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80歲老人心境

80歲老人心境

發布時間:2022-09-11 21:47:00

㈠ 八十歲老人對人生的看法

健康是福,健康是最大的本錢,人什麼都可以缺少,就是不能缺少健康。自己健康能靠誰,想來想去靠自己。

㈡ 84歲搖滾爺爺現身武漢音樂節,爺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非常我們學習。爺爺雖然已經八十多了,但是心態卻非常年輕,他對生活也是非常的積極,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㈢ 人活到八十後是什麼心理

人活到80一切都看淡了,
覺得人生就是過眼煙雲
人生就是一場戲

㈣ 老媽80歲了好多事情不會就消極搞的我們心情不好怎麼辦

你老媽80歲了,這是你的福分,你說它好些,好多事情都消極,那是他的歲數大了,專一陣明白,屬一陣糊塗,再說現在不是老小孩兒,小小孩兒,你要給老媽好好的交流溝通,給他講這個道理,給他講講故事,這樣你們的相互交流溝通,心情就會好一些,要孝順老人,要有實際行動,老媽80歲,這是一個多好的家庭啊!要珍惜這個緣分,只有把心情平和下來,你們才能夠家庭和睦,混家庭的氛圍,就會好一些,你們的心情,也越來越好的,只要把心態調整好,日子還會越來越好的,祝你們家幸福

㈤ 陳松伶婆婆80歲後想「安樂走」,這種心態你能理解嗎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在我們年老的時候是一定會遭受各種疼痛才離開這個讓人留戀的城市。讓人意外的是陳松伶婆婆80歲後想“安樂走”,這種心態 我能理解。

一、不願意承受病痛折磨

人到了老年就會身患各種疾病,到了最後就會卧床不起,身體自理能力都沒有。實行“安樂走”就不會讓自己遭受臨走之前的各種折磨,身體和心裡都是愉悅的,不會讓自己遭受身體發熱不適,與病魔作斗爭,人老了本就十分的虛弱,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抗擊病,只會讓自己搖搖欲墜,更加的難受。安樂走之後就會十分安詳的,有所准備的離開人世。

對於老人想安樂走的想法我是比較理解的,畢竟人老了只會給家人帶來負擔,並且實行安樂走會讓自己沒有痛苦的離去,對於自己都是十分有利的。我希望在自己年老動不了的那一天也可以實行安樂走。

