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名人中最長壽,長壽中最有名,這10個人是怎麼做到的
160多歲。這來期間他曾接受過許源多西方學者的來訪,而他是一位素食主義者:一是長期素食。李清雲一生娶過24個妻子。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是清末民國初年的中醫中葯學者、開朗256
李清雲(1677-1933年)。在他200的時候,仍常去大學講學。在他100歲時(1777年)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三是常年將枸杞煮水當茶飲;二是內心保持平靜。我們經常看到電視上經常有說有人活了120多,在世256年歲,子孫滿堂,其實並沒什麼,而獲政府的特別獎勵,李清雲先生活了256歲
❷ 歷史上有哪些長壽的名人
彭祖:中華第一壽星,姓箋名鏗,顓頊孫子(黃帝第八代孫),堯封地彭城,後世稱他為彭祖。師從尹壽子,隱居武夷山,商末已有767歲(或說800餘歲)。善調雉羹,尊為廚行祖師爺。確切生平不可考。
❸ 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活的年紀最大的名人是誰介紹一下!
有一位名家陳俊的異人,生於881年,死於1324年,年443歲。陳俊的一生跨越了唐朝後期,五代十國,南北宋,還活到了元朝。在周朝以後,在沒有一個王朝能夠超過400年,而陳俊一個人就能勝過一個朝代。
據傳,隨著陳俊年齡越來越大,身體萎縮越變越輕,傳說只有不到10斤,自然行動很不方便。緣於他的德高望重,當地鄉鄰就為他定製了個菜籃子,抬著他出行,後來大家就逐漸地稱呼他「菜籃公」,而且「菜籃公」的名字和傳說至今仍在永泰縣一帶廣為流傳。
陳俊的主要事跡記載在《永泰縣志》之中,內容非常明確:清代乾隆十三年《永泰縣志》12卷記載,陳俊,字克明,福建永嘉山區湯泉村(今永泰縣梧桐鄉湯埕村)人,生於唐朝僖宗中和辛丑年(公元881年),死於元朝泰定甲子年(公元1324年),終年443歲。
(3)有哪些長壽的名人擴展閱讀
陳俊人物事跡
當年,陳俊行醫到永泰,看見湯泉村(今稱永泰縣梧桐鄉湯埕村)山青水秀,溫泉遍布,好山好水,就留下。陳俊為人正直,樂為鄉里做好事,受到鄉人的敬重。到了晚年,他無法自食其力,「子孫無有存者,鄉人輪流供養」。
後來,老人年歲不斷增高,肌體逐漸萎縮,身軀變得愈來愈小,「形如小孩」。陳俊活到四百多歲的時候,整個體重,只剩下不到十斤(五公斤)。行動十分不便,於是眾鄉鄰就用麻竹編制了一個特大的菜籃子裝著老人,由供養人輪流抬著進出家門,因此鄉鄰們都稱他為「菜籃公」。
湯泉村人看到陳俊老人這樣高壽,感到非常稀奇,都把他當成世間寶貝來供養,甚至是當成神明附體來看待。平時,鄉親們連到田間勞動,怕老人孤單,都喜歡把老人帶到田邊地頭,一邊勞動,一邊與之聊天,餓時喂以人乳,彼此之間關系非常密切。
陳俊去世後,鄉鄰們將他的遺骨塑像安放在湯泉廟作為紀念,並譽稱為「小彭祖」(傳說彭祖活了800多歲)。陳俊生平事跡被刻在一塊木牌上,從元朝一直保留到清代。「菜籃公」的名字和傳說至今仍在永泰縣一帶廣為流傳。當然,陳俊活到443歲只是縣志中的記載,至於科學性如何,現在就不得而知了。
參考資料:網路-陳俊
❹ 中國歷史上長壽的名人
武當派創始人,張三豐活了二百多歲。
❺ 中國歷史活時間最長的人是誰
陳俊,我國福建省永泰縣人,生於公元881年,卒於公元1324年,活了443歲(存疑),是歷史記載中最長壽的中國人。
當年,陳俊行醫到永泰,看見湯泉村(今稱永泰縣梧桐鄉湯埕村)山青水秀,溫泉遍布,好山好水,就留下。陳俊為人正直,樂為鄉里做好事,受到鄉人的敬重。到了晚年,他無法自食其力,「子孫無有存者,鄉人輪流供養」。
後來,老人年歲不斷增高,肌體逐漸萎縮,身軀變得愈來愈小,「形如小孩」。陳俊活到四百多歲的時候,整個體重,只剩下不到十斤(五公斤)。行動十分不便,於是眾鄉鄰就用麻竹編制了一個特大的菜籃子裝著老人,由供養人輪流抬著進出家門,因此鄉鄰們都稱他為「菜籃公」。
湯泉村人看到陳俊老人這樣高壽,感到非常稀奇,都把他當成世間寶貝來供養,甚至是當成神明附體來看待。平時,鄉親們連到田間勞動,怕老人孤單,都喜歡把老人帶到田邊地頭,一邊勞動,一邊與之聊天,餓時喂以人乳,彼此之間關系非常密切。
陳俊去世後,鄉鄰們將他的遺骨塑像安放在湯泉廟作為紀念,並譽稱為「小彭祖」(傳說彭祖活了800多歲)。陳俊生平事跡被刻在一塊木牌上,從元朝一直保留到清代。
「菜籃公」的名字和傳說至今仍在永泰縣一帶廣為流傳。當然,陳俊活到443歲只是縣志中的記載,至於科學性如何,現在就不得而知了。
(5)有哪些長壽的名人擴展閱讀:
