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40、50歲的養生之道
首先,我想應該是每年定期的到醫院進行一到兩次的檢查,也是預防,再有心腦血管疾病,骨質增生,骨質疏鬆,是這個階段的高發期,如果你的父母這幾個方面都還可以,就要預防,鈣片是必要的,調理血管的也是很必要,這些疾病的發生都是隱形的,等到出現了,就很難調理。
⑵ 老年人飲食養生之道有哪些
一、飲食
膳食纖維有助於老人健康,它可以增強腸道功能,降低患心臟病、2型糖尿病和癌症的危險,降低膽固醇水平。專家表示,50歲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每天應分別攝入30克和21克膳食纖維。飲食變化可以循序漸進,從小變化開始,比如,如果每天喝橙汁,那麼不妨1周3天更換成吃1個橙子;如果你愛吃鹹味零食,不妨以爆米花代替薯片。另外,適當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入量,比如,全麥食物、燕麥片、蘋果、漿果和梨子等新鮮水果;葡萄乾、杏仁及無花果等乾果;西蘭花、胡蘿卜和豌豆等蔬菜;以及鷹嘴豆、烘焙豆、小扁豆等豆類。
二、運動鍛煉
第一,鍛煉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強壯骨骼和肌肉,降低摔跌受傷和致殘危險。即使摔倒,強壯的骨骼也不容易發生骨折。第二,經常鍛煉有益大腦健康,預防老年痴呆。
多項研究表明,經常進行快走等簡單鍛煉的老人比不愛運動的老人決策能力更強。第三,經常鍛煉有助於改善病情。適度運動即可改善從糖尿病到心臟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病情。對這些患者而言,缺乏鍛煉的危險比鍛煉導致的受傷更大。
老人鍛煉可因人而異。首先,對大多數人而言,散步是最簡單的運動。在每周大多數日子裡,每天應至少鍛煉30分鍾。這30分鍾也可分散進行,比如,每天兩次15分鍾的散步,或每天3次10分鍾運動等。其次,找個同伴(親朋好友,甚至寵物)一起運動,更容易持之以恆。
再次,運動方式可以多樣化。種花種草、跳舞、釣魚或游泳都是不錯的運動。
另外,說到老年人防病習慣,增強肌肉力量的鍛煉很重要。舉重(啞鈴、書本、瓶裝水等)訓練的重量可逐步增加。可以邊看電視邊舉重。
老年人控制重心能力的增強,離不開下肢力量鍛煉。老年人可以做挺直站立,前後晃動身體,腳尖與腳跟循環著地。這樣可以鍛煉老年人的下肢肌肉, 以達到控制重心的目的。老年人鍛煉時可以背靠牆壁,面對床或身前有人幫助保護。
⑶ 中年人應該怎麼保健
1.測體重:要注意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身高的平方除以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2.多果菜: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3.少喝酒:對某些人來說,酒有著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4.不抽煙:抽煙會使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疾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5.少吃鹽: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6.少咖啡: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直接關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7.少吃糖: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的危險。
8.多進鈣:中年人應注意補鈣。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
9.多運劫:45歲左右常進行體育鍛煉的男子,比不鍛煉的人患心臟病的比例要小3倍。每天應當鍛煉30分鍾。年紀大的人應當從事不太劇烈的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爬樓梯等。
10.控脂肪:每天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11.多纖維: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保護你免得胃腸道疾病。
12.重淀: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13.勿自擾: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
14.擇居處: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個不適宜的環境里,會經常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
15.選職業: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有不良影響。
16.避車禍:車禍是人類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17.應結婚: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獨身者、喪偶不口離異者明顯要低。
18.淡名利: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⑷ 人到中年怎麼養生
1.測體重 要注意經常測測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你身高的平方除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X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2.不抽煙 抽煙會使你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之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3.少飲酒 對某些人來說,酒有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 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使血壓升高,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4.控脂肪每天脂肪攝人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5.多果菜 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具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6.多纖維 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益於你少患或不患胃腸道疾病。
7.多進鈣 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中年人應注意補鈣。
