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給白衣天使的一封信優秀範文6篇
她們奉獻的是一絲溫情,一份關愛,一滴汗水,一份真情;她們奉獻的是最最寶貴的青春,換來的是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健康擁有者的安祥;南丁榜爾精神永不滅。我贊美護士,歌頌護士,國際 護士節 永遠是她們幸福的天堂。以下是我整理的給白衣天使的一封信,希望給大家提供幫助。
給白衣天使的一封信1
親愛的白衣天使們:
你們好!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九歲小朋友,剛開始聽說新型冠狀病毒的時候,我很茫然,我根本不曉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為什麼那麼惶恐不安,我沒意識到這種病有多大危害。直到從電視上看到各種新聞報道,我開始感覺到這種病很危險。
媽媽說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白衣天使就是戰士,是你們在與病毒抗戰。我在新聞上看到武漢一位29歲的醫生,丟下她兩歲的兒子抗戰在第一線,不幸染上病毒逝世,但她兩歲的兒子竟然都不知道,還以為媽媽只是在上班。還有的護士阿姨為了方便穿防護服,把長長的頭發都剪掉了。
看著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畫面,我衷心的給你們敬一個少先隊禮,你們辛苦了!
每當我坐在溫暖的火爐旁,看著電視新聞里關於你們的報道,看著你們全副武裝,穿著沉重的防護服,抗戰在第一線,我的內心都充滿了感激和敬佩。同時也讓我感到驕傲自豪,因為有你們,我們普通人的生命才得到保障。我長大了也要向你們學習。
祝:
身體健康,早日凱旋!
給白衣天使的一封信2
敬愛的白衣天使:
你們辛苦了!
我是一名來自體育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首先我想向你們敬一個少先隊隊禮,表達我對你們的尊敬和欽佩。
2020 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悄然來臨,席捲全國。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危險當前,你們化身最美「逆行者」,夜以繼日搶救患者、挽救生命,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這段時間,我在電視里看到你們沒日沒夜工作,臉上被口罩和帽子勒出了深深的印記,甚至是血痕,手被捂得浮腫發白,真是讓人心疼。為了節約防護服,工作時你們盡量少吃飯少喝水,穿著尿不濕和時間賽跑,盡力拯救患者的生命。你們無懼疾 病 ,不 怕 困難,是你們為我們的生命健康築起了一道防線。你們一定要保重身體,平安歸來,早日與家人團聚。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對疫情無能為力,但我能為你們加油,為中國加油!我會做到不出門,講衛生,勤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我更要努力學習,長大後像你們一樣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相信一切都會過去,陽光總會到來。中國加油!
此致
敬禮!
給白衣天使的一封信3
敬愛的白衣天使們:
你們好!今天我懷著無比敬佩的心情向你們道一聲:辛苦了!
救死扶傷是你們的天職,在病毒肆虐時,你們舍小家為大家,個個請願去一線最危險的地方。
為了搶救更多的病人,你們不停地工作,累了就躺在地上歇一會。工作時,你們得穿上防護服,看著好像一個個宇航員,但你們不是上天攬月,而是爭分奪秒地去救助患者。你們每天的工作量很大,為了節省防護服,你們只好忍著飢渴,穿上紙尿褲。你們還得戴上護目鏡和口罩,臉上被勒出深深的印痕,那印痕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印記。
為 了 抓 緊 時 間 救 助 病人,你們不得不跟家人分開。我看到一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小女孩,她的媽媽在醫院不能回家,奶奶帶她到醫院大門前。母女相見卻不能親近,兩人隔空擁抱。這個畫面定格在我的腦海里,一直感動著我。
敬愛的白衣天使們,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你們是這場戰爭中最靚麗的風景!
祝:身體健康,勝利歸來!
