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爸今年60歲,高血壓低壓120,高壓140,半月前頭疼,做CT和磁共振檢查右腦室增大,請問如何治療
首先要服用降血壓葯,把血壓降下來,頭痛可能是血壓高引起的。
右腦室增大的原因不明,增大程度如何?有腦出血史嗎? 顱內壓高引起的頭痛?
腦脊液引流不暢? 都需要弄清楚。
還有頭痛的位置,有沒有其他原因?眼壓高?耳痛?鼻竇炎?三叉神經痛?
2. 男五十歲高壓正常總是低壓高,之後導致腦袋發木,有時有疼痛感,我想知道怎麼才能把低壓降下來,腦袋發木
低壓高,腦袋疼。說明血管壁彈性差,首先飲食很重要:低脂低鹽飲食,忌動物內臟,多吃蔬菜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等,適當的鍛煉步行,按摩或自我按摩:按揉風池,太陽及耳穴,抹額及掐內關,神門,合谷,足三里,可助降壓和消除症狀,太極拳等.服用:卡托普利片(依拉普利換上),阿司匹林緩釋片,丹參片,定時服
3. 低壓高怎麼會能引起頭疼嗎
低壓高一般會導致患者頭痛,還會伴有身體乏力的症狀,確診後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低血壓的葯物治療,如果長時間沒有控制,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不利於自身健康。在生活中有很多種原因都會出現頭痛,比如休息不足、貧血等現象。治療期間每天要早睡早起,同時飲食上要多吃補氣血的食物。
4. 血壓中的低壓高是什麼導致的會導致哪些疾病
血壓中的低壓高是什麼導致的?會導致哪些疾病?各位,這個問題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關於醫學常識方面的話題,很明顯,是很接地氣的。其次,它屬於科普類的,能夠很好地普及科學知識,幫助百姓走出某些誤區。而作為文字工作者,向群眾科普些醫學常識,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所以,對於這個問題,小編得好好回答。首先,高血壓的測量標准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血壓中的低壓高,也就是舒張壓比較高。
所以,要解決低壓高這一問題,預防工作更為重要。首先我們可以適當地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自己的心情愉快,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適當的減少一些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避免過於肥胖的發生。另外我們可以適當地增加自己的運動量,醫學研究發現,運動鍛煉對降舒張壓的效果最為明顯。好了,最後總結一下,血壓中的低壓高,是由於工作、生活壓力大,或者飲食不規律等原因導致的。它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如尿毒症、腦梗等。
5. 低壓高容易患頭暈嗎
病情分析: 你好,低壓高也是會引起頭暈的,根據你的血壓判斷為輕度高血壓,可能會有以下的症狀:1、頭疼:部位多在後腦,並伴有惡心、嘔吐等症狀。若經常感到頭痛,而且很劇烈,同時又惡心作嘔,就可能是向惡性高血壓轉化的信號。2、眩暈:女性患者出現較多,可能會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時有所感覺。3、耳鳴:雙耳耳鳴,持續時間較長。4、心悸氣短:高血壓會導致心肌肥厚、心臟擴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這些都是導致心悸氣短的症狀。 意見建議:1、不要盲目降壓。首先弄清是否因腎臟疾病、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症、妊娠中毒症、大動脈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壓。須找出病因 ,對症治療。2、用葯劑量和種類不能雷同。應按病情輕重分級治療 ,並注意個體差異 ,葯量因人而異。3、除輕型或剛出現的高血壓外 ,用葯盡量不要單一 ,應聯合用葯 ,復方治療。優點是產生協同作用 ,減少每種葯物劑量及其副作用。4、堅持長期合理服葯 ,勤測血壓 ,及時調整劑量 ,鞏固療效。5、宜逐漸降壓。對無並發症的患者 ,要求使血壓降至 140/9 0毫米汞柱左右。過度降壓可使腦、心、腎供血不足導致進一步缺血,輕者頭暈 ,重者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和心肌梗塞。
6. 低壓高,頭疼,什麼原因
高血壓的症狀
7. 血壓低壓高是怎麼回事是怎麼引起來的
1 症狀體征
按起病緩急和病程進展,可分為緩進型和急進型,以緩進型多見。
1.1 緩進型高血壓
(一)早期表現:早期多無症狀,偶爾體檢時發高血壓現血壓增高,或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後感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可能系高級精神功能失調所致。早期血壓僅暫時升高,隨病程進展血壓持續升高,臟器受累。
(二)腦部表現:頭痛、頭暈常見。多由於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氣候變化或停用降壓葯而誘發。血壓急驟升高。劇烈頭痛、視力障礙、惡心、嘔吐、抽搐、昏迷、一過性偏癱、失語等。
(三)心臟表現:早期,心功能代償,症狀不明顯,後期,心功能失代償,發生心力衰竭。
(四)腎臟表現:長期高血壓致腎小動脈硬化。腎功能減退時,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紅細胞。尿濃縮功能低下,酚紅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礙。出現氮質血症及尿毒症。