8.重澱粉(碳水化合物) 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9.常吃魚 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0.少吃鹽 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量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11.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著直接的聯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12.少吃糖 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諸病的危
險。
13.多運動 據臨床統計,當前中年人早逝以心腦血管病為多。堅持適度的運動可使大腦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調節正常,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機體獲得更多的氧,並能影響血脂成分,從而延緩血管老化硬化。運動方式可因人而異,如騎車、快走、健身跑、游泳、爬山、打球、體操、太極拳等。
14.忌亂性 性生活不能亂。撇開有患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險不談,多個性夥伴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失去節奏。
15.淡名利 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緊張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16.擇居處 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種不適宜你的環境里,會經常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或不輕易改變你已適應的合適環境。
17.選職業 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你的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18.避車禍 車禍是現代人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
19.勿自憂 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等)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等。
21.心情舒暢 中年人大都工作繁忙,思想壓力大,因而易多愁善感,造成中年情緒不穩,成為多種疾病的誘發因素。古人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中年人要學會調節情緒,凡事要想得開、忍得住、放得下,豁達大度,性格開朗,心情自然舒暢,這對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22.勞逸平衡 中年人大都事業心強,他們為了工作,常常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然而肌體承受的壓力是有限的,若超過一定限度,就會積勞成疾。所以中年人在緊張的工作之暇,要學會合理的休息和調整,並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以便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學習。不要只顧事業而自損健康。
23.平衡膳食 食物對健康和醫療的作用,自古以來就被重視。過飽、過飢會損害脾胃正常機能。偏食、夜間用腦不加餐等,可造成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缺乏,促使早衰。因此,要採用我國營養學家推薦的膳食指南,即「食物要多樣,粗細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飢飽要適當,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適量,飲酒要節制,食鹽要限量」。
24.避免肥胖 肥胖是加速衰老的因素之一,肥胖的人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膽結石、癌症等。常言道:少年長胃、青年長肉、中年長腰。可見,人到 中年更應注重預防肥胖。中年防止肥胖除堅持適度運動外,尤應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晚餐不宜吃得太飽,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
25.生活規律 何謂養生?養生就是經過科學安排的生活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活要有規律,即按照人體生物鍾的規律起居、勞動、作息。研究表明,人們長期信守有規律的生活,可使身體各組織器官功能趨向規律化,在生活中就有「預見性」和「適應性」,從而能保證身體健康獲得最佳的生理效應。
26.定期檢查 不少中年人自認為身體健壯,與醫葯無緣,這種麻痹思想要不得,據統計,許多疾病常會「神不知鬼不覺」地侵人人體的肌體,有的甚至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自己還難以察覺。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隱性冠心病、糖尿病等就是如此。所以,每人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全面健康檢查,這樣不僅可以及早地發現許多疾病,而且還能接受醫生的指導,開展健康活動和施行相關的保健措施。
⑸ 步入四十後,是養生的黃金時期,該如何注意
人到了中年以後想要保持良好養生的話,最重要的是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熟悉養生學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良好的睡眠是養生的根本,人體在進入睡眠狀態之後,我們的內臟會有一次排毒的時間,新陳代謝會明顯的加速,心臟和大腦會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且還會分泌出一種叫做褪黑素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協調身體內分泌的平衡,並且對於抵抗多種慢性疾病都有著良好的效果,甚至對癌細胞也有著很好的吞噬作用,所以睡眠對於一個中年朋友來說,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養生方式,我建議大家每天晚上11點之前一定要進入睡眠狀態,並且至少要保持6~8個小時的完整睡眠時間。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3、保持合理的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在我見過的所有長壽的老年人裡面,沒有一個是不喜歡運動的,即使他們不運動也會經常從事一些體力勞動,所以我建議大家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制定一個運動計劃,並且長期的堅持下去。
⑹ 中年人養生有哪些秘訣
人到中年,很自然地琢磨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健康長壽。最近德國科學家總結了26種養生方法,認為中年人如能認真按此方法去做,將可能益壽延年。