給白衣天使的一封信4
敬愛的白衣天使:
您好!今天我懷著無比敬佩之情說一聲:「您們辛苦了!」鑼鼓喧天的年末,我們家家戶戶都忙著辭舊迎新,在本該歡慶的日子裡卻被告知要隔離在家,不能出門,我一開始總抱怨這樣的生活太無聊,我卻不知道,一場危機在這嚴冬里爆發了——新冠狀病毒肺炎悄然無聲的在武漢肆虐。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是你們——最敬佩的白衣天使們挺身而出,為這座城帶來希望。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打響了······病毒與災難的可怕,只有醫護人員知道,而你們卻不願屈服於惡魔之下,鋌而走險,在萬家團圓的夜晚義無反顧地往前沖。你們簽下「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請戰書,一個個鮮紅的手印讓人熱淚盈眶;你們舍下自己的孩子,含淚說自己是一名合格的醫生卻不是合格的媽媽,之後仍孤身前往;有的准備結婚,聽到命令,脫下婚紗披上白衣戰袍奮戰在最前線,只為完成使命。
我突然感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幸福,在人心惶惶之際,是你們毅然決然地挺身而出,不畏感染,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成一道屏障。雖然我們被禁足,但每天的生活卻是舒適的。而你們,戴著口罩,穿著里三層外三層的防護服,連呼吸都困難,而你們卻依然日夜堅持奮戰在第一線,與時間比賽救死扶傷。此時,你們聽不見親人的歡聲笑語,縈繞耳邊的只有病人的聲聲呻吟,看到的都是一張張慘面的臉龐。你們吃不了熱飯,沒時間喝水。每當摘下口罩,那滿是勒痕的臉,不禁讓人感覺到心疼。我終於明白一家團圓就是最幸福的,爸媽的嘮叨更是幸福的樂章。是的,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你們舍棄小家為了大家,這一點一滴我們都會銘記在心。
你們都是英雄,在奮力與病毒搏鬥,你們堅守陣地,與時間賽跑,挽救生命……你們無悔的笑容,堅持的守候,不顧生死,就因為你們是醫生,是護士。我不知道你們是誰,但我知道你們為了誰!你們身上的白衣大褂,成為了我們心中最美的風景······
我相信,中國只是生了一場病,她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在這,我也想呼籲人們,在這種時候,我們盡量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要出去瞎溜達,更不要貪圖一時的嘴上的快感,而去吃所謂的野味,這便是對白衣天使們最大的支持了。
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我堅信,風雨之後必見彩虹!我向所有的醫護人員致敬。你們辛苦了!願你們平安歸來!白衣天使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此致
敬禮
給白衣天使的一封信5
敬愛的白衣天使:
你們好!
我是來自山西省臨汾市古縣城鎮小學三年級(2)班的一名小學生。2020年的 春節 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本來大街上會是人山人海,本來我們可以走親訪友,本來我們小學生都會在外面嬉戲玩耍。可是我們卻被一種叫"新冠狀病毒"的傢伙阻擋了腳步,可是我並不害怕,因為有「白衣天使」的你們,會幫助我們打敗這個傢伙,戰勝這次疫情。
你們不顧自身的安危,奮斗在抗疫一線。比如說鍾南山爺爺80多歲的高齡,他明明可以坐在家裡安享晚年,可是面對疫情他依然決然地踏上了去往武漢的列車;李蘭娟奶奶70多歲的高齡,她完全可以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面對疫情她也毫不猶豫地選擇去往武漢與其他可愛的天使們並肩作戰。此刻,你們在我的心中是偉大的,因為有你們的廢寢忘食,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堅守,才使得無數個新冠狀病毒病人得到痊癒,使得這個病毒不再蔓延。因為有你們我堅信我們一定能戰勝它!