(五)動脈改變。
(六))眼底改變。
1.2 急進型高血壓
也稱惡性高血壓,占高血壓病的1%,可由緩進型突然轉變而來,也可起病。惡性高血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30-40歲為最多見。血壓明顯升高,舒張壓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狀。視力迅速減退,眼底有視網膜出血及滲出,常有雙側視神經乳頭水腫。迅速出現蛋白尿,血尿及腎功能不全。也可發生心力衰竭,高血壓腦病和高血壓危象,病程進展迅速多死於尿毒症。
高血壓病分期:
第一期:血壓達確診高血壓水平,臨床無心、腦、腎損害徵象。
第二期:血壓達確診高血壓水平,並有下列一項者①體檢、X線、心電圖或超聲心動圖示左心室擴大。②眼底檢查,眼底動脈普遍或局部狹窄。③蛋白尿或血漿肌酐濃度輕度增高。
第三期:血壓達確診高血壓水平,並有下列一項者;①腦出血或高血壓腦病。②心力衰竭。③腎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滲出,伴或不伴有視神經乳頭水腫。⑤心絞痛,心肌梗塞,腦血栓形成。
1.3 不同人群的高血壓
小兒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在小兒少見,約佔20%~30%,但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繼發性高血壓較多,約佔65%~80%。在小兒繼發性高血壓中,腎臟疾病佔79%,高血壓其次為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中毒等。
妊高征:即妊娠高血壓綜合症,也是以往所說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癇等,是孕婦特有的病症,多數發生在妊娠20周與產後兩周,約占所有孕婦的5%。
老年收縮期高血壓:是指60歲以上的老年人收縮壓高於正常水平而舒張壓正常,是一種獨立類型的疾病,是發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類。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占總高血壓著的95%以上。
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於其他疾病。最常見的是由腎臟及腎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內分泌性高血壓。
5.1 與發病有關的因素有
1.年齡:發病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2.食鹽:攝入食鹽多者,高血壓發病率高,有認為食鹽<2g/日,幾乎不發生高血壓;3-4g/日,高血壓發病率3%,4-15g/日,發病率33.15%,>20g/日發病率30%。
3.體重:肥胖者發病率高。
4.遺傳:大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
5.環境與職業:有噪音的工作環境,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均易發生高血壓,城市中的高壓發病率高於農村。
低血壓是體循環動脈壓低於正常的總稱。一般來說按常規測量法,測得成人肱動脈血壓低於90/60mmHg(12.0/0.8kPa)時,可稱為低血壓。正常血壓有晝夜波動,24h內最大差值可達40mmHg(5.33kPa)還有季節性波動,故應在不同日的同一時間多次測量安靜狀態下的血壓,方可對低血壓做出判斷。但血壓的正常變異范圍相當大,不易以一個數值代表不同的年齡、性別、體質的人的正常血壓,所測的血壓值,可供參考。其臨床意義應結合臨床綜合分析。
症狀體征
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 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壓測值已達到低血壓標准,但無任何自覺症狀,經長期隨訪,除血壓偏低外,人體各系統器官無缺血和缺氧等異常,也不影響壽命。據統計,有上述低血壓狀態的人約占健康人的2.5%~3.5%,常見於經常從事較大運動量的人群如體育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而體型瘦長的年輕婦女也不少見。生理性低血壓可有家族性傾向,無重要臨床意義。
2.原發性低血壓病主要有以下表現
(1)疲乏、無力: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軟無力,經午睡或休息後可好轉,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這種倦怠感與患者實際工作或活動所消耗的體力不相稱,即這種乏力並非都是因疲勞過度所致。這種疲乏可能與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致過多的肌肉收縮不協調,而不恰當地消耗肌力所致。
(2)頭痛、頭暈:在低血壓病的患者中,頭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訴,其頭痛往往在緊張的腦力或體力活動後較為明顯,頭痛性質和程度不一,多表現為顳頂區或枕下區隱痛,也可呈劇烈的搏動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頭暈輕重不一,輕者兩眼發黑、眩暈;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暈厥倒地,常在突然改變體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時最易發生。此外,靜止而又負擔過重的工作條件下也易發生。頭痛和頭暈可能與血壓低致腦灌注不足有關。