測體重要注意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你身高的平方除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l.70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不抽煙抽煙會使你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少喝酒對某些人來說,酒有著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控脂肪每天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多果菜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多纖維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益於你少患甚至不患胃腸道疾病。
多進鈣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中年人應注意補鈣。
重澱粉(碳水化合物)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常吃魚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少吃鹽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量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少咖啡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著直接的聯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少吃糖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諸病的危險。
多運動據臨床統計,當前中年人早逝以心腦血管病為多堅持適度的運動可使大腦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調節正常,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機體獲得更多的氧,並能影響血脂成分,從而延緩血管老化硬化。運動方式可因人而異,如騎車、快走、健身、跑、游泳、爬山、打球等。
忌亂性性生活不能亂。撇開有患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險不談,多個性夥伴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失去節奏。
談名利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緊張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擇居處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種不適宜你的環境里,會經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或不輕易改變你已適應的選職業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你的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避車禍車禍是人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勿自憂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等。
應結婚結婚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獨身者、喪偶和離異者明顯要低。
心情舒暢中年人工作繁忙,思想壓力大,因而易多愁善感,造成中年情緒不穩,成為多種疾病的誘發因素。古人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中年人要學會調節情緒,凡事想得開、忍得住、放得下,豁達大度,性格開朗,心情自然舒暢,這對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勞逸平衡中年人事業心強,他們為了工作,常常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然而機體承受的壓力是有限的,若超過一定限度,就會積勞成疾。所以中年人在緊張的工作之暇,要學會合理的休息和調整,並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以便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學習。不要只顧事業而自損健康。
平衡膳食食物對健康和醫療的作用,自古以來就被重視。過飽、過飢會損害脾胃正常機能。偏食、夜間用腦不加餐等,可造成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缺乏,促使早衰。因此,要採用我國營養科學界推薦的膳食指南,即「食物要多樣,粗細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飢飽要適當,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適量,飲酒要節制,食鹽要限量。」
避免肥胖肥胖是加速衰老的因素之一,肥胖的人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膽結石、癌症等。常言道:少年長胃,青年長肉,中年長腰。可見,人到中年更應重在預防肥胖。中年防胖除堅持適度運動外,尤應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晚餐不宜吃得太飽,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
生活規律何謂養生。養生就是經過科學安排的生活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活要有規律,即按照人體生物鍾的規律起居、勞作、作息。研究表明,人們長期信守有規律的生活,可使身體各組織器官功能趨向規律化,在生活中就有「預見性」和「適應性」,從而能保證身體健康,獲得最佳的生理效應。
定期檢查不少中年人自認為身體健壯,與醫葯無緣,這種麻痹思想要不得,據統計,許多疾病會「神不知鬼不覺」地侵入人體的肌體,有些甚至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自己還難以察覺。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隱性冠心病、糖尿病等就是如此。所以,每人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全面健康檢查,這樣不僅可以及早地發現許多疾病,而且還能接受醫生的指導,開展健康活動和施行相關的保健措施。
⑺ 40歲到50歲的人想要養生,到底適合喝什麼茶
40-50歲可以喝普洱和紅茶,性情溫和,尤其對脾胃虛寒的人來說是非常合適的,紅茶比較溫暖,對宮寒的女性來說有很好的作用
⑻ 中年養生之道
中年人如果能認真研究和堅持做好養生,就有利於延年益壽。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中年養生之道,希望對你有用!