白衣天使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給白衣天使的一封信6
尊敬的白衣天使們:
你們好!我是一名來自常州的小學生。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給你們寫下了這封信。時值疫情肆虐,你們奮戰在抗疫一線。你們「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使我倍受感動。
你們不顧自身的安危,冒著極高的感染風險,義無反顧的沖上前線,與病魔較量。現在你們不僅是天使,更是一群偉大的戰士。有人問:「醫者,此去欲何?」「戰病疫,救蒼生。」「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你們視死如歸,不惜一切代價與死神戰斗。你們過去是天使,現在是天兵天將,聞令而動。「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因為一線防護物資緊缺,而防護服首當其沖。你們為了節省物資,通常是穿上防護服,進入隔離區七八個小時才會出來。而因生理的需要,迫使很多醫護人員使用尿不濕來「渡過難關」。許多醫生和護士的手,因為長時間戴手套,泡在汗水裡而脫水,如枯木一般。或因磕磕碰碰而導致手上傷痕累累。這一切都不能阻擋你們與病魔戰斗。你們憑著精湛的醫術和高強度的連續工作,把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你們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只是為了遏制疫情的發展,聽到父母的挽留,孩子的呼喚。你們雖然於心不忍,但仍然堅定不移地沖上了前線。殉職者的名字將永遠鐫刻在歷史的光榮榜上,與世長存。
你們說你們不是戰士,而是普通人披上了戰袍,而我認為你們才是真英雄,向你們這群最可愛的人致敬!
此致
敬禮!
願你們平安歸來!
㈡ 上海80歲父親寫給51歲女兒的一封信上熱搜,背後有著怎樣的感人故事
上海一位80歲老父親,一封寫給51歲女兒書信,登上了熱搜。從書信內容,和基層防疫工作人員講述,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工作艱辛,沖在抗疫一線他們,工作有多麼不易。
從這封書信背後,我看到了一位老父親,對女兒的關心和愛護。也了解到了疫情當中,基層防疫工作人員,他們為封控區群眾,做了多少事情,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其中很多事情,都讓人深受感動。
疫情之下有著無數基層工作人員,在努力保障封控群眾生活如常。他們在過程中,所付出艱辛和汗水,令人感動和敬佩。
㈢ 我給80歲的自己寫了一封信 如何翻譯為英文 謝謝!
I wrote a letter to my 80 years old future self.
㈣ 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
現在有些孩子談到讀書,談到吃苦,猶如談虎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一幫不學無術的女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姐妹,以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
他們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妝品、想的是網上購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韓劇;
而一幫無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哥們兒,以為有了哥們兒就有了天下。
他們在一起逃課、抽煙、打撲克、玩游戲、看玄幻甚至約架......
以為這就是瘋狂,這就是該有的青春。
他們看不起那些不會化妝、不會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讀書的好學生。
還罵那些好學生是書獃子,罵他們傻,只知道讀書。
殊不知,兩三年後,好學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華北大,而他們卻要考慮去三本,去高職高專甚至考慮要不要南下打工。
馬雲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這篇演講中這樣說到:
「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游,干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恰同學少年的你們,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戀愛,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自恃年少,卻韶華傾負,卻不知道青春易逝,再無少年之時。
什麼叫吃苦?
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請看看那些窮孩子,他們飯吃不飽,衣穿不暖,凍著腳丫,啃著窩窩頭的情形;
請想一想幾十年如一日起早貪黑的老師們;
請你對比一下那些透支著體力卻依舊食不果腹的打工者,還有你們的爸媽!
在有空調、有熱水喝的教室里學習能算吃苦?
在有空調、能洗熱水澡的寢室里休息算是吃苦?
在有爸媽當「太子伴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你能算吃苦?