㈥ 該如何與80多歲的老人相處

你都說了老人都80多歲了,在這個世上還有多少個日子昵?要珍惜與老人相處的日子,老人會教會你很多做人的道理,家裡有老人的是一種幸福。不少後輩感到與老年人不好相處,認為老年人脾氣怪了,名堂多了,愛固執己見,有時甚至不講道理。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生活環境生活條件的改變,人們的生理、心理都會發生某些變化。老人從工作、勞動一線退下來後,這種變化會更大一點。但不管怎麼樣,我們做兒女後輩的,都得與老人好好相處,盡好孝道。其實只要本著理解、尊重的宗旨,拿出我們兒女的「孝心、關心、耐心」來,是能與老人相處好的。
有些老人年紀越大越難伺候。有時會像個任性的小孩子,他要做什麼就要什麼,誰也勸阻不了。還有些老人越老疑心越重,有時懷疑某人拿了他的東西,有時懷疑媳婦作風不正……這些,都是老人心理變化引起的,有的就是老人痴呆的症狀。我們要理解,要同情,不要當真,因為這是病態。他們年輕的時候,是絕不會這般亂說的,也是不會隨便就懷疑人的。
還要理解老人記舊心態。老年人最大的一個認知特點是:往事歷歷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幾十年歲月的痕跡深深的烙印在他們的心裡,過往的苦難與歡樂,讓他們沉浸在遙遠的回憶中,是支撐他們生活的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支柱。老人一般都喜歡講述自己年輕時的成績、榮譽與見聞,我們不管已聽過了多少遍了,都要拿出耐心來傾聽,這時我們可以偷點懶,「嗯」、「啊」地答應著,多聽少說。如果老人過多回憶起以往的苦難,為免老人過度傷心,我們又要因勢利導,幫助老人擺脫苦澀的回憶。
沒有一個願同老人聊天的人不受老人的歡迎。與老人相處好的基本經驗就是增加與老人的對話。人老後,社交圈子小了,孤獨寂寞時時伴隨著老人,他們特別需要與人交流,需要傾訴和陪伴,需要被人關注。我們做兒女的,要理解老人這種心理需求,盡可能抽時間多與老人說說話。多些時間陪伴老人聊天,可以讓老人增強自信,樂觀開朗,對防止老年痴呆症有明顯效果。如果我們不在老人身邊,我們也要定時通過電話問候老人,不要吝嗇電話費,多與老人聊幾句。有條件上網的,可定時與老人進行音頻、視頻聊天。
與老人交談態度要和藹,說話的速度要相對慢些,語調要適中,有些老人耳聾,則須大聲點。要選擇老人喜愛的話題,如家鄉、親人、年青時的事、電視節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歡的話題。老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我們要真誠、慷慨地多贊美他,他就高興;萬一有事談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緒有變時,我們要盡快扯開話題。在老人面前,要多講一些開心、幽默的話語,少提生老病死之事,以免引起老人傷感。
從思想感情上來說,我們要認定「丈夫的媽媽也是我媽媽」。與婆婆建立起親情。有了這樣的觀念,你就能夠做到從細微之處關心婆婆,也就可以原諒婆婆一些不妥的言行。但同時我們又要注意,由於血緣關系,婆婆與媽媽是還有所區別的,因而,我們要像愛自己的媽媽一樣愛婆婆,但又不可像在媽媽面前一樣任性、放肆、耍脾氣。做到了這一點,婆媳關系就會慢慢融洽。
禮物是婆婆與我們媳婦之間一種必需的潤滑劑。「禮輕情義重」,婆婆的需要不是用錢多錢少來衡量的。因此,只要我們用心就能夠體察到什麼東西能夠送到婆婆的心坎上——選她最想要而又沒有的東西送。比如說,婆婆雖然已是老年,但總還是女人,買件適合她的漂亮衣服和一條和這件衣服顏色相配的褲子,她自然會喜歡得很。她高興了一家人就都高興了。
家庭是重情不重理的地方,與婆婆的事,不要過份去要求明辨是非,婆婆就是錯了,沒有必要當面糾正她,當面讓她下不了台,在媳婦面前丟面子。萬一婆媳之間出現了分歧,發生了矛盾,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剋制自己的情緒,避免爭吵。我們作媳婦的從尊敬長輩出發,要多作點自我批評。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矛盾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只要雙方讓些步是不難解決的。我們切忌到外面去說婆婆的不是,這是最傷感情的。有了不遂心的地方不要緊,可通過丈夫去向婆婆講,這樣的效果比到外面說咸道淡好得多。等對方情緒平靜之後再商討處理所存在的問題。
婆媳之間的矛盾產生的原因多是由於家務問題和經濟問題,有的人結婚以後家務活都推給婆婆去干,這樣就容易產生矛盾。做媳婦的要多承擔一些家務工作,凡事搶在前頭去干,乾的時候不要帶著怨氣,要心平氣和地去干。如果媳婦事事都搶在頭里,老人是最容易受感動的,反而會不讓媳婦去干。
處理婆媳關系兒子要多做調節工作,起好中介作用。發生矛盾時要及時勸解,「和稀泥」,當面安慰老人,背後勸導妻子, 兒子作為婆媳關系的中介點,對婆媳雙方的性格特點最為了解。兒子可以幫助婆媳進行心理溝通。通過兒子的溝通,婆娘之間可以更輕易地消除心理上的屏障,增進感情。例如給母親 送禮多叫妻子出面,每年的贍養費由媳婦交給婆婆,這些策略都有助於婆媳之間的情感交流。
只要我們從孝心出發,處處從關心入手,耐心地對待老人,我們定能與老人融洽地相處,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㈦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進入老年,隨著生理上的逐步衰退,心理上也逐漸表現出老年特徵。並且,老年人心理對於身心健康的影響很大,良好心態促進健康,而不良心理則會危害健康。石家莊長江心理精神醫院專家指出,老年人心理往往存在以下四大禁忌,需要特別引起注意:

1.孤獨
人到老年,如果還能有一位相知相伴、不離不棄的至親陪在左右,那該是無比幸福的一件事。然而,高齡老人喪偶事件是在所難免,對於老年人心理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隨之而來的心理孤獨感,更是讓喪偶老人在短時間里出現明顯的衰老、精神崩潰,甚至不久也會亡故。據統計,喪偶老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

2.恐懼
老年人看到自己同齡的朋友、同事一個個相繼離開了人世,覺得自己也要不久於人世,就會產生心理上的恐懼感,以致惶惶不可終日。這樣一來,非但於事無補,反而加快了死亡的步伐。觀世間的高齡老人,雖然長壽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一點已經證實,那就是長壽者大多性格開朗、豁達大度、情緒樂觀、心理健康。

3.折騰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明顯衰退,如肌肉萎縮,骨質疏鬆。但是,有不少老年人存在一種「折騰」心理,認為「這輩子沒去過的地方不去看看終身遺憾」啦,什麼「這么重大的場合不出席不合適」啦等等,結果勉強參與,容易突發嚴重健康事件。還有一些高齡的老年人,堅持參加一些不合適的運動,結果導致體力不能承受,出現意外。

4.倔強
老年人心理倔強是比較常見的情況,有些還表現為性格剛烈、脾氣暴躁。這些有著倔強心理的老年人常常是小病不就醫,大病亂吃葯,一味按自己的意願以及多年的經驗習慣生活著。結果是,有了病不去治,反而與家人、子女發生爭執,最後「不治而終」。

心理專家提醒,針對老年人心理上四大禁忌,家屬一定要採取適當的方式幫助其調整,千萬不可採取強硬措施或者放任不管。如果老年人心理問題突出,難以調整的話,不妨咨詢專業心理醫生,請求醫生的幫助。