中年女性養生之道
女人到了45歲以後身體的各種機能都會出現顯著的變化,比如皮膚變差:色斑、皺紋、皮膚鬆弛等不良問題的出現都會對女性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
而面對這樣一些生命里必經的過程,我們該如何應對,如何守住我們的容顏來延緩衰老,那就需要學習一些養生之道了。
45歲的女人即是各種疾病的高發期,又是從中年走向老年的過渡期。因此,這個時期的養生更應引起重視,生活習慣更應講究。
更年期的女性往往脾氣比較容易激動,並且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脾氣,更年期來臨前後,往往會造成身體內巢分泌雌激素減少,造成面部潮紅的不良現象,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調節自己,不能提早的進入更年期狀態。
中年養生小常識
1.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直接關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2.少吃糖
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的危險。
3.多運劫
45歲左右常進行體育鍛煉的男子,比不鍛煉的人患心臟病的比例要小3倍。每天應當鍛煉30分鍾。年紀大的人應當從事不太劇烈的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爬樓梯等。
4.忌亂性
性生活不能亂。撇開有患艾滋病等性病的危險不談,變換性夥伴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失去節奏。
5.淡名利
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6.多纖維
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保護你免得胃腸道疾病。
7.多進鈣
中年人應注意補鈣。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
8.重澱粉
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9.常吃魚
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0,少吃鹽
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11.測體重
要注意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 方法 ,即用身高的平方除以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 1.70×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12.不抽煙
抽煙會使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疾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13.少喝酒
對某些人來說,酒有著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14.控脂肪
每天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15.多果菜
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16.擇居處
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個不適宜的環境里,會經常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
17.選職業
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有不良影響。
18.避車禍 車禍是人類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19.勿自擾
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
20.應結婚
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獨身者、喪偶不口離異者明顯要低。
⑼ 人到中年如何養生
1、要睡個好覺
充足的睡眠對於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晚上睡好覺,白天才有精力面對各種各樣的事情,特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更應該多注意睡眠質量,如果睡不好,那麼要尋求醫生的幫助來改善睡眠。
2、喝點養生茶
中年人一般都會喝點茶,如果單單只是喝普通的茶飲,那麼不如試著喝一點養生茶。專家認為,中年人可以喝一些補氣、補虛的葯茶,建議用黃芪、西洋參加紅棗、枸杞等沖泡之後飲用,堅持喝一段時間能有養生的功效。
3、飲食要規律
中年女性可能會比較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但是許多中年男性對吃什麼,什麼時候吃並不在乎。專家認為,中年人的腸胃系統功能在慢慢減退,此時注意飲食規律是養護腸胃的一個重要方法,建議早餐要吃得營養充足,午飯要吃飽,而晚餐可以適量減少。
4、注意保護眼睛
中年上班族一天到晚都會需要面對電腦來工作,此時學會眼睛的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議在辦公桌上放一盆綠植,眼睛感到疲勞的時候可以看看綠色的植物來舒緩不適,或者讓眼睛看看遠方,遠眺也有保護眼睛的功效。
⑽ 40歲左右的男人該怎麼養生
有人說男人四十一朵花,其實男人從40歲左右開始,身體素質就開始在慢慢下滑,此時科學的養生非常重要。下面我整理了40歲左右的男人養生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40歲左右的男人養生方法
男人四十一枝花,可是現實是有很多男人不得不為了所謂的事業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年輕的時候是拚命的用生命去賺錢,年紀大一點之後,卻要用大把大把的金錢去留住健康。事實上,很多時候,不是說你付出了金錢就可以留住自己的健康的。其實對於男人們來說日常的注重養生才是保住健康的一個最好的方法,那麼四十歲後的男人要怎麼養生呢?