著名作家龍應台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是啊,如果你優秀,你便擁有了大把的選擇機會,否則你只能被迫謀生。
讀書雖然不能帶給我們更多的財富,但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
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我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
我的回答是:
「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
我們應該把重心從問「來不來得及」轉到用功學習上來。
有時候你想的越多,越什麼事都幹不成。
認准目標就靜下心來干,總會有結果。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無論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的同學們,不要問什麼時間夠不夠,什麼基礎行不行。
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你要從現在開始吃苦,開始用功。
40歲的柳傳志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締造了聯想集團;
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考上北大並打造了「教育航母」——新東方;
經過兩次創業失敗的馬雲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書寫了電商傳奇,改變了世界。
孩子,如果老天善待你,給了你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鬥志;
如果老天對你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奮斗的勇氣。
當你想要放棄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的比你早、跑的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所以,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
既然夢想成為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
所以,我們不能在該讀書的時候選擇放棄,要在該讀書的年紀珍惜和努力。
㈤ 想給奶奶寫一封信 慶祝她80歲生日快樂
放下電話,我的心一緊。爸說,有時間給你奶奶寫封信吧,她又念叨你了。多長時間沒給家裡寫信了,自己也不記得。只記得上次寫信是在一個秋日,學習的壓力讓自己抬不起頭來,於是躲在圖書館的一角給奶奶寫信,整整三頁紙,寫滿了想念,只是不提心裡的煩。後來,爸打電話說,奶奶好高興,拿著信,拉他念一遍,又拉弟弟念一遍。無論什麼人她都可以拿出她孫女給她寫的信炫耀一番,實在沒有人的時候就一個人坐在藤椅上用那混濁的不識字的眼睛仔細地從頭看到尾。
是啊,她怎能不驕傲呢?她逢人就說,這是從小跟她睡一個被窩長大的。記得那時還小,奶奶到她的姐妹家串門,總是拄著我的肩,奶奶的腳骨折過,她走得很慢,我就跟著她慢慢地走。總是有很多可親的人跟我們相對而過,他們就問一句:「奶孫倆出去玩啊?」奶奶就大笑著答:「是啊。」我也就驕傲地挺一挺胸,彷彿一下子長高了很多。奶奶的微笑可以從街頭溢到街尾。每次我都是她們姐妹談論的焦點。奶奶總是把我說得很乖,我從來沒有發現幫她抹一下桌子,她都會記在心上說給她的姐妹聽,彷彿我是世界上最聽話的小孩。我喜歡奶奶誇我的笑容,所以我記住奶奶的話,像她誇我的那樣去做。