㈧ 怎樣才能調整老人的心態

1、參與社會活動

全社會在關愛老年人的前提下應該更多地了解老年人,他們是社會財富的一部分,他們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專業知識和社會經驗,應該充分加以利用,不應該造成這部分人力資源的浪費。讓老年人 以各種途徑使老年人回歸社會,比如,上老年大學,參加社區組織的各種社團活動,為社區做各種有意義的事情,做顧問等等。總之,讓老年人自己參與到社會經濟、文化生活中去,在此期間重新建立起社會關系,人際關系。在參與當中可以重新找回他自身的價值,也可以開闊眼界,舒緩身心,促進身體健康,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而達到心理保健的目的。

2、調節好情緒

人的情緒可以通過大腦影響到心理活動和全身的生理活動。良好的情緒可以讓人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處於最佳狀態,相反,不良情緒可以引發疾病,對健康造成危害。「生、老、病、死」是一種最現實、最自然的生命規律。世上誰都無法徹底改變這個規律,雖然,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生物醫學—心理—社會各方面的幫助下,能延緩人的壽命,但也不可能無限制地延長。老年人應該客觀唯物地面對老化這一現實,調整好心態,克服自身的消極情緒,積極面對生活,面對疾病和衰老。利用自身的優勢在各種社會環境中努力再創造自身的價值。

3、和諧的家庭關系

老人退休,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相處,家庭的結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等都可以影響到老人的心理狀態。一方面老人應該做好自我情緒的控制,另一方面家庭成員也應該結予老人適當的心理上的支持,共同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和諧的夫妻關系,和諧的代際關系,對老年人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㈨ 老年人的心態

老人怎麼保持良好心態?學會這7個心理保健方法很重要
第一、不要期望和思慮過多

老年人不要有過多、過高的期望,不要思慮過多徒增煩惱,令自己發脾氣,應給自己留一個心理的空間,以便令自己更容易接受一些事情。

第二、正確地稱贊自己

不要過於自卑和自憐,不要太多地責怪自己,以及生氣,反而應以積極的態度贊美自己,這會對你的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三、遇到失望時要學會自救

當自己面對一些挫折、或不順心的事情時,不要過於急於發脾氣和失望。首先應該冷靜、沉著面對,不能失去希望與信心,也不能因此而失望、緊張、煩惱、焦慮、易於引起情緒起伏等。應該控制好自己的脾氣,使自己的身心處於積極的健康狀態。

第四、積極地參與生活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保持一定的熱情,那麼埋藏在心中的陰霾就可以消除。當你不開心的時候,應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時,這會令人感到充滿喜悅。

第五、保持和創造快樂的心態

樹立樂觀的態度是克服負面情緒的法寶,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創造一個快樂的環境。情緒中有外在因素,但可以控制它,在困難面前不要氣餒。

第六、學會釋放消極的情緒

面對不利的環境,我們應該學會釋放消極的情緒,可以找幾個知心朋友,發泄內心的壓抑和不滿,適當發泄,有利於釋放負面情緒。

第七、學會寬容

老年人應該學會寬容,培養自己寬廣的胸懷。在生活中,即使是你身邊的人在生你的氣,抱怨你的時候,也要學會寬容。老年人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帶來歡樂和安慰。一個人心胸狹窄、容易發怒的人,只會損害自已和他人。學會包容、欣賞、原諒他人,這樣心情也會保持樂觀。

總之,人的情緒與免疫功能有非常直接的關系,如果老年人經常生氣,會導致身體的免疫功能下降,疾病就會產生。因此,老年人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把不良的情緒釋放,這樣有益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㈩ 為什麼80歲以上的老年人脾氣都很古怪人活多少歲最理想

80歲了,思維開始遲鈍,像小孩一樣,需要的可能更多是精神上的聆聽與幫助專吧~~ 脾氣屬怪可能是因為有些東西表達不出吧~~我覺得吧,只要有比較寧靜祥和的心情,多點又熱愛生活的想法,活久一些也會是享受的,相反就痛苦了~~

閱讀全文

與80歲老人心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徽宿州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47
周口退休工資今年漲嗎 瀏覽:118
中國老年人退休年齡限制 瀏覽:340
長壽收費 瀏覽:629
70歲生日規矩 瀏覽:304
2013年陝西60歲以上人口 瀏覽:970
60歲女人卵巢囊腫 瀏覽:99
孝順父母是好樣 瀏覽:665
老年人愛聽的京劇 瀏覽:128
企業養老保險統籌如何計算 瀏覽:898
老年人現代詩 瀏覽:533
父母多少歲應進行贍養義務 瀏覽:407
敬老院照顧 瀏覽:99
寧波市奉化養老保險 瀏覽:381
職工體檢婦科查什麼項目 瀏覽:774
永州市蘭山縣農村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397
怎麼跟父母說我給你織了圍巾 瀏覽:905
養生除了枸杞還有哪些 瀏覽:791
2016年重陽節演出主持稿 瀏覽:391
重陽節的孝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