。

建國後,歷任華北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工程兵副政委、政委。1955年被授予開國少將軍銜。曾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截至2019年1月,在世開國將帥僅剩14人,楊永松是其中之一。

3、鄒衍

鄒衍(191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中國共產黨黨員。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崇賢鄉霞光村人。

歷任沈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員、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4、詹大南

詹大南,1915年4月18日生,生於安徽省金寨,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曾任紅15軍團保衛局科員,第28軍直屬隊特派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二次至第四次反「圍剿」作戰。1934年11月隨紅25軍長征。到陝北後,參加了勞山、直羅鎮戰役。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5、黎光

黎光(191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三十一軍特務營排長。

參加了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任冀中軍區營、團長,晉察冀區軍副旅長,華北軍區旅長,第二十兵團師長。參加了清風店戰役、平津戰役。

195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同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師長。回國後,歷任炮兵副軍長,師長,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主任,軍區司令部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曾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勛章。1988年7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黎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詹大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鄒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楊永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姜鍾

E. 健在開國將軍還有多少

截至2018年1月,開國將帥(1964年前)僅剩21位。 1955年至1964年,中國人民 解 放 軍共授銜將 軍以上1614人,其中元 帥10名、大 將10名、上 將57名、中 將177名和少 將1360名。隨著時間的流逝,目前中將以上全部逝世,健在的開國少將僅剩21位。
一、55開國少將(55年少將共806人,健在8人)
開國將軍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開國將帥共1614人,而狹義的開國將帥則不包括遲至1964年才晉升的少將,55少將無論如何都是無可爭議的開國將軍。55開國少將幾乎成了「百歲將軍」的搖籃。
方槐(1917)原空軍第2軍軍長。江西於都人,原名賴芳槐(曾用名賴世祿),1932年參加工農紅軍;1949年任軍委航空局作戰教育處處長。
劉中華(1917)原海軍高級專科學校校長。山東文登人,1932年入黨,1937年入伍;解放時任三野9兵團30軍政治部主任。
楊永松 (1918)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廣東大埔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四野戰車師政委。
鄒 衍 (1915) 原沈陽軍區副政委。江西興國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四野47軍160師政治委員。
詹大南 (1914) 原27軍軍長,蘭州、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安徽金寨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時任華北軍區第209師長。
熊兆仁 (1912) 原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福建永定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時任皖南軍區副司令員。
黎 光 (1914) 原68軍軍長、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四川南部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20兵團66軍198師師長。
李耀文(1918)原名張錫坤,出生於山東榮成,曾任海軍政委,海軍上將。十二屆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
在以上開國將軍中,熊兆仁從軍最早,1929年即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而李耀文遲至抗日時才入伍,但解放時已經擔任野戰軍政委職務,比起其它將軍的職務更高。在解放前擔任野戰軍高級指揮員的戰將有李耀文(三野26軍政委)、黎光(198師師長)、詹大南(第209師師長)。
二、1961年授銜少將(當年晉升少將218人,健在5人)
孫干卿 (1919) 原昆明軍區參謀長。山東淄博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解放時任四野43軍128師383團團長、師參謀長。
楊思祿 (1917) 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江西於都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解放時任二野直屬教導隊2師師長。
張力雄 (1913) 原江西省軍區政委。福建上杭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二野特種兵縱隊政治部主任。
胡煒(1920)原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辦公廳主任。河南新蔡人,1937年參加抗日。第九、十屆中央候補委員,1977年被解除職務。
姜 鍾 (1919) 原總參三部部長。四川平昌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註:1962年、1963年兩批授銜少將16人,無人健在。
三、1964年授銜少將(共320人,健在8人)
64開國少將中,有一些是身經百戰的資歷很老的老紅軍,有些是抗戰以後才參加革命的(以山東籍為多),1955年授銜時大多為大校,甚至是上校,能躋身開國將軍行列是十分榮幸的。目前地位最高的是1988年晉升上 將軍銜的劉振華,王扶之將軍則是所有開國將軍中最年輕的。
劉振華(1921)山東泰安人,原沈陽、北京軍區政委,12、13屆中 央委員,1988年授予上將軍銜。
王扶之(1923)原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別名王碩,陝西延安人,1935年參加工農紅軍,解放時系四野39軍115師343團團長。開國將軍中最年輕的少將。
文擊(1918)原炮兵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原名劉樹棠,河北霸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解放時任四野炮兵一師副師長。
楊斯德(1921)原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山東滕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9年任3野34軍100師副政政治委員。
張中如(1919)原總參二部部長。山西原平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
陳紹昆(1921)原沈陽軍區副政委,冶金工業部部長。江蘇宿遷人,1939年參加八路軍。
高先貴(1912)原廣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顧問。安徽六安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塗通今(1914)原總後衛生部副部長。福建長汀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我軍三位「博士將軍」之一,健在的唯一「博士將軍」。