然後,上幼兒園了。已經想不起那時的自己是怎樣調皮,只是有一次表哥說起來,你那時真是討厭啊!一回到家,也不管奶奶在做什麼,一定拉長了聲音倒在奶奶懷里叫起來:「奶奶,我餓!」叫得全家人都煩起來。聽這話的時候,我已經上高三了,我的臉忽然很紅,偎著奶奶,問是不是。奶奶說,小孩子,哪有不餓的呢,在學校里累了一天。只是有時候你姑等著上晚班,你爺爺就說我慣你呢!奶奶的眼睛看著前面,她那白內障的眼睛已經幾乎看不見什麼東西了。她一定又想起來那個抱著她的腿問她要東西吃的孫女了。我不說話了,讓奶奶驕傲的孫女原來也這樣調皮啊,卻從來沒有聽她說過一句責備的話,她只是覺得孫女在學校一天累了,不忍心去責備一個小孩子,哪怕脾氣暴躁的爺爺發脾氣,她也不說一句。
不記得偎在奶奶的腳邊到底是怎麼樣的暖和,只記得那時的冬天很冷,的確很冷,奶奶把我全身上下包得像棉花包一樣,可以在雪地里滾起來,小臉還是凍的通紅。到了晚上,奶奶就抱出我的小棉被,和爺爺扯著,在燒的通紅的炭火上烤著。只到烤得可以聞到棉花的香味,甚至殘留的尿漬的味道,奶奶就幫我脫掉衣服,讓我鑽進溫暖的被窩去。外面刮著凜冽的寒風,我的小被窩是多麼的溫暖和舒服啊!爺爺說,我總喜歡打被子,奶奶總記不住自己骨折的腳,不記得自己的腳被凍得抽筋,卻一次次地下床給我蓋好被子。她只是怕她是孫女被凍了,不能上學,就得不到每星期發一次才小紅花。
後來,我就上了小學,回到了爸媽身邊。奶奶總是怕我吃不好飯,偷偷地把姑姑買給她的營養品塞在我手裡。她忘了她的孫女是怎樣的饞嘴給她若了多少麻煩。她更怕她孫女的親媽不會照顧自己的女兒,把我餓壞了。七年啊,從一個只會呱呱叫的小嬰孩到七歲的可以一個人背著書包走十幾分鍾去上學的學生,奶奶已經不知道花費了多少血汗,我們的生命已經緊緊地連接在一起了。
再後來,我每天奔忙於學校和家之間,課余的餘暇就是無憂無慮的玩耍或者是成堆的習題。奶奶依然給我送東西吃,依然對她的姐妹誇獎她那一個被窩睡大的孫女學習怎樣好,又是怎樣聽話。偶爾坐在奶奶面前,奶奶總是問吃好了沒、餓了沒,好象我是一個永遠吃不飽的小孩。不懂事的我,在她面前應付著,還一面埋怨著她的羅嗦。
那一天,我把大紅的入學通知書送到奶奶手裡,一個字也不識的奶奶只能摸著紙上凸凹的字,像讀盲文一樣猜著那字的含義。奶奶說,我孫女就是有出息,要去武漢讀大學了。沒上過一天學,沒看過大學什麼樣的奶奶知道,她的孫女就要離開她了,半年才能回來一次。
在一家人為我送行的日子裡,我總看到奶奶躲在一邊抹眼淚。她捨不得我走,她怕我不會照顧自己。走的時候,奶奶拉著我的手說,好好讀書,飯要吃飽,萬一他們給你送信,你也不要回來,在學校安心學習,別耽誤課啊。那一刻。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趴在奶奶身上,抱著奶奶,我們哭成一團。忽然發現,那個可以當奶奶拐杖讓奶奶拄著走路的小女孩已經長大了,只有彎下腰才能抱住奶奶,而那個曾經要昂著頭才能看到的臉,已經滿是皺紋。那可以讓我鑽進懷里的身子竟然矮小得像個孩子。這一刻,才想起有多少的日子在我的忙碌中溜走,忘了問一下時時惦記自己的奶奶身體怎麼樣了。奶奶說的送信,我知道,是她離開我的日子,奶奶多希望我能守在她身邊,但她知道,她孫女忙,、她孫女功課要緊,她孫女一個人跑回家太累。
好久沒有想起以前,也許都市的喧鬧已經讓我的心開始麻木。今天,我聽爸爸的話,不去上網,不去逛街,坐下來給奶奶寫一封信。信的開頭是:奶奶,我好想你!
㈥ 上海80歲老父寫給51歲女兒一封信,女兒淚奔,當時她的感受是怎樣的
當時這位女兒特別的感動,看到自己父親的信之後她感動的哭了出來,因為自己的父親很少給自己寫信,都是給她的孩子寫信,給她寫信的次數很少,這一次她因為在社區做志願者,很多天沒有回家了,也沒有見到自己的父母,沒有想到她八十歲的老父親給她寫了一封手寫信,拍照給她發了過來,在信中提醒她要注意身體,不要擔心家裡,不要太勞累,看到這封信之後,她也忍不住落下了淚水。每個父親都是愛孩子的,只不過表達的方式不同,這位父親就會用寫信的方式向女兒表達自己的愛,雖然很內斂,但是女兒也通過這封信,這些文字,感受到了父親對自己的愛,她看到信之後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㈦ 給四十歲的自己留一封信
周一清晨,蒙蒙細雨。六點半鬧鍾准時響起,起床、洗漱,拿上背包坐地鐵,生活依然重復著。
來這座城市近二十年,讀書,工作,成家,也過上了有車有房生活。大多數農村80後都有著同樣的生活軌跡和經歷。當前物質條件已經能滿足基本生活保障,好像似乎趨於完美。
可是您快樂嗎?