(3)心前區隱痛或不適:低血壓病患者心前區隱痛、不適,不僅可在體力勞動或緊張腦力勞動時發作,在安靜時也可發作,甚至引起心絞痛樣發作,尤其多見於40歲以上患者,這種情況不僅見於低血壓病並冠心病的患者,也可能由於血壓過低本身導致冠脈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而產生上述症狀。
(4)神經功能障礙:可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和失眠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表現為多汗、皮膚蒼白或輕度發紺,渾身忽冷忽熱,時有蟻爬感,手腳麻木等。
(5)內分泌功能減退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一類物質不足,部分患者血糖降低和性功能衰退。
(6)其他:可表現為食慾不振、腹部不適、消化不良,以及血紅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徵象。
病理病因
低血壓根據其產生的原因不同,大致上可分為:
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 生理性低血壓狀態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壓測值已達到低血壓標准,但無任何自覺症狀,經長期隨訪,除血壓偏低外,人體各系統器官無缺血和缺氧等異常,也不影響壽命。
2.病理性的低血壓病 除血壓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狀以及某些疾病。低血壓病可分為:
(1)原發性低血壓病:指無明顯原因的低血壓狀態,如生理性低血壓(體質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低血壓病)。
(2)繼發性低血壓病:是指人體某一器官或系統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壓降低,這種低血壓可在短期內迅速發生,以致出現虛脫和休克的徵象,稱為急性低血壓。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創傷、感染、過敏等原因所致血壓急劇降低,而大多數情況下,低血壓為緩慢發生,可逐漸加重,如繼發於嚴重的肺結核、惡性腫瘤、營養不良、惡病質等所致低血壓,其防治主要是針對原發病。
8. 血壓低壓高並且經常頭痛
正常人的血壓 高壓75--140 低壓65--90
你媽媽的血壓在正常范圍內,不過到了臨界點了,一定要經常測量血壓,睡眠不好可以吃點調節神經的葯,谷維素(一天一次,一次五片)和維生素B1(一天一次,一次一片)。
平時的飲食一定要注意:
1.盡量少吃高脂肪類食品。
2.早餐不要吃油條等油炸食品,饅頭、面條、米粥、去脂奶粉及豆漿均是較好的膳食,如無高血脂症每天可以吃一個雞蛋。
3.常吃豆腐及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瘦肉、魚、雞等。
4.每餐的飲食不宜過飽。
5.飯後不要馬上躺下,至少活動半個小時。
6.濃茶咖啡和飲料水果罐頭均宜節制。
9. 低壓高的原因有哪些呢低壓高怎麼辦你知道么
無論是高壓高,還是低壓高,更或者兩者都高,我們都稱之為高血壓,對於青年人或中年人來說,如果得高血壓也很可能會表現為低壓高。那麼低壓高的原因有哪些呢?低壓高怎麼辦?你知道么?
第二:情緒管理
當代生活的節奏十分快,許多現代都市群體壓力太大,無從緩解,都是會挑選經常熬夜工作中或者酒煙現磨咖啡緩解疲勞,卻不知道這種日常生活中見怪不怪的個人行為變成大家身體健康的元兇, 調節生活作息,學好情緒管理是十分關鍵的, 每大家心裡煩躁,壓力大時適度挑選一些游戲娛樂, 聽舒緩的音樂,練練習瑜伽等釋放壓力,大家的低電壓也會逐漸的降下去。
第三;降血壓葯物
以上2招也沒有有效的控制住低電壓,我們可以在醫師引導下挑選普利類或沙坦類葯品來操縱。目前的葯品都還沒只減少壓的,會高低壓一起降,安全起見,一定要在醫生專傢具體指導下選用適宜的葯品。
10. 我今年42歲 低壓高 總在100到110之間 吃降壓葯後總體現腰痛 頭痛等症狀 請問是什麼原因導致我該如何調節
您好 ,建議您了解一下服用的葯物,考慮葯物副作用導致;
西葯主要是快速控制病情,多數葯物均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常見的有血脂升高、咳嗽、鼻塞、多毛、直立性低血壓、精神抑鬱、浮腫、性功能減退等,近年來老年痴呆症病患的逐年升高都與長期服用降壓葯有關。 由此可見,高血壓降壓西葯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控制血壓,另一方面也在毒害生命。所以,專家提出:除非其他方法不能控制血壓,只要有一絲可能,就應該及時擺脫降壓西葯的依賴,挽救寶貴生命,推薦中葯利壓肽。
中葯 利壓肽 ,葯性平和、葯效持久,降壓穩壓效果不錯,具有理想的康復療效,對因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眩暈、耳鳴及腰酸腿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功效,還可以軟化血管,清除血液垃圾,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壓並發症有一定的作用。
病情除了要用葯物控制以外,還要注意穩壓後的保養,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低鹽飲食,多食蔬菜(菠菜、白菜、胡蘿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黃瓜)水果(草莓、蘋果、桔子、梨、葡萄、西瓜)海魚等,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要合理作息,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祝身體健康!