F. 黨齡90年以上有幾人

1人。在黨90年的108歲少將張力雄。1913年11月21日出生於福建省上杭縣通賢鄉障雲村燕子塔自然村,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曾任昆明軍區公安軍第一副司令員,雲南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雲南省軍區政治委員,江西省軍區政治委員,福州軍區顧問。19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G. 現存的開國將軍

截止2019年6月份,在世的還有楊永松、鄒衍、詹大南、黎光、姜鍾。

1、楊永松

楊永松,漢族,廣東大埔縣人,1919年7月出生。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343旅685團政治處技術書記,師直政處教育幹事,師政治部秘書、師直政處教育股長,特務團政治處主任,師政治部秘書長,教導二旅五團政治處主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校部秘書科科長。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2月底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副秘書長,第四野戰軍戰車師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1月調華北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少將軍銜。1957年任北京軍區工程兵副政委,1968年任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

1978年,楊永松退居二線,任北京軍區工程兵顧問。1981年以副兵團級離休 。楊永松是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

70歲之後,楊永松開始著手撰寫回憶錄,2008年5月,在楊永松將軍年屆90歲高齡時,一本15萬字名為《硝煙往事》的回憶錄正式出版了。

2、鄒衍

鄒衍(191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中國共產黨黨員。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崇賢鄉霞光村人。

1936年,初進中央黨校學習。結業後分配至西北保衛局任檢查科科長,甘肅華池縣保衛局長,陝甘寧省保衛局偵察科科長,定邊(中心)縣保衛局長。

1938年,再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結業後任陝甘寧邊區保安處政治處主任,邊區政府保衛團政治委員兼延安南區分區衛戌司令。

1942年,大生產運動中因領導部隊抓生產成績顯著,被選為陝甘寧邊區勞動模範,並出席了陝甘寧邊區政府召開的表彰大會。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春任東北公安部隊副政治委員,沈陽軍區裝甲兵政治委員、五十軍政治委員、沈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員、顧問。任職東北公安部隊期間,參加領導、指揮了隱蔽戰線上的斗爭。

1952年,率公安部隊與地方公安部門一起殲滅、俘獲美蔣海上派遣特務3組80人、空降特務5起33人。最富傳奇色彩並轟動世界的是生擒美國中央情報局間諜唐奈和費克圖。整個部隊受到了周恩來的表揚。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列席了黨的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3、詹大南

詹大南,1915年4月18日生,生於安徽省金寨,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曾任紅15軍團保衛局科員,第28軍直屬隊特派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二次至第四次反「圍剿」作戰。1934年11月隨紅25軍長征。到陝北後,參加了勞山、直羅鎮戰役。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4、黎光

黎光(191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三十一軍特務營排長。

參加了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任冀中軍區營、團長,晉察冀區軍副旅長,華北軍區旅長,第二十兵團師長。參加了清風店戰役、平津戰役。

195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同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師長。回國後,歷任炮兵副軍長,師長,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主任,軍區司令部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曾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勛章。1988年7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5、姜鍾

姜鍾,原名姜心登。四川省平昌縣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六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原總參謀部三部部長。

參加過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二局科員、股長、副科長、一處助理員、三科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軍委二局一處副處長,華北革命大學第四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軍委工程學校(即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二部主任、教育長,軍委技術部幹部學校副校長,西南二局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三部業務指導局局長、副部長、第一副部長、部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楊永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鄒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詹大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黎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姜鍾

H. 黨齡90年以上有幾人

在黨90年的108歲少將張力雄
近日,一枚「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送到了東部戰區總醫院病房。張力雄1913年出生於福建省上杭縣,193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迄今已有90年黨齡,19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閱讀全文

與90歲以上的少將有幾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徽宿州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47
周口退休工資今年漲嗎 瀏覽:118
中國老年人退休年齡限制 瀏覽:340
長壽收費 瀏覽:629
70歲生日規矩 瀏覽:304
2013年陝西60歲以上人口 瀏覽:970
60歲女人卵巢囊腫 瀏覽:99
孝順父母是好樣 瀏覽:665
老年人愛聽的京劇 瀏覽:128
企業養老保險統籌如何計算 瀏覽:898
老年人現代詩 瀏覽:533
父母多少歲應進行贍養義務 瀏覽:407
敬老院照顧 瀏覽:99
寧波市奉化養老保險 瀏覽:381
職工體檢婦科查什麼項目 瀏覽:774
永州市蘭山縣農村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397
怎麼跟父母說我給你織了圍巾 瀏覽:905
養生除了枸杞還有哪些 瀏覽:791
2016年重陽節演出主持稿 瀏覽:391
重陽節的孝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