內心孤獨,不願意與人接觸,厭倦了隨波逐流,厭倦了趨炎附勢,厭倦了這樣的生活狀態。突然之間好想找一個幽靜之處,孤獨終老。「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應該是當前最真實的想法。
可是有家庭,有孩子,有父母,必須要承擔起這個 社會 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人都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了這個年紀突然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沒有自己的事業,沒有人脈資源,沒有財富積累。一夜暴富的心態不是沒有,只是那個實現難度太大,權當是為了公益事業做貢獻罷了。
想到要給四十歲的自己留一封信,多少有一點蒼白和無力,四十歲的自己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是依然重復著這樣的生活?
是在為孩子的讀書發愁?
是在為了家人的 健康 焦慮?
或者自己已經失業?
又或者已不在人世?
這些都將成為可能。
唯有改變,這些可能終將變為不可能,或者降低可能面臨的風險。
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是未來幾年或者幾十年為之奮斗的事情。
給自己的忠告: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前提必須要有一個 健康 的身體。「三高」並不是老年人專用名詞,它已經成功入侵更年輕的人群,鍛煉和必備葯物治療刻不容緩。「猝死」也不在是個案,自己身邊也有存在,所以望大家各自珍重。
㈧ 給半年後的自己的一封信怎樣寫
XXX:
你好,很高興你又長大了半歲,自從半年前認識了你,你那時很調皮,被老師狠狠批評了一頓,據說這半年來你改過自新,努力學習,成績比半年前提高了不少,真是可喜可賀呀.
我想,你應該是不想再見到還是跟那時一樣的我了,因此我只能寫封信給你而不能與你見面.
最後希望你能繼續努力.
半年前的你
㈨ 寫給叔叔80歲的一封信
叔叔,色蘭,
一直想和你說一些我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是又不敢說,鑒於我自己的身份,我害怕又被扣上「沒大沒小、沒禮貌、沒教養、沒人品」的帽子。
說句實話,你在我這活了的22年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甚至說,我能有今天都是拜你所賜。也正如你所說的,如果不是你,我現在估計早已結婚在家務農呢。
你從小就是我們這些後輩的楷模,懂事,學習好,教門好,反正就是各種好。而我呢,從小就是早戀、曠課、偷東西、上網吧、向家裡騙錢,爸媽老是拿你來教育我,說你多好多好。。我要怎麼向你學習等等。
從上小學開始,家裡的對我的教育就是「控制「式,可能你也知道,曾今有一度我害怕我爸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程度,我爸說叫我去上廁所,我就得去,沒有也要去,就是在廁所聞臭味也要聞一會兒,這還一度成為他在別人面前炫耀的資本,說看我兒子多怕我。當然,這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現在老爸有時會抱怨說我們兄妹三個老是和我媽媽有聊不完的話,和他之間沒有什麼話說。其實要是真的說起來,這都是老爸他一手造成的呢,我們三個從小,哪個不是被我爸打著長大的,首先是我,門牙被打掉過,臉被打腫過,鼻子被打爛過,還一度被驚嚇的變成了結巴(感贊安拉,幸好現在好了),要不是真主慈憫,我現在還是結巴。我曾今有個夢想,我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我渴望我自己快點長大,快點考上初中,那樣就不用挨打了。燕燕,我是看著她長大的,一個女孩子也沒有能倖免。麻乃,更是不用說,即使是尿到褲子里也不敢跟我爸說要去上廁所,說出去別人可能不信,我們從小就對我老爸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感,距離感。說這些話,不是說怪我老爸,都過去這么些年了,他已經快變成老頭了,不管以前怎麼樣,現在我是很愛很愛我老爸的,老是很想念他。我自己覺得我現在的各種性格應該是和小時候的家庭教育分不開吧。