1、堅持運動
四十歲的男人無論是體力精力都會大不如前的,此時更要堅持運動,特別是要多做有一些有氧運動,平時可以多散散步,長跑,游泳,仰卧起坐這些也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了運動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切記運動過量,特別是初秋天氣漸冷,運動更要注意做好保暖。
2、管好自己的嘴
美國人喜歡把心血管疾病稱為“男性病”這是因為生活中我們所見到的男性朋友多是大腹便便,肚子比懷孕幾個月的女性還要大,很多中年男人也都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而專家指出男人之所以更容易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就是平時不注意管住自己的嘴,喜歡吃肥肉,過多的油炸食品,過於油膩刺激性的飲食都有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專家建議40歲以後就盡量不要吃肥肉和動物的內臟了。平時也要注意清淡飲食,盡量少喝酒,少吃過於油膩刺激的食物。
3、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注意生活質量,注意睡眠質量,四十歲以後,身體的機能開始下降,此時更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不要熬夜,特別是性生活方面要多加節制,要注意預防腎虛。
4、適當的減肥
很多人都會有中年發福的跡象,如果發福得不是特別明顯的話,那麼不必太大意,而如果已經很明顯的話,就要注意減肥了。中年男人減肥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日常要堅持運動,盡量清淡飲食,可適當喝些茶水助消化。
5、戒煙
吸煙有害健康,特別是對於肺, 性功能,口腔衛生的健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另外吸煙也會增加男性得靜脈疾病的危險,所以男人一定要或煙,就算戒不了煙也要減少吸煙的量。
6、服老
男人到了這個年齡可能原來很輕松就可以抬起的大米現在也要分幾次才能抬起來了,可能原來連續工作幾天也不會覺得累,現在就不行了。這個時候就要學會服老。體力上不行就分幾次來完成,工作累了就要及時的休息,別逞強,別拿自己同20多歲的小伙比較。
7、適當娛樂
這個年齡的男人都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尷尬年齡,可能你沒有多餘的時間金錢去參加娛樂活動,去放鬆一下自己的身心,但是從健康的角度上說娛樂不一定要花很多錢的,例如陪孩子聊聊天,偶爾到附近的城市旅旅遊,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未償不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只要自己感到舒服,又無傷大雅的話,那麼就都可以償試了。
8、多吃4種食物
人到中年應盡量做到飲食均衡,除了保證規律飲食、吃飯七分飽以外,還要適當地多吃新鮮的果蔬和粗糧,少吃油炸、燒烤食品等,切忌胡吃海塞,餐餐大魚大肉。日本一項研究發現,40歲後要多吃4種食物:豆製品提高骨密度,燕麥幫助降膽固醇,杏仁有利於控血糖,每周吃4次深海魚,改善高血壓。
9、做力量練習
人到中年,新陳代謝開始減緩,肥胖幾率增加,如果不重視鍛煉,患慢性病的風險將翻倍增加。英國利茲城市大學運動學教授庫克指出,40歲後,肌肉會逐漸減少,建議每周進行啞鈴、杠鈴、阻力帶等有助於“重建”肌肉群的力量訓練,以每周3次,每次進行8-10組為宜。如果沒有時間,每天散步、快走30分鍾,同樣有益健康。
10、轉變心態,減法生活
