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八九十歲被稱為什麼之年
八九十歲被稱為:耋耄之年
耋耄之年是一個漢語詞彙,基本意思是八九十歲的時候。
【讀音】dié mào
【解釋】高壽,還可指老年人;年老,八九十歲的年紀:
【出處】:
《晉書·李重傳》:「臣訪 沖 州邑,言其雖年近耋耄,而志氣克壯;耽道窮藪,老而彌新。」
⑵ 八九十歲高齡被稱為什麼之年
耄耋之年
⑶ 80和90歲的老人怎麼稱呼
年歲的別稱 初度——指初生的年月時日。 襁褓--不滿周歲。 總角——泛指幼年。 髫年--女孩7歲。 齠年--男孩8歲。 黃口--10歲以下。 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 舞勺之年——指十三至十五歲的少年。 舞象之年——指十五至二十歲的少年。 束發——指十五歲的男子。 及笄(jí) ——指十五歲的女子。 弱冠——指二十歲的男子。 桃李年華——指二十歲的女子。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 耳順之年、花甲、平頭甲子、下壽、杖鄉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七十歲。 杖朝之年、中壽——指八十歲耄耋——指八十歲到九十歲。 鮐背——指九十歲。 期頤、上壽——指百歲。 雙稀、雙慶——指一百四十歲。補充:此外:九十為上壽。 99歲: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⑷ 朝杖之年 耄耋之年是指多少歲
朝杖之年指男子80歲,耄耋之年是指80-90歲。
杖朝之年意思是年過八十就可以允許撐著拐杖入朝。
耄耋之年形容年紀十分大的時候。
其他年歲別稱:
嬰兒:人初生
襁褓:周歲以下
孩提:2至3歲
垂髫:童年
髫年:女孩7歲
齠年:男孩8歲
黃口:10歲以下
舞勺:13歲至15歲
舞象:15歲至20歲
豆蔻:女子13歲
及笄:女子15歲
弱冠:男子20歲
而立:男子30
不惑:男子40
知天命:50
花甲,耳順:60
古稀:70
杖朝:80
耄耋:80-90
鮐背:90
期頤:100
花甲重開:120歲
古稀雙慶:140歲
(4)12耄耋之年8090歲擴展閱讀
耄耋之年相關故事:
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在雲南羅平富樂有一塊古匾「期頤人瑞」,說的是該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經活到一百多歲,所以有這個稱呼。
該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兒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這兒有延長、達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歲的人,在這兒引申為高壽。整個的意思為期望父親身體健康,永享高齡(壽),活到八九十歲。
⑸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耄耋之年,一般指的是80-90歲的年紀。
耄耋讀作mào dié。耄,是指年紀約八、九十歲,耋,是指年紀為八十歲。所以耄耋合在一起,就是形容年紀很大的人。
「耄耋」一詞出自於《漢·曹操對酒歌》一文中的:「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意思是老人都能夠只因為壽命到頭而終結,而不會是疾病或者孤獨、貧苦而死,這樣遍施恩澤連草木蟲魚都能得到好處。
在雲南羅平富樂有一塊古匾「冀衍耄耋」,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這兒有延長、達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歲的人,在這兒引申為高壽。
代表年齡的詞語還有:
襁褓:周歲以下
垂髫:童年
髻年:女孩7歲
齠年:男孩8歲
黃口:10歲以下
舞勺:13歲至15歲
舞象:15歲至20歲
豆蔻:女子13歲
及笄:女子15歲
弱冠:男子20歲
而立:男子30歲
不惑:男子40歲
知天命:50歲
花甲,耳順:60歲
古稀:70歲
仗朝:80歲
耄耋:80-9歲0
鯰背:90歲
期頤:100歲
花甲重開:120歲
古稀雙慶:140歲
⑹ 八九十歲稱為
八九十歲的老人稱謂是: 耋耄
【解釋】高壽,還可指老年人;年老,八九十歲的年紀
【讀音】diémào
【詞語】耋耄
⑺ 8090歲被稱為什麼之年怎麼讀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⑻ 為什麼80—90歲的人叫耄耋之年
耄耋: 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
語出《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耄耋代指八九十歲的老人.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稱半百或知命、六十稱花甲或耳順、七十稱古稀、八十及九十稱耄耋、百歲老人稱期頤。
⑼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80歲稱耄 90歲稱耋。所以耄耋之年是八九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