說」控制「式呢,也不是沒有道理,從小學到高中,甚至是高三,每學期去學校報名都是我爸帶著我去,這一點要我在同學面前特別不好意思,這么大的人了,報個名還要老爸老是跟著。當然這也是來自老爸的關心嘛,但是我估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爸根本就不相信我,怕我多要錢,怕我怎麼怎麼樣。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難道就只是我的錯?我之所以得不到家人的信任就是因為家人從來就沒有給過我信任。我的親爺爺曾經說,我以後一定是監獄里的貨!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這些都是舊話,也只是說說而已,都是我的親人,我不會怪任何人。然後就是你,一個活生生的和我形成鮮明對比的例子,每次你回來,就教育我,教育我要好好學習,尊重長輩,不要辜負家人的期望等等,慢慢的,我就開始按著你教我的路子走,但是我跟不上,你有的那些美德我也想學,但是畢竟那些都是你本身存在的東西,你做起來很容易,但是對我,雖說不是很難,但是也不容易。直到現在,直到今天,我聽到的一直是你對我的批評和指正,從來沒有鼓勵,沒有表揚,從來沒有,可能你會說:「你做出來點讓我表揚的事情啊!」你之所以看不到我身上的優點就是因為你老是拿我和比我強的人比,拿我和你自己比,我當然比不上你,以後可能永遠也比不上。
比如說,你問我學習怎麼樣,我說還好,比海海和小波好,你接過來說,那是因為我本來就底子好,有什麼可優越的?我底子好怎麼了?我底子好那也是因為我努力學習一點一點學回來的,又不是搶的偷的。這也有錯?我和馬軍,說他腦子有病又不是我說出來的,是他們全班人都這么說我聽見的,再說了,人家馬軍又和我脾氣不投,平常理都不離我,你又沒有長期和他住一起,就憑一面之緣,你就說人家好,是個好孩子,倒是我誹謗朋友,落了一身的不是。你侄子比不上他?
還有,不要老是聽別人在你那兒亂說我的事情,雖然說無風不起浪,但是從他們嘴裡一說出來,沒事都變成天大的事了。我給我媽打電話,我媽說,聽說我在學校里追女孩可凶了,說還是一個大個兒,說人家根本不理我,我就死皮賴臉的追著不放,還不斷的騷擾人家,還說我花心的很,誰都想追。我一聽就火了么,我說這哪來的這些消息啊?有是有那麼一回事,剛來的時候,我看穆燕不錯就和人家網上說了,人家說喜歡我弟弟,從那以後我們就連話都沒說,就這么個事,我死皮賴臉的追誰了??後來才知道是你的同事還是什麼在蘭州告訴你的,你就給我媽說了。
幸好我媽現在還很相信我的,不然我和家人怎麼說?掏上錢過來追女孩子來了?
有什麼事你就問我,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我不會撒謊的,撒謊的年齡已經過了,就像你問我禮拜了沒,沒禮就是沒禮,我幹嘛要撒謊,不要老是在別人那兒打探我的小道消息,想了解情況你就問我。
我們爺倆年齡差距也不是很大,但是我對你除了尊敬外,剩下的就是畏懼,你要是一發個QQ消息過來,我就擔心我是不是哪兒又做錯了,是不是又要挨罵呢。其實你在我心裡的地位很高,甚至用「崇拜」來形容也不為過,要不然我也不會在同學面前說起你,我一臉的驕傲,但是你有的那些美德品質,都是你自己的,你從小就慢慢積累下來的,我是要學,但是要一個人完全拋下自己的東西,去學別人的東西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我要改變,改變成你們眼裡的「好孩子」,能變成那樣的人固然是好,但是一個人要改變自己是需要時間的,是需要肯定和鼓勵的,不只是質問和批評。
雖說我們一家人,說這些話有些客氣,但是我還是要謝謝你對我做的一切,一點一滴的恩惠我都記在心裡,還有那些曾今對我好過的人。
今天的這些話,可能有些你看著不舒服,但是都是我的真心話,如果有什麼地方沖撞到您了,還請您海涵。至於其他的事情,像禮拜,我一定會盡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