40歲前後,很多人都要面對“中年危機”,事業上可能處於瓶頸期,停滯不前;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負擔重。對此,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肖震宇指出,人到中年拼的就是心態,如果說年輕時積累知識、經驗是做加法的話,40歲後就要學著做減法,及時清理消極情緒。調整好工作和生活的關系,多關注自己和家人,能讓人更豁達。
11、調劑婚姻
40歲,少了戀愛和新婚時的甜蜜和浪漫,多了日復一日的瑣事和趨於平淡的感情,婚姻開始出現危機。其實40歲後也要打造蜜月期,夫妻可以每年安排一次旅行,培養共同的愛好,找找戀愛時的感覺,重燃愛的火花。
12、注重體檢
中醫認為,40歲後人的五臟六腑、十二經脈開始衰落,外在表現是皮膚日漸鬆弛面部光澤慢慢消失、頭發變白等,而內在變化是心腦血管變得脆弱,慢性病開始積累,因此定期體檢十分必要。體檢時除了血壓、血糖等基礎項目,40歲人群還應增加血管、前列腺、骨關節、幽門螺桿菌感染、腫瘤標記物、乳腺、宮頸、甲狀腺的檢查。有家族遺傳病的人更要做針對性檢查。
13、開始健腦
一過40,很多人忽然發現自己容易分心、老是忘事。這些都是中年“腦力危機”的縮影。40歲人群可以每天給大腦做做“有氧運動”,比如將時鍾和台歷倒置,增加觀看難度;試著改變回家路線,重新認識周圍環境;每隔幾個月調整一下家裡的布置等。另外,還要常給大腦“排毒”,通過大笑、冥想、聽音樂等能讓身體放鬆的方式給大腦解壓。
14、保護牙齒
40歲後,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自潔能力變差,牙齒開始“罷工”,牙周炎、牙齒酸痛、牙齦紅腫等問題會接踵而來。因此,中年人更要注意口腔保健。40歲後,除了堅持每天早晚刷牙,還要每年洗一次牙。
40歲左右的男人如何抗衰老
1、每晚睡眠7小時
一項為期22年,涉及21268名成年人的新研究發現,男人每晚睡眠少於7小時,早亡危險增加26%,但超過8小時,也會使早亡危險增加24%。
2、干農活利長壽
美國芝加哥大學衰老研究中心專家發現,農民長命百歲的幾率是城市居民的兩倍。男性適當養花、種草、干農活,有助長壽。
3、常用剃須刀,年輕5歲半
英國諾森比亞大學調查發現,刮鬍子的男人比鬍子拉碴的男人看上去年輕5、5歲。皮膚學專家肯尼思·比爾博士表示,刮鬍子會刺激臉部膠原蛋白的產生,讓皮膚更光滑。
4、股四頭肌強,關節炎疼痛少
美國梅奧診所研究人員測試了265名膝關節炎患者的股四頭肌力量,結果發現,股四頭肌力量最強的人,關節炎疼痛發生得最少。
40左右男性養生食譜
纖維素(FIBER):富含高纖維素的飲食能夠加速腸道毒素和致癌物質的清除,減少結腸癌的發病率(結腸癌在男人易患的癌症中位居第三);膳食纖維能夠控製糖尿病人的糖指數,降脂降壓;能夠增加腸蠕動,刺激有益菌生長,治療便秘,利於改善胃腸功能;還能夠疏通膽汁排泄,穩定膽汁成分比例。
膳食纖維分為不溶性膳食纖維和可溶性膳食纖維兩類。不溶性膳食纖維主要存在於蔬菜中,主要功能是讓人有飽腹感,延緩胃排空時間;可溶性膳食纖維主要存在於燕麥、魔芋、蕎麥、水果等食物中,它吸水性強,可延緩和減少糖、脂肪吸收速度及吸收量,還可減低餐後血糖。
需要攝入量:每日理想的攝入量是18~35克,摺合蔬菜約500克。
進補途徑: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有全麥麵包、黑米、草莓、梨以及各種莖部可食用的蔬菜,如花椰菜和胡蘿卜。
鎂(MAGNESIUM0):鎂攝入量正常可以減少心臟病的發生率,降低血壓。鎂還可以增強生殖能力,因其能夠提高精液中精子的活力。
需要攝入量:一頓包括兩碗麥片粥加脫脂牛奶和一隻香蕉的早餐中可以獲得每日鎂需要量的2/3。
進補途徑:烤白薯、豆類、堅果、燕麥餅、花生醬、綠葉蔬菜和海產品中都含有豐富的鎂。
推薦菜式:
西式黑椒牛柳:牛柳可提供大量熱能,有豐富蛋白質、必需氨基酸、肽類。其性溫、味甘,具有健脾胃、益氣血、強筋骨的功效,適合冠心病人食用。
猜你喜歡:
1. 45歲男人養生之道
2. 40歲的養生經
3. 四十多歲女人怎麼養生
4. 女人40歲怎樣養生
5. 40歲女人如何養生的方法簡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