其他歷史長壽名人
1、吳 普
漢朝吳普(三國時醫家),廣陵(今江蘇江都縣)人。為名醫華佗之弟子。精於醫術,且專長於本草學及養生。吳普向華佗學練「五禽之戲」,堅持鍛煉,年九十餘而尚牙齒完堅、耳目聰明,活了200多歲。
2、慧 昭
我國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劉慧昭,著名高僧,公元526年生,816年卒,是我國最長壽的人,活了290歲。
3、孫思邈
唐代著名醫葯學家兼營養學家,享年101歲,百歲時還精力充沛,著書立說,寫成了不朽經典《千金翼方》。
4、賈 鉻
元朝時一代名醫,享年106歲,明朝初年還健在。他的長壽秘訣,是十分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飲食的保健作用。
5、冷 謙
明朝養生學家冷謙,享年150歲。一生注重養生,所著《修齡要旨》一類書,提出「十六宜」,第一就是「發宜常梳」。
6、李清雲
我國的一位老中醫,李清雲先生,就活了256歲,而他是一位素食主義者!李清雲出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在世256年歲,是清末民國初年的中醫中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
7、湯雲山
湯雲山,我國清代乾隆50年,湖南江夏湯雲山壽星活了141歲。乾隆御賜「再閱古稀」匾額,同時在「乾清官」行「千叟宴」,席間乾隆與紀曉嵐就141歲壽星為題對句,上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8、謝啟祚
中國科舉史上年齡最大的舉人——98歲才中舉的謝啟祚,享年120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俊
❻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誰
李慶遠。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最長壽者是中國長壽氣功養生家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死於民國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歲。
老人去世後,北京的一些報紙曾以「地球上最長壽的人」為題予以報道,但當時卻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懷疑和否認,後來經多方考證,才得到證實。
長壽秘訣
心態樂觀
積級、樂觀、向上的心態非常的重要,好心態可以幫助減輕壓力,增強身體免疫力,而且笑口常開還有益於心腦血管健康。
尤其是過了50歲以後,人體的身體器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退化,這個時候更應該好好生活,除了樂觀積級以外,還需要學會多理解、寬容,面對任何事情時,盡量一笑帶過,不要總是生氣,老是想不開,讓自己活得快樂些。
❼ 中國神話中長壽的人
隨著歷史的推演,神仙的壽命也在不斷變化。不通時期,不同的派系中又有不同的說法。
在上古神話中,最長壽的神自然是盤古大神,盤古大神從誕生到開天闢地,到最終天地生成,經歷了十餘萬年。在最初的古史中,覺得這個時間已經十分漫長。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史料中,最長壽的名人自然是彭祖。相傳彭祖是歷史上活得最久的人。他一共活了八百歲。
春秋時期的老子、鬼穀子等人,壽元也十分撲朔,有人說他們活了三五百年。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興起,道教各種造神運動開始,老子變身成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道君都被創造了出來。
後來更有如陶弘景、葛洪等人費心費力編撰了神仙傳記,把一個個神仙壽元說得越來越長。
在道教神話中,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靈寶道君都是活了無數億年的人物,他們乃天地大道衍化,壽元無盡。
在民間神話中,壽星是活得最久的人。據說他手中的壽桃,吃一口便能延壽千年。
在著名的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明確記載壽數最多的人是玉皇大帝。據說他活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一劫該129600歲。大家可以略算一算,應該有2億多年。
其實,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道君的壽元比玉皇大帝更長。
❽ 從古至今不乏長壽之人,在我國歷史中,都有哪些人年齡超過120歲
歷史上留有文字記述的年壽最高者,是清代的李慶遠,活了257歲。1933年活了256歲的李慶遠與世長辭,他先後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之一。
李慶遠是位傳奇人物,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卒於民國24年(1935年),終年257歲。因為他對中醫中葯、尤其對養生術的研究和實踐,都有不凡的造詣和成就,在200多歲的高齡時,其言行舉止仍如同壯年,所以被人們譽為「神仙」。
(8)有哪些長壽的名人擴展閱讀
李慶遠(又名李清雲)是中國近代最長壽的人。生於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卒於民國22年(公元1933年),終年256歲。
他在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200歲時,仍常去各地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
李慶遠認為: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這是由元氣所主宰的。元氣,又稱原氣,稟受於先天而賴後天榮養而滋生。他形象地把愛護與不愛護元氣,比作蠟燭存放的位置。若是把點燃的蠟燭置於罩籠內,則燃燒的時間長;若置風雨中,則時間必短或即熄滅。養生之道,亦是如此。
❾ 歷史上活過100歲的名人都有誰
彭祖活130歲,
彭祖,彭姓,名翦,又稱篯鏗,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仙人,傳說中是南極仙翁的轉世化身,並以享壽八百多歲著稱於世。據古代典籍記載,彭祖是顓頊的玄孫,相傳他歷經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歲。彭祖精於養生, 《莊子·刻意》曾把他作為導引養形之人的代表人物, 《楚辭·天問》還說他善於食療。據《史記·楚世家》載:「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氏」在上古多用作宗族的稱號。
李元爽活136歲,
中國有歷史記載的活的年紀最大的人。"洛陽李元爽",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九老圖詩序》一文中提到的。死時年136歲。後宋代畫家李公麟根據這段軼事創作了著名的老人畫《會昌九老圖》。
王遠知活了105歲,
王遠知 (509-635)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為揚州人又名遠智,字廣德年十五,師事陶弘景,得上清派道法
孫思邈活了101歲,
孫思邈(581年~682年)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葯學家。被人稱為「葯王」。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 少時因病學醫,後終成一代大師,其博涉經史百家,兼通佛典。
張學良活了101歲,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中華民國陸軍元帥,中國奉天省(今遼寧)海城人,生於台安縣桑林,人稱「少帥」,奉系軍閥領袖張作霖之子,「民國四公子」之一。先於奉系軍中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之後,繼任為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積極主張抗日,反對內戰,曾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國共二次合作。西安事變以來,遭蔣介石、蔣經國父子軟禁長達五十餘年。2001年10月15日逝世,享年101歲。墓地座落在美國檀香山附近日本寺院的山腰間,人稱